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5收藏

“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第1张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这两幅图中蕴含着的奥秘,吸引了无数后人为之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各有说辞,但是依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结果。那么“河图”“洛书”是怎么一回事,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奥妙呢?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岛岛,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周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现在很多人认为“河图”、“洛书”是《易》经的起源。西汉孔安国说:“‘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西汉古文经学家刘歆亦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然而事实上,“龙马”、“神龟”从黄河、洛水中驮出来的“神物”只是传说而已,“河图”、“洛书”在历史上有详细的记载,它们其实是周成王七年三月乙卯日周公决定营建洛邑的地图及占卜卜辞。

洛邑地处“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左传》记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周武王这时候就已有定都洛邑的想法,后周成王继位,也将营建洛邑作为一件大事,与周公、召公进行策划实施。

《尚书·周书·洛诰》中是这样记载的:“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e水西,惟洛食;我又卜e水东,亦惟洛食。’壤矗酝技跋撞贰!/p>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河图”是周成王营建洛邑之时,由周公旦实地察看后绘制的洛邑城址及其周围的河水、洛水、伊水、黎水、涧水位置图,故命之曰“河图”。它是洛阳市最早的市区地理图;而周公旦为选定城址卜筮的卜辞,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洛书”。此后不久,就将这“图”、“书”刻之于美玉之上,称之“河图”,是为周室之宝,康王即位时曾被作为国宝陈列。

那为什么《周易·系辞》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呢?在今本《周易·系辞》这样记载,“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其实是鼓吹神道占卜之辞,按照行文用语所观,其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与前面文字不是一人所写,明显是后人在前文的基础上增添之句。

到了宋朝,世人围绕“河图洛书真伪、八卦是否据河洛而画”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

《周易·系辞》提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先秦两汉至唐代文献基本持此观点。然河洛图式早已失传,至少唐末已不可见。宋初陈抟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世,于是引起肯定派与疑古派的论争。

这两派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所不同的是,疑古派则视“河图洛书”为怪妄,并大肆攻击。其先驱为北宋欧阳修,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清朝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河图洛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易》经无关。

与此同时,肯定派则极力崇尚河图洛书,不仅反驳疑古派言论,而且在河图洛书研究、破释方面取得不少成果。王安石、苏轼等人均不赞成欧阳修的观点。到了清代,解析河图洛书的着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均为上乘之作。

民国至解放后,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近代疑古派则以顾颉刚为代表,在其《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中彻底否定河图洛书。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发掘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与洛书完全相符,说明宋人图书,绝非臆造。

到现在一般认为“洛书”至迟于西汉初年已经存在,然对“河图”的来源及“河图洛书”与《周易》谁先谁后等问题仍有争议。

学习奇门遁甲有好几种方法,可以自学,可以参加培训,也可以拜师,但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好处和弊端。

自己看书自学的,未必看得懂、学得会、理得透。如若是自学最好从现代人著作的奇门书籍入手再慢慢接触奇门典籍,比如先看张志春的《神奇之门》,对奇门有个全面的了解再涉及到奇门古籍。自学的好处就是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较少的支出来确认自己是否有学习奇门遁甲的潜质。

花钱去参加奇门培训的。目前奇门培训的收费普遍都是七八千、上万,培训费高不说如果还没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那就得不偿失了。尤其是现在培训届的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参加了培训有时候学到的还不如自己看书学到的多,更有甚者只是编凑一些市面常见的知识就开始做培训。不过要是遇到一些还不错的培训老师,那也是可以节省很多自学时间,更快入门。

想要拜师学习奇门的。关键是能不能拜到明师还是一个大问题,不要把明师认为是名师,名气高的不代表水平高,再有现在很多厉害的奇门先生都慢慢的隐下去了,想拜他们为师只能看各自缘份。如果真有这个缘份,那只能恭喜你了。

