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有哪些寺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扬州有哪些寺庙,第1张

扬州有哪些寺庙

你好,据史料记载扬州从古至今有差不多二百多座寺庙,现今储存下来的也就这些为人所知的寺庙了:大明寺、观音禅寺、天宁寺、重宁寺、大王庙、文峰寺、仙鹤寺、旌忠寺、准提寺 、高旻寺、上方寺、愿生寺、铁佛寺、法海寺,举手之劳,烦请采纳,谢谢!

扬州寺庙

当然是大明寺啦!千年古刹大明寺始建于唐朝!唐鉴真大和尚便是在任主持并东度日本的,给日本带去了先进的技术、文化和佛教! 大明寺素有淮东第一观之称,内有9层唐式栖棱塔、鉴真纪念馆(仿日本唐招提寺而建)、天下第五泉、欧阳修的欧阳公祠、平山堂…很多景点! 门票45元,学生证15元 除了大明寺,扬州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寺庙:锦忠寺(不要钱)、高瞑寺(里面有文峰塔),观音山(10元,大明寺旁)、法海寺(瘦西湖内)、天宁寺(现在是古玩市场了)… 了

大明寺和天宁寺你可以坐公交游1 ;高瞑寺坐公交37路底站下!

解更多::148305454qzoneqq

广州寺庙有哪些

最著名的当属

广州佛教四大名寺——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海幢寺

并称广州市四大丛林

另外还有纯阳观, 怀胜寺等

六榕寺、光孝寺、大佛寺、城皇庙、波罗庙、三元宫、盘古王庙、龙王庙……

另外还有北京路的大佛寺,白云山的能仁寺,惠福西路五仙观,海珠区五凤村漱珠岗上的纯阳观,等等。。

苏州有哪些寺庙

西山罗汉寺

玄妙观

苏州市观前街94号

文庙

苏州市沧浪区人民路613号

定慧寺

苏州市定慧寺巷118号

伽蓝寺

苏州市莫邪路

苏州佛教居士林

苏州市绿葭巷31号

报国寺

苏州市穿心街38号

神仙庙

苏州市南浩街

普福禅寺

苏州市金阊区

灵巖寺

苏州市吴中区

圣堂寺

苏州市凤阳路106号

北雪泾寺

苏州市相城区北雪泾路附近

宝华寺

苏州市吴中区尧旺路

不是吧!怎么回事。你真的决定出家。苏浙一带不了解。 心态放好。修行不一定要去寺庙。在家里也可以。看看佛书 听听经 讲讲法。做点善事。积点阴德。这也是好的呀?

杭州寺庙有哪些

香积寺,灵隐寺,净慈寺,法喜寺

福州有哪些寺庙

工业路(福州大学旁)怡山西禅寺;

北峰上--林阳寺、崇福寺

二环路斗池路口--菏泽寺、二环路铜盘路口(凯迪拉克专卖店旁)--北禅寺

鼓山上--涌泉寺

迎宾路上--开元寺

长乐漳港--蝴蝶庙(买入海滩沙下数百年,重新出土,郑和出洋祭海出发处)

梅州有哪些寺庙

天伯公观音寺、白鹤宫、佛光寺、汉帝宫、乐善堂、静福庵、大东巖寺、 财神宫、目莲寺、清天寺、灵光寺、高峰寺、大雄宝殿、鹤山大觉禅寺、灵鹫寺、梅县书坑佛祖高观音庵、平山寺、西竹寺、龙岗寺、普渡庵、千佛塔、文奎阁……还有好多,就不举例了。

许多寺庙都在梅县这边。

锦州有哪些寺庙

锦州港笔架山就很不错,北普托山,义县歪脖老母``````

  扬州城素有“巷城”之誉。在老扬州城区内的街巷共有592条,其中新中国建立前的老街巷就有506条。这些街巷宽窄不一,宽的达20米出头,窄的2米左右,逼仄的仅有70厘米,俗称为“一人巷”。老城区里街巷最稠密的地段,以国庆路东侧的东营头巷至七巷为甚。这些街巷长短纵横,有的笔直交叉,有的曲折蜿蜒,有的沧桑古朴,有的“洋气”十足,这些街巷之间,或可互相通连,或为首尾相接,或则转弯抹角,即使是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里,也有一些沉寂背静的小巷,连行人也难得见到,给人一种变化莫测的神秘之感。

