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各类词的用法
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 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看
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敝:破旧。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雍:和谐。
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情的开端。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56.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广平坦。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出。
58.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5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60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一点也不存在。
6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恢宏:广大,宽广。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要害。
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涂:泥沼;炭:炭火。
68.放荡不羁:行动随便,不受约束。放荡不受拘束;羁:约束。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滔:波浪滚滚。
90.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9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人。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9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9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微:微小;著:明显。
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100.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01.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102.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03.拍案而起:拍着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104.惩前毖后: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使以后不再重犯。惩:警戒;毖:谨慎,小心。
105.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鲜:新奇。
106.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10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户枢:门轴;蠹:
10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尽管意见不完全正确,提意见的人并没有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可以拿听到的话来警惕自己。
10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这个缺点就改正,没有就在以后注意。
110.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 姹:美丽。 嫣:娇艳。
111.(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112.116.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简:少
117.终南捷径: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118.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高傲自负的样子。 自命:自认为。
119.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逐渐推进。 循:按照
120.举一反三:举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事理,可以退之与其同类的许多事理。 反:推演
121.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得危险的事
122.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之烛)
123.不可救药: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得没有法儿挽救(药:治)
124.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125.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126.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27.变卖典质:典质:用土地、房屋或其它东西作为抵压向人借钱。
128.碌碌无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129.成群结队: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队伍
130就地取材:在当地选取材料。就当地选用人才。
131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132世人瞩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视(目)。
133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1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也说悬心吊胆。
