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资治通鉴》简子使尹铎为晋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5收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资治通鉴》简子使尹铎为晋阳,第1张

《资治通鉴》简子使尹铎为晋阳

背景: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

尹铎:你是打算派我去敛财还是作为他日退路。

赵简子:当然是他日退路。

赵简子对无恤说: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去晋阳。

后来智伯向赵襄子要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就率兵攻打。

赵襄子:去哪啊!

随从:去长子城。

赵襄子:人家刚刚累死累活修好城墙,肯定不愿意为我卖命。

随从:邯郸呢?

赵襄子:搜刮民脂民膏才有了那们多粮食,这样百姓怎么可能会帮我。还是去晋阳吧,是我老爸的老地盘,尹铎对百姓宽厚,那里的百姓肯定愿意帮助我。

原文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鄣乎?”简子曰:“保鄣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戒襄子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译文赵简子有个手下叫尹铎。赵简子派他管理赵姓家族的领地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尹铎问他:“你是希望我为你去搜敛财富,还是希望晋阳成为你可靠的退路?”赵简子说:“当然要使晋阳成为我可靠的退路。”尹铎到晋阳后,立刻削减百姓赋税,并告诉百姓说,这是赵简子让他这样做的。晋阳的老百姓都很感激赵简子。

赵简子对赵无恤说:“你一定要记住,一旦晋国发生内乱,立即投奔到晋阳去。千万不要认为尹铎地位不高,或者嫌晋阳太远,就不愿去。”

原文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译文这时赵无恤正准备逃亡。他的手下有人建议投奔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因为那里的城堡最近刚刚修竣,比较坚固,有利于抵御进攻。赵无恤说:“那里的百姓刚刚完成修城的工程,已经筋疲力竭,再要他们守城,恐怕很难。”有人建议说:“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官库里物资充实,也是好地方。”赵无恤说:“地方官已剥夺了人民的财富,再要他们为我们卖命,有谁肯勇敢作战?还是投奔晋阳,晋阳是我们赵家的领地,尹铎在那里替我们治理,待人民宽厚,人心必然拥护我们。”于是,投奔晋阳。

当时的时代背景,晋国已由六卿变为四卿执政,国内智、韩、赵、魏四大家族相互争权夺利、国外吴越频频挑战晋国霸权。

所谓时局动荡不安,而 晋阳,即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南晋源镇。

从战略意义来看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晋阳: “晋阳大地的地势可称坚固,其东有太行山天然屏障,西有黄河为襟带,北有阴山形成的自然阻隔,大漠护佑,南有王屋山,黄河为天险,四面皆门户也!”

而晋阳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当时晋阳古城的布局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重要根据地。一旦遭遇乱世,依据晋阳古城的优势,往往是争夺天下的重要基础。

晋阳这个地方,后来一千多年都是坚城。

到唐朝的时候, 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是从晋阳起兵反隋 ,最后成功建立大唐王朝。安史之乱,唐朝大将李光弼依靠晋阳坚固的城防,生生把数倍于己军的史思明部抵挡住。晋阳,堪称唐朝的福地。

赵简子在临死之前对无恤,也就是赵襄子说过,不要因为尹铎地位低,晋阳远就不去晋阳。说明,赵简子对于尹铎的治理才能是十分看好的,且对未来的局势也有着预判。

而尹铎也没有辜负赵简子的期望。

尹铎在晋阳治理期间 废除了周朝以来沿用的“井田制”大力推广“田亩田税制” ,他推广的田亩制最大,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比智氏推行的一百八十步一亩多六十步,比魏氏、韩氏的二百步一亩多四十步。

尹铎在晋阳地区治理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爱惜民力,体桖民情的政治措施, 如“损其户数”的新法,轻徭薄赋,改变奴隶地位,采取新的封建税收制度,大力解放生产力,关键是人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其实这段话我们能够看出的不止这些。

