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者根据已经发掘的什么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答案如下:
(1)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2)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猿类诞生
人类进化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注:中国中华曙猿比早期高等灵长类动物猿猴类 还要古老,基本属于早期原猴,也就是说所谓中华曙猿实际上还是猿,是人类和猿的起分支。)
3300万-2400万年前,从旧世界的猴子(狭鼻次目)中产生了猿。埃及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万年以前);埃及猿(Aegyptopithecus,2600万—2800万年以前)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稍晚后的化石还有森林古猿,(2300万—1000万年前),分布范围较广,在亚洲、欧洲、非洲均有所发现。
东非的原康修尔猿(1300万-1200万年前)已经是一种猿,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 以上古猿均为林栖动物,四肢行走,属于攀树的猿群。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和亚洲猿(长臂猿和猩猩),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者的分化显然发生在1200万年-1500万年前。
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或200多万年前,有两种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一种是腊玛古猿,一种是南方古猿(许多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过去在复原颌骨残片标本和牙齿分析时出现偏差。因此腊玛古猿作为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只有相对的合理性)。
九层妖塔在小说《鬼吹灯》中,它也被无数次地提及。许多人对于九层妖塔的印象是恐怖而神秘的,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九层妖塔根本不存在,实际上九层妖塔不仅存在于现实之中,而且它还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
九层妖塔分布于青海热水乡的一个特大古墓中,它又被称为血渭一号大墓。在1996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就曾在当地发现了这一古墓。
所谓的九层妖塔,其实就古代吐谷浑公室的一个古墓群,吐谷浑是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它曾长期活跃在青藏高原上,唐朝的时候,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曾领兵作乱,唐太宗为了西北边疆的安全,遂遣大将李靖率军灭亡吐谷浑。千百年来,吐谷浑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因为其年代久远,所以它便被传得神乎其神。
吐谷浑王墓就是所谓的九层妖塔,吐谷浑汗国灭亡后,藏族民众后来迁移到该地。因为这个王墓过于偏僻或神秘,所以当地都认为这是妖魔鬼怪的集中地,久而久之,吐谷浑王墓就被传成了九层妖塔。
九层妖塔就是吐谷浑王墓,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可能它就是灵异与神秘的存在,但在考古学家眼中,九层妖塔却为重要的考古学遗址。自从1996年开掘以来,九层妖塔就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地区,考古学家甚至也多次到该地进行挖掘。
2017年11月的时候,九层妖塔的文物曾被大量挖掘盗窃,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国家为了追缴这一部分文物,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因为有盗窃事件的发生,国家开始派出考古学家专门对该进行保护性挖掘。当时,在挖到第二层的时候,考古学家就发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古籍。这其中不仅包括所谓牛羊牲畜的残骸,还有保存完整的丝织品。这些新出土的文物都价值不菲,他们每一件都堪称是无价之宝。
既然九层妖塔有这么多的文物,考古学家为什么则没有继续挖掘下去?其实,虽然九层妖塔之中存在着大量的文物,但其自身的挖掘难度却非常大。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很容易会造成一些文物的损伤。另外,由于缺乏应有的保存技术,最终也导致了新挖掘出来的文物氧化,其实说到这里,跟秦始皇陵至今没有继续挖掘的原因有相似之处。为了保护这块地区,考古学家们只好在挖到第七层的时候就停止挖掘。
有很多人传言,说九层妖塔不敢继续发掘,跟古墓中的某种野兽有关,在小说《鬼吹灯》中,九层妖塔是神秘的存在,它甚至被描绘成了灵异的集合地。其实,这完全是无中生有。作者只是根据这种传说才构造了神话一般的故事。所谓的九层妖塔,其实并不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灵异。相反,它只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之所以在挖到第七层就停止挖掘,完全是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并非所谓骇人听闻的灵异事件。
吐谷浑王墓没有所谓灵异的事件,它只是经过当地人无中生有的传述,才令无数的人觉得深不可测,目前,这里依然驻扎着考古学家。另外,吐谷浑汗国本来就是一个神秘的王国,因为它距离我们时间很远,且其王室公墓特殊的构造,千百年来才令无数的人望而生畏。既然吐谷浑王墓的考古工作已经展开,所以所谓灵异和神秘的故事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们现在对于历史的了解,都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通过对各类古籍和古墓的研究而来的。大多数考古人员的工作就是对一些古墓的挖掘和古文物的研究。这些文物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考古人员挖掘文物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生怕会对文物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有过一个特殊的例子,考古学家当时在对一个古墓进行挖掘的时候,挖到一半专家就马上叫停。这是因为,这个古墓竟然是这个专家的先祖之墓。
2016年的时候,湖南长沙的一条大道正在施工,在挖掘的时候突然挖到了一块硬硬的石板,打开这块石板就发现有一个很大的洞穴。于是引来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考古学家王文元发现这个古墓是一个大型的墓葬。在挖掘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这个墓葬的墓主竟然就是王文元的十世祖王世民,吓得王文元连忙阻止了考古人员的下一步挖掘。
王世民是康熙年间的一位松江知府,品级为官职四品,是一个很不错的官位。他的哥哥更是朝中大官,曾经是文渊阁的大学士。王文元的家族族谱上还有过记载,王氏家族在清朝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家族。他们挖的这个墓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王氏家族的墓群,也就是王文元的祖坟。
这种规模的墓群完全可以被建立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最后也是因为这个墓群的发现才使得这个原有的施工计划发生了改变。
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国家形态的王朝,这是国内绝大多数历史及考古学者们所主张或承认的,而外国的一些学者是不承认的,甚至有否定的。这是为什么?
