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反经:《诡顺 》全文阅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5收藏

古籍反经:《诡顺 》全文阅读,第1张

赵子曰:夫云雷世屯,瞻乌未定。当此时也,在君为君委质治人,各为其主用职耳。故高祖赏季布之罪,晋文嘉寺人之过,虽前窘莫之怨也,可谓通于大体矣。昔晋文公初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斩其祛。及反国,吕、郄畏逼,将焚公宫而杀之。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汝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汝为惠公来,求杀余,命汝三宿,汝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惟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罪,岂惟刑臣!”(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也。)公见之,以难告,得免吕、郄之难。

 (韩子曰:“齐、晋绝嗣,不亦宜乎?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听寺人之言,而弃斩祛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也。后世之君,明不能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子罕、田常之劫;知之,则因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不诛,而自以为有桓、文之德,是臣其仇而时不能烛多暇之资,自以为贤而不惑,则虽无后嗣,不亦可乎?)

 陈轸与张仪俱事秦惠王,惠王皆重之。二人争宠,仪恶轸于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善于秦而善于轸,轸为楚厚而为秦薄也。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之?”王乃召轸而问之。轸曰:“臣愿之楚。臣出必故之楚,且明臣为楚与否也。昔楚有两妻者,王闻之乎?”王曰:“弗闻。”轸曰:“楚有两妻者,人挑其长者,长者骂之;挑其少者,少者复挑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为挑者曰:‘为汝娶少者乎?娶长者乎?’挑者曰:‘娶长者。’客曰:‘长者骂汝,少者复挑汝。汝何故娶长者?’挑者曰:‘居人之所,则欲其挑我;为我之妻,则欲其骂人。’今楚王明主,昭阳贤相。使轸为臣常以国情输楚,楚王将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臣何故之楚?足以明臣为楚与否也。”轸出,仪入问王曰:“果欲之楚否?”王曰:“然。”仪曰:“轸不为楚,楚王何为欲之?”王复以仪言谓轸,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行道之人尽知之矣。子胥忠于君,而天下皆争以为臣;曾参、孝己爱于亲,而天下皆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必善妇也。今轸若不忠于君,楚亦何以为臣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将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厚待之。惠王终相张仪,轸遂奔楚。

 (张仪初恶陈轸于惠王曰:“轸犹善楚,为求地甚力。”左爽谓陈轸曰:“仪善于魏王,魏王甚信之,公虽百说,犹不听也。公不如以仪之言为质,而得复楚。”轸曰:“善。”因使人以张仪之言闻于楚王,楚王喜,欲复之,轸乃奔楚也。)

 韩信初为齐王时,蒯通说信,使三分天下,信不听。后知汉畏恶其能,乃与豨谋反。事泄,吕太后以计擒之。方斩,曰:“吾悔不听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汉高祖自将,伐陈豨于钜鹿,信称疾不从,欲于中起。信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书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诈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也。)

 高祖归,乃诏齐捕通。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耶?”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夷之乎?”上怒曰:“烹之!”通曰:“嗟乎!冤哉烹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弛而维绝,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聚。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犬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当是时,臣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求者甚众,故力不能耳,又可尽烹耶?”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也。

 (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人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固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哉。”安平君曰:“敬闻命矣。”任之于王。后田单得免九子之谗,貂勃之力也。)

 初,吴王濞与七国谋反,及发,济北王欲。公孙玃(俱碧反)谓济北王曰:“臣请试为大王明说梁王,通意天子。说而不用,死未晚也。”公孙玃遂见梁王,曰:“夫济北之地,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胁燕赵,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扞寇,又非有奇佐之士以待难也。虽坠(坠,失也。)言于吴,非其正计也。昔郑祭仲许宋人立公子突,以活其君,非义也。《春秋》记之,为其以生易死,以存易亡也。向使济北见情,实示不从之端,则吴必先历齐,军济北,招燕赵而总之。如此,则山东之纵结而无隙矣。今吴楚练诸侯之兵,驱白徒之众,西与天子争衡,济北独抵节坚守不下,使吴失与而无助,跬行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者,未必非济北之力也。夫以区区之济北,而与诸侯争强,是以羔犊之弱,而捍虎狼之敌也。守职不挠,可谓诚一矣。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襟,使有自悔不前之心(悔不与吴西也),非社稷之利也,臣恐藩臣守职者疑之。臣窃料之,能历西山,径长乐,抵未央,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上有全亡之功,下有安百姓之名,德沦于骨髓,恩加于无穷,愿大王留意详维之。”孝王大说,使人驰以闻,济北王得不坐,徒封于灾川。

