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历史书,让孩子有大格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读什么历史书,让孩子有大格局,第1张

我小时候的历史学得不好,因为除了课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像故事书一样有趣的历史读物,但是倪小爸从小是泡在各种正史野史古籍中长大的,所以他的历史非常好,茶余饭后,我和倪**就像两个小粉丝,喜欢围在倪小爸的身边听他讲述一段尘封千年的故事,慢慢地,倪**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玻璃心、内向、怯懦转向了充满英雄气概、胆大心细、热爱结交朋友的豪爽大姐范,经常引领一帮孩子在院子里玩骑马打仗的游戏,偶尔小伙伴受伤,知道细心地处理,嘘寒问暖……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历史,并非为了将来历史能考个高分,当然,对历史事物明了的孩子,连背个三字经都觉得特别容易特别好玩,文史不分家,他那些功课自然也上去了,那只算附带价值,历史故事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分外重要,现在每家孩子少,受到的关爱多,孩子特别容易娇气、自我,而从小听历史故事的孩子,他的眼界和心智一下子就打开了,从故事中明辨大是大非,知道什么是忠肝义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样的行为被人景仰,什么样的行为让人唾弃,而世界史,能让孩子具有更宽广的眼界,我特喜欢给孩子讲一战二战的故事,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战争中那些平凡人身上所爆发出的闪光点,了解战争史的孩子对现实安稳平和的生活,容易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会去在意谁家的爸爸开了辆什么车来接他,不会计较某天的食物朴素了一点,如果说读历史最大的好处是什么,那便是给孩子培养了一种丰盈、沉稳、大气的性格。

倪**最早接触的历史书是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目录看着像成语故事,第一个千金一笑就让她乐开了花,就是字儿小了一点,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了晋朝,读起来很顺口,里面既有金戈铁马的大场面,也有斗智斗勇的小计谋,是一本充满人文情怀的历史故事书,特别特合父母念给孩子听,准备好水杯,孩子会停不下来,你会非常口渴,我只讲了两个故事,孩子嫌弃我老喝水,从此就自己翻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她时不时地会拿出来。

这本《上下五千年》也是林汉达先生主编的,同系列的还有《世界五千年》,都被孩子奶奶借走看了,据说很好看,新版的增补了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读来回味悠长。          

汤小团这个系列是目前倪**的最爱,这两个月来来回回都读了不下十遍,这种穿越类的带点故事性的历史书是很好的引子,引领孩子爱上历史,为以后阅读正史打下一种基础。目前好像只出了这三套,正在等之后的系列,抢手货啊。

台湾吴姐姐的这套书,大名鼎鼎,更不用说了,适合孩子稍稍大点看,里面讲的故事,皆出自真实可据的经典信史,从远古讲到了明朝,也很适合大人读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是台湾陈卫平先生的一套书,特别喜欢每个故事的结尾所提出的那个问题,基于孩子的视角,让孩子去思索,去反思。同系列的还有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地理,非常契合孩子的口味。

希利尓的书我入得比较早,曾经遗失过,又补入了,除了这本《希利尔讲世界史》,《希利尓讲艺术史》和《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孩子也非常喜欢,世界地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比较容易理解,内容比较幽默逗趣,艺术史对孩子相关领域的积淀还是有点要求,世界史从万物起源一直讲到了人类的今天,希利尔本人一直从事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了解要怎么讲故事,孩子才愿意听,我想这本是孩子学世界史的首选读物。

另外还有刘兴诗的《中国历史故事》,张嘉骅的《少年读史记》躺在我的购物车里,好吧,我的倪**是个历史迷,又是个读书狂,看书速度极快,喜欢的,又会翻来复去地看,一旦从书架取下一摞书,休想叫停,我的任务就是不停地给她选好书,读书是远比吃饭睡觉重要的事情。

马上暑假了,不妨选些历史书给孩子看看。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史记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庄子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孟子

孟子与孔子被后人合称孔孟。《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总结先秦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子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

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中国古籍。

《诗经》七、八篇,《关睢》、《桃夭》、《静女》、《氓》、《黍离》、《七月》等等;

《论语》,应该多读一点。如要精读,可选《学而》、《为政》、《里仁》、《雍也》、《述而》、《卫灵公》等篇中的关键段落,最好能背诵;

《老子》,即《道德经》,总共才五千多字,不妨借着现代译注通读一遍,然后划出重要句子,记住;