135满腔义愤:充满心中,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136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38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打击仇敌,洗雪仇恨。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也指论点活情节漏洞百出,经不起反驳。
141百废待举:许多荒废了的事情都等待着去做。
14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痛。
144.疾风知劲草:疾:急速,猛烈。
145.荼毒生灵:残害人民。荼毒:毒害、残害。生灵:人民。
146.富贵不能*: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迷惑。
147.贫贱不能移:不因贫穷低贱而改变志向。移:改变(志向)。
148.威武不能屈:在权势、压力面前不屈服。屈:屈服。
149.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150.振振有辞(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分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L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荡。
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P
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R
63、人才挤挤(济济) ,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
S
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
W
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
X
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 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
Y
80、淹(湮)没无闻 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 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 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 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 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93、仗义直(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
94、真知卓(灼)见 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针贬(砭)时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震(振)聋发聩 “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 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97、众口烁(铄)金 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
98、纵横俾(捭)阖 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
99、走头(投)无路: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自出机抒(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耳濡目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耳提面命: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翻云覆雨,意思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繁文缛节: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
方枘圆凿:使用频率 较少使用
方兴未艾:艾 老版字典中发音为yì 通“刈”,现多为ài)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焚膏继晷: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风驰电骋: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否(p)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隔靴爬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
喻之于怀: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
管窥蠡测 guǎn kuī lí cè: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精巧。
汗牛充栋:运书很多累得使牛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皓首穷经: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厚积薄发: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虎视眈眈hǔ shì dān dān: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涣然冰释: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荒怪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黄梁一梦: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火中取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积重难返: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集腋成裘jí yè chéng qiú: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
欢聚一堂: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间不容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也比喻形势危急到了极点。
