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蚕病作用原理是什么?灭蚕病能用来清洗养蚕的器具吗?能不能清洗干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灭蚕病作用原理是什么?灭蚕病能用来清洗养蚕的器具吗?能不能清洗干净?,第1张

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为害为主,目前由于养蚕时间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以血液型脓病、僵病等蚕病为主。

一.血液型脓病(俗称爬蚕、奶奶蚕)

血液型脓病的病毒寄生在病蚕的血液中,健康蚕的血液为无色透明,而病蚕的血液为乳白色,所以病蚕又称为奶奶蚕。蚕儿一旦发病随着病情加重病蚕要拖着乳白色脓汁狂躁爬行,所以又称爬蚕。病蚕通过爬行把大量病毒传播在桑叶、蚕痤上,使健康蚕食下带病毒的桑叶后感染发病。

1.发病主要原因。由于清毒不彻底有病毒存在、桑叶偏嫩含水率高、养蚕环境高温多湿、蒸热和眠起处理不提青造成健康蚕与病蚕混养相互传染。

2.防治方法。每次给桑前把蚕体乳白、狂躁爬行的病蚕提取放入有石灰的容器中统一深埋,然后洗净手,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天1—2次。在饲养中重视桑叶成熟,不吃嫩叶、不成熟叶(一龄用叶为新梢第2—3叶,二龄用叶为新梢最大叶,三龄用叶为三眼叶,四龄用叶为全芽叶),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1—2龄眠中蚕室内要有空气对流窗,3—4龄室内空气要流通,5龄要开门窗养蚕,如碰到阴雨天桑叶湿的话更要重视开门窗养蚕。

二.僵病

僵病的分生孢子(白毛毛)通过风吹、桑叶等外界带入,落在蚕体上后经10—12小时钻入蚕体内,吸取蚕体的营养和水份来维持生命,经一天后又钻出蚕体生成菌丝和分生孢子,通过分生孢子再传染给健康蚕。

1.发病原因。有僵病分生孢子存在,加上空气中湿度大,有利于僵病分生孢子的生长,一般在多雨的春、夏、晚秋期易发病。

2.防治方法。及时淘汰病蚕,掌握在病蚕尸体发白前捉去,防止传染,捉出的病蚕统一烧毁或深埋,在饲养中要及时淘汰迟眠蚕和不眠蚕,同时要做好蚁蚕、起蚕、熟蚕等蚕儿易感期的蚕体蚕座消毒。

轻度发病时防治:在对蚁蚕、起蚕、进行常规蚕体蚕座消毒以外,五龄期坚持一天一次的蚕体蚕座消毒,眠中多撒焦糠石灰,保持蚕座干燥。

严重发病时防治:在对蚁蚕、起蚕、熟蚕进行常规蚕体蚕座消毒以外,五龄期还要坚持一天二次的蚕体蚕座消毒,眠中压物由石灰改为防僵粉。

僵病防治特效药剂有:“灭僵灵”防僵粉、“优氯净”防僵粉、抗菌剂“402”,也可用“熏消净”进行熏蒸消毒,大蚕期也可用“消特灵”200倍液体喷消毒。

 西部大开发,国家开始实施“东桑西移”计划,云南省许多地方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都把蚕桑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但在养蚕过程中,因消毒不严或方法不当而导致蚕病爆发,常使栽桑养蚕的农民粒茧无收,经济损失惨重。彻底消毒防病,杜绝病原传染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

如何正确地对家蚕进行消毒防病这时每位蚕农必须掌握的技术,下面由我给大家详细介绍:

  1、养蚕酋的消毒防病。 通过认真打扫、清洗、暴晒、药剂消毒,创造无污染的饲养环境。首先对蚕室及四周进行全面打扫、冲洗,蚕室如果是泥地,要刮去1~2厘米厚的表地,灰顶用石灰粉刷。关好门窗,用1%的漂白粉液喷布消毒,用药量每100平方米面积用1%的漂白粉液25千克,力求喷透,不留死角,并保持湿润半小时以上。蚕具在活水中洗净、晒干,放人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消毒池内浸渍消毒,消毒后的蚕具不要马上晒干,要放在消过毒的蚕室内堆闷12小时,再拿到室外暴晒。漂白粉是养蚕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剂,它对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许多病原体都有较大的杀灭作用。漂白粉消毒宜在阴天或早晨或傍晚进行。消毒场所要防止日光照射‘和强风直吹,消毒液要澄清,可在消毒前1―2小时配制,不宜过早,否则会失效。消毒前先用清水喷湿墙壁和蚕具。漂白粉是白色粉末;要在阴暗干燥的地方密封贮藏。