《孟子》,可选读《梁惠王上》、《尽心上》等篇;

《庄子》,读《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至乐》等篇;

《离骚》,对照着今译,至少通读两遍;

《礼记》,读其中的《礼运》即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一段,要背诵;

《史记》,应读名篇甚多,如《项羽本纪》、《游侠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刺客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货殖列传》等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在《史记》之外,那篇《报任安书》也要读。司马迁是中国首席历史学家,又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巨匠,读他的书,兼得历史、文学、人格,不嫌其多;

曹操诗,读《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陶渊明诗文,诵读《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饮酒》、《读山海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唐诗,乃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第一文化标志,因此一般人至少应该熟读五十首,背诵二十首。按重要排序为:第一等级李白、杜甫,第二等级王维、白居易,第三等级李商隐、杜牧,第四等级王之涣、刘禹锡、王昌龄、孟浩然。这四个等级的唐诗,具体篇目难以细列,可在各种选本中自行寻找,也是一种乐趣;

李煜,一个失败的政治人物,却是文学大家。可读《浪淘沙》、《虞美人》;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人的另一文化标志,也应多读能诵。按重要排序为: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三人最重要的那几首词,应琅琅上口。陆游的诗,为宋诗第一,不输唐诗,也应选读;

《新三字经》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

昔贤母,善教子,孟断机,岳刺字。养不教,亲之过,教不学,儿之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能让梨,小孔融,手足谊,记心中。

孝与悌,须继承,长与幼,骨肉亲。亲养儿,多苦辛,报春晖,寸草心。

亲有教,儿恭听,做错事,即改正。亲有过,谏其改,情意切,语和蔼。

家务事,乐担承,洗碗筷,扫门庭。家爱我,我爱家,推此心,爱中华。

晨早起,理容装,齐抖擞,上学堂。朝霞艳,国旗升,凝眸立,添豪情。

新时代,育新人,德智体,美与劳。首德育,倡四有,沁心田,新苗秀。

求知识,甘勤奋,昔苏秦,锥刺股。强体魄,闻鸡舞,矫如龙,健如虎。

诗书画,歌舞曲,辨美丑,分清浊。常劳动,多磨炼,经风雨,见世面。

惜校誉,敬师长,爱好友,守规章。知而行,可成器,全发展,莫偏废。

求学者,贵恒心,磨铁杵,可成针。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海有边,山有路,学无涯,不停步。人渐长,入社会,我如粟,民如海。

