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出版社的介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3收藏

中医古籍出版社的介绍,第1张

中医古籍出版社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国家级医药项目的出版工作。主要出版中医古籍珍本、现代中医药系列图书、医学院校教材等。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著作的出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医古籍出版社始终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一流的出版精神,高格调、高品位、高质量的精品意识,出好每一本书。

启功

启功(1912-2005)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北京人。字元白,也作元伯。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后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其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

艺术特色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我总要联想到他对碑帖的精深研究,因为他对碑帖的研究和他的书法艺术的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碑帖之学是明清两代兴起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现在随着地下墨迹的不断出土,开辟了新的境界。他就是这片园地的开拓者之一。这门学问除夸扬珍异、竞炫收藏的古董藏家不能算外,其路子约分为二类:一是研究其中历史资料,以碑刻文辞证史补事,或校读文辞;二是赏鉴、研究其书法艺术。启功先生兼于两者,更精于后者,他在两者之间融合贯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篱。“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他写这首诗是有感于过去多少鉴赏家重视碑帖的书法,而对其中文辞则往往视而不见。名家如孙承泽、翁方纲以及叶昌炽莫不有此疵病,而他且不放过文辞内容。正因为这样,他把历来定论的《曹娥碑》驳得体无完肤。因此,所谓王羲之小楷《曹娥碑》,也就不存在了。更何况蔡邕的书丹。

启功先生的书法理论著作,我最喜欢他的发比喻,时出妙语,对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有其独特的《论书绝句百首》,这是他数十年书法实践、研究的体会。特别是诗中的自注,行文隽逸,阐见解。我自己有些长期窒碍的问题,读了之后感到迎刃而解,有豁然开朗之感。诸如考证《鶺鸰颂》出于开元翰林供奉之手;日本藤远后之临《乐毅论》以证明王羲之书体势之雄强;鉴定张旭书庚信《步虚词作》实为大中祥符以后宋之笔;以西陲晋人残纸证《阁帖》中索靖书法的本来面目。这些都是翻书法史上成说的案,论据充分坚实有力,不得不令人信服。此外如论蔡襄、祝允明书法之未成自己体段;柳公权、黄庭坚书法用笔尽笔心之力,结字聚字心之势。而其中对历代著名书法家之特色,各时代书法的体势、风格,以至辨别书体源流,变迁原因,都是非常精辟的。 启功年表

一九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生于北京。

启功的始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儿子,排行第五,名弘昼,封“和亲王”。其后代逐渐从王府中分离出来,至其曾祖时,家族已失去门荫,要通过科举找出路了。曾祖溥良,考中进士,入翰林,清末曾任礼部尚书、察哈尔都统。祖父毓隆,也是翰林出身,为典礼院学士,曾任学政、主考。

一九一三年 一岁 父亲去世,随祖父生活。

为祈福,祖父曾让他拜雍和宫的一位老喇嘛为师,做记名的小喇嘛 ,取名“察格多尔札布”。当时正是辛亥之后,清廷逊位,其曾祖绝意政治,不愿居京城,以示不再过问国事。恰其曾祖有一门生,名陈云诰,亦是翰林,家为河北易县首富,广有资财,于是出资在易县城中购买房舍,请其曾祖居住。曾祖乃携家人迁居易县,启功时年方三四岁。稍后,入私塾读诗文。

一九二二年 十岁

曾祖去世。家业因偿还债务而衰落。

一九二三年 十一岁 祖父去世。

家中变卖世藏书籍以作殡葬费用。当时母亲克连珍与尚未出嫁的姑姑恒季华,都年仅二十余岁,便挑起家庭生活重担。恒季华为了教养这一线单传的侄子成人,毅然终身不嫁,并把自己看做是这个家庭中的男人。启功亦称姑姑为“爹爹”(满俗,“爹爹”即叔叔)。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六年 十二岁至十四岁

在北京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读书。幼年启功,看到祖父案边墙上挂有大幅山水是叔祖画的,又见祖父拿过小扇画上竹石,几笔而成,感到非常奇妙,便产生“做一个画家”的愿望。他在学校的习作,曾被学校选为礼品赠送给知名人士。

一九二七年—一九二九年 十五岁至十七岁

经长亲带领,拜贾羲民先生学画,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见解卓识。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代书画,有时还和一些朋友随看随加评论,启功也一一记下。这些活动使启功深受启迪和教育。 启功想多学些画法技巧,贾先生又将他介绍给吴镜汀先生。吴先生教授画法,极为耐心,绝不笼统空谈,而是专门把极关重要的窍门指出,使启功长进很快。一次,一位长亲命他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他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落款”,这又给他很大刺激,从此发愤练字。

一九三○年 十八岁

经老世交介绍,从戴姜福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旧诗词。由于老师的精心培育,加上他刻苦自学,从青年时候起,便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九三二年 二十岁

与章宝琛完婚。章氏,满族,长启功两岁。 为维持生活,教家馆,有时也作画卖钱。

一九三三年 二十一岁

经傅增湘先生介绍,受教于陈垣先生,陈垣先生看过他的作品,认为“写作俱佳”,便安排他在辅仁中学任国文教员。此后几十年一直在教育岗位,主要精力都在教授古典文学,中间也卖过字画,但他说:“那只是副业。”

一九三五年 二十三岁

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业余从事书画创作。

一九三八年 二十六岁

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抗战胜利后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文献馆审稿和鉴定文物。

一九四九年 三十七岁

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教授。

一九五二年 四十岁

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典文学。同年加入“九三”学社,被选为“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委员,后又被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此后曾与向达、王重民、周一良、曾毅公、王麇菽诸人标点敦煌变文俗曲。稍后又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程乙本作注释,这是建国后首次出版的《红楼梦》注释本。 一九五七年 四十五岁 母亲和姑姑相继去世。

