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古城是个怎样的地方?
且末古城是一处非常神秘的地方,它具体位于哪里,又是因何消失的均存在层层谜团。西域最初并不受中原政权的管辖。这里小国林立,其中部分小国因实力弱而被迫处于匈奴的控制之下。等到了汉武帝时期,汉王朝为对付匈奴这个长久以来的心腹大患开始想办法拉拢西域小国,西域自此加深了与中原王朝的交往。
西域三十六国而“西域”这一称呼其实是出现于汉宣帝时期,当时这个皇帝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以加强汉王朝对西域的管控力量。这一机构的设立意味着西域自此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之中。而当时处于西域都护管辖范围内的西域地区便称之为“西域三十六国”,而这三十六国之中便包括且末古城。这且末古城在西汉时期,其人口数量仅千余人,可见它的规模是非常小的。
且末古城的消失据古籍记载,且末古城与同属于“西域三十六国”的鄯善国相距720里左右,而距离精绝国则约有2000里。介于丝绸之路的兴起,地处西域的且末古城因正好处于丝绸之路上而成为一处重要交易地。北魏时期的史籍记载中曾提及这一时期且末古城的居民主要依靠原始农业维持生计。而待百余年之后的玄奘再一次途径且末古城时,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徒留一座空城。至于那些原本生活在且末古城的人去往了何处便不得而知。
且末古城的现状且末古城的位置大致位于现且末县城的西南处,距离且末县城约有六公里。现如今,这座古城因为所在地沙化的缘故而早已消失不见。而1957年的时候,曾有研究人员在此发现了一座古城,且在古城之中发掘出了诸多代表着古时鄯善且末州法律文书的木牍。除此之外,1985年时这个地方也曾发掘出古尸、陶片等物。后经由考证,这里被认定是一处元宋时期遗址,名字为“且末古城”。不过这处遗址究竟是不是真的且末古城,目前尚无法下定论。
傅介子斩杀楼兰王安归是在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楼兰质子名叫尉屠耆,公元前108年,楼兰国王内附汉朝,以次子尉屠耆到长安为人质。前92年,尉屠耆之兄安归即楼兰王位,杀死汉使,归附匈奴。公元前77年,傅介子设计刺杀了安归,改立亲汉的尉屠耆为王,国号也改为“鄯善”。鄯善(楼兰)王伐色摩那(Vasmana,汉文古籍记载为“元孟”)具体在位时间无可靠记载,依据已有的佉卢文书和汉文史料来看,大约公元322年前后他已经在位,公元335年前凉沙州刺史杨宣讨伐鄯善时,伐色摩那仍然在位,并向前凉王张骏献楼兰美人,以此推算,伐色摩那(元孟)在位时间应不少于14年。伐色摩那并不是最后一任鄯善(楼兰)王,在他之后,佉卢文资料中至少还记载了两位国王的名字---疏梨阇(Sulica)、休密驮(Sumitra),公元382年,休密驮曾亲自向前秦朝献,于383年卒于归途。 以后的汉文史料还记载了两位鄯善王---比龙、真达。公元447年真达向北魏遣子朝献,448年北魏封交趾公韩拔为“征西将军、鄯善王”,并在鄯善正式设置郡县,鄯善本土的国王真达似乎被废黜了,此后不再有鄯善本土国王的记载, 但是鄯善国似乎依然存在。直到公元492年北方游牧民族高车(或称“丁零”)从高昌南下,与柔然争夺塔里木盆地诸国,击破鄯善。南齐使者江景玄亲眼目睹 “鄯善为丁零所破,人民散尽”,鄯善(楼兰)才从此灭国。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恐怕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是和张骞的名字分不开的。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西汉初年,有“三十六国”:南缘有楼兰(鄯善,在罗布泊附近)、菇羌、且末、于阗(今和田)、莎车等,习称“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后分前、后车师,在今吐鲁蕃)、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温宿、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等,习称“北道诸国”。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后蒲额和东西且弥等。它们面积不大,多数是沙漠绿洲,也有山谷或盆地。人口不多,一般两三万人,最大的龟兹是八万人,小的只有一二千人,居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除生产谷物以外,有的地方如且末又盛产葡萄等水果和最好的饲草苜蓿。畜牧业有驴、马、骆驼。此外,还有玉石、铜、铁等矿产,有的地方居民已懂得用铜铁铸造兵器。天山南北各国,虽然很小,但大都有城郭。各国国王以下设有官职和占人口比重很大的军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以前,匈奴贵族势力伸展到西域,在焉耆等国设有幢仆都尉,向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赋税诸国,取畜给焉”,对这些小国进行奴役和剥削。
当时,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著名的“行国”,40万人口。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刚迁到这里不久。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因此,大月氏与匈奴是“世敌”。
汉朝日趋强盛后,计划积极地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武帝听到有关大月氏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又考虑西行的必经道路——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
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从官,没有固定职务,又随时可能被选授重任。
张骞,汉中成国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作妻,已经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大月氏的攻击。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到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他死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求和亲,武帝把江都公主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死后,汉又以楚王戊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解忧的侍者冯镣深知诗文事理,做为公主使者常持汉节行赏赐于诸国,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称为冯夫人。由于她的活动,巩固和发展了汉同乌孙的关系。神爵三年(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日逐王先贤掸率人降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汉宣帝任命卫司马郑吉为西域都护,驻守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这是汉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匈奴奴隶主对西域各族人民的剥削、压迫是极其残酷的。西汉的封建制度,较之匈奴的奴隶制度要先进得多。因此,新疆境内的各族人民都希望摆脱匈奴贵族的压迫,接受西汉的统治。西汉政府在那里设置常驻的官员,派去土卒屯田,并设校尉统领,保护屯田,使汉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由于我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出使西域成为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那时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也不懂得铸铁器,后来汉的使臣和散兵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
张骞(qian第一声)出使西域
首次西行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一个归顺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愿充当张骞的向导和翻译。他们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将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见当时的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 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这就是说,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地区,去出使月氏。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穿过汉区,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还有他的匈奴妻子三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二出西域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西域番国志》、《哈烈志》记到穆斯林相见的礼节时说:“相见之际,略无礼仪,惟释屈躬,‘撒力马力’一语而已……”。“撤力马力”就是“色俩目”、“阿来库”;“惟释屈躬”,回族说”色俩目”腰微前躬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古城是个怎样的地方?
本文2023-10-06 14:52: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