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常山"在哪里?
历史上"常山"在河北省阜平县东北的古北岳恒山,文献一般记载为北岳在真定,常山有北岳庙。真定县为金朝析常山而设置。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
赵云是常山郡人,常山郡,因常山在其内故名常山郡,也曾在某些时期称恒山郡、常山国、恒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但一般以201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为中心。具体大致在石家庄市北郊东古城西古城地界,因战乱後为真定,即今石家庄元氏县境。 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
第二句话出自《吴起传》,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常山在殷纣的领土的北边,而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地理位置一样。
部分内容为: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扩展资料: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
汉纪·汉纪一
作者:司马光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
◎元年乙未,公元前二零六年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贾谊论曰: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既定河北,率诸侯兵欲西入关。先是,诸侯吏卒、繇使、屯戍过秦中者,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章邯以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怨,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闻项羽号章邯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已而项羽至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项羽进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项羽大怒,飨士卒,期旦日击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张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与俱去,曰:“毋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料公士卒足以当项羽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尝,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羽,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羽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项羽因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羽,举所佩玉夬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遂入,披帷立,真目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羽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其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有虎狼之心,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将军不取也!”项羽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方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鸿门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趣霸上。留张良使谢项羽,以白璧献羽,玉斗与亚父。沛公谓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将军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亚父足下。”项羽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羽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民大失望。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破,又心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韩生退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烹韩生。
项羽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怒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怀王虽无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春,正月,羽阳尊怀王为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徙义帝于江南,都郴。
二月,羽分天下王诸将。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羽与范增疑沛公,而业已讲解,又恶负约,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之。”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路。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项羽欲自取梁地,乃徙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治襄国。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番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义帝柱国共敖将军击南郡,功多,因立敖为临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齐将田都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菑。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荣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陈馀弃将印去,不从入关,亦不封。客多说项羽曰:“张耳、陈馀,一体有功于赵,今耳为王,馀不可以不封。”羽不得已,闻其在南皮,因环封之三县。番君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侯。
汉王怒,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汉王赐张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尽请汉中地,项王许之。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兵,各就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之国。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张良送至褒中,汉王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烧绝所过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