不过让一些奇门爱好者一上来就花钱参加培训显然他们也不一定就愿意,拼缘份寻得一明师那就更难了,所以很多人都是会优先选择通过自学的方式接触奇门遁甲。

如何通过自学来让自己踏入奇门遁甲的大门,这就是一个比较考验人的事情了。这不是自己买几本书回家抱头啃就能学会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首先需要先确定自己是要学习转盘奇门、飞盘奇门还是阴盘奇门,然后再搜集学习资料,并且是要搜集一些现代人所出的书或者曾经的培训视频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

自学转盘奇门的话可以用幺学声老师的学习资料,教材为:不吹牛第一届奇门遁甲预测培训班资料汇编,里面有很多该老师的预测经验以及一些预测案例,讲解的也很到位,以此入门转盘奇门足以,用心学习想不入门都难。

阴盘奇门的实在没接触,不懂,没办法告知如何自学。

由于自己是主学飞盘奇门的,所以对此会了解得多一点。目前能找到的比较好的学习资料有宋奇鸿老师的五元通圣、灵曦子老师以及隋国明老师的鸣法奇门体系。其中宋奇鸿老师的五元通圣体系以六亲作为判断标准,需要记忆背诵的基础知识也是极少的,准确率又高,所以在不明确自己是要学习转盘、阴盘还是飞盘奇门之前,宋奇鸿老师的体系算是最适合新手入门的了。

当然只看现代人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入门后就应该要开始深入研究奇门古籍。

不管是学习转盘、阴盘还是飞盘奇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九宫八卦、九星八门九神等基础知识都是要学的,所以《五行大义》《河洛精蕴》是必须要备的,再有《御定奇门宝鉴》也是一定要有的,这本书可以说目前所有奇门古籍里面算是最经典也是有着最多秘辛的一本古籍了。

至于其他的古籍,到时候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体系再进行选择。

  周易,不知道刚念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据调查研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要么是仙风道骨的老道长,要么就是那些坐在街头带着墨镜身前摆着看相算命字样的算命先生,当然,想起后者的居多。我们知道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我们正儿八经的课本里,算命是绝绝对对,的的确确被列入糟粕行列的。而周易在现世人们的潜意识里又往往与算命脱不开干系,于是周易被蒙上了厚厚的迷信色彩。  

  在周易文化里面风水,手相,卜卦,命理等都是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由《周易》学说衍生出来的分支学科,它们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周易》学说的理论体系。而这些东西在常人看来却都属于迷信范畴,可是周易真的是迷信吗?  

  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唐代有个人头痛,到处求医都无济于事,最后去求神医孙思邈给他诊治。孙思邈并没有给他开出药方,而是要这个人把他的床位稍微移动点。可是就是这小小的改变,治好了那个人久治不愈的头痛病。通过移动床位竟然能解决头痛的问题,在大多数人来看都是迷信不过了的。但事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神医孙思邈因为观察了那个人的房间,发现他的床位对着风来的方向,而人在睡着后是觉察不到这些细微的风给他造成的不适,只有醒来后因风引起的头痛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所以孙思邈才能不开药方,通过移移床位为他治好了头痛病。  

  说到这,又想到了时下火热的中医掌纹医学,通过手掌心的纹路可以看出你的免疫力怎么样,最近的身体状况怎么样,甚至可以发现并提示你身体里你丝毫没发觉的病变,这些是不是又让你不由自主地与手相联系在一起了?其实这也属于周易文化的范畴,手掌中不同的小区域还分别对应了人体心脏、脾、肺等器官。这些对于医学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周易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只是我们没有专门从事周易研究所以没有察觉到而已。  

  比如说最近有一篇热门的文章《人体的病来自于身体内的湿气》,看似与周易毫无瓜葛,可事实上,周易的风水原理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除了人体外部有风水,人体内部也有风水,百病都是由风而生,风寒进入人体,于是引发人身体内部气流的混乱,人体内局部区域气流将受到阻碍,继而便导致了病变。中风现象亦可用周易中人体内部风水来解释。同样我们还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情绪来调节人体的内部风水的。  

