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什么香料调制香水?
古代人用檀香、苏合香、安息香、麝香、龙涎香、柠檬等调制香水。
檀香自古以来便深受欢迎,从印度到埃及、希腊、罗马的贸易路线上,常见蓬车载满着檀香,因其气味独特,古代人会用檀香制作香料。
也有用柠檬制作的香水,香柠檬香气,包括柑橘、酸橙、柠檬、香柠檬、香橼、佛手、等香型,其香气成分中有大量的苎烯(香柠檬较少)为基本特征。香气都比较透发、扩散,但留香期都不长。有清新和清洁的感觉。
尽早用完是最基本的方法,不过一般好的香水若好好保存仍然可以有数年的寿命,以下是一些保存香水时应注意的地方:
1.香水应该存放在阴凉的地方,避免放在热空气及光线下,若将香水置于高温处,会使香水色调及香味产生变化,若想长久保存香水,可将香水使用外包纸包住,置于冰箱冷藏库中。
2.尽量避免摩擦及轻摇香水瓶。
3.不要以脏手指直接碰触瓶口,这样可能会破坏香水的原味。
4.香水用过后,瓶盖一定要拧紧,以避免香水的香气挥发怠尽。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时下的热播好剧当属《庆余年》。这本改自猫腻同名小说的架空历史剧,无疑又成为了符合观众期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之一。自从《庆余年》播出以来,其口碑和播放量,至今保持在全网实时热度第一。这部剧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除了演员的优秀演技、服化道的精美程度之外,剧中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当下古装剧的一股“正能量”。
中国人与香水文化
在文化之风兴起的同时,由于是“穿越剧”的缘故,男主范闲的母亲,那个一直活在众人口中,同为未来穿越者,名叫叶轻眉的女子,在古代社会制香水、研发玻璃、贩卖军火,建立监察院、水师、庆善堂,她有着为生民立命的伟大志向。这一段回忆情节,令观众大呼过瘾,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香水、玻璃、军火都是一些西洋玩意,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所以叶轻眉的此种做法,才能够被古代人们奉为神明。
花露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香水有另一个名字,它被人们称之为“花露”,花露与中国人的缘分早已经跨越了千年的时光,远比香水进入中国人的记忆更加悠远。“花露”二字读来就带有中国诗意之味,它的名字确实也取自词人欧阳修的这句“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垂帘幕。”之词。当然,国人不得不承认,“花露”确实是一种外来品,据宋代《诸蕃志》记载:“蔷薇水,大食国花露也。五代时,番使蒲诃散以十五瓶效贡,厥后罕有至者。”短短的一句话,说明了花露在五代时期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
需要从异域进口的花露,因迷人的香气,它成为了女性化妆盒中十分珍贵的物品之一,只是由于花露价格昂贵,普通人家的女子根本享受不起这种奢侈品。为了降低花露的价格,国人也开始寻找替代品,这个时候本土生产的花露因需求量之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尤其在宋朝,文人雅士追求精致生活,这让花露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用品。在进口花露有限的条件之下,送人培育本土花种为原料,又从印度等国移植茉莉等花,以此为制造花露的原材料。
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在广州地区已经出现了可以用来制造花露的蒸馏技术,以及完整的蒸馏器具,广州当地的人们,利用蒸馏器具仿制本土花露。但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一整套的花露提纯蒸馏技术,以及蒸馏器具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北宋广州一带所仿制的花露是无法与异域进口的花露相比。或许正是由于模仿技术的缺陷性,这种仿制花露的技术早期并没有在中国境内得到普及。
花露的兴盛
直到明朝以后,利用蒸馏工具从鲜花中提取花露的方法,逐步传入了中国内陆地区,当时这种技术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已经有非常多的匠人可以成熟地掌握蒸馏技术,明朝文献《香乘·墨娥小录》中就记载了“取百花香水”之法。这种制作花露的办法并没有多么复杂,只需利用家中的日常器具,比如“甑、竹筒”等工具,就可以得到一个简陋的蒸馏器,随后再利用蒸馏法提取出花香,贮存起来便可长时间使用。
