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中国与缅甸有什么文化交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明清之际中国与缅甸有什么文化交流?,第1张

公元14世纪后半叶,缅甸国内的形势比较复杂。1364年,控制了缅甸北方的掸族建立了阿瓦王朝(公元1364~1555年)。从1368年开始,阿瓦王朝与缅甸南方孟族建立的勃固王朝进行了长达40年的战争。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的明朝取代了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公元1394年,明朝在阿瓦设缅中宣慰使司,与阿瓦王朝关系密切,往来频繁。对中缅边境一带的各土司,明朝统治者则把他们视为自己的藩属,册封其为宣抚司或宣慰司。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三月,明朝正式成立四夷馆,目的是“习译夷字以通朝贡”。四夷馆内也设有缅甸馆。公元1436年至1449年间,明朝政府留下随缅甸使节来中国的缅甸人当丙、云清等6人,在缅甸馆任教,并授予其“序班”的中国官衔。他们为中国培养了不少缅语翻译人才。1490年至1604(年间,先后在缅甸馆任教的缅甸人和中国人总共有28人。人馆学习的人称“译字生”,译字生的课程,起初主要是专攻翻译杂字,就是学习一般的文字翻译技能。供译字生研习的课本称《华夷译语》,内中也有《缅甸译语》,今均流失在他国。

四夷馆至清初改名为四译馆,仍沿袭明制,隶属翰林院,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又改名为会同四译馆。鸦片战争后,因与西方英、法等国往来增多,会同四译馆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清政府便于1862年在北京成立京师同文馆,内有英、法、德、俄等语种,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缅甸产的宝石举世闻名,自古就是输入中国的主要商品。唐代称为“瑟瑟”的绿宝石,曾在大理风行一时,所以《唐书》中有“大理妇女多缀(zhùi,装饰)瑟瑟”之语;同样,中国丝绸也极受缅甸妇女青睐(lái),因此《蛮书》(又《云南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中说“骠国妇女悉披罗缎”。到了明代,中缅两国间的玉石珠宝以及丝绸贸易更是盛极一时。

缅甸产的玉石是雕刻玉佛的珍贵材料,一向为世界佛教界所推崇。随着两国玉石贸易的发展,传人中国的缅甸玉佛不计其数。至今,中国佛教圣地、古刹名寺如五台山广济茅蓬的大玉佛,四川峨嵋山金顶的大玉佛和上海玉佛寺的大玉佛,都是峨嵋山金顶的果迦法师自印度归国,途经缅甸朝拜大金塔时,缅甸佛教徒赠送给他的。此外,浙江普陀山文物馆、杭州灵隐寺、福州涌泉寺、北京北海团城等处,都有缅甸赠送的玉佛。这些玉佛雕刻得十分精美,巧夺天工,洁白无瑕,是中缅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公元1644年,清兵人关攻占北京,取代明朝统治中国。明朝灭亡后,其残余力量在中国南方建立南明政权,其末代皇帝桂王朱由榔(即永历帝)在清军追击下,失去了所有的地盘,并于公元1659年逃人缅甸境内,被缅甸人解除武装后安置在草房之中,受尽了凌辱与虐待。后来,明朝将领李定国、白文选等曾率大军几次入缅,前去“迎驾”,想把永历帝救出缅甸,都没有成功。随朱由榔人缅的官兵共有约1500人,多不愿再返中国做清朝的“亡国之民”。因此不少人流落在缅甸乡间隐居起来。公元1661年,明朝叛将吴三桂又率清兵1.8万人人缅,兵临阿瓦城下,要求缅王交出永历帝,缅王因无力抵御清兵,只好将永历帝交与吴三桂。此次清军往返缅甸,又有不少官兵流落其地不归。明末清初中国大动乱,特别是这么多中国人留居缅甸,不能不对缅甸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清缅战争于公元1769年结束。不久,两国间便恢复了邦交。至缅王孟云时期(公元1782~1819年),两国的友好往来已经相当频繁。据《清史稿》记载:“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孟云遣大头目率从役百余人赍(jī,携带)金叶表文,金塔及驯象八、宝石、金箔(bó)、檀香、大呢(ní)、象牙。漆盒诸物,绒毯、洋布四种”等礼品进京,要求通好;乾隆皇帝也回赠孟云佛像、文绮(qǐ),有花纹或案的丝织品)以及珍玩器皿。此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缅王又曾多次遣使入京。在1795年的缅甸来使中,有一个名叫孟干的学者,曾多次访问过中国,且精通汉语。他曾把中国的《康熙字典》、《渊鉴类函》(清张英等奉敕编成的类书)、《朱子全书》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大批古籍带回缅甸,为中缅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战败,割地赔款。此后,缅甸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到1885年则完全被英国吞并。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缅甸遭英军入侵、但还未完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缅中之间的朝贡关系仍然没有中断。公元1834年、1844年和1853年,缅甸仍曾三次遣使人京。缅甸最后一次来贡是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这时,缅甸的半壁河山已经被英国人占领。缅甸使节此次带来5只大象和一批贵重礼品,并受到清德宗和慈禧太后的接见。随这次使团入京担任通事(高级翻译官)的是旅缅华侨李枝荣。