遵法纪,讲公德,勤工作,尽职责。刘少奇,论修养,身作则,人敬仰。

周恩来,济世穷,甘尽瘁,矢为公。朱老总,先士卒,扁担情,世传颂。

乐助人,有雷锋,少索取,多献奉。焦裕禄,好公仆,一身死,万民哭。

人相处,贵诚谦,待人宽,律己严。笃友谊,管与鲍,重道义,择善交。

三人行,有我师,见人善,即思齐。己不欲,勿施人,己欲达,则达人。

见危难,勇相帮,救溺童,司马光。罪与恶,源于贪,种苦果,终自尝。

汉杨震,拒受金,廉洁者,世同钦。爱公物,重公益,胸坦荡,全大局。

阅古今,国与家,成由俭,败由奢。青少年,行莫差,纵私欲,等泥沙。

论人际,应知礼,态度好,语言美。重环保,草芊芊,绿世界,碧云天。

我中华,礼仪邦,讲文明,国运昌。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

炎黄德,尧舜继,禹治水,周制礼。秦始皇,四海一,汉武帝,拓疆域。

唐太宗,贞观治,清康熙,多建树。苏武节,骨铮铮,直谏镜,有魏征。

范仲淹,怀天下,宋包拯,锄横霸。岳家军,复河山,文天祥,寸心丹。

戚家军,倭胆寒,郑成功,复台湾。举先贤,难尽说,如薪火,传不绝。

近百年,列强欺,烧圆明,割我地。我志士,拍案起,反侵略,雪国耻。

林则徐,毁鸦片,三元里,民血战。冲敌舰,邓世昌,试维新,康与梁。

到近代,出伟人,垂史册,立功勋。先行者,孙中山,倡民主,帝制翻。

建共和,扶农工,怀博爱,望大同。毛泽东,闹革命,率工农,奋长缨。

驱日寇,掀三山,新中国,屹东方。总设施,邓小平,拨乱流,反于正。

倡改革,勇开放,龙腾飞,民安康。思往事,心潮涌,明国情,知任重。

我传统,最悠久,根基厚,枝叶茂。孔孟出,儒学立,重教育,说仁义。

老庄起,墨韩兴,曰百家,各争鸣。孙武子,兵法精,传中外,久弥新。

楚屈原,赋离骚,投汨水,品格高。司马迁,撰史记,不掩恶,不虚美。

李太白,诗之仙,一斗酒,诗百篇。杜少陵,诗之圣,民疾苦,寄深情。

苏辛词,关王曲,艺苑花,香馥郁。曰三国,曰西游,曰水浒,曰红楼。

四小说,誉神州,此瑰宝,流传久。鲁迅笔,力千钧,振聋聩,醒民魂。

郭沫若,沈雁冰,文坛上,各峥嵘。我先贤,聪且慧,发明多,功至伟。

造纸针,黑火药,华夏人,首创造。浑天仪,张衡制,圆周率,祖冲之。

精医道,汉华佗,传织机,黄道婆。李时珍,编本草,徐霞客,探险奥。

今科技,高尖精,裂原子,放卫星。研物种,探基因,计算机,妙通神。

加速器,转如电,游太空,光子箭。学术界,聚群英,如天河,闪银星。

华罗庚,孙冶方,钱学森,李四光。好榜样,在前头,勇攀登,上层楼。

文化高,虎添翼,求富强,争朝夕。我疆域,广无垠,黄土地,育斯民。

从昆仑,到海滨,山和水,皆可亲。有五岳,有五玲,或雄峻,或秀挺。

黄河阔,长江长,珠水秀,龙江壮。数宝岛,首台湾,连大陆,情相关。

古长城,气势雄,古运河,帆樯通。都江堰,水患息,丝绸路,联西域。

国境内,多民族,究其数,五十六。百千年,共一家,同携手,建中华。

龙传人,遍海外,赤子情,终不改。观风云,看世界,进则昌,退则败。

好儿女,细思量,读此经,当自强。乘长风,冲天起,振中华,齐努力。

最近常常发现有家长向老师们请教:孩子快要进入高年级了,逐渐开始有了文言文的学习,要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文言文只是古代人日常交谈的话语习惯,就像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习惯用语,这种重意会,重顿悟,不重逻辑思维、分析思维的意会观正是一种重视语感及其培养的表现。在这样的文言文学习环境下,我们帮孩子选择一本相对浅显一些的、富有趣味的古籍让他们阅读,这样他们既能从中感悟人生,又能够培养文言语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孩子如果文言文基础薄弱,建议按照以下顺序来学习。

第一阶段:《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经(节选)》。

这类古籍都是三字或四字短句,兼有音律美,朗朗上口,可以结合历史故事学习,适合古文初学者。

第二阶段:《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

上述古籍以史书和文白小说为主,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性较强,可以帮你积累素材增长知识,增强文学素养。

第三阶段:《世说新语》、《颜氏家训》、《菜根谭》、《东坡笑林》、《笑林广记》、《小窗幽记》、《浮生六记》、《幽梦影》、《曾国藩家书》。

这类古文主要涉及古人修身养性,臧否人物,简短易懂,且富含哲理。可以摘选经典段落背诵。

第四阶段:《古文观止》、《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古文观止》较为基础,难度较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记载较杂,山川地理风情世俗皆有涉猎,这两本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孟子》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庄子》多用寓言借喻,汪洋恣肆,极有表现力;《荀子》擅长说理,论辩机锋百出,思想深邃,逻辑周密;《韩非子》以寓言和史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平易中见哲理。这四本都能作为文言文的提高读物,帮助孩子夯实古文基础。

去史书上找别人的名字。

1金庸用了很多古人名,杨过就用了大诗人刘过的名字。更有名的是郁达夫用了高适的字,这种轶事不胜其数。我亲戚家的小姑娘叫良玉,就取自女英雄秦良玉的名字。我觉得好听的很高级。

2 诗经楚辞汉赋我觉得都行,不要拘泥什么男女之分。取名字太过女性化也不好,端方持重才是好名字。宋玉的《招魂》,《风赋》里能找出好些雅致的词来。其实一切古书诗词都可以去找,或者将好听的合起来。

