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名称和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5收藏

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名称和特点,第1张

1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明了 兽面纹主要的装饰对象是鼎,青铜鼎除了作为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作礼器使用兽面纹大都以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器物,相信这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研究古中国的社会、经济与宗教的主要依据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有耳,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 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 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推动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装饰 自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后,历代沿用这一名称 23龙纹包括夔纹和夔龙纹这里的"夔"古称是一角一足的动物,实际上则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像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纹饰也各有不同,按图案结构分,有爬行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双体龙纹、两头龙纹等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夔纹 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4凤鸟纹 凤凰始见於《诗经》,原为“凤皇”,汉代毛亨解释为“雄为凤,雌为皇”凤和龙同为古代的祥瑞动物“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玄鸟就是商的图腾,在古代,凤鸟就是鸟图腾的代表 凤鸟纹按照构图形象分为长喙鸟纹,体躯是鸟,头部有一较长的喙;鸱枭纹,正面,大圆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雁纹,是鸟纹中写实的形象,属春秋晚期北方的风格凤鸟纹多饰於鼎、簋、尊、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口、腹、足等部位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鸟纹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 5 蟠螭纹 民间有龙生九子,蛟和螭都是龙子的说法,而蟠则指“盘曲而伏”古代表铜器上的蟠螭纹,其身体和腿似龙,而面部似兽此纹于商、明、周,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玉器上的主要纹饰战国的蟠螭纹,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身上多为阴线勾勒,尾部呈胶丝状阴刻线汉代,眉上竖且内色,眼眶略有下坠,鼻梁出现了细线划纹,身体与战国时没有差别,只是尾部出现由两个卷纹只有三条腿南北朝时期,眼睛稍长且有弯度,嘴边两腮多有凹槽,头上有的长角,有的无角,腿短,一般前腿只有一个,所以也是三条腿,有时,前腿伸出一点作为第四条腿,尾部的卷云纹较以前宽了一些宋代,最大的特征是在鼻子下有一条很宽的阴线,极富立体感元代,头额宽而高,其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颈项低下,许多地方已被发毛掩住、上升、伏地、盘旋等形象,其气势磅礴,形态美观直至清代,则出现了以前各个时代均未有的独特纹饰 6蟠虺纹 蛇纹 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 蟠虺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 7云雷纹是变形线条纹的一种,大都用作地纹,起陪衬主纹的作用用柔和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盛行于商中晚期 8涡纹 又称火纹顾名思义,近似水涡,故为涡纹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有人认为,涡纹的形状似太阳之像,是天火,又故称火纹,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于商周时代 9重环纹 由略呈椭圆的环组成纹带,环有一重、二重、三重,环的一侧形成两直角或锐角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出现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10窃曲纹 是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图案,中间常填目纹,盛行于春秋战国 夔纹: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成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 龙纹: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屈曲形态,几条龙相互盘绕,头在中间分出双身 蟠螭纹:形状象夔,张口,卷尾,图案以蟠屈的小蛇(虬)构成图形 鸟纹:图案有的长翎垂尾,有的长尾上卷,头前视或作回首状也有的鸟头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这种形状的鸟纹,也通称为凤鸟纹鸟纹多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 蝉纹:图案大多数在三角形中作蝉体,无前后足,四周填以云雷纹也有作长形,并有前后足的,中间再填以云雷纹 蚕纹:头圆,两眼突出,体屈曲状多饰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纹:图案表现象的形态,有长鼻构成明显的特征,也有单以象头、象鼻为图案的 鱼纹: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有的鱼形象较为呆板,有的形象生动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鱼纹常饰于盘内,反映器物装饰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结合的鱼纹也常施于铜洗和铜镜上 龟纹:其状一般是刻画出龟的全形,在铜器中见到的不多,多施于盘内 贝纹:形状作贝壳状,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 云雷纹:青铜器上的一种典型纹饰图案它的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的图案作圆形的连续构图,称为云纹;有的图案作方形的连续构图,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青铜器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勾连雷纹:由近似T形互相勾连的线条组成 乳钉纹: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有一种图案,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称为斜方格乳钉纹

南方吴越地区春秋青铜器代表有吴王夫差鉴,高045米,口径073米,重45千克。

鉴是一种水器,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时也用来盛冰。此器形如大缸,平底。器腹两侧有虎头状兽耳,两耳间的口沿旁有小虎攀缘器口,做探水状。

