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鬼烧药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杀鬼烧药方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卷九 21 杀鬼烧药方的别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杀鬼烧药方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杀鬼烧药方 1 拼音

shā guǐ shāo yào fāng

2 《千金》卷九 21 杀鬼烧药方的别名

杀鬼雄黄丸

22 组成

雄黄1斤,丹砂1斤,雌黄1斤,羚羊角(羖羊角亦得)3两,芜荑3两,虎骨3两,鬼臼3两,鬼箭羽3两,野丈人3两,石长生3两,(豕段??)猪屎3两,马悬蹄3两,青羊脂8两,菖蒲8两,白术8两,蜜蜡8斤。

23 功效

辟瘟气。

24 主治

妇人与鬼交通。

25 杀鬼烧药方的用法用量

朝暮及夜中,户前微火烧之。

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蜜蜡和为丸,如弹许大。

27 附注

杀鬼雄黄丸(《圣惠》卷七十)。《医钞类编》有桃奴,无石长生。

古籍中的杀鬼烧药方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一时气门]时气令不相染易

辟瘟病常用。芎白芷本上研下筛。纳和米粉粉身。杀鬼烧药方(出千金方)辟瘟气。雄黄(一斤)丹砂(一斤)

《本草便读》:[昆虫部昆虫类]蟾酥

。故取嚏药中用之。此药止可外用。散痈疽。消疔毒。杀虫疮。却有功效耳。○蟾皮辛甘凉。有小毒。行皮达肺

《本草求真》:[上编卷三散剂]温散

为调治。(虞雍公允文感暑下痢。连月不瘥。忆壁间有药方。其辞云。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

《幼幼新书》:[卷第六]虫胞第九

六升煮取三升,渍布疮上,日数遍。安师传治小儿虫胞药方。百部雄黄黄柏上三味等分为末,油调涂疮上。《幼幼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小疵]无名肿毒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参苓白术》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神农普惠方说,》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神农普惠方》《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神农普惠方说》《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六味地黄丸》

  何首乌

  补血生精: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

  通便解毒:用于老人或血虚阴亏,大便秘结、疮痈、皮肤搔痒等。

  白芍

  养血敛阴: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镇肝熄风汤》

  平抑肝阳: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泻泄,痛必腹泻或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

  柔肝止痛:用于血虚或肝气不和所致腹部疼痛或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等。

  阿胶

  补血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滋阴润肺: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心烦不眠,阴虚风动所致手脚痉挛,肺虚有热所致咳嗽、咽干等。

  龙眼肉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

  百合

  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百合固金汤》

  清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枸杞子

  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杞菊地黄丸》

  益精明目:用于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等。《四神丸》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之七

  冬虫夏草(Cordyceps )

  始载于《神农普惠方说,》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干燥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产地]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6一7成干,除去似纤维状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虫体形如蚕,外表土黄至黄棕色,环纹明显,近头部环纹较细,共有足八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以中部4对最明显。头部黄红色,尾如蚕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白色略发黄。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般比虫体长。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顶部稍膨大。质柔韧,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粗蛋白约25%,水解产物为谷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羟基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的混合物。

  [药理作用]

  (1) 对呼吸系统作用:本品能明显扩张支气管,并可显著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本品可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增加;还可缩

  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问,减少心律失常的程度。

  (3)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本品能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

  此外,本品尚具有雄激素样作用,抗肿瘤作用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功效] 性温,味甘。滋肺补肾,益精气。用于阳萎、遗精、腰膝疼痛、久咳虚喘、

  茯苓

  别名:玉灵,茯灵。利尿药。

  《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释名“茯灵”,说明本品借枯根而生长,故有“松之的神灵之气伏结而成”。

  来源: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湖北,安徽,云南,河南等省。以云南临安产的“云茯苓”为最好。多为野生品。而安徽省人工栽培“安茯”多而好。为栽培品。

  性状:根据采收加工主要分为:

  1、茯苓个:为完整的菌核体,大小不一。外皮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质重,断面颗粒状,外侧淡棕色,内部白色。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体软质松,略具弹性。

  3、赤茯苓:去皮后再削下带棕色或淡红色部分。

  4、白茯苓:是一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又可分为:

