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的梵呗在寺院中主要用于三方面:
一,讲经仪式。
二,六时行道(即朝暮课诵、斋供)。
三,道场忏法。
在这些法事活动中举唱焚呗,称为作梵,佛教认为梵音具有止息喧乱、便利法事进行的作用,所以教徒按照梵呗初梵、中梵、后梵这三节的不同要求,在法事活动的前边、中间、后边选择作梵。但近世在讲经传法时已将传统的《如来梵》《云何梵》《处世梵》改呼《钟声偈》:“钟声传三干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以及“天上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等梵呗。
六时行道梵呗,为古来各宗所共遵行。无论何宗何派,均受持诵习朝暮课诵。如逢朔、望日以及佛菩萨祖师诞服及纪念日,在功课的前边、中间另加有梵呗。六时行进梵,一般最流行者是六句赞及八句赞。六句赞是南北通行的赞词,其赞由六句29字构成,故称为六句头赞。北方还有一种赞谱名《迓古令》,赞词共有十条,亦名十供养赞,即香、花、灯、涂、果、乐、茶、食、宝、衣各系一谱,第一赞《清净妙香》共四句20字,可用六句赞谱唱念,八句赞系由八句赞词构成,多在诵经之后,法经中间唱之,亦称大赞。如《三宝赞》《弥陀赞》《观音赞》等都以八句构成。
道场忏法,其旨在化导俗众,即“诸佛善权方便,立悔罪之仪”,所以其仪式尤为重视歌咏赞叹,道场忏法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最常用的有《蒙山施食》《瑜伽焰口》《水陆》《梁皇宝忏》《大悲忏》《三昧水忏》等。在这些佛事活动中,梵呗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多以《四大祝延》《八大赞》为主。即《唵嘛呢叭 (左口右弥)吽》《唵捺嘛巴葛瓦帝》《唵阿穆伽》《佛宝》《西方》《十供养》等赞呗,除此以外,佛教徒在每堂忏法结束时,加一些俗调赞词来慨叹人生无常,劝世人早日觉悟,回头是岸,如《青山无雨叹人忙》《春宵梦》《南柯一梦熟黄粱》等。或者赞叹西方极乐世界妙境,祈亡者灵魂勿恋红尘,回向西方,同登极乐彼岸。
1、梵呗是佛教修行法门,佛曲是娱乐观赏艺术音乐。
2、梵呗法事不可以随地性、不可以舞台性,有道场性。佛曲是舞台有娱乐艺术观赏性,不可以用殿堂佛事。
3、梵呗必须是僧宝比丘住持,是用供养佛菩萨和加持信徒而得修行功夫,用佛教说,会感应诸佛菩萨、龙天护法,乃至会同六道众生邪魔有感应,如果不如法,带来不吉祥。佛曲面对的是观众,是音乐人宣扬佛教或音乐娱乐,僧人不可以唱音乐。故历代皇帝、大德、音乐人为不亵渎佛法,不敢直接用梵呗,用自己的音乐和重新编辑歌词,所以形成了佛乐的音乐。
4、梵呗经文不可以改动,是专做佛事之用,有赞、偈、咒、文形式。佛曲是不可以直接使用原始经典,必须更改的、多是由梵呗填词流变而来,弘扬佛教之用。
5、梵呗只使用木鱼、钟、鼓、铛等敲打法器,佛乐用各种乐器。
6、梵呗不单是音乐,主要是弘扬佛法和修行的一种法门,歌颂赞叹供养佛菩萨三宝、加持信众的清净之歌,更重要的是收摄身心修定、止断六欲入禅定。佛曲是主要引导宣扬佛教、以娱乐为主、七情释放的艺术音乐。
7、梵呗是历代高僧普遍修学的法门。佛乐是世俗舞台音乐人宣扬佛教或享受艺术音乐。历代祖师大德是佛教实践的行者,不是追求音乐艺术的音乐家。佛乐虽是梵呗流变而来,但不可以称为梵呗,所以历史称梵乐、佛乐。与梵呗一起归纳佛教音乐范畴,因为和梵呗、唱者、听者、用法、地点、词牌、次第、场景截然不同,而且严格要求禁戒。
佛歌100首经典歌名有:《南无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在心间》、《心经》、《三宝歌》、《三世因果经》
1、《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是由韩颖心谱曲填词演唱的歌曲,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他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化现,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化现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2、《阿弥陀佛在心间》
《阿弥陀佛在心间》是新加坡歌手,柯佩磊演唱的歌曲,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3、《心经》
《心经》是所有佛经当中,最为简短,却微言大义的经典之作。在浩瀚如海的佛教经典当中,它就好像是佛法的明眸,照遍所有人的双眼。
4、《三宝歌》
《三宝歌》作于1930年。由擅于音律的弘一大师(李叔同)谱曲,太虚大师再依曲作词。 两位高僧共同圆满此极为稀有的三宝歌,因缘可谓殊胜。流传至今,已成为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之歌。
《三宝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现代梵呗,同时也是对古代梵呗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在重大的佛教活动上,都会先唱《三宝歌》,该歌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的教歌。
5、《三世因果经》
三世因果经,又叫三世因果文,其目的是借劝人向善之名进行佛教化缘。此经是中国人所编撰,这一点是人之的共识。其主要讲: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
梵”的原意是魔咒曼荼罗、祭祀仪式和唱诗僧侣,引申为自祭祀仪式所得的魔力;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为宇宙的精力,天地运行和人类生命,都有赖于梵。梵为本体的观念,则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祷主”演变而来。梵与“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多通过否定(非……,非……)加以讲述。