乾隆年间,缅甸刚刚从徐东王朝灭亡后的分裂局面中重新统一。新雍怡雅朝非但没有休整养息,反而集结大量兵力出兵暹罗,入侵当时暹罗的首都大城府。然而,缅军虽然成功劫掠暹罗,却也惹怒了乾隆皇帝,与中国的战争陷入胶着。

为了应对中国的威胁,缅甸将主力从暹罗调回,这给了暹罗对抗缅甸的喘息之机,最终成功复辟国家。整个事件背后的大英雄是一位中国将军,他的父亲是年来自中国潮州的郑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故事开始于清初。

据《澄海县志》年的记载,当时潮州的“农田”虽有大年,但还不够三月的粮食供应。“这些移民东南亚的大多是潮州人,背井离乡,带着随身的小随身物品移民东南亚。比如潮州民歌《蒸糖醋》,就反映了人民因生活贫困而不得不出国的心情。每年秋天,这些移民都会沿着东北信风乘船前往暹罗,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甜糯米可以忍受储存,成为船上的食物,而蒸糯米则代表了被迫离家,度过黑水的惆怅。

雍正年间,一个年轻人也在红头潮州舰队的带领下来到暹罗。他的名字叫“雍正”。他先是在阿尤托亚市卖水果,做一些小生意积累财富,然后开始承包赌博税,所以发展缓慢,还和当地的女人结婚,和当地的达官贵人交朋友。在当时的中国移民中,雍正是非常幸运的。

1734年,雍正的儿子出生了,取名郑新。至于郑新早年,我们没有太多的信用历史记录。但据说他出生后,雍正因为被一条莫名其妙的蟒蛇所困扰,视其为不祥之物,最后将他收养给暹罗财政大臣昭披耶切克里。

郑新出生在一个中国移民家庭,但他在一个贵族环境中长大。所以他接受了泰国传统的寺庙教育,作为一个大臣的儿子,进入皇宫担任皇家侍卫。由于表现突出,被任命为达区政府军政长官,并被封爵封爵,因此也被称为“皮耶塔他信”。

766年,暹罗首都大城府被缅军围困,郑新奉命率军从大富出发增援首都。郑新终于抵达帝都,准备与敌人展开救援战斗,可惜战斗失败了。郑新被锁在城外,进退两难。于是,郑新率领500名泰国人和中国人组成的部队,连夜冲出缅军,乘船沿湄南河撤退。当他们的舰队抵达曼谷时,天刚刚破晓。

黎明时分,郑新被曼谷光影中的景色所感动,于是他把曼谷和对岸的寺庙称为黎明寺。后来,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这座黎明庙改名为郑王庙。

据泰国史书《御定本编年史》记载,突围的郑新带领士兵一路撤退,攻打缅军。在八珍的时候,他遇到了一支200人左右的缅甸小军队。郑新受到两面夹击,击败了对手。这场胜利鼓舞了许多逃到郑新军队的暹罗人。

郑新最后撤退到泰国东南部的罗勇。1767年2月,军队从500人的小部队迅速发展到数万人。为了复兴国家,郑新自立为王,赢得了人民的支持。然而,罗永成的地方军政官员却有了二心。幸运的是,郑新立即注意到了这一点,平息了一场内乱。

王皇后郑新从罗勇出发,进军另一个沿海城市——建筑文城,这是一个商业大市,每年都有各地的商人聚集在这里买卖。郑给当地军政***写了一封信,要求合作抗缅,但遭到拒绝。因此,他们被迫在同一个房间里战斗,并占领了t

开战前,郑新命令所有士兵砸锅,宣称如果不攻下这座城市,军队将难以为继。骑着战象,带头杀了秦楚文成。围城之后,暹罗东南沿海的大多数城市也决定臣服于郑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郑新就拥有了一支由100艘战舰组成的强大海军,并开始派兵北上驱赶缅甸侵略者。