  (1) 茯苓块:长宽厚3~4mm

  (2) 茯苓片:宽3~mm以上,厚15mm薄片

  (3) 茯骰:为1cm方形小块

  (4) 碎苓:加工以上的剩下的破碎部分。

  茯神

  茯苓中具天然的松根部分。

  显微:粉末

  1、 菌丝有分枝,无色或带棕色(外层菌丝)。

  2、 加a-荼酚及浓硫酸显橙红色至红色深红色。

  3、 不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晶体。

  成分:菌核含-茯苓糖和多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理化:取茯苓片或粉末少许,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为多糖类的显色反应,

  可区别苓)。

  功用:健脾渗湿,水湿停滞,小便不利水肿。宁心。

  长于茯苓皮:利水消肿。头面肢体水肿,小便不利,大腹皮——陈皮,五皮饮。

  茯神:宁心安神。

  赤茯苓:渗利湿热,湿热温结,小便热,淋病——百已子,甘草—五淋散

  灵芝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灵芝(赤芝)或紫芝子实体。

  植物形态:

  灵芝:木生真菌,菌盖半圆形或肾形,皮壳红褐色,光泽如漆。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缘薄而平截。菌肉在盖下为浅棕色。有无数菌管。菌柄的皮壳,菌盖相似。

  紫芝

  皮壳紫黑色或黑色,菌肉锈褐色。

  滋补强壮。

  伪品:树舌无漆样光泽,皮壳为灰褐色。

  松萝

  来源:松萝科植物松萝的干燥地衣体。

  形态:藻和菌共生的丝状地衣体。全体淡灰色。表面具明显的白色环节,故节松萝。横断

  可见中央有浅状强韧的中轴。具弹性。由菌丝组成。其外为藻环。

  成分:含松萝酸,地衣酸,地衣聚糖。

  功效:止咳平喘,活血通络,清热解毒。

  来源: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干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产地: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进口。

  性状:显小形乳头状,质嫩脆,易折断,表面浅**。断面粉性,香气平和,嚼之唾液或乳白色,加水研磨。

  没药:不规则颗粒状,质硬,较难破碎,色深,棕金色,断面有颗粒状,有不快气味,嚼之唾液黄棕色与水共研,乳状液。

  功用:活血,止痛,生肌。

  苏合香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树皮受伤后渗出的香树暗。

  原植物:乔木,叶互生,叶片掌状,雌雄花序常并于叶腋,雄花圆头状花序或总状排列雌花序单生,子房下位,蒴果。

  产地:原产小亚细亚,土耳其,叙利亚。现我国广西有栽培。

  采收加工:普通苏合香,初夏击伤树皮或割破至木部,使产生香树暗,渗入树皮内,秋季割取树皮榨取香树脂,水煮后压榨即得。

  精制苏合香:溶解于酒精中,滤过,滤液蒸去酒精则制苏合香。

  性状:呈非流动性的浓稠液体,灰棕色非透明,质细腻,极粘稠似饴糖,气芳香味苦,辣,嚼之粘牙。

  功效:芳香开窍,辟秽,祛痰。

  1、 支气管哮喘。

  2、 高血压

  3、 冠心病,追风苏心丸。

  其它类中药

  1、 原料加工品:青黛

  2、 成熟孢子:海金沙

  3、 虫瘿:五倍子

  海金沙

  来源:海金砂科植物海金沙干燥成熟孢子。

  性状:粉末状,黄棕色,质轻,捻之有光滑感。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则下沉。火中

  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

  显微:

  1、海金沙:孢子四面体,三角状圆。锥形(正面观)具三叉状裂隙。边缘具波状弯曲,外壁见头疣状纹理。清热利尿通淋。

  2、松花粉:花粉扁球形,具二气室,(翼状气襄),其表面可见三角状网纹(粒状纹理)。润心滋肺,除风止血。

  3、蒲黄:花粉类圆形,表面密布疣状突起。

  生用行瘀利尿,炒炭用:收敛止血。

  动物药

  一、含义:

  动物类中药包括:

  1、 动物的全体虫类。

  2、 除去内脏的干全体,地龙,蛇类。

  3、 动物体的一部分:骨骼(虎骨)、角(羚羊角,鹿茸)甲壳(贝壳、石决明、牡蛎)

  4、 动物生理或病理产物(麝香,蝉联蜕,牛黄,马室)