在文章的最末尾还特意点出“此广南真法,极妙”,也从侧面表明制作花露的工艺确实是从广州一带所传来的。《香乘》中关于制造花露之法,记载的较为简略;明朝末年方以智所著《物理小识》一书中,更加详细地介绍了蒸露法,甚至画出了蒸馏器的结构示意图。单从这一些文献记录,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已经成熟的了花露制造技术。
那么到了清朝以后,花露就成为了一种更加普遍的生活产品,尤其是在清代的富贵人家,大多都备有可以自行蒸馏花露的蒸馏器具。比如在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一书中,就多次提到花露,这是因为曹家本来就善于制造花露,而且曹雪芹的祖父曾向康熙皇帝敬献过玫瑰露。所以清朝的富贵人家,就有普遍使用花露的习惯。至今就连紫禁城中,都保留着一套由西洋所传来的蒸馏器。将花露得起源于兴盛时期连成一条线,足以看出中国人与花露的情缘,并非是从近代所开始的。
花露的使用
自花露传入中国起,这种物品并没有只当作“香水”来使用。中国古人将花露运用到了精致生活中的每一处,用这种充满沁人心脾的花露,装点着生活。比如古人会用花露焚香,这在宋朝年间是一种非常时髦的花露使用方法,宋人有诗云,花露送入香炉之时:“气韵更如沉水韵,风流不带海岚昏。”短短的12个字,将弥漫在千百年以前的水、雾、烟、香,送入今人的脑海之中。
除此之外,花露也可以用来为女子梳妆打扮。古人在梳妆之时,会拿起木梳沾取少许花露梳发,这样一来花露的香气就留在了女子的发丝之中,那一缕粉淡香残,又怎能不令人心动。花露的另一妙用,就是加入食物之中,令美食具有香味。古代本就有“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的说法,所以以花露入食,对于本来就是吃货的中国人而言,本就不是一件难事。只是将花露加入美食以后,每一场宴席更加雅致、高端,那些带着花露香味的美食才是真的“余香绕梁,三日不绝”。
茉莉花香水古代别名小南强,萼绿君,柰花。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茉莉花香水古代别名小南强,萼绿君,柰花,茉莉花木犀科,素馨属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
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等。
熏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的极其广泛,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
熏香大多采用沐浴、佩戴、雾化释放、加热释放、常温释放等方式,是以植物次生代谢合成的挥发性物质为媒介的一种无创伤、简单、安全的缓解或干预手段,与现代芳香疗法的吸入疗法较为相似。
扩展资料:
香料在唐人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朝廷举行的各种仪式中,在庙宇寺观的各类活动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焚香和香料。唐朝贵族官僚对香料或香材的使用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奢侈无度。
在这种社会风气的薰染下,唐朝香料或香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本土出产又非常有限,所以进口就成了唐朝香料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就唐代主要香料或香材品种言,沈香出天竺诸国;没香出波斯国及拂林国。
丁香生东海及昆仑国;紫真檀出昆仑盘盘国;降真香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薰陆香出天竺者色白,出单于者绿色;没药是波斯松脂;安息香生南海波斯国;苏合香来自西域及昆仑;龙脑香出婆律国等等;外来香料在唐朝香料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熏香
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
"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
苏堤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苏堤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
苏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每当春风吹拂,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置身堤上,湖光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苏堤六桥