  (一)

  扬州街巷的名字背后,几乎没有一条是无典无故的。它们有的是对古城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佐证,如:纪念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战役胜利的渡江路;见证元朝末年朱元璋派兵攻取扬州后,全城住户仅剩18户人家的十八家巷;记载乾隆南巡时驻跸扬州天宁寺形成阶段性商贸兴旺的买卖街等等。有的是古代官衙所在地,官衙名称便成了街巷的名字,如:因清代扬州参府衙门所在的街即叫参府街;因明代曾是扬州卫指挥使司下属的左卫千户所廨宇驻地的街即名左卫街;明初时扬州兵马司衙署故地即名兵马司巷等等。有的是以歌颂扬州历史上与之有关的先贤英烈等杰出人物而命名的,如:纪念清代曾任太子太傅阮元的太傅街;纪念汉代名儒董仲舒的大儒坊;纪念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史可法东、西路;纪念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旌忠巷;纪念宋代扬州的三名状元吕溱、王昂和李易的三元巷;纪念东晋时在扬州天宁寺翻译《华严经》,并经常讲释经义佛法的高僧驮跋陀罗的讲经墩等等。还有的是起于与该街巷有关的传说故事而命名的,如:南、北柳巷,传说是为纪念清代时太平军攻入扬州后,某将领见民妇怀抱大孩、手搀小孩,疲于奔命,询问其由,得知民妇怀抱者其侄,手搀者其子,大受感动,便嘱其回家插柳枝于门上作标记,并令将士不得惊扰,民妇一家遂得以平安的故事;有的是以街巷的地形特征或标志性建筑来命名,如:斜隔在渡江路与广陵路(旧为达士巷与左卫街)之间的犁头街,因形似犁头而得名;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高挺,至最高处又急骤直下,仿佛遨游之龙,故而命名为龙背;因旧时巷内住户多系草屋,为避免火患,便在巷子的南端砌建了一爿高大的风火墙,上嵌一个2米见方的“水”字,以示儆戒,此后火灾遂息,故将此巷取名水致祥巷。

  此外,还有以古代军事设施命名的街巷,如教场、东营、古旗亭等;以古城门名称命名的街巷,如东关街、大东门街、天宁门街等;以庵、观、寺、庙名称命名的街巷,如万寿寺巷、永宁宫巷、马神庙巷等;以一度时期集中存在的店铺、作坊命名的街巷,如雀笼巷、打铜巷、皮市街等;以住户中一度具有较大影响的共同爱好而命名的街巷,如:金雀巷、金鱼巷、芍药巷等;以对社会有公益意义的特殊建筑物命名的街巷,如:水仓巷、玉井巷、沙锅井、小码头、马摆渡等;以居住着某一有名望的大家族姓氏命名的街巷,如:薛家巷、谢总门、于姓火巷、常府巷等等。

  (二)

  在扬州城郊的农村中,旧时多为单一家族聚居,所以多数庄台常以冠姓氏在庄台之前作庄名,如王家庄、贾家庄、赵家庄等,今已简化为王庄、贾庄、赵庄等。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明初的“洪武赶散”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以后,均从苏州迁来不少移民;清初的“黄河夺淮”,泗州难民也有不少迁至扬州城郊落户,加上民间婚嫁、迁居等情况,就形成了多姓氏杂居一庄,但大多仍以先定居者姓氏为主命名,也有以其现象命名的,如三姓庄、新庄、霍陈等。若是因家庭人丁兴旺而分居多处的,一庄即分成数庄,其名即为前、后郭庄,顾上、下庄,大、小陆庄之类。