通体饰繁密的蟠螭龙纹交相3周。器内壁有铭文两行13字,记吴王夫差用青铜做此鉴,为吴王夫差宫廷中御用之物。

这件鉴耳上兽面的额顶又饰一高出器口的长鼻兽。另两侧装饰了立体的卷尾双角蟠螭龙,两条龙攀缘器壁,咬住鉴口,炯炯有神的双目窥探鉴内,非常形象生动。

除了立体的双龙,鉴的口沿、腹部均饰繁密的蛟龙纹。这种体躯交缠、盘旋的龙纹,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

侯马晋国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是春秋时代晋国都城新田,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侯马古称“新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于是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

从晋景公迁都于此至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共经历了208年。在这208年里,正是我国奴隶制度崩溃、封建社会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从此,晋国在新田大展宏图,威慑幽并,牵制鲁东,吞并河南,控制河西,雄据中原,傲视群雄,成就霸业,在新田大地上演绎出一部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赵氏孤儿、魏绛和戎、悼公复霸、九合诸侯、六卿专政、三家分晋,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分其地,静公废为庶人,晋国绝祀。从此侯马晋国都城被废弃了,后来也未经过大的兴建和破坏,地下遗存保存较好,是春秋中晚期的代表性城址。

侯马晋国遗址有古城遗址5座,位于牛村的一座古城称牛村古城,位于平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称平望古城,古城遗址现场被压在地下一米左右深处。平望古城遗址的东南角和牛村古城遗址的西北角叠压在一起。

另外还有白店古城、台神古城、马在古城。从古城遗址可以想象出,当时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国都建筑是何等宏伟。

牛村古城城墙是分块夯筑的,南墙内有一条绕墙而行的行车道,墙外有护城河。宫殿建筑遗迹位居城中北部。殿基成正方形。平望古城的宫殿遗迹,在城中偏南,分为三级,最下一级是正方形,第二级高出地面,第三级位于第二级的北半部。

两座古城都有一米多厚的建筑坍塌物。

一座古城以鼎、簠、壶、舟、匜、鉴等礼器和编钟为主,另有车軎、当卢、马衔等车马器和阳燧、带钩、镜等用具。陶范中约半数为模,多数范未经浇铸,有的且已合好待铸。另一座以、斧、凿等工具为主,多达数千件,另有少量剑、戈、镞等兵器和空首布范。

陶范中有花纹的约10000块。最常见的主体纹饰为两方或四方连续纹样的蟠螭纹,形式富于变化。云雷、绹索、鳞片、贝纹多作为镶边、界带或衬地。常见纹饰还有蟠虺、蟠螭衔虺、兽面、龙、凤、虎、牛、鸟、垂叶、涡纹等。其中蟠螭衔虺、兽面衔螭及凤纹为多层浮雕式,雄浑古朴,极富特色。

还有作为器物座承的人形,其中女性为立人,头戴月牙形冠,着长衣,腰系带,打双蝴蝶结;男性为跪坐人形,“断发纹身”,腰系带,背部斜插短剑。纹饰中还有多量错镶纹饰,构图简练,线条粗细相间,末端尖尾,铸造后局部或全部需再错镶其他金属或矿物。

它们雕刻精细,花纹优美,种类繁多,反映了东周时期晋国铸铜艺术的完美工艺,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增添了异彩。

牛村古城南郊一带分布着密集的铸铜、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浍河南岸上马村东为一处西周至东周时期的墓地。呈王古城东南一带为与祭祀有关的排葬墓、埋牲坑、盟誓遗址和建筑基址。

铸铜遗址分布在牛村古城南郊,两处铸铜遗址相距约400米。有房屋70余座,井、窖穴、灰坑、窑、瓮棺葬等遗迹1500余个和一处工作场所。

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少量为窑洞式,平面长方形、方形或圆形,一端有台阶式门道。窖穴、灰坑多长方形、圆形,个别弃埋有人骨骸。水井皆长方形,大部两侧壁上有脚窝。

遗址内与铸铜有关的生产工具有铜和骨制的多种刻刀和多量砺石,还有大量陶范、熔炉、通风管、炼渣和100余件铅锭。共出土陶范约50000余块。各遗址生产上可能有分工。

盟誓遗址面积约3800平方米。发现瘗埋牺牲的土坑400余个,较大的埋牛、马、羊,较小的埋羊或盟书。多数坑的北壁底部有一个小龛,放置一件或数件祭玉,有璧、璜、瑗、玦、圭、璋等。

埋葬盟书的坑集中在西北部,共有盟书5000余件,其中字迹比较清楚的656件,是公元前497年至公元前489年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它的发现对研究东周盟誓制度、文字及晋国历史有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一件《侯马盟书》是公元前496由晋大夫赵鞅主持,六国在新田进行盟誓的记载。主要内容为:六国之间保证互不侵犯,振兴国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齐心协力,共同对外。