沿苏堤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古朴美观,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桥头所见,各领风骚。
早在东坡造苏堤之时,这六座桥就已经存在了,且桥上还有亭子可供路人休憩:“置六桥,建九亭,以为游人玩赏驻足之地。”
据说,这六个唯美的桥名,全部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
1映波桥:
当你以苏东坡纪念馆为起点,从南往北走,遇到的第座一桥,名叫“映波”。
映波桥旧通赤山港(赤山埠),此桥面迎平湖,四山环绕,亭台楼阁倒影悠悠,故名。
映波桥西侧,宋代宝历年间,京尹袁韶建“先贤堂”表旌本郡名流善士三十四人,孝妇五氏。祠之东北角有“旌德观”,门上有匾为“仰高”。
2锁澜桥:
第二桥名曰“锁澜”,落日时分,水光荡漾,故名。
旧通“赤山麦岭路”。
桥西有“湖山堂”,咸淳年间京尹洪焘建,“四浮屠(塔)矗四围,如武士相卫”,前后种有水芙蓉、茭白和蒲苇。
两年后,增建“水阁六楹,又纵为堂四楹,以达于阁”,将阁与桥都用水榭联通,一时间成为西湖上堂宇之冠,游人趋之若鹜。
3望山桥:
第三桥名为“望山”,旧通“花家山港”。
花港,即花港观鱼。
桥侧就是著名的“三贤堂”,袁公请建,匾额分别为“水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
明人张岱《西湖梦寻》中却说,宋时西湖边有两座“三贤祠”,一座在龙井寿圣院方圆庵,尊赵阅道、僧人辩才、苏东坡为三贤;一座在孤山,祀奉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为三贤,后来搬到了苏堤的“三贤祠”。
因为来游玩的人特别多,府尹在祠堂中辟了一处,出售官酿的酒,也算是相当有商业头脑。
当时有人题诗:“和靖东坡白乐天,几年秋菊荐寒泉。而今满面生尘土,却与袁樵趁酒钱。”说的是这三人当了一辈子清官隐士,到死后埋到土里,却成了袁府尹赚酒钱的幌子了。
淳祐年间,婺州有个叫胡侊的读书人,在三贤堂内开堂授课,因他号雪江,故称“雪江讲堂”,假如保留到今天,应该可以评上“中国最美私塾”吧。
4压堤桥:
第四桥名为“压堤”,与湖心亭遥遥相对,也是眺望全湖的最佳之处,故名“压堤”,仿佛是压轴的意思。
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
据说,此桥下水特别深,旧时行舟前往茆家步港(茅家埠),都要取道此桥。
桥下种有数亩红白莲花、莼菜菱角。夏日清晨,水面映动朝霞,船行其间,满湖白衣娘子、翠衫小青,执发牵袖,依依惜别。露水在荷叶上乱滚,沾湿了发梢衣袂,也沾染了芬芳。
压堤桥的南北两侧,原各有一座建筑。南侧为施水庵,北宋权相贾似道建,庵旁筑以石台,台上有石笼灯,照亮夜行的船,为湖上夜游客的最爱。相传高宗常常乘船夜游,时候晚了,便宿在道院内。
压堤桥北侧,是水仙王庙。庙里供奉的不是水仙花,而是龙王。黄庭坚诗《水仙花》说的就是这里:“钱塘昔闻水仙庙,荆州今见水仙花。暗香靓色撩诗句,宜在孤山处士家。”
5东浦桥:
第五桥名叫“东浦”,陈刚中湖堤感旧诗:"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大概是东风吹皱一池水的意思。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
东字繁体写作“东”,也不知是抄写错误还是别的原因,有些古籍写作“束浦”。《钱塘湖山胜概记》:“自净慈而西至法因寺,路歧而二。一接苏公所筑之堤,堤亘十里,以防涧水,行者便之。上有六桥,下各通步,一曰映波,二曰锁澜,三曰望山,四曰压堤,五曰束浦,六曰跨虹。”
据作者夏时在“后序”中附“考异”所言,此非但不是笔误,而是原来就叫“束浦”,是《杭州志》抄错了:“苏堤六桥下,五曰束浦,《杭州志》写本作东浦。”有专家说,其余五桥动词+名词的格式,那么东浦桥也应该是“束”(动词)浦(名词)才对。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且待更多佐证浮现吧。
《梦梁录》记载,东浦桥以西,曾有一小矮桥,名叫小新堤,是淳祐年间赵尹京所筑,长二百五十丈,连通曲院风荷,可接至灵隐。堤废,清代在故址上筑金沙堤,遗迹在今赵公堤的位置。
6跨虹桥:
苏堤最北边的一座桥,叫跨虹桥,紧挨着曲院风荷的莲塘。也许是有人在这里看雨后飞虹,又或者水面霓虹流波,因而叫跨虹。
《楹联丛话全编》记载,雍正九年,总督李敏达在跨虹桥西侧、孤山脚下建了一座花神庙,祭祀湖山之神,旁列十二月花神及四时催花使者,“无不钗飞钿舞,尽态极妍”,想必及其华丽的。
花神庙旁有月老祠,金色楹联写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是从《琵琶记》、《西厢记》两部中取来的句子凑的楹联。