由于缅甸主力调回对抗中国,郑新成功收复大城府;眼看自己的战利品拱手相让,缅甸国王再次出兵入侵,但这次暹罗已经非同一般。郑新的军队成功保卫了国家,驱逐了缅甸军队。

然而,在赶走外国侵略者后,中国仍有许多分裂势力拒绝向新国王郑新屈服。

770年,郑新用两年时间消灭了所有分裂势力,统一了暹罗。但由于旧都阿育吠陀被缅甸彻底摧毁,郑新决定在吞吴立建立帝都,史称汕尾新闻为“吞吴立王朝”。

统一后的暹罗开始放眼国外,文化相近的老挝自然成为暹罗扩张版图的首选。当时老挝国有永镇王国和龙婆王国,暹罗联合龙婆王国攻打永镇。最后这两个小王国被接受为暹罗国。

弱小的柬埔寨也成为了暹罗扩张的对象,但严格来说,暹罗正在夺回控制权。暹罗在最后一个朝代曾经控制过柬埔寨,但是被缅甸的进攻摧毁了。此时柬埔寨获得了短暂的独立。

郑新复辟后,他像往常一样给柬埔寨国王柏威夏二世写信进贡,但被柬埔寨以不承认郑新为暹罗正统而拒绝。771年,暹罗攻打金边,成功控制柬埔寨。

根据泰国民间传说,在晚年,郑新因为精神问题变得迷信且脾气暴躁。他自称是未来的佛,要求僧人承认他的数独果位,导致教派分裂。郑新开始迫害反对他的僧侣。

同时,他不断的对外征服也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提出建议的大臣们受到了鞭刑的严厉惩罚。据《御定本编年史》的记载,1782年暹罗爆发宫廷政变,郑新锒铛入狱,最后被契诃夫将军处死。

然而克里是拉玛一世,后来建立了曼谷王朝。为了维持与清朝的关系,克里自称是郑新的儿子郑华。因为父亲去世,他继承了暹罗国王。他在清朝是毋庸置疑的,曼谷王朝一直被认为是的后裔,这也让曼谷王朝的历代皇族保持了取中文名、以郑为中华姓氏的传统。

今天的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的中文名字是郑棉,他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将不再使用这个中文名字。然而,作为一种传统,这一习俗被泰国王室代代相传。

参考数据

余定邦,《中国古籍中有关泰国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黄素芳,《吞武里王朝时期的泰国华人社会及其特点》,广东工业大学,2004。

