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将军位的两汉时期的将军名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汉朝将军位的两汉时期的将军名号,第1张

1、西汉将军名号:

注:以下人物名录不完全,作参考用

1)大将军:地位崇高,位上公,武帝后大将军同为大司马。韩信、窦婴、卫青、霍光、王凤先后担任此职。

2)骠骑将军:武帝元狩二年置,与大将军同列大司马。霍去病曾任此职。

3)车骑将军:汉高帝时就有,靳歙、卫青、张安世、王音等曾任此职,掌宫卫禁军。

4)卫将军:汉高帝时就有,王恬启、宋昌、张安世等曾任此职,掌南北军。

5)上将军:吕后七年时以吕禄为之。

6)前将军:武帝时赵信、李广曾为之。

7)左将军:武帝时公孙贺、荀彘曾为之。

8)右将军:武帝时苏建、赵食其曾为之。

9)后将军:武帝时李广、曹襄曾为之。

10)中将军:武帝时公孙敖曾为之。

11)游击将军:汉高帝时就有,陈豨、苏建、韩说曾为之。

12)复土将军:文帝七年以张武为之。

13)将屯将军:文帝七年以属国悍为之,武帝时王恢为之。

14)骁骑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李广为之。

15)护军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韩安国为之,诸将皆属之。

16)轻车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公孙贺为之,后李蔡曾任此职。

17)材官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太中大夫李息为之。

18)骑将军:武帝元光年间以公孙敖为之。

19)伏波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路博德为之,击南越。

20)楼船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杨仆为之,先后击南越、朝鲜。

21)戈船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归义越侯严为之,击南越。

22)下濑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归义越侯甲为之,击南越。

23)横海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韩说为之。

24)浮沮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公孙贺为之。

25)匈河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赵破奴为之。

26)十二部将军:武帝元封元年置十二部将军伐匈奴(?)。

27)拔胡将军:武帝元封四年以郭昌为之。

28)因杅将军:武帝太初元年以公孙敖为之,因杅为地名。

29)贰师将军:武帝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之,征大宛。因贰师城而得名。

30)浚稽将军:武帝太初二年以赵破奴为之,征匈奴。因浚稽山而得名。

31)强弩将军:武帝时李沮曾以左内史为之。

32)度辽将军:昭帝元凤三年以中郎将范明友为之,因度辽水而得名。

33)虎牙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田顺为之。

34)蒲类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赵充国为之,因蒲类泽而得名。

35)祈连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田广明为之,因山得名。

36)破羌将军:宣帝神爵元年以辛武贤为之。

37)护羌将军:王尊曾为之。

38)奋威将军:元帝永光二年以太常任千秋为之。

39)建威将军:元帝永光二年以韩次君为之。

40)步兵将军:平帝元始五年以执金吾王骏为之。

41)文成将军:武帝元狩中,以少翁为之。

42)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元鼎四年,拜栾大五利将军,并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43)天道将军:《史记·封禅书》中说,天子刻玉印为“天道将军”。

2、新莽将军名号: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官职改动甚多。新朝以四辅、三公、四将为十一公,其中四将为更始将军(曾改宁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另设置不少杂号将军,如:司命将军、五威将军(五威中城、前关、左关、右关、后关将军)、九武将军(九人,均以武为号)、虎贲将军、厌难将军、震狄将军、振武将军、平狄将军、相威将军、镇远将军、诛貉将军、讨秽将军、奋武将军、定胡将军、田禾将军、著武将军、平蛮将军、填外将军、捕盗将军等。

王莽始建国三年,曾令七公(太师、太傅、国师、国将、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六卿(纳言、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号皆兼称将军。地皇元年又设前后左右中五大司马之位,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郡卒正、连帅、大尹为偏将军,属令长裨将军,县宰为校尉。

3、东汉将军名号:

东汉大致沿袭西汉,将军可大致分为重号将军与杂号将军。重号将军不常置,比公者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职;位上卿者有前后左右将军等。光武帝时,吴汉以大将军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公下。明帝初即位,以弟东平王苍有贤才,以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在公上,数年后罢。章帝即位,西羌反,故以舅马防行车骑将军征之,还后罢。和帝即位,以舅窦宪为车骑将军,征匈奴,位在公下;还复有功,迁大将军,位在公上;复征西羌,还免官,罢。安帝即位,西羌寇乱,复以舅邓骘为车骑将军征之,还迁大将军,位如宪,数年复罢。自安帝政治衰缺,始以嫡舅耿宝为大将军,常在京都。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以后,大将军常录尚书事,东汉外戚多以此职而秉朝政,如梁冀、窦武、何进等。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初为大将军,后让大将军位与袁绍。除以上将军外,明帝初所置的度辽将军,职掌护卫南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以后数有不安,遂为常守。