 陈琳典袁绍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祖父耶?”琳谢曰:“楚汉未分,蒯通进策于韩信。干时之战,管仲肆力于子纠。唯欲效计其主,助福一时。故跖之客可以刺由,桀之狗可使吠尧也。今明公必能进贤于忿后,弃愚于爱前。四方革面,英豪宅心矣。唯明公裁之。”太祖曰:“善!”厚待之。由是观之,是知晋侯杀里克,汉祖戮丁公,石勒诛枣嵩,刘备薄许靖,良有以也。故范晔曰:“夫人守义于故主,斯可以事新主;耻以其众受宠,斯可以受大宠。”若乃言之者虽诚,而闻之者未譬,岂苟进之悦,易以情纳,持正之忤,难以理求?诚能释利以循道,居方以从义,君子之概也。

《御药院方》卷十方名没药膏组成没药(研)半两,乳香(研)半两,虎骨(酥炙)半两,吴茱萸1两,白芥子1两,白及1两,白敛1两,米粉1两,生姜汁5合,酒5合。主治筋骨闪肭疼痛。用法用量乘热摊于纸上,敷贴痛处,1日1换,用绵裹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将生姜汁并酒同煎7合,旋入药末调匀。附注方中生姜汁、酒原为“各三合”,与用法中“同煎七合”不符,据《普济方》改。《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方名没药膏组成乳香(别研)1钱,没药(别研)1钱,血竭(别研)1钱,木鳖子(洗,焙,细锉)半两,当归(洗,焙,细锉)半两,杏仁(去皮尖,锉)半两,乳油头发2两,黄丹6两,麻油1斤。功效活血拔毒,生肌止痛。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疮疖,折伤蹊跌坏脓。用法用量临时摊于纸上,贴疮,1日1换。制备方法上先将麻油于石器中炼令熟,除乳香、没药、血竭、黄丹外,其余药一时入油内,慢火煎熬令黄焦,发碎,油可耗去34分,绵滤去滓,再熬热,下黄丹,以柳木蓖子十数条,更互不住手搅,候黑色,滴于水中成珠子,硬软得所,下研者药三昧搅匀,瓷盒内盛,置阴地上以盆覆,出火毒。

详见百科词条:没药膏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29:48 共48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一、原文:

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剌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暴痈筋,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针。霍乱,刺俞傍五,足阳明及上傍三。刺痫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二、解读:

整本《黄帝内经》都在讲针灸,没有针灸经络的基础,根本无法理解。这段岐伯讲解了几个治症和原则。孙思邈的阿是穴和董氏奇穴就出自此段经文,试着翻译一下,作为以后治疗的选穴参考。

痈疽,一般长在肌肉筋骨等人体的深处,看不见。判断有没有化脓的方法,就是摸上去有一块地方特别热,而周围都是冷的,代表化脓了。针刺手法,在手太阴肺经上三个压痛点以及在足阳明胃经上找两个压痛点下针,找压痛点位置遵循手不过肘,足不过膝的原则。这里痈疽的位置应该在足阳明胃经经过的地方,因此在胃经找压痛点,并且痈疽一般有皮肤有关,而肺主皮毛,所以会在肺经上找压痛点。

掖痈,就是腋下长毒疮,在足少阳胆经上找五个压痛点下针,如果热不止,在手少阴心经找三个压痛点下针。因为腋下关节属少阳在管,同时腋下又是手少阴心经极泉穴的位置,因此会在手少阳和手少阴上找压痛点。接着针刺肺经三个压痛点治疗皮肤发炎,而骨会大抒,针刺大抒穴附近三个压痛点,是预防痈疽往里面长,损伤到骨骼。

暴痈,指突然发的毒疮,很痛,冷汗不止,小便不利,就在所在经络的腧穴上治疗。

腹胀满,按之不去,针刺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压痛点和胃的募穴中脘穴,以及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和肾脏的募穴京门穴。

霍乱,针刺足阳明胃经上的三个压痛点

癫痫或者精神病,针刺手太阴肺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上各五个压痛点、手少阴心经和足阳明胃经上各一个压痛点。最后脚踝解溪穴上五寸刺三针。

综合一下,所有治症的原则是在病经上找压痛点下针,也就是所谓的阿是穴。

痈疽,本是传统中医的一种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人体局部脓肿。只是这里所说的“痈疽之痛”并不是在说中医的疾病,而是韩非拿此疾病名称来比喻说别的。

韩非用此“痈疽之痛”来比喻说什么呢?据《外储说右上》记载:“夫痈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非如是,不能使人以半寸砥石弹之。今人主之于治亦然:非人不知有若则安;欲治其国,非如是不能听圣知则诛乱臣。乱臣者必重人;重人者,必人主所甚亲爱也。人主所甚亲爱也者,是同坚白也。夫以布衣之资,欲以离人主之坚白所爱,是犹以解左髀说右髀者,是身必死而说不行者也。”