有趣的是,相传湖山正神是李敏达按照自己的形象塑的,而十二花神皆有其人,是李之姬侍。作者嘉庆元年来访,庙虽已凋敝,十二花神仍然神采奕奕,像真人一般。门上有一旧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六桥既是湖上的风景,又是望风景的地方。东望是外湖,湖中三岛、孤山、吴山,宝石流霞、雷峰夕照缠绵湖畔;西望,是岳湖、西里湖、南湖,杨公堤、西山隐隐相伴,六桥一眼十二景,漫漫长堤不自倦。
苏堤发展史
宋
杭州有西湖,颍上亦有西湖,皆为名胜,而东坡连守二郡。其初得颍,颍人曰:"内翰只消游湖中,便可以了公事。"秦太虚因作一绝云:"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身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后东坡到颍,有谢执政启云:"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出典二帮,迭为西湖之长。"故其在杭,请浚西湖,聚葑泥,筑长堤,自南之北,横截湖中,遂名苏公堤。夹植桃柳,中为六桥。南渡之后,鼓吹楼船,颇极华丽。后以湖水漱啮,堤渐凌夷。
明
入明,成化以前,里湖尽为民业,六桥水流如线。正德三年,郡守杨孟瑛辟之,西抵北新堤为界,增益苏堤,高二丈,阔五丈三尺,增建里湖六桥,列种万柳,顿复旧观。久之,柳败而稀,堤亦就圮。
嘉靖十二年,县令王釴令犯罪轻者种桃柳为赎,红紫灿烂,错杂如锦。后以兵火,砍伐殆尽。万历二年,盐运使朱炳如复植杨柳,又复灿然。迨至崇祯初年,堤上树皆合抱。太守刘梦谦与士夫陈生甫辈时至。二月,作胜会于苏堤。城中括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上,下以红毡铺地,冶童名妓,纵饮高歌。夜来万蜡齐烧,光明如昼。湖中遥望堤上万蜡,湖影倍之。箫管笙歌,沉沉昧旦。传之京师,太守镌级。
因想东坡守杭之日,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之。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湖亭或竹阁,极欢而罢。至一、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城中士女夹道云集而观之。此真旷古风流,熙世乐事,不可复追也已。
清
西湖苏堤御碑亭内石碑上有乾隆皇帝的题写的"苏堤春晓"四字,大家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乾隆皇帝帝王个性,唯我独尊的表现。但事实上,在古代"堤"与"堤"是同一个汉字的两种不同写法。在汉代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里可以查到"堤,唐(塘)也"。
苏轼与苏堤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逸闻趣事
北宋时候,著名诗人苏东坡第一次来到杭州当地方官。他十分迷恋杭州的山水,觉得西湖比古代美女西施更美,便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绝妙好诗。可是过了15年,苏东坡再来杭州当太守时,发现西湖长久不治,湖泥淤塞,葑草芜蔓,就感慨上书,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决定要学唐朝诗人白居易,疏浚西湖,为杭州人做件好事。
疏浚西湖的告示张贴出来了,可苏东坡却被一件事难住了:疏浚出来的葑草湖泥堆放在何处呢如果堆在西湖四岸,既妨碍交通,又污染环境;如果挑运到远处去,费工费事,何年何月才能将西湖疏浚好愁得苏东坡三天三夜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第四天,他决定到西湖四周走走,看看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苏东坡带上随从,骑马先到北山栖霞岭。一看这里是通灵隐、天竺要道,堆放葑泥,显然不妥当。于是,想转到南屏净慈寺去看看。他站在西泠渡口,正想上渡船,突然听到柳林深处传来一阵渔歌声:"南山女,北山男,隔岸相望诉情难。天上鹊桥何时落沿湖要走三十三。"
苏东坡一听,心中一阵高兴:这不是在向我献计献策吗对,天上可架"鹊桥",湖上难道不能修长堤这样,既解决了湖上葑泥堆放场所,又方便了南北两岸交通,真是一举两得啊!
苏东坡高兴得喊了一声:"好!再到湖对岸去看看。"这时,从柳林中飞出一条小船,船头站着一个青年渔民,身打躬,手作揖,向苏东坡说:"小民在此等候太守多时,快请上船吧!"苏东坡又惊又喜,问道:"你何以知道我要来湖边"那青年回答道:"听说太守要疏浚西湖,自然要到湖边来亲自察看,因此特来恭候。"苏东坡说:"好啊,那刚才的渔歌一定是你唱的了!"小青年笑笑说:"是啊,这就是我们西湖南北山小民的心愿啊!"
