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一些寺庙的屋檐下都系挂着铃铛,这有什么寓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在我国一些寺庙的屋檐下都系挂着铃铛,这有什么寓意?,第1张

寺院檐下的钟是一种类似“风铃”的器物,又称“鸟鸣钟”、“护花钟”。通过这两个别名,我想你也可以知道,寺庙的钟声绝对不是我们平时在家里买来装饰的,而是我们想吹过风让钟声响起来的,这样鸟儿就不会靠近寺庙的花草,也不会伤害寺庙的花草。因此,寺院屋檐下的铃铛与稻草人相似,既保护了寺院内的花草,又不伤害鸟类。

此外,一些宝塔的相位轮和檐端也有铃铎,称为风铃,发出和声韵味。吹动宝树、宝旺、宝陵的风,是西方天堂里清雅的声音之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祭司被悬挂在寺庙和宝塔的屋檐上,成为风铃。

寺内风铃是一种重要的宗教器物,上面刻有雕像和咒语。寺院屋檐下的风铃庄严肃穆,声音清脆,似乎不时惊醒世人。警告世人要退隐佛教,记住要冥想。

此外,寺庙屋檐上的风铃还具有祈福驱邪的意义。佛经上也有一句话,三宝是由悠扬的铃铛支撑的。风铃声与朗诵声相比较。而且,当风铃被刻上咒语时,无论它的声音去到哪里,它都将造福所有的生物。

“铃铎”是佛教乐器之一,又称“手铎”、“手铃”、“宝铎”、“凤铎”、“燕铎”。

正如经上所说:“天棚挂盖,宝多珍珠旗,齐饰各种,很爱音乐。”《礼曲经》说:“钟和旗,风摇千手观音菩萨,三十臂弥勒都一只手抱铃铎。”此外,在各种佛法社会中,“铃”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西安最有灵气的寺庙是至相寺。

至相寺,就在长安终南山(秦岭)天子峪内一座山包之上,三面环山、绿树环抱。寺庙虽不大,约半小时就能转完。然而,它并不是名不见经传,只能在深山之中孤芳自赏的。要知道,它是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之一。

寺内有遗碑铭曰:“终南正脉,结在其中”。隋唐时期极盛,高僧辈出。如今,几多繁华落寞。行走其间,梵音钟鼓之声不绝于耳,青烟袅袅扶摇上天。僧尼居士或闲庭信步,或坐堂念经,是一处与世无染、清雅无喧的清幽的净地。

寺院布局

寺院座落在前低后高的四层平台上。建筑群体殿连楼靠,密集紧凑,但格局依然分明。从寺院山门天王殿一路拜进,首先进入下院。下院左右两厢各有五间配殿,供俸着观音、地藏二圣菩萨。步过四方院庭,踏着中间台阶拾级而上,即是中台。

壮严古朴的大雄宝殿就树立在眼前。大殿左钟右鼓二楼临台高耸,楼檐四翘八面威风。再依大殿两侧向里,从一道横卧石坎下的小巷中穿过,迂徊到大殿后门,顺着青石台阶扶栏登上,便是宽畅的上院。

这也是四层平台中最大的一台,五间法堂高踞在上,两厢客厅南北相对,三进院自下而上,把山门、大殿、法堂一线贯通。构成了寺院的主体建筑。再从大殿的左侧向北,绕过钟楼来到中台的北端,就是文殊祖殿。

-至相寺

本文只谈道士下山救世,不谈和尚敛不敛财,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缺敛财高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民脂民膏养起来的肥头大耳,偏要被说成“慈眉善目”,历史的风雨毕竟会剥蚀所有的金装,露出那些木雕泥塑的本来面目。

咱们今天就只看史书记载的两次道士生逢乱世仗剑下山:成功了,救人数以亿计,不成功,则有去无回。而最让人气愤的是,那些下山救世血战余生的道士回来一看,眼前的景象让人又惊又怒又伤心:道观怎么改成寺庙了?