  再比如说现代房屋设计科学,其实与周易文化亦是相通的。举两个浅显的例子,风水学中,家里的门窗,床位,书桌等物品的安装摆放都有讲究,其主要依据是在房间流动的气流。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便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假若一间卧室开了一扇窗,那么气流进入后便会在房间里流动,这时随意改变一下柜子或者书桌甚至小物件的位置,气流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而周易中的风水看的也就是这气流在房间里流动时的大致方向。凭常识,我们都知道,咱们的床头最好不要朝着大窗,或者大门。因为晚上人睡着后,风从大窗或者大门进入,容易引起人的头痛感冒,就像开始那个去找孙思邈的病人一样。周易文化在这个问题上得到的结论和上述是一样的,只是它的语言更偏向周易式的专业化,不像我们现在这种聊天似的口吻。  

  再者,房屋坐落关系风水,这个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应该不陌生,周易里大致是说那房屋通常要坐北朝南,或者背对西北朝向东南。这乍一看,准得说哟,迷信了!可是自个儿仔细想想,这是不是可以和我们学过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呢?《周易》是属于北半球的中国人写的。在北半球,一年中大多数的风是来自西北的冷风,尤其是冬天,自西伯利亚的寒风长驱直下,我们裹着厚厚的大棉袄都得冻得够呛,尽量躲在家里不出门,但如果此时你家的大门是对着西边风来的地儿,你一出一进,风便呼呼地往屋里面灌。你关上门,它也会往门缝等平时不起眼的地方肆意地往你房里钻,在这种寒风的侵扰下,人若是不感冒倒是个奇迹了。而相反,东南风是来自赤道,从海洋上飘过来的暖空气,东南风多的时候就是咱们可以卸下大棉衣,穿上一件长袖或者短袖就能乐乐活活过的时候了。对着暖暖的和善的东南风,比起对着来势汹汹毫不客气的西北风实在是好多了。坐北朝南,或者坐西北朝东南都是有利于北半球的人身体健康的房屋坐落方法。放眼望去,咱们的房子的确就是这样建的,难道还要说周易讲的没道理,是迷信?  

  风水学是一门学科,它综合了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哲学,甚至心理学等多种人文和自然学科,它追求的是建筑的人文美与环境的自然美的高度和谐,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我们应该合理地看待它,不要带上迷信的有色眼镜直接把它纳入了糟粕。  

  周易的很多理念在现在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比如它的追求平衡的理念对于现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意义。周易文化中,无论是看风水还是看其他的什么,都有一个潜在的中心词,那便是平衡。但我们人类一直以来却都在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我们滥砍滥伐,过垦过牧,围湖造田大自然于是以泥石流,土地沙化,沙尘暴风靡,湖水面积萎缩等方式惩罚我们。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多都是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这种平衡理念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  

  周易亦能协助自然科学的研究,现在很多自然科学家都开始在进行科研研究的同时,读读周易,启发自己,以协助自己的科学研究。但目前研究周易的文科方面的人才仍然占了大多数。我想我们研究周易的不能仅限于文科类的人才,学习自然科学的也应该花点时间研究研究周易,这样周易才能在文理人才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解释或者说破译,也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协助人类事业的发展。  

  我想现在很多人直接把周易文化看做是迷信,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来自那些一知半解的江湖术士。现在街头的那些个看相算命的,大部分都只是学了一点周易的皮毛工夫,就出来打着周易大师的幌子来混饭吃。声东击西表现得很玄乎,迷信味道十足,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人们觉得实在是太没道理太不靠谱了,于是周易被扣上了迷信的帽子。  

  周易并不是迷信,而是尚未能被人们完全解释的科学。我们怎么能在现代人们无法解释其现象,无法很好体会其精华的时候,就给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冠上迷信的头衔呢?周易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而神秘玄深的礼物,我们应该努力探求其中的奥妙,汲取其中的有益养分,指导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千万莫要迷信二字蒙蔽我们的双眼,掩埋了周易文化的实有光辉。

自学方法如下:

1、摆正心态,学习一门知识,尤其是易经这种非常深奥的知识,首先要有恒心和毅力。

2、了解易经,知道它大概是什么、讲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寻找合适的入门书籍,作为入门最好选用有翻译的书。

4、对基础方面的知识加强记忆。

5、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一方面可以互相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相互讨论问题。要学会画图,从基本的阴阳图开始,从两仪,四象,八卦,然后六十四卦,要学会画出这些卦图。