一、向领导展示自己的语言的艺术

尹铎问赵简子的话也很有意思,问他到底自己是去搜刮民脂民膏还是作为退路。

那么这里就有几种可能。

1、赵简子心里有将晋阳作为战略要地经营的想法。那么尹铎这句话就是揣摩领导的心意,主动为领导排忧解难。

再有就是表明态度,表示我是领导的人,领导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绝无二话,杀人放火我都干,只要你一句话。你要是领导,你听了爽不爽。

2、赵简子还没有想到安排退路。那么尹铎的话就是告诉赵简子,你可以将晋阳作为退路。给领导提出了极好的建议,却又不居功,又暗暗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3、加强与领导的联系。晋阳远离中枢,势必与领导的联系减弱,那么有好处就可能想不到自己了。但若是将晋阳作为退路来经营,就有充足的理由向领导随时汇报,距离远了,心却近了。

二、统治阶级不会在乎普通百姓的利益

在统治阶级心中,百姓如草芥。尹铎可以将收刮民脂民膏坦然地说出来,而赵简子也没有任何异议。说明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在统治者眼里没有百姓,只有利益。

唐朝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就是民心。当然这是皇帝的想法,皇帝与百姓是利益共同体,但是世家是与皇权对立的,此消彼长。皇权要想发展就要遏制世家,而世家要想发展必然蚕食皇权。

在当时的环境中,世家觊觎晋王权利,皇权逐渐减弱。而世家的发展壮大就是从向普通百姓盘剥得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发声渠道的百姓就只能是任人鱼肉。

三、统治者虚伪的嘴脸

世家统治者,对百姓的好,也仅仅是减少盘剥。但是由于大环境下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太过厉害,于是即便是小恩小惠也能够收买民心。当然即便是小恩小惠,也是要百姓用命还的。

当时百姓过的日子,在文章中也能够隐隐窥见一斑。(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这里看见世家对百姓的盘剥,当真人命如草芥。

而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件事心知肚明,但是为了自身利益,百姓的死活又算得了什么呢?

四、利益相同才能拧成一股绳

赵襄子无恤在逃难时,随从的建议都被驳斥了,为什么?因为虽然两座城有资源,但人心不齐,有东西也守不住。

而人心不齐根本原因是利益不一致。当初盘剥太厉害,百姓想的就是换一个主政的日,子怎么也会好一点,于是根本不会为了保卫这座城去拼杀,一个想要城破,一个想要通过保卫城池护住自身,利益不一样,想法不一样。内部不团结,面对外来的强压时,溃败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而晋阳百姓由于尹铎轻徭薄赋的政策,导致日子过得不错,那么百姓想的就是换一个主政官员可能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于是百姓和赵襄子无恤的利益一致,才能死守城池。

姬虞(前?-前?),史称唐叔虞,周武王姬发幼子,周成王之弟。

成王时,唐(今山西翼城西)人作乱,周公平乱,把唐封给他,并赐予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允许他在戎狄间立国。

后其子燮父,徙居晋水旁,改称晋侯,为晋国的始祖。

廉颇(前?-前?),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战国时赵国将领,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

天下王氏出太原。

始祖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乃周灵王太子,本姓姬,名晋,字子乔,为黄帝第42世后人,曾避居太原。

秦有上卿郝晏,相传是子期的后裔,其孙郝瑗,任太原守,世居太原。

西汉时以廉洁知名的郝子廉,太原人。

东汉有郝絮,太原人,好危言高论。

三国时魏有将军郝昭,亦为太原人等等。

隋、唐至宋、元时,郝姓人开始向今山东、四川、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发、分布。

介子推 春秋时晋国人,晋公子重耳因家事内争,在出亡途中饥饿难行,无处觅食,从臣介子推曾割自己股熬汤奉君解饥。

在外流亡19年后,重耳于公元636年返回晋国,即侯位晋文公。

介子推隐居后,晋文公曾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介不出,母子相抱被烧死。

过人为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节前二日不举火,进冷餐。

寒食节风俗流传至今。

祁奚(公元前620-公元前532年)。

字黄羊,大约生存于晋灵公至平公时代。

春秋时晋国大夫,任中军尉。

公元前570年,请求告老,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接替他的职务。

不料,未及任命,解狐便猝然去世。

祁奚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当时人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后世也把他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

