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州县衙门在宋代以后都会树碑刻上什么样的话?
“衙门”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在先秦时就有类似的称呼,到了唐宋以后称官府为衙门已经十分普遍,明清时期,将发号施令之所在统称为衙门。在百姓眼里,衙门是让人生畏的地方,有“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说法。
其实,衙门的种类很多,并非所有衙门都直接与平民百姓打交道,只有地方的府、州、县衙门才会直接管理百姓,行诉讼审理之责。因而,这些基层衙门往往都会树立法律公正、执法严明的官方形象,为此也衍生出了衙门的文化。清代自府以下的衙门,在大堂的南面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有一个石坊里面竖着一块碑,上面都会刻着同样一句话,曰: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就是著名的“戒石铭”,也称“天语亭”。在衙门里立戒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就用来警醒为官之人,不要徇私枉法。唐代时,玄宗皇帝为了规劝天下官员爱民如子、廉洁奉公,还特意提写了无言诗一首,不过内容较多共有100字。
宋朝开国后,太祖赵匡胤觉得石碑上的文字过多,而百姓识字者少。为了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他从中截取了16个字,即上面所述。此后一直到清代,这16个字的“戒石铭”便成了官方标配。当年,宋太祖作为天下表率,亲自书写了“戒石铭”,让全国各州县勒石立碑。其后,著名的书法家黄庭坚又重新书写,颁行天下。
尽管宋太祖对天下的州县官有很高的期望,但实际上与理想相差甚远,这16字的“戒石铭”并不能警醒官员,其效果也很值得怀疑,因此有人便在上面添了几个字加以讽刺:尔俸尔禄只是不足,民脂民膏转吃转肥;下民易虐来的便著,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州县衙门和百姓之间不断地上演着悲剧,草菅人命、大肆索贿等不法情事屡有发生。但是,百姓依然对官府存有期许,其衙门文化也一度升温。清代的扬州府衙门就有一个独特的做法,他们将府衙门的暖阁、天花板全部漆成红色,地板上铺着篾席,意思是官员要奉公执法,否则将“天诛地灭”。
省一级衙门,如督抚衙门、藩死、臬司衙门,因为按照清代的司法制度很少与民间百姓直接接触,所以不像基层衙门那样,需要强调执法严明。但这些高级衙门同样也有自己的文化,只不过是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向朝廷表忠心,发誓要做好官等诸如此类。
大清共有一十八省,每个省的衙门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江苏布政使衙门大堂上就悬挂这样的楹联: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
据说这时顺治朝任顺天巡抚的宋权写下的自警之语,当然,谁当衙门的一把手,就都有权利挂上自己喜欢的警句,其后继任的清初名臣魏象枢便在大堂上挂出了“我愧包公”的匾额,以包公自勉。
曾国藩从两江调任直隶总督时,正值北方捻军猖獗,剿捻的同时他也不忘规劝直隶同僚,为此也写下了一副楹联,曰: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丁日昌担任江苏巡抚时,在巡抚衙门大门前贴了一幅亲手创作的楹联,曰: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以上仅仅是略举一二,像很多著名的封疆大吏在任上都有一些盈利留于衙署,林则徐、陶澍、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皆如此。这些形形色色的衙门匾额、楹联成了衙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解析:
■六扇门指的是衙门。
古代衙门为显 严、气派,多开六扇门。后遂以六扇门代指官府、衙门。
六扇门被用为衙门代称的原因如下所述… …
衙门以门为名,在这个建筑群里,各式各样的门户当然就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不过最重要的是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宅门。
●六扇门的由来