这种鸠占鹊巢趁火打劫的事情,发生在明末浮邱山,而不是宋末崖山,因为宋末元初的道士,很有威望,不但百姓敬服,就是官府也要给他们七分面子。他们的道观,别人还真不敢染指——长春真人丘处机,那可是成吉思汗心目中的“活神仙”。

有的小说把王重阳写成了“抗金义士”,因为抗金失败,这才在终南山挖了一个活死人墓。王重阳是汉(宋)人不假,但却被宋朝抛弃了,所以最后王重阳考取的是金国天眷元年的武状元(一说为武进士)。让金国武进士或者武状元来抗金,这玩笑开的就有点大了。

作为重阳真人最出色的弟子,丘处机光大了全真派,也成了宋、金、元三争抢的目标,审时度势,丘处机认为宋金皇帝大臣都不靠谱,国祚必不久长,所以坚决不去:“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元史·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释老》下同)”

丘处机之所以婉拒宋金两国的邀请,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他到成吉思汗那里,能救活更多的人:“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丘处机留在元军(当时还不叫元军),每天都在用道家理论劝成吉思汗不要大开杀戒。成吉思汗问丘处机:“怎样才能治理好天下?”丘处机回答六个字:“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再问长生不老之术,丘处机只是淡淡一笑:“清心寡欲就行了。”这些至理名言,成吉思汗连听都没听过,所以他大喜过望:“您就是上天赐给我的神仙呀。”

自从丘处机来到身边,成吉思汗的性格中少了很多暴烈,多了几许清净平和。成吉思汗还下令把丘处机的话记录下来传给子孙后代:“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丘处机不助南宋抗元,而是去了成吉思汗身边,有些人对此很是不解甚至愤怒,但是我们要看看当时的实际情况:“时国兵(元军,明朝认为元朝是正统)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这些元军屠刀之下的大宋或大金子民,已经被他们的皇帝抛弃了,这些人的死活,根本就没人管,而丘处机的出现,却救了他们性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

一个地方就救活了两三万人,丘处机劝成吉思汗止杀,救活的人又何止成千上万乃至上亿?须知蒙元军队刚开始东征西讨的时候,所过之处是鸡犬不留的的。

其实丘处机深入虎穴劝成吉思汗止杀,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宋朝皇帝不是一个小孩子,如果满朝大臣不是在大兵压境之际还争权夺利,如果文人墨客不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丘处机又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以七十四岁高龄,跋涉万里去吃白水煮出来根本就嚼不动的牛羊肉?

丘处机下山救世,止杀令活人数以千万计,所以他赢得了当世的崇敬和青史留名。但是另外一批道士下山,结局就比较惨烈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几乎无一人生还。

在明朝灭亡之前,浮邱山都是玄天真武祖师的道场,可是现在有机会去浮邱山的读者可以去数一数,那山里面有几座道观几座寺庙。

细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正是因为益阳地区六千道士中选出来的三千青壮年全部战死沙场,以至于浮邱山道门萧条,道家清修之地,变成了某些出家人收门票的地方——很奇怪他们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喝酒不吃肉也不娶媳妇,要那么多钱干嘛?

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的瑰宝,里面珍藏着许多的壁画。敦煌地处于丝绸之路上,因此,敦煌壁画也充满着异域风情,珍藏着魏、晋、隋唐、五代、宋、元七个朝代的壁画,十分绚丽壮观。有一个地方,藏着莫高窟都没有的明代石窟壁画,但是知名度确极低,鲜有人知,它就是北京的“法海寺庙”。

敦煌莫高窟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没有明代的壁画,在元代以后,仿佛就出现了断代裂痕。内容丰富的莫高窟,竟然没有一个明代洞穴,没有一幅明代壁画。这个遗憾在北京西郊的“法海寺庙”被弥补了。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

法海寺壁画是我国现在保存下来的最完好而鲜明的明代壁画,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壁画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深受文物界和美术界推崇。所绘内容全部是佛教世界中的十方佛众、二十诸天、天龙八部、飞天仙女、动物花卉等,面积达2367平方米,由明代宫廷画师绘制,手法高超,线条流畅,神韵生动。

当时参加寺庙建筑、壁画绘制的画师工匠共有169人,耗时4年8个月完工。其中,宫廷画士官宛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王义、顾行等15名作者的名字被镌刻在了寺门前的《楞严经幢》上,至今仍保存完好,这种为画士留名的做法在明代非常罕见,足见法海寺壁画地位之崇高。

寺庙的来历:

“寺庙”,实际上寺和庙是两个概念;而且“寺”和“庙”最早也并非宗教建筑场所。

寺,原意是官署。《说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是古代朝廷里的一个办事机构,直属皇帝管辖,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讲的一级单位,寺的长官称卿。寺是永久设立的,不能更改(宰相底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部有时候可以改)。