阎名村北有祁奚父子墓。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他出身于名门旺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

灵帝时任豫州刺史。

献帝即位,任为司徒,后与吕布

密谋诛杀董卓,不久,为董卓部将李榷、郭汜所杀。

故里修善村有王允衣冠冢,供后人凭吊。

戏剧《凤仪亭》即由他的故事敷演而成。

常惠,西汉并州太原人。

生卒年不详,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

随苏武到达匈奴后,分而治之,拘遣苏武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囚笞常惠于官府牢狱,以繁重的苦役折磨他。

直至汉昭帝继位,匈奴与汉重新和好,匈奴单于才将不辱使命,十九载如一日的苏武和常惠释放,厚待以礼,送回汉朝。

王昶《三国志•王昶传》曰:“王昶字文舒,太原也。”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为魏王,明年,曹丕立为魏太子。

曹丕为太子,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

曹丕称帝,王昶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迁兖州刺史;曹睿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

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釐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

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余篇,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青龙年间奏之。

孙楚(约218—293),西晋文学家,字子荆,太原中都(山西平遥县)人。

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孙资任魏骠骑将军,父孙宏为南阳太守。

孙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少欲隐居。

四十余岁始作参镇东军事,后选卫将军司马,官至冯翊太守。

能诗赋,原有集,已散佚。

明人辑有《孙冯翊集》,有赋十六篇,多半属于咏物;杂文二十五篇,有对孔子的颂,有对管仲、乐毅、白起、韩信等人的赞。

有诗,但仅存六首,其中《除妇服诗》,非常感人。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一篇,为孙楚名作,曾屡被锺嵘、沈约等大批评家所称引,被誉为“子荆零雨之章”,即指此诗“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开始二句。

孙盛(308-379),字安国,晋代太原中都(今平遥)人。

西晋文学家孙楚之孙。

父孙恂,颍川太守。

孙盛十岁随家族渡江,客居江东。

著有《魏氏春秋》廿卷,《晋阳秋》卅二卷,文集十卷。

世评《晋阳秋》为"良史","词直而理正"。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对其见解深为敬重。

当某事需评议时,往往以"孙盛论曰"引其原说,表示赞同。

关于三国时史事即有数处。

孙绰(314—371),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人。

东晋著名玄言诗人。

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性好山水,博学多才,有隐逸之志,游放十余年,作《遂初赋》以表达自己的情趣。

后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并补章安令。

不久又征诏为太学博士,升为尚书郎。

之后历任建威长史,右军长史、永嘉太守、散骑常侍领著作郎等职。

官至延尉卿。

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温峤 (288——329),东晋太原祁县(今祁县)人。

初在并州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敦等异族侵略。

明帝即位后,任中书令,很受朝士推崇。

王敦专制朝政,他与庾亮平定苏竣、祖约之乱。

不久病故于武昌。

会善村旧有“温峤故里”、“温峤绝裾处”两座石牌坊。

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根据温峤轶事,写成杂剧《玉镜台》。

祝英台:东晋会稽上虞人(祖籍山西太原),小字九娘。

女扮男装,与会稽梁山伯同游学三年。

后梁山伯知其为女儿身,欲娶为妻,而英台已许配他人,遂郁悒而终。

次年,英台出嫁过山伯墓,其临墓恸哭,墓地忽裂,遂与山伯同穴。

宰相谢安上奏朝廷,封为义妇冢。

王尊业,生年不详,卒于北魏武泰元年(528年)。

祖籍太原(今太原市南),北魏著名文史学家。

王尊业的祖父王慧龙,北魏时曾任龙骧将军,父亲任北魏中书令。

出生于封建官僚之家的王尊业,从小受儒家传统教育,成年后以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而闻名。