2、养蚕的消毒防病。 养蚕过程中,蚕卵或蚕儿本身会带病传染,周围环境的病原体也会通过各种途径传人蚕室,单靠养蚕前的1次消毒不能确保蚕室、蚕儿无病,还必须加强养蚕期间的消毒防病工作。

 (1)隔离淘汰病弱蚕。病蚕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原体,成为蚕座传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平时要仔细观察,蚕儿就眠前要严格做好提青、分批工作,对体质虚弱、发育迟缓的蚕进行隔离饲养或淘汰,以消除蚕座传染的机会。

 (2)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蚁蚕、各龄起蚕、将眠蚕、将熟蚕是最容易感染蚕病的,所以在收蚁时,见眠前、饷食前和见熟后,各用1次防病一号(收蚁和1~2龄用小蚕防病一号,3龄至熟蚕用大蚕防病一号,用药量每平方米面积1龄蚕用20~25克,2龄用30~35克,3龄用40~50克,4龄用50~60克,5龄用60~80克)消毒。从3龄开始,蚕座内每天撒1次新鲜石灰粉,夏秋是细菌性病害的高发期,3龄起每龄还须添食1―2次蚕菌清或氯霉素。

 (3)建立防病制度。每次除沙后用05%有效氯漂白粉液或2%的新鲜石灰浆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饲养人员在切桑、给桑前或除沙后都要洗手,并作到换鞋人室或脚踏石灰后人室。及时处理蚕沙,病蚕及病死蚕投入消毒缸内。

3、养蚕结束后的消毒。 蚕期结束是彻底消毒的好机会。可及时对蚕室、蚕具用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或2甲。的新鲜石灰浆喷洒消毒1次,再进行打扫清洗,防止病原扩散传播。垫纸、垫草、草簇等垃圾应立即清理烧毁。要重复使用的方格簇、折簇暴晒后贮藏在远离蚕室的空房中,不到下期蚕上簇时不要去接触。以上技术措施对杀灭病原,预防蚕病有显著效果。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部分农户减产欠收,而且影响到蚕桑生产的巩固与发展,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秋季传染性蚕病的发生原因,以便加强防治,减少损失。

小烘灶林立 重点蚕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蚕桑生产,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最近几年,特庸镇境内先后建起了100多座用于烘茧的小土灶。这些小烘灶,分布广泛,条件简陋,又都建于蚕室桑园附近。收烘期间,人员进出频繁,病原物随着买卖茧人员四处扩散传播。小烘灶的收烘场所常与蚕室、蔟室混用,养蚕前又缺乏严格彻底的消毒,病原累积,数量倍增,进而引起各种蚕病的大发生、大流行。

管理粗放 作为重点蚕区的特庸镇,户均桑园面积较大,一般农户成片桑园都在3亩左右,有的农户多达7-8亩,加上该镇又是产苗大镇,有大量的苗叶可利用,期养蚕5-6张的农户比比皆是。这样的饲养量对于大部分只有二个劳动力的农户来说要做到精耕细作难度较大,因而蚕期中各项技术措施难以按时到位,造成蚕儿体质虚弱而诱发蚕病。

消毒防病意识淡薄 调查中我们看到,重点蚕区养蚕农户相对集中,常共用同一条死水河中的河水洗涮蚕室蚕具,因而只要其中一个农户的蚕发生蚕病,其余农户都会不同程度地感染同一种蚕病。蚕沙处理不规范,常将蚕沙倒于河边、桑园或家前屋后,致使病原菌随空气流动而到处传播。蚕前、蚕中、蚕后消毒或马虎了事,或干脆不消毒。对蚕药的性能掌握不够,不能对症下药。

桑园虫害严重 重点蚕区同样存在重养蚕、轻管桑这个突出问题。2000年9月6日,我们对特庸镇的秋季桑园虫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桑螟发生量亩平高达26140头,尺蠖2400头,黄毛虫1160头,桑毛虫、野蚕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综合虫口密度高的田块达10万头以上,不仅与晚秋蚕争夺叶源,而且,桑树害虫在经历了高温干燥、低温多湿的不良气候后,普遍发生真菌病,造成了虫蚕的交叉感染,为蚕病的蔓延提供了条件。