  在农村中,“水是农家宝,种田少不了”,所以有的庄台以附近的水塘、水井、水沟及套(三面环水)、圈(四面环水)、湾(沟河拐弯处)、跳(沟河边有跳板)命名,如桑家沟、施家井、西河湾、佘家湾、洗脚塘、韩家跳、刘家沟圈、仲套、胡塘等。此外,根据地形态势的特点,由高向低,有山(如钱家山、山头上、南山等)、冈(如:施冈、冈庄等)、塝(是冈地与冲涧之间的地形,如:谈塝、西塝等)、冲(如卜家冲、施家冲等)。而在冈地中地势最低洼的地方,也常会发生暂时的水患,这些地方的庄名,常被称为荡(如鸭成荡)、汪(如姚家汪)、洼(如严家洼)、坂(如江家坂)。为了防止水患发生,农民势必要兴修水利,故尔产生了一些与之有关的庄台名字,如:经家圩、单坝、十里甸等。

  其他还有不少因与作坊、物产、寺庙、官衙、传说、重要人物及建筑物有关的庄名,其情同城区十分类似,如窑庄、西骡行、碾砣庄;白果树、花园庄、桃园;建隆庄、庵庄、大庙庄;盐厅子、洋(阳)关;凤凰庄、香火庄;汪家楼、角里庄;板桥庄、喻葬坟、先农坛等等,这些庄台有的已在城市改造和经济开发区建设中被征用了部分土地,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们搬进了新庄台,其规格多似别墅群,气象宏伟,令人耳目一新。

  唐代诗人姚合的名句“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说出了古人对扬州安居的赞美和向往。自古以来,扬州城虽然屡屡遭到战争劫难,但古城淳朴的民风民俗、祥和的社会氛围,总是很快地抚平了战争创伤,不仅使扬州数度成为繁华的全国商贸中心,而且使扬州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为了解老扬州安居风尚,本刊推出“老扬州安居风俗谈”栏目,特邀扬州文化学者、风俗研究专家叶尚鼎先生撰文介绍老扬州的街巷和庄台、老扬州的房屋结构、老扬州的建房习俗、老扬州的房屋租赁买卖和迁居习俗等内容,以飨读者。

扬州别称广陵、江都、维扬

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唐武德八年(625年),广陵(今扬州)开始叫“扬州”这个专名,1912年1月,废扬州府,并甘泉入江都县,原扬州府所属各县直隶江苏省,1914年6月,江苏省分为5道,江都县属淮扬道。1949年1月25日,江都县城(扬州城)解放。27日,设立扬州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同年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改称苏中行政区扬州行政专区,专员公署驻扬州市。因为维扬本身作为一个地名是古扬州发祥地,所以历史上有人用维扬代称扬州,久而久之,维扬也就成了扬州的别称。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扬州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9年10月31日,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气候特征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春季多为东南风;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秋季多为东北风;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

著名景点

茱萸湾风景区

茱萸湾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茱萸湾多条水系汇交于此,京杭大运河、芒稻河、廖家沟大河将湾头划为两大板块,并形成了三条便捷的水运通道。这是水上交通进入扬州的第一渡口。

传统建筑

扬州园林自古就闻名远播,《扬州画舫录》中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因此早在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并不是苏州园林。在当时,由于扬州的盐商富甲天下,使他们有大量的财富来建造园林,非常奢华,仅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就达200多处。但是经过盐制改革、鸦片战争、天平天国战争后,大量的扬州园林或荒废,或焚毁,或拆卖,便开始由盛转衰。扬州园林不但具有皇家园林得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且具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风格自成一派。扬州园林中目前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坐落在扬州古城北隅的“个园”,现在是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传统戏曲

扬州清曲作为中国江苏历史悠久并具有影响力的曲艺之一,其早在清代康、乾年间就曾鼎盛一时,并流传于全国的很多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是由本地小调发展而来,且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和地域特性,曲词题材的选择极其广泛,曲目非常丰富。演唱者分为“阔口”以及“窄口”,都是“以字行腔”,注重腔韵和发声。每个曲目的演唱由一人到数人参加,现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坐唱形式,除演唱者本人以外,其他人均操一件乐器,同时还有人员不等的小型乐队伴奏,乐器以丝竹管弦和打击乐为主。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文化