晋国遗址较大面积的墓地仅发现上马墓地一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发现1300余座墓葬和3座车马坑。时代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

墓地分为若干区,墓葬之间少有打破关系,可能属于有亲缘关系的若干家族。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式绝大多数为仰身葬。

 虽然青铜鼎盛时期不在春秋时期,但是春秋时期青铜文化一直没有衰落过,青铜在春秋时期可以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3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对青铜的发展都略所不同。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发展有什么变化?下面我将为大家说说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及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

 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这一阶段代表器物有山东黄县南埠出土的纪国媵器、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虢国青铜器、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的曾国青铜器、山东烟台上夼出土的纪国青铜器、山东历城百草沟出土的鲁国媵器及湖北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曾国青铜器等。

 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螭纹的流行为标志,山西侯马所出的陶范和旧著录中的晋公?等器物上都有细密的平面蟠螭纹。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青铜器纹饰发展成浮雕状,繁复的镂空花纹则达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代表器物有河南新郑铜器群,安徽寿县蔡侯墓铜器群,山西浑源李峪村铜器群以及辉县山彪镇和琉璃阁,河南淅川、长治分水岭,湖北随县擂鼓墩等地出土的铜器群等。到了战国中晚期,许多铜器都变成素面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代表器物有长沙、寿县等地出土的楚器,陕县后川出土的魏器等。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的特征可从它的制作工艺上看:

 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工艺演变纹饰是青铜器表面装饰艺术,许多国宝极的青铜文物,之所以宝贵,就是源至于青铜器物表面复杂而精美的装饰纹饰;

 如果撇开纹饰可以说几乎大部分青铜器在铸造工艺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都是一个水平面。正是因为有了纹饰产生了美,产生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为纹饰是一个社会对自然的认识,也是社会进步过程中审美价值的取向,也是科技文化在生活中浓缩的一个侧影。

 春秋战国以前我们见到最多的都是饕餮纹,饕餮纹的出现,某种层面折射出人类对自然的迷惑,是在探索中对未知的一种崇拜。春秋战国时期现了大量反映生活、战争、狩猎、出行等等纹饰的青铜器物,实际上这正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证明,因为他所包含的是我们先人,在探索自然的路上,开始从原始的崇拜,向着朴素的唯物观转移,也是整个社会审美价值在科学和文化发展的双重影响下的一种感知和回应。

 因此我们说社会进步会带来纹饰艺术的变革,正是因为这个必然性,从类型学角度讲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逻辑特征,商代的饕餮纹不可能完整移植到春秋战国器物上面,纹饰技术的采用同样是伴随着时代和范铸工艺而不断的在发展、演变。

 以上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发展过程,如你想了解更多详情,敬请关注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铜镜的铸造工艺,还是铸造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

齐家文化和商周时期,铜镜以光素无纹饰者居多,有纹饰者也以几何纹为主。到了春秋战国,纹饰已达15个大类,并且出现了各种特殊工艺装饰艺术,如涂朱绘彩图案、金银错图案、透空雕图案等。初起时期简陋、粗糙的铜镜,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创造和修饰已臻美轮美奂的境地。

春秋铜镜的数量、品种都很少,但它与战国铜镜有着十分相近的沿革关系。春秋战国铜镜的造型、钮制、纹饰、铜质等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1造型: 镜多数为圆形,同时也出现了方形镜。一般镜身材料薄,多有边沿。整个造型规矩,给人以轻巧、典雅之感。

2钮制: 镜钮仍主要为弓形钮,但钮顶部多饰有1—3道凸弦纹,所以又称“弦纹钮”。

3纹饰: 镜背面光素无纹饰者,除早期外已消失。纹饰刻画纤细,并多有地纹。

春秋铜镜 (公元前770年~前475年)

一、春秋铜镜概况

春秋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铜镜的铸造中心,由北开始向南迁移的重要时期。

春秋铜镜的风格,既继承了西周铜镜的传统,如仍以素镜为主,钮制没有定型,还是多元化的形式。而同时,春秋铜镜又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它打破了铜镜仅有圆形的格式,出现了方形镜;并一改早期铜镜纹饰仅用阳线勾勒,构图简朴的手法,铸出了透雕繁缛的图纹;从纹饰的表现形式上看,春秋铜镜已赶上了青铜器的发展步伐,纹饰内容更具时代特色。这给战国铜镜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铜镜

1螭虎纹镜

1956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镜为圆形,直径75厘米。镜面略凹,或以为是取火用的阳隧。镜背中心有半环钮,圆钮座。座外周围有两虎相对环绕,其外围以纠结的螭纹一圈。螭纹是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镂。”此铜镜所饰螭纹,有的龙首,有的鸟头,设想奇异。此镜时代被定为春秋早期。(《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青铜器卷》下)