然后八卦与万物之间的联系。八卦用于代表万物,为何要代表这些,要搞清楚。比如兑卦icon,为何是高兴,为何是残缺,为何是言语,为何是少女,为何羊,为何代表金,这样你学习八卦就进步更大了。

河与图研究易学更是费时费力,继往圣之绝学,更是难乎其难

九良风水

7小时前

继往圣之绝学,难乎其难!研究易学更是费时费力,关键是有很多时候,你恐怕接受了假学问还自以为是。

在实践中,由河图可以推演文王八卦,而由文王八卦,却难以反推河图。为什么这样?

读《春秋纬》,记载:"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

刘牧《易数钩隐图》曰:"河图陈四象而不言五行,洛书演五行而不述四象。"

刘牧所谓河图,即今本洛书,而其所谓洛书,即今本河图。其所言河洛的先后天意涵与《春秋纬》同。今本洛书以9数布列9宫,9为乾卦之数,且洛书之数相合共45,9在奇偶数中为纯阳之数,配乾卦,故曰:"河以通乾出天苞",其篇数为9,先天之象也;今本河图五行合另一隐而不现之土,其数为6,6为坤卦之数,且河图之数相合共55, 11之根数为1,1在生成数中为纯阴之数,配坤卦,故曰:"洛以流坤吐地符",其篇数为6,后天之象也。刘牧对河洛的理解是准确而深刻的。今人所以易置河洛先后天的意涵,当自朱熹起。朱熹易置刘牧图书,复颠倒二者先后天意涵,遂致河洛奥旨沉晦数百年,终不得其解。

所以,洛书乃伏羲八卦之图书,伏羲八卦乃洛书之卦象,表述的是先天之理。

河图乃文王八卦之图书,文王八卦乃河图之卦象,表述的是后天之理。

愿有识之士能共继此往圣之绝学,则不负先圣演易作卦之苦心。

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附论》曰:"火上水下,故九为离,一为坎;火生燥土,故八次九而为艮;燥土生金,故七六次八而为兑;干水生湿土,故二次一而为坤,湿土生木,故三四次二而为震巽。以八数与八卦相配而后天之位合矣"。

"先天者",阴阳未分,形质未成;"后天者",二气交互,品物流行。

《黄帝九宫经》:"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兑御得失。"九数相合共四十五。

《周易.系辞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太玄经》:"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五相守而居乎中。"

南宋朱熹、蔡元定之"易学启蒙"主张:"将河图分为一、二、三、四与六、七、八、九两组数字,其中奇数为二十、偶数也为二十,以乾坤坎离居四正位,以兑震巽艮居四隅之位,并且将两组数字分为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先将一六配坤卦、二七配干卦、三八配离卦、四九配坎卦,再将艮兑震巽加入"。

清代江永《河洛精蕴》则有不同的说明,江永说明河图数与先天八卦的上中下划有密切关系。江永首先归类一、二、三、四与六、七、八、九的八个数字,认为十减九为一,所以四九为太阳;而十减八为二,所以三八为少阴;十减七为三,所以二七为少阳;十减六为四,所以一六为太阴。依照以上的分类,江永认为一、二、三、四,由中宫之五、十所生,隐藏于四方八数之中,从太阳而少阴至少阳而老阴。有此分类之后,再从阴阳老少之中,加上一奇一偶,自然加上奇数者归类于奇数,加上偶数者归类于偶数,举例来说,老阳为四九,加上奇数则为干卦,加上偶数为兑卦,则九为干卦,四为兑卦,以此类推,将八数配于先天八卦。朱熹、蔡元定的解释方法,并未清楚说明为何九四为老阳而一六为老阴,于江永之"河洛精蕴"则清楚解释配卦的方法,从阴阳老少四象的分配,至四象再细分至八卦,均有清楚的解释。

易学无止境,最近有人提出了真河图的说法。初步看以为还是没有清楚为何九四为老阳而一六为老阴,故九六、二四90度互换。

其实不然,这是更深一层的问题,我们平时看到的太极图都是"双鱼眼"。

你有没有看过单眼的太极图:

反正也没人看,不妨多上一张图,这叫"培阳卦"(音),你见过吗,有知道用法的,请不吝赐教!