见仁见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矫揉造作: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矫枉过正: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噤若寒蝉:十分害怕,不敢作声
开卷有益: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
空穴来风:比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苦心孤诣: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狼奔豕突: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比喻敌人奔逃时 ,惊慌状态。也比喻敌人乱冲乱窜。
良莠不齐:不可用于水平、成绩等,侧重于品质。
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令人发指: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门可罗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门庭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面目全非 :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含贬义)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萍水相逢: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完了。
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人心不古: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色厉内荏: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拾人牙后;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蹈光养晦:就是把自己的本事掩藏起来,不被别人看出来
痛心疾首:比喻痛恨到极点。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大水乡古镇第一名:周庄
周庄古镇
周庄,1086年有记载,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作为一个泽国小镇,四面环水,还得坐船出行。小镇四面环河,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港廊坊,骑楼,竹石篱笆,水榭亭台。是一个古朴幽静的地方,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
唐风遗风,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拥有千年历史和丰富吴文化的周庄,以其精致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民风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周庄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成为吴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典范奖、联合国亚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
依托水乡古镇独特的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水乡古镇,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景点建设,丰富旅游内容,加强宣传推广。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国水乡第一镇”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成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荣获“外国人最青睐的50个地方”、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知名旅游品牌等荣誉。
周庄镇位于苏州市东南38公里处。古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写过“黄山是中国的山川之美,周庄是中国的水乡之美。”海外报刊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西晋文学家张,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都曾在周庄居住。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故乡。周还留下了柳亚子、等人的足迹。
庄门票价格在100元以内,高中以下(含高中)(10人以上)学生团体5折,学生团体(10人以上)8折。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持残疾证的残疾人半价优惠;1米以下儿童免费,11~14米儿童5折。
大水乡古镇第二名:西塘——梦里水古镇(浙江嘉兴)
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距嘉善县城11公里。从上海坐火车嘉善下车后,坐中巴到西塘35元。西塘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与中国的交汇之地,因此被称为“吴根越角”、“越鲛人家”。到了元代,市场初步形成。西塘和其他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就是古镇临河的街道都有回廊和棚子,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回廊一样。在西塘旅游,下雨天淋不到雨,晴天晒不到太阳。
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的特色。西塘旅游环境和治安好,民风淳朴,卫生条件好。很多住在河边的人用拖把擦洗长廊的地板。
俯瞰水乡,白墙墨顶,船影闪闪,宛如一幅薄雾笼罩下的淡色宣纸画;走进古镇,林
西塘,河流纵横交错,碧波荡漾,清晨,小桥流水,薄雾如纱;傍晚,夕阳斜照,渔船平平,是江南水乡的典型写照。王献桥建于宋代,来凤桥、五福桥和卧龙桥建于明清时期。它听了千百年来流水的潺潺声和浅吟浅唱的橹声,读遍了两岸房屋和新人的变迁。依河而建的街道,依水而建的房屋,尤其是总长近千米的走廊和棚子,让整个小镇在记忆中渐渐淡去。虽然变黄了,但渐渐清晰起来:狭长的石皮巷,陌生而又亲切,前面经过,后面似乎有自己脚步的回声;唐宓、尊文堂、薛宅等。都是明清建筑。古老而简单的房子显然是西塘人的标志。顺着深深的屋墙望去,小院的阳光缓缓移动,像流动的黄金散落在斑驳的木墙上,让人感叹时光的逝去。