东汉前后的杂号将军甚多,皆主征伐,事讫皆罢。杂号将军中加“大”者权力也大,常节制数路将军。有史可查的东汉杂号将军以及担任人员有:

骠骑大将军(杜茂、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建义大将军(朱祐)、强弩大将军(陈俊)、虎牙大将军(盖延)、征南大将军(岑彭)、征西大将军(冯异)、河西大将军(窦融)、西州大将军(隗嚣)、横野大将军(王常);骁骑将军(刘振、樊崇、刘歆、刘喜)、建威将军(邓寻)、振威将军(宋登、马武)、强弩将军(陈俊)、积弩将军(马音、傅俊)、积射将军(焦进)、征西将军(耿秉、马贤、司马钧)、征虏将军(祭遵)、诛虏将军(刘隆、王霸)、捕虏将军(马武)、威虏将军(冯骏)、越骑将军(刘宏)、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康)、辅威将军(臧宫)、武威将军(刘尚)、武锋将军(竺曾)、平狄(一作平敌)将军(庞萌、朱鲔、孙咸)、赤眉将军(耿欣)、中坚将军(杜茂)、宣德将军(梁统)、伏波将军(马援)、汉忠将军(王常)、度辽将军(明帝以后常置)、荡寇将军(周盛)、讨虏将军(王霸)、破虏将军(邓奉、贾复、董卓)、破奸将军(侯进)、刺奸将军(祭遵)、游击将军(邓隆)、楼船将军(段志)、孟津将军(冯异)、都护将军(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忠义将军(陆康)、扬武将军(马成)、威寇将军(杨茂)、偏将军(王霸)、兴义将军(杨奉)、安集将军(董承)等。

其实以上这些还很不完全,据《通典》记载,还有征东将军(汉献帝初平三年以马腾为之,或云以张辽为之)、征南将军(汉光武建武二年置,以冯异为之)、镇东将军(后汉末曹操为之)、镇南将军(后汉刘表为之)、镇西将军(后汉刘表为之)、安东将军(后汉陶谦、曹休曾为之)、安南将军(光武元午以岑彭为之)、安西将军(后汉末段煨为之)、平北将军(汉献帝以张燕为之)、鹰扬将军(后汉建安中魏武以曹洪为之)、讨逆将军(后汉末以孙策为之、凌江将军(后汉置,以罗献为之)等等。

汉朝有以下著名的大将军:

1、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另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候,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有关于他的典故。

2、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

3、霍光

霍光(?-公元前68年4月21日),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中叶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霍光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长美。不学无术,忠诚勤恳。初以门荫,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宿卫公正,勤劳国家。汉武帝临终时,拜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政,封为博陆侯。

4、窦宪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市)人。东汉名将、外戚,大司空窦融曾孙。建初二年(77年),汉章帝册立其妹为皇后,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永元元年(89年),派人刺杀太后宠臣刘畅,嫁祸于蔡伦。

事泄获罪,囚于宫内,请求出击北匈奴,以功赎死。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遂拜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马三万人,会师于涿邪山。

5、梁商

梁商(?-141年9月22日 [1] ),字伯夏。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时期外戚、将领,九江太守梁统曾孙,官至大将军,死后谥号“忠”。《后汉书》记载“顺帝之世,梁商称为贤辅”,但因其掌权时,梁氏一族遍布朝中,从而为他的儿子梁冀的专权铺平了道路。

6、梁冀

梁冀(88年-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时期外戚、权臣。出身世家大族,为大将军梁商之子,他的妹妹为汉顺帝皇后(顺烈皇后)。

最初为黄门侍郎,历任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执金吾。永和元年(136年),拜河南尹,任内残暴不堪、肆意妄为。

7、何进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

强烈推荐老李船长写的《正说历史---大汉王朝》系列,写的幽默风趣,却又没有歪曲历史

  

《何处金无可藏娇》——穿越汉朝,很不错的阿娇文了,不单单只是言情。

  

《吕汉》——穿越成吕后,很正统,很宫斗,很沉重,超长篇。

  