苏东坡乘上渔船,来到南山。柳林中又驶出一只小船,飞扬起一阵清脆的歌声:"南山女,北山男,年龄大过二十三。两情相慕难诉说,牛郎织女把堤盼。"苏东坡听了,哈哈大笑道:"唱得好,唱得好,南山女,北山男,让我在湖上筑一条长堤,成全你们的好姻缘吧!"
要在西湖上筑堤的消息不胫而走,南北山渔民、农民和城里市民都闻讯赶来,自愿出工出力。苏东坡说:"谢谢乡亲们啦,连年旱涝成灾,你们生活困难。我已申报朝廷,决定拨出一批大米,以工代赈。"乡亲们听说有粮米可发,更加踊跃。人多力量大,从夏到秋,终于在北山到南山间筑好了七段长堤,段与段间留了六处水道,只是由于银钱不足,暂时未能造桥。湖北岸一个青年樵夫想出了个好主意,砍了一批树木,拼成木板,造了六顶吊桥。平时吊桥拉起,让里外湖的船只往来通行,早晚把吊桥放下,让两岸乡亲通行。又在长堤两边种上桃树和柳树,一来保护堤岸,二来春天桃红柳绿,为西湖添一美景。
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
相关诗词
《苏堤春晓》
张宁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筑堤》
苏轼
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
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又诗:
惠勤、惠思皆居孤山。苏子倅郡,以腊日访之,作诗云:
天欲雪时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月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水合,但见野鹤盘浮屠。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泛湖度六桥堤》
王世贞
拂幰莺啼出谷频,长堤夭矫跨苍旻。
六桥天阔争虹影,五马飙开散曲尘。
碧水乍摇如转盼,青山初沐竞舒颦。
莫轻杨柳无情思,谁是风流白舍人
《苏堤小记》
张京元
苏堤度六桥,堤两旁尽种桃柳,萧萧摇落。想二三月,柳叶桃花,游人阗塞,不若此时之为清胜。
《题两峰罢雾图》
李流芳
三桥龙王堂,望西湖诸山,颇尽其胜。烟林雾障,映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其气韵。余在小筑时,呼小舟桨至堤上,纵步看山,领略最多。然动笔便不似甚矣,气韵之难言也。予友程孟旸《湖上题画》诗云:"风堤露塔欲分明,阁雨萦阴两未成。我试画君团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此景此诗,此人此画,俱属可想。癸丑八月清晖阁题。
《苏堤春晓》
阮元
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
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
其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陆游也有"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我们中国人用香的有悠久的历史,芬芳化学物质很早已被古代人用于香体,辟秽,改进自然环境。初始的香辛料多用以香料植物,在今天来看,这也是真真正正天然的香辛料。初期用香的方法非常简单,有时候便是可以直接用于配戴百里香。司马迁的《离骚》诗里即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认为佩。”意思是将秋兰芷草配戴上,把它披在肩膀,把秋兰结为索佩挂在身边,这就是东汉时时兴的一种配戴百里香的风俗习惯。
而比较广泛的方法就是将萋萋一类的香气化学物质,采收好之后开展晾干后,放进小兜里,制成香囊,此谓曰“香包”。在1970年代考古发掘出去的长沙市马王堆中,便出土文物了一只香包。系用精致的纺织物绮罗缝纫而成的,里边放满了香料植物。香包,又叫做容臭(念xiù),容臭淡香,家居可以悬架,古时候的卧房帷帐里都配戴有悬架着的香包,汉末的叙述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包”一语,说的便是这一类用香的风俗习惯。
古时候,较为注重的人都是会随身携带配戴香包。由于香包是古代人配戴的东西,故也有“佩帏”的别名。秦代时大家配戴香包已很时兴,对未满十八岁时也有用香规定。据《礼记·内则》,“男孩和女孩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特别注意的是,我国古代人为了更好地香体,还会继续有可以直接服用香品的状况,将芬芳物加入日常的饮食搭配中,蕙草、兰叶、八角茴香、椒叶这四种芬芳物,或拌食,或浸酒喝,或制成饮品喝。
这类“食香”之俗古时候曾长时间存在。如在唐代的皇宫中,妃子间便时兴服用甜杏仁,喝杏露,为的便是香味。例如以香味而得名的唐高宗的爱妃杨贵妃死前不只常佩香囊,勤洗香汤,也爱食芬芳果子
古代人用什么香料调制香水?
本文2023-10-06 16:49: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