3去医书上找。好些药材的名字都很美,读起来口齿噙香。做名字又别致又有趣。4去辞典里找有美好意思的单字。瑜,瑾,婉,稔,念,芝,兰这种字数不胜数的。还可以用花的名字。总之起名字是个费力但有意思的事情。最好不要用生僻字,以后小孩会有困扰的。女孩子的名字不要太流于婉媚,最好还是雅致端静的好。男孩子尽量避免用太强调大志的字(鲲鹏,天,昊,轩,玄)什么的,流于俗气了。最后放上我看到后就心心念念难忘的两个名字。大翻译家傅雷给傅聪的一双儿女起的中文名。男孩叫 傅凌霄,小姑娘名唤傅凌波。傅凌波真的太美了,初一看傅雷家书记住的,现在还是觉得好,简单的字,凌霄又英武又意指凌霄花,凌波真的秀丽婉转,一下就想起洛神来。真正的好名字啊,不见丝毫匠气如同信手拈来,读过去好多年还能牢牢记着。

  古代家书籍家信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处世做人智慧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借鉴之处。今日,知行君整理出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两篇家信佳作,以飨读者,与君共勉。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古代人教育孩子读的书籍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人教育孩子读的书籍

 西汉刘向

 刘向 《诫子歆书》

 告歆无忽:

 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跋蹇之容,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兵败师破,入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也。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显处也。新拜皆谢,贵人叩头,谨战战栗栗,乃可必免。

 家书译文

 告诫刘歆,不要忽视我下面的这番话:你没什么特殊德行,却蒙恩甚厚得到朝廷重用,拿什么来报答呢董仲舒说过:“(你因祸)前来吊慰的人走到家门前时,来道贺喜事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这是说,人遇到忧患就会怀着敬畏之心谨慎地努力行事,小心谨慎努力行事就一定会收获好的功德,福祉于是随之而来。他又说:“道贺的人到了家门时,吊慰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说的是人享福就易生骄奢,骄奢就会招来祸患,所以吊慰的人会随后到来。

 齐顷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刚主政时,凭借他爷爷齐桓公的余威,对诸侯轻慢侮辱,看不起晋国使臣郤克,所以遭到战事惨败的祸害,临时改换装束才得以逃命。这就是“道贺的人到了家门时,吊慰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的道理。齐顷公被打败后,人们都来吊慰,他此后恐惧自新,得到百姓爱戴,诸侯也都把以前侵夺齐国的城邑归还给他,这就是“来吊慰的人走到家门前时,道贺喜事的人其实已经到了里巷口”的道理。现在你小小年纪,得到黄门侍郎的官职,这是个显要的位置,新授官职别人都来道贺,很多有身份的人也给你叩头。你应该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才能免于灾祸。

 家书背景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曾奉命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刘向最大的文学功绩是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东方朔、庄忌、王褒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并定名为《楚辞》。

 刘歆是刘向少子,也是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是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上述文章是刘向写给刘歆的一封家书,当时刘歆担任黄门侍郎显职,刘向写信对他加以告诫,勉励他在做人做事方面心存警惕、态度恭谨,切忌骄奢懈怠。

 家书品读

 刘向身历三朝,三罢三出,处事经验丰富,他告诫年少而处显要之位的儿子,要特别低调恭谨,加倍小心。为了增强说服力他采用两个渠道:

 一是引用名人之言来说教。董仲舒是大儒,也是刘向的前辈。他引用董的“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和“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辩证关系,告诫儿子不可骄奢傲慢,须敬业恭行,谦逊好学,如此,才能有所成就。反之,福至而大喜过望,骄奢自来,祸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方面,刘向本人就有亲身体验,刘向生于皇室贵胄之家,是汉高祖刘邦弟弟刘交的四世孙,元帝时,任宗正,可谓“贺者在门”。但因其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被免为庶人,可谓“吊者在闾”。成帝即位后,又得进用,任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又是“贺者在闾”。

 二是借用历史人物齐顷公来证明:齐顷公昔日“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跋蹇之容”,结果“被鞍之祸,遁服而亡”,以此证明“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兵败师破后接受教训,“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以此证明“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