段,《泰国史散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明朝与缅甸的关系:缅甸在元朝初期臣属中国被封王,元朝后期思可发崛起占领了缅甸大片领土,他臣属中国,直接被封平缅宣慰司,所控制的领土直接纳入中国版图。明朝建立后,思可发的儿子思伦发继续臣属中国,但是其统治已经开始动摇,明太祖朱元璋执行了扶持思伦发控制西南的政策,此时缅甸是分裂、弱小的。洪武二十七年,明朝封归附的缅甸酋长为缅中宣慰司(阿瓦王朝),卜速浪还把国家分成大甸、小甸两部,分别由两个儿子统治,永乐元年封大甸的首领为缅甸宣慰司(在阿瓦附近)。从缅中宣慰司建立经过近半个世纪,明英宗时缅甸被莽氏控制,明太祖建立的缅中宣慰司(甸中)已经被莽氏吞并。木邦、孟养、麓川等宣慰司都是明朝分解元朝时期思可发的平缅宣慰司设立,到此时缅甸虽然名义上还作为臣属,其统治者已经与元朝时称王那样基本独立,明朝册立的统治者被杀,由缅中自己拥立莽氏,1427年明朝承认了莽氏政权,虽然依旧以为宣慰使,但其不再直接纳入中国版图,甚至吞并原来的缅中宣慰司。莽氏开始兼并缅甸其他各土邦,1433年明朝令莽氏不要攻打木邦,当时莽氏政权已经向北扩张了。可见明太祖执行以麓川地方政权统辖西南是扩展了领土,随着麓川的瓦解,缅甸莽氏独立,明朝西南地区面临严重危机。1437年麓川的首领思任发面对被瓦解的麓川政权,意图恢复旧地,他主要是对南部的莽氏缅甸用兵,思任发在内地部属万人,主力是在缅甸,而明朝以思任发攻占了内地二百多个村庄,下令征讨麓川。思任发这时还依然修贡表示忠于明朝,但是1441年明朝正式开始发兵十万,大规模发动对麓川更大的战争,却要求已经独立的缅甸发兵攻打中国的地方政权。思任发在边疆作战规模不大,没有深入内地,比后来缅甸数十万人攻至施甸等威胁要小。开始明朝只派遣了数万人,后增兵至十五万,而思任发只出兵三万,战象八十头迎战明军。缅甸也乘机北上攻打思任发,在两面夹攻下,思任发兵败,被缅甸俘虏。缅甸势力进一步向北扩展,明朝让前线将领征讨缅甸,没有被执行。缅甸却要求用战俘交换麓川国土,思机发遣使纳贡求和效忠明朝,而前线部队见缅甸军强大,没直接攻打缅甸,还被缅甸欺骗去攻打思机发,随后退兵。后来思机发退驻孟养,依然向明朝求和,却仅获得恩贷,没有被招抚,明朝却还被缅甸欺骗想依靠他们攻打孟养,并指使部将如果缅人庇护也相机擒取。明军攻打思机发时,缅甸和木邦联军十多万也共同参战,思机发兵败,部众拥立他的儿子思禄依然坚守。此时是1449年,麓川战争进行了近十二年,而瓦剌乘机统一北方草原南下,明英宗在土木堡之战中被俘。而西南,当时缅甸没有攻打中国,主要是有思禄等地方政权牵制,就这样缅甸一面向北扩张同中国地方政权作战,一面用获得的战俘向中国索地,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1470年,明宪宗才改变这种割肉养虎的政策,不再割让国土。1488年缅甸遣使诉安南攻打,明朝遣使和解。明朝从1433年莽氏北上攻打木邦,随后是错误地发动麓川战争,直到1470年明朝西南危机才缓和,不再割失领土。到1488年出现转机,此时缅甸也面对安南等其他方向的威胁,1522年孟养联合木邦等其他中国地方政权南下打败了缅甸,莽氏政权瓦解,国土被孟养等土邦分割。从1287年到1531年在缅甸史书记载是掸族(傣族)统治时期,也是中国中央政府能对缅甸行使统治权,缅甸大部分领土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时期,此时也是缅甸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时期。而随着东吁王朝的建立,莽瑞体的崛起,中缅关系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嘉靖初年的1522年孟养的思伦联合各邦灭亡了缅甸莽氏政权,但是在明朝中央政府的干预下,归还莽氏领土,缅甸莽瑞体在1531年建立东吁王朝,经过近三十年统一缅甸南部,开始重新向北扩张。嘉靖三十九(1560)年朝廷不顾云南地方政府的警告,自称“荒服之外,治以不治”,坐视缅甸逐步控制了多个中国地方土邦政府,并且逐步向中国内地渗透。缅甸终于在万历元年开始对中国侵略,其中规模大的一次是1573年万历元年,莽应里帅二十万攻入中国,配合莽瑞体主力攻打孟养,被孟养思个和罗汝芳联合打败。另外一次是1583年万历十一年莽应里发数十万军再次攻打中国,这次战役延续时间较长,第一阶段中国明朝防御作战,刘綎和邓子龙击退缅甸进攻,反攻至缅甸阿瓦城。第二阶段是明朝胜利收兵后,莽应里再次北上攻打臣属中国的土邦,李材等援助土邦打败了缅军,到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双方基本不再作战,这是因为1548年开始的缅甸与暹罗的战争,迫使暹罗臣属缅甸。1584年暹罗独立后,正在攻打中国的莽应里被迫把主力调去攻打暹罗。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后暹罗接连攻打缅甸,使缅甸无暇北犯,而1592年后中国也开始在朝鲜与日本作战,不再重视西南地区。明朝与缅甸的关系在明朝建立初期还是友好的,控制缅甸大部分国土的掸族作为地方政府都还忠于中央政府,但是从宣德年间1433年莽氏政权控制缅甸宣慰司灭亡阿瓦王朝,缅中宣慰司被吞并后,形势就开始逆转,而随后明朝又错误地发动了对麓川的战争,严重削弱了自己,并且对缅甸莽氏政权的侵略野心认识不足,因此不仅丧失了大片国土,还几乎让缅甸军队攻入内地。由此可见处理内部民族关系对国家战略利益是非常重要,现实依然是有警示作用。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中国的别称、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2、九州

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朝初年,夏启(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宝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传。

3、中国

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4、赤县神州

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大地的代称九州。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5、神州

中国古时有称“神州”,神州是指出神仙的地方。大家注意神字的结构,左边是示字,是上天垂象,告示天下之意。

右边是中字中间加一横,先撇开中间十字,那是个口字,此字含前后左右四维,加中间一横分出上下即为六合,最后中间一竖通天彻地,一竖贯三才,也就是说能合于天地,中通人情者,方可成仙。由此也可看出,神仙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汉书地理志

-水经注

-太平寰宇记

-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

  )《四库全简明目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20卷,清朝永瑢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本目录不收存目书,只收四库全书所收录的