最后,忙正事吧!浪费您时间阅读了,慈悲!

送您九爻易秘传心法歌诀:

世传周易,吾秘山藏。

先天为本,洛书为纲。

周行四时,指示八方。

三才列阵,九爻成章。

阴者主阴,阳者主阳。

阴阳逆位,所主不祥。

宇宙渺渺,人事茫茫。

观其象数,可知否藏。

三才八阵,变化无常。

以阵为卦,八倍文王。

宣而广之,或有祸殃。

秘而传之,永葆灵光。

千载而后,乃得发扬。

喻我传人,慎之勿忘。

(八十一数源自于后汉时期杨雄的《太玄经》(也称为九爻易)。)

59阅读

搜索

河图洛书必背口诀

千古奇书易经100句

周易全集免费阅读

太玄经心法口诀

袁天罡2020年预测周易

周易入门必背1

养生吐纳六字诀源于《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服气疗病》。其篇曰:“凡行气以鼻内 (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稲,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气,呬以解极。”

其中“下气”即为使内气下行,“散滞”就是化解体内郁积滞气,“解极”即解除身心疲困——人体一旦到“极”就过了,譬如“过劳死”即是。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出浊气,吸入清气的呼吸吐纳之法。《庄子·刻意》说:“吹呵呼吸,吐故纳新。”这种吐纳之法就是以“呵、呼、嘘,嘻、吹、呬”六字引导,把胸中的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鲜之气。古人认为这样吸取生气,吐出死气,可身体健康甚至长生不死。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因为历史变迁对语言的影响,各地对六字诀读音不尽相同,这自然对养生效果有所影响,所以国家体委对《六字诀》搞了一个课题小组,研究来研究去,得出几条基本结论:

1、脏腑对应关系:呵——心,呬——肺,嘘——肝,呼——脾,吹——肾,嘻——三焦。

2、若治病为目的,应以五行相克的顺序:呵——呬——嘘——呼——吹——嘻;

若养生为目的,应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嘘——呵——呼——呬——吹——嘻。

3、六字读音: 呵——hē,呬——si,嘘——xu,呼——hu,吹——chuī,嘻——xi

六字诀课题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参考《河洛精蕴》关于五行、五音、五脏的论述,《河洛精蕴》是清人江慎修(名永)七十九岁之作,内篇“河洛之精” 三卷,本朱熹《易学启蒙》四篇内容而推衍。按照其时代、所从门派及该人修为,根本不能作为六字诀是非判决的核心依据。而六字诀顺养生、逆治病的提法,是对 生克关系简单粗浅的理解,生可造害,克可养益,这点都不懂,让人遗憾。

六字诀课题组的贡献,在于定音。中国字不同地域发音不同,各朝各代也发音有异,检验真理的方法,就是看振动的实际效果。从现有文献来看,以“养气功六字 诀”“峨眉派”“六字真言”的说法基本概括了六字诀的读音和口型的差异。其中,“呵”字,“养气功六字诀”读“ke”,“峨眉派”读“ha”,“六字真 言”读“he”;“呬”字,“养气功六字诀”读“xia”,“峨眉派”读“si”,而“六字真言”读“xi”,甚至还有人读“hei”,差异最大。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呼字读hu正好为喉音,五行属土,对应脾;呵字读he正好为舌音,五行属火,对应心;嘘、嘻读xu、xi为牙音,五行属木,对应肝、 胆;吹字读chuī正好为唇音,五行属水,对应肾。呬字读si则正好为齿音,五行属金,对应肺。这种发声部位解释与我国戏曲界专家所说相同,并符合中医理 论。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象栩栩如生,与近代几无差别。河图四象、28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知必被发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象,距今约5000多年。可知那时人们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图、洛书之数了。据专家考证,形意墓中之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前。这说明邵庸等先哲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其言不虚。

  释义

  一,河图之象

  河图用十个黑白园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以上为《河图》。其中四象,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二,河图之数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6,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三,河图之理

