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酊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雄黄酊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雄黄酊 1 拼音
xióng huáng dǐng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雄黄酊
22 组成雄黄粉50g,冰片05g,酒精100ml。
23 主治带状疱疹,单纯疱疹。
24 雄黄酊的用法用量混合外用。
古籍中的雄黄酊 《证类本草》:[卷第四]雄黄
雄黄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疗疥虫,疮
《本经逢原》:[卷一石部]雄黄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发明雄黄生山之阳,纯阳之精,入足阳明经。得阳气之正,能破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四杂治门]鬼魅。野狐皮(焙炙)豹鼻(焙各七枚)狐头骨(一具炙)雄黄(一两)腽肭脐(一两)鬼箭羽(分烧作灰若骨松脂。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玉石部中品之上]石之石有毒石生雄黄(出神农本经)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鬼疰杀诸蛇虺
《本草简要方》:[卷之一石部]雄黄这两个不是一样的病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 俗称汗斑,是由糠批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见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疱疹 一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出现,里面充满液体天花\水痘等都有这种症状;
二是指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多发生在上唇或面部,症状是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内含透明的液体,有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
疱疹分为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三是是指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多发生在上唇或面部,症状是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内含透明的液体,有微痛,一两周后结痂自愈也有的同性恋患者肛门部位也会有的。疱疹分为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比较专业的地方你可以上网网上查一下疱疹治疗专区
!!!!!!!!!!!!!!!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雁疮的病因病机 4 雁疮的症状 5 雁疮的诊断 51 诊断要点 52 辅助检查 6 需要与猫眼疮相鉴别的疾病 61 冻疮 62 多形红斑型药毒 63 疱疹样皮炎 7 雁疮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湿热蕴结 7111 症状 7112 辨证分析 7113 方药治疗 71131 方一 71132 方二 712 寒湿阻络 7121 症状 7122 辨证分析 7123 方药治疗 71231 方一 71232 方二 713 火毒炽盛 7131 证见 7132 治法 7133 方药 72 外治法 721 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为主者 722 皮损以水疱、大疱为主,破后糜烂、渗出明显者 723 粘膜糜烂者 8 雁疮患者日常保健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雁疮的方剂 2 古籍中的雁疮 1 拼音
yàn chuāng
2 概述雁疮为病名,即猫眼疮。是指发生于春秋季的猫眼疮的别名。
猫眼疮(cat's eye sore;erythema multiforme[1])为病名[2]。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又名寒疮[2]、雁疮(猫眼疮发生于春秋季者,又称雁疮;发生于寒冬腊月者,又称寒疮)。是指以皮肤红斑、丘疹,部分中央有水疱,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3]。因其疮形如猫之眼,光彩闪烁无脓血面得名。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常伴粘膜损害,自觉瘙痒或轻度烧灼感为临床特征。患者皮肤红癍向周围扩展呈环状,中央水疱似猫眼虹彩状,为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1]。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尤以青年女性为多,常见于冬春季节。病程一般2~4周,但愈后易于复发。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猫眼疮,一名寒疮,每生于面及遍身,由脾经久郁湿热,复被外寒凝结而成。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宜服清肌渗湿汤,外敷真君妙贴散。”
雁疮相当于西医的多形红斑[3](多形性红斑)。类似虹膜样多形红癍[2]。
3 雁疮的病因病机
雁疮由内郁湿热,外受风寒,凝结肌肤而成[2]。
雁疮多因禀赋不耐,风寒外袭,以致营卫不和,寒凝血滞而成;或为外感风热,风热之邪郁于肌肤而发;或因风湿热邪内蕴,毒火炽盛,气血燔灼,蕴结肌肤而致;亦可因病灶感染,药物及鱼、虾、蟹类食物过敏等引起。