在西塘的一些古老屋顶上,有近英尺的瓦草。据说,房子的前主人的灵魂附在这些草上,使它们生长得如此茂盛,保护了古老房屋的宁静和长寿,以及古镇的繁荣与和平。
嘉善水乡风情旅游区以风情万种的水乡风情为特色,由纵横交错的河网、湖泊、水、虾、鱼组成,尤其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西塘。
门票:游船80元/船(12人,停靠薛寨,游览路线钱塘人至七王爷庙)。西塘旅游通票60元(含11个小景点)。
大水乡古镇第三名: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
同里古镇
吴江市同里镇,位于苏州东南27公里处,是一个以‘小桥流水人家’的诗画闻名中外的古镇。1980年被列为太湖风景名胜区之一,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冶泽、南星、庞山、九里五湖之中。该镇被“川”形河道及其纵横交错的支流分成七个“小岛”。由于同里地处泽国的河网地带,历史上因交通不便而发生的战争很少,保留了许多古建筑。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完好的水乡古镇之一。因为水变成了花园,家家与水相连,户户与船相连,形成了一幅层次错落的美丽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和知识分子都对此赞不绝口。
同里因为水多,所以桥多。镇上有大小桥梁40多座,大部分是宋代以后各个时期修建的。著名的有建于南宋宝年间的泗本桥和建于元至正十三年的桥。成品,架设在河上的太平、李记、长青桥,是同里过去结婚用的唯一轿子,以示吉时。小东溪桥,素有读书桥之称,是一座‘一月明有规矩影,两岸书随歌单’的桥桥,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同里人的勤奋学习和艰苦奋斗,证明了同里自古以来文化发达,‘学名’繁盛。
有原八景、二八景、后四景等220个自然景点。到目前为止,一些景点仍然保存完好。一级保护区内,明清建筑占7/10,400年以上的文化遗址、遗迹、遗迹、遗迹依然存在。深宅大院小花园随处可见。现存的著名园林和古建筑有静修园、耿乐堂、环翠山庄、三歇堂、石雨堤、沃云庙、城隍庙、尚义堂、甲寅堂、崇本堂等。清退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因亭台楼阁、山石皆紧贴水面,如在水面之上,故又称贴水园。它
乌镇,浙北杭嘉湖平原上一个古朴典雅的地方,是浙北殷蜀地区,地厚人密。它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就有祖先居住在这里。
乌镇是一个水陆交汇的地方,水从四面八方涌来,争流斗艳,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镇内内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千百年来,民居依河而建,傍桥而建,绵延千余米的古岸、水榭、长廊,依然透露着水乡的韵味,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乌镇自古繁华,民风淳朴。高峰时“商、财、税四集于一郡,塔在宫中,桥空,府城气象如此”——《吴琴镇志》。桐乡特有的拳船、花鼓戏、皮影戏、石翔等民俗风情,水乡的原始风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让乌镇成为江南古镇中独树一帜的佼佼者。
钟灵乌镇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有许多学者和人才。从宋代到清代,进士64人,举人161人。如昭明亲王、赵、陈、张养元、鲍廷博、夏同山等,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以及在斯土生土长的茅盾、沈泽民、孔别井等,都很有名,留下了许多文物。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乌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了乌镇江南第一古镇的地位。
如果你一个人泛舟,徜徉在街头,你都会被这个地方的纯净、美丽、沉静所陶醉,让你深深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喃喃内涵。
在江南,有很多像乌镇这样的古镇,它们像珍珠一样美丽而宁静。除了小桥流水,人家水乡风情,精致典雅的民居建筑,乌镇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这可能是它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发达的原因。
乌镇在古代被称为吴敦,它在春秋时期越过了吴江的边界。直到唐朝的咸通才称之为乌镇。乌镇历史悠久。根据对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的鉴定,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6000多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门票价格:60元。乌镇的小餐馆很便宜。每个人花二三十块钱,中午吃顿好的。如果想省一点,也可以花5块钱吃一碗乌镇特产红焖羊肉面。
大水乡古镇第五名:交趾——难忘古镇(江苏苏州)
焦固镇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高度评价江苏吴县市陆贽镇。作为神州的优秀古镇,陆贽镇果然名不虚传,有着2500年的文明史。尤其是她的古文化,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居,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让人叹为观止。人们来到_直,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个‘_直’是怎么来的,这里为什么叫_直?据公元《甫里志》年记载,鲁直原名富丽,因镇西有‘富丽堂’而得名。因镇东有直港,通六处,水流如‘鲁’般清凉,故改名为‘鲁直’。也有人说,古代的独角兽'陆段'考察了中国的土地鲁直,看到这是一个风水宝地,所以它长期落在鲁直。因此,自鲁直有史以来,从未有过荒战、旱涝灾害,人民年年丰衣足食。当人们进入古镇时,他们会感到一种舒适感,一种_直古镇特有的新鲜感。镇内河水清澈,环境幽雅,名胜古迹遍布全镇,鸭沼清风、枝清泉、吴淞雪浪、海之钟、日落浮图、鱼莲花灯丘、西汇小城等历史景观。都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虽然在经历了历史的磨难后,大部分都被拆除了,但依然可以找到它们当年的壮丽景色。始建于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495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芝雕刻的九尊罗汉泥塑,虽然在苍桑已有数千年历史,但仍保存完好。梁代在推福里建第一座禅林,罗汉追根溯源,赞其为江南无双的佛像。早年郭沫若老师看过后说,‘宝圣寺的罗汉像,胸中筋骨,手中脉络,被宗教题材所束缚,但真实感却以无穷的力量强加于人,使人感受到一种高贵的美’。宝生寺内的斗鸭池、小虹桥、清风亭,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桂蒙留下的遗迹。他曾是湖州、苏州刺史的副官,但家境贫寒,生活艰苦,经常和农民一起耕田。他最早发明了牛犁给农民翻地,当地农民特别敬重他。多水多桥是陆贽的另一个特色。