 刘向的教子应当说是成功的:他的三个儿子都很有才能:长子刘伋,易学教授,官至郡太守;中子刘赐,官任九卿丞;少子刘歆,更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大学者。刘歆继父业,集六艺群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撰为《七略》,这是为中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七略》将著录的图书分为六个大类,38种,603家,13219卷。其中对每种每类都加小序,说明其学术源流、类别含义等,不仅对当时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目录学更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目录书的典范。刘歆对天文律历及数学也有研究,所著《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三统历在中国天文学史上,首次提出了岁星超辰的计算方法,他还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接近正确的交食周期的天文学家,因此受到后人的推崇和尊敬。章太炎说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

 东方朔

 东方朔 《诫子书》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柱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现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家书译文

 明达之人处世,会选择中庸之道。生活的自由自在,就是因为他处世合乎中道。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处世就有点笨拙了,老子的无可无不可处世态度可谓工巧。整天吃得饱饱的,轻松缓慢地行走。并不看重为官作宦,仅把它看作农耕的替代。像隐者那样立于朝堂,不与人较真。不做违背时宜的事就不会遭到祸害。锋芒毕露,就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有好结果。想得到众人拥护,就会活得很累;想一枝独秀,就会失群。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想穷尽彻底,很快就会衰竭。因此圣人处世之道,有时像龙翔,显现长空;有时像蛇蛰伏,不见踪影。龙蛇变化,高深莫测,它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方法。

 家书背景

 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东方朔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东方朔是著名的辞赋家,一生著述甚丰,有《封泰山》、《责和氏壁》、《诫子书》等等,收入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备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名《颜字碑》。

关于古人教育孩子的名言

 1、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管子弟子职》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大学》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中庸》

 5、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6、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身。《中庸》

 7、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

 8、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之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10、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中庸》

古人教育孩子的故事

 在古代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大将军,他叫子发。一次,因国家形势需要,他率领部队与秦国交战。双方打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楚方前线的军备物资吃紧。无奈之下,子发便派人向楚王告急。

 特派员临行前,子发还特意嘱托他去探望一下老母亲。老人非常关心前方战事,见到来人就问:“战士们好吗”特派员回答说:“眼下仅有一点儿豆子维持生活,没办法,只好一粒粒地分着吃了。”“那你们的将军呢”老太太追问道。特派员心想,咳,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如实相告:“将军的生活您老不用挂心,每餐都有肉有米饭吃,他身体好着呐!“

 不久,子发率军凯旋归来,母亲不但没有带人迎接庆贺,反而紧闭大门不让他进家。不仅如此,老母亲还派人去指责子发:“你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你自己却吃好的喝好的,这大了生长也不是你的功劳,越王勾践在讨伐吴国的时候,有人曾献给他一坛子酒,越王却派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让战士们一起去下游饮水。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大家没有品尝到美酒的醇香,可却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大战的时候,你的生命是与战士们紧紧连在一起的,你这样自私的行为,这次侥幸打了胜仗,下次呢,你还怎么样打胜仗。”

 子发的母亲还批评他说:“战场上,士兵们最需要的是士气,而你的自私行为却让为母大失所望,战士们没有埋怨你,那是他们没有勇气,我在这里替战士们说说良心话。你不是我的儿子,别再进我的家门了!”

 子发听了母亲的批评,觉得十分惭愧,向母亲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坚决改正,这才得到了老人的原谅,进了家门。

 子发的母亲有一颗正义、博爱、善良的心。她是个严母,心中却时刻装着国家和千万个“儿子”。她没有因为儿子的功劳儿沾沾自喜,四处炫耀;而是将自己的博爱之心、宽广的胸怀深深地“种植”、传递在儿子的思想里,这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三字经》里有几句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在子女的成长路上,父母起着关键的教育、疏导作用。溺爱,就是一种放纵,或说是纵容,这样只能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轨行为,最终走上邪路。不要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委屈,请换位思考一下,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呢

 古人尚且如此,而我们呢精心为孩子打造一个温室,让孩子在温室里成长,他只看到了丰厚的物质,你的辛苦,他们看见了吗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吗假如不知道,又何谈珍惜请各位家闷闷思考一下。古代人的教育经验并不过时,只需要你精心发现。

1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2 古代教育孩子的典故

3 家庭教育的励志书籍推荐

4 怎样教育孩子情商书籍推荐

5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大全

读什么历史书,让孩子有大格局

我小时候的历史学得不好,因为除了课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像故事书一样有趣的历史读物,但是倪小爸从小是泡在各种正史野史古籍中长大的,所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