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马车拉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四架马车拉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第1张

当前,中医药事业处在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变化为中医药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对于中医药行业来说,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医药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财政支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医药的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如何解决好,中医药行业如何在国际社会上保住自己的话语权、主导权等问题不可回避。

「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认为,继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两个始终不能偏离的主线,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动力,必须传中有创,创植根于传,传承与创新共举,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开展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同时,广泛开展名医名家传承项目、传承博士后工作、大力推进中青年名中医遴选。通过上述「四架马车」,开展中医药传承工作,培养青年名中医,通过形式多样的师承教育,为中医药创新寻找源泉,探索了多条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继承创新之路。

 师承教育:探索中医药传承的捷径

名师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因材施教,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启蒙解惑,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观察,体验感受,增强悟性,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只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少走弯路。应该说,名师指导缩短了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周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实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过程中,老师细心指导、学生刻苦学习,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已成就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段段佳话。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原思通研究员,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时已年过七旬,虽然身体状况欠佳,却仍经常到实验室,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2007年秋,他身患重病,到实验室带教已非常困难,按照传承工作计划,此时应当进行中药炮制经验传承,而进行中药炮制经验传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面对这种情况,继承人王祝举和中药所其他的学生采用老师「点评」的方法学习。

王祝举根据老师的讲授,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药,先实验室进行炮制实际操作,将其摄制成视频资料带到老师家里请其点评,然后,王祝举再针对老师所指出的不足返回实验室再次对该药进行炮制,并摄制视频资料,再次请老师观看和点评,直到该药炮制合格为止。

就这样,王祝举等人要反复多次炮制一味药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让王祝举颇为难忘的是丹皮炭的炮制,经过3次才合格,雄黄的炮制,经过4次才合格,经过反复的学习,王祝举对常见的有代表性的20余味药材进行了炮制,克服了重重困难,制成了有原思通点评的中药炮制视频资料。

无独有偶,西苑医院高蕊医生在师承工作中跟随该院魏子孝主任医师学习期间也付出了极大努力。其关注魏子孝的临诊思路特点,学习「抓主证,辨标本,再辨证论治,确立基础方,然后进行加减的临证思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医治疗优势互补的临证思路」,提高了临床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针对魏子孝的学术传承及流派、用药特色、用药习惯、工作习惯和特点进行了细致研究,为学生学习和继承老中医的经验留下了更全面详细的资料。西苑医院刘静医生在跟师李书良主任医师学习期间,撰写了11万字的跟师典型病案,4万字的读书笔记,4万字的心得体会,3万字的月记,7万字的出师报告,先后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在临床中,其中药使用率超过90%。

在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望京医院、眼科医院、中药研究所、针灸研究所6家单位参加,共有指导老师21名,通过上述方法,该院39名继承人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名医名家传承项目:拓展创新领域

「继承是创新的源泉,是创新的起点。传承的特点不仅仅是抄方,而是总结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学术思想,同时运用现代数据挖掘等技术,找到一个名医名家传承的路径,通过名医名家的传承,找到新的创新点,屠呦呦教授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获取灵感,发明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新方法,一举夺得拉斯克奖。没有继承,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表示。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做好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等的整理和传承工作」,全面系统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特色经验,促进青年中医的培养和中医药学术理论升华,中国中医科学院于2012年起组织实施了第一批「名医名家传承」项目,进一步扩大师承范围。

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从建院之日起,就汇集了众多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积淀和学术积累,该院享誉海内外的专家遍布科研、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人数之多也堪称全国之最。这些专家在各自的专业和学术领域潜心钻研,多有创见,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成为中医药理论现代应用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术进步。

如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甚至个别老专家已经离世,而其宝贵的学术精华尚未得到系统整理,其学术传承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相继启动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程」及名老中医师承等相关工作,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名老中医药专家尚未纳入传承范围。围绕继承、挖掘研究名医名家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培养造就新一代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和理论创新成为总体目标。

通过充分调研、统筹规划、制定指南、网上申报等程序,该院将收集到的118位名老中医、名老专家及其传承人情况汇集成册,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通过二级审核、遴选上报、专家把关等程序,共有47项课题最终进入名医名家传承项目。

据了解,「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属于研究型继承,重点进行名老中医特殊辨证方法、特色疗法、特效方药的临床评价研究、名老中医诊疗思路研究、传承方法研究、经验传承的延续研究。是从科研视角、用科研方法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研究人员从研究视角审视既往的经验,并加以分析提炼,不仅学习名老中医一方一药、一术一法,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把握名老中医临证思维方法,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院邀请知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保障项目实施进度。目前已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蓝光国教授讲授「临床试验设计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方积干教授讲解「观察性临床研究设计与分析」开拓科研思路和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是我院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传承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有益补充。通过分批实施、规范管理的传承项目实施,将使我院名医名家的学术经验得到更大范围、更大广度地传承,使由现代中医药教育模式下的青年中医得到学术经验、临证能力、成才发展得到较好的提升。」刘保延说。

 传承博士后工作:打造创新型中医人才

为探索中医药行业博士后工作的特点,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的作用,创新博士后培养机制,培养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总结10余年博士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继承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为主要目的、探寻创新突破点的传承博士后工作。

与前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同的是,传承博士后工作是在传承著名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基础上,着重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凝练与创新,力争在新药研发和新技术上取得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传承博士后工作,一批年轻人能够学习全国的名家思想、学术经验,进而为创新找到新的切入点,」刘保延说。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发了《关于推荐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通知》,全院共有25位中医药专家为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继而选拔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进站开展中医药传承工作,截至2008年10月,该院第一批以传承研究为特点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共21名已办理进站手续。

