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春节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第1张

中国的春节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春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春节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同样,挂红灯笼也是为了“过年”,从此就流传下来。

春节挂灯笼的四个传说。

传说一:“年”的怪物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总是在一年的前几天袭击所有村子里的人们。所以村子里得人门想尽办法,想赶走那个怪物,一个村民说:“不如我们在怪物袭击我们村子那几天挂一些红色的东西,比如:红灯笼。红对联和红带子等等。”村民门一口同声地说:“太好了,你真聪明啊,就用你这个办法吧。”说罢,村民们就各自回家里准备东西了。

到了第二天,也正是春天。各家个户的门口和屋里都挂满了红灯笼。红带子和贴满红对联。这时,那个怪物来到村子里准备袭击村民门时,看见各家个户挂满了红灯笼,心里突然有点恐惧,像是看见了红色的火把在飘动。因为怪物很怕火把所以就奔跑着离开了村子。村民看见怪物离开了村子就高兴地手舞足蹈。从此,人们就在春节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春节挂灯笼就是这样来的。

传说二:姜子牙

传说姜子牙封完神后,自已却没有什么司职,只有某位神仙出游时给打替班。大年三十众神都归位,姜子牙却没有地方可去,百姓见他可怜,就在高杆头点一盏灯,让他在灯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点灯笼的习俗。

传说三:天帝的女儿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民间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四:清代县太爷

清代雍正年间河北省有一个老汉,此人心灵手巧,酷爱民间工艺,有一套做灯笼的手艺,每到年节,他都要做几对鲜艳夺目的灯笼挂在自家的门前,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祥和、喜庆的气氛,每年都吸引众街坊邻居围观欣赏。有一年老汉做了几对灯笼到藁城集上来卖,恰巧被游集散心的县太爷看见了,便把所有灯笼都买下,挂在府邸整日观赏。灯笼做工别致,富丽堂皇,县太爷视为珍品,爱不释手。

这年又到向皇上进贡日期,县太爷正苦思冥想送什么物品来取悦皇上,有人指点他送几对灯笼试试。县太爷虽有点舍不得,但为讨好皇上只得忍痛割爱。果然,皇上一眼看中,龙颜大悦,重赏藁城知县,并把灯笼定为贡品。后来皇宫内外到处挂上了这大红的屯头灯笼。河北灯笼被定为贡品取名贡灯,成为皇宫专用品,后来人们把“贡”字换作“宫”字,就成了现在的“宫灯”。

灯笼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来躲避这场灾难。

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扩展资料:

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春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春节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灯笼是日子红火,团圆幸福的象征

灯笼,又叫灯彩,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西汉,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据说与点灯敬佛的佛教仪式有关。它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艺术,以及竹编、铁箍、纸扎与刺缝等工艺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元素和符号。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走马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

参考资料:

灯笼起源于西汉 有关灯笼的传说--文史--人民网

古代对灯笼的雅称有灯彩、花灯。

灯笼在古代主要是用于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灯笼种类很多,纸灯笼有走马灯、羊灯、气死风灯、提灯、马祖风灯等等,还有近年来出现的塑胶灯笼。

主要用途:

灯笼、灯罩最早之用途在于防风,古时使用电灯以前,人民以蜡烛、油灯点火照明,而火忌怕风吹,故须遮罩防风。灯笼、灯罩以纸或布制成,围住蜡烛、油灯,既能防风将火吹熄,又不碍火光透出,此为灯笼之起源。

灯笼除了为了防止火光熄灭,但同样重要的是火焰飞溅或火光掉落,能降低火灾的风险。这在船上的甲板下面尤其重要,因为有火药存在,而且在陆地上的仓库如果发生火灾,会损失金钱,而船上的火灾更可能造成死亡。

我国的花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客家的花灯是中国元宵花灯的一个分支,忠信花灯是这一分支上的闪亮明珠。