  5、 动物体的加工制品(阿胶)

  二、别方法:

  以经验鉴别为主(性状)

  三、动物的基本构造

  (一)细胞:与植物相类似,所不同的是: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1、只有细胞膜,无纤维素的细胞壁。 有纤维素的细胞壁。

  2、无质体(植鞭亚纲除外)。 有质体。

  3、藏室物质为糖元。 淀粉粒。

  4、有中心粒。 无中心粒(低等植物除外)。

  (二)组织:

  除细胞群外,还有非细胞结构的物质,这类物质称细胞间质。

  分为四大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

  2、 结缔组织。

  3、 肌肉组织。

  4、 神经组织

  (三)系统:同各种器官结合起来。执行共同机能完成同一类生理活动。

  十大类:

  (一)皮肤系统:

  被覆在动物体的表面,有保护,感光,呼吸和排泄作用。

  1、 从哺乳动物皮肤来看其构造:襄皮、真皮、下皮。

  2、 皮肤衍生物。

  (1)、毛(发)——同表皮角质化所产生的产物:血余炭(人发);→进一步

  演化→刺、鳞(刺猬皮,穿山甲)。

  (2)、爪:指(趾)顶端部分,表皮角质化的产物→蹄、指甲。

  (3)、角:头部表皮和真皮的物化产物,仅蹄类动物具之,为其防御武器。

  角分为二大类:洞角:羚羊角,牛羊(不分叉,终生不更换,由头骨的骨角外方套以表皮角质化的角质鞘)。

  实角:鹿茸:分叉的骨质角,雄性动物具之每年更一次,同真皮骨化后伸出皮肤而产生的。

  物殊角:犀角:

  由动物犀的鼻梁的毛物化而来。来源于表皮。

  (4)、腺体:

  味腺——麝香。麝的下腹部的麝香腺的分泌物。

  皮脂腺——蟾蜍。皮脂腺和耳后分泌毒液乳腺,汗腺。

  (5)、含有色素细胞。

  (二)骨骼系统:起保护,支持,运动作用。虎骨。

  (三)肌肉系统:产生局部或全身运动。鹿肉——全鹿丸。

  (四)消化系统:消化,吸收,排除作用。

  胆襄结石,牛黄,消化道结石,马宝,牛宝。粪便,五灵脂,夜明砂,蚕砂。

  (五)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吸收O2呼CO2

  (六)循环系统:完成营养科,排泄物,各化学成分的运输。保证机体新陈代谢,通过血液循环进行。

  (七)排泄系统:排除动物体内代谢作用的废物。

  (八)神经系统:接受,传导,兴奋,刺激,调节支配机体的生命活动。

  鱼脑石:黄鱼内耳的耳石(平衡器)。排除泌尿道的结石用。

  (九)内分泌系统:(无导管的分泌腺)

  调节,支配动物体的生命活动,激素。

  (十)生殖系统:具有产生动物新生个体的作用。

  黄狗肾,蛤土蟆油(雌性,中国林蛙卵巢部分)。胎盘(紫河车)。

  石决明

  海中鲍鱼附石生长,能够除翳明目,平肝潜阳。

  来源:为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

  杂色鲍:习称“南海决”“九孔决”“光底石决”。

  盘大鲍:习称“关海决”。

  羊鲍:习称“毛底石决”。

  性状:壳呈椭圆形,内呈耳形,外壳:平滑(光底);粗糙(毛底)。

  具右旋纹理,明显(光);不明显(毛)。具呼吸孔器(未端)孔口平(光);孔口突出(毛),内面具彩色光泽。

  老药工四句话:石决明耳形,外有螺旋纹;小孔排成行,内显彩色光。

  成分:含碳酸钙,甲壳质,胆素。

  功用:平肝潜阳,明目。

  牡蛎

  为双壳,左壳大凸,右光平。因而有“左牡蛎,右决明”说法。

  根据来源为软体动物门牡蛎科多种物蛎。

  性状:长牡蛎:长条形;

  大连湾牡蛎:三角形;