哦,原来是以“痈疽之痛”为例来说明国君用人制度的。韩非说,像痈疽这样的疾病,如果不用石针刺入骨髓去治疗,则患者心里的烦苦就不会解除;而如果真的不这样治疗,则针石治病的方法也就对人体疾病没有作用了。现在的国君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啊,他不是不知道只有经过苦痛的治疗国家才能平安。但要想治理好国家,如果不能听信圣人智士的进言、如果不能镇压作乱的奸臣,又能从何治理国家呢?比如那些作乱的奸臣,他们一定是握有权势的人;而握有权势的人,一定又是国君身边非常亲近宠信的人。而这些国君身边非常亲近宠信的人,一般都是不能离开国君而独自存在的。设想一下,如果要以普通人的身分,把国君和他身边那些亲近的权臣分开,这谈何容易?这岂不是等于一个人在劝说自己的右腿同意割掉左腿一样吗?又岂能办到?如果有谁不知死活非要向国君谏言除掉国君近侍宠臣的话,则不但自己一定会遭到国君的杀害,而他的主张也仍然还是不会被国君采纳的。

1历史上有翁全海医生这个人吗

虚构人物。《老中医》翁泉海的原型人物就是孟河医派传人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的结合体。这几人都是孟河医派的传人,为了此医派,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他们共同努力着,为中医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而电视剧中翁泉海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治病救人他先是在自己的家乡开医馆,后来去到了大城市上海开医馆,用他的医术造福了人们,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翁泉海的中医手法乃至自己这个人受到了很大的排挤。

孟河医派作为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为了孟河医派的传承,不遗余力,共和国建国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这几位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人物。

而中医在民国时期是最艰难的时刻,因为西医大举进军,洋人为了赢取暴利不顾及百姓的安危,为此中医西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其实中医跟西医的融合是必然的。

2历史上记载最为长寿的奇人,李清云真的活了256岁吗

世界最长寿的人——李清云活了256岁!震惊世界 经常看到电视上经常有说有人活了120多、160多岁,其实这个并没什么, 我国的一位老中医,李清云先生,就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 者! 李清云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 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 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 学讲学。

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 子,子孙满堂。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 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3历史上有没有一位叫李清云的人物

确实有这个人

基本资料

李清云(1677-1933年),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但无确切史料考证。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 的特别奖励。在他200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180位后人。当时的 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岁,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4历史上有名的女中医

历史上有名的女中医如下:

1、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

2、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3、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其神奇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并受赠《痈疽异方》。其貌美心慧,精通百草,扶危救弱,声名远播朝野,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一。

4、谈允贤(1461年-1556年),明朝江苏无锡人,出生于医学世家,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汉代义妁、晋代鲍姑、宋代张小娘子、明朝谈允贤)之一。

5历史上的李清云究竟是何人

一个网上回复说,他祖上听过他的讲座,他的子孙也在世能证明。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份博客说: 2006年05月23日02:28 重庆晚报 “中国最长寿的人曾在重庆开县生活过,并与当时的川军将领杨森有过交往。他不仅活了256岁,还著书立说,他就是李青云……”近日,重庆开县传媒网上一条100字的短文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勾起公众对李青云长寿之谜的关注。

民间传说开县一老人活了256岁 民间关于李青云的传说大约有出生地、年龄和与川军将领杨森的交往等内容。有的说李青云1677年出生于云南,死于1933年。

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当时go-vern-ment的特别奖励。他200岁时,仍去学校讲学。

又有传说,李青云是四川綦江(今重庆市)人,主要生活于清代。还有传说他是生于上海附近。

李青云酷爱体育运动,足迹遍布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江苏、安徽、福建,乃至新疆、 一带。他每到一地,都要详细考察当地的民情风俗,重点了解中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和气功导引活动的情况。

关于他的年龄,据说主要是根据他1928年所撰《长生不老秘诀》一书的自述。他在书中说,长寿的关键在于健身。

李青云提出用“刚柔相济,阴阳调和”的方法锻炼身体。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还有一种版本是,1926年(亦说1927年),杨森驻军万县(今万州),听他的副官说开县陈家场有一位奇人李青云,有250多岁。杨森当即命副官把李青云接来万县传长寿之道。

李到时,万县城万人空巷观看。他一袭蓝布长袍,一双厚黑布袜,脚穿草鞋,望之如五六十岁,目光炯炯,声若洪钟。

据称李13岁随三位采药老者云游四海走遍天下,常年在深山老林,靠药材充饥,吃得最多的是何首乌、黄精等,一晃就是200多年。 也有一种传说是,1926年杨森在万县主持建“森威桥”(后改为“万安桥”)时,邀李青云赴万州参加大桥落成仪式,当时万县万人空巷争相观看这位200多岁的李神仙云云。

记者调查 “神仙”原来是传说 既然是一位地方传奇人物,那么史书上有没有记载呢? 近日,记者先后到开县、万州等地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地方史志编纂部门和民间走访,并查阅了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民国人物志等资料,试图找寻李青云的蛛丝马迹。 在开县档案馆,工作人员说,民间的确有传言,李青云在开县一带活动过,但档案馆里没有找到关于此人的资料。