忠信花灯,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汉族民间造型艺术。据忠信当地一些有名望的古稀老人口述,忠信花灯的历史已有600多年,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是278年。雍正八年(1730年)卢廷俊纂修的《连平州志》[ (清)卢廷俊,颜希圣,何深纂,《连平州志》[普通古籍]:雍正十卷,广东省连平县档案馆图书馆,1980]卷二“风俗篇”记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上元”即是元宵节)。又经专家对民间艺人收藏的花灯纹样印版进行鉴定,也证明是清朝产物。因此,花灯于清朝时传入忠信的可能性最大。

从《连平州志》的记载中,我们可知早期的忠信花灯与中国元宵节构成了密切的联系。元宵灯节,忠信人民纷纷外出赏花灯,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唐诗人崔液曾作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朝辛弃疾亦作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热闹的场面,一如“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但随着花灯历史的逐渐演变和忠信人民生活习俗的改变,忠信花灯渐渐脱离了与元宵节的关系,慢慢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上花灯[ 上,读shǎnɡ音]。

上花灯简称上灯,是忠信地区特有的民间习俗,这是一项专为男子举行的庆生仪式,在正月十三这天进行。“三”与客家方言里的“生”谐音,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忠信花灯渐渐与十五元宵节脱离关系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上灯具体的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在忠信只留传着一个关于“上灯”的传说。古时有一达官连续生了多个女儿后,晚年幸得一子,为表庆贺,第二年春节后便从外地带回一个宫灯挂在祠堂上,以客家方言“灯”“丁”谐音,表示添“丁”。邻里乡亲觉得这做法很新鲜,村里的老艺人便发挥智慧,吸收宫灯的艺术精华,利用农村现成的竹篾和各种彩色纸做为材料创作出自己的“灯”,也挂在祠堂上,从此,独特的忠信上灯习俗便这样产生了,花灯也正式被赋予祈子盼福的意义。

上灯的起源时间虽已无从考证,但其产生的原由已逐渐被忠信人民认同:客家先民由中原辗转迁徙落居在闽西、赣南、粤东一带,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先民们为企盼家族的繁衍壮大和人丁兴旺,才借客家方言里“灯”“丁”同音取意,上灯与上丁(即上族谱)谐音,其中尽含客居异乡,思念故土,缅怀先辈的复杂情怀。

1999年,连平县政府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忠信花灯,在大年初九这天特别举办了忠信花灯节大型活动,并正式确立大年初九为一年一度的忠信花灯盛会节日。从1998年迄今连平县政府已举办了八届广东连平·忠信花灯节;在此基础上,忠信花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忠信花灯节特地选在正月初九是因为忠信人逢农历三、六、九出街赶集,大年初九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集日,也是唯一一个卖花灯的日子,做花灯的人早早把花灯挑出来摆卖,今 年需要上灯的人家便在这天购买合心意的花灯挑回家。从古到今,花灯的交易都在一个专门地方进行,是位于忠信闹区的一段古旧街道,俗称“花灯街”。如今,花灯街渐渐淡化了它最初买卖花灯的功能,成为花灯展览街;自1999年开始,每年政府都会出资请花灯艺人制做多姿多彩的花灯挂在花灯街和广场上供游人观赏。此举使花灯得到了有力的保护。2006年5月,忠信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序言:在春节的时候,我们会在自己家的门前挂上许多的灯笼,因此也就提供了可以观赏灯笼的机会,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挂灯笼这个习俗啦,大概可以追溯到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在门前挂起灯笼象征着团圆,红色灯笼更能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一、从西汉时就已经开始了

在春节时挂灯笼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地方的习俗,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时,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氛围,同时这也让整个过节的气氛更加的浓烈。灯笼是一种笼质的灯具,在它的外层多以铁丝制成骨架,在外面糊上纸或者是砂类这种透明物内部点燃蜡烛可以用作照明或者是装饰用。灯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起源于西汉时期。一些文学著作中,我们可以见到有关灯笼的描写。