从秦朝起,以宦者任外廷之职,官舍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属中央机构,分掌刑狱、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汉代郡国官署也称府寺。后来佛教传入我国,寺的职能也起了变化。据说汉明帝时,有天竺国僧人用白马驮《佛经》来我国,最初在鸿胪寺居住,于是,鸿胪寺便成了众僧供佛之所。从此,寺也指供佛的寺院,如白马寺、相国寺、慈恩寺等。寺院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教育;二是翻译《佛经》。晋代之后,佛教盛行,大兴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绝句》),僧人众多。

扩展资料: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释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也有把布袋和尚称为弥勒菩萨的,源自浙江奉化在五代时有一僧人常携布袋,教化群众,颇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胜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

因此,人们认为弥勒佛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韦驮天——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出家人),护助诸出家人。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韦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韦托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教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其中年老者名“迦叶尊者”,佛涅槃以后后世称他为初祖;年轻者名“阿难尊者”,迦叶尊者涅槃以后后世称他为二祖。

俗称释迦牟尼佛为如来佛,这是不对的,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是说某佛。就像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寺庙

兼收并蓄

公元581年,隋代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隋文帝为了显示自己统一国家的功绩和国力强盛,于开皇初年(公元581-585年)集中整理了南、北朝各族及部分外国乐舞,制订《七部乐》,后来发展成《九部乐》,使宫廷燕乐得到空前发展。

唐代是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唐代的舞蹈艺术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唐代宫廷设置的各种乐舞机构,如教坊、梨园、太常寺,集中了大批各民族的民间艺人,使唐代舞蹈、音乐成为吸收异族文化精华的载体,反映出唐人自信而又宽怀的恢宏气量。“坐部伎”和“立部伎” 这些宫廷燕乐,都是吸收了各民族乐舞而创制的新型乐舞节目,在内容上则都是歌功颂德的。

唐代的乐舞活动也渗透于社会的各阶层,上至宫廷,下至庶民百姓,在节庆和宴饮中,乐舞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在一般宴会中表演的小型舞蹈,按其动作特征和风格,可分为“健舞”和“软舞”。“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著名的有《剑器舞》、《柘枝舞》、《胡旋舞》等。“软舞”则舞姿优美柔婉,节奏舒缓,著名的有《春莺啭》和《绿腰》。

唐代的舞蹈尚有由乐器演奏、舞蹈和歌唱组成的多段体乐舞套曲──歌舞大曲,如《霓裳羽衣舞》。此外,民间还有一些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谣娘》等。 隋唐宫廷燕(宴)乐,用于朝会大典。隋统一全国后,集中整理了南、北朝各族及部分外国乐舞,制订《七部乐》:一、《国伎》;二、《清商伎》;三、《高丽伎》;四、《天竺伎》;五、《安国伎》;六、《龟兹伎》;七、《文康伎》,即《礼毕》。隋大业中(公元605-608年间),增《康国伎》和《疏勒伎》,同时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遂成《九部乐》。

唐初宫廷乐舞继承隋制,《九部乐》保持原貌。公元637年废《礼毕》,640年将歌颂唐朝兴盛的《燕乐》列为首部,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宴群臣,加奏《高昌伎》,始成《十部乐》。

宫廷设置以上诸乐部的目的,是显示国力强盛,其中两部乐舞,即《燕乐》、《清商》属中原汉族风格,其馀八部均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乐舞。舞者服饰均为美化的民族服装。经过宫廷的整理,有一定的演出制度与规范,所有乐曲及乐工人数、服饰,所用乐器及采用何种歌曲、舞曲、解曲等,均有所规定。《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兼有礼仪性、艺术性,并且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是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宫廷燕乐。 《破阵乐》

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破阵乐》,又名《七德舞》。李世民为秦王时,军中流行歌颂其武功的歌曲《秦王破阵乐》。李世民即帝位后,在宫廷大典中演奏。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用此曲编成《破阵乐》舞蹈。 舞者120人,披甲执戟而舞。舞蹈队形:左圆右方,前有战车,后有队伍。时而成横队排列的“鱼丽阵”,时而又变纵队排列的“鹅鹳阵”。中间成箕形张开,如两翼舒展。舞队屈伸交错,首尾相应。全舞分三大段,每段四次变化阵势。伴奏用大鼓,曲调有龟兹声,急、缓的击刺动作,合着雄壮的歌声。“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具有浓郁的战阵生活气息。

