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的古籍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大麦的古籍资料,第1张

《调燮类编》:大麦性平凉,助胃气,为面胜小麦,而无燥热;

《本草纲目》:大麦芽消化一切米面果食积;

《本草经疏》: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故人以之佐粳米同食。或歉岁全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

《滇南本草》 :大麦芽,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食性本草》:大麦芽久食消肾,不可多食;

《本草正》:麦芽,女子有胎妊者不宜多服。亦善催生落胎;

《本草经疏》 :麦芽,无积滞,脾胃虚者不宜用;

《药品化义》:凡痰火哮喘及孕妇, 切不可用麦芽。

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石磨盘、石磨棒,但这些工具的功能可能更多地是脱粒,而非磨制面粉。传统的石磨都有上下两块圆形的磨盘,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考古实物多是秦汉时期的石磨 [6] 。在现代工业出现以前,很多地方都有磨坊与碾坊,分别是磨面和舂米的场所 ( 当然它们还会有其他的功用) 。但石磨从出现到普及有相当长的过程,并且是充满了权力游戏的过程。

早期的磨坊多以水力驱动,而中国北方的环境决定了水力是一种珍稀资源,所以磨坊往往架设在主要的灌渠、运河等水利设施上,成为影响灌溉和航行的障碍。正因为这样的缘故,在两汉魏晋时期,能拥有大型磨坊的非富即贵。

磨坊不易得,磨成的面粉当然不会便宜。面粉制成的美食只可能是社会上层的享受。比如,《续汉书》有“灵帝好胡饼,京师贵戚皆竞食胡饼。”白居易亦有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辅兴是当时长安有名的饼铺,显然这种美食大受欢迎。

随着石磨技术的逐步改进和普及,面粉逐步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南北朝时期面粉发酵技术的出现,更让面食变得多样和美味 [7] 。这一变化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粟米和麦子的价格比的变化。粟米是以粟舂制的普通小米 (前文提到的膏粱是上等的小米) ,它的价格在汉代比麦子高:粟米60文,麦40文 [8] ;而到了唐代,以甘肃敦煌为例,粟米27~32文,麦30~37文 [9] 。所以,小麦正式取小米而代之,成为中国北方粮食中的显贵,应该在唐代。

6 小麦与面条的相遇

青海喇家遗址发现的古代“面条”,来自Kims Chinese and Sushi

粒食的小麦口感不佳,被贴上了“粗粝” 的标签。但一旦磨成面粉,富含蛋白的小麦摇身一变,比小米更容易烹调成美味。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面条起源于中国北方。在黄土高原西部边缘的青海省喇家遗址中,出土了一碗距今 4000年的面条。经研究证实,这是一碗由粟米面和黍米面做成的面条 [10] 。粟和黍是小米的两个主要种属 (俗称谷子和糜子) 。虽然面条出现得很早,但面食的小米显然没有粒食的可口。粒食在唐宋以前大行其道。

小麦比小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新陈代谢中一旦没有了蛋白质,生命也就走向了终点。人体摄入的蛋白质主要来自动物和植物蛋白。在阶级社会中,肉食往往是社会上层的福利,普罗大众只能享受植物蛋白。豆类和小麦是古代中国蛋白含量最高的两种作物。在口味的对比中,小麦面完胜豆子面。

小麦面粉的蛋白质可分为两种:面筋蛋白和非面筋蛋白。面筋蛋白的作用是形成面筋,好似在面团中拉上许多橡皮筋;非面筋蛋白则调节面团的延展性和塑性,就好比填充在橡皮筋之间的果冻。因为面筋蛋白含量的不同,小麦也有了内部分工,有的地方出产的小麦适合做拉面,有的地方出产的小麦更适合做馒头。

因为面筋蛋白的缘故,小麦面粉比小米面粉更容易加工成面条。只有经过多次反复揉搓的面团制成的面条,才能满足中国人挑剔的口味。小麦和面条的结合,立刻焕发出别样的风采。两汉魏晋的文献中,面条多被称作“汤饼、煮饼”,从形状来说,已经有了面条、面片、棋子面等花样 [7] 。宋代面条的品种发展更为迅速,南宋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 和周密《武林旧事》等资料中记载的品种就多达三四十种。《梦粱录》中记载宋代的杭州面食店就有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子料浇虾臊面等不同的花样。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面食,并传播到世界许多地区,成为人类的美食之一。

