旱半夏与水半夏有什么区别
1、外形不同
水半夏块茎是椭圆形、半圆形、圆锥形的,比较小,外表皮是淡**或者白色的,表皮不是很平滑,上面可以看到点状的根痕。它的花期是四月到五月,果期是六月到七月。
旱半夏的块茎是球形的,表皮相对光滑一些,顶端的中心位置有凹下去的痕迹。它的肉质坚实、像粉末一样,断面比较光洁。它的花期是五月到七月,果期是八月到九月。
2、价格不同
水半夏的价格不到旱半夏的十分之一,一般是十几元一斤。
3、功效不同
水半夏味道辛,有一定的毒性,虽然功效方面有点类似旱半夏,但是没有止呕作用。旱半夏的味道温和一些,能够止呕、消肿、止痛、花坛、去湿气等。
4、化学元素含量不同
旱半夏与水半夏的主要化学成分β-谷甾醇、氨基酸、油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完全不同。
5、原植物不同
旱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半夏的干燥块茎。水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鞭檐犁头尖的干燥块茎。
6、形态不同
旱半夏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幼苗常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生3小叶的复叶,叶柄长10-25cm,基部有珠芽,花单性同珠,花序柄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下部细管状,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生于上端。
花序顶端附属器青紫色,伸于佛焰苞外呈鼠尾状,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生于田野、溪边、阴湿山坡、林下。
水半夏植物形态亦为多年生草本,叶长3-4cm,叶柄长15-30cm, 中部以下具宽鞘,叶片戟状长圆形,前裂片较大,侧裂片较小,长三角形,花序柄细长,佛焰苞管部绿色,檐部绿色至绿白色,顶端长鞭状或较短,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长或短。
顶端具淡黄绿色附属器,雌花序卵形,中型花序锥形,雄花序**,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田边、山洼或低洼湿地。
7、来源不同
临床上俗称的半夏即旱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别名三叶半夏、水玉、地文、三步跳、麻芋果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地,夏秋两季枝叶茂盛时采挖,洗净后除去外皮、须根后晒干,炮制后备用。
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别名戟叶半夏、土半夏、田三七、疯狗薯等,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深秋时采收,采收后石灰水浸泡一天,搅拌去皮后晒干或烘干备用。
246810AB你好!
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别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脑瓜儿、野蒜)。属百合科植物。李时珍说:"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根色白,作药用,名薤白。
性味:味辛;苦;性温。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
半夏的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
全栝楼 药性 :味甘;微苦;性寒。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化痰;宽胞散结;润燥滑肠
功效分类: 止咳药;润肺药
主治: 肺热咳嗽;胸痹;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沉香功效:
降气温中,暖肾纳气。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等病症。土沉香含挥发油及树脂,挥发油中含沉香螺醇(Agarospirol),具有镇静作用。药用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平肝、温肾纳气之功效。主治: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作用:
沉香种类多样而珍贵,是供佛修持的最佳圣品,“本草纲目”记载沉香木具有强烈的抗菌效能、香气入脾、清神理气、补五脏、止咳化痰、暖胃温脾、通气定痛、能入药,是上等药材极品。 性微温,味辛、苦。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等病症。用量15~45g,入煎剂宜后下。
檀香功效:理气,和胃
主 治: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
用药忌宜:<本草汇言>“如阴虚火盛,有动血致嗽者,勿用之”
供参考!
半夏是植物名,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
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土壤含水量在20%~30%、pH值6~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
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土、砾土、过沙、过粘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壤基本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沙质壤土为好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
扩展资料:
半夏是一种杂草性很强的植物具体表现为:
1、具有多种繁殖方式它既可营块茎和珠芽无性繁殖,又可营种子繁殖,从而使半夏可以避开许多不利因素,如严冬、酷夏、干旱、水涝以及传粉媒介缺乏等情况,保证种质的延续和更新。
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人们从事农事操作必定要对杂草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刈割和践踏试验表明,对半夏而言,这种伤害只能损伤半夏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依然可以在适当时候再抽叶生长,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半夏能够在旱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3、具有较宽的生态幅凡是杂草大多具较大的耐受性,表现有较宽的生态幅和分布区
-半夏
-半夏(中药)
-旱半夏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半夏的产地分布有哪些吧!