扬州菜肴闻名海内外,与鲁菜、川菜、粤菜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菜系”。扬州菜也称为淮扬菜,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淮扬菜非常讲究刀工,刀功向以精细著名,尤以瓜雕享誉四方。扬州菜的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并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非常有名的菜品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松鼠厥鱼、梁溪脆鳝等。扬州满汉全席是在康乾满汉席的基础上推出的,堪称中华第一满汉全席,其具有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底蕴。淮扬菜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因此很早以前就确立了中华第一大风味菜系的地位。

传统工艺

雕版印刷的印刷形式最早出现在中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公元868年的《金刚经》,但是早在大约2000年以前雕版印刷就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在印刷史上,雕版印刷被称作为“活化石”,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在扬州,并成为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这种工艺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并固定好。最后在刻好的木板上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传统艺术

扬州作为中国剪纸流传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宋时代就有“剪纸报春”的传统。扬州人会在立春之日制作剪纸,剪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十分美观。此外也会剪制纸钱、纸马等,专门作为祭奠之用。发展到清朝时期,随着扬州商业的兴盛,剪纸艺人的数量大增,嘉、道年间的著名剪纸艺人以包钧为代表,其技艺超群,有“神剪”的美誉。扬州剪纸的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现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

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

抄本

稿本

批校本

影印本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 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展开 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印本两种形式流传后世的。由于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不同,以及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的差别等原因,古代图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通常把研究这些版本的学问叫古籍版本学。

编辑本段雕版印刷的出现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开如发明的是雕版印刷,这应是家喻户晓的事情。所谓雕版,是指用木板雕刻。木板选料有讲究,质地太松不适宜,所以一般用梨木和枣木,前人把刻印书叫做“付之枣梨”, 印书一般都用黑墨,但第一遍印时为了便于三校,有时也用蓝色或红色印,清代以到民国时刻书则多用红印,也有用蓝印,当然也可以不用红蓝试印直接用黑墨印。 雕版印刷发明的时代,明清以来有种种讲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隋文帝开皇时说和唐太宗贞观时说。雕版印刷进入五代,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即不再停留于刻民间需要的日用印刷品以及一些字书、宗教读物,而转入刻印正统的书籍。重点是刻经,这不仅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经是最主要的、为人所必读的书籍,而且和唐以来推地科举制有很大关系。

编辑本段书册制度

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

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编辑本段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北宋继承五代的传统,以官刻为主,官刻中又以国子监词条一即监本为主。 南宋泊本中的官刻本仍以国子监粞为主。当时礴京国子监的书版都被金人弄走了,为了满足读书的需要,新京城颐安府即杭州的国子监覆刻了北宋监本的经注和单疏,现存的《周易正义》、《春秋公羊传疏》、《尔雅疏》就都是南宋初年的监本,不过有的版片已经后来修补过。

宋建本

北宋时福建地区刊刻的书,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两部佛教的《大藏经》,一部是北宋元丰三年在今福州开刻的《万寿藏》,一部是政和二年在同地开刻到南宋乾道八年才完成的《毗卢藏》。 古藉版本学上所说的宋建本,主要是指建宁府建阳县的坊刻本。因为建宁府在宋代属于福建路,而福建地区古称为闽,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闽本。北宋时的建阳坊刻本没有能流传下来,传世的都是南宋时所刻,其为数不多,几不亚于浙本官刻而大大超过杭州的陈、尹诸家坊刻。