他在朝中初任著作佐郎,与司徒左长史、史学家崔鸿同修《起居著》。

王尊业以文才誉满京城,应诏作《试殿伺宴诗》。

王尊业在朝中名望很高,与中书令袁翻、尚书王诵共同指令黄门郎,被时人誉称“三哲”。

王僧辩(?—— 555),南朝梁将领。

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人。

温大雅(约572年——629年),字彦弘,唐初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

大雅出身官宦士族之家,其父温君悠,北齐时即步入宦海,任文林馆学士。

入隋为泗州司马,大业末谢病离任返归原籍。

在其父的教诲下,大雅并其两个弟弟大临(即温彦博)、大有,自小饱读经史,及至长大成人,都以学识渊博、品行高尚、能文善写而称著。

温彦博,字大临,生于北周建德二年( 573年),卒于唐贞观十一年( 63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

武士彟(577——635),唐朝大臣。

武则天的父亲。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王度 (585?——625年?),原籍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河津县),唐初著名小说家。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

性巧慧,多权术。

王皇后(628?——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狄仁杰(630-700),唐朝名相,太原狄村人。

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是武则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后世称其为“狄梁公”。

王翰(?-?),唐朝诗人,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为后人广为传诵。

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县。

其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登颧雀楼》最为人称颂。

王昌龄(698-约756),唐朝诗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所写边塞军旅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王维(701-761),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盛唐时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白居易(772-846),祖籍太原,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

16岁时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

白居易生前,作文、写诗署名时常常自称为太原白居易。

就是在朋友之间,也都称之为"太原白公"。

曾经为太原白氏写过传记《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其中提到了自己家族和名城太原的关系:白氏远祖是秦朝名将白起,历史上秦赵长平之战中,他利用反间计,打败赵国,坑杀四十万赵卒。

因为有大功于秦,被封为武安君。

后来受人诬陷,赐死于杜邮。

秦始皇醒悟过来,非常后悔,念其大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其子孙遂为太原人。

天下白氏出太原,由此而来。

白行简(775——826年),字知退,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

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

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

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

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李存勖(885~926) 中国后唐开国皇帝,军事统帅。

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沙陀部人。

唐河东晋王李克用之子。

善骑射,少时随父出征凯旋,唐昭宗授检校司空、隰州刺史。

后梁开平二年(908),袭晋王位。

石敬瑭(892-942),五代时后晋建立者,太原人。

刘知远(895-948),五代时后汉建立者,太原人。

开运四年(947),称帝于晋阳(今太原西南)。

刘崇(895-954),五代十国时北汉建立者,太原人。

王全斌,生于五代梁太祖开平二年( 908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并州太原(分属山西)人,是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先后在后唐、后晋、后周任职。

在宋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慕容延钊,字化龙,生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 908年)或贞明二年( 916年),卒于北宋乾德元年( 964年),太原(分属山西)人,北宋初军事将领。

王溥(922-982),五代后周和北宋大臣字齐物。

后汉乾佑进士,后周太祖时官中书郎,平章事。

世宗时为参知枢密院事。

恭帝时,加右仆射。

北宋初,任宰相,进位司空。

一生好学,有藏书万余卷,著《唐会要》100卷,《五代会要》30卷,开史学“会要”体例之始。

郭守文(935~989),字国华,并州太原人。

太祖建隆初为西头供奉官。

历官西上阁门使、武州团练使。

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拜宣徽北院使。

端拱初,改南院使、镇州路都部署。

又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兼镇定、高阳阴雨路排阵使。

端拱二年卒,年五十五。

事见《小畜集》卷二八《郭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五九有传。

杨业(?-986),北宋将领,太原人。

是广为传诵的“杨家将”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人,是北宋有胆有勇、性格刚强的著名武将。