《开县志》老编辑向明阳说,上世纪90年代,在修《开县志》时,有人送来一篇关于李青云长寿的文稿,内容与民间传说相差无几。文中记载:1806年—1814年间,李青云居开县陈家场,以采药治病为生。

“因为当时提供这条史料的人无法找到更可资证明的材料,在审定此稿时编辑们认为不可作正史收录。但考虑到他是地方传奇人物,就收录到县志的‘附录’里。”

记者来到开县陈家场,先后走访了几位70岁以上老人,得到的回答是“确有其人”,但谁也不能确证。至于李的后人更是无人知晓。

万州区史志研究编辑办公室总编室主任黄玉华在编辑《万州志》时收集到同样的资料,但他认为不可信,就没有收录。 那么,更早的史志上有没有记载呢?黄带记者查阅了编纂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民国志》,均未找到李青云的踪迹。

而万州图书馆里也没有关于李青云的只言片语。 对于李青云1928年所撰《长生不老秘诀》一书,记者在三地图书馆都没有找到索引。

而李青云1927年应杨森之邀参加万县“万安桥”落成庆典之事,记者查阅了《重庆市志—报业志》、《万县市志》(桥梁篇)等,关于“万安桥”记载中并无李与杨交往的记载。 李青云生于我市綦江的说法也无从考证。

记者托云南昆明的朋友到当地文史部门查找,也无李青云的记载。 昨日,第三军医大学遗传教研室王燕副教授认为,人活到256岁是不可能的。

1986年《气功》杂志第六期又刊载开县籍人刘成勋所写“忆二百五十六岁的长寿老人李庆远”(即李青云)的文章。笔者利用参与编修地方志之便,对李青云在开县的活动情况,广为收集,现将所得资料加以整理,供有兴趣者参考。

李青云,原名陈远昌,籍贯不详,传说是上海附近的人,又说原籍云南省。约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单身一人来到开县陈家场上。

李身材魁伟,体态肥胖,秃头无发,皮肤光滑无皱纹,肌肉结实,来时约摸五十有余岁年纪。但自称已一百五十多岁(一说九十多岁到开县定居),在一百年前来过开县,能讲出陈家场附近百年前的人名和情况。

李会武功,以卖草药为生,先借住于陈家乡石龙村(现龙凤村),后移往开县(现兼善乡平和村),并娶妻向氏,定居于此。

6名中医李阳波的出生年月

李阳波是我院名医,虽然英年早逝,所幸其三名弟子,刘方,刘力红,唐龙皆有大成。

李阳波,号八卦,生于1947年,卒于1991年,广西平南人氏。其父为当地著名中医。其幼就学城,为南宁市第一中学“老三届”高才生,逢“文革”失上大学之机,愤而励志,自学中医焚膏继晷,埋首岐黄,并得多名异人传授方术。1982年毕业于南宁业余中医专科学校。生前致力于医、易、道的系统研究及现代运用,并于传统经、史、子、集诸学均有广泛涉猎,从中创造性地提取了宇宙生物观和宇宙社会观的重要思想观点。1983年于“医易道阴阳术教隐谦斋”授徒多人。

他的病因我们学生不是很清楚。

7历史上李庆远真有此人吗

从现有的网上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是一个炒作或人为编织的谎言;首先,有关他的故事传言的出现是在最近几年所谓的‘历史揭秘’等以猎奇和八卦为主栏目的话题中的。既没有正式的比较官方的记录文档佐证(他去世的是1933年,已经应该留有比较官方的记录,比如户籍资料等),也没有任何比较留长的民间的传说(比如讲,他家乡周围1940-2000年代之间有关他的传说的记录。不管怎么说家乡出了一个活了200岁,世上仅有的人,肯定是会吸引周围人的关注而成为话题,也就会有很多有关他的传说的等等。)。而且,即使现在这种网上的‘揭秘’描述也是错误百出,牛嘴不对马嘴的。比如,说他出生是1677年(即是康熙16年),是清初年间;100岁时“获 的对其中医成就的奖励”,那就是1777年(乾隆41年),是清朝中期锁国,近代的西洋文明(包括西医)尚未进到中国,哪有中医西医之说?何来“ 的表彰”?