蚕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有效地控制蚕病的发生,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彻底消毒,杜绝病原:消毒要贯穿整个蚕期的全过程,重点抓好养蚕前消毒,在此基础上,做好蚕期中的防病消毒,抓紧养蚕后回山消毒。消毒程序上要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粉刷,先外后内,先高后低,全面彻底。

(2)强调提青分批,切断传染途径:及早发现病蚕,进行提青分批,隔离淘汰病小蚕,减少蚕座内混育感染机会,防止蚕病的蔓延。

(3)科学地进行桑园治虫,杜绝蚕病的交叉传染:做好桑园治虫工作,在虫粪、虫尸污染桑严重时,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或其他桑叶叶面消毒剂浸消桑叶。

(4)建立经常性的防病卫生制度:饲养人员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进入小蚕室或贮桑室要换鞋,除沙后蚕网要经常进行日光消毒,蚁蚕、起蚕、老熟蚕进行蚕体消毒。勤除沙、多换气,防止蚕座蒸热。妥善处理病蚕,将病蚕投入石灰钵或塑料袋,然后埋葬或焚烧。蚕沙制成堆肥,勿用新蚕沙施桑地。除沙后,地面及时消毒,给桑前扫地。覆盖用防干纸、薄膜纸要认清正反面,切勿乱摊地上。

(5)精心饲养管理,增强蚕抗病力:合理布局,选用良种,全年养蚕次数、收蚁日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桑树生长、劳力、设备而定,各期蚕要有间隔,以便消毒和治虫。提倡小蚕共育,为养好大蚕打好基础。

(6)正确诊断蚕病,制止蚕病的发展和蔓延:蚕发病后,首先准确诊断,查明发病原因及发病条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1)严格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

消毒是以防止感染为目的,应用物理、化学方法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也消灭大量的非病原微生物。这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夺取蚕茧、蚕种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按性质分为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按消毒范围来分,有蚕室、蚕具、蚕座、蚕体和蚕卵消毒等,按消毒时间来分,有养蚕前消毒、蚕期消毒及养蚕结束后消毒等。

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浓度是关键。一般漂白粉为1%有效氯或次氯酸钠05%均可有效杀灭病毒。而1%~2%的新鲜石灰浆亦能很好杀灭病毒。此外2%福尔马林石灰水、戊二醛石灰水、优氯净、消毒净等均有较好效果。

防病注意处理好病蚕、粪及养蚕环境。从大处着想合理布局好蚕室、贮桑室、上簇室、蚕沙池等。抓主要方面,即从蚕发病规律及蚕的抗病抗逆性看,重点抓好蚕室消毒。

(2)严格分批、提青,防止蚕座感染

严格分批提青,淘汰弱小蚕,是防止蚕座内传染的重要措施。一般病蚕及感染病毒的蚕,总表现为迟眠、迟起、弱小,排出大量的带病毒粪便,造成严重的蚕座感染。而蚕座传染是造成传染性蚕病爆发的重要原因。

蚕体蚕座消毒是防止蚕座内传染的有效方法。特别是三、四龄期,要加强施用石灰、防病一号、复方“蚕座净”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这对消灭蚕座内的传染来源,预防蚕座传染有较好的效果。

发现病蚕要及时处理。将病蚕拾出,扔到石灰盆内,对有病批次的蚕沙,需在适当的地点堆沤等。

(3)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体质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抗病力较弱,食下少量病原即会染病,并且通过蚕座传染而蔓延,因此抓好小蚕的防病工作是关键。

注意消除诱发因素。如催青期和蚕期防止高低温冲击,大蚕期要避免长期的高温闷热等不良环境。根据蚕生理要求和饲养条件,改善饲养环境。如“小蚕火里养,大蚕风里养”,重点做到良桑饱食,防止高温闷热等。

做好催青工作,争取控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进行催青,避免接触30℃以上高温。

(4)选用抗病性较强的蚕品种

饲养抗病性较强的蚕品种,如目前生产上饲养的抗病性较强蚕品种秋丰×白玉等。

灭蚕病作用原理是什么?灭蚕病能用来清洗养蚕的器具吗?能不能清洗干净?

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为害为主,目前由于养蚕时间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以血液型脓病、僵病等蚕病为主。 一.血液型脓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