整个衙门外墙唯一的出入口就是位于中轴线正南方位的大门。这个大门也叫「头门」,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门洞,而是一座有屋顶的建筑物。这种屋宇式大门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点,它的形制受到法律、礼制的严格限制,无论多大的州县,大门都只能是三开间(建筑物正面的开间,两根柱子之间的横向空间为一间)。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总共有六扇门,所以州县衙门也往往俗称「六扇门」。俗谚「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俗称衙门的差役、书吏之类的工作人员为「六扇门里的勾当」。
为了突出大门的重要性,大门前面有照壁,两侧有「八字墙」,门口有的还放置一对呲牙咧嘴的石头狮子。也有的州县把门屋升高为两层或三层的门楼,兼为全城报时的鼓楼或谯楼。谯字原义同瞧字,有了望的意思。
●东进西出的规矩
进了大门,沿着中轴线上砖铺的甬道,绕过屏墙,就到了第二道大门「仪门」。仪门内是集中政务功能的大堂院落,所以仪门也是重要的门户。据说仪门原来写作「謻」门,謻门原皇帝宫廷里的侧门,明朝时以官府衙署要比宫殿降等的缘故,因此用宫殿侧门的名称来称呼办公区域的正门。以后讹为「仪门」,又追加解释,认为是进入此门应该仪表堂堂,故称仪门。仪门也是三开间,一般进深仅一架。六扇门扇通常是紧闭的,只有在上官来到或州县官的长辈来临,才会打开,州县官在此迎送。
仪门平时关闭,要进出大堂院落就要走仪门两侧特开的便门。便门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门洞,也称「脚门」、「角门」。明代小说《醒世恒言》提到「大凡衙门,有个东进西出的规矩」,一般东便门进、西便门出,正和我们现在靠右行走的规则相同。
●开后门从何来
地方州县官的住所就在衙门中轴线的最北端,免费居住在此是他们的权利,但更是一项严格的义务。他们所住的宅院称之为「内衙」,或称「正衙」、「私衙」、「中衙」、「后宅」、「后衙」、「私宅」等等。内衙的出入口就是衙门建筑群中轴线最北端的「宅门」。
宅门是整个衙门建筑群中戒备最为森严的门户之一。宅门总是终日上锁紧闭的,宅门的钥匙往往由州县官亲自保管。衙门里的衙役、书吏伺候官员只到宅门的门口为限,宅门内自有官员随身带来的私人仆役服侍,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衙门的衙役书吏绝对不得进入内衙。
宅门也是屋宇式的大门,开间依旧限制在三开间以下。门屋内设门房,由官员的亲信长随把守。宅门东侧门扇上挖有望孔,门扇上设一个转桶,半个桶露门外、半个桶在门内。有客来访、或有信件、公文递到,把守大门的皂隶到宅门外打一下梆子,把来客的名片或公文、信件之类的东西放入转桶。宅门内的门房从望孔看清来人,转动转桶,把外面那一半转到里面来,取出东西呈送给官员。
衙门的内部院落门增减无所谓,可是大门之外在外墙上另开门洞就是不被允许的,尤其是不得在内衙的宅门外另开小门,直通衙门外面。考核时专门有此一项违法的项目,叫做「另开便门」。如清代的《六部成语批注.吏部》专有此条:「另开便门,外省官员在其衙署旁边另作小门,放其私人出入作弊。」可见另开小门是和作弊相连的,我们今天习称的「开后门」或许就是源自于此。
巴县衙门是巴县县衙的俗称,古代的重庆城是三级衙门所在地,川东道、重庆府、巴县,尤其是巴县最为有名,抗战时迁移到现在的巴南区鱼洞。巴县是国内一等大县,属正七品,为皇帝任命。巴县始建于北周武成三年,巴县衙门驻地居高临险,倚山面江。明末清初,县衙曾被毁坏,清康熙六年巴县知县张栴在旧址上重建。清乾隆十六年,王尔鉴任知县时大兴土木,重建县衙,一座颇具规模的巴县衙门这才屹立于巴县城中。 清代的重庆府下辖有十几个州、县,巴县衙门就在重庆府城内,那时的重庆府城与巴县县城同为一城,都在今天的渝中半岛上,巴县衙门在重庆府衙的眼皮底下,巴县故得“首县”之名。后来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重修巴县衙门
最新事件:
巴县衙门旁边考古发现余玠帅府。 2010年5月22日,巴县衙门的老鼓楼遗址上,一座古代夯土高台建筑依稀可见昔日的雄伟气势,市文物考古所经过20多天的考古发掘及反复论证后,惊喜地向我们证实,这竟然是近800年前抗蒙山城体系的指挥所——南宋兵部尚书余玠的帅府所在地。 随着考古发掘,以及古籍记载余玠的帅府建于“金碧山下”等证据,经过我国知名考古专家前日的鉴定后,昨日,市考古所公布:这里就是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南宋挂任兵部尚书,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长的余玠的帅府。
全国州县衙门在宋代以后都会树碑刻上什么样的话?
本文2023-10-06 09:21: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