唐代宫廷燕(宴)乐《立部伎》、《坐部伎》中,都有人数不等的《破阵乐》。唐太宗死后又将《破阵乐》改名《神功破阵乐》,成为祭祀用的武舞。唐玄宗时曾用数百宫女舞《破阵乐》,变成供欣赏的表演性舞蹈。晚唐藩镇割据,国势日衰,各藩镇仍有舞《破阵乐》的,但规模很小,仅10人而已。

《破阵乐》随唐太宗英名远播,影响深远,名传中外。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印度戒日王和拘摩罗王都曾用钦慕的口吻谈到《破阵乐》。日本雅乐舞蹈中至今存有《秦王破阵乐》,据传是由唐朝传入日本的。 《霓裳羽衣舞》

“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相结合的多段歌舞曲。开始是一段节奏自由的乐器演奏,叫“散序”;接着是行板的歌唱(有时插入舞蹈),叫“中序”;最后是节奏急促,起伏变化的舞曲,叫“入破”。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是唐玄宗李隆基部分地吸收了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印度《婆罗门曲》编创的。作者力图描绘虚幻中的仙境。刘禹锡诗有:“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句。此外,也有唐明皇游月宫作《霓裳羽衣》的传说。

《霓裳》音乐“散序”部分,优美动听。“中序”入拍起舞。舞者扮成仙女模样,服饰典雅华丽,头戴步摇冠,上身穿羽衣、霞帔,下身着如霓虹般淡彩色裙(亦有月白色裙)。舞姿轻盈柔曼,飘逸敏捷,“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入破”以后是快节奏的舞段,舞蹈动作繁复激烈,全舞在长引一声中结束。

此舞以杨贵妃(玉环)表演最著名。她曾自夸说:“霓裳羽衣一曲,足淹前古”。《霓裳羽衣舞》的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及群舞。

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描绘了一对似仙女般美丽的舞者所作的精彩表演。她们时而点头相招聚拢,时而挥袖散开,她们的表演引人入胜,白居易曾叹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文宗时,由几百宫女组成的大型队舞,表演《霓裳曲》。舞者执幡节为舞具,着羽服,饰珠翠,飘然而舞,好似仙鹤在空中飞翔。

《霓裳羽衣》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宫廷乐舞,是唐代的保留节目,也是中国古代舞蹈中有相当影响的一部作品。后世有一些舞蹈家,依据可见的历史资料和自己的意想,新编成《霓裳羽衣舞》。 《剑器舞》

唐代著名“健舞”(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剑器》,舞姿健美,气势磅礴。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描写公孙大娘在民间表演《剑器舞》的场面,使人惊心动魄:有如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又如群仙乘龙飞翔。激烈处,如雷电袭来;静止时,如江海凝波。

公孙氏被召入宫表演,其技艺之精湛,高手云集的宜春院及梨园都无人能比得上。《津阳门诗》描写节日宫中献演盛况,有“公孙剑技方神奇”句。该诗作者郑隅自注:“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

公孙氏舞《剑器》,节奏鲜明,舞姿雄健,富于变化。 其浏漓顿挫之势,给草书家张旭、怀素以启示,因而草书大进。姚合《剑器词》有:“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句,可知《剑器舞》是一个富于战阵生活气息的舞蹈。《剑器舞》曾传入朝鲜,朝鲜古籍《进馔仪轨》绘有《剑器舞》图。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有《剑器队》,还有《剑器》大曲。

唐代的《剑器舞》是继承了前代的剑术。今日武术、戏曲、舞蹈中舞剑的各种技法,更是从古代剑舞发展而来。 胡旋舞是唐代著名健舞,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之说。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舞蹈伴奏以鼓为主。舞蹈特点是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唐诗描写该舞旋转美姿如回雪飘飖,似蓬草飞转,像羊角旋风,若奔车轮盘。纵横腾踏应弦鼓,千匝万转不停歇。旋转舞动之急速,致使观众难分背与面。

敦煌220窟唐代壁画伎乐天急转如风的舞姿图,以及宁夏盐池唐墓出土的石刻舞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胡旋舞》的风姿。