2蟠虺纹镜

1978年陕西凤翔南指挥西村1号大墓出土。直径11厘米,镜出土时已破碎。镜背中央有半环形小钮,周围饰细密的蟠 虺纹。《国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胞小蛇大;是虺属蜥或蛇。”仔细观察蟠虺纹的纹饰,是许多小蛇状的动物相互缠绕,构成几何图形,是春秋时代呈网状花纹的典型代表。此镜花纹与春秋中期末至晚期的礼器相似,因此定为春秋中期。(《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青铜器卷》下)

3透雕龙纹镜

l 952年湖南长沙黄泥坑84号墓出土。镜为圆形,直径7厘米。背中心有半环钮,圆钮座。钮座外为透雕龙纹,龙身躯作S形卷曲,互相缠绕。线条均匀,姿态生动。素平缘。据同墓出土的陶鬲、陶钵的形制判断,此镜时代应属春秋晚期。(《长沙楚墓》,《考古学报》1959年1期)

4素镜

1952年湖南长沙龙洞坡墓826号出土一面。直径8厘米。镜面平直,背面中心有一鼻钮,并有一条凸起的范痕横贯中心。与铜镜共出的有陶鬲、陶林、铜剑等,据此推测,铜镜的年代应为春秋晚期,下限可达战国早期。(《湖南出土铜镜图录》)

5弦纹镜

1956年长沙烈士公园6号墓出土一面。直径98厘米。镜身平直,背面中心钮部已残缺,近边缘处有一周凸起的弦纹,从同墓出土的陶鬲、陶壶、陶林推测,铜镜的年代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湖南出土铜镜图录》)

战国铜镜 (公元前475年~前256年)

一 战国铜镜的概况

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剧烈变革的时代,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化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此时,商周以来青铜器中占主导地位、具有等级象征的礼乐器逐渐衰落了;而日常生活用器却得到了普遍发展,特别是铜镜。铜镜在战国时期,至少在统治阶级中已经普遍使用了。古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战国人使用铜镜的记载,如《韩非子”现行篇》说“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楚辞·九辩》“今修饰而窥镜兮”;《战国策·齐策—》“朝服、衣冠窥镜”。今河南和湖南是战园时期南、北两个重要的铜镜产地。湖南是楚国领地,它制作的铜镜轻薄、精美,图案多作双层处理,一般是在精细地纹上再加各种主题浅浮雕。河南是二晋(韩、赵、魏)届地,它以铸造精美的金银错纹镜而著称。战国铜镜能够取得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第一,青铜冶铸技术进步,随着铁工具在铜器制造业的使用,为作坊内部更细密的分工、创造新技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二,经过商周以来的发展,至战国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已趋于科学和稳定,大大提高了实用效果。战国铜镜以它那规范化的形制、精美的装饰纹饰,标志看中国古代铜镜已经从早期的稚朴走向了成熟。

二、战国铜镜的形制特点

1形状

多为圆形,也有少数方形镜。圆形镜最大直径为298厘米,最小直径为63厘米;方形镜边长在7厘米~13厘米;一般铜镜直径在10厘米~20厘米之间,厚度在01厘米~08厘米之间。战国铜镜早期至晚期的一般发展规律是:直径由小到大,厚度由薄到厚。

2镜钮

主要有弦纹钮和镂空钮。弦纹钮是战国铜镜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的形式为桥形钮背上持有一至三道凸起的弦纹。楼空钮的上部是圆柱状鼻钮,下部为倒扣置半圆形镂空花纹钮座,这种钮制也是战国所独有的。

3钮座

战国铜镜除全素镜、多钮镜等少数无钮座外,其余皆有钮座。钮座一般为圆形和方形,战国晚期出现了连弧纹钮座。

4镜缘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缘,内又分素平缘和内向连弧纹平缘,只—种是素卷缘,内又分低卷缘和高卷缘。

三、战国铜镜的纹饰特点

战国铜镜的纹饰,明显地追求繁缛。纹饰常常布满镜子的背面,并多采用浅浮雕、透空雕等技法处理,还铸有精细的地纹。这时期已经开始将一些特殊工艺用于镜背面的图案装饰,如:彩绘、金银错、镶嵌彩色琉璃等。

战国铜镜的花纹式样丰富多彩,大致可归纳为15大类:

1素面:镜背光素无纹饰。早期此类镜的形体较小,无钮座,制作粗拙朴素。

2弦纹:可分II式。

I式:钮与缘之间饰一周、两同或三周凸起弦纹。

II式:钮与缘之间有两周或三周鼓起的凹面宽带。过去习称此类纹饰镜为“重轮素地镜”、“三轮素地镜”。

3云纹

与商周青铜器上的云纹相同,云纹镜发现的数量很少,可分为III式。

I式:1952年湖南长沙年佳湖896号墓出土一面。铜镜纹饰结构规则,形成一排排云纹,云纹细密、紧凑、清晰。

II式:钮与缘之间饰有大卷云纹,纹饰疏散、开朗,并施以彩绘。

III式:1964午山东临淄商王于庄庆出土一面三钮镜。镜背饰几何形云纹,并绕以云纹边缘。云纹上错以金丝地嵌绿松石,并同时间嵌银质乳钉九枚。嵌错精细,装饰色彩绚丽。

4羽状纹 可分III式。

I式:河南郑州二里冈94号墓出土的一面铜镜,纹饰为凸起的涡纹和交错的细条组成的精美图案。(《郑州二里岗·战国墓葬》)

II式:以湖南长沙丝茅冲出上的一面铜镜为代表。纹饰为变形羽状纹,特征是纹饰较大,结构显松散。(《长沙北部丝茅冲工地第一工区的古代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1期)

III式:四川成都羊马山192号墓出土的一面铜镜。其装饰图案的组织和结构都不讲求对称,由环纹、羽毛纹、鳞纹、雷纹" target="_blank">云雷纹、涡纹、三角形雷纹构成极为复杂的图案,涡纹的中心凸起成乳钉状。(《成都羊马山第192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l956年1期)

5蟠螭纹。可分为V式。

I式:以河北邯郸百家村山土的一面铜镜为代表。在钮座与镜边缘间有一道宽弦纹,此外镜背上均为类似玉器上的谷纹状小蟠螭纹。过去也有称这种纹饰为谷纹的。(《河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12期)

II式:河南洛阳中州路2719号墓出土的—面铜镜。钮座外和周缘内侧各有一周贝纹,主题花纹仍为蟠螭纹。(《洛阳小州路》)

III式:传世战国镜中较多见,故宫(微博) 博物院和上海 博物馆均有收藏,即兽纹钮,兽目出现了两个小洞,以雷纹和细点纹作为钮座的地纹,外围浅凹圈带,并有一周凸弦复线。主要纹饰为复杂文连的蟠螭纹,浅平雕,其形蟠旋环转。地纹是雷纹和细点纹。整个构图线条活泼流畅,结构富于变化。

IV式:以湖南长沙出土的铜镜为代表。圆柱钮,半球形透雕钮座,座外有凹面形环带一周,细云雷纹地,主纹为三对互相缠绕的蟠螭纹,每对蟠螭之间有一叶形纹相间。

V式:地纹用雷纹间以极规则的细点,其上是三个大的蟠螭纹,互相缠绕,身躯纠结作菱形折叠,长尾细屈而展开。

6山字纹

山字纹是指镜背的主题纹饰形状呈山字形,一般研究者称它为山字纹镜。梁廷枬认为:“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见《藤花亭镜谱》) 日本学者驹井和爱在《中国古镜的研究》中也提出:山字在金文中作“山”或“山”形,秦汉以后与今天的山字几乎没有变化。山在中国古代往往与不动、安静、养物等观念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铜镜上使用大的山图形表示山字,如同福、寿、喜等字一样,含有强烈的吉样意味。国外学者也往往称这种铜镜为“T”字纹镜。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山字纹是由殷周铜器上的勾连雷纹演变而来的观点。

山字纹是这一时期的铜镜个数量最多的一种纹饰。从山字的数量上看,又分为三山、四山、五山、六山四种。

(1)三山纹:三山纹镜传世的仅有一件,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地纹为细密的羽状纹,主纹为三山与三兽相间排列,三兽形态各异。

(2)四山纹:可分III式。

I式:地纹为细密的羽状纹,主纹为四山。山字的下边一横均向镜钮,无论铜镜如何放置,山字都是两两对称。

II式:镜钮座四角或每边中点各伸出一片桃形叶子,叶尖微微翘起,并有狭带向上伸展,靠近边缘处再各连结一个相同的桃形叶,这样就将镜背分成四等分,主纹山字均匀地分市在每—等分内。四个山字均向左旋,每一山字中间一竖顶住镜边,其余两竖之顶端,各有向里转折的尖角。地纹为羽状纹,填以主纹的空隙处。

III式:地纹与主纹同于上式。不同的是在方钮座外绕一菱形格,在菱形格的四角各出一桃形叶,在每两山之间各出一鱼形图案。

(3)五山纹

地纹仍为羽状纹。主题纹饰为五山,因比四山纹多一山,在构图上与四山纹有别。主纹打破了四山纹那种对称的格式,呈环转式排列。有的五山镜,在钮座外伸出五个翘角花瓣,有的则无花瓣。