半夏的产地分布
半夏主要分布于湖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甘肃;浙江、湖南、湖北、江苏、河北、江西、陕西、山西、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亦有分布。
半夏主产于湖北武昌、老河口、襄阳、阳新、天门;河南汝南、灵宝、卢氏、渑池、息县、淮滨、唐河;安徽怀宁、宣城、宁国、阜南、颍上;山东金乡、巨野、胶南、五莲、莱阳;四川遂宁、安岳、万县、昭觉、岳池、壁山、隆昌、荣昌、忠县、营山。
半夏的生态环境
1、温度:平均地温在10℃左右时,半夏萌发出苗;平均气温达15℃~27℃时,半夏生长最茂盛。在中国部分地区,7月中旬开始,随着梅雨季节的结束,气温上升,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没有遮阴条件的半夏地上部分相继死亡,形成夏季大倒苗。半夏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9℃。
;
2、湿度:半夏不耐旱,喜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我们曾调查了单县终兴镇一块半夏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达1500公斤。其品种为菏泽产狭三叶半夏,全年几乎没有明显倒苗过程,即使在盛夏季节,生长也十分旺盛。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夏季坚持每天傍晚用井水沟灌1次,这样既保持了土壤湿润,又降低了土温,一举两得。半夏既喜水又怕水,当土壤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生长不良,造成烂根、烂茎、倒苗死亡,块茎产量下降。
;
3、光照的: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但是,若光照过强,半夏则难以生存。以半荫环境为宜,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
半夏由来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里割草时,挖到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由于饥饿难耐,她就试着将块茎放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填饱肚子。谁知吃完就吐了起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谁知连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起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效果甚好。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在河边清洗这种药的时候,不慎滑入河中丧命。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后来,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白霞改成半夏了。
《医醇剩义》卷四: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6克龟版24克生地18克白芍3克丹皮45克柴胡3克薄荷3克菊花6克夏枯草45克蝉衣3克红枣10枚生石决24克(打碎)功能主治治肝阳上亢,头痛如劈,筋脉抽掣,痛连目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义》卷四《圣济总录》卷七: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1两半(镑),防己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半,侧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五加皮2两,磁石(生杵碎)8两,干姜1两半(炮),芍药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薏苡仁2两,防风半两(去叉),芎半两,秦艽半两(去苗土),甘草(炙)半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功能主治风亸曳,及瘫缓不随。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夜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圣济总录》卷八十七:羚羊角汤别名羚羊角饮处方羚羊角屑1分,犀角屑1分,人参1分,防风1分(去叉),甘草1分(炙,锉),柴胡1分(去苗),桔梗1分(炒),白茯苓1分(去黑皮),半夏(汤浸7遍,焙)1分,黄耆1分半(锉),知母(焙)1分半,升麻半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风劳困劣,不思饮食,及大病后羸瘦不食。或虚劳潮热不食,及伤寒后不下食。用法用量羚羊角饮(原书卷八十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圣济总录》卷一○二: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屑3两,防风2两(去叉),芍药2两,蕤仁2两(去皮),麦门冬2两(去心,焙),地骨皮2两,决明子2两(微炒),甘草(炙)2两,茯神(去木)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胎赤眼久不愈,昏暗漠漠,瞳仁胀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圣济总录》卷六十八: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镑)3两,伏龙肝5两,熟艾(炒)1两,地榆2两(去土),牛膝2两(去苗,酒浸,焙),牡丹(去心)2两,芍药(锉)4两,阿胶(炒令燥)1两,柏叶3两(炙),大蓟根3两,鸡苏叶
详见百科词条:羚羊角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56:28 共98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半夏生长要求的生态环境 〈一〉、对温度的要求:平均地温在10℃左右时,半夏萌发出苗;平均气温达15℃~27℃时,半夏生长最茂盛。在我国部分地区,7月中旬开始,随着梅雨季节的结束,气温上升,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没有遮阴条件的半夏地上部分相继死亡,形成夏季大倒苗。半夏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9℃。 〈二〉、对湿度的要求:半夏不耐旱,喜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我们曾调查了单县终兴镇一块半夏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达1500公斤。其品种为菏泽产“狭三叶半夏”,全年几乎没有明显倒苗过程,即使在盛夏季节,生长也十分旺盛。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夏季坚持每天傍晚用井水沟灌1次,这样既保持了土壤湿润,又降低了土温,一举两得。半夏既喜水又怕水,当土壤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生长不良,造成烂根、烂茎、倒苗死亡,块茎产量下降。 〈三〉、对光照的要求: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但是,若光照过强,半夏则难以生存。以半荫环境为宜,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 三、半夏的生长习性 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土壤含水量在20%~30%、pH值6~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土、砾土、过沙、过粘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壤基本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沙质壤土为好。半夏一般于8℃~10℃萌动生长,13℃开始出苗,随着温度升高出苗加快,并出现珠芽,15℃~26℃最适宜半夏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秋后低于13℃以下出现枯叶。冬播或早春种植的块茎,当1~5cm的表土地温达10℃~13℃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持续数天低于2℃以下,叶柄即在土中开始横生,横生一段并可长出一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越长,地下珠芽长的越大。当气温升至10℃~13℃时,叶柄直立长出土外。用块茎繁殖,块茎越大,不仅叶柄粗,珠芽结的大,而且珠芽在叶柄上着生的位置也越高;块茎越小,叶柄细,珠芽也小,珠芽在叶柄上着生的位置越低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希望采纳
旱半夏与水半夏有什么区别
本文2023-10-06 07:28: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