宋蜀本

唐五代以来,今四川成都成为与杭州东西对峙的全国雕版印刷中心。北宋开宝四年中央政府专门派人到成都开刻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印本佛教《大藏经》,也称《开宝藏》,是卷子本,字体颇有唐写卷子本的味道,多少夹杂点北魏字体的成分,现在还保存有一些零卷。早期的蜀本已经看不到了,保存下来的最早也只是北宋末南宋初的刻本,此外都是南宋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辽的刻书技术应是从宋传过去的。刻书中心大概不会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的政治中心上京,辽的南京即今北京,倒有成为刻书中心的可能,但也无明文可稽。刻本则长期以来从未有人见过。今天见到的辽刻本,是在山西应县发现的。应县有个佛宫寺,寺里有座辽清宁二年建筑的木结构的释加塔,1974年在塔第四层主像释加牟尼腹中找出六十一件辽刻本。 金初兴时虽然以武力称雄,但也颇重视文化。现存的金平水本为数极少,只有《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壬辰重改正吕太尉经进荘子全解》、《刘知远诸宫调》、《南帝内经素问》、《重编添补分门事苑撮要》、《萧间老人明秀集注》、《新修■音引证群籍玉篇》等几种,基本上都是坊刻。

编辑本段元刻本

元浙本

国子监这个名称当然取消了,但原先南宋的国子监并没有拆毁,而改成了西湖书院,元黄溍《西湖书院义田记》说:“西湖书院,宝宋之太学,规制尤甚,书所刻经史群书,有专宫以掌之,号书库官,宋亡学废,而板库具在。”据考证,其中绝大多数是南宋国子监遗留下来的,也有个别是元代浙江地区刊刻的元浙本。这些地区的家刻本,也和南宋一样还不如官刻之多。现存较有名的有在今浙江淳安的邵桂子编刻《邵氏世谱》,在今江苏松江的业曾南阜书堂刊刻《东坡乐府》,在今江西南丰的西思敬刊刻《元丰类稿》,在今江西南丰王常刊刻《王荆文公诗笔注》。

元建本

元建本上多有牌记,或曰某某书堂,或曰某某书舍,或曰某某精舍,或曰某某书院,一概都是书铺的牌号,和政府设立的书院是两回事。和南宋时一样,在元代官方有时也把书交给建阳书坊刊刻。

编辑本段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前期的刻本,基本上延续了元刻本的风格。除了北方的临汾人明后不再成为别具格局的刻书中心,不再有明平水本之称外,大体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系统。即建阳的坊刻建本继续局守一隅成其小系统,此外全国各地几悉继承元浙本系统成为大系统。此大系统的主要特点即和元浙本同样使用赵体字,而且不论官刻、家刻、坊刻在字体以至版式上几无甚出入,仅管刻手有精粗之别。这种所谓明初本以官刻为多。官刻中包括内府本,国子监本,其他中央机构的刻本,地方官刊的所谓书帕本,以为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潘府本。明前期家刻本传世的似不如官刻之多。明前期坊刻本除建本外也不算多。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刻本到这个时期起了一次大变化。变化的最显著之点,即字体由前此的赵体突然改换成整齐的欧体,而版式也由前此的大黑口变成了白口。这个变化始于正德,剧于嘉靖,下及隆庆,其中尤以嘉靖时所刻的数量既多,质量又高,成为明刻本以至我国版本史上的一大特色。“嘉靖本”也随之成为了版本目录上的专用词语。 大概由于这种刻书风格新鲜受欢迎,很快传播到外地,不仅影响到外地的家刻,还影响到官刻、藩府刻、坊刻。这种标准嘉靖本的风格,到隆庆时才逐渐起了变化,向后期的万历本过渡。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从万历开始,明刻本又出现不同于标准嘉靖本的新风格。其主要特点仍在字体和版式,尤以字体的转变更为显著,即由原先虽见方板整齐但仍出于南宋浙本欧体的标准嘉靖本字体,转变成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字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从现有资料来看,开始用这种方体字刻书是在安徽的徽州。明以来徽州人多外出经商,人称“徽商”。徽商们常到南京、扬州、杭州等地活动或定居,往往会把徽州的刻工带过去,同时徽州刻书又常请苏州的文人主持校勘,因此江浙的刻书风气很快受其影响,随之这种方体字刻本普及到全国很多地区。 万历时还出现了一种所谓“写刻本”。所谓“写刻本”,而是由于嘉靖、万历时刻书字体日益整齐规范,最终产生了完全脱离普通书写字体而专用来刻书的方体字,这时再重新用普通书写字体来刻书,就被称之为“写刻”,称其本为“写刻本”。万历时出现的写刻本仍用赵体字,但讲究的已不像所谓明初本的赵体那样笔道丰利刚健,而转趋流利生动。 天启、崇祯两朝的刻本通称为明末刻本。明末刻本中除保持了万历时的方体字和少数写刻者外,在杭州的坊刻中又使用了一种新的方体字。它不像万历时始创的方体字那么方,那么横细竖精,而变为字体稍长、笔画较瘦的方体字,可称之为长方体字,看上去颇有清朗醒目之感。