  3461种书籍,据文渊阁所藏四库全书著录书名、卷数,以及撰著者的时代、姓名等,并删减提要原

  文,略述作书大意,文字简明(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四库全书简明目

  录)。作为一般读者来说,查检《简目》即可。

  (3)《书目答问》(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清]张之洞撰,初刊于清光绪二年(1878)。此书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书目,共列举古

  籍2200种左右。其中《四库》书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

  八。全书按经、史、子、集、丛(丛书目)五部、三十余类编排。每部书先列书名,次注著者,再注

  各种版本、卷数异同,并且对一些书籍加简单的按语,指导人们读哪些书,选择什么版本。它所标

  明的版本都是经过斟酌的,以不缺少误、习见常用的为主。

  (4)《贩书偶记》(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近人孙殿起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贩书偶记)。《贩书偶记》及《贩书偶记续

  编》是孙氏在经营古籍贩卖事业几十年中所见古籍的详细记录,绝大部分是清代的著作、同时兼收

  少许明代人的著作,以及辛亥革命至抗战前(止于1935年)的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是一部清代以来

  的著述总目,其作用相当于《四库全书总目》的补编。其著录项目,一般包括书名、卷数、作者姓

  名、籍贯、刻版的年代等。《贩书偶记》初刻于1936年,著者在初版刊印以后,又积得资料六千余

  条,并由他的助手雷梦水先生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于1980年以《贩书偶记续编》名义出版。这

  次重印,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贩书偶记》、1980年第一版《贩书偶记续编》全二为

  一,以《〈贩书偶记〉附续编》的形式分为上下册出版。书后附有《〈账书偶记〉书名著者名四角

  号码综合索引》。

  (5)《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王云五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出版。本书共13册,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未收的古籍提

  要10070篇.尤重道藏、佛经的史传与有关中国佛教史之著作、明人著作、一部分禁毁书,以及现

  存海内外的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戏曲和《四库全书》编纂以后的书籍等等。它收了经部书2384部,

  史部书4443部,子部书2115部,集部书1128部。

  (6)《古籍整理图书目录(1949—1991)》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编,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本书采用按年编排的方式收录

  了建国以来(1949年10月至1991年12月)我国(港、台除外)历年来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内容除文、

  史、哲等之外.还收藏书画艺术,以及医书、农书、科技等方面的古籍,还酌收—部分已译成汉文

  的少数民族古籍。所收古籍大致包括辛亥革命以前的著作,辛亥革命以后对古籍整理加工的著作,

  以及有关古籍的工具书。本书之末附有按四角号码编排的书目索引,这样,既可以了解古籍整理各

  个阶段的概况,又可通过索引查阅到每种古籍出版的年月。

  1)《中国丛书综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59-1962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983年再版。全书收录全国

  41所主要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增至47所)所藏古籍丛书2797种,包括子目汇集古籍38891

  种。全书共3册。

  第一册“总目”,按汇编与类编进行编排。汇编分为杂纂、辑佚、郡邑、氏族、独撰5类;类

  编分为经、史、子、集4类。每一丛书,著录丛书名、编辑者、版本、并详细列出该丛书所含子

  目。书后附有“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与“丛书书名索引”。

  第二册是“子目”,是子目分类索引,将该书中所收的全部古籍按经、史、子、集四部(下

  再分若干类)分类编排,注明每一书的卷数、著者时代、著者姓名、所属丛书等。可按类查出某部

  古籍及收在哪些丛书中。

  第三册是“索引”,是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按四角号码顺序编排,与第二册配合使

  用(中国丛书综录书影)。

  (2)《中国丛书练录补正》

  阳海清编撰,蒋孝达校订,江苏广陵古箱刻印社1984年出版。本书对《综录》中各丛书的版

  本、异名、子目作了很多补充和订正工作,增录了1958年以后重印、复印、影印,以及校点排印的

  新版丛书。书后所附的“丛书异名索引”也很有参考价值(中国丛书综录补正)。

  (3)《中国丛书目录及子目索引汇编》

  施廷镛主编,南京大学1982年印行。本书重在增补《中国丛书综录》所收或未收丛书,共977

  种,其中包括一些西学丛书与台湾编印的丛书。全书分丛书目录与子目索引两部分。书前附“丛书

  概述”,书后附“丛书书名索引”与“子目书名索引”。

  (4)《中国丛书广录》

  全书16开236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该书是新出版的查古籍丛书的工具书。凡《中