(4)六山纹:可分为II式。

I式: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六山,与五山纹一样,呈环转式排列。但字比五山纹瘦削,山字中间的竖画甚长,倾斜度更大。

II式:地纹与主纹基本同上式,不同的是由钮座向外均匀地伸出六花叶,每个山字的右竖画顶端又配一花叶,共十二花叶。

7菱形纹:分为II式。

I式:地纹为羽状纹,用较宽的凹面磐形宽带为栏,交错相叠,形成对称的菱纹,并将镜背分割为九块,中心和与其相接的四个空间中均饰一朵四瓣花,其余四小空内仅饰一花瓣。有的学者认为,铜镜上的菱形饰纹,是战国盛行的曲折雷纹的又一变体。

II式:羽状纹地,主题纹饰是以凹面的磬形宽带交错相叠,形成的对称四菱形格,格内各有四瓣花纹。四菱形格间又有磬形宽带相连贯。

8四叶纹:有III式。

I式:钮座外每隔90度弧上各出一桃形叶纹,有的叶脉表现得很清晰。羽状纹地,横竖排列整齐。羽状纹是变形兽纹的一种,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的青铜器上曾风行一时。这种纹饰作地纹,精细而复杂,能达到纤毫可辨的程度,可见战国铸镜技术之精湛。

II式:细云雷纹地,钮座四角向外伸出四竹叫状长叶,每两叶间各有四瓣花纹。

III式:钮座四角均有四叶,叶尖微微翘起,并有狭带直上,连接一个相同的叶纹。在周缘也作四叶。细云雷纹地。

9连弧纹:可分III式。

I式:素地,纹饰为单线或凹面宽带内向连弧纹。

II式:云雷纹地,主纹用6、8、11等不同数目的连弧连接,弧为内向的单线连弧或凹面式的宽连弧。单线的连弧紧靠钮座外围,凹面式连弧相接点大多数到达镜边的内沿。

III式:与II式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在云雷纹地上再加蟠螭纹。

10龙凤纹:分为VI式。

I式:云雷纹地,主题花纹为单纯的龙纹相互缠绕。

II式:钮座外四角分置四花叶,主纹为四龙,作浅浮雕,其中二龙,龙头居中作回顾式、张吻利齿,体躯及爪向两侧展开,尾呈枝杈形,两侧颈下是龙翼,可以说是飞龙,线条活泼流畅。另外两龙,形体相对较小,一作回顾上望,一为俯首下视,均二爪支地。地纹是菱形格内的雷纹和细点纹。

III式:主纹为四组蟠龙,两两相对,龙首偏于一方,体躯缠绕成蔓枝状。外围11内连弧纹。以菱形格云雷纹为地。

IV式:雷纹地,主纹为三组龙凤纹。龙头居中下俯,张吻利齿,四爪,卷尾,体躯向上旋。在两侧为菱形纹,中有一拦相联,龙纠缠于此栏上、两龙相间处有一凤伫立回首,两尾两侧展开并上卷,与菱形纹相钩连。

V式:以菱形格内填雷纹和细点纹作地纹,主纹为四凤纹。凤头居中,长啄似勾,目似兽,有冠羽,颈部有鳞纹,颈末有卷曲的羽翅。凤的体躯向左旋转,过凤头而向上,爪不甚显著,尾有两条分枝。两凤之间有一小鸟,停在折叠式的菱纹上,图形恰和凤纹倒置,因为贴近镜边,倒置的构图在视觉上也显合理。

VI式:纹饰为透雕龙纹。湖南长沙枫树山11号墓曾出一方形透雕龙纹镜。龙的身躯作S形卷曲,对称排列,线条粗壮,姿态生动。

11兽纹:可分为III式。

I式:羽状纹地,主纹用凸线条简单地勾出一圈四兽或五兽,兽有竖耳,张口露齿,吐长舌,尾很长,伸展后又向上卷起,四足向四方伸展,兽的两足践于镜的外边缘,一足践于钮座的周围,另一足与前一兽的长尾相接,四兽或五兽作连续式排列,兽似熊,舞爪而立,很是雄壮。湖南长沙斗登坡出十一面涂朱的兽纹镜,十分罕见。(《湖南出土铜镜图录》)