  近江牡蛎:圆形。

  一般性状:形态不一,右壳小,平而薄,左壳大,盆状。外表鳞片,层次分明,质地坚厚,断面层状,颜色洁白。

  成分:含有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80~95%。

  功效:清热潜阳,软坚化痰,制酸,敛汗,涩肠。

  蛤蚧

  始载《神农普惠方说,》。马志曰:“形如大守宫,尾与身等,最惜其尾。多自啮断其尾而去”。“药力在尾,性折无效”。(不是咬,而是人抓住尾巴后其挣脱尾而去)。

  李时珍:“蛤蚧因声而名”。

  产地:主产广西,云南,广东省,贵州亦产,以野生为主。

  来源:为爬行纲守宫科(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加工按大小相等,不分

  雌雄,合成一对。

  性状:全长34cm左右。

  头部:呈三角形,眼睛无眼睑,成圆形凹陷,嘴巴上唇鳞片12~14,其中第一片达鼻孔,吻部吻鳞不达(切)鼻孔,口内有细小的角质齿,无大牙。

  躯体:上有密布的细小的表皮鳞片(角质)。其内夹杂有圆而大的鳞片和圆形的红棕色斑点。

  尾部:具6行较大鳞片和7环银灰色环带。

  附肢:趾(指)膨大,趾之间具蹼,底部有吸盘。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趾(指)外,均具爪。

  功效:补肺益肾,定喘助阳。

  服法:1、酒浸全体。2、碾粉,装胶襄服。

  (附注)伪品:

  1、“小蛤蚧”——壁虎科动物多疣壁虎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特征:形体小,整个长度不超过20cm,无眼睑,但躯体含不规则排列的疣点。吻鳞达(切)鼻孔。

  2、“红点蛤蚧”——蜥科动物蜡皮晰。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特征:形体大,全长为40cm以上。尾物长,为躯体的2倍,有眼睑。两侧有条形的横向斑纹。

  3、“西藏蛤蚧”——晰科动物喜山晰,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主产西藏。

  特征:头与躯体之间具长棘刺,最大,尾最长。

  4、无固定睥名称——两栖纲动物蜍螈科,东方蜍螈或红瘰疣螈。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特征:无鳞片,身体裸露,趾端无爪,趾底无吸盘,尾部侧扁状。高度大于宽度。

  海马

  来源:鱼纲海龙科动物除去内脏干燥全体。

  主产:广东,福建,山东,沿海地区。

  克氏海马:体大,体上有线状纹理。

  刺海马:较小,体环上具棘长而尖。

  大海马:较大,体上无棘。

  三斑海马:小,体环上1、4、7节上有圆形黑斑。

  性状:略呈扁长条形而弯曲,头略似马头,与身体略呈直角,头部有冠状突起。全身有似瓦楞子的节纹(体环),具棘状突起,尾部渐细,向内卷曲。具四条纵棱,通常以“马头、蛇尾、瓦楞身”概述外形。

  功效:温肾壮阳,散结消肿。

  海龙

  来源:鱼纲海龙科动物多种海龙的干燥体。

  主产:广东省:刁海龙。头部与体轴呈钝角,五棱形,尾鳍无,尾端卷曲。

  福建省:拟海龙。头部与体轴呈直线,四棱形,无尾鳍,尾端微卷曲。

  山东省:尖海龙。头部与体轴呈直线,七棱形,有尾鳍,尾端不卷曲。

  伪品:海蛇:(又称粗吻海龙)与海龙同科。

  头小,管状嘴短,与眼后头部位相等。体表具10个灰褐色横纹。尾部为躯干的2倍。头额以前上具突起的骨质小齿。

  功效:与海马同效。

  地龙

  来源: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

  参环毛蚓,缟蚯蚓的干燥体。前者广地龙;后者土地龙。

  主产:广地龙:广东、广西、福建。

  土地龙:河南、山东。

  性状:

  广地龙:呈长片状,扭曲不直,肉厚,无泥土。生殖环带明显,表面棕褐色。称为“白颈”。质硬脆,气腥,味微咸。

  土地龙:弯曲的圆柱形。表面**或灰棕色。抽缩,质轻脆。肉薄,中间充满泥土。以杀大,肉厚者为佳。

  成分:广地龙含次黄嘌呤。——平喘作用。琥珀酸和L(+)谷氨酸——平喘,镇静作用。

  蚯蚓解热碱——解热,镇静作用。

  功效:清热、定惊、平喘、通络。

  牛 黄(Calculus Bovis)

