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范文预测:懂得放下方得永恒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在非洲,土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
2015年高考作文预测:懂得放下方得永恒。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狒狒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子,刚好够狒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伸不出来了,人们曾经用这种方法捉狒狒。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虽然动物保护法让这种行为已经废除,但是人们人们总会嘲笑狒狒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是,审视一下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懂得放下,方得永恒
非洲土人抓住狒狒的时候,充分利用狒狒的习性——不肯放下到手的东西,因而他们仅用一只小木盒子就将其捕获。简简单单的道理,可是狒狒没有参悟。然而,现实中的人类参悟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吗?正如梭罗所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好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人只有懂得放下,才会得到永恒,否则,如狒狒一样愚蠢。
放下功绩,方得永恒人生。《道德经》中说道:“不自是,故彰;不自伐,固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种种功绩不过过眼云烟,漫漫人生中不过充当淡淡的角色,追名逐利毫无意义。明朝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犯上造反,王守仁仅凭自己招募的三万士兵平定了这次叛乱。然而如此功绩却送给张永,“起兵平叛,本为天下苍生,天下太平,如此而已”。淡泊名利,眷护天下苍生,从不企图功绩,只为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因此,当功成名就之时,也是树大招风之际,不懂得放下,就会丢失生命;选择了放下与释怀,才能被世人传颂,这是人生的大智大慧,方能获得永恒的人生。
放下财物,方得永恒荣誉。钱乃身外之物,财富是一时的,而荣誉会伴随我们走过人生。面对钱财,切不可贪图富贵,甚至为金钱所役使,否则荣誉会离你远去。NBA球星德怀恩·韦德在13-14赛季结束合同到期后,并没有被更高的出价吸引,而选择了底薪留队,为球队留下了更多的薪金空间,目的为球队换取更多荣誉。作为NBA联盟最为优秀的大前锋蒂姆·邓肯他并没有凭借自己的知名度为某些体育品牌做广告获取更多钱财,仅仅想打好球,并无钱财之欲望。他对于钱财的淡然,也使他受到人们的肯定。所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于一个人很重要。钱财并不能伴你永久,但其后的荣誉则会伴随你实现永恒。
放下仇恨,国家方得和平。仇恨,使人们最难放下的,放下仇恨需要理解,更需要宽容。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并没有杀掉害他的万贵妃。尽管从他没出生,万贵妃便想杀害他,而且他的母亲也是万贵妃所杀,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宽容。冤冤相报何时了?朱祐樘明智的举动,从此他改变了大明朝,改变了父亲带给明朝的灰暗,将明朝变得光明了。朱皇帝放下个人恩怨将国家领向了兴盛。中华民族更能放下民族仇恨,发展了国家。二战结束后,我国并未向日本索取任何赔偿,尽管这些赔款是理所应当的,额度巨大的,只为日本帮助我国发展经济,促进国家进步和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倘若中华民族没能放下仇恨,中国也不会有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倘若为了民族的友好而宽容,仇恨就应该放下,国家才得永恒的和平,这一点,也需要被宽容的民族学会感恩,才能实现永久的和解。
懂得放下,需要宽容;懂得淡泊,人生永恒;懂得放下,获得永恒;懂得感恩,换来和平。
修改与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
一是题目“懂得放下,方得永恒”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可见材料审查准确,拟题精准。
二是运用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围绕中心列举事例,展开正反对比论述。
三是论述过程中,从个人,谈到民族国家,从放下功绩,获得永恒;放下财务,获得荣誉;放下仇恨,获得和平,由小到大,意思上层层深入。结尾语言简练,与开头相互照应,深化和升华中心。
