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夏是什么东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3收藏

中药半夏是什么东东,第1张

半夏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

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但是半夏有毒

最好根据医生开的药方服用

半夏散,以半夏为主的中药配方。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的一个种,学名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多年生草本植物。性辛,味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半夏(学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中药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中药半夏的功效和作用

 生半夏,为原药材经拣净杂质,筛尽灰屑入药的生用饮片,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者,称半夏片。半夏生用辛烈毒甚,不宜内服,故处方中单写半夏者,都指的是经过炮制后的各种制半夏而言,如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等。若需用生半夏入药时,应特别注明。生半夏多供外用,旧时大多研末吹鼻,引涎以治晕厥、小儿惊风或喉痹肿痛;近来多外敷以消痈肿、除瘿瘤、疗癣痒等。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仙半夏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青盐半夏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结之功。

 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竹沥半夏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宜用于胃热呕吐,或肺热咳痰、黄稠而黏,或痰热内闭、中风不语等证。

 苏半夏,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苏半夏降气化痰平喘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胃不和,夜卧不安,或小儿食滞痰阻、咳喘呕逆。

 中药半夏的药理作用

 呼吸系统作用

 1、镇咳: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06g/kg 的镇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

 2、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见明显作用。邹积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贮存时间越长,祛痰作用越强。

 消化系统作用

 1、镇吐、催吐: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生半夏则能“戟人喉”“令人吐”。半夏能延长硫酸铜致犬呕吐的潜伏期或不发生呕吐,能拮抗皮下注射盐酸去水吗啡犬的呕吐,此作用不受川乌的影响。

 2、 抗溃疡作用:半夏水煎醇沉液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3、对肝胆的影响:半夏能促进家兔胆汁分泌,能使小鼠血中皮质酮上升,增强皮质酮对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诱导作用,升高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活性。

 循环系统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夏浸剂,可使氯化钡所致的室性早搏迅速消失且不复发,有效率为97%。可使肾上腺素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迅速转为窦性节律,有效率为96%。

 2、抗凝作用:半夏具有较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够降低全血黏度、抑制红细胞的聚集和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半夏蛋白是已知的唯一只与甘露醇而不与葡萄糖结合的一种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质,与兔红细胞有专一的血凝活力,浓度低至12μg/mL 仍有凝集作用。此外,半夏蛋白对羊、狗、猫、豚鼠、大鼠、小鼠和鸽子的红细胞也有凝集作用,但对人、猴、猪、鸡、鸭、蟾蜍等的红细胞无凝集作用。提示:半夏蛋白的细胞凝集作用不仅具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并存在细胞类别专一性。

 中药半夏的形态特征

 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叶2~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叶柄顶头)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长2~3厘米,宽2~25厘米;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淡,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侧脉8~10对,细弱,细脉网状,密集,集合脉2圈。

 花序柄长25~30(~35)厘米,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长15~2厘米;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厘米,宽15厘米,钝或锐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长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其中间隔3毫米;附属器绿色变青紫色,长6~10厘米,直立,有时“S”形弯曲。

 浆果卵圆形,黄绿色,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花期5~7月,果8月成熟。

目录 1 拼音 2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 21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医统》卷二十四:丁香半夏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玉机微义》卷四:丁香半夏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局方》卷四 51 方名 52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 53 组成 54 主治 5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57 附注 6 《奇效良方》卷十九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丁香半夏丸 1 拼音

dīng xiāng bàn xià wán

2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

21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

丁夏霍香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22 处方

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75克 藿香(叶)15克 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90克

23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24 功能主治

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不思饮食。

2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计时候。

26 摘录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

3 《医统》卷二十四:丁香半夏丸

31 处方

丁香1两,红豆(炒)2两,半夏(制)2两,白术(炒)2两,陈皮3两。

32 制法

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如胡椒大。

33 功能主治

胃寒呕吐,吞酸,痰饮咳嗽,痞闷。

3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方中红豆,《饲鹤亭集方》作“红豆蔻”。

35 摘录

《医统》卷二十四

4 《玉机微义》卷四:丁香半夏丸

41 处方

槟榔3分,丁香1两,半夏1两,细辛半两,干姜半两,人参半两。

42 制法

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

43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痰饮咳嗽,头晕多涎。心下停饮冷痰。头目眩晕,睡卧口中多涎。脾胃虚寒,痰饮咳嗽。

4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姜汤送下。

45 摘录

《玉机微义》卷四

5 《局方》卷四 51 方名

丁香半夏丸

52 丁香半夏丸的别名

半夏藿香丸

53 组成

肉豆蔻仁1分,木香1分,丁香1分,人参(去芦头)1分,陈皮(去白)1分,藿香叶半两,半夏(汤洗7次,姜汁炒**)3两。

54 主治

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短气噎闷,不思饮食。脾胃久虚寒,痰壅滞,呕吐苦水,哕逆清涎,头痛目眩,咳嗽上喘,腹中水响。

55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5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57 附注