  始载于本经

  [来源] 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Gmelin的干燥胆结石。

  [产地] 主产于西北、东北、华北及西南地区。

  [采收加工] 宰牛时检查牛的胆囊、胆管,发现有结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

  除净附着的薄膜,放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以防破裂,阴干。

  [性状鉴别] 

  蛋黄: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表面黄红色至棕**,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其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质优

  管黄 呈管状或碎片,表面红棕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次

  人工牛黄:粉末状,无同心层纹,其它同上

  [显微鉴别]

  (4) 抗炎、抗菌与抗病毒作用。

  (5) 解热作用。

  [功效] 性凉,味甘。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神农普惠方

  神农普惠方说,如何记住中药的性能功效?

  [ 中药, 性能, 功效 ]

  神农普惠方说,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本学科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药物治疗作用的概括,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掌握功效不是简单地背诵功效术语。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以黄连泻火功效为例,它的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邪,由于它归心经、胃经、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亢盛的热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这样以泻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点。切不可孤立地死记硬背一些性味、归经和主治证。

  掌握功效还须理解其所具功效含义,例如肉桂有引火归原之功效,引火归原即温肾阳使虚火下归于肾,治命门火衰虚阳浮越之证。其次要明确功效范围,如泻火与泻肝火,前者包括泻各脏腑之火,含义广,后者是泻火功效的一个方面,含义狭。

  学习到后期可将前后章节相关的功效进行联系比较,可加深功效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如行气与补气,化湿与利湿,祛风与息风等等。以行气与补气治脾胃病为例,行气药大多辛温,能通畅气机。脾胃气滞证为适宜;补气药大多甘温,善补脾胃之气;脾胃气虚者为宜。此外,亦可将相对的功效进行比较。如升阳与潜阳,泻火与补火,宣肺与敛肺等等。

  二、把握共性,注重特性

  中药学是按药物的功用分类的,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

  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如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用03—15克。槟榔的一般用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绦虫病需用量60—90克,量小难以取效,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驱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至于配伍,教材中为了使读者了解一解配伍方法,在每一适应证下列举了一些有关方剂作为参考。学习时可予一般了解,对一些常用的、特殊的配伍方法重点熟悉其意义。如桂枝配白芍,附子配干姜,黄连配肉桂等。但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方剂的组成和运用上,因为这不是本课程重点,应与方剂学有所区别。

  总之,学习时应区别内容是属于普遍性还是特殊性的,而予以分别对待。对普遍性的内容可予总的掌握,对特殊的内容则须重点记忆。因此,既不要毫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特轻易滑过。而特别要注意掌握其特殊性。三、归纳分析、明辨异同

  中药为数众多,而一味药常有数种功效,内容复杂,容易混淆。其实药物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学习时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如黄连、干姜、党参均能治泄泻,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同样的如均治咳喘的麻黄、黄芩、北沙参、五味子;均治呕吐的生姜、半夏、竹茹、藿香等。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大黄,附子与乌头等。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综观教材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

  中药功效概括 一、解表药

  解表药物味多辛,性有温凉两类分,

  辛凉药物散风热,发散风寒用辛温。

  辛温药物共如下:麻黄桂枝与藁本,

  紫苏荆芥及防风,羌活白芷与葱白,

  苍耳生姜与辛夷,香薷豆豉和细辛。

  辛凉药物有如下:薄荷桑叶与蝉蜕,

  菊花柴胡牛蒡子,浮萍升麻与葛根。 附注:

  1紫苏--紫苏叶。

  2豆豉--淡豆豉。

  3苍耳--苍耳子。

  4菊花--野菊花。

  探寻7种中药

  何首乌

  含有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具有养血祛风之功,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和营养发根的作用,促使头发黑色素的生成,使头发更黑。同时,何首乌还含有大黄酚和大量淀粉。淀粉水解后,生成的葡葡糖具有很好的润发作用,是配制头发调理剂的最佳中药原料。根据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何首乌所含卵磷脂为细胞膜的重要原料,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从而延缓细胞的衰老,益寿延年。