4 雁疮的症状猫眼疮多生头面手足,疮面红润光泽,起红癍成片,或有水泡,形似猫眼[2]。
5 雁疮的诊断发病前可有头痛,低热,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关节、肌肉疼痛等前驱症状。发病急骤,皮损常对称性发于指缘、手掌,次为前臂、足背、小腿、颜面、项部颈旁,少数累及全身皮肤,有时粘膜亦可受损害。皮损呈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紫癜、风团等。自觉瘙痒、灼热、疼痛。
按其不同特点,临床分为轻症与重症:
轻症型此型最为多见,以青年女性为多,皮损以红斑、丘疹为主,也可见水疱、大疱、紫癜或风团等,多发于手足背、前臂和踝部。初起为水肿性圆形红斑或淡红色扁平丘疹,皮损呈远心性扩展,1~2天内直径可达1~2cm,特征性皮损为红斑中央略凹陷,其色较深,有时为一水疱、紫癜或坏死区,边缘为轻度水肿环,周围绕以鲜红色晕,称为靶形或虹膜状红斑。皮损有时可融合成环状、图纹状。常对称分布,伴轻度瘙痒,粘膜损害较轻或不受累,皮损可分批出现,消退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整个病程2~4周,但有复发倾向,有的可反复发作。
重症型亦称为重症大疱型红斑粘膜皮肤眼综合征。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急骤,前驱症状明显,可有畏寒、高热、咽痛、关节疼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皮损常广泛分布于全身,有水肿性红斑、水疱及血疱等。粘膜损害发生早且严重,全身、口腔部位粘膜均可受累,可出现水疱、糜烂、溃疡及出血,自觉疼痛。口腔粘膜损害可影响进食,尿道口、 处损害可影响排尿及排便。角膜炎或溃疡、巩膜炎、虹膜炎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常并发支气管炎、肺炎、消化道溃疡、心肌炎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病程3~6周。本型经过急剧,如不及时处理,预后极差。
51 诊断要点1、常发生于春、秋季、冬季也可发生。一般为急性发病。
2、皮疹好发于手掌、手背、足底、足背、前臂、小腿伸侧、面部颈侧等部位,常对称发生。少数可累及口腔、鼻、生殖器等处粘膜。
3、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如斑疹、丘疹、风团、水疱或出血性皮疹等。常两种以上皮疹同时存在。典型的皮疹为豌豆大至硬币大之圆形的轻度水肿性红斑,红斑的中心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常可发生重叠的水疱(甚或血疱),斑的周围有红色圈,而呈多环相套,形如虹膜,状若猫眼。如口唇粘膜受累,则表现为口唇粘膜糜烂。
4、可自觉轻度灼热、疼痛或瘙痒。可伴有轻度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
5、病程一般2~4周,可自愈,但常可反复发作。
52 辅助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提高,抗链“O”值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血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若肾脏受累,可出现蛋白尿、尿素氮增高。
6 需要与猫眼疮相鉴别的疾病 61 冻疮冻疮多见于冬季,皮损好发于肢体末端的突出部位,不累及粘膜。皮损主要为紫红色斑片,浸润明显,自觉瘙瘴,遇热尤甚。
62 多形红斑型药毒药毒(多形红斑型)有服药史,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停药后经适当处理即可消退,发病与季节无关,也无一定好发部位。
63 疱疹样皮炎疱疹样皮炎皮损虽亦为多形性,但主要为群集水疱,环形排列,瘙痒剧烈,好发于四肢远端、躯干部,粘膜不被累及。患者对碘过敏,碘化钾试验多数呈阳性反应。
7 雁疮的治疗雁疮治宜清热利湿散邪[2]。内服清肌渗湿汤[2]。外用妙贴散涂敷[2]。
71 辨证治疗猫眼疮多因素体血热或内蕴湿热,复感风热或风寒之邪,以致营卫不和,疏泄不畅,邪郁肌肤而发。辨证可分风湿热型、风寒型和血热型,而分别治以疏风清热利湿、祛风散寒和营及清热凉血,并宜结合采用外治法。
711 湿热蕴结猫眼疮·湿热蕴结证(cat’s eye sore with dampnessheat amas ent pattern)是指湿热蕴结于肌肤,以发病急,皮损鲜红,中心水疱明显,发热,咽痛,口干,关节痛,便干,尿黄,舌质红,舌苔白或微黄,脉弦滑或微数为常见症的猫眼疮证候[3]。
7111 症状发病急,皮损鲜红,中心水疱明显;伴发热,咽痛,口干,关节痛,便干,尿黄;舌红,苔白或微黄,脉弦滑或微数。
红斑颜色鲜红,并见较多的水疱或大疱,常伴有发热,咽痛,口干,关节酸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等。
7112 辨证分析湿热蕴阻于肌肤,故发病急,皮损鲜红,中心水疱明显;湿热上壅,热伤津液则口干、咽痛;湿热中阻则发热;肠腑不运则便于;湿热下注则尿黄;湿热犯于关节则关节痛;舌红、苔白或微黄、脉弦滑或微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7113 方药治疗 71131 方一清热解毒利湿:可用茵陈蒿汤合消风散加减。
71132 方二疏风清热利湿:可用主方清肌渗湿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处方:柴胡、木通、泽泻、山栀子各12克,升麻、黄连、苍术、厚朴、浮萍各9克,生甘草、陈皮各5克,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大便秘结者,去苍术、陈皮、加大黄12~15克(后下)。咽痛者,去苍术、陈皮,加玄参、知母各12克。关节酸痛者,加防己、秦艽各12克。热盛者,去苍术、厚朴、陈皮,加板蓝根、金银花各15克。