  1,河图左旋之理: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旋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2,河图象形之理: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3,河图五行之理: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4,河图阴阳之理: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园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5,河图先天之理: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遂无穷。暂且论之。

  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

  (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宋初陈抟创“龙图易”。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图》中载其图。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众说不一,尚在继续探求中。

  (2)河图,洛书的关系。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敌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易学启蒙》)蔡沉:“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洛书体方而用圆,圣人以之而叙畴。”并认为河图主象、洛书主数;河图主偶、洛书主奇;河图主静、洛书主动。(《洪范皇极·内篇》)清万年淳以图之方圆论河洛关系,认为:“河图外方而内圆”,“中十点作圆布”,“外四圈分布四方,为方形,十包五在内,仍然圆中藏方,方中藏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书纵横皆十五之数,是又河图包裹洛书之象。河图点皆平铺,无两折,洛书亦然。”“洛书外圆而内方,圆者黑白共四十数,圆布精其外,包裹河图之象。”“河图已具洛书之体,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因将图书奇偶方圆交互表之以图。”(《易拇》)近代杭辛斋认为:“河图为体而中有用,洛书为用而中有体。”“有以图书配八卦者,多拘执而不能悉当,其实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即后天。”“故图与书,相互表里,不能分割。”(《易楔》)还有人认为河图重“合”,具有奇偶相配、阴阳互抱、生成相依的特点;洛书重“分”,具有奇偶分离,生成异位的特点,两者一分一合,体现对立统一、盛衰动静的辩证关系。

  《易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子相信河图、洛易的存在,并以二者作为圣人作《易》的四条依据之一。

  4 9 2

  3 5 7

  8 1 6

  九宫

  对河图,洛书的图形,文献一直保存至今。河图实际是1——10排列而成,5和10构成中宫,奇数为阳,白色,代表天数(生数);偶数为阴,为黑,代表地数(成数)。洛书实际是九宫,即1——9排列而成,横,竖,斜三个数相加和都是15。河图、洛书形式不同,本质相同,都表示历法和卜筮,四面八方,四时八节,八卦 ,九宫及五位统一的体系。十月太阳历与《河图》有相通之处,原因在于它们有同样的源头。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传认为河图即八卦。有文献说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也有尧,禹受图的说法。《竹书纪年》轩辕“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风后受图的说法流传很广。有人以为龙马为东方七宿的龙与天马四,与《山海经》中的“马身而龙首”相符,当为上古龙马图腾的人在星空中找到的龙马。从贾湖文化来看,8000多年前有卜卦是事实,产生河图一类的图文是可能的。后来相传,成为“帝王受命之瑞”。

  汉代认为洛书即《洪范》九畴。“天兴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汉书五行志上》认为《尚书洪范》中从“初一曰五行”到“长用六极”是《洛书》本文。《易纬乾凿度》所说太乙行九宫之法,成为后世术士所用的洛书。太乙即太一,所行九宫为:中央招摇,北宫叶蛰,东北天留,东宫仓门,东南阴洛。南宫上天,西南玄委,西宫仓果,西北新洛。太一移宫的日期为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节。八节又与八风相应。八卦的八个方位加上中央就是九宫。八卦的方位与八节对应,从日运行方位和斗柄指向均可得到证明。以后天八卦为例,震为东,代表春分;巽为东南,代表立夏;离为南,代表夏至;坤为西南,代表立秋;兑为西,代表秋分;乾为西北,代表立冬;坎为北,代表冬至;艮为燕北,代表立春。后天八卦由周文王定,那以前的先天八卦则是:震东立春,离东春分,兑东南立夏,乾南夏至,巽西南立秋,坎西秋分,艮西北立冬,坤北冬至。周代以前八卦和美洲印第安人八卦都是得天独厚天八卦。我国发现了很多“八角星”图案。距禽大约6500年的崧泽文化多处遗址及江苏坯县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比较早的。距今4000年的内蒙赤峰敖汉旗小河沿文化仍有类似图案。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一只玉鸟上,胸腹部刻有八角星图案,而夹在玉龟腹甲与背甲之间的长方形玉片上的图案,即为上古的洛书。玉片边缘的贺孔数,为四、五、九、五。是表示太一自循行至四,还至中央五,自六循行到九,还至中央五。湖南安乡汤家岗大溪文化的八角星图案,与墨西哥阿斯特克太阳历石有相似的格局。楚缯书的十二月相图四方书的十二月相图四方各一棵扶桑树,与密斯特克(印第安人一支)坛台八卦扶桑图的扶桑树相似。密斯特克的扶桑图作八卦九宫格局。可见,河图洛书就是八卦九宫,四时四方五位与八节八方九宫只是把一年和方位进行四分与八分的区别,中宫之位无关紧要。