_直在江南一直享有‘桥都’的美誉。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域内,现存宋、元、明、清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有多孔的大石桥、单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桥、狭窄的平顶桥、装饰性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姐妹桥、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有五座双桥是两座桥成直角连接的。许多有识之士感慨地说,看鲁直其实就是参观一座古桥博物馆,其密度远超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古银杏是_直的古标志之一。这不仅是历史文化名镇_直的古老象征,也为_直的风光增光添彩。目前全镇共有银杏树7棵,其中宝胜寺周边有4棵。最大的树有1300岁,它的高度是50米。它不可能被三个男人包围。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她依然高大健壮。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在鲁直任教期间,曾写过《高大的银杏树》一文。他对鲁直古银杏树的评价是“形象高大,意志坚强,气魄雄伟”。因此,叶先生临终前,嘱托亲属将他的骨灰全部安放在四棵银杏树下(保圣寺),所以现在叶先生的墓就设在鲁。当人们目睹这个小镇的古街、古宅、深巷时,领略了_直古镇的另一番风味。
镇上有9条主要街道,都是鹅卵石和花岗岩铺成的。小区依河而建,桥上人走,船在水中航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生意兴隆,游客络绎不绝。无论临街的房子,还是临河的房子,都是砖墙、木门窗、带棱纹的青砖。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房子,墙上都是花纹装饰。古镇里有58条小巷,最深处有150米长。巷子里有3、5、6栋房子,最深的是7栋。是_直农村妇女的传统服饰,是具有_直特色的水乡风情。直立的农村妇女,她们一直是以发髻、头巾、拼布衬衫、裤子、裙子和绣花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服装。_直农村妇女到苏州、上海去特别显眼,被城里人称为‘苏州少数民族’。至今,_直地区仍保留着江南水乡妇女的传统民族服饰。尤其是在小镇的西部,40岁以上的女性还是很受欢迎的。镇上每天都能看到穿着这些传统服饰的妇女去赶集,这也是水乡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外,陆贽镇还有许多古代名人的遗址。镇北有东北、北宋白莲花寺,镇西有孙飞墓,镇北有夫差太子宫,镇南有西汉宰相张苍陵墓。近两年来,镇政府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老城区修复如初,恢复了沿街河棚、《沈宅》、《万盛米行》、《萧宅》等一大批古民居和历史景观,改造了古街、古桥、护岸。同时用古宅装饰0755-7900。漫步古镇,欣赏小镇风光,看古桥驳岸,看渔船,真的很独特很有趣。门票:60元(所有景点)
大水乡古镇第六名:南浔——曾经是最富有的古镇(浙江湖州)
南浔镇
南浔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北临太湖,东临江苏省。距苏州市区仅51公里。坐小巴12元,经过著名的水乡同里。
《江南园林志》记载,“一镇五园,皆为巨构,唯江南所见”。
到了清代,根据当地人的富裕程度,按照动物的大小,南浔人被描述为“4头大象,8头牛,72只金狗”。1000多万头大象、100多万头奶牛和30多万只狗的财富。
南浔有许多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充满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也洋溢着江南古镇诗画一般的韵味。
南浔自古以来文化繁荣,人才辈出,书籍取之不尽。明代有“九里三亭旧,十里两书”之说。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41名进士。
南浔镇建镇至今已有745年,经济繁荣程度在明万历年间至清中叶达到顶峰。南浔历史文化悠久,从宋代到清代共招进士41人。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叶嘉图书馆、孝廉庄、柳永庄园、张静江故居、张世明故居、白碱楼、宋代古石桥等。
江南四大图书馆之一的叶嘉图书馆是由清代学者刘承干于1920年至1924年间修建的。在高峰期,图书馆的藏书达到了60万册。现为浙江省图书馆古籍书库。园中的荷塘、假山、亭台,处处透露着江南园林的小巧与独特。它的主要建筑是西式的修道院图书馆。
金童桥,一座宋代的古桥,第三年重建
南浔门票价格在60元左右。一票到底,隔天有效。学生证、老年人证、教师证可享受五折优惠,12m以下门票免费。景区80元/船的游船,每船可坐8人。
大水乡古镇第七名:木渎——吴文化的聚宝盆(江苏苏州)
杜牧古镇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太湖西南五公里。胥江与湘西在此交汇,灵岩、田萍、狮山、衡山、姚峰等著名的吴中山脉呈拱形环绕,犹如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境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四面环山,故有“聚宝盆”之称。
木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吴越的春秋时期,名胜古迹很多。除了山川奇观、婀娜小桥流水,还有古宅幽深的小巷隐隐。镇内河流纵横,桥街相连,其中徐希、湘西为吴越遗存,山塘老街为甘龙御路,小城镇人家临街或枕河,白墙黛瓦,重脊高檐,是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古镇毗邻深宅大院,尤以颜佳园、二号公馆、古松园等私家园林闻名,其中颜佳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是江南名园。
木渎古镇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在众多江南古镇中实属罕见。木渎门票价格古镇园联票60元(含颜佳园25元,红印山房25元,古松园15元,排名第二的政府10元)
十大水乡第八名古镇:现代都市(上海)朱家角——古镇
朱家角