杨延昭( 958——1014),北宋将领。

本名延朗,杨业子,称杨六郎。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今陕西渭南)人。

另有一说是并州榆次人

杨文广(?——1074),字仲容,太原人,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

祖籍太原,迁居襄阳。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

郭文振 金朝太原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进士,官至辽州(山西乐平、昔阳)刺史、中都(北京)副留守。

兴定四年(1220)三月,金宣宗封文振晋阳公。

正大年间卒于卫州。

郭文振怀抱经世之才,生逢金元乱世,虽难实现报国安民之志,但治世之才,御敌之志,深为世人称道。

郭若虚,北宋画家,太原人。

著有《图画见闻录》。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

他是700多年前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乔吉(约1280-1345),也称乔吉甫,冀宁路阳曲(今太原市)人。

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太原清徐人。

元末明初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撰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王琼(1459-1532),太原人。

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与于谦、张居正并称为明代三重臣。

傅山(1607-1684),清初学者。

先世居大同,后徙于忻州,逮至其曾祖傅朝宣移居太原阳曲(今太原)西村。

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之学,亦工诗文、书画、金石,尤以音韵见长。

戴廷拭(1618-1691)。

明末清初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学者和藏书。

家明亡,建立丹枫阁,交结顾炎武、傅山等,以反清复明为政治目的。

“一时名满天下”,一生著述很多,现仅有《半可集》传世。

阎若璩(1636-1704),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山西太原人。

著有《日知录补正》、《孟子生卒年月考》、《潜丘札记》等。

孙嘉淦(1682——1753),字锡公,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入。

清代大臣,敢于直言争辩,扶正祛邪,不畏权贵,处理多起冤案。

康基洲(?—— 1779),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人。

清代地方官。

他在任上“办官事如家事”,善于调查研究,权衡利弊,找出原因,定出措施。

在引水灌田、兴学育人、拯救女婴等方面都有政绩。

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原府太谷县人,早年经营钱庄。

毕业于耶鲁大学。

古代有以下地方称“平阳”。

(一)古帝尧所都,春秋晋羊舌氏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晋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赵朝为平阳大夫。《史记·魏豹传》“汉元年,项羽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汉置平阳县,三国魏置平阳郡,故治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南,晋永嘉三年为刘渊所都,后魏置晋州,隋改郡为临汾郡,复曰平卫郡,唐复为晋州,宋曰晋州平阳郡,升为平阳府,元初曰平阳路,改晋宁路,明复曰平阳府,属山西,清因之,民国废,治所为今山西省临汾市。

(二)春秋鲁邑,在山东新泰县西北,“城平阳。”汉置东平阳县,应劭曰,河东有平阳,故此加东,后汉省。

(三)春秋鲁邑,战国为齐南阳邑,汉置南平阳县,南朝宋曰平阳,北齐时省,故城即今山东邹城市治。

(四)春秋邾地,后为鲁地,《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越子使后庸来聘,盟于平阳,《杜注》“西平阳。”在今山东邹县西南,方舆经要及高士奇春秋地名考均以为即宣公八年之平阳,误。

(五)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滑县南。《左传·哀公十六年》卫候饮孔悝酒于平阳,醉而送之,《杜注》燕县东北有平阳亭。

(六)战国赵地,在河北临漳县西,《史记·秦始皇本纪》桓齮攻赵,败赵将扈辄于平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1] )

(七)战国秦地,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接宝鸡县界。《史记·秦本纪》宁公二年,徙居平阳,武公元年,居平阳封宫。《正义》封宫在平阳城内。