而‘揭秘’中所举的唯一“正式”文件证据是一个当地的县志。但县志上并没有任何他的岁数描述,只是讲他对百年前之事熟知而已,根本没法佐证他的“长寿”

历史上与《女医明妃传》中谈允贤齐名的四大女医有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被誉为中国四大女医。我国著名的学者夏震武曾经说: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虽然很多方面名义上看上去似乎男女不平等,但是实际上男女的权力都是平等的,甚至从政,中国一直强调男权的社会下,女子执政一直不曾间断过,从先秦芈月到清朝慈禧,女子执政从未间断过,同样的尽管医药界一直是男性为主的职业,女性仍然可以从事相关专业,且有所成,四大女名医就是例子。

鲍姑

鲍姑,名潜光,上党人,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

鲍姑自幼在父亲的耳熏目染下,对道教的教义十分有兴趣,嫁给了葛洪后,成为葛洪的得力助手,和葛洪的葛洪之著作中有甚多灸法急救术,与鲍姑之高明灸术有关。弟子黄初平一起帮葛洪研究炼丹术,葛洪抄写著作,为附近的百姓治病。

葛洪在罗浮山逝世后,鲍姑和弟子黄初平到广州越岗院,一面修道,一面为百姓治病。她继承了丈夫和父亲的医术,加上自己的钻研,医术更加精湛。往往药到病除,人们称她为鲍仙姑。去世后特地在越岗院为她建“鲍姑祠”来纪念她。

鲍姑从小生长于仕宦兼道士家庭,深受道教影响,后从夫在广东罗浮山行医炼丹。鲍氏医术精湛,尤长于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

“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鲍姑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遗憾的是,鲍姑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后人认为,她的灸法经验可能渗入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该书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灸方竟占90余条,并对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都有较全面的论述。

据分析,葛洪不擅长灸法,他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炼丹和养生上。《肘后备急方》中收入如此丰富的灸方,可能与擅长灸法的鲍姑有密切的关系。

义妁

义妁,河东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西汉时,我国在医事制度上已专门设有“女医”,古称“视产乳之疾者”。生活在公元前128年前后,著名的医生义妁是我国史书记载中最早的女医生。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御医。

《史记》卷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记载:义纵者,河东人也。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纵有姐妁,以医幸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姐曰:“有弟无行,不可。”太后乃告上,拜义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治敢行,少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他以案捕太后外孙修成君子仲,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张小娘子

张小娘子是北宋嘉v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其神奇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并受赠《痈疽异方》。其貌美心慧,精通百草,扶危救弱,声名远播朝野,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一。

皇帝后宫的嫔妃、皇后听说了这位医术高明的民间奇女子,便将张小娘子召进宫去,向张小娘子讨要养颜美肤的房子,以保肌肤娇润细滑,青春不老。

之后,张小娘子以自己为实验对象,不断调制出以中草药为配方的美容养颜秘方,有洗面方、洗头方、沐浴方、香衣方、玉颜方等供皇妃们使用,还为他们解决各种妇科问题。因为养颜方效果显著,成为王宫贵族女子、夫人们争相使用的养颜秘方,而她自己也变成水灵貌美的温婉女医师。

仁宗皇帝看到后宫妃子们经过张小娘子养颜秘方的调养,各个变得貌美如花,肤如凝脂,白皙嫩滑,不禁龙颜大悦,又见张小娘子年过三十,仍如十八处子,仁宗皇帝遂称张小娘子为“女医圣”,赐名“张小娘子”。

谈允贤

谈允贤名虽不显,但确有其人,且是我国古代少数有文字流芳于世的女医者。其着作《女医杂言》共收录病案31例,孤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也是四大名医中唯一留下著作的名医。

根据《女医杂言・自序》及谈氏侄孙谈修所写跋语,谈允贤是江苏无锡人,“以女医名邑中,寿终九十有六。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且“年益高,术益神”。其祖父谈复曾获封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名医,“以医药济人,衣食常不给,而所得悉施贫者”,祖母茹氏对医药也十分精通。其父亲谈纲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及广信、莱州郡守。谈允贤的家世可以得到《无锡金匮县志》等地方志的佐证。

谈允贤从小聪慧,祖父不愿以女红拘束她,希望授予她医术。在祖母的指点下,谈允贤十余岁便通读《难经》、《脉诀》等书。婚后不久,谈允贤气血失调,她通过自己患病医治的经历体察用药,“凡医来,必先自诊视以验其言,药至亦必手自拣择,斟酌可用与否”。祖母临终前将全部验方和治药之具传授给她。受限于封建社会的礼教大防,当时许多闺阁千金和富豪眷属得了妇科病,往往羞于请男医诊治,并常常因此延误病情。谈允贤行医之后,“相知女流眷属,不屑以男治者,络绎而来,往往获奇效”,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女医生。

谈允贤50岁时,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撰写成《女医杂言》。该书采用追忆体裁,先详述病情、病史,后列治法、处方,记载的患者均为女性,病证多为妇科病,包括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血崩、不孕等。患者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6岁,其中育龄妇女占多数。

《女医杂言》是我国医案发展史上较早成书的医案专着之一。该书早年被现代着名中医医史文献学家范行准先生收藏,范老曾言“现存较早的个人医案,据我所知,或为十六世纪明正德五年(1510年)无锡谈允贤……自辑治验30案为《女医杂言》一书。