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三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邻虹桥国际机场,北邻昆山,南接嘉兴,西邻王萍。淀山湖下游和黄金水道曹刚河穿镇而过。九条长街沿河延伸,数以千计的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古老的石桥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玩腻了价格差不多的人造景观,人们无不惊讶于上海郊区居然还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我们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难怪同济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在参观完朱家角后,不禁赞叹:“朱家角有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上海之宝,更是国宝”。台湾省已故著名作家三毛,被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迷住了,被这里安静、处处有画、时时有诗的风格陶醉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中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字。
“小桥流水的自然风光,就是原来的明清街”。许多影视导演都会情不自禁地注意到这里的自然户外场景,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他们一次又一次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韵搬上银幕和电视,有时还会出现几部影视节目同时开播的盛况。朱家角已成为国内外影视节目拍摄的热点,被誉为“上海郊区的好莱坞”。
朱家角,一个著名的城镇,历史悠久。1958年,在炼铁的时候,镇民们奇迹般地挖出了镇北的淀湖。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被证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1959年,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车、印花陶片等。是在淀山湖钓上来的。这些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的遗物,足以证明朱家角的先民在几千年前就在这里劳动生活了。
朱家角,才子
朱家角门票价格60元(联票,含10个景点),单票10元。10人以上团体9折,30人以上团体8折,学生券8折,70岁以上老人券8折,离休干部免票。
大水乡古镇第九名:广府——香雪海故里(江苏苏州)
府谷镇
在太湖之滨,灯尾山脚下,有一个半岛,这就是著名的江南探梅胜地————广府古镇。小镇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距苏州约28公里。
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考古学家在东太湖湖底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大米、瓦片、丝绸、天鹅绒、竹子和纺车的遗迹。相传,广福镇是王武养虎的地方。梁肖在龟峰修建光复寺时,就以此寺命名。历代诗人、词人以“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吟咏这里的景色,故名广府。
在广府,“邓维访梅”早已成为习俗。登巍山种梅始于汉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被誉为“登天下第一”。梅花除了观赏外,还可以入药和食用,所以当地人以种植梅花为职业。宋孝廉、张承诗《王韬纪念馆》有“望千户(横)种梅如谷”之句,“十里梅乡”就是当时真实情景的写照。康熙南巡写下了“登微久知,看梅花早春,花开千树缤纷,相对欢喜”的诗句。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江苏巡抚罗松来此赏梅,赋诗《萧芳芳影视艺术馆》首,“香”名扬天下。帝六次登临魏访梅,六次赋诗,有御碑石刻为证。
古老的文梅轩和梅花亭,掩映在梅花之间,宛如漂浮在浩瀚雪海上的玉宇琼阁。人走在蜿蜒幽深的花道上,大有“满山遍野花,不知高低路远近”的感觉。登上梅花亭,可以看到漫山遍野,山谷连绵,雪海碧波荡漾,银波炫目,蔚为壮观。
光复塔位于古镇西街,位于光复寺内,是古镇的象征。光复寺建于梁大同年间,距今近1500年。大雄宝殿是一座佛寺的正殿。眼前铸铁鼎烛光摇曳,香烟缭绕,枝桠挺拔的明香樟树冠如伞遮天蔽日,满目苍翠。
光思寺也被称为铜观音寺。相传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张村民在泥地中挖出一尊唐代观音铜像。铜像是金色的,明亮的。身高1米左右,身材丰满,心地善良,穿锦缎,戴珍珠,赤着脚,轻盈地踩在莲花宝座上,神态自然。左手下垂,掌心向外,五指自然微弯,称为“心愿印”;右手自然屈臂至肩,掌心向外,五指向上,称为“十五为阴”。这尊铜像最初是供奉给光复寺的,此后多次被盗并追回。相传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夏至秋,吴中“从不下雨”,江南大旱,水井干涸,湖泊干涸,田地龟裂,欢迎铜官印入城,“祈雨”。道观十三年(公元1833年),吴中大水、铜官印再次迎入城,“祈文,天就晴了”。
值得一提的是,光复寺桥是一座梁式石桥,因与寺前石阶连接成两个凹形轴对称图案,民间俗称“翻转桥”。栏杆、锁石、盖石均用武康石凿成,故称琵琶桥或环石桥。云龙和万字纹的石雕
司徒寺位于镇西的灯尾山脚下。历史上,汉光武帝刘秀凤,封24岁的邓禹为大司徒,去讨赤眉,率军出征。平定天下后,邓禹一度隐居。司徒寺现存房屋为清末民初重建。院内四棵古柏是邓禹亲手栽种的,已经茂盛了近2000年,堪称奇迹。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这里,被四棵古柏所吸引,惊叹不已。他给四棵柏树起了“青、奇、古、奇”的名字。“青”柏的树干挺拔,高耸入云,树冠精致,树冠繁茂。“奇”柏遭雷劈为二,身裂腹空,皮青,烂而不枯;“古”柏纹理盘旋,古朴苍劲,看似柔弱刚强,体态苍劲;“奇怪”三部曲,游龙走蛟,满枝绿枝,样子怪异。其中四家有“奇奇怪怪的画难塑造,风和火雷霆抢不走”的美誉,堪称江南一绝。在观景大厅西侧的画廊里,有一座明代《吴东水乡妇女服饰馆》年的石雕,一座《探梅》年的宝塔纪念碑和其他精美的石雕。其中,康熙御书“宋风水月”的铭文最为引人注目。
神恩寺,位于古镇玄木山,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南宋宝年间重建。依山而建,居高临下,风景秀丽,素有“三龙三凤,胜天下”之称。该寺历经兴衰,历时九年(公元1349年)。江南著名的高僧从杭州来到吴,复兴了佛教。圣恩寺起死回生,逐渐成为江南名寺。明朝时,神恩寺扩建。一时间僧徒云集,名僧辈出。康熙三次南巡,乾隆六次南巡,都去了神恩寺。后殿的岩石奇形怪状,高耸入云,虽然是天然的,但看起来像是人工雕刻的。这就是古今著名的“真假山”。
光不失历史沧桑与自然创造,但历经风霜依然美丽,无声无名,但芬芳浮动。500多年的历史可以作证,山水是光明幸福的载体,梅花是光明幸福的使者,文化是光明幸福的灵魂。