来历: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至今还广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与普通小麦亲缘关系密切的节节麦。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楼兰;在楼兰的小河墓地也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的沙漠绿洲中,有着较充沛的水资源和高达40%的植被覆盖率。那时水中有游荡的鱼儿,林中有飞奔的动物,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适于耕种。

在小环境里有着相当不错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沙漠绿洲生态的脆弱性,一点点改变就会给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扩展资料

中国的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地区。在这些地区种植的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小米、高粱等也都属于麦类,都是旱地种植作物。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作物,不宜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通常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

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每年大约只有1/3到1/2的土地能够收获粮食。因此自秦朝统一以来,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王朝承受着巨大的粮食供给压力。 

更糟的是,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雨不足,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灌溉。干燥的环境使水分蒸发得非常快,碱性的黄土失去水分之后容易产生结晶,造成土地盐碱化,土壤肥力大幅度降低,一年比一年贫瘠,以至于不能耕种。 

原本产量就不高的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了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农民起义。在经过多年的战火狼烟之后,土地经过休息得到了恢复,社会才再次安定下来,开始新一轮消耗地力的循环。但是总体上,土地的肥力还是在逐步下降。 

古文明在麦田中衰亡 人类最早的农业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都在大河流域附近诞生。其中古埃及、古巴比伦的人们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在孕育自己文明的母亲河流域内广种小麦。可以说,这些辉煌的古代文明就是建筑在麦田之中。可惜,它们都没能逃过小麦农业衰落的命运。

-小麦

小麦起源於西亚,大约距今5000年前左右进入中国。此前,中国南方和北方已经分别形成了以种稻饭稻和种粟饭粟的农耕饮食文化。在这种背景之下,经过漫长的旅程,小麦逐渐适应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成为外来作物最成功的一个。从大历史的观点出发,本文在追踪古代中国麦作历史的同时,著重於小麦扩张对於中国本土原产粮食作物和食物习惯的冲击。文章认为,小麦自出现在中国西北新疆等地之后,在中国扩张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而南的扩张过程,直到唐宋以后才基本上完成了在中国的定位。小麦扩张挤对了本土原有的一些粮食作物,也改变中国人的食物习惯。成为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由於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小麦扩张也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在南方。

唐代以前,北方地区的小麦和粟相比,仍然处在次要的地位。在《齐民要术》中,大麦、小麦被排在了谷、黍、穄、粱、秫、大豆、小豆、大麻等之后,位置仅先于北土不太适宜的水稻。

唐初实行的赋税政策中规定,国家税收的主要征收对象是粟,小麦则属于杂粮之列。到了唐中后期,小麦的地位才上升到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

780年所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小麦作为征收对象。唐末五代农书《四时纂要》中所记载的大田作物种类与《齐民要术》相当,但有关麦类农事活动出现的次数却是最多。

唐以后,北方麦作技术还在发展。至明末,燕、秦、晋、豫、齐、鲁诸道,农作物中小麦的种植面积已经占有一半。至此,小麦在我国北方的地位已经确立。

小麦在南方的推广较之北方要晚许多,并且是在北方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汉以前江南无麦作,三国时吴国孙权曾经尝食蜀国使者费祎带来的食饼。这是目前所知江南有面食最早的记载。

江南麦作的开始时间在吴末西晋时期,这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人口的南迁高潮是同步的。“永嘉之乱”后,大批北人南下,将麦作带到了江南。

例如,在无数的南迁者中,有一名叫郭文的隐士,就曾隐居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进行盐的贸易以自供。

六朝时期麦作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在建康周围和京口、晋陵之间以及会稽、永嘉一带,也与北方人口的聚集有关。东晋初年,晋元帝诏令徐、扬二州种植小麦﹑大麦﹑元麦这三麦。这是江南麦作之最早记载。

尽管麦食不受南方人的欢迎,但麦子已成为一部分南方人的粮食。南朝时的沈崇傃、张昭等人以久食麦屑或日食一升麦屑粥的方式向已故的亲人行孝。

南朝的梁军在与北朝齐军交战时,在稻米食尽之后,皆以麦屑为饭,用荷叶包裹,分而食之。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中所在多有。