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市于胶东,而以田都为齐王,大怒。五月,荣发兵距击田都,都亡走楚。荣留齐王市,不令之胶东。市畏项羽,窃亡之国。荣怒,六月,追击杀市于即墨,自立为齐王。是时,彭越在巨野,有众万馀人,无所属。荣与越将军印,使击济北。秋,七月,越击杀济北王安。荣遂并王三齐之地,又使越击楚。项王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
张耳之国,陈馀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乃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丑地。今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不听不义。愿大王资馀兵击常山,复赵王,请以赵为扞蔽!”齐王许之,遣兵从陈馀。
项王以张良从汉王,韩王成又无功,故不遣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穰侯;已,又杀之。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留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
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于废丘,而遣诸将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为渭南、河上、上郡。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以迎太公、吕后。项王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王陵者,沛人也,先聚党数千人,居南阳,至是始以兵属汉。项王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终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
项王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张良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项王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
燕王广不肯之辽东,臧荼击杀之,并其地。
是岁,以内史沛周苛为御史大夫。
项王使趣义帝行,其群臣、左右稍稍叛之。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丙申,公元前二零五年
冬,十月,项王密使九江、衡山、临江王击义帝,杀之江中。
陈馀悉三县兵,与齐兵共袭常山。常山王张耳败,走汉,谒汉王于废丘,汉王厚遇之。陈馀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张良自韩间行归汉,汉王以为成信侯。良多病,未尝特将,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王如陕,镇抚关外父老。
河南王申阳降,置河南郡。
汉王以韩襄王孙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信急击韩王昌于阳城,昌降。十一月,立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汉王。
汉王还都栎阳。
诸将拔陇西。
春,正月,项王北至城阳。齐王荣将兵会战,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项王复立田假为齐王。遂北至北海,烧夷城郭、室屋,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所过多所残灭。齐民相聚叛之。
汉将拔北地,虏雍王弟平。
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
初,阳武人陈平,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及诸侯叛秦,平事魏王咎于临济,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平亡去。后事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使平击降之。还,拜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杖剑亡,渡河,归汉王于脩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赐食,遣罢就舍。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发使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使者至赵,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馀;馀乃遣兵助汉。
田荣弟横收散卒,得数万人,起城阳,夏,四月,立荣子广为齐王,以拒楚。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虽闻汉东,既击齐,欲遂破之而后击汉,汉王以故得率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伐楚。到外黄,彭越将其兵三万馀人归汉。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馀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遂入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闻之,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死者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会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楚亦使人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孝惠、鲁元公主,载以行。楚骑追之,汉王急,推堕二子车下。滕公为太仆,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今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故徐行。汉王怒,欲斩之者十馀;滕公卒保护,脱二子。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不相遇,反遇楚军。楚军与归,项王常置军中为质。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诸侯皆背汉,复与楚。塞王欣、翟王翳亡降楚。
田横进攻田假,假走楚,楚杀之。横遂复定三齐之地。
汉王问群臣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张良曰:“九江王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初,项王击齐,征兵九江,九江王布称病不在,遣将将军数千人行。汉之破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楚王由此怨布,娄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之击。汉王自下邑徙军砀,遂至虞,谓左右曰:“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谒者随何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能为我使九江,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随何曰:“臣请使之!”汉王使与二十人俱。