  国丛书综录》已收录者,不再收录,只收录书名、版本或子目多寡不同者。该书不仅收目前实存的

  丛书,也收历史曾经存在、今为“存目”的丛书;既收原刻本、影印本,也收铅印等整理本;既收

  大陆地区出版的丛书,也收台港澳地区出版的丛书。该书上册是总目,包括丛书分类简目、丛书分

  类详目、丛书书名索引、丛书编纂者、校注者刊刻者索引;下册是索引,包括子目分类索引、子目

  书名索引、子目著者索引。该书与《中国丛书综录》相补充,反映了我国历代的丛书出版情况(图

  片中国丛书广录书影)。

  (5)《中国丛书综录续编》

  本书是在我国著名图书馆学专家、目录学家施廷镛的遗著的基础上,重新整理而成的。书中删

  除了与他书重复者,并又补充了许多丛书,包括不少港、台、日本等地的资料,现共计收录1100余

  种。书后附《丛书备考》、《丛书书名索引》、《丛书著者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丛

  书子目著者索引》、《丛书子目分类索引》。它的出版弥补了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和阳

  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所收丛书的不足,并订正了上述两书著录中的一些错误,是一本研究中国

  历史、文化和古籍的工具书。

  (6)《丛书总目续编》

  庄荣芳编,台北德浩书局1974年印行。是《中国丛书综录》第一册“总目”的续编,收录台湾

  出版的丛书683种。可用来查考台湾1974年前丛书的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

  此外,我国近代出版的三套大型古籍丛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丛书集成初编》

  虽巳收录在《中国丛书综录》里了,但它们都各自编有目录,可供查检。

  (7)《丛书集成初编目录》

  商务印书馆编,1935年出版,中华书局1983年重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自1935年

  起编辑出版,汇集宋、元、明、清100部有价值的丛书,收书约4100种,原拟分订4000册,每册一

  号,计划分四批出齐,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出书,巳出版的3467册,未出版的533册。1982年3

  月在北京召开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之后,中华书局决定将巳出版的重印。本目录便是根据1935

  年版重编的,共收书4l07钟,按总类、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语文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艺

  术、文学、史地等10类编排。每种书均注明书名、编著考,所届丛书、卷数、册数。凡已出版各

  书,书名前均冠以书号,并按书号顺序排列;未出版各书,书名后均注明“未出”字样。

  3、古籍善本书目

  (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广西民族大学馆藏经部、丛部)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6年版。中国大型古籍目录。该书

  目编辑委员会编。该书目共著录除台湾地区以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

  保管委员会、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名人纪念馆和寺庙等781个单位的

  藏书57500种,13万部。凡是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并流传较少的古籍,年代下

  限大致断到清代乾隆以及在此之后辛亥革命前有特殊价值的刻本、抄本、稿本、校本,都作为善本

  在收录之列。编排方法基本按四部分类法排列,并增设丛书部,故分为经、史、子、集、丛书五

  部。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经部,丛书部和史部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出版。著录项目有书

  名(含卷数)、著者和著作方式、版本等。每部书均有编号,书末附藏书单位代号及检索表,并另

  编书名、作者、版本、批校题跋者索引。收录中国782家收藏单位所藏善本书57500种约13万部。中

  国现代最大的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2)。

  (2)《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上、中、下册)

  天津图书馆编,齐鲁书社2003年04月第1版,2041页(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

  (3)《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全7册)

  线装书局2005年出版。《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共收录了善本书目6024种,对所选书目的著者、

  版本、刻书年代、行款及刻书者,均依据相关馆藏资料,做了详细的介绍。编制了四角号索引。同

  时考虑到多途径检索方便,还编制了书名四角号码的笔画字头检索和汉语拼音字头检索。凡收入该

  书的书目,均标明了藏书单位,这些古籍善本书,分藏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

  文物保护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800余家。一书在

  手,中国古籍善本分布情况尽收眼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4)《中国善本书提要》(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王重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本书所录善本书达4200余种,包括北京图书馆、北京

  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善本古籍。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著录版本特征内容齐备。以往

  书录,多只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著校辑者人名、刻本堂名、年代等,本书则尽量录齐各项特

  征,除上述各项外,更详记其版框尺寸、行款字数、残存卷数、版藏处所、原书款识序跋、刻字铺

  号、刻工姓名等,凡有助于鉴定古籍刊刻年代之特征者,都尽量录入,以帮助读者对版刻情况进行

  判断和对源流加以考订。此外,本书对《四库提要》、《明史艺文志》等书录,颇多纠谬补阙之

  功,因此是一部极有价值的善本书录。本书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而略加变

  更。书后附有索引4种:“书名索引”、“撰校刊刻人名索引”、“刻工人名索引”、“到书铺号

  索引”(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善本书提要2)。

  (5)《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

  本书是著名目录版本学专家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的续编。计有史部提要770余篇 ,