一九六二年 五十岁

撰写完成《古代字体论稿》和《诗文声律论稿》两本书稿。

一九六三年 五十一岁

撰写了《〈红楼梦〉札记》

一九六六年 五十四岁

“文革”爆发,一切公开的读书写作活动被迫中止,但私下里治学不辍。由于他精通书法,常被造反派命令抄写大字报。

一九七一年 五十九岁

参与中华书局组织标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工作,与王钟翰等负责标点《清史稿》。

一九七五年 六十三岁

夫人章宝琛逝世。

一九七六年 六十四岁

粉碎四人帮之后,师大恢复课程。

一九七七年 六十五岁

《诗文声律论稿》由中华书局出版

一九七八年 六十六岁

文革后落实政策仍被聘为教授。

一九七九年 六十七岁

《古代字体论稿》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一九八一年 六十九岁

《启功丛稿》由中华书局出版。同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被推为副主席。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赴香港讲学,作关于汉语和《红楼梦》的讲演。

一九八二年 七十岁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任该组成员。

一九八三年 七十一岁

应中宣部《中国美术全集》办公室聘请,任《中国美术全集》顾问。 参与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由七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负责甄别、鉴定北京及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的真伪。

一九八四年 七十二岁

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一九八六年 七十四岁

被任命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九八九年 七十七岁

四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启功韵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年 七十八岁

《论书绝句一百首》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以诗的形式总结了他几十年来书法实践的系统理论,对历代书家有评论,对书法的结字、用笔有独到见解。 为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在香港举办“启功书画义展”。

一九九一年 七十九岁

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 《汉语现象论丛》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同年十一月底,将义卖字画所得一百六十三万余元全部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九月,赴日本东京、大阪访问,参观大阪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珍品。

一九九二年 八十岁

全国政协、北京师范大学、荣宝斋联合举办“启功书画展”,先后在北京、广州和日本展出。 《说八股》、《启功论书札记》、《启功书画留影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四年 八十二岁

赴韩国进行书画交流。荣宝斋与韩国东方画廊联合举办“启功·金膺显书法联展”先后在北京和汉城展出。 《启功絮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五年 八十三岁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启功书画作品专集》由荣宝斋出版。

一九九六年 八十四岁

十月,赴美、德、法三国访问,参观三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中国书画珍品。

一九九七年 八十五岁

四月,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书画代表团赴新加坡,举办中央文史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启功先生任团长。十月,应香港商务印书馆邀请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暨商务印书馆建馆一百周年活动,为香港回归创作书画作品多件。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日文译本在东京出版。

一九九八年 八十六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和第六、七、八、九届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二〇〇五年 九十三岁

六月三十日二时二十五分病逝于北京。

启功先生论著出版年表

1953年

《红楼梦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敦煌变文集》(与人合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5年

《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

1977年

《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

1981年

《启功从稿》,中华书局

1982年

《启功先生讲书法》(录像带),北京师范大学

1985年

《启功书法选》,人民美术出版社

《启功书法作品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书绝句》,商务印书馆(香港)

1986年

《启功书法作品选》(缩印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法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法概论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功-宇野雪村书画展》,(日本印刷)

1988年

《书法教学》(录像带),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

1989 年

《启功韵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

《论书绝句》,商务印书馆(香港)、三联书店

《启功草书千字文》,中国和平出版社

《启功书画展留影》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1991年

《汉语现象论丛》,商务印书馆(香港)

《说八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

《启功论书札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功书画留影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

《荣宝斋画谱-启功卷》,荣宝斋出版社

1994年

《启功絮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荣宝斋出版社

1997年

《启功书话》(即论书绝句一百首日文版),日本二玄社出版

《论书绝句》(再版),三联书店

1998年

《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启功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再版

《启功赘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功丛稿》(论文卷、题跋卷、诗词卷),中华书局

2000年

《启功三帖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说八股》,中华书局

《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

2001年

《启功论书法》(宣纸本),文物出版社

《启功书画集》,文物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功临帖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启功书画絮语墨迹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启功临怀素自叙贴》,荣宝斋出版社

《启功临王羲之十七贴》,荣宝斋出版社

《论书绝句》注释本,三联书店

《真茗阁藏名人书画-启功卷》,文物出版社

《诗文声律论稿》(墨迹本)(修订版),中华书局

2003年

《启功草书千字文》(再版),中国和平出版社

《启功草书千字文》,上海书画出版社

《启功书法论丛》,文物版社

2004年

《启功讲学录》《启功韵语集》《启功题画诗墨迹选》《启功口述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启功临兰亭续贴》,荣宝斋出版社

《启功书画集》(普及本)文物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功楷书千字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功书画选集》(宣纸本),文物出版社

《启功书法选》(宣纸本),西泠印社

《坚净局丛帖-临写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

2006年

《启功题跋书画碑帖选》,文物出版社

  保护古籍一定要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 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忌用洋纸夹衬古籍。

  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作“油光纸”的纸张(当时流行的一种廉价的西式工业法制纸),作为字帖的衬纸。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即: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忌用化学杀虫剂防杀蠹虫。

  一些新手藏书家,因为惧怕蠹虫蛀毁古籍,便时常使用一些化学杀虫剂喷洒书橱,结果蠹虫猖獗如故,而古籍却反遭其害,黄斑遍布书身。惨痛之余,古籍藏家们也悟出一点,传统古籍的纸张极为“娇贵”,受不得任何化学品的侵害,而化学杀虫剂的腐蚀只会造成“爱而毁之”的结果。传统的正确防虫方法应为:在书橱中放置麝香、芸香或花椒(也可采用质量上乘的印度奇南香),以香气驱杀蠹虫,效果极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