(八)三国魏置,晋改名兴晋,西魏废,故治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

(九)晋改平春县曰平阳,徙治仁顺城,隋改曰义阳,在今河南信阳县南四十里。

(十)东晋置,五代晋省,宋复置,明省,即今湖南桂阳县治。

(十一)南齐置,隋改曰吉阳,故城在今湖北孝感县北。

(十二)南齐置,今阙,当在湖北境。

(十三)后魏改眉县置,西魏更名眉城,故治在今陕西眉县东北。

(十四)后魏置,今阙,当在河南境。

(十五)后魏置,今阙,当在安徽。

(十六)后魏置,今河南汝南县地。

(十七)汉回浦县地,后汉章安县地,三国吴为安阳县地,晋置始阳县,寻改曰横阳,隋省入永嘉县,唐复置横阳县,五代梁时吴越改曰平阳,元升为州,明复降为县,属浙江温州府,清因之,属浙江瓯海道。今浙江平阳及苍南县地。

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窑村、罗城村以及附近区域一带。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涌现出一批风景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 、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市(13处)

  丁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临汾县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县山西襄汾县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

  牛王庙戏台 元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县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东大街北一侧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

  山东岳庙元至清山西省蒲县城东二公里的柏山之巅

  柿子滩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吉县东城乡西村

  曲村--天马遗址 周 山西省曲沃县曲村、翼城县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县曲村北

  侯马晋国遗址 东周 山西省侯马市遗址在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

  广胜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庙元山西省洪洞县

  晋城市 (14处)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8公里的陈怄镇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东南1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

  开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游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

  龙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梁泉村

  小会岭二仙庙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小会村

  崔府君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

  西溪二仙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西溪村

  青莲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

  玉皇庙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13公里府城村后的黄土岗上

  晋城二仙庙 宋 山西省晋城市东12公里的泽州县金村乡东南村

  泽州岱庙宋至明山西省泽州县晋城市冶底村

  长治市 (18处)

  正觉寺金至明山西省长治县看寺村

  观音堂明山西省长治市

  潞安府城隍庙元至清山西省长治市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1938年 山西省武乡县

  洪济院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乡县大云寺宋至清山西省武乡县

  会仙观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东25公里的监漳村西

  沁县大云院宋至清山西省沁县郭镇

  原起寺宋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兴寺 唐 山西省长子县 城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庆寺 宋 山西省长子县紫云山

  三嵕庙金至清山西省壶关县乡南阳护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顺县东北25公里王曲村

  大云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23公里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

  龙门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65公里的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顺县

  明惠大师塔五代山西省平顺县长治市平顺县虹霓村

  九天圣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

  吕梁市(6处)

  马茂庄墓群东汉山西省离石市

  安国寺明山西省离石市

  太符观金至清山西省汾阳市

  兴东垣东岳庙金至清山西省石楼县

  香严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县

  则天庙 金 山西省文水县

  晋中市(11处)

  榆次城隍庙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乔家大院清山西省祁县

  平遥城墙 明 山西省平遥县

  镇国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遥县

  双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遥县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平遥文庙金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祆神楼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后土庙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遗址 商 山西省灵石县

  资寿寺明山西省灵石县

  阳泉市 (2处)

  关王庙 宋 山西省阳泉市

  大王庙金至明山西省盂县

  朔州市(3处)

  广武汉墓群 汉 山西省山阴县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辽 山西省应县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县

  运城市(22处)

  马村砖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县

  青龙寺元山西省稷山县

  绛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绛县

  福胜寺元、明山西省新绛县

  稷益庙明山西省新绛县

  太阴寺金山西省绛县

  万荣东岳庙 元至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后土庙 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稷王庙金山西省万荣县

  临晋县衙元至近代山西省临猗县

  禹王城遗址 东周至汉 山西省夏县

  司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县

  西阴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夏县

  东下冯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西省夏县

  解州关帝庙 清 山西省运城市

  泛舟禅师塔唐山西省运城市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济县

  永乐宫 元 山西省芮城县

  西侯度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芮城县

  清凉寺元山西省芮城县

  广仁王庙唐山西省芮城县

  芮城城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县

  忻州市(11处)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县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县

  边靖楼明山西省代县

  雁门关明山西省代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县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县

  南禅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县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县

  显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广济寺大雄宝殿元山西省五台县

  大同市(12处)