  黄芪

  具有扩张血管、改善皮肤的营养、防止黄发和白发的功效。

  当归

  抗维生素E缺乏,如用当归提取物制成的当归洗发剂能防止脱发,滋润皮肤毛发,并使头发乌黑发亮,还能防止黄发和白发。

  枸杞子

  尤以维生素A和C含量高,在化妆品中添加枸杞子的提取物,可防止脱发,使头发乌黑发亮,同时对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黄发、白发、面色无华、皮肤干燥等均有显著疗效。由于它还能促进头发黑色素的生成,对斑秃有很好的疗效。

  黑芝麻

  具有补血生津、润泽皮肤、养发之功效,为滋肝肾、养五脏的理想强壮剂,适用于头发早白、贫血萎黄等症。治脱发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是美容美发配方中常用药物之一。

  川芎

  有利于面部营养改善。现代药理证明,川芎能扩大头部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头发营养,并使头发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不易变脆的功能,且能延缓白发生长,保持头发润滑光泽。

  丹参

  能促进毛发黑色素的生成,亦能改善因微量元素缺乏而造成的白发、黄发、头发干燥等症。同时丹参本身为红色,熬制后红色紫草素溶于油中,具有化妆美容作用,可将其添加于各种化妆品,或与其它天然药物配合应用,则有止痒、去屑、防治脱发、乌发、润发、增强皮肤弹性等多种功能。

  这几味中药的功效?

  苏子,生苡仁,杏仁,桔梗,甘草,浙贝,虫衣,前胡煎服的疗效

  桔梗苦辛,平。入肺、胃经。 拍脓 杏仁镇咳 苏子行水 甘草调和诸药 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主要就是气管炎之类的病

  1枸杞 壮阳 号称“水果中的伟哥” 滋阴 养颜美容 明目 尤其适合电脑一族 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β-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铁含量比牛排还高 一天吃20克左右比较合适 不适宜人群: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病人、高血压患者枸杞子一定要买宁夏出产 第一茬收成的: 首先看枸杞子的一头有个很小的小白粒,一茬的红色饱满,甜中带鲜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最近在看《镜花缘》,发现里面有很多药方、偏方,有些药名听都没听过,不知道这些方子的可信度有多高呢?还望各位指点一二。

解析:

我也看过,有一定的可信度,他的用药基本符合情况和药理,但是使君子和雷丸很少见到同用的,老中医一般都只用其中一种与其他药配伍。象皮是搞不到了,现在禁止猎杀,也很久没有人用过了,不知道现在食性的象的皮能否和古代的有相同的药效。什么病都得让大夫看了对症下药,有时相同的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有不同的病因是不能用相同的药的。比如通常的感冒,中医分了很多种,实症虚症、热症寒症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不然错误的用药可能导致疾病的加重。

中医也是可以美容护肤的,而且还很有效,在古代没有哪些化妆品,但还是有很多人美容护肤,说明古代有很多美容护肤的秘方,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经典有效的中医美容护肤秘方,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中医美容护肤 有效秘方

1、国色天香法

此法可以让你红颜如奇葩仙卉,身体又有奇香缕缕不散。用甘松、山奈、香薷、白芨、白芷、防风、蒿本、白僵虫、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绿豆粉一起捣成细末,每天洗脸或洗澡用来擦身,很快会产生上述效果。

2、肌肤细腻法

每天洗脸后,用鸡蛋清涂面部或其他部位的肌肤,再用手巾揩净,坚持一个月,效果显著。或者,每天将黄酒1升放入洗澡水中,连洗两个星期,肌肤自然变得细腻无比,若能用美玉摩擦更妙。

3、返老还童法

用黄柏皮、木瓜根,研末后加枣仁一起捣成泥浆,每天早上洗脸,脸部肌肤会变得嫩如凝脂,艳若桃花。此法能保持天然物性,不会破坏面板细胞组织,没有副作用。

4、消除汗斑术

用硼砂5两,老姜两片研成末,水调匀,连擦患处,数天便可见效。

5、卷发伸直法

用麻叶、难能可贵叶各一半,用水煎后洗头,坚持一段时间,卷发自然变直。

6、白发变黑法

煎桐木水经常洗头,白发自然会转黑,简便可行。

流传千古的中医美容17秘笈

7 、拔毛不痛法

将糖放在陶器中,再将炭灰混合研成细末涂到需要拔毛的部位,毛发自然脱落,没有痛感。

8、白发染黑法

少年白头,最不雅观。用反桐木带皮烧成灰,再将胡桃烧成灰,加入菰米一起研成碎末,用黄蜡溶化,搅拌成膏状,每天傍晚涂擦到头上,白发自然会变成黑发。

9、鸡蛋美容法

将脸洗净,取鸡蛋1/4的蛋清和蛋黄均匀涂在脸上,动作要快,15分钟内不说笑,让面板收敛,然后用温水洗净并擦上润肤液。20至30岁每周2次,30岁以上每周3次,蛋清适用于面板中性、油性;蛋黄适用于面板干涩无光泽,有细小皱纹者。