放弃低俗,选择崇高
喟然于那修行的苦行僧,他们放弃安逸和享乐,坚定向佛,终成一代大师;感慨于那只身穿越沙漠的旅者,他坚守对生命的尊重,放弃灰心和妥协,终达沙漠的边缘;人生在世,生命苦短,又时常面临着各种抉择,无论怎样,请记住: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坚守,坚守也要学会放弃。
放弃,是一种智慧,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不代表着输掉一切。有时放弃是一种洒脱,是一种超越。所谓的“星期日画家”——高更,就是这样一个智者,当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证券交易员职业与爱好之间的矛盾时,他选择了放弃职业。作为经纪人,刻板乏味的生活阻碍了他用敏感的画笔去描摹那灵光一现的事业。而在当时,社会上名流艺人、百姓大众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热望。他真切感到绘画才是他真正的事业。最终,他功成名就,自由地表达看法,脱离早已熟悉乏味的世俗生活,终成一代艺术大师。不得不说,放弃乏味世俗的生活,潇洒从容的态度成就了高更的艺术。所以,放弃循规蹈矩的生活,才会换来对艺术天地的追求。
坚守,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希望执着追求。坚守是一份责任,源自于对事业的热爱,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坚守,是致胜的法宝,是不竭的动力。伦敦奥运会女子帆船激光雷迪尔级冠军得主,中国队的徐丽佳,就是这样一个坚守事业的人。在帆船不成气候的国家,她毅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和事业,为了在该项目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她坚守了许久许久。然而命运似乎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她患上了过敏性疾病——一种怕日光曝晒、海风吹掠、海水碰触的皮肤过敏症。这对一个长时间在烈日下、海水风浪中训练的她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而她依旧坚守着,每次训练都强忍着皮肤过敏反应,早出晚归,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作文预测:懂得放下方得永恒》(http://wwwunjscom)。就这样,付出最终收获了回报。因此,坚守,是对命运安排的挑战,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的精神源泉。
放弃,是另一种坚守;坚守是另一种放弃。有的人,为了信仰,坚守低调,放弃虚荣,他们登上世界之巅,却依旧低调生活。巴西世界杯冠军——德国队的克洛泽,依旧每天驾驶折合人民币不足10万元的汽车去训练,厄齐尔、克洛斯、格策等纷纷如此;与之形成强烈对比与鲜明反差的是国内的一些所谓“明星”——他们开着百万豪车,有无证驾驶的经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而有的人,为了和谐,放弃个人的安逸,坚守着道德良知的底线。这样的人是可敬可爱的。但是有的人却走反方向——近期不断涌现的“毒星”事件折,射出了演艺界娱乐圈的各种突破底线,没有信仰的暗淡前景。可见,放弃责任感,只为个人享乐安逸,换来的不仅仅是事业的挫折与舆论的谴责。
睿智的放弃,是不断的调整与完善;理性的坚守,是不断地蓄积与储存。两则缺一不可,共同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放弃应该放弃的,坚守应该坚守的,才能开出最美的人生之花。
修改与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
一是题目“放弃低俗,选择崇高”本身就态度鲜明,充满着对比,立意拟题角度准确。
二是:开头排比句引论点;中间三分论点,列举事例,围绕中心论证;结尾排比扣题。
放下杂念,坚守美德
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狒狒不能放下它贪婪的念想,才被人们轻易捕捉,它确实是在坚守,是坚守贪婪的内心,这种坚守实在是不敢恭维。看来,这种杂想邪念的坚守该必须放下,才能从自私自利,贪婪无厌的泥潭中自拔;而真正该坚守的,应该是优秀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
放下执念,着眼现实。很多人走不出过去,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放下自己的执念,微笑的迎接现在。刘备刚开始任用庞统时,见其面貌丑陋,料定其不堪重任,只让他做了县令。可是后来刘备见识到庞统的真才实学时,他果断地放下曾经的执念,重新重用庞统,庞统亦未让刘备失望,率兵伐蜀,为稳定蜀汉政权的根基立下了汗马功劳。倘若刘备仍不能放下对庞统的成见,被执念束缚,那么庞统的一切才华将会浪费在那个小县城中,蜀汉政权更不会快速建立并巩固起来。由此可见,用人应该放下执念,着眼现在,实事求是,对于事业的成功是多么至关重要啊!