II式:主纹为四兽、兽头短耳、四足分别在兽躯的内侧,从整体看是一周钩连的兽纹,四兽的构图是用纯熟流利的单线勾出轮廓的勾画方法。

III式:两圈兽纹图案,内圈三兽、外圈五兽。兽为尖嘴,长尾上卷似海鼠状,兽身饰粟粒纹。

12几何纹

仅湖南郴州马家坪出土一面。纹饰以双线三角形的规矩纹为主,并间花叶、鸟纹(《湖南郴州市马家坪古墓清理》,《考古》1961年9期)。

13云雷纹

内周为雷纹,外周为加斜线组成的雷纹,周缘有简单的几何纹。有这类纹饰的铜镜有一个特点:镜背有三至四个不等的钮,钮不在镜心,而在边缘处,作三角形、方形或一字形排列。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出土了几面此类铜镜(《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考古学报》1960年l期)。

14兽面纹

兽面纹镜传为河南洛阳出土。细云雷纹地,其上用平凸起的线条勾勒出具有双目、粗眉、宽鼻的大兽面两组。以钮为中心,上下对称配置。

15狩猎纹:有II式。

I式:纹饰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顶盔戴甲、骑马持剑的武士,正与面前的一猛兽相对峙,兽张牙舞爪,直立身躯作扑噬之态;第二组为两兽互搏,一兽舞爪扑击,一兽伏身抵抗;第三组则是一展翅凤鸟,立于叶纹上。三组主纹之间,均配以相同的双龙纹。双龙躯体绸绕,纠结成两个对称的S形。全部图纹线条的表面都错有金银细线。

II式:湖北云梦睡虎地9号墓出土的—面铜镜。地纹为钩连雷纹,主纹为两武士手持盾、剑与野兽博斗。(《湖北云梦睡虎地十—座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9期)

四、战国铜镜的分期

战国铜镜数量多、种类繁,为我们研究它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它的递变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年来考古学界建立起来的战国分期序列为:公元前5世纪为战国早期;公元前4世纪为战国中期;公元前3世纪为战国晚期。下面就按照这种界限,将各类纹饰的战国铜镜进行时期划分。划分时主要依据发掘报告中墓葬时代的结论。

1战国早期

素面镜。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墓出土一面,粗拙朴素。上限为春秋末期,下限为战国早期。

I式四山纹镜。湖南衡阳楚墓中出土一面,同出的有陶鬲。

IV式龙凤纹镜。

II式蟠螭纹镜。

云雷纹多钮镜。1958年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出土五面,直径都在20厘米以上,比其他类的铜镜为大。

II式云纹绘彩铜镜。云纹为朱彩,仅河南信阳长台关l号大墓出土一面。

2战国中期

II式龙风纹镜。长沙湖桥AM24号墓出土一面,共存物为陶鼎、陶敦、陶壶。在长沙地区山鼎、敦、壶的墓比仅出陶鬲、陶坛的墓时代要晚。出陶鬲,陶坛的A136号墓时代可定在春秋末期,下限至战国初期,出土鼎、敦、壶的墓时代则应定在战国中期。

四山纹镜。早期的I式继续存在。II式、III式四山纹镜开始出现,与早期的四山纹镜相比,这时期的山字变得削瘦。

五山纹镜。湖南长沙月亮山15号墓出土一面,同出的有鼎、敦、壶。

I、II式兽纹镜。多发现于湖南、安徽等地,同出陶器有鼎、敦、壶。

III式。山西长治分水岭出土一面。(《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3期)

菱纹镜。 I式蟠螭纹。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出土一面。(《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12期)

3战国晚期

素镜。战国中期消失了,晚期又兴盛起来,形体比战国早期的素镜要大。河南郑州二里冈10号战国晚期的空心砖墓出土一面。

I式龙凤纹镜。 I式弦纹镜。湖南长沙南郊左家公山出土一面(《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1期);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一面(《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9期)。河南郑州二里冈出土一面(《郑州二里冈》)。其下限可到西汉初期。

II式四山纹镜。湖南长沙杨家湾出土一面,与它同出的有鼎、盒、钫,说明其流行时代在战国中期以后。(《长沙杨家湾M006号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12期)

六山纹镜。I式四叶纹镜。1974年甘肃平凉地区战国晚期墓出土的一面可为代表。

几何纹镜。云雷纹多钮镜。山东临淄商王庄出土的嵌松石纹多钮镜,直径达298厘米。(《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兽面纹镜。狩猎纹镜。湖北云梦睡虎地9号秦墓出土一面,下限可至秦。