五月,汉王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荥阳,汉军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奉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
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乎,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其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则绝河津,反为楚。
六月,汉王还栎阳。
壬午,立子盈为太子;赦罪人。
汉兵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尽定雍地,以为中地、北地、陇西郡。
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
初,秦之亡也,豪杰争取金玉,宣曲任氏独窖仓粟。及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以此起,富者数世。
秋,八月,汉王如荥阳,命萧何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事有不及奏决者,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关中户口,转漕、调兵以给军,未尝乏绝。汉王使郦食其往说魏王豹,且召之。豹不听,曰:“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俱击魏。汉王问食其:“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安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曰:“项佗。”曰:“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韩信亦问郦生:“魏得无用周叔为大将乎?”郦生曰:“柏直也。”信曰:“竖子耳。”遂进兵。魏王盛兵蒲坂以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流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九月,信击虏豹,传诣荥阳;悉定魏地,置河东、上党、太原郡。
汉之败于彭城而西也,陈馀亦觉张耳不死,即背汉。韩信既定魏,使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王许之,乃遣张耳与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信破代兵,禽夏说于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1常山的历史有哪些,浙江的常山
常山县常山县位于浙西钱塘江上游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已建成通车,县城距浙赣铁路和衢州机场均在40公里以内,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黄衢南高速、景千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13公里。县城至乡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县置定阳县,县址定阳(今招贤镇),属会稽郡。为建县之始,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三国改属东阳郡。南朝宋、齐、梁三代,隶属不变;陈置信安郡,领信安、定阳2县。隋太末、定阳2县并入信安,隶东阳郡。 唐 武德四年(621)分婺州于信安置衢州,并分置须江、定阳2县,信安遂为州治;武后垂拱二年(686)定阳改常山(县以境内山命名,此为常山地名之始),属江南道,信安为州治;此后,常山县域基本不变,一直隶属衢州。宋元明清代沿袭旧制。 1958年11月,常山并入衢县;1961年,复置常山县;辖区不变隶属金华专区;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衢州市升省辖市,原衢州市分设柯城区与衢县,实行市管县,常山属衢州市。
2常山文化包括哪些内容黄土高原上的甘肃屡屡以其神秘的发现让世人注目。
上世纪初,位于甘肃西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曾震惊海内外。而位于甘肃东部天水秦安的大地湾遗址的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大地湾遗址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迹”。
一 渭河上游的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坐落在陇山西侧的葫芦河支流五营河与阎家沟小溪交汇处的第一、第二、第三级冲积台地上。 这里南依山丘起伏的长虫梁,北临河水平缓西去的清水河,东起高崖沟,西至阎家沟。
1958年,甘肃省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了距今8000年到5000年的大地湾遗址。197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两轮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总面积为14752平方米,约占遗址总面积的1。
34%。然而,大地湾遗址刚打开大门,就有惊人的发现,为世人呈现出“一个远古文化遗存的巨大宝库”的景象。
就初步的发掘情况来看,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遗址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17000多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被称为中国史前建筑发展史的“一块活化石”。长期从事大地湾遗址考古发掘的专家经过初步研究后认为,大地湾遗址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
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二 大地湾遗址五期文化遗存出土的文物,对研究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尤其是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性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农业的策源地之一。在大地湾遗址 H398出土的炭化植物种籽,经鉴定是禾本科的黍(俗称糜子)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这是我国同类标本中时代最早的,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
由此可以说明,在7000多年前,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我国最早的粮食与油料作物的种植地,大地湾文化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文化之一。 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
大地湾遗址迄今共发掘出4147件陶器,而且发现了35座用于制陶的窑址。其中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出土了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
