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写的蒙古史书有哪些?
相对比较出名的有13世纪波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草原帝国》、罗卜藏丹津的《黄金史》等。
红史》《青史》《汉藏史集》都不载《秘史》的第六代撒里合察兀、第十代孛儿只吉歹篾儿干、第十一代脱罗豁勒真伯颜、第十六代合赤曲鲁克(《元史》表作既拏笃儿罕),遂皆以海都(《秘史》第十七代)为土敦篾年(《秘史》第十五代)之子。此外,《红史》于孛端察儿和篾年土敦之间记有两代——Ga(’)[b]i-chi(合必赤)和sBe-khir(《汉藏史集》《青史》同,略有异写),并为17世纪的蒙文史书所沿袭。这与汉文史籍及《元朝秘史》《史集》都不同,也找不到任何旁证。从蒙藏文字形看来,可能是《红史》作者将合必赤的称号baqatur误读为下一代之名,遂致误分两代,《汉藏史集》《青史》作者沿袭其误,17世纪蒙古史家又沿袭藏文史籍之误,据此将误分的两代合并,则土敦篾年为合必赤子,孛端察儿之孙,与《秘史》《史集》相符;其下土敦篾年子为海都,与《史集》相符;《秘史》海都之子拜升豁儿—多黑申,《史集》同,《红史》又误分为两代,《汉藏史集》则只记为一代:sBa’i[-]-khordog-shing(脱落第二音“升”shing),据此可以订正《红史》而并为一代。此后的世系,蒙文、汉文、波斯文、藏文史籍全同。
关于蒙古西征这段历史,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关注的一段历史。近期在网上也看到很多朋友也在寻找关于这段历史的故事和书籍。这就足以说明,蒙古西征也是有着很多故事的,而且前后西征了有3次。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本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一起来看看吧。
1、《蒙古秘史》
这本书籍的具体作者无从知晓,但是这本书中所记录的是蒙古民族500多年来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发展的,如何壮大的,而且记载的十分完整。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关于蒙古历史的书籍。
2、《草原帝国》
这是由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所撰写的一部中亚通史。勒内格鲁塞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古代的游牧民族,在这本书中不仅介绍了蒙古族,另外还介绍了突厥、鲜卑等等这些草原民族的历史。书中的内容也非常的极致完整,讲述了很多很少人知道的小细节。
3、《大蒙古帝国》
这本算是比较正规的历史书籍了,详细的讲述了铁木真是如何起家的,如何成为了成吉思汗,如何建国,如何成为传奇的历史。
4、《世界征服者史》
这本书是由波斯史学家志费尼所撰写的,分为三卷。整本书是围绕着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来写的,内容详细精致,很不错的作品。
5、《多桑蒙古史》
这本书是由古代君士坦丁堡一名叫做多桑的人写下来的针对蒙古民族在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区活动的史诗巨作。这本书中非常详细的描述了当年蒙古人西征的各方面情况。
6、《蒙古人的入侵》
这本书是由一名叫做瓦西里扬的前苏联作家所写。他的这部作品分为三部曲,分别是《成吉思汗》、《拔都汗》、《走向最后的海洋》。这三本书非常值得一看,因为瓦西里扬属于历史冒险类小说家,所以在文笔上看着更加趣味性,不像常规历史书籍看着那么的枯燥。《蒙古人的入侵》的三部曲就是以蒙古人的三次西征为时间轴来写的,可以说以最大限度还原了蒙古人当年西征的情况。有朋友想看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相关的内容,这本书是有内容的。
《蒙古游牧记》为其最重要之代表作,前后致力十年,稿凡屡易,死时尚未完成。后经其友何秋涛校订,并排比补辑末四卷,方成完壁。分内蒙古二十四部、外蒙古喀尔喀四部、额鲁特蒙古、额鲁特新旧土尔扈特等四大部分,按照蒙古各盟旗,分记其地历朝建置沿革、道里四至、山川城 的堡、古迹、庙宇、卡伦、驿站、与中原王朝关及清时各部封建领主的封爵功勋和清朝的会盟臣贡关系,尤详于明清各部变迁情况。所论范围广,及今蒙古共和国和中 富境内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东北三省等蒙古族活动区域。
作者认为,蒙古地与中原相依,“其部落强弱,关系中国盛衰”故书中不仅历叙蒙古各部与廷的关系,如作为清皇朝的主要军事支柱,在历次重大征战中的作用,以及清政府扶助蒙古地区经济的某些措施等,还博征史籍,考古论今,对蒙古各处地形、驻军重镇,乃至边地卡伦屯兵情况均作了评论。这些议论,很大程度上都是针对当时沙俄的侵略威胁所发的。与此同时,作者对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也作了认真考察。书中每涉一地,必详引前人著作或旧案,记其水道泉源流向和水利设施,何处有水草宜稼穑畜牧,何处水咸不可食,皆叙述分明,从而为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和农田水利提供了一参考。
此书虽是一部志书体著作,但记事内容和范围却超越于一般史志。作者撰写此书,初意本为祁韵士的编体史著《皇朝藩部要略》补阙,与之“相表里”(《蒙古游牧记·序》)但事实上,此书并非成为《皇朝藩部要略》的附庸,而是成体系。全书采用了自撰书自为注的方法,正文用笔简练,主要记载内外蒙古各部地理和建置沿革。注中则大量引征资料,介绍有关其他的历史、古迹、文物等,从而使其内容显得远较旧史地理志丰富。
此外,此书在资料运用上也有一些长处。首先,其注文主要采用广征他书的集并间加考证的方法,但却广而不滥。元前主要依据正史及《元朝秘史》、《圣武亲征录》、《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铸《双醉隐集》等。明代多取材于《蒙古源流》清代部分尤为其功力所在,资料最富,并都经过精,叠选择,特重实地考察所和原始资料,如方式济《龙沙纪略》、图理琛《异域录》、徐松《西域水道记》,以及官方档案和近于档案性质的官修《方略》等,“其近年兴建,则又询诸典属,访诸垣,以蕲精详而备讨论”(《蒙古游牧记·自序》)。虽然这些官方档案不免代表了清统治者的观点,但毕竟保存了许多有关原始文献。其次,书中还尽量吸收了同时者俞正燮、魏源、沈盎、徐继畲等人的研成果或调查资料。如道光间,徐松任榆林知府,曾让怀远知县何丙勋确查西夏统城故址,此次实地勘测资料,即被记入书中,至今仍是人们确认或研究该古城遗址的主要依据。这种博征兼蓄的治学方法,使此书取得了很高成就。
作为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蒙古地志,此书不仅可补辽、金、元三史之阙和提供清代蒙古各部清晰的地理与社会风貌,还对晚清西北史地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目,被誉为学术性与现实性兼备的难得之作。
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历史早期文明。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6000-7000年前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和茶文化。
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今吉林省长春市),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我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3],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
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
满族的先民肃慎自公元前22世纪的舜禹时便见诸史籍。《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禹定九州时,周武王、成王时,肃慎均派使来贡,最著名的贡品为“楛矢石砮”。周人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时的肃慎王国、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系)的发祥地。 史书上关于满族的祖先和中原往来最早的记载见于周代,周武王时,肃慎人贡献过“楷矢石奢”。成王时,肃慎又派使来贡。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外国人写的蒙古史书有哪些?
本文2023-10-06 16:52: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