及汪机门人所辑的《石山医案》。”据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的郑金生教授考据,在谈允贤之前成书的医案只有4部,其中《仓公诊籍》和《罗谦甫治验案》为后人辑录,只有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和元代朱丹溪的医案专着真正撰成于谈允贤之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透脓散 41 处方 42 功效与主治 43 透脓散的用法用量 44 方解 45 临床运用 46 现代适应证 461 蜂窝织炎及深部脓肿 462 疖肿 47 透脓散的药理作用 471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47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47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74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475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476 其他 48 出处 5 《瑞竹堂方》卷五方之透脓散 51 方名 52 透脓散的别名 53 组成 54 主治 55 透脓散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57 用药禁忌 58 附注 6 《医学心悟》卷六方之透脓散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透脓散的用法用量 65 各家论述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透脓散 1 拼音

tòu nóng sǎn

2 英文参考

tounong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透脓散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其中记载于《外科正宗》卷一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生黄芪12g、当归6g、穿山甲(炒)3g、皂角刺5g、川芎9g。

4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透脓散

该方剂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力度不大;有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同时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这对疖肿、蜂窝织炎、痈肿不消,正虚不能托毒外透以至脓成难溃可以说有“扶正”作用。其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可以解除“酸胀热痛”。但是如果中毒症状重,时间较长而迁延不愈者应结合现代医学抗生素治疗,设法切开引流为宜。[1]

41 处方

黄芪四钱,山甲(炒末)一钱,川芎三钱,当归二钱,皂角针一钱五分[2]。

黄芪四钱,川芎三钱,当归二钱,炒穿山甲一钱,皂角刺一钱五分[3]。

黄耆12克 山甲(炒末)3克 川芎9克 当归6克 皂角针45克

生黄芪12g、当归6g、穿山甲(炒)3g、皂角刺5g、川芎9g。[4]

42 功效与主治

透脓散具有脱毒溃脓的功效。主治痈疮肿痛,正虚不能托毒。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或酸胀热痛。[4]

透脓散功能补气益血,托毒溃脓[3]。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而不溃者[3]。

43 透脓散的用法用量

水二盅,煎一半,随病前后服,临服入酒一杯亦好[2]

水煎服,或兑入酒一杯服[3]。

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临时入酒适量亦好。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临服入酒1杯亦可。[4]

44 方解

透脓散所治痈疡,是由正虚不能托毒外透,以致脓成难溃,毒亦难泄[4]。

方中用黄芪以益气脱毒,辅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山甲、皂刺消散通透,软坚溃脓;用酒少许,增强行血、活血作用。共具托毒溃脓之功。[4]

透脓散方中用生黄芪益气托毒排脓为君药;臣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角刺消散通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加酒少许通经行瘀,以助药力,共为佐使药[3]。诸药合用,以奏补托排脓之功[3]。

45 临床运用

透脓散的配伍特点,是祛邪中兼以扶正,属于托法范围。目的在于托毒排脓,使毒随脓泄,腐祛新生。本方对痈肿不消,成脓不易,切开又不适宜的情况使用较为适宜。[4]

46 现代适应证

[4]

透脓散适用于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疖肿、深部脓肿初起等属阳证、实证者。

461 蜂窝织炎及深部脓肿

蜂窝织炎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型链球菌通过皮肤黏膜或其他病变进入皮下结缔组织,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病菌释放毒性较强的溶血素、链激酶、透明质酸酶等,使组织水肿、坏死、病变扩展快,附近淋巴结也可侵及。一般皮下蜂窝织炎表皮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楚,继续发展皮肤局部变成褐色,可起水疱,破溃后流出脓液;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常以厌氧菌侵犯为主,如肠球菌、兼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拟杆菌或产气夹膜梭菌,局限于结缔组织,不侵犯肌层,破溃后有臭味,全身状态较快恶化;深部脓肿发生在筋膜、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

462 疖肿

疖肿是累及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化脓性皮肤病,大多以金**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初起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硬结,数天后中央变软,有波动感,顶部出现白色脓栓,脱落后排出脓血及坏死组织。

47 透脓散的药理作用

[5]

471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黄芪煎剂对志贺痢疾杆菌、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枯草杆菌、金**及白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黄芪煎剂对流感病毒、滤泡性口炎病毒、新城鸡瘟病毒、Sindbis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早期使用黄芪可改善感染细胞Ca2+平衡,又可抑制感染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当归煎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川芎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皂刺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现代医学文献无记载,但是中医文献认为其有消肿、透脓、杀虫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乳痈、疮肿无头、肠脓生疮。