二、灯笼的象征意义

灯笼不仅是一种照明工具,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在历朝历代的变化中,灯笼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品种以及超高的工艺水平。我们可以见到宫灯,纱灯或者是吊灯。在造型上也非常的独特,有人物、山水画等等,除此之外也有专门供人欣赏的走马灯。在有些地方做灯笼代表着婚礼喜庆,灯笼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它可以揭示我国文化的变化。

三、人们的纪念

相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每到春节的时候都会出现许多大红灯笼。灯笼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代表着一种纪念意义。每次过年的时候是亲人团聚的时刻,有了灯笼作为衬托,让亲人团聚的氛围更加的浓厚。中国人是非常喜欢红色的,因此灯笼大多数都是红色,代表着喜庆。

西汉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灯笼的由来和传说故事,灯笼的由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传说永远是口口相传的,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灯笼的由来和传说故事,灯笼的由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传说永远是口口相传的,没有在书籍上记载。

2、在神话故事中,神鸟在民间迷失路途,却被民间的猎人当做猎物杀死了,天帝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愤怒,于是派遣天兵天将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将人间的家禽全部烧死。

3、天帝女儿心善知道以后,便给百姓支招,正月十五这一天高挂大红灯笼,让天帝以为已经放过火了,民间的百姓已经受过惩罚了。

4、2、唐朝:相传在唐朝的时期,唐明皇认为彩灯闪烁象征着“彩龙兆祥”,这会给国家带来强盛、安康、幸福。

5、所以,大肆鼓舞民众在元宵佳节这一天结扎灯笼,在元宵节的晚上高挂在屋顶,祈祷接下来的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6、3、东汉:东汉时期,佛教在明帝刘庄的号召下非常流行,成为了国家正统,每到正月十五的时候,佛教僧徒就会在这一天点燃灯笼,向我佛致敬。

7、明帝刘庄因为信赖佛教,所以把在这一天要求全国百姓点燃灯笼,将这种佛教礼仪作为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习俗。

8、4、清朝:在清朝雍正皇帝执政的年代,有一个老汉非常心灵手巧,每到节假日的时候都会做精致的灯笼挂在自家,表达过年过节的喜悦心情。

9、有一年,老汉将灯笼放到集市上卖,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10、后来,县太爷将精致的灯笼上供给了雍正帝,雍正帝大喜,将大红灯笼挂满了皇城,随后,风靡全国各地。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

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

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中国的灯笼起源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以示庆贺。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灯笼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花样也更多。

据史料记载,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上元灯节"曾"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成为当时一大景观。

三兆村做灯笼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

三兆村灯笼因造型美观大方、做功细腻、图案新颖别致,乡土气息浓厚,蕴含较为厚重的历史文化,而远销到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中国其他地区,甚至韩国和香港等东亚地区。

元宵节赏灯始于汉代,盛极于唐朝。

30年前出土的汉代长庆宫灯工艺水平已经极高。

而明、清两朝的宫灯已显繁复,所谓“越工越俗”,反倒没给人们留下特殊印象。

元宵节最神奇的灯是天灯。

所谓“天灯”,就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

天灯用白色宣纸糊制,造型很像一顶孔明帽,故而又称“孔明灯”。

天灯的“帽沿”用竹片围成圆形,用两根铁丝在圆形竹片之间架成十字形,燃料固定在十字形的中间交叉点上。

“天灯”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后,犹如一个个闪烁的火球,随风飘向远方,与夜空中的繁星融为一体,妙不可言。

灯笼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灿烂。

现代社会中人们基本上不需要用灯笼来照明了,但灯笼的特殊地位依然不减。

每逢佳节、婚礼庆典这样的喜庆日子,灯笼依然是首选。

而现在的灯笼从工艺上有了极大的改进,设计上更具装饰意味,使用的场合也有很大的发展,比如广告。

现在人们对于灯笼的需求有了新的品味,传统工艺的灯笼是人们收藏欣赏的佳品,中西方的艺术家对中国的传统灯笼都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喜爱传统灯笼的造型,并为其精湛的工艺大为折服。

在历史学家的考证中,证明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携照明工具。

春节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

中国的春节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春节灯笼,来营造一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