唐宋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人口流动频繁,特别是唐“安史之乱”和宋“靖康之乱”以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的相继出现,将麦作推向了全国。

唐代诗文中有不少南方种麦的记载,经前人的整理,南方种麦的区域主要有:岳州、苏州、越州、润州、江州、台州、宣州、荆州、池州、饶州、容州、楚州、鄂州、湘州、夔州、峡州、云南等地。

入宋以后,南方麦作发展得更为迅速。唐时被认为不宜于麦作的岭南地区在北宋时也已有了麦的种植。宋室南迁后,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更是达到了高潮。

当时麦类作物中不仅有小麦和大麦,而且还有不同的品种。长江中游的湖南,岭南的连州、桂林等地当时都有麦类种植。

南方原本以稻作为主,随着麦作的发展,出现了稻麦复种的二熟制。另据史书记载,二熟麦收割后再有用麦田种晚稻的。淮南地区也出现了麦地种稻,稻田种麦的记载。

随着麦作的发展,麦类在以水稻为主粮的南方地区的粮食供应中也开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仅次于水稻。

而二熟制已成稻农之家数月之食,二麦的丰收也因此称作“小丰年”。面粉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曾经和牛、米、薪一道成为民间日用品,在交易中可以免税。

技术的进步也在麦作向我国南方的推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南方种麦所遇到的困难和北方不同,其主要的障碍便是南方地势低湿。因此,南方的小麦种植最先可能是在一些坡地上种植,因为这些地方排水较好。

此外,当稻麦复种出现之后,人们先是采用“耕治晒暴”的方法来排干早稻田中的水分,再种上小麦,实现稻麦复种。到了元代以后,又出现了开沟整地技术,以后一直沿用,并逐渐深化,对于小麦在南方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

小麦在我国的推广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它的影响却深远而伟大。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时间上的延续以及空间上的扩展,更反映在对我国原有作物种植及在粮食供应中的影响。

小麦在我国的推广,使得我国本土原有的一些粮食作物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下降,甚至是退出了粮食作物的范畴。这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其演变中便可以看出。

我国是农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农业发明之初,当时种植的作物可能很多,故有“百谷”之称。然而,最初的“百谷”之中,可能并不包括麦。而当“百谷”为“九谷”、“八谷”、“六谷”、“五谷”、“四谷”所代替时,其中必有麦。

起初,麦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并不靠前,当它的地位节节攀升的时候,与之一道并称为“九谷”、“八谷”、“六谷”、“五谷”的一些谷物,却纷纷退出粮食作物行列。

比如,麻在我国栽培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比小麦还早,其茎部的韧皮是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它的籽实,古代称为苴,一度是重要的粮食之一,也因此称为“谷”。

然而,这样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后来却慢慢地退出了主食的行列,到五谷或四谷时已不见其踪影,特别到了宋代以后,人们只知有做蔬菜食用的茭白,成了被遗忘的谷物。

还有一些作物虽然还是粮食作物,并且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却下降了。粟、黍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我国北方首屈一指的粮食作物,然而入唐以后,粟、黍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

这在农书中得到反映,《齐民要术》所载的各种粮食作物的位置中,粟列于首位,而大麦、小麦和水、旱稻却摆得稍后。《四时纂要》中则看不到这种差别,有关小麦的农事活动出现次数反而最多。

由此可见,麦已取代了粟的地位,成为仅次于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这种地位形成之后,就是在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传入我国之后也没有被撼动。

小麦是外来作物中最成功的一种,受到了最广泛的重视。这是它成功的原因,也是它成功的标志。我国历史上种植的作物不少,而像麦一样受到重视的不多。

从宋代到清代,政府对于能够稳定南方小麦种植是非常重要的。上行下效,一些地方官也致力于小麦推广,发布文告,劝民种麦。经过长期共同努力,小麦在我国各地的推广取得了成功。小麦的推广不仅改变了我国人的粮食结构,也影响了我国人的饮食习惯。

大麦的古籍资料

《调燮类编》:大麦性平凉,助胃气,为面胜小麦,而无燥热;《本草纲目》:大麦芽消化一切米面果食积;《本草经疏》: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