这些陶器造型单一,陶片分层,色彩不均匀,显示当时制陶方法和烧制技术原始。 到距今约6000年的大地湾二期时,彩陶制作技术已突飞猛进。
二期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通高31。8厘米,瓶口是一个罕见的人头形状的雕塑,其形状象征一母腹,整件陶器融造型、雕塑、彩绘艺术于一体,被专家们确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史前雕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同期还出土了一套成系列的彩陶圆底鱼纹盆,其花纹依时间顺序依次为写实的鱼纹、抽象的鱼纹和变形的鱼纹。其中一件鱼纹盆直径达51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直径最大的鱼纹盆。
考古工作者研究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和窑址等实物资料后发现,8000年前后的大地湾先民采用了一种“内模敷泥法”,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制陶方法之一。 大地湾出土彩陶,将中国彩陶文化产生的时间上溯到距今8000年到7000年的时间,这和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含有彩陶的两河流域的耶莫有文化与哈逊纳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
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充分说明了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区域之一,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 大地湾陶器上的彩绘符号与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
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有直线也有曲线,形状有竖道、箭头形、类 X形和植物关纹样。这些符号比过去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刻画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号与半坡符号基本一样。
虽然这些神秘符号的意义至今未能破解,但专家们认为,它们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已故著名学者郭沫若生前就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标记,可以肯定地。
3衢州有那些历史文化南孔文化 烂柯山 蛟池街 江郎山 龙游石窟 衢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名城,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众多。
市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0 余处,其中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江郎山风景名胜区、烂柯山-乌溪江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南宗孔氏家庙、湖镇舍利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开化古田山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钱江源森林公园、衢江区紫微山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1处(常山三衢石林、"金钉子"),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龙游石窟),省级水利旅游区5处(仙霞湖、九龙湖、碧波湖、仙游湖、月亮湖旅游区), 主要旅游区有30余处。
位于市区的衢州南宗孔氏家庙是南宋时孔子第48代孙孔端友随驾南渡在衢州建的家庙,与山东曲阜北宗孔氏家庙齐名。《聊斋志异》中记述"衢州三怪"出没之地,至今遗迹犹存。
还有围棋仙地烂柯山、唐末黄巢起义军开辟的入闽古道仙霞道(关)、中国丹霞第一峰--江郎山、千古之谜龙游石窟地下人工建筑群、江南一绝--三衢石林、生态完好自然清幽的钱江源森林公园、紫微山森林公园等。
4历史上"常山"在哪里历史上"常山"在河北省阜平县东北的古北岳恒山,文献一般记载为北岳在真定,常山有北岳庙。
真定县为金朝析常山而设置。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
赵云是常山郡人,常山郡,因常山在其内故名常山郡,也曾在某些时期称恒山郡、常山国、恒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但一般以201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为中心。具体大致在石家庄市北郊东古城西古城地界,因战乱后为真定,即今石家庄元氏县境。
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 第二句话出自《吴起传》,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常山在殷纣的领土的北边,而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黄河流经它的南面。
地理位置一样。 部分内容为: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
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扩展资料: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
汪庆百(?一1652),字元履,号生洲,芹阳镇(今屈城关镇)人。
明万历三十八年(1604)进士。初授行人,天启初,就职礼部,遇大事则秉公决断,侃侃直陈,不知瞻顾,满朝-敬佩不已。
天启二年(1622),汪病退乡里。崇祯三年(1630)主纂《开……陈宝銮 (1873~1953) 陈宝銮(1873—1953),宇鼎丞,桐村乡华山村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拔贡,曾任邮传部主事。辛亥革命后,曾任审计院协算官、会计科长,兼清史馆校勘。
林田发 (1910~1965) 林田发(1910—1965),苏庄乡大坂湾村人。 解放初,林积极参加反霸斗争。
土地改革时,被群众推选为村长。1952年,联合11户贫雇农民组织全乡第一个互助组。
同年4月,加入中国 。1953年,带领全村群众进螺蛳坑种杉木500余……余建隆 明 余建隆,号熙廷,开化北乡人。
为人简朴刚直,处事方正不苟。由万历丁酉(1597)恩贡,吏部考选第一,择优录用为黟县知县。
按照旧规,知县的日常生活,都归里总负责供应。每月初一,照例还有礼物馈送,称为“月旦礼”。
建隆莅任之后,为减轻地方经济负担,……叶渭清 (1886~1966) 叶渭清(1886—1966),字左文,城内人。清末举人,史学家,曾任浙江文史馆馆员。
光绪三十三年(1907),分广东候补盐运使。叶候缺期间,师事历史学家陈汉章,由是转研史学。
并经陈介绍与马一浮为友,共同切磋。
6衢山的历史衢州,位于钱塘江上游,北有千里岗山脉,南有仙霞岭余支;衢州横贯东西,“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宜歙之声势,东南有事,在所必争”,是浙、赣、闽、皖四省交通的门户,有“四省通衢”之称,历来是浙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堪称浙西明珠。
衢州,又称三衢。《元和郡县志》谓:“州有三衢山,因取为名”。
三衢山在今常山县北。究其建制由来,衢州春秋时为越姑蔑地,战国属楚,秦设县名太未属会稽郡,是为龙游建县之始;东汉未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析新安置定阳县,为常山建县之始;唐高祖时分信安置须江县,为江山市建县之始;宋时改开化场为开化县,为开化建县之始。