编辑本段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刻本,多数继承了明代后期的传统刻方体字本,其中以万历传下来的方体字为主,也有用天启时创制的长方体字和汲古开创制的扁方体字。这时期的方体字本有粗有精。长方体字的本子比方体字本刻得少。清前期这种方体字本以及写刻本的纸张,一般用厚一点的毛边纸或薄一点的毛太纸,而以毛太为多,早一点的也使用明末刻本常用的质地更差的竹纸,另有用一种白色的纸叫连史纸,这些都比较常见。 清代坊刻的章回小说一般也通用方体字,但多数比明后期的建本小说还要拙劣。清代前期刻本中比上述几种方体字本更具特色的是写刻本。顺治时清世祖还宠用宦官,设立十三衙门,汉经厂等依然存在,内府刻书当仍由宦官掌管。世祖死,宦官即被整肃,其首脑吴良辅处斩,十三衙门撤销,其后修书刻书当转归文职职人员办理。所以清代皇家刻书笼统地自可称为内府本,而习惯上将康熙及其后的专称“武英殿本”,还常简称为“殿本”,而顺治时刊刻的仍称之为内府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武英殿刻书在乾隆整六十年间可说进入了全盛时期。所刻书据统计多至三百零八种,到嘉庆时的二十九部、道光时十二部、咸丰时二部就明显地在走下坡路。进入后期同治一部、光绪二十二部、宣统二部然后清朝的统治结束。

在乾嘉学派的推动下,又一次出现了刊刻古书的高潮。这次高潮和明嘉靖时出现的不完全一样,嘉靖时刻古书重在作诗文,乾嘉时则重在讲学问,所刻古书的特点一是注重校勘,多数要写出校语,叫校勘记或考异。再是不惜工本地刻仿宋本,版式行款一依旧本不让变动。这时期不论仿宋本、写刻本、方体字本一般都有内封面,多数是正面题书名卷数,背面题刊刻者或年月,不像明万历以来坊刻本的内封面具有广告性质。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就刻书事业来看,乾嘉的全盛时期过去之后,到这时却颇有点复苏的气象。其标志则是在好些省会正式办起了公家的刻书机构,叫书局,刻印了大量价廉而质量也不坏的书籍。前此地方官刻书全凭官们个人的喜好或需要,不曾设立过专职的刻书机构,所以这时书局的设立可说是我国出版史上一件大事。以致到民国时好多公私出版机构还承用了书局这个名称,即至今日仍有中华书局之称。 按设置地点来讲,在南京的有金陵书局,人民国幷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有江楚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扬州的有淮南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苏州的有江苏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在杭州的有浙江书局(人民国改为浙江省立图书馆附设印行所),在南昌的江西书局,在武昌的崇文书局(人民国改湖北官书处),在长沙的有传忠书局、思贤书局,在成都的有存古书局,在济南的有皇华书局(后改山东书局),在太原的有浚文书局(后改山西书局),在福州的有福州书局,在广州的有广雅书局(人民国改为广雅版片印行所),在昆明的有云南书局,在贵阳的有贵州书局。这些书局刊刻的书,人们通称之为“局版”、“局本”。

编辑本段活字本

不用整片的木板来刻书,而改刻单个可刷印的反体字,不要印书不须雕版用这些单个字拼排就能印,印毕拆散这些单个字又可用来印别的书,灵活而不像雕版印刷那么固定死。所以当年沈括把这种用单个字拼排的书版叫“活板”,后来就称这些拼版用的单个字叫“活字”,印成的书叫“活字本”,以便和整片雕版的刻本相区别。