  涉及纪传、编年 纪事本末、杂史、传记、政书、地理、金石、目录等九类;子部提要近 10篇。编

  辑体例与“正编”基本一致。类目、书名、版本、册数、撰者、序跋等清晰明白,具有很高的资料

  价值,其中所收地方志提要最多。全书目录为:《补编》前言、编例、补编提要目录、中国善本书

  提要补编、后记、书名索引、撰校刊刻人名索引、刻工人名索引、刻书铺号索引、正补编联合索引

  字头笔书检字表(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

  (6)《古籍版本题记索引》

  罗伟国、胡平编,上海书店1991年出版。本书著录有关古籍版本的书目、题跋、读书志、书影

  等102种。全书包括《书名索引》《著者索引》两部分,均用四角号码法排列。《书名索引》著录

  书名、编著者、版本和出处等4项。这里所谓的“出处”就是版本题记的出处。这部分索引提供给

  读者的就是什么古籍有什么人的题记,有多少题记。为了节省篇幅,引用书目都编制了代号,查阅

  时可查检《采用书目及其代号表》。书名代号是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卷数是中文数字,页码是阿

  拉伯数字,特殊者另外注明。《著者索引》著录编著者姓名及其著作两项。从中我们可以查检到某

  人著有哪些版本题记。本书对古籍的版本题记,收罗宏富,编排科学,为我们查检善本右籍提供了

  重要的资料线索。

  禁毁书目(补遗)·清代禁书知见录》

  商务印书馆1957年出版。《清代禁毁书目(补遗)》为清人姚觐元撰,邓实补遗。姚氏收禁毁书

  目4种,即《全毁书目》、《抽毁书目》、《禁书总目》、《违碍书目》,其中《抽毁书目》部分

  在每书之下均说明抽毁原因.其余三种都仅记书名和人名。邓氏补遗三种,每书之下均说明禁毁之

  故。姚氏四种,加上邓氏的补遗,收录清代禁毁书3100种151000余部。《清代禁书知见录》,孙殿

  起辑。孙氏在北京开设通学斋书店,专售古旧书籍:他嫌姚氏所撰的几种禁书目录著录简赂,于是

  在收书过程中遇见禁书,便洋记卷数、著者、刊刻年代,然后按书名笔画顺序排列编成此书。孙氏

  还将一部分不见于禁书目录而似在禁毁范围的古书,作为外编附于书后。商务印书馆将姚氏和孙氏

  的禁书目录(包括邓实的补遗)合印在一起,并另编书名索引附后,检索方便。

  (2)《中国禁书大观》

  安平秋、章培恒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出版发行。本书由《中国禁书简史》、《中国禁

  书解题》、《中国历代禁书目录》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叙述了中国禁书的历史,对220种禁书作

  了举例性的介绍,开列了一个从秦代到清末的全部禁书目录。本书能使读者对我国古代禁书总貌获

  得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一些具体的禁书具有若干理解,特别是前两部分具有较好的知识性和可读

  性。第三部分《中国历代禁书目录》把历代禁书分为秦及汉初、晋至隋唐、宋元明、清代四个阶段

  排列,各书目均以书名笔画顺序排列。查检时可与第一部分《中国禁书简史》参照。

  (3)《伪书通考》(上、下)

  近人张心澄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三版修订本。本书1939年初版时,辨书1059部,修订本

  增至1105部。张氏把明宋濂《诸子辨》、胡应鳞《四部正讹》及清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三部书

  拼合起来,分经、史、子、集、道藏、佛藏六部,以书名为纲,再征引其他各书中有关的辨伪材料

  汇编而成。张氏本人的意见,加括号注以“澄按”字。每书题下所注的“伪”、“疑伪”、“非

  伪”“误认撰人”等,是编者对某部书真伪的结论。书末附有按四角号码编排的“伪书通考书名及

  著者索引”供查检。书前有“总论”一篇,论述了辨伪的意义、伪书的产生、作伪的原因、伪书的

  发现、辨伪的规律、辨伪的方法和条件等,值得一读。

  (4)《续伪书通考》

  郑良树编撰,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出版。本书分上、中、下三册。据著者在“凡例”中说:散

  见学报、学术期刊之辨伪沦文,新刊古籍书前书后涉及辫伪之序跋等,已入古史辨而为新、旧版伪

  书通考所未搜集者.皆尽可能悉为编入;各专书内涉及辨伪之章节,或著录其书名、作者及主要之

  结论,或略为裁剪编入。本书内容比较丰富,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辨伪资料

  (5)《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梁启超著,中华书局1955年出版。本书是根据梁启超讲课笔记整理而成的。全书分“总论”与

  “分类”两卷。“总论”共5章,论述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辨伪学

  的发达、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伪书的分别评价等;“分论”共6章,依次讨论十三经的真