由此看来,说衢州历史悠久是有史可证,衢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就名正言顺了。衢州不仅文化璀璨,而且历来都是人才辈出,佳话久传至今。
自隋代开科举以来,及第上榜者更是不计其数。仅宋朝一代,衢州就出了七名状元:西安留梦炎,龙游刘章,江山柴成务、毛自知,开化方逢辰、程宿,西安徐徽言以武举绝伦及第。
据开化县志记载,县人江景房因冒死沉籍丢官,回故里桂岩隐居。两宋时期,江门子孙就有七十八人考中进士,成为美谈。
而历史悠久的常山县,宋、元以来以来,全县出过一百三十二名进士,特别是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一榜就中了九名进士,当时传为佳话。以上种种,说明衢州历来都是人才济济,光射牛斗呀!这其中大部分人的清正、忠勇等宝贵的品质都流传至今,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和历史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将永垂青史。
赵抃被称“铁面御史”,徐徽言孤军抗金,江景房为民减赋,程俱潜心著文史,江参挥毫画“江山”,毛敏仲一代琴师,樊莹训子全晚节,杨继洲精于医道、余绍宋篡《龙游志》等等,从各各方面、领域,说明了衢州历来人才之广、之多,也从侧面体现了衢州文明的灿烂。赵汴,写阅道,祖籍京兆奉天,在他祖父赵湘时迁居衢州。
赵汴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自幼成了孤儿,家境贫寒,却以名节自励,后中进士,历任了几任地方官,擢升殿中侍御史。他勇于发奸摘伏,弹劾不避权贵,作风类似包拯,京师号称“铁面御史”。
他曾弹劾当朝宰相陈执中、参知政事陈旭、范祥。赵汴为人慈惠,清慎自恃,处事干练,为政宽平,人称贤明。
他曾破伪造印信案,以工代赈度过灾荒。赵汴向来单骑就任,行李萧然,只以一琴鹤自随。
宋神宗元丰二年,赵汴七十二岁告老还乡,回到衢州。赵抃致仕后仍然对自己要求很高,对照自己的座右铭时刻督促自己。
元丰七年八月赵抃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七岁。苏轼破例为其写了一篇《赵清献公神道碑》,十分赞扬他的政绩和为人。
“清献”为其谥号,所以赵抃又称为“赵清献”。赵抃在宋代政绩突出,而在当今也成为衢州人为官的一座丰碑,地方官员大多依此为榜样,时刻警惕自己。
从古到今,分“官道”和“民道”,我们这里“民道”且不去说,单从“官道”来谈谈。这一方面,衢州历代名吏不胜枚举,留下了许多丰富的遗产——为官之道,如赵抃、樊莹、毛恺都是有名的清官名臣。
常山历史上知名人物有很多,而其中职位最高,声望最大的当推樊莹了。樊莹,字廷壁,号澄江,人们习称樊尚书,明朝常山县绣溪人,31岁中进士,任至刑部尚书。
樊莹一生从政,调迁十数处,多有建树,政绩卓著,以清廉简朴、执法严明蜚声朝野,传载《明史》。樊莹为官清正廉明,多谋善断,办事雷厉风行,凡其任职所在,豪门权贵,纨绔子弟都不敢肆意妄为。
正德三年,樊莹在告老三年后因受到刘瑾诬陷,削为平民。在贫困和病痛下,又加上其子因少时无人管教而恶习贯身,于当年十一月十八日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其子为保全父亲清名,一改恶习,奋发读书,后来考中了秀才,为父伸冤,终使樊莹得以昭雪,受谥“清简”。其为官清廉和晚年训子全节的优质风格,一直留传至今,广为流传。
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今天, 现象极为严重,上至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成克杰,下至乡村小干部,层层次次,无不蛀虫遍布。想想我们的祖先,这些贪官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反腐倡廉”只是一句空口号,那么我们的国家实力如何得以增强?我们的前认为我们留下了“清明”的好名声,而我们该怎么做?这始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自春秋战国迄今二千四百多年,衢州一直是东南军事重镇。在衢州历史上,一向也是将才辈出,远的有宋朝抗金名将,武举状元徐徽言,近的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浙西雄鹰”邱老金(邱金炳)、抗战时期的爱国将领吕公良。
在衢州城南二十五里的石室街,以前有一座徐忠壮公祠,祠的正殿悬挂着一方朱漆金字的大匾,上书“忠贯日月”四字,出自朱熹的手笔。徐公祠奉祀的是北宋末年的抗金名将徐徽言,字彦猷。
徐徽言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经过考核,钦赐“武举绝伦”及等,成为衢州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武状元,正值奸臣当道,金人虎视眈眈窥视中原之时。后金兵与宋宜和七年大举进攻宋朝,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南宋高宗赵构却又苟且于临安,因此北方人心浮动。
徐徽言联合。
7赵云常说自己是“常山赵子龙”,常山是今天什么地方一、常山是今天什么地方:河北正定县二、真定真定,即历史上的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北京、保定合称“北方三雄镇”,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赵云便是诞生于此。
真定,历史上正定的旧称谓。《史记·孝武本纪》载:“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
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
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
西医·三日疟三日疟(quartanmalaria)是经按蚊传播,由三日疟原虫(Plamodiummalariae)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隔两日发作一次,脾大和贫血均较轻,常有蛋白尿,尤其是儿童感染者。中医·三日疟三日疟(quartanmalaria)为病名。疟疾之一。是指疟邪深入,元气大虚,以寒热三日一发,缠绵不愈,倦怠食减,面色㿠白,脉虚弱,舌淡苔薄白等为常见症的疟疾。亦称三阴疟。病因病机《黄帝内经素问·疟论》:“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三日疟,即经所云休数日作者。”三日疟的方药治疗《张氏医通·寒热门》:“三日疟,初起发于夏秋者,宜用二陈去橘皮,加生术、槟榔、常山,逐去痰癖为先,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至于暑结营分,又当以香薷、鳖甲、茯苓、半夏、甘草、当归、生姜、大枣,祛暑为要,而前药为无益也;若元气大虚,只用补正,宜六君加草果、乌梅,名四兽饮,兼本经引使药;若元气下陷,日发渐晏者,补中益气汤,大剂参术姜枣为治,如常山、槟榔、山甲、草果皆为戈戟矣。”关于疟疾疟疾(malaria)为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内经》称疟、痎疟;《金匮要略方论》称疟病。俗称打摆子。疟疾是指感染疟原虫、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以往来寒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反复发作,日久胁下有痞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疟疾的治疗除服用辨证用药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针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
详见百科词条:三日疟 [ 最后修订于2016/10/18 23:32:55 共101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历史上"常山"在哪里?
本文2023-10-06 08:45: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