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紫苏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
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用于胸闷、呕恶等症
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3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
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
方剂举例香苏散(《和局方剂》):香附、紫苏、陈皮、甘草。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头痛无汗、胸膈满闷、噫气恶食。
苏羌达表汤(《通俗伤寒论》):苏叶、防风、光杏仁、羌活、白芷、广橘红、生姜、茯苓皮。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项强痛、骨节烦疼、无汗而喘、胸痞恶心。
文献摘录《别录》:「下气,除寒中。」
《药性本草》:「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肉毒。」
《本草纲目》:「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
《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紫苏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等国家,在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中国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紫苏又叫桂荏、赤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
紫苏古代则称荏。李时珍《本草纲目》:“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紫苏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古籍中有不少记载。北魏贾思觑《齐民要术》:“苏子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
紫苏变异极大,我国古书上称叶全绿的为白苏,称叶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为紫苏,但据近代分类学者EDMerrill的意见,认为二者同属一种植物,其变异不过因栽培而起。又白苏与紫苏除叶的颜色不同外,其他可作为区别之点的,即白苏的花通常白色,紫苏花常为粉红至紫红色,白苏被毛通常稍密(有时也有例外),果芎稍大,香气亦稍逊于紫苏,但差别微细,故将二者合并。
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紫苏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较好的砂质壤土、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长,适宜土壤pH值60-65。较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25℃。
紫苏根系发达,主根深入土壤30厘米,但大部分根系分布在2-18厘米的土层内,根系宽40-50厘米。分枝与主茎花序的开花期基本一致,在同一花序内,通常上端1/3部位的花先开,2-3天后全序开花,从现蕾至开花需20天左右,从开放至凋谢约12天。
目录 1 拼音 2 饮食禁忌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苏 31 拼音名 32 学名 33 紫苏的别名 34 来源 35 植物形态 36 生长环境 37 用途 38 性味 39 功能主治 310 紫苏的用法用量 311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紫苏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紫苏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紫苏 紫苏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zǐ sū
2 饮食禁忌服用紫苏忌吃鲤鱼[1]。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苏 31 拼音名Zǐ Sū
32 学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ar 唇形科 Labiatae Crispa(Thunb)Hand-Mazz
33 紫苏的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苏草、桂荏、唐紫苏、苏叶等。
34 来源
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35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生长势强,株高60~150公分,分枝多,具有特别之香气;茎直立,钝四棱形,紫色或绿紫色;叶对生,叶形大,叶面呈紫红色皱褶状,卵形或圆卵形,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钝形,边缘深锯齿;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坚果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1月。
36 生长环境性喜阳光充足,温暖多湿的气候,怕积水及不耐干旱。土壤选择不严,但以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
37 用途新鲜的紫苏,具抗生性,放在寿司中可降低海产的毒素;叶对流行性感冒、咳嗽和恶心有疗效的作用。全株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卫、止痛、健脾胃等功效。萃取精油,可供作香烟及其它甘香味料,并且具有杀菌性,亦可作酱油、腌渍物等之防腐剂。
38 性味辛,温。
39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310 紫苏的用法用量1~3钱。
311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4紫苏叶是什么呢紫苏叶别称苏叶、赤苏、皱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叶子,入药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
对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等症有治疗作用,并能解鱼蟹毒,下面装修保障网生活常识我一起来看一看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吧!让大家学会使用紫苏叶。
紫苏叶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性微温,无毒。
归经脾、肺经。
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紫苏叶的药用配伍
1、凡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抽,头痛无汗,鼻寒清涕者,可与羌活、防风、白芷等配伍,以解表散寒。
2、凡气滞湿阻,胃气不和,脘腹胀闷,呕恶腹泻者,可与藿香、陈皮、半夏曲、茯苓等配伍,
以行气化湿和中。
紫苏叶的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2、《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3、《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紫苏叶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千克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2、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为200-1600毫克/毫升,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3、提升血糖:紫苏油035毫升/千克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
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4、凝血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
6、镇静作用: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巴比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紫苏水煎剂1:20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紫苏叶的药用选方