唐代盛行《胡旋舞》,白居易《胡旋女》诗:“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圈转”,由此可见,《胡旋舞》在唐代真是风靡一时。至今中亚新疆一带的民间舞,在舞至高潮时,舞者常会快节奏的连续旋转来抒发内心欢乐的激情。

唐代除专门表演《胡旋舞》的舞伎外,杨贵妃、安禄山、武延秀等均是舞《胡旋》的能手。 唐代著名健舞《胡腾舞》,是从石国(今中亚乌兹别克的塔什干一带,唐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传来。舞者头戴尖顶帽,身穿窄袖“胡衫”,腰束带,足穿锦靴。舞蹈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刘言史的《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以“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的诗句,描写空转和快节奏的繁复舞步。李瑞的《胡腾儿》诗有:“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句,描写舞者表情生动,舞动激烈,以快速的腾踏舞步,环绕急行以及反手叉腰等各种舞姿的变化等等。

至今中国新疆和中亚一带的民族民间舞中,还有跳跃动作多,踢踏节奏复杂,技巧高难,风格豪放的男子舞蹈。

西安东郊出土唐代苏思勖墓乐舞壁画,一高鼻深目的胡人男子, 立于毯子上,扬臂吸腿,似在一激烈的腾跳后,刚刚落地的姿态。史家认为这与唐诗描写的《胡腾舞》颇有相似之处。宋代宫廷队舞的小儿队中也有《醉胡腾队》。 《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唐卢肇《湖南观双柘枝舞赋》中,有“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句。郅支为西域古城名,在今中亚江布林一带。

《柘枝舞》原为女子独舞,身着美化的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章孝标《柘枝》诗有:“柘枝初出鼓声招”,白居易《柘枝妓》有“连击三声画鼓催”。舞姿变化丰富,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俏丽。舞袖时而低垂,时而翘起,即诗中所谓“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裀”。快速复杂的踏舞,使佩带的金铃发出清脆的响声。观者惊叹舞姿的轻盈柔软。舞蹈即将结束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唐诗中对《柘枝舞》的描述,与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许多相似之处。

《柘枝舞》在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后又有两个女童先藏在莲花中,后出来起舞的软舞《屈柘枝》。其舞蹈风格、表演形式均已有很大变化。 西安唐代兴福寺残碑侧有二女脚踏莲花,相对起舞的石刻,可能与唐《屈柘枝》舞有关。 《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据《教坊记》载,“春莺啭”是高宗早晨听到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子称为《春莺啭》。白明达是著名龟兹(新疆库车)音乐家,所作乐曲可能有一定龟兹风格。

唐人张佑《春莺啭》诗有:“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描写宫中技艺最高的“内人”,表演《春莺啭》柔曼婉畅的歌声舞态。《春莺啭》的音乐与舞蹈,都可能有描写鸟声、鸟形的特点。类比飞鸟的舞蹈古已有之,它们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春莺啭》曾传入朝鲜,《进馔仪轨》载:“春莺啭……设单席,舞妓一个,立于席上,进退旋转,不离席上而舞。”并绘有舞蹈场面图。一女舞者立方毯上而舞。日本雅乐舞蹈也有《春莺啭》,原由唐代传入日本,男子戴鸟冠而舞。其表演形式及风格,与唐代女子软舞不同,是日本民族化的雅乐舞蹈。 第一个缠足舞人

窅娘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善舞宫嫔,“纤丽善舞”,后主为她制六尺高的金莲花台,装饰许多宝物、钿带、缨络,莲中作各色瑞莲。

窅娘以帛缠足,纤纤小脚弯成月牙状,再穿上白色的素袜,在莲花中舞蹈,回旋飘飖之姿,有凌云飞舞之态。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当时妇女争相仿效,足以纤弓为美,史家认为妇女缠足陋习,是由五代窅娘开始兴起的。

窅娘的缠足之舞,与后世戏曲中旦角的“跷功”,可能有继承关系。与芭蕾的足尖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国一些寺庙的屋檐下都系挂着铃铛,这有什么寓意?

寺院檐下的钟是一种类似“风铃”的器物,又称“鸟鸣钟”、“护花钟”。通过这两个别名,我想你也可以知道,寺庙的钟声绝对不是我们平时在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