编辑本段套印本

不论刻本或活字本,一般都用一种颜色来刷印,其中最常用的自然是黑色,试印本或其他特殊情况有用蓝色或红色的。套印本则印一部书一页书用两种颜色,即除黑色外还用红色,而且是把这印黑色的文字和印红色的文字分别刻成两副版片,先在纸上刷印黑色的,再把红色的套上去刷印,刷印成既有黑色即墨色、又有红色即朱色的本子,人们称之为“朱墨套印本”,更常省称之为“套印本”。

编辑本段插图本

在书上配刻了图书的

,通称为“插图本”,也可称“带图本”,再由此派生的以图书为主体的书则通称为“书谱”。这些都是我国雕版印刷中固有的东西。

编辑本段抄本

抄本,过去多写作“钞本”,如今则习惯作“抄本”。这里讲的抄本是指刻本出现后派生的抄本,即绝大多数是从当时已难得的旧刻本抄录及展转抄录的本子。

编辑本段稿本

“稿本”,广义的是凡撰写的文章著作没有付印的都应叫稿本,付印了那原稿也仍是稿本。但古籍版本里的稿本,只是指总论第一章古籍范围之内的书籍的稿本。此外的近现代人著作的稿本如是名字且有价值者自宜珍藏,但不在这古籍的稿本之列。

稿本又应分为三类,即“原稿”、“清稿”和“写样待刻稿”。原稿:是作者的手稿,一般是亲笔。清稿:原稿往往要经作者涂改,涂改得多了,就由作者自己或请别人重抄一遍,叫清稿。写样待刻稿:著作要刊刻时,如第三章所说要在印好的方格纸上用刻书的字体、刻书的要求把全书腾写一遍,叫做“写样”。

编辑本段批校本

“批校本”,是一个笼统的广义词,它包括了“批本”、“校本”、以及既校又指的“批校本”。批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施加批评圈点。校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用其他刻本抄本或其他古籍来校出异文,改正文字。批校本:这是狭义的批校本,即指既校又加圈点评语的本子。

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叫“过录本“的,是借到了一部名人或有价值的批本、校本或批校本,自然另找一部相同的刻本把这种批校原样过录在上面。

编辑本段影印本

这里所说的是影印本,是狭义的专指我国古籍的影印本,是把古籍的刻本以及前面讲过的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等摄影后制版印刷,

印成基本上保留原书面貌的本子。这种摄影和制版的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这以前要新本子保留原书面貌,只能用前面讲过的仿刻、覆刻等办法,但即使最精细的覆刻,也不如这种影印的新技术之能不走样。因为这种新技术引进后,很快地“洋为中用”用在影印古籍上面,从清后期开始,到民国时已基本上取代了前此仿刻、覆刻而成为古籍出版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用来影印古籍的技术,大体有石印、珂罗版印、金属版印、照相胶版印几种。

济南的名人故居,你知道哪些?

还记得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吗?济南的雪啊,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不止是老舍,还有许多名人选择在济南定居,你还知道谁?

老舍

老舍故居位于南新街58号

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一家人1931年到1934年在济住所,他在这里完成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及作品集《赶集》,并写下着名的《济南的冬天》。2014年6月老舍故居被修缮为老舍纪念馆。

黎玉

黎玉故居位于上新街80号

黎玉,又名李兴唐。1926年加人中国***。1936年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东,恢复和重建屡遭敌人严重破坏的中共山东省委,任省委书记。抗日战争前夕,山东省委被叛徒出卖,遭到破坏后,黎玉转入济南,靠拉黄包车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领导工作。黎玉在济南担任党的地下领导时,曾在上新街80号居住,这里曾是山东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

朱桂山

朱桂山故居位于上新街108号

桂山名五丹,字桂山,单县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中国同盟会。济南沦陷后,在日本侵略军扶植下,朱桂山于1938年1月出任伪济南治安维持会副会长。同年3月至1942年12月任伪济南市市长,沦为汉奸。其故居为一幢十分显眼的两层红砖洋楼,这幢洋楼虽是负面人物故居,但建筑本身却价值很大。