半夏藿香丸(《鸡峰》卷十八)。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半夏丁香丸”。

6 《奇效良方》卷十九 61 方名

丁香半夏丸

62 组成

丁香(不见火)1两,白术1两半,半夏(汤泡7次)2两,干姜(炮)2两,橘红2两。

63 主治

胃寒呕吐,吞咽酸水。

64 丁香半夏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食远生姜汤送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丁香半夏丸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四]冷痰

一盏。去滓温服、日三。治胃冷有痰。不思饮食。丁香半夏丸方丁香(一分)半夏(二两水浸七日每日早换水日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七痰饮门]寒痰(附论)

遂上等分。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姜丁香半夏丸(一名槟榔丸出拔粹方)治心下停饮冷痰。头目昏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四淋痰饮头面]淋

头痛目眩咳嗽上喘腹闷恶心饮食不下宿食难消又名丁香半夏丸半夏(三两)陈皮(黄者半两)丁香木香藿香人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下]论痰饮咳嗽

丸、温肺细辛汤、钟乳补肺汤、消饮丸、倍术丸、丁香半夏丸、分心气饮、参苓白术散。恶风有寒者,与小青龙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痰饮门]一切痰饮(附论)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名称考究起来,都有一定的来历和依据。

以产地取名:中草药由于生长或栽培的土壤以及所处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其功能和疗效。古人很重视“地道药材”,常在优质药材的品名上冠以地名以便与其它地方的药材相区别。如有一种具有补中益气功效的药出产于山西上党县,由此而取名党参。巴蜀出产一种外形似豆的药物,故称巴豆。川贝母、川黄连、蜀椒等,都是因其生长在四川而得名;广木香、广陈皮、广郁金等,都是因生长在广东而得名;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生地号称四大怀药,系因产地在怀庆府(今河南博爱等县)一带而得名;其它如阿胶产于山东省东阿等。

以颜色取名:一些药材是根据原药材的天然颜色而命名的。如红花的花是红色的,大黄的根茎是**的,黑牵牛的种子是黑色的,紫草的根是紫色的。其它如朱砂、金银花、赤苓、丹参、鸡血藤、黄柏、金莲花、红娘子、青风藤,也都缘其特有的颜色而被冠以贴切的药名。

以味道或特殊气味取名: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是根据中草药的味道、特殊气味而命名的,如香薷、香附、藿香、茴香、苦参、酸梅、酸枣仁、甜叶菊、甘草、九香虫、鱼腥草等。

以形态取名:有些中草药是根据植物或生药形态而命名的。人参的根像人形,故名人参。有一种草药的茎叶遍布白毛,看去宛如老叟的发,因此称之白头翁。乌头的块根因类似乌鸦的头而得名;牛膝是因其茎节膨大部分类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马兜铃是因其状如马项下的系铃而得名。其它如马钱子、附子、猫爪草、七叶一枝花、翻白草、龙眼、狗脊等,也都是因它们的形态而命名的。

因药用部分而命名:在植物方面,如白茅根、麻黄根、桑叶、苏子、橘皮等;在动物方面,如虎骨、鹿茸、蝉蜕、龟板、鸡内金、海狗肾、全虫、蜈蚣等。

因生长特性而命名:有些中药是根据它们的发育特性而命名的。如款冬花冬季开花,忍冬藤经冬不死,夏枯草在夏至枯萎,桑寄生寄生在桑树上;其它如冬虫夏草、半夏、垂盆草、半边莲、巴豆、旋复花、鸡血藤等皆是。

以动物取名:如猪苓、马蹄莲、牛尾蕨、羊肝菜、鸡血藤、鸭跖草、鹅不食草、猫爪草、虎杖、狼毒、蛇床子、骆驼刺、飞燕草、金鸡菊等,均由动物而取名。

因纪念某人而命名:是以最先发现或最初使用人的名字作为药名。如使君子、何首乌、刘寄奴、杜仲等。

以数字取名:如一见喜、二宝花、三棵针、四季青、五味子、六月雪、七星剑、八角莲、九月菊、十姐妹、百日红、千年健、万年青等,皆由数字而取名。

沿用外来药物的译名:是根据进口药物译音或冠以“番”、“胡”等字样。如曼陀罗、诃黎勒、番木鳖、胡椒等。

以功效取名:有些药物为了突出它的主要性能,往往直接以功效命名。如防风是因其善于疏散风邪;血竭长于止血;锁阳能补肾固精;*羊藿可使公羊动情;千里光能明目;益母草善于调治妇科病;通草能利小便;王不留行可通乳;伸筋草能舒筋活络;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治疗须发早白;大风子可治麻风等都是因其功效而命名的。

因炮制(加工)方法而命名:如甘草加入蜂蜜拌炒谓炙甘草,柴胡加入醋拌炒谓醋柴胡,西瓜加工制霜谓西瓜霜,生地经过反复蒸晒谓熟地等。

除上述方法外,有些药材具有两种特性,如黄连是因其色黄、根茎节节相连,细辛是因其根细而味辛得名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