大水乡古镇第十名:安昌——感受绍兴民俗(浙江绍兴)
安昌镇
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始建于北宋,因战乱多次烧毁,明清重建。其建筑风格继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古朴典雅。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特产安昌香肠、白糖远近闻名,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独具特色。
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有伊河沿岸数里的古集市,古色古香的店铺和民居,独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蜿蜒幽深的石巷,古老的小石桥,这些都让安昌古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游览。常的小桥很有特色,各种牌坊、梁、亭,古朴典雅。素有“清水穿街过巷,彩虹过江十七桥”之称。在安昌,还可以看到浓浓的江南民俗。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婚,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船甚至还有祈福、包粽子、串香肠、拉糖等江南习俗。由师爷故居改建而成的绍兴石页馆、安昌民俗馆、安昌文史馆等景点的开放,赋予了古镇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其真正成为“水乡文化长廊”、“民俗长卷”、“人物长街”
鼎[鼎、鼑,读音作dǐng(ㄉㄧㄥ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鼎湖,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传说,黄帝采首山之铜,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荆山铸鼎。这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又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阳,荆山脚下的焦岱湖就被人们称作“鼎湖”。这在典籍《说文》中记载:“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汉朝时期的汉武帝抱病后,就居于鼎湖宫。
中国历代古籍中所指的荆山,皆是指关中地区的荆山。例如据史籍《汉书•地理志》等众多古代地理志记载,荆山当在岐山和黄河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渭北荆山原。“荆山之阳”在荆山原南,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
因此,夏禹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荆山“铸鼎”,绝非在今湖北省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也非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的荆山,亦非今安徽省怀远县的荆山,更非今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因为夏禹、黄帝的势力范围从来就未到过岭南地区。
荆山原上,葬有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汉太上陵)、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唐献陵)、唐武宗李炎(唐端陵)和唐敬宗李湛(唐庄陵)。
古代,居于荆山、鼎湖地区的住民,有以帝王铸鼎之史为姓氏者,称鼎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夏、商、周延传的国鼎,属于以国家象征为氏。
在典籍《说文》中记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但是,在史籍《史记·封禅书》中却记载:是“黄帝铸鼎于荆山。”
不过,在史籍《左传·宣三年》中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比较起来,作为民族精神的表征,本书还是崇尚比《史记》更加古老和原始的记载,即鼎为夏禹始铸。不过,不论是谁先铸造的大鼎,以鼎为国家之表,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实际上,代表国家象征的鼎一共有十二座,而不是人们流传的“九鼎”。这在典籍《周礼·天官·膳夫》中即有记载:“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也就是说,当君王即位登基之时,一共要抬出十二座鼎,其中代表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大地的鼎为九座,称为“牢鼎”,义示“九州大地江山牢固”,而代表君、臣、民的鼎有三座,称为“陪鼎”,义示“君为臣之陪,臣为民之陪,民为国之陪”。
由于“鼎”代表了国祚、代表了社稷,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在两周时期,辅佐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主政大臣,亦称作鼎鼐(国相)、鼎台(宰辅)、鼎臣(宰相)等。
在鼎鼐、鼎台、鼎臣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位称号位姓氏者,省文简称鼎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郭鼎门,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人们称城郭的东门为鼎门,因为当年大禹铸九鼎之后,鼎是从城池的东门运入城中的。例如,在史籍《后汉·郡国志》中就记载:“雒阳东城曰鼎门。”
在古代居于城郭东门区域的住民中,有以城门别称位姓氏者,称鼎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门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力士夏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鼎官,是周王朝时期的官名。在史籍《前汉·东方朔传》中记载:“夏育为鼎官。殿前举鼎者也。”
在夏、商、周乃至战国时期,历代皆有护鼎之官,称作“鼎铉舒”,俗称“鼎官”。