由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力度不大。

47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黄芪皂苷甲(ASI)能显著抑制组胺、5HT所致毛细管通透性亢进,抑制水肿;黄芪总苷可使炎症的渗出液量、中性粒细胞游出数目和蛋白质渗出量明显减少,并可降低渗出液中PGE2含量,减少渗出液IL8含量,降低渗出液及中性WBC中PLA2活性,减少中性WBC超氧阴离子的生成,减少渗出液中NO的生成;对于佐剂性关节炎黄芪总黄酮使MDA、IL1和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因此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黄芪是超氧阴离子的良好清除剂,其有效成分是黄芪皂苷和黄芪总黄酮,黄芪皂苷可使心肌组织中SOD含量明显增加,LPO和MDA含量下降,具有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当归水煎剂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的释放量,降低补体旁路溶血活性;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基,并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提高大脑SOD活性,提高Ca2+ATP酶活性,降低NO、Ca2+含量及NOS活性,同时使血中SOD活性明显升高,清除血中的超氧阴离子,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川芎所含川芎嗪能明显抑制纤维细胞生成及增殖,对肉芽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川芎还有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维生素E是自由基良好的清除剂;阿魏酸钠能明显清除水溶性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及羟基,对PMN产生化学发光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直接捕获超氧阴离子。穿山甲水提液、醇提液均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同时从穿山甲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环二肽能提高动物常压耐缺氧能力。皂刺有消肿排脓作用。酒中主要含的是乙醇,体外可以用于皮肤消毒,但经肠道吸收后并无抗炎作用,但是,可以抑制肝脏SOD及CAT的活性。

由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有一定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47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芪对免疫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黄芪通过诱导淋巴细胞产生INFγ,从而促进NK细胞活性,并剂量依赖性,同时能显著增加血中WBC数,增加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黄芪能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使外周血淋巴受IL2 后增殖指数升高;对于体液免疫黄芪多糖可使胸腺及脾内T细胞及B细胞数增加,从而使IgG增加,对免疫反应早期阶段的脾脏抗原结合细胞(包括T、B细胞的前体细胞)有促进作用,使SRBC免疫后的动物IgG抗体增加,脾溶血斑数增加;以黄芪制剂喷鼻后鼻腔分泌液中IgA明显上升,正常人口服黄芪浸膏后血中IgM、IgE显著增加,同时对抗体的生成呈双相作用,反应低者增强之,反应高者抑制之;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甲均是增强体液免疫的有效成分,对于细胞免疫,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对于CD4、血清IL2降低的动物能使T细胞表型CD3、CD4、CD8升高并接近正常,纠正IL2受抑制的状态;黄芪煎剂能促进PHA、ConA、PWM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对60Co一次性全身照射动物抗体生成细胞释放溶血素量、血清溶酶菌酶量均有增加作用;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及RBC、C3b受体花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增强作用。当归醇沉物能单独或协同ConA/LPS发挥促进脾脏及胸腺T、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对抗氢化可的松对其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当归内酯能增强细胞毒T细胞功能,增加其杀伤活性;当归免疫活性多糖可促进脾细胞增殖,在体内有免疫佐剂样作用;当归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抗体数量及效价,增加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显著增加IgM,同时明显增加IL2的产生,诱生细胞因子,诱生INF;当归水煎剂能明显提高SRBC抗体溶血素(IgM)的产生和血清中抗体的效价,还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NO含量,改善巨噬细胞防御功能;当归醇沉物及其中性组分可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当归多糖不仅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而且可诱导脾淋巴细胞分泌INFγ、增强INFγ的活性;当归还有广谱抗变态反应作用,对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川芎所含川芎嗪能增强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ANAE阳性细胞百分率,促进SRBC抗体的形成。穿山甲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锌、钠、钛、钙、铅、硅、磷、铁、锰、铬、镁、钼、镍、铜、钒、硼、铝、锡以及大量氨基酸,其中锌、钙、镁、锰参与无数酶的构成,参与免疫物质的合成。

