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足厥阴肝经简介,有什么功效?
足厥阴肝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R。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本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 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原穴为太冲穴,络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足厥阴肝经以里症虚症为主。足厥阴肝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如:呕吐、泄泻、遗尿或癃闭、小便色黄、腰痛、胁肋胀满疼痛、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
足厥阴肝经以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详见百科词条:足厥阴肝经 [ 最后修订于2017/2/13 17:57:11 共539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阴虚胃痛颗粒药典标准品名阴虚胃痛颗粒YinxuWeitongKeli处方北沙参、麦冬、石斛、川楝子、玉竹、白芍、炙甘草制法以上七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3倍量乙醇,搅匀,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5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份,糊精08份,制成颗粒,即得。性状本品为淡黄棕色至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鉴别(1)取本品25g,加石油醚(30~60℃)30ml,浸泡1小时,弃去石油醚液,加乙醇50ml,浸泡2小时,倾取上清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浓缩至于,加乙醇5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05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取本品2g,加水10ml,搅拌使溶解,加2mol/L盐酸溶液25ml,加热回流30分钟,取出,放冷,加三氯甲烷5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层,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水20ml,煎煮10分钟,滤过,滤液加2mol/L盐酸溶液2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
详见百科词条:阴虚胃痛颗粒 [ 最后修订于2014/10/16 14:57:48 共221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虚热泛指阴、阳、气、血不足而引起的发热,分别称为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阳虚发热。
虚热见《诸病源候论·病热候》。阴阳气血虚亏引起的发热。《医学入门》卷五:“凡虚热皆因精神外弛,嗜欲无厌,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实非有热也。”《证治准绳》卷一:“若无饮食劳倦,为内伤元气,此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故东垣发补中益气之腐化,用人参、黄芪等甘温之药,大补其气而提其下陷,此用气药以补气之不足也;又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谓阴虚火旺劳瘵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用四物加黄柏、知母补其阴而火自降,此用血药以补血之不足者也。”《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气虚热,升阳以散之,用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血虚热,滋阴以降之,用滋阴降火汤、坎离丸;气血俱虚热,升阳滋阴兼用之,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加知母、黄柏(见《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
详见百科词条:虚热 [ 最后修订于2015/7/1 9:26:28 共7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在《阴阳应象论》一书中,谈到阴阳文化时,称阳气积累为天,阴气积累为地。阳躁阴静,阳生阴长,阳气肃气,而阴气收藏。
古籍中人在论及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六腑时,也强调,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这些古书中的“阴阳平衡”的理论,与古人倡导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的理论,同为一理。
《黄帝内经》中,岐伯告诉黄帝说:春天五行木气生酸,夏天火气生苦,四季土气生甘,秋天金气生辛,冬天水气生咸。
如果五味过极,就会适得其反。春天所食用的味道过于酸,肝气就会过盛,木能克土,脾胃就会气绝受伤;
吃得过苦,火能克金,皮肤就会枯槁,身体上的毛发也会脱落;吃的过咸,水能克火,则会使得血脉流行凝涩不畅;吃得过甜,土能克水,就会导致肾气不平,骨骼和牙齿、头发等掉落;吃得过辛, 金能克木,会使身体上的筋脉劲急,手和指甲会枯槁。
大自然中,如果阳阳失调,就会风不调,雨不顺。人体中,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身体生病,甚至死亡。
今天,“源易缘”就结合传统文化《易经》和《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国学医学经典,来谈谈阴阳失衡的三种情况,其中最后一个,许多人都容易忽视。
一是人体阴阳失衡,导致的“阳虚症”人的身体中,如果有阳气过盛或过虚,都会使人体出现不适的现象。
传统《易经》文化中,指出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无论哪一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生克其他的五行。
整体而言,人体如果阴气和阴精能够平衡,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就会协调,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阳虚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没有力气,不想说话,身体疲倦乏力等;
2、声音低沉气短,容易出汗等;
3、头晕心悸,面色发黄,吃饭没有胃口等;
4、身体怕冷 ,手脚冰冷,喜欢热饮等;
5、肾脏不好,腰酸腿软,性功能减退等;
二是人体阴阳不平衡,导致的“阴虚症”阴阳失衡导致的人体不适,既然有阳虚的一面,就会有阴虚的一面。
如果不是专业的医生,或有医学常识的人,都会感到困惑,自己的身体到底是阴虚,还是阴虚呢?下面,我们再来谈谈人体阴虚的主要症状:
1、脸色苍白发黄,口唇或手指干裂,头晕乏力,眼花心悸等;
2、睡眠质量不好,且容易失眠多梦等;
3、暴燥易怒,怕热,面部发红,咽喉疼痛等;
4、手脚心容易发热出汗、盗汗,腰膝酸软,背部痛疼;
5、梦遗滑精,小便呈现出短赤或**等情况;
三是阴阳不和,导致的“阴阳两虚”《易经》和《黄帝内经》等古籍中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人体内的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偏阴偏阳,都不利于身体的健康。阴阳平衡是生命健康持久的根本。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会出现第三种情况:“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的情况,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也最容易忽视。其实,在医学中,“阴阳两虚”的情况,主要症状就是既怕冷又怕热。
具体来讲就是,夏天身体特别的怕热,手脚出汗蜕皮等,到了冬天又特别的怕冷,手脚冰凉,这正是阴阳两失调。
如果遇到“阴阳两虚”的情况,就要根据阴阳同补、养阴温阳以及慈阴补阴等方法来调补。最终使得身体燥湿、寒热、阴阳平衡。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足厥阴肝经简介,有什么功效?
本文2023-10-06 12:27: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