  云冈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辽、金 山西省大同市

  华严寺 辽、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遗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龙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悬空寺 明 山西省浑源县

  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金山西省浑源县

  浑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浑源县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灵丘县

  觉山寺塔辽山西省灵丘县

  许家窑一侯家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阳原县

  太原市 (5处)

  晋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龙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晋阳古城遗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窦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龙山石窟东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晋阳,太原故城,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79),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十三年“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历史上晋阳城军政地位特殊,曾作为赵国初都、汉晋干城、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而享誉江河南北。在民族发展史中,晋阳城是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和舞台,也是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谋求发展的和睦家园。如今,这座淹没于绿野村庄之下的家园城市,其遗址别样的沧桑姿容依然迸发着瑰丽色彩。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晋源区太原东西两山之间的广大地区,面积约合200平方公里,由城池遗址、古墓葬遗址、宗教祭祀遗址组成。城池遗址东西宽4750米,南北长3750米,面积约20平方公里。城址四至:西界罗城村至南城角村一线,北界罗城村至庞家寨村,东界庞家寨村至南一线,南界南城角村至南、北瓦窑村一线。地面现存遗迹有西墙残垣、西南城角、宫城基址及城址腹地的古村落。而城池西、东两翼的山前坡地枕山际水、土层深厚,则是晋阳城各历史时期的古墓葬遗址分布区。城池遗址西侧的吕梁山余脉蜿蜒高耸、风清气爽,山体一线凿建的众多石窟造像和寺庙禅院则是晋阳城的宗教祭祀区。《北齐书》记载开凿蒙山大佛盛况空前“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灯万盆,光照宫中”,“宫”当指晋阳宫、大明宫等殿堂建筑。龙山童子寺现存北齐燃灯石塔一盏,想必灯影摇曳的也是晋阳城的宫阙楼苑。开化寺沟山行路转、溪流潺潺,现仍存留两座御驾石桥。而风峪沟深处的苍翠峰岭间也是皇家寺院所在,2008年文物部门有幸在太山龙泉寺发掘到一处唐代大型塔基,使塔基下佛舍利五重宝函昭然出土。这些遗存不仅说明佛教文化在太原地区的绵延发展,也印证了唐代晋阳城号为“北都”、“北京”的史实。城池、墓葬和宗教祭祀遗存共同构成晋阳古城遗址宏大的空间格局。晋阳古城地下丰富的遗存可以和著名的“庞贝城”相媲美。据专家介绍,晋阳古城遗址是中国盛唐时期三大都城(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晋阳为北京)之一的北京遗址,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城”(意大利著名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古城营村附近,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晋阳古城自创建以来,曾为战国时期赵国都城,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

晋阳古城东西长约4500米,方位为北偏东18°,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数段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还发现建筑基础、砖瓦、琉璃构件和石刻造像。在古城附近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古墓葬。在城址的西部地区还发现有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童子寺等六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遗存。在古城营村内还保存有创建于隋唐、明代重修的惠明寺塔和金代创建、明清重修的九龙庙等建筑。”

今山西省

晋阳曾经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兴于赵鞅,毁于赵光义。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窑村、罗城村以及附近区域一带。晋阳的始建年代不详。晋阳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的年代是公元前497年。

扩展资料:

晋阳古城东西长约4500米,方位为北偏东18°,面积约28平方公里。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数段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还发现建筑基础、砖瓦、琉璃构件和石刻造像。在古城附近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古墓葬。

在城址的西部地区还发现有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童子寺等六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遗存。在古城营村内还保存有创建于隋唐、明代重修的惠明寺塔和金代创建、明清重修的九龙庙等建筑。晋阳古城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时期城市的面貌。

参考资料:

-晋阳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资治通鉴》简子使尹铎为晋阳

《资治通鉴》简子使尹铎为晋阳 背景: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 尹铎:你是打算派我去敛财还是作为他日退路。 赵简子:当然是他日退路。赵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