由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具有强大的免疫增强及调节作用。

474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黄芪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振幅加大,对中毒及疲劳衰竭的心脏作用更加明显;黄芪多糖可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对抗BaCl2诱发的心律失常及氯仿诱发的心室纤颤;黄芪冻干粉可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有效保护再给氧心肌细胞,尤其对线粒体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明显减少LDH释放量,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对化合物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也有保护作用;黄芪对多种动物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有效成分是γ氨基丁酸及黄芪皂苷甲,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当动物血压降至休克水平时,黄芪可使血压稍上升而保持血压稳定;同时对脑血管、冠脉血管、肠系膜上动脉、外周血管均有直接扩张作用,皂苷TSA能显著延长血栓形成的时间,并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PGI2和NO水平,降低TXA2/PGI2比值,从而抗血栓形成;对于病毒性心肌炎黄芪可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心肌自身免疫反应;早期使用黄芪,可改善感染细胞的Ca2+水平,从而减轻感染细胞的Ca2+继发性损伤,又可抑制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当归及其所含阿魏酸钠可减轻心肌细胞内Ca2+及Na+的蓄积,减少MDA生成及CPK、LDH、AST的释放,扩张冠脉动脉,增加冠脉血流,增加动物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氧耗量,降低心肌含水量,使心肌超微结构及心功明显改善;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明显缩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的范围;同时当归及所含阿魏酸钠可减轻心肌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延长平台期,抑制异位节律点,提高致颤阈,从而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当归可以扩张血管,对冠状动脉、脑血管、股动脉均有扩张作用,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更重要是当归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当归水煎剂可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酶活性,降低TXA2含量,升高PGI2/TXA2比值,升高血小板cAMP水平,抑制磷酸二酯酶,直接对抗TXA2而增强PGI2活性,从而有力地抑制多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当归水煎剂可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从而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当归还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川芎所含川芎嗪具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增加心率;川芎嗪能激活腺苷环化酶而使细胞内cAMP增加,也是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抑制由于α1肾上腺受体增多所致的心肌细胞Ca2+内流,从而减轻心肌细胞Ca2+超载,降低缺血心肌FOS蛋白表达和减少缺血心肌细胞的凋亡;川芎嗪能明显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机体内源性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水平,防治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有保护作用,同时对抗再灌注损伤所致心律失常;川芎嗪还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肺血管,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和右心室肥大;川芎嗪能明显激活正常血管平滑肌Ca2+内流,而抑制高血压血管平滑肌Ca2+内流,因此具有明显降压作用;对于微循环,能增加微血管开放数目及增加其血流量,具有良好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川芎嗪能显著抑制ADP、胶原、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还有尿激酶样作用,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抑制TXA2,增强PGI2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因此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阿魏酸钠也能增强PGI2活性,抑制TXA2释放,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穿山甲能明显延长凝血活酶时间,降低血液黏滞度,具有抗凝血作用。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能改善心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的流变性,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475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黄芪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黄芪煎剂可增强学习和记忆功能,黄芪多糖具有镇静、镇痛作用,黄芪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性腺功能作用。当归煎剂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当归注射液可加快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元代谢,逆转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异常改变,加快神经元轴突发芽过程,促进神经再支配,促进神经再生;可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元生长和修复相关蛋白CyclinD1和GAP43,促进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以及促进微血管相关蛋白(CAP2)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亦可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对半暗带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当归有抗促性腺激素样作用,阿魏酸可抑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也可拮抗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释放引起雌性个体黄体损伤和血浆孕酮水平下降,在雄性则引起睾丸酮释放减少,同时有促进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FSH)作用,阿魏酸还可拮抗外源性雄激素对前列腺的增重作用;当归还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川芎嗪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提高缺血时脑线粒体膜流动性,对脑细胞Ca2+Mg2+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降低脑细胞内Ca2+超载,降低脑缺血时MDA含量,增高SOD及GSHPx活性,显示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性脑损害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脑缺血性损害有保护作用;川芎挥发油对动物的大脑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脊髓反射则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转为抑制;川芎水煎剂有明显镇静作用,川芎嗪有镇痛作用。白酒主要含乙醇,乙醇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镇静,解除忧虑。

由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不仅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而且对神经系统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476 其他

除上述各项功能外,该方剂中的黄芪、当归、川芎还有保肝利胆,促进造血功能,促进核酸及蛋白质合成以及抗肿瘤作用。因不是本节叙述重点,故不再赘述。

48 出处

《外科正宗》卷一

5 《瑞竹堂方》卷五方之透脓散 51 方名

透脓散

52 透脓散的别名

替针散、替针透脓散、代针散、射脓散、代针透脓散

53 组成

蛾口茧(用出了蛾儿茧)1个。

54 主治

诸痛疮及贴骨痈不破者。

55 透脓散的用法用量

用酒调服即透。

56 制备方法

烧灰。

57 用药禁忌

切不可多,若服1个,只1个疮口;若服2个3个,即2个3个疮口,切勿轻忽。

58 附注

替针散(《普济方》卷二七二)、替针透脓散(《疮疡经验全书》卷四)、代针散(《外科启玄》卷十一)、射脓散(《外科启玄》卷十一)、代针透脓散(《青囊秘传》)。

6 《医学心悟》卷六方之透脓散 61 方名

透脓散

62 组成

黄芪四钱,皂刺、白芷、川芎、牛蒡子、穿山甲(炒,研)各一钱,金银花、当归各五分[3]。

黄耆4钱,皂刺1钱,白芷1钱,川芎1钱,牛蒡子1钱,穿山甲(炒,研)1钱,金银花5分,当归5分。

63 主治

《医学心悟》卷六方之透脓散功能扶正祛邪,托毒溃脓[3]。治痈毒内已成脓, 破者,服之即溃[3][3]。

64 透脓散的用法用量

酒、水各半煎服[3]。

65 各家论述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吧.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某某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古籍反经:《诡顺 》全文阅读

赵子曰:夫云雷世屯,瞻乌未定。当此时也,在君为君委质治人,各为其主用职耳。故高祖赏季布之罪,晋文嘉寺人之过,虽前窘莫之怨也,可谓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