  上古的河图洛书正如考古所见,应只是图形,没有数字。二千年前传下来的数字的河图、洛书,虽然一个是10个数,一个是9个数,本质上却相同。其论证参看葛志毅先生《明堂月令考论》一文的相关部分(《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

  河图洛书的意义在于,第一证实了《易》关于卜筮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具体体现 。第二,承认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八角八芒图案和美洲太阳历石为历法,就应该承认6500年前的相似图案也是历法。第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早期八卦无文字形式,良渚文化已有用数字记录的卦文,周原遗址则出土了用一、--表示卦象,但八卦在中华文化的温长历史中至少八千年连续传承,并分布到环太平洋地区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讲史、写史不应忽视这些事实。

  民间传说

  起源与传说

  关于河图洛书起源的学说。古今认识不一。传统一般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河出马图”。先秦也有持否定观点:

  (1)伏羲受河图,画八卦。《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2)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3)帝尧得龙马图。《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

  (4)帝舜得黄龙负河图。《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5)大禹受洛书。《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6)成汤至洛得赤文。《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7)文王受洛书、应河图。

  (8)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对此历代均有争议。围绕其来源,后世还有以下观点:①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②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③来源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④来源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历法。⑤洛书起源彗星的气体尾巴轨迹。⑥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天地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之言,均未得到公认。

  传说

  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上,但说法不一,见解各异。这里介绍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传说之一: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传说之二:

  据传在黄帝时,黄帝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领,巡游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传说之三:

  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之四:

  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书”。

  传说之五:

  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一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真伪考—图书之争

  亦称“河洛之争”。宋以来围绕河图洛书真伪、八卦是否据河洛而画等问题的论争。《周易·系辞下》提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先秦两汉至唐代文献基本持此观点。然河洛图式早已失传,至少唐末已不可见。宋初陈抟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世,于是引起肯定派(图书派)与否定派(疑古派)的论争。图书派内部针对何谓河图、何谓洛书,有“图九书十”与“图十书九”的分歧,前者以刘牧为代表,王湜、朱震、郑樵、朱元升、李简、薛季宣、张理袭其说。后者以朱熹、蔡元定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响很大,后者则为后世通行说法。两者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疑古派则视河、洛为怪妄,并大肆攻击。其先驱为北宋欧阳修,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元钱义方《周易图说》认为图、书之书,是因《周易》而造易数,绝不是因图、书而出《周易》。元陈应润《周易爻变义蕴》指出,先天之图为道家假借《易》理以为修炼之术,不是《周易》本旨。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作《易》无关。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洛书来源于《乾凿度》郑玄注及其九宫图,而河图亦为发挥《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出。另明刘濂《易象解》、清毛奇龄《河图洛书原篇》、张惠言《易图条辨》等均以为《易》未遭秦火,图书亦不当失,其中或认为河洛为道家炼丹养生之图,或认为只是画卦中一事,并非则之而画卦。众难纷然。与此同时,肯定派则极力崇尚河洛,不仅反驳疑古派言论,而且在河洛研究、破释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宋图书派坚持自己立场,并为此宏扬。另王安石、苏轼亦不赞成欧阳修观点。元胡一桂、吴澄等力驳疑古之论,并作有益分析。清代解析河洛著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均为上乘之作。民国至解放后,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杭辛斋、黄元炳阐述河洛之意,多前人所未发。近代疑古派则顾颉刚为代表,其《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彻底否定河洛。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发掘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与洛书完全相符,说明宋人图书,绝非臆造。一般认为洛书至迟于西汉初年已经存在,然对河图的来源及图书与《周易》谁先谁后等问题仍有争议。