张采丞

张采丞故居经三路80号

张采丞原名张克亮,山东寿光人,是济南近现代着名的民族企业家。济南开埠初期,他租借商埠地区大片土地,相继建立兴顺福粮栈、兴顺福机器面粉厂等,后又开办兴顺福机器铁工厂。该故居建于1907年左右,位于济南老商埠项目开发范围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小石楼。如今已被修缮一新。目前虽然已经对社会开放,但普通人还不可随便进出,需联系管理人员。

路大荒

路大荒故居位于曲水亭街8号

路大荒,原名路鸿藻,淄博人。被誉为"蒲学研究第一人",曾为省立图书馆馆长。路大荒有一处故居位于大明湖畔秋柳园街25号,2006年5月被拆。如今曲水亭街东边的这所故居挂着牌匾,十分醒目,门口挂着文保标志和路大荒简介。1950年,路大荒同家人定居在曲水亭街,并整理出版了100多万字的《蒲松龄集》,这里因此又被称为"曲水书巢"。

鞠思敏

鞠思敏故居位于县东巷105号

鞠思敏,名承颖,字思敏,现代爱国教育家。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投身教育事业,曾任山东省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13年创办济南私立正谊中学并任校长。位于县东巷的鞠思敏故居也是一处小小四合院,院门前的文保牌匾不知何时没了。据西屋的住户介绍,除了东屋是公房,现在北、西、南屋都属私人所有,但住在里面的也都是租户。

陈冕

陈冕状元府位于鞭指巷9号、11号

陈冕,字冠生,清代后期状元,曾任翰林院编修,掌修国史。24岁中状元,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如今的状元府是省级文保单位,在鞭指巷有两处院落,两个门楼及靠街的外墙还保存着原有的风貌,但里面的院落却已破旧不堪,有大大小小20多户人家租住在此。此前,状元府曾多次被媒体报道,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损严重,但因产权单位破产,一直无人维修。

张东木

张东木故居位于锦缠街24号

张东木,又名张树栋。1937年7月于北京辅仁大学肄业后回到了济南,成了"东元盛"的少东家。张东木接掌染厂以后,积极探索,创出了"名驹"和"双鱼"两个独步省内外二十年的名牌。张东木故居及东元盛染坊旧址,是如今隐藏在锦缠街一片住宅楼间的多个平房院落,都是红砖黑瓦,与周围楼房对照鲜明。其中,锦缠街47号的四合院保存十分完整,但红色院门紧锁。

张怀芝

张怀芝故居位于趵突泉公园内

张怀芝,字子志。张怀芝故居又称张家大院,如今已被改造成了趵突泉的万竹园。张家大院始建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起起落落,到了20世纪初,已被好几家豪绅瓜分,部分还成了菜园子。1916年,时任山东督军的张怀芝在此大兴土木。征集大江南北的能工巧匠为其施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张家大院方告竣工,形成了一组江南园林与北方庭院相结合的建筑群。

王士祯

王士祯故居位于大明湖景区内

王士祯,山东桓台人,别号渔洋山人。因赋有《秋柳》诗风靡一时,后来历下文人在此成立"秋柳诗社",并建馆舍多间,称"秋柳园"。王士祯故居原位于秋柳园街21号,现在的秋柳园位于大明湖东南岸,2009年于原址之上恢复建成,占地17500平方米,包括天心水面亭、秋柳诗社、谭艺轩、信古斋、镜亭、瑶榭、秋柳人家等景点。

秦琼

秦琼故居位于五龙潭公园内

秦琼,字叔宝,隋末唐初名将。秦琼故居原建于唐朝。传说秦琼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建立唐朝后,便在家乡济南建造了豪华的宅邸,名为国公府。后来唐朝统治者又建成了秦琼祠堂。由于秦琼的年代距今上千年,秦琼故居及祠堂的具体位置很难考证。但唐代之后历朝历代都会重修秦琼祠,祠堂的地点也逐渐固定在了五龙潭边。

作者:粉红的草莓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