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必须会背的经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道家必须会背的经文,第1张

道家必须会背的经文是《道藏》。

《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此外还收入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经失传的古籍。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有关医药养生之书,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等等。

原版的《道藏》历经兵火和元代的焚经,早已不存。现存者为明正统十年(1445)刊行的《正统道藏》及万历三十五年(1607)张国祥缉印的《万历续道藏》。

《道藏》的编纂历史

魏晋以后,道书日增,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已着录道书六百多卷。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按“三洞”分类,编《三洞经书目录》,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是为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后孟法师按三洞四辅分类法编纂《玉纬七部经书目》,此后陶弘景又撰《经目》和《太上众经目》。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开元时,令史崇玄等四十余人撰《一切道经音义》。在此基础上,又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所藏,纂修成《道藏》,目曰《三洞琼纲》,总计3744卷(一说五千七百卷,一说七千三百卷),称《开元道藏》。《开元道藏》的编纂体例采取三洞分类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

道家经典句子,越多越好,谢谢。

1、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2、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难的事情,从简单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7、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的方向。 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1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13、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1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2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2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2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2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 28、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29、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30、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至乐》。 3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32、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 33、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 34、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 35、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36、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37、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38、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39、道自在天帝之前。《老子》第四章河上公注。 40、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41、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42、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江海篇》。 43、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44、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45、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三国魏·王弼《老子》三十四章注。 46、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47、大天之内,复有小天。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下》。 4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49、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5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51、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5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5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二十四章。 5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 55、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 5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5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5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5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6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6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 6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6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6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65、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66、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6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6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6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7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71、唇亡则齿寒。《庄子·胠箧》。 72、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73、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庄子·则阳》。 74、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75、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 76、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77、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78、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79、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80、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81、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符经》卷下。 82、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纪法·道法》。 83、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84、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之祸福之乡。《十六经·雌雄节》。 8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86、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8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88、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89、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90、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200高分!跪求道家经典语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个谜,谜中之谜——玄妙之美)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 慎终如始,终无败事 PS:道德经之外的道家~~~~~~~~~~~~~~~~~~~~~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凡人心险于山川”–––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 “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世俗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绰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 “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世人终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所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只有一种元素,万物纷纷也只是一类)–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而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 “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栩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必然陷入困境)–––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健康,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 “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 “古之真人,其寝(睡觉)不梦,其觉(醒来)无忧,其食不甘(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庆幸活着),不知恶死(不忧患要死)”–––––– “不以心捐道(不以主观改变客观),不以人助天(不以人为妨碍自然),是之谓真人 “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战而赢得人心,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鱼儿与其以唾沫相互湿润,艰难活命,不如相互忘却,遨游于江湖自然之中;与其赞誉尧舜明君、指摘桀纣暴君,不如忘却是非,回归自然之道)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地载着我的形体,使我生活劳苦,使我老年逸乐,最终以死使我得以 “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生为累赘,死为解脱)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鱼而忘情于江湖,人忘情于自由之道)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乘骑渺茫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遨游于虚无之境,倘佯于无限之野)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境界最高的人,其心如镜子,照物而无情,不将就,不奉迎,不掩藏感情,所以他能轻视外物,用心不伤)。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 “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指放纵欲望)而饕(贪婪于)富贵”– “天下莫不以物(外物)易(改变)其性(本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为蝇头小利而献身),士(知识者)则以身殉(牺牲于)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伤害本性),以身为殉(以人身殉物),一也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 “多男子(男孩)则多惧(担心),富则多事,寿(长寿)则多辱”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 “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知道乐天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万物牵累,不受鬼神干扰) “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单纯),民有其亲。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休息)。不思虑,不预谋”––––––– “故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藏身)而弗(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闭口不言)也,非藏其知而不发(去智不用)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 潦倒而趋时混俗)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直木首先被人盗伐,甘井首先被人采竭)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 “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危害身体,捐弃生命)以殉物(牺牲于外物),岂不悲哉” “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询问鲁迅先生“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一句话的出处。

鲁迅这句话,出自其1918年8月20日写给同乡好友许寿裳的书信。信中,鲁迅提到了自己写作《狂人日记》的缘由,由此引出了这话。信中原文:

“《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道教的精神精髓是什么?

道家思想的核心精髓就两个字:“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道家所提倡的做人学问,是指让人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机敏大度,能伸能屈,把握尺度,掌控分寸,专注突破,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敢于决断,顾全大局,能谋善断,运筹帷幄。

中华传统文化“道”“儒”“释”各有特点,但三家之间有着彼此互补的作用,所以一直有“道治身,儒治世,佛治心”的说法。

扩展资料:

道教认为,道经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为拯救宇宙众生,使用自然妙气书写的先哲圣典。道经藏于“七宝玄台”,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包罗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法术、斋醮科仪、传道弘道与风水推算等各方面内容。

《道德真经》 《 南华真经 》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

《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

《阴符经》 《清静经 》

《西升经》 《心印经 》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

《玉皇经》 《玉枢经 》

《三官经》 《北斗经 》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

《坐忘论 》《化书 》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

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八大神咒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

小赞及结经谒等

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报恩宝诰等

小赞及结经偈等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

道教经典很多,但比较糟糕的是,大大小小的门派也很多,道教内部几乎是不成一个清晰的体系的,不像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大宗教那样层次分明,所以道家经典主要以时间先后顺序和相对重要性的说几部吧:

基本功:《清净经》、《度人经》、《玉皇经》

先秦诸子时期:《道德经》、《南华真经》(庄子)、《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

魏晋南北朝:《抱朴子》、《化书》

北宋:《悟真篇》、《黄庭经》、《乐育堂语录》,

东汉时期:《太平经》、《周易参同契》、

这些道家经典古籍都出自的最上面,都有PDF格式电子版道家经典书籍

不常见的道家经典古籍: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上中下卷经折装3册明宣德6年内府泥金写本1431年》

《安居金镜八卷清周南吕临等合辑寿南堂藏板清乾隆45年刊本1780年》

《封神真形图2册55像清代墨绘本》

《小十三经十六卷十三种明顾起经辑明嘉靖时期祗洹馆刊本》

《居家必备阙名辑10卷读书坊藏板明刻本》

《忄生命又又修万神圭旨性命圭旨4卷尹真人口述清康熙9年棣鄂堂刊本》

《忄生命圭旨4卷尹真人口述安徽木板印刷明代黄伯符刻板明天启时期刊本》

《新刊京本风鉴相法人相编6卷首1卷明回阳子编明万历30年刘氏明德堂刊本》

《新刊禽遁大全4卷附补全明池本理著明弘治09年进贤书舍刊本》

《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6卷晋干宝集撰明金陵唐氏富春堂刊本明万历元年1573年》

《绣像吕洞宾祖师全传汪淇编清康熙元年1662年》

《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董氏诹吉新书上下册明董德彰撰清光绪20年重刊本1894年》

《道德经释义外六种白云山房藏板清嘉庆14年刊1809年》

《遵生八笺十九卷明高濂撰附菜根谭二卷明万历时期雅尚斋刊本》

《遵生八笺(重订全本)[明]高濂 巴蜀书社1992年》

《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说经折装清代刻本》

《阴骘文图说4册清黄正元著绘像丹桂籍清同治6年奉天锦府文英斋刻本1867年》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1卷附御制真武庙碑缺首页明永乐时期刊本》

《天后圣母圣迹图志2卷清道光12年寿恩堂刊1832年》

《三才发秘天部2卷地部3卷人部4卷清陈雯撰德星堂宝翰楼藏版清康熙年间刊本》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佚名撰西岳天竺国藏板清刊本》

《三订历法玉堂通书捷览十卷首一卷元宋鲁珍通书何士泰历法明崇祯十六年余应灏三台馆刻本》

《丹鹤图谱3册纹部调度部水野忠央著江户晚期刊本19世纪》

《五要奇书五种明江之栋辑尚白斋藏板清康熙三十九年古歙丰南吴氏重刊本》

《仙佛奇踪4册消摇墟3卷寂光镜3卷长生诠1卷无生诀1卷明洪应明撰明万历30年1602年》

《全真太教传修仙辨惑直指口诀妙奥清手钞本》

《六壬图像二十四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彩绘钞本》

《关圣帝君万应灵签2卷尚勤堂马宅刊北京龙文斋刻字铺藏板道光6年》

《关圣帝君宝训像注4卷光绪8年》

《冲虚至德真经8卷晋张湛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南华真经10卷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南华真经10卷周庄周撰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清嘉庆9年(1804)刊本》

《南工庙祠祀典3卷李奉翰纂辑清乾隆44年序刊本1779年》

《大明天元玉历祥异图说7卷明余文龙重编旧钞本》

《神相全编十二卷首一卷宋陈抟撰明袁忠彻订正致和堂藏板明刊本》

《笺元遁甲句解烟波钓叟歌1卷赵普撰罗通遁法池纪解编明正德时期刊本》

《新刻星平总会命海全编10卷首1卷明薛承爱遗稿夏从仁编明万历39年潭邑文林积善堂陈奇泉刊本》

《新锲徽郡原板梦学全书2卷明代书林杨玉林半留堂刊本》

《新镌仙媛纪事9卷明杨尔曾编明代万历30年钱塘杨氏草玄居自刻本1602年》

《无文印20卷语录1卷宋释道撰释惟康辑宋咸淳九年惟康刊本有补钞1273年》

《易筋经外经图说附八段锦图清梁世昌撰清末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冲虚至徳真经巻1-8列子张湛注》

《祝由科秘诀奇书乾元亨利贞五册明末清初钞本》

这些道家经典书籍都出自图中最上面的地方

大众普通人都知道的道家经典书籍:

《道德经》、《道家易》、 《六韬》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周训》、《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书》、《孙子兵法》、《守白论》、《鹖冠子》、《尸子》、《太一生水》、《文子》、《庄子》、 《列子》、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易传》、《道家佚书辑本十七种》、《郁离子》、《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玄真子》 、《无能子》、《伯牙琴》、

《行气玉佩铭》、《击壤歌》、《鬼谷子》、《恒先》、《彭祖》、《三德》、《用曰》、《伊尹书》、《太公》、《辛甲》、《关尹子》、《子华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管子》 、《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衡论》、《世说新语》、《苻子》、《无君论》、《刘子》、《元次山集》、《王无功文集》、《唐玄宗文集》、《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化书》、《金人铭》、《巾几铭》、(《语丛四》说之道)、《鬻子》、《须溪先生全集》、《易龙图序》、《东坡易传》、《逍遥咏二百首》、《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道藏》等等。

道家必须会背的经文

道家必须会背的经文是《道藏》。《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