《金屋恨》——没看,也是阿娇穿越文

  

《凤还巢》

  

《祁连雪》、

《骠骑行》

  

那时汉朝 汉朝那点破事儿

  

《未央赋》《大汉女郎》《询君意》 《汉朝在线》《穿越到汉朝》都是穿越的

  

《楚汉流》,写楚汉争霸时期的,是一男一女一起穿回去的,挺玄

  

赵飞燕传奇

  

如果你是我前世深爱的男人,如果你是我今生的庇佑者,如果让我再次遇到,请让我将所有的爱给你。网络写手安心被抢劫受伤昏迷,灵魂意外穿越到西汉成为一代媚后赵飞燕。玉盘轻舞、姐妹专宠给她带来的是尘世的种种禁锢。她要与命运抗争,与历史抗争,冥冥中是否一切已经注定?我要重新变成年轻时的模样,我要陪你度过漫长的一生,我要不离,我要不弃。汉成帝刘骜为了寻找自己深爱的皇后,一世一世地地万丈红尘中寻找。两千多年的时空相隔,遇上,他已垂垂老矣,以余下生命的三分之二为代价,能否换来刻骨铭心的短暂厮守?

  

《汉关》 作者:一么穿越文,但不是很泛滥的穿清文~是穿到汉武帝的时候了~中间牵涉到打仗、战争等场景~女主不想看到两军大量的人员伤亡,就用自己的计谋保全了自己军队与敌军的性命。男主是霍去病~跟女主同吃同住同睡了很久都没发现女主是女的!但可以看出男主对女主很上心的!反正我觉得写得不错啊!推荐你都去看看!还有<何处金屋可藏娇>是穿到汉武帝时,我看的时候还没完,现在也没再去看了是很聪明的女主,女主穿到前皇后阿娇身上了

大概是《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汉马融说: “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①唐孔颖达说: “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尚书》是我国现存史书中最古者,系上古历史文件和政史论文的汇编,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尚书》相传由孔子所测定,实际上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禹贡》篇者,历代学者一般设为贡赋之法。其说导源于是书“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孔安国就“任土作贡”释作“禹制九州贡法”。后之学者注释大致类此。窃谓贡考,功也,以记禹导山浚川,敷土作贡之功。是篇既以浚川——治水为主,而贡赋仅占很小份量(在全文257个短句1193字中,直接间接说贡赋者不过57句299字,所占比重较小),如此理解似更为合情顺理。中国学术界多称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而国际学术界却只认可中国拥有3600年的历史,这主要是在夏朝的承认上有分歧。夏朝,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而商朝则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中国学术界的主要证据来自于中国的一本史书——汉朝司马迁的《史记》。

汉朝的胡人是指的是匈奴。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西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汉元帝时,于五部呼韩邪和亲。后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和欧洲的中世纪史书均留有些记载。

近代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来自中亚的匈人,与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根据我国古文献文记载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及相关记录文字,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

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传说仓颉造汉字。《说文解字》记载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稍后,普遍又依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并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铸刻在青铜器上。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

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汉字

考工记,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专著,上面记载了很多刺绣的方法;刺绣技法的传承也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这对于我国一些服装设计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让我们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能够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将这些古代刺绣技法传到世界各地,也能够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麒麟阁,汉朝阁名,供奉功臣。汉武帝建于未央宫之中,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

主要用于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档案。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麒麟阁 建筑人 :汉武帝 所属 :未央宫 用途 :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档案 麒麟含义,麒麟介绍, 麒麟含义 汉朝阁名,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勋或最高的荣誉。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麒麟阁十一功臣 是十一名中国西汉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 麟阁 。 麒麟阁,汉武帝建于未央宫之中,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 主要用于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档案。 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画图麒麟阁”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麒麟阁先后供奉了十一位功臣,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但因霍光死后,其家族谋反被满门抄斩,故不名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主要有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 等,共十一人,史称麒麟阁十一臣。 麒麟介绍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俗称“四不像”,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 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装备。 据说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圆的头顶,却只有一只角。 有的说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状被描绘得略有不同。 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长寿,能活两千年。 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 《十二国记》中王是统治国家的人,而麒麟则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麒麟挑选出适合的王并辅佐王治理国家。

汉朝将军位的两汉时期的将军名号

1、西汉将军名号:注:以下人物名录不完全,作参考用1)大将军:地位崇高,位上公,武帝后大将军同为大司马。韩信、窦婴、卫青、霍光、王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