712 寒湿阻络猫眼疮·寒湿阻络证(cat’s eye sore with pattern of colddampness obstructing collateral)是指寒湿阻络,以皮疹暗红,遇寒加重,下肢沉重,关节痛,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缓为常见症的猫眼疮证候[3]。
7121 症状皮疹暗红,遇寒加重;伴下肢沉重,关节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缓。
每于气候寒冷时发生或发作。红斑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可有水疱,指(趾)可肿胀,患部触之凉,可伴有严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濡缓等。
7122 辨证分析寒湿凝结于肌肤,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故皮疹暗红,遇寒加重;湿性重浊,寒湿凝结肢节,故下肢沉重,关节痛;寒为阴邪,津液无伤,水湿下渗,故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缓为寒湿阻络之象。
7123 方药治疗 71231 方一和营祛寒化湿:可用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71232 方二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主方用桂枝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桂枝、当归各12克,赤芍15克,生姜3~4片,大枣6枚,羌活、川芎、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713 火毒炽盛猫眼疮·火毒炽盛证(cat’s eye sorewith blazing firetoxin pattern)是指火毒炽盛,外灼肌肤,以起病急骤,高热恶寒,头痛无力,全身泛发红斑、大疱、糜烂、瘀斑,口腔、二阴破溃糜烂,伴恶心呕吐,关节疼痛,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猫眼疮证候[3]。
7131 证见红斑色鲜红或紫红,可见水疱或血疱,局部灼热感;伴有口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起病急骤,高热恶寒,头痛无力,全身泛发红斑、大疱、糜烂、瘀斑,口腔、二阴破溃糜烂,伴恶心呕吐,关节疼痛,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7132 治法清热凉血。
7133 方药1、主方:犀角地黄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减处方:水牛角30~60克(克煎),生地黄30克,赤芍、紫草、丹参、白茅根各15克,牡丹皮、茜草根、黄芩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⑴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⑵丹参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72 外治法 721 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为主者治宜清热、收敛、止痒,选用三黄洗剂外搽;
722 皮损以水疱、大疱为主,破后糜烂、渗出明显者可选用三黄洗剂、马齿苋水剂湿敷,然后用青黛膏外涂,每日4~5次。
宜用黄柏、地榆、金银花(或叶)、生甘草、侧柏叶、苦参各30克,煎水外洗及湿敷。湿敷之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
723 粘膜糜烂者可选用3%硼酸水或用以上内服中药煎汤含漱,并用青吹口散外吹,每天4~5次。
口腔粘膜受损者:可用金银花、生甘草、菊花各30克,煎水含漱;局部并可外用喉风散或西瓜霜。
8 雁疮患者日常保健1.首先要去除可疑致病原因,如控制感染,停用可疑致敏药物。
2.寒湿阻络证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冷风等寒冷 。
3.忌食鱼、虾、葱、蒜等发物。
疱的拼音是pào。
拼音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拼音是一种标音方法,用于表示汉字的发音。拼音在汉字学习、语言教育和输入法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疱的拼音pào的读音和意义
疱的拼音“pào”的读音为/pào/。“pào”在这里是一个单韵母音节,表示一种声音的发出。疱是一个汉字,表示小而圆的水泡或脓疱。疱,汉语二级字,读作疱(pào),指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如小水疱。
拼音中的声调和音节
拼音中的声调用来表示不同的音高,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上、去和入。拼音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例如“pào”中的“p”是声母,“ào”是韵母。
疱的形态和相关词汇
疱通常指小而圆的水泡或脓疱,在皮肤上常见。疱疹(pào zhěn)是一种皮肤传染病,常见于口唇周围或其他部位。水痘(shuǐ dòu)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会在皮肤上形成水疱。
古籍释义
集韵披教切,音炮。肿病。通作𢼌。又皮教切,音抱。面生气也。𢼌原字从皮,不从攴。唐韵旁敎切集韵《韵会》皮敎切,𠀤庖去声。《说文》面生气也。《徐曰》面疮也。《博雅》病也。正字通凡手足臂肘暴起如水泡者谓之皰。《淮南子·说林训》溃小皰而发痤疽。韩愈·食虾蟇诗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
总结:
拼音是一种标音方法,用于表示汉字的发音。疱的拼音“pào”用来表示小而圆的水泡或脓疱。拼音中的声调和音节对于准确发音十分重要。疱在医学术语中常与疱疹、水痘等相关,这些都是常见的皮肤疾病。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疱疹:中医称为热疮: 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分为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汗疱疹、带状疱疹。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洗澡炎热天气可以每天洗2—3次衣着要适宜不要出汗过多。
👕🛏️保护皮肤不受损伤
衣服、和被褥要 柔软勤剪指甲以免抓伤表皮。
🤝避免接触感染病人
避免与皮肤感染病的人接触要勤洗手。
《中医大辞典》·水苏水苏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鸡苏、香苏、望江青、天芝麻。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水苏StachysjaponicaMiq的全草。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及华东地区。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胃、肺经。功能主治疏风下气,止血消炎。1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痿,头风目眩,扁桃体炎,咽喉炎,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血淋。煎服:9~15g。2治带状疱疹,鲜根捣敷。《辞典》·水苏出处《本经》拼音名ShuǐSū别名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物志》),水鸡苏(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方形,通常不分枝,四棱粗糙。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皱缩,脉具刺毛。花数层轮生,多数集成轮伞花序,顶端密集成头状;萼钟形,5齿裂,裂片先端锐尖刺;花冠淡紫红色,简状唇形,上唇圆形,全缘,下唇向下平展,3裂,具红点;雄蕊4,2强;花柱着生子房底,顶端2裂。小坚果倒卵圆形,黑色,光滑。花期夏季。本植物的根茎(水苏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生境分布生于田边、水沟边等潮湿地。我国南方各地均有野生。性味辛,微温。①《本经》:"味辛,微温。"②《别录》:"无毒。"③江西《草药手册》:"酸涩,微温,有小毒。"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肠、胃。"②《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
详见百科词条:水苏 [ 最后修订于2015/12/5 14:40:33 共13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疱疹是因为感染滤过性病毒而引起的皮肤病,可分为单纯性疱疹及带状泡疹两种,目前尚无适当的预防疫苗。
以下将针对单纯疱疹做说明。
一、何谓单纯庖疹
是由单纯庖疹病毒所感染之一种传染病。
二、症状
单纯庖疹病毒有两型,第一型主要在口唇、口腔、眼部及颜面,第二型主要在男女生殖器部位。罹患单纯性疱疹时,阴部及嘴唇会产生米粒般大小的水泡,发生单一或群集小水泡,通常都是10个左右集结在一起,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会痒痛。水泡周围的皮肤变红,同时会产生轻微的搔痒感和发热。这种水泡若不加以治疗,经过数十日之后,会裂开形成糜烂,然后逐渐痊愈。
而罹患带状泡疹时,首先会在身体的一侧,形成许多米粒般大小的水泡,会引发像神经痛一般的疼痛,而且水泡群集成带状,1-3天后,水泡会形成脓胞,数天之后形成黑褐色的痂皮,然后乾燥、脱落而痊愈。
三、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适当根治之药物,可以使用局部抗生素软膏,再服用阿斯匹灵或注射、服用维他命B1等,其余大多是对症治疗,防止合并症及再感染为原则,通常只需要经过三个星期的治疗,就可以痊愈。
四、传染途径
单纯庖疹传染途径依其感染部位分述如下:
1口唇庖疹主要由唾液(接吻时)或亲子关系之食物传递等相互传染。
2阴部庖疹主要由性行为之亲密接触相互传染。
3皮肤粘膜之密切接触相互传染。
4新生儿经由产道感染。
五、病程经过
庖疹病毒侵犯皮肤或粘膜之初期,繁殖甚为快速,约经过二~十二天之潜伏期,皮肤或粘膜出现小水泡,接著破裂形成溃疡,然后结痂,主要徵状是刺痛及搔痒感,病程约二十天,以后病毒潜入神经结,成为隐性期,伺机再发,其徵状与初期同,但病程约缩短为十二天,所以不容易根治。
六、庖疹再发之诱因?
1外伤
2日晒
3月经
4情绪紧张
5刺激性食物
6性行为
七、患者注意事项
1单纯庖疹不只侵犯皮肤及粘膜,亦能侵犯神经,可引起脑炎、脑膜炎,或侵犯角膜引起角膜炎。
2庖疹不会遗传。
3庖疹不是遗传性疾病,只要症状消失,就可以结婚生子。
4孕妇若感染庖疹,最好作剖腹生产,以免传染给小孩。
5母亲若感染庖疹,在照顾小孩时应注意个人卫生,特别在发病期间,要经常用肥皂洗涤双手且不可将嘴裏嚼过之食物给小孩吃。
八、并发症
1对湿疹病人如再得到庖疹,将会引起严重病症。
2引起脑膜炎及大脑炎,多见於小孩及幼童。
3角膜结膜炎。
4新生婴儿庖疹,死亡率50%。
5子宫颈部庖疹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数较多。
九、检验方法
1病毒分离(组织培养)。
2免疫学检查(目前最新方法是酵素连接性免疫吸收法)。
十、预防方法
1注重个人卫生。
2必要时使用保险套。
3烧烫伤病人及湿疹病人应避免与庖疹病人接触。
4孕妇应定期实施产前检查,特别注意有无庖疹感染。
5婴幼儿应避免接触到庖疹病人。
6不与已感染庖疹而正发病者性接触。
雄黄酊简介
本文2023-10-06 09:05: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