「我们试图采取理论研究、学术访谈、实践经验的整理与再实践研究等形式开展工作,在研究内容上力求全面、系统地研究合作导师长期积累形成的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提出本人研究的成果,完成对合作导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工作任务,实现在较高水平上传承发展、培养新一代名医的目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苏庆民表示。

「传承博士后在传承方式、传承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挖掘等方面明显优于以往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与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国医大师路志正、资深研究员余瀛鳌等评审专家对11名传承博士后出站报告给予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对该院开展传承博士后工作,在工作方式、考核、基金资助、进出站工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亲自参与了博士后的考核工作,对传承博士后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认为,开展以著名中医药专家为合作导师、体现师承特点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是我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新突破。

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协调委员会领导评价认为,将博士后制度与我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相结合,是

萆薢

萆薢:药材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根茎。(《中华本草》)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萆薢,平。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2《名医别录》:“萆薢甘,无毒。主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老血,老人五缓。”

3《药性论》:“萆薢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4《日华子本草》:“萆薢治瘫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

5《滇南本草》:“萆薢性微温,味微酸。”入肝、脾、膀胱经。”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6《本草纲目》:“萆薢治白浊,茎中痛,痔瘙坏疮。”

7《药笼小品》:“萆薢甘苦,入胃肝。祛风湿,治风寒湿痹,茎痛遗浊。肾虚无湿者禁。

8《玉楸药解》:“萆薢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泻水去湿,壮骨舒筋。萆薢疏泻水道,驱经络关节之湿,治手足痿痹瘫痪、小便白浊频数诸证。并医恶疮痔瘘。”

9《本草通玄》:“萆薢,胃与肝药也。搜风去湿,补肾强筋,主白浊茎中痛,阴痿失溺,恶疮。”

10《药品化义》:“萆薢,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带苦亦能降下,主治风寒湿痹,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人白带,。又治疮痒恶厉,湿郁肌腠。”

11《中华本草》:“萆薢苦;平。归肝;胃;膀胱经。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

12《中药大辞典》:“萆薢苦,平。入肝、胃、膀胱经。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二、现代研究

1成分:山萆薢根茎主含薯蓣皂甙,尚含纤细薯蓣甙、薯蓣皂素毒甙A(以上皂甙的甙元都是薯蓣皂甙元),山萆薢皂甙、约诺皂甙、托克皂甙元-1-葡萄糖甙等皂甙。纤细薯蓣根茎含纤细薯蓣甙和薯蓣皂甙。叉蕊薯蓣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和少量雅姆皂甙元。

2药理:山萆薢根茎中所含之薯蓣皂甙或薯蓣皂素毒甙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还有抗真菌作用。绵萆薢总皂甙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苏联产同属植物高加索薯蓣对兔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其皂甙有拟胆碱样作用,能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运动,并能升高血糖,对抗小鼠的化学性惊厥,以及提高大鼠胃肠等各种组织的通透性。

白萆薢

白萆薢:药材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马钱叶菝葜的根茎。(《中华本草》)

典籍摘要

1《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辛、微苦,平。祛风除湿,清热利尿。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肠炎,痢疾,膀胱炎,小便不利。”

2《中药大辞典》:“白萆薢涩微苦,平。祛风湿,利尿。治风湿性筋骨疼痛,小便短少,淋浊。”

3《中华本草》:“白萆薢辛;微苦;平祛风湿;利小便。主风湿痹前;麻木;小便淋浊;湿热带下。”

粉萆薢

粉萆薢:药材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 《中国药典》)

典籍摘要

《中国药典》:粉萆薢苦,平。归肾、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红萆薢

红萆薢:药材来源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的干燥根茎。(《中华本草》)

典籍摘要

1《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萆薢甘、微苦,平。祛风除湿,调经,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慢性胃炎,月经不调。”

2《四川中药志》:“红萆薢祛风湿,分清浊,利关节,解疮毒。治风湿痛,腰膝痹痛。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

3《云南中草药选》:“红萆薢祛风除湿,通淋,利水,消炎,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疮疖。”

4《中华本草》:“红萆薢红萆薢苦;甘;平祛风除湿;利水通淋;解疮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浊;疮疖肿毒。”

绵萆薢

绵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或福州薯蓣的根茎。( 《中国药典》)

一、典籍摘要

1《中国药典》:“绵萆薢苦,平。归肾、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2《中华本草》:“绵萆薢苦;辛;平。祛风湿;利湿浊;消肿毒。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小便混浊;淋沥;白带。”

3《中药大辞典》:“绵萆薢性平、味苦。利湿去浊,祛风通痹。”

二、现代研究

成分: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另含有原薯蓣皂甙、原纤细薯蓣皂甙及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

刺萆薢

刺萆薢:药材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长托菝葜的根茎(《中华本草》)

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刺萆薢涩微苦,平。祛风利湿,解疮毒。治风湿筋骨疼痛,淋浊,梅毒,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2《中华本草》:“刺萆薢辛;苦;平祛风湿;利小便;解疮毒。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疮疹瘙痒;臁疮。”

3《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萆薢苦,平。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小便浑浊,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中医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存在不高与以下因素有关:

1、传统观念和教育体系: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在传统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了对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利用的缺乏。

2、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对中医药古籍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现代医学教育往往更加注重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授,对中医药的传统知识和古籍研究的培养相对较少。

3、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标准化还相对不完善,这也限制了中医药古籍资源的有效利用。

4、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利用:中医药古籍的应用往往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和研究成果,进行创新和转化。然而,对于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市场需求的培育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为了提高中医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5、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的教育力度,培养更多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6、推动研究和创新:加强中医药古籍的科学研究,建立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推动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创新和转化。

7、促进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利用:鼓励中医药企业和机构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商业化利用,满足市场需求。

8、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和重视。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四架马车拉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当前,中医药事业处在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