  [概要]河图洛书所表达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只要细加分析便知,数字性和对称性是“图书”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和”或“差”的数理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完全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或推导出河图洛书,并证明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还可以发现,河图洛书与算盘”和“万字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

  河图洛书是以黑点或白点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两幅图式,如图所示。

  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它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公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谜。

  当审视、梳理河图洛书的历史踪迹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共识:

  ——河图洛书,在先秦西汉的典籍中有其文字记载。《尚书·顾命》说“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称“子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管子·小臣》讲:“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以后,在汉代刘歆、孔安国、杨雄、班固等人的著作中也屡有提及。

  至于河图洛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各书上都没有明言。

  ——河图洛书在宋代初年才被发现。它们始传于宋代华山道士陈抟,他提出的图式叫作《龙图易》,《宋文鉴》中载有《龙图序》一文,讲到了龙图三变的说法,即一变为天地未合之数,二变为天地已合之数,三变为龙马负图之形,最后形成了河图洛书二个图式。但是,陈抟在龙图三变之后,没有提到河图洛书的名称。第一次给这两幅图命名的是北宋易学家刘牧,他精研陈抟所传《龙图易》,著书《易数钩隐图》,于是,河图洛书才为世人所知。当时,对采用“图十书九”,还是“图九书十”有过争论,最终定位于图十书九,一直延续至今。宋代的象数学家相信八卦就是由河图洛书这二幅图式推演而来的,从而,易学史上形成了用河图洛书解释八卦起源的图书派。

  ——洛书与汉初著作《大戴礼记》中记载的明堂九室,与西汉未年著作《乾凿度》中的九宫说,在9个数的方位配置上完全一致。明堂大约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礼义兼祭祀作用的建筑物,深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总之,从现存的有关史料来看,河图洛书的来源古老悠久,扑朔迷离,没有一个明确可靠的答案。

  怎样来正确认识河图洛书呢?

  一、解析河图洛书

  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难发现,这两幅图具有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这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数字性。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图书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因此,数字性是河图洛书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对称性。两幅图式的结构分布形态对称,具体表现在二个层面:其一,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是对称的;其二,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中,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书,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

第一编《周易》译注

第一章周易

上经

下经

第二章传文

文言传

第三章彖辞传

彖辞上传

彖辞下传

第四章象辞传

象辞上传

象辞下传

第五章系辞传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第二编《周易》解读

第一章《易经》概述

《周易》的定名

《易经》的基本观念——象、数、辞、义

象辞之间的关系

《易经》的注释和流传

第二章《易经》解读

上经解读

下经解读

第三章《易传》概述

先秦关于《周易》的解说

《易传》的形成和篇目

《易传》的象数体例

《易传》的义理内涵

第四章《易传》解读

系辞解读

系辞传上解读

系辞传下解读

说卦传解读

序卦传解读

杂卦传解读

第五章《周易》典籍图释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

宋·朱震《汉上易传·卦图》

宋·朱熹《周易本义》

宋·朱熹《易学启蒙》

宋·林至《易裨传》

宋·税与权《易学启蒙小传》

宋·朱元升《三易备遗》

元·张理《易象图说内篇》

元·张理《大易象数钩深图》

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

清·江永《河洛精蕴》

第三编《周易》研究及其发展史

第一章易学概述

易学与经学

易学中的两大流派和演变

研究历代易学的意义

第二章两汉易学

汉易与今古文经学

汉易的主要特征

孟喜与京房的易学

易纬

关于焦氏易林

郑玄易学

荀爽、虞翻易学

王肃易学

第三章晋唐易学

易学与玄学

王弼易学

韩康伯易学

关于郑王之争

孔颖达与唐代易学

崔憬易说

第四章两宋易学

……

《周易全书》第二册

《周易全书》第三册

《周易全书》第四册

“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这两幅图中蕴含着的奥秘,吸引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