中国学者主张夏朝曾存在过,其根据是古人留下来的历史文献 以及田野考古成果的辅助证明 。
有些人以为中国历史学家盲目迷信《史记》和司马迁。其实,在中国现存的 更 早 的 文献中绝大多数都提到了夏朝或 大 禹 , 一般都是夏商周三代并列的。司马迁 只是综合已经存在文献而已。
例如,《尚书》有不少篇说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确认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统朝代。 其中 《周书》产生的年代 在 西周初年,距夏朝不过数百年。 稍 晚 一 些的《春秋左传》中,夏商周三代是并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书》的地方极多。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夏朝时称为“后”,商周称为王,以后称皇帝)的名字,如启、相、皋、孔甲、桀等。
更多的例子就不举了。更重要的是田野考古的成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支持中国古文献的记载。按照记载,夏朝是商朝以前的王朝,其中心区在豫西 、 晋南等地,建立了国家,建有宫室,曾铸鼎为国家重器等。豫西二里头遗址,按 14 C测定为3900至3600年之前,其时代恰在商之前,确实开始建立了相当不小的宫室 和 宗庙,及道路及排水体系,其青铜铸造技术已经比再早一些年代的文化有了很大进展,开始铸造鼎、爵等礼器 , 这和夏朝铸鼎的历史记录是符合的。从这些考古可以相当肯定的说,那时确实到达青铜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出现了国家,和文献记载相当符合。
虽然还没有田野考古证据直接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的都城,但是,从年代上看,它确实 是 夏朝时期的文明遗址,也就是说,它明确的证明了,在文献中记载的夏朝的年代,中原地区确实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有了国家的出现,即使二里头不是夏朝都城,夏朝都城文明也不应比它差,甚至有更高的发展。
这样,按理性的考虑,确证当时的王朝名称为夏,或暂时不能确证或否定这一点,已经没有原则的差别了。不称其为夏,而称为,比如,中国第一王朝,也没质的差别。
这样,承认这时的王朝就是夏朝,或是另一个王朝,就成为对于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相信度问题了。从前面所讲,对于古史中的记载,应有相当程度的相信 。 有些外国学者不承认夏的存在 ,是什么原因 ? 并不是因为他们治学更严谨。他们对中国古籍是不熟悉的,且不熟悉就容易产生偏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囿于其经验。
他们在研究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古代文明曾取得了极大成绩,其研究的基础是考古成果,及乎没有可依据的历史文字记载,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神话传说。当他们转过来看东亚文明时,不熟悉浩如烟海的汉字文献,很自然的他们也会以同样的心态来对待上古历史研究。
比如在我们看来,甲骨文的发现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证实了中国历史文献中关于商文明的记载,而在欧美学者看来,殷墟的发掘发现了一个新文明——商文明。“证实”和“发现”两个词,表征了学者对待中国历史记录的态度的区别 。
把中国古史等同于西方古代神话传说,是不合适的。 在《左传》之类历史书中神话传说之类 的成分是很弱 的。当史官们站在宫庭中,把他认为该记的都记录下来 ,可能还经过学者的编辑 而形成《春秋》,然后人们给它再作说明的过程,和编造神话有着根本的不同。不承认这种不同,把中国历史记录看作和神话传说一类,只能走上错误的研究路线。当然,我们不能肯定这些历史记录的细节上都准确,但是,在大关节上,如夏商周并列为三代这在事,是不能乱说的。
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考古成果和文献并重。这在中国上古史学研究中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而欧美学者则只能有一重证据——考古。
欧美的学者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通常是要坚持到最后的。我在国外曾和物理 学 方面的学者有所接触,他们确是这样。这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原来的观点并不正确,我们当然没必要因为他们坚持就盲从。
所以,不要迷信所谓“主流”。作为主流学者,他们曾认为水稻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中国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后代,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是从中亚传过来的等,现在来看这些都是错误的。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接触中华古文化时,他们对于北非中亚的古文明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了,满脑子都是西方考古成就,当时中国又没有足够的田野考古成果,他们对于中国古文献的又是那样生疏,掌握起来又是那样困难,所以,他们得到这样的结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他们有权力坚持自己的观点,有权不去 下功夫 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我们却完全没有必要盲从。
但是,迷信盲从外国人的总是有的。 有人 就在 没有任何证据 条件下, 硬说夏朝的存在是周人为了推翻殷商师出有名而编造的。这种说法真有些滑稽。如果当初根本没有夏朝,周人 凭空 捏造一个夏朝来哄殷商人,一定会起反作用的,殷商人对自己祖先有没有取代夏朝而成为中原共主当然是知道的,捏造其历史只能弄巧成拙。
统观中国历史 ,一群人为 推翻一个王朝时 ,不会 拿它曾推翻更早的王朝为理由的 (除非冒充更早一朝皇族后裔)。 因为 , 如果 以此为理由, 按逻辑说,新建立的王朝就应该把统治权交给前面被推翻的王朝的后裔。比如,如果周推翻殷商 的原因 是因为殷商曾推翻夏,那么周在推翻商后,就应把统治权交给夏人后裔才最合逻辑。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的,编造一个夏朝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理由。
有人举出疑古学派大师顾颉刚为不承认夏朝存撑腰。顾颉刚在早期确曾怀疑过夏是否存的,后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不但承认夏朝曾存在,而且还对夏朝的都城及疆域进行过研究。 不轻信古书,但是,但在有了新发现的考古成果后,能据其修正自己的观念,这才是大学者应有风范。
考古学者根据已经发掘的什么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本文2023-10-06 07:55: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