1、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
2、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3、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
4、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
5、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
6、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
7、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
8、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
紫苏叶的毒副作用
紫苏的成分紫苏酮等酮类化合物均为3-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对小鼠、山羊、小母牛均显示毒性作用,尤其对肺部,可因肺水肿及胸膜渗出而死亡,但给药途径不同,毒性不同,紫苏酮10毫克/千克静脉注射可使山羊致死,40毫克/千克灌胃却无影响。紫苏醇具有毒性、 性和致敏作用。另雌山羊静脉注射紫苏酮10毫克/千克可致死,若灌胃40毫克/千克仍可存活。
紫苏叶的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观察552例,经四个疗程后近期控制62例,显效150例,好转213例,无效127例。
2、治疗寻常疣: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紫苏叶的使用禁忌
1、紫苏叶性温,如果是火气比较旺盛导致身体作呕的患者,服用之后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2、紫苏叶并不能够长期服用,长期服用身体的体质会越来越弱。
3、紫苏叶对于阴虚症见发寒热、头痛者最好不要服用,应多吃一些具有收敛滋补作用的中药材。
4、紫苏叶不能够和鲤鱼一起烹饪服用,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出毒疮。
紫苏叶的药用方剂
1、紫苏散
组成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炙甘草各5克。
功效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风寒束肺。证见咳嗽痰多,头痛,发热恶寒,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2、杏苏散
组成紫苏叶9克,半夏9克,茯苓9克,前胡9克,苦桔梗9克,枳壳6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大枣3枚,杏仁9克,橘皮6克,水煎温服。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秋季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色白,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3、香苏散
组成香附子120克炒香,去毛,紫苏叶120克,炙甘草30克,陈皮60克,上述四药共研成粗粉。每日三次,每次取药粉9克,水煎热服。
功效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胸脘(胃)气滞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胃)部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4、香苏葱豉汤
组成制香附45~6克,陈皮45~6克,鲜葱白(葱头)3枚,紫苏45~9克,炙甘草2~25克,淡豆豉9~12克,水煎服。
功效发汗解表,调气安胎。
主治妊娠伤寒(孕妇感受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胸脘(胃)痞闷,苔薄白,脉浮。
5、苏姜汤
组成紫苏叶225克,生姜25克,水煎成25%浓度的药汤(即两种药共25克,要煎成100毫升的药汤),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
功效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支气管炎。
功效知识推荐:
过路黄的功效与作用
霍山石斛功效与作用
柚子的功效与作用
赶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云芝的功效与作用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
茶油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果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片的功效和作用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的毒副作用
紫苏的成分紫苏酮等酮类化合物均为3-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对小鼠、山羊、小母牛均显示毒性作用,尤其对肺部,可因肺水肿及胸膜渗出而死亡,但给药途径不同,毒性不同,紫苏酮10毫克/千克静脉注射可使山羊致死,40毫克/千克灌胃却无影响。紫苏醇具有毒性、 性和致敏作用。另雌山羊静脉注射紫苏酮10毫克/千克可致死,若灌胃40毫克/千克仍可存活。
紫苏叶的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观察552例,经四个疗程后近期控制62例,显效150例,好转213例,无效127例。
2、治疗寻常疣: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紫苏叶的使用禁忌
1、紫苏叶性温,如果是火气比较旺盛导致身体作呕的患者,服用之后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2、紫苏叶并不能够长期服用,长期服用身体的体质会越来越弱。
3、紫苏叶对于阴虚症见发寒热、头痛者最好不要服用,应多吃一些具有收敛滋补作用的中药材。
4、紫苏叶不能够和鲤鱼一起烹饪服用,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出毒疮。
紫苏叶的药用方剂
1、紫苏散
组成紫苏叶、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黄、炙甘草各5克。
功效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风寒束肺。证见咳嗽痰多,头痛,发热恶寒,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2、杏苏散
组成紫苏叶9克,半夏9克,茯苓9克,前胡9克,苦桔梗9克,枳壳6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大枣3枚,杏仁9克,橘皮6克,水煎温服。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秋季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色白,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3、香苏散
组成香附子120克炒香,去毛,紫苏叶120克,炙甘草30克,陈皮60克,上述四药共研成粗粉。每日三次,每次取药粉9克,水煎热服。
功效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胸脘(胃)气滞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胃)部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4、香苏葱豉汤
组成制香附45~6克,陈皮45~6克,鲜葱白(葱头)3枚,紫苏45~9克,炙甘草2~25克,淡豆豉9~12克,水煎服。
功效发汗解表,调气安胎。
主治妊娠伤寒(孕妇感受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胸脘(胃)痞闷,苔薄白,脉浮。
5、苏姜汤
组成紫苏叶225克,生姜25克,水煎成25%浓度的药汤(即两种药共25克,要煎成100毫升的药汤),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
功效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支气管炎。
功效知识推荐:
过路黄的功效与作用
霍山石斛功效与作用
柚子的功效与作用
赶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云芝的功效与作用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
茶油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果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片的功效和作用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紫苏
本文2023-10-06 14:03: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