《奥义书》和其后的各正统学派在通过否定后,正面断定“梵”与“我”的存在,而且是唯一、不二的存在。这种终极观是实体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断推理,不能靠思辨体验,只能通过瑜伽直接体验。梵我无处不在,现世只是“终极实在”一种扭曲、不充分的表现,追求梵我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
婆罗门教视现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达在一切无常无我之上,有一个肯定性的梵我境界。,视世间为“假立”;僧佉(数论)以梵为自性,视世间为现象,都是以梵为宇宙的本体。”又佛为婆罗门又称梵,清净者之意也。俱舍论二十四曰:“真沙门性,经亦说名婆罗门性,以能遣除诸烦恼故。佛与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犹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
扩展资料: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Sanskrit]。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
——梵
鱼山梵呗寺位于山东东阿鱼山,始建于曹魏时代曹植的鱼山梵呗亭,扩建为寺于唐,兴于明朝隆庆年间,长期以来形成了佛教圣地。
鱼山是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梵呗”的发源地,鱼山梵呗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禅宗寺院,以传承保护梵呗为主体,被佛教界尊为“梵呗祖庭”、“佛乐第一刹”。她历史悠久、地位尊崇,是宗教活动与民族文化圣地。2005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一代高僧释永悟禅师发心复兴住锡鱼山,发宏誓愿创建鱼山梵呗寺,传承重辉梵呗文化。2006年6月启建鱼山梵呗寺。2006年9月在鱼山梵呗寺成功举办震惊海内外的首届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因缘殊胜,盛况空前。 11月“鱼山梵呗”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批准、山东省文化厅颁发授予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批准、文化部颁发授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重建的鱼山梵呗寺,其意义在于重辉“梵呗祖庭”,传承保护梵凡文化,其神圣使命在于弘扬佛陀所发现的伟大真理,教化社会,普渡众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鱼山梵呗寺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等朝山认祖参拜团万余人次。
公元230年曹植翻译《太子瑞应本起经》首创制“鱼山梵呗”,初步克服了解决了“梵音重复,汉语单奇”之予盾,使从西域、天竺传来的“梵音”开始适用于汉语咏唱。为此,佛教音乐中国化的诞生开始。支谦到达吴地后又制成“连句梵呗”在江南一带流传。康居国僧人康僧会,以前两种梵呗形式在建康传授“清靡哀亮,一代模式”的“泥垣梵呗”;西晋末年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罗来中国后一直住在建康的建初寺。此人性情孤傲,不学晋语。“曾作胡呗三契,梵音凌云,次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改,既而挥涕收泪,神气自若。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于今。”觅历遂成为当时江南“高声梵呗”;东晋时,曾居虎丘山的月支国僧人支昙又作“六言梵呗”由于历代帝王的倡导,唐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活动走向民间,佛乐也形成大众化、通俗化的趋势
梵呗的特点是没有复音,也没有强烈明显的高低音,所以予人回归自然、纯朴而又亲切。此外,梵呗没有乐谱,只靠口传教授,它着重情感上的传递,透过唱诵来衷心礼谮佛菩萨。
梵呗是口口相传,没有音符乐谱;梵呗是心心相印,着重心底的回响。
现代社会、人间佛教就有这种方便,我们用不着身处丛林庙宇,也能聆听这股天籁之音。佛光山梵呗赞颂团,2000年在香港演出《一日梵贝千禧法音》,把寺庙一天里头的整个内容搬到舞台去,从清早的打板起床,展开一天的修行作息,到晚上的开大静睡觉,均以梵呗、唱诵、舞蹈来表现,寺庙的法器如钟、鼓、木鱼、磬、当子等都用上了,令观众有机会对佛门有整体的认识、深入的了解,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佛光山梵呗赞颂团1999年到欧洲巡回演出一个月,走了十个国家,欧洲人很赞叹讶异,原来东方的音乐跟西方人也有它融和的地方,佛教的音乐原来也可以净化心灵,听来令人感到安静祥和!
佛光山的开山宗师星云大师,一直倡导人间佛教,他认为配合现代的东西,才有办法让现代人接触,才可以走到他们的生活里面,才是人间佛教最基本的弘扬方式。所以星云大师不断推动种种不一样的方式,在不脱离宗教本身的规则,也没有违反戒律的前提下,弘扬佛法。
梵呗的梵呗在寺院中主要用于三方面:
本文2023-10-06 15:54: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