10、去除面部黑斑法

用苦枥子树皮1块,配米汤1斤,加1个鸡蛋清煮开放冷,早上用药水洗黑斑,几天后斑就除去。

11、除脸上黑痣法

用鲜石灰、纯碱各10克加少许酒精调匀,每天涂1次,7天后黑痣消失。

12、治少年白发方

何首乌150克,黑芝麻50克,桑椹子100克,万年表2片,白果30个,桔梗15克,共研细末,每日早饭后服10克,连服一个月,可长出黑发。

13、西施沐浴秘术

用猪苓香、威录仙、茅霍香、香草、干荷叶各2两,再用甘草、白芷各半斤,研碎,拿3-5两装入疏布袋中,会同前面的药品一起煎水,在无风的地方每日洗1次,经过1个月以后,肌肤就会变得芳香润泽,妍丽多娇。这不但对闺中人有益,而且还可以治疗恶疾。

14、黑牙返白秘方

用沉香、麝香各5分,细辛、升麻、蒿本、藿香叶、甘松、白芷各1钱2分,石膏、寒水石各1两,混在一起捣成粉末,早晚用来擦牙,半月之后,各种病牙自然变好,黑牙、黄牙变得洁白无比。经常使用以上药方,到90岁,牙齿还可以保持完好无损。

15、黄牙变白秘方

用等分的食盐和苏打,加水少许混合成牙膏状,用此膏刷牙,每周1至2次。长期使用可使黄牙变白。

16、内外治粉刺法

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人乳,每天晚上睡前擦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坚持一个月左右,粉刺即能根治。

内治法:1石膏10克,熟地、杭白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水煎服。2桃仁12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注:以上方法来自中医古籍,个体差异,用者请咨询医师。

 古代中医美容护肤的有效偏方

除粉刺酒刺、青春豆、痤疮:鲜黄瓜汁、白醋等量调匀,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搽脸,一日三次,搽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连用半月可愈。以后不发。

面下粉刺:验方蔓菁子研沫。加入雪花膏每天晚上涂抹数日即愈。

脸上黑痣点去掉法:生石灰、白碱各一半,用酒精调成糊状,点在黑痣上7天即掉。

面板粗黑:靠化妆品增白面板,只能一时掩饰,治表不治本。现向您介绍一种治表治本能使面板增白而真白的妙方,即简单又有特效:用白醋与甘油,按2:1混合,常搽面板,一日二至三次,能使面板溼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月后面板即细腻 ,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此方对遗传性黑面板均有疗效。

除面部皱纹:鲜黄瓜汁半两,加入等量鸡蛋清约一只蛋搅匀,每晚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用半至一月,以使面板逐渐收缩,消除皱纹有特效。

除雀斑:杏仁5钱,磨成细粉,用鸡蛋清调成糊,每晚睡前涂面部,次日清晨用温水洗去,一日一次,10~15日显效,以后不发。

黄褐斑、蝴蝶斑:冬瓜汁、白醋等量,调匀搽面部,一日2~3次,搽后过10分钟洗去,连用半月即可除净。

面部色素斑:鲜西红柿汁与蜂蜜按2比1混合,涂面部,过10分钟后洗净,连用10~15日,能将黑色素分解,面板变白红润。

除黑痣:花生米烧焦捣碎,用酒精调匀,涂痣上,每晚睡前涂上幷包好,次日晨洗去,连用半月可除大痣需涂一月。

脱发、头屑、头痒:每次用桑树根皮4钱、水二斤,加陈醋2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回圈,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头发。