五、战国铜镜的地域划分

战国铜镜在考古发现的地域上是比较广阔的,有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四川、江苏、辽宁、山东等省。从出土的铜镜数量上看,南北悬殊则很大。南方出土的铜镜不但数量大大超过北方,而且质量好,花纹多精美,主要流行的有素镜、弦纹镜、山字纹镜、羽状纹镜、兽纹镜、四叶纹镜、龙凤纹镜、菱形纹镜、连弧纹镜、狞猎纹镜等。北方出土的铜镜质地较差,以素镜为主,也还有弦纹镜、蟠螭纹镜、羽状纹镜、兽纹镜、龙纹镜、卷云纹彩绘镜、多钮镜南方地区又尤以湖南出土的战国铜镜数量最多,而且镜子种类也最多,除狩猎纹外,它包括了南方地区出土的多种铜镜。南方其他地区,如湖北主要有弦纹镜和狩猎纹镜,江苏有龙凤纹镜,四川有羽状纹镜和弦纹镜。北方出土铜镜地区较多。山东有嵌松石云纹多钮镜,湖南有素镜和蟠螭纹镜,山西有龙纹镜、兽纹镜,河北有蟠螭纹镜,辽宁有云雷纹多钮镜。

战国时代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它们各据一方。按照战国时代考古文化分区,三晋两周地区范围大体即黄河中游地区,北至今河北南部,南至淮河以北,西至渭、黄河流处,东达鲁、豫、皖交界的平原地区。燕国有今河北大部及辽东的一部分。楚国在长江中游地区,江汉平原至洞庭湖区域。秦国在泾渭流域、关中地区。在哪一国地区出土的铜镜,应是研究该国铜镜制造业发展水平及所铸国铜镜特征的重要资料。楚国主要有素镜、弦纹镜、山字纹镜、四叶纹镜、菱形纹镜、连弧纹镜、连弧龙纹镜、云纹镜、兽纹镜、羽状纹镜、几何纹镜等。秦国主要有素镜、弦纹镜,秦统一后又有龙风纹镜和狩猎纹镜。三晋地区主要有素镜、蛹螺纹镜、兽纹镜、狩猎纹镜。齐国有龙凤纹镜、嵌松石云雷纹多钮镜。巴蜀地区有弦纹镜、羽状纹镜。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属东胡墓出土了云雷纹三钮或四钮的多钮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呈现列国器物大量出现、地域风格、各地区交流、铸造技术进步、纹饰转为蟠螭纹等特征。列国器物大量出现: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大量出现。地域风格: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各地区交流: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南方。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呈现列国器物大量出现、地域风格、各地区交流、铸造技术进步、纹饰转为蟠螭纹等特征。

1、列国器物大量出现:到春秋时期,王室、王臣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大量出现。

2、地域风格:地域风格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

3、各地区交流: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南方,从物质文化角度反映出东周时期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4、铸造技术进步:新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失蜡法的出现,使青铜艺术迈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出现一批新奇清秀的器形,做工精雕细镂、玲珑剔透、瑰丽典重,成品异常的典雅辉煌。

5、纹饰转为蟠螭纹:春秋时期,细密严谨、雕镂工整的蟠螭纹逐渐替代西周晚期流行的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鳞纹等。

蟠螭纹的词语解释是:古代青铜器纹饰的一种。

蟠螭纹的词语解释是:古代青铜器纹饰的一种。注音是:ㄆㄢ_ㄔㄨㄣ_。结构是:蟠(左右结构)螭(左右结构)纹(左右结构)。拼音是:pánchīwén。

蟠螭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古代青铜器纹饰的一种。以螭龙盘曲纠结行为图案。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纹样。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二、国语词典

螭,一种没有角的龙。蟠螭纹指古青铜器上像螭形蟠屈的纹饰。

三、网络解释

蟠螭纹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战国时期。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关于蟠螭纹的成语

掌上观纹簟纹如水断发纹身罗纹结角螭魅罔两蠖屈螭盘纹风不动螭盘虎踞蟠天际地龙蟠虎伏

关于蟠螭纹的词语

龙蟠虎伏纹丝没动螭魅罔两蟠天际地螭魅魍魉纹丝不动螭_魍魉簟纹如水螭盘虎踞蠖屈螭盘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蟠螭纹的详细信息

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这一阶段代表器物有山东黄县南埠出土的纪国媵器、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虢国青铜器、湖北京山苏家垅出土的曾国青铜器、山东烟台上夼出土的纪国青铜器、山东历城百草沟出土的鲁国媵器及湖北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曾国青铜器等。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螭纹的流行为标志,山西侯马所出的陶范和旧著录中的晋公等器物上都有细密的平面蟠螭纹。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青铜器纹饰发展成浮雕状,繁复的镂空花纹则达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代表器物有河南新郑铜器群,安徽寿县蔡侯墓铜器群,山西浑源李峪村铜器群以及辉县山彪镇和琉璃阁,河南淅川、长治分水岭,湖北随县擂鼓墩等地出土的铜器群等

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名称和特点

1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