  伪。书后附录“子书五种”,讨论《本草》、《素间》、《灵枢》、《甲乙经》、《阴符经》五部

  书的真伪。

  5、古籍地方志目录

  (1)《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本目录著录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90

  个公共、科研、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等所藏的地方志8200余种,收录范围包

  括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卫志、所志、关志、岛屿志等。本书所收方

  志的年代截止于1949年。本书的著录项目包括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藏书单位和备注。书后

  附有“书名索引”供查俭。本书是中国目前最完备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2)《中国地方志综录》

  朱士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增订本。本书初版于1935年,解放后重行修订,共著录我国

  41个主要图书馆所藏的地方志7413种.用表格的方式依行政区划排列。后附书名和人名索引供查

  检。

  (3)《中国地方志综览(1949—1987)》

  来新夏主编,黄山书社1988年出版发行。本书是一部全国性地方志资料的综合汇编与著述。其

  中“新志简介”部分著录了新编纂的地方志119种。

  (4)《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

  朱士嘉编,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本书是编者40年代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期间编的,共著录

  中国方志2939种。

  (5)《日本见藏稀见中国地方志书录》

  崔建英编,书目文献出版社l 986年出版。本书著录日本所藏方志140种,其中除两部是明代方

  志的抄本外,其余全部是清乾隆以前刻本,大多是第一代方志和不同内容体系的始修忘,具有重要

  的文献价值。

  (6)《中国古方志考》

  张国淦撰,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本书所录方志,起自秦汉,止于元代,存佚皆录,是一部古

  代地方志综录。每书的考证,除辑录旧著的分析论断外,编者的论述则附于按语之中。全书共考各

  代方志2271种,元以前的方志可以说是收录殆尽了。

  (7)《台湾公藏方志联合目录(增订本)》

  台湾“中央”图书馆特藏组编辑,台湾“中央”图书馆1981年发行。本书著录台湾各学术文化

  机关及党政机构图书馆(室〕或档案室所藏地方志568部。

  (8)《(嘉庆)广西通志·艺文略》

  (清)谢启昆修。艺文略在该志第205~214卷,它收录了后汉至清嘉庆间广西地方文献259

  种,分上下两编,上编录广西人著述,下编录外省人有关广西著述,可供查找广西古代地方文献之用。

  (9)《广西近代经籍志》

  近人蒙启鹏编纂。民国十六年(1928)出版,收嘉庆以来广西地方文献478部,分经史子集四

  部编排,可续《广西通志·艺文略》供检索广西近代人著述(清·嘉庆至民国十七年)之用。

  (10)《广西省著述目录》

  广西统计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编印,收录广西籍或纯广西人团体论著、译述、纂辑、笺

  注,按杜威十进分类法分十大类编排,书末附作品分类、作品时代、作品分县比较表,可作检索民

  国二十三年以前广西地方著述之用。

  (11)《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

  广西通志馆、区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合编。全套目录分三部分。一是图书资料部分:收录了广

  西十个收藏地方文献最多的大型图书馆(室)的地方文献;二是地方志部分:收录现存解放前广西

  地方志245种;三是报纸杂志部分:收录区内外41个主要图书馆所藏1911—1949年广西各地出版的

  报纸296种,区内外38个大型图书馆所藏1898—1949年出版的广西地方期刊和广西籍人士在外地编

  辑出版的期刊832种。该目录是一部综合性的解放前广西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是著录广西地方文献

  较完全的书目工具,可作了解广西地方文献收藏全貌和馆际互借的主要工具。

  (12)《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

  该馆编辑,1986年出版。本目录分三部分:一是“广西地方志总目录”;二是“馆藏地方志目

  录”(略):三是“馆藏广西地方文献目录”,部分介绍广西通志馆所藏解放前地方文献541种,

  期刊51种,族谱复印本12种,按广西行政区划编排,可了解广西大部分地方文史文献。

  (13)《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广西地方志总目录部分》

  广西通志馆编,收录区内外146个大、中、小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县(市)修志办所

  藏解放前广西地方志230种,按地方行政区域编排。

  (14)《广西地方志提要》

  广西通志馆编,198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1949以前广西历代纂修的通志、府、

  州、厅、县志、乡土志、寺庙志250种,书末附《广西方志佚书目录》.与别的广西方志书目相

  比,本书有篇目和内容,作者简介, 可供读者了解每部志书概貌;有附录佚志274种,据此研究者

  可窥见历史上广西各地志书编纂全貌:所收录方志虽多,但未录馆藏情况,检索时需与《广西地方

  史志文献联合目录》地方志部分合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