头发早白:何首乌3两,核桃肉7两,黑芝麻2斤,一起炒干,磨成粉,每次半两,用红糖水调服,一日二次,连服一月,过3~4月后,头发可转黑,忌蚕豆、肥肉、油炸食物。

少白头变黑发:中国医学会1柏壳装枕头,枕半年自黑。2何首乌三两,黑芝麻三两加红糖水煮沸分三次吃完。连吃半月后,白发逐渐变黑。

减肥:每天用干荷叶10克,干冬瓜皮20克,泡热水喝可泡两至三遍,连用1~2月,有去厚腻、刮油脂之功效,是减肥者首选特效方。忌肥肉、油腻、少吃糖。

牙变白:用食盐、小苏打等量,加水调匀,每日刷牙一次,3~4天可除牙齿表层所有色斑,使牙齿洁白。

酒糟鼻:白萝卜切成片,蘸白醋擦患处,一次3分钟,一日三次,连用一周,可治愈。

女性延缓衰老:美容 〖原料〗:龙眼肉20颗,制首乌15克,当归6克,红枣6个,冰糖50克。〖制作〗:1将制首乌、当归去净杂质,烘干研成粉末;红枣去核,洗净,切成细粒;龙眼肉剁细洗净锅置中火上,掺入清水约700克,加入首乌、当归粉末,煮几开之后,下龙眼肉、红枣、冰糖熬成约300克的羹汤即成。

〖特点〗:甜羹适口。〖说明〗: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黑头发,悦颜色,久服益寿。当归补血和血;龙眼补精益髓,美颜色,润肌肤;红枣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久服轻身延年。此成菜有美容颜、润肌肤之功效。女性常吃可葆青春长在。

增白养颜:美容〖原料〗:鸡肉150克,金针菜60克,冬菇3个,木耳30克,大葱1根,食盐、味精各适量。〖制作〗:金针菜、木耳、冬菇用清水泡发,择洗干净;冬菇切成丝;鸡肉洗净,切丝,用食盐拌匀;葱洗净,切花。金针菜、冬菇丝、木耳放人开水锅内,用文火煮沸几分钟,再放人鸡丝煮至熟,放葱花、食盐、味精调味即可。〖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3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

〖功效〗:补血和血,健美养颜。适用于面色不华、早衰面枯。对病后体虚、贫血或神经衰弱、高血压等也有疗效。〖宜忌〗:感冒发热者不宜食用。

目录 1 拼音 2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洗药方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洗药方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外科正宗》卷一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洗药方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洗药方 1 拼音

xǐ yào fāng

2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洗药方

21 处方

白芷45克 蝉衣3克 藁本45克 苦桔梗6克 薄荷3克 橘络3克

22 功能主治

消散风热,轻扬止痛。治风邪头痛。头目昏胀,疼痛明显者。

23 洗药方的用法用量

水煎,熏洗。

24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3 《外科正宗》卷一 31 方名

洗药方

32 组成

当归2钱,独活2钱,白芷2钱,甘草2钱,葱白5个。

33 功效

长肉生肌。

34 主治

痈疽诸毒,已溃流脓;或治背疮轻易者,以代猪蹄汤用。

35 洗药方的用法用量

用水3碗,煎至药烂,滤清,以绢帛蘸汤,挹净疮上,随搽贴红黑二膏盖之。洗时切忌风寒为要。

古籍中的洗药方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杨梅疮

之。次日又洗又熏之,半月有效,如重二十日有效。洗药方石菖蒲荆芥防风羌活独活金银藤地骨皮何首乌甘草上

《外科正宗》:[卷之一痈疽门]杂忌须知第十四

。洗讫,以绢帛挹干,照前总论次第如式用药。又∶洗药方洗药方中归独活葱头白芷甘草撮痈疽腐尽此淋之生肌

《验方新编》:[卷十一痈毒诸症]杨梅疮

忌茶与虾蟆。无论轻重,屡试神效,不可轻视。又,洗药方∶生甘草、金银花、苍术、白芷、藿香、槐花各二钱

《跌损妙方》:全身门用药

瓣(五钱)生姜(二钱)共研烂,砂糖调敷,立效。洗药方半夏川乌草乌乳香没药骨碎补(各一两)白芨白芷黄

《外科启玄》:[卷之十二痔疮部]丸药方

杀鬼烧药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卷九 21 杀鬼烧药方的别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