夏育,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勇士,也是大力士,他在周王朝殿堂前将千斤重的鼎举了起来,还能将强健的大公牛的尾巴活活拽下来,国君为之惊叹,封其为鼎官。在史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重记载:“乌获、任鄙之力焉而死,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在典籍《裴駰集解》中引《汉书音义》注释:“或云夏育,卫人,力举千钧。”晋朝道祖葛洪在《抱朴子·辨问》中解释:“夏育、杜回,筋力之圣也。”后世人将“夏育”、“杜回”、“鼎官”等作为大勇士的代称。
在夏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鼎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官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晚期秦武王属下大将孟说,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
秦悼武烈王嬴荡身高体壮,勇力超人。他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军,置于身边。当时的乌获和任鄙皆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并给予高秩厚禄。
有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孟贲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便赶赴咸阳面见秦武王。秦武王考验之下,孟贲比乌获、任鄙还厉害,因此当即被任命为大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周郝王姬延九年(秦悼武烈王四年,公元前307年),雄心勃勃的秦武王嬴荡率领孟贲、乌获、任鄙等随从到东周都城洛阳观看九鼎,这九鼎代表九州,上镏刻有各州的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
秦武王逐个审视,在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
鼎官回答说:“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起这只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
秦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你们两个人,能举起这鼎吗?”
任鄙知道秦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
而孟贲则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雍州鼎被孟贲抬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庄地上。
秦武王看了发笑:“你都能把鼎举离地面,难道寡人还不如你吗?”
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
秦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王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秦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
秦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乎生力气,喝声:“起!”雍州鼎也被举起半尺,秦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秦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秦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们赶来时,秦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了,但仍然在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秦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
右丞相樗里疾护秦武王之棺回咸阳,立秦武王的异母弟赢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完毕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左丞相甘茂耸恿秦武王入周观鼎之罪。
这件事在战国历史上称为“举鼎绝膑”。
孟贲死得冤枉之极,因此在孟贲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有以“举鼎绝膑”这一历史事件为姓氏者,称鼎绝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鼎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汉朝中期的重臣匡衡,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匡衡,字鼎,后字稚圭,东海承县人,就是今天山东省的枣庄市峄城区,一说是东海兰陵人,即今山东省的苍山县鲁城乡,是著名的西汉经学家。
匡衡自幼勤奋好学,但由于家贫,晚上连油灯也点不起,他见邻居家灯火通明,就在自己家墙上凿了一个小孔,让灯光透过来借以刻苦读书。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故事即由此而来。同乡里有一大户,家中豪富,藏书很多,匡衡便自愿为其做佣工,不要报酬。富户感到奇怪,问他缘故,匡衡表示愿读尽其藏书。富户听后颇为感叹,遂取出藏书供匡衡攻读。
顽强的学习毅力使匡衡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后来他跟著名学者后苍学经,对《诗经》有深刻研究,特别对经学有精辟的见解,当时流传着“匡衡说诗,解人颐”。匡衡善于讲《诗》。一次他与别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穿着鞋溜走了。
由于才智过人,博古通今,经学绝伦,被大汉朝廷看中,后来匡衡功成名就,位列三公,在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成为一代宰相。匡衡开始只做了个小官,地位不高,加之汉宣帝刘询不大喜欢儒生,便被派到地方上任职。为此,当时长安城内很多学者给汉宣帝刘询上书,请求将其留在京城,但未被汉宣帝没被采纳。
汉元帝刘奭即位后,匡衡因知识渊博而被调回京都。汉元帝经常让其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他也曾上书给汉元帝,指出:百姓生活十分贫困,而许多官吏却贪赃枉法,大肆搜括民财,一味追求享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廉耻,大搞裙带关系,阿谀奉承等。匡衡建议朝廷压缩开支,考订国家制度,
语文中各类词的用法
本文2023-10-06 13:52: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