放下贪念,走向未来。人都有欲望,贪婪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这贪婪的天性我们若始终不能抛弃,那必将会在权力、地位和钱财等欲望中迷失自己,酿成大的灾祸。两个人在沙漠中满载淘来的金子与打来的水前行,第一个人用自己的一些水换来了另一个人的一些金子,他很高兴,觉得这又是个赚取金子的机会。结果越换越多,到最后临走出沙漠前,他却背着沉沉的金袋,绝望悔恨地渴死在浩瀚的沙漠里,而另一个人呢,则一身轻松,虽然没有了金子,但却拥有了比金子更珍贵的生命,活着走出了沙漠。由此观之,贪念是一朵带有毒刺的玫瑰,如果你始终贪恋她的美丽,死不肯放手,那么受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坚守道德,传正能量。放下执念与贪念,我们的内心还需要填充真理和正义。坚守道德底线,坚守充满着正能量的崇高美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我们有中国好大爷王福顺,有新时代的活雷锋郭明义,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丽,还有最美妈妈。太多太多的耳熟能详的优秀人物,为我们传递着爱心,传递着友善,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坚守住道德和正义,把前辈带给我们的正能量,像圣火一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所以说,把美德的种子洒满大地,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受到核心价值观带来的丰硕果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就会在我们的坚守中建立起来。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的下,他就越是富有。”我认为,其实无论放下也好,坚守也罢,关键要看你要放下什么,你要坚守什么,这才是事物的本质。能理智的放下贪婪邪恶等杂想邪念,坚守住优秀的道德品质,就必然会获得事业的成功,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类的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能得以实现。
修改与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
一是题目“放下杂念,坚守美德”能准确解读材料和文章,立意拟题比较鲜明整齐准确。
二是中间部分,确立三个分论点,围绕中心,或层层深入,或鲜明对比,充分论述中心。
三是开头结尾,语言简练地引用材料,明确地提出中心;结尾引用名言,紧扣文章的中心,再次明确应该“坚守什么,放下什么,”这样做跟实现中国梦的密切关系,收尾照应。
四是举列子有特色:第二段事例以正为主,反面假设;第三段正反对比;第四段正面组例。
放弃,另辟蹊径的智慧
人生在世,有太多太多的诱惑,吸引着我们去追逐,不懂放弃就只能在诱惑的陷阱中丧生;人生有太多太多的欲求,不懂放弃就只能任欲求牵着鼻子走;人生有太多太多的无奈,不懂放弃就只能与忧愁相伴终生。因此,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诸多包袱,轻装上阵,安然地迎接生活的转机。
该放手时不放手。非洲土著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他们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装上坚果,开一个刚够狒狒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拿不出来的小口。人们用这种方法捉狒狒,是因为狒狒的秉性就是贪婪——不肯放下已到手的东西,因为这个秉性被人类识破,所以狒狒常常被人类捕捉。仔细想一下,狒狒有些愚蠢,只要一撒手,就可以溜之大吉,可它们偏不这样做。问题就出在狒狒们太贪心了,在该撒手的时候没能果断撒手。有时候,人类不也像那些傻傻的狒狒一样吗?那些贪念一旦被贪婪者抓住,就不放手并赋予实施,前铁道部长刘志军等一些贪官不就是这样吗?把党和国家的权利,当作敛财的工具,大肆贪占公私财产,不是为生活所迫,而是为贪婪付出惨痛的代价。陈毅元帅说得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主动放弃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要懂得如何放弃。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去找食物,蚂蚁甲顺着墙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蚂蚁乙看到,就绕过墙到了另一端,等到蚂蚁甲爬过墙时,蚂蚁乙将食物吃完。蚂蚁甲秉着永不放弃,一条路走到黑的固执让自己失去食物。现实生活中,很多事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有结果,必须学会放弃,另选他路。困境之时要懂得转弯,别忘了人生还有“第二志愿”。硬笔书法家张文举,原想做一名作家,可努力多年,没有一篇文章变成铅字。29岁那年,他收到总编的退稿信:“你很努力,可是你知识面狭窄、经历苍白。但从你多年的来稿发现,你的钢笔字写得越来越出色。”他从中得到启发,从作家理想的“第一志愿”转到了成为硬笔书法家的“第二志愿”,最终赢得了成功。因此,在人生十字路口上,只有懂得转弯通行,才能取得成功。轻言放弃是弱者,不言放弃是愚者,懂得如何放弃才是智者。
柳暗花明又一村。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教学和研究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作出客观的分析:“我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幻小说家。”于是,他毅然告别大学课堂和实验室,专门从事写作。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放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学会放弃会让人冷静反思,走适合自己的路,开辟人生新起点。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它往往会使人生得到意外的惊喜。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懂得人生转弯是睿智的选择,也是开辟成功的另条途径。
修改与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
一是题目“放弃,另辟蹊径的智慧”也是论点,观点鲜明,紧紧抓住材料和文章的核心展开论述。二是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角度,围绕中心,列举事例,展开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三是开头结尾语言简洁,相互照应,深化和升华文章中心。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1
初读《林清玄散文集》,我感受到林清玄清淡隽永的文章精华,犹如一道清泉,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尘、开启心智。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会心便是契会于心,是将执着的分别之情超越,融会入以乘的心地,在无言中冥合真谛。
翻开书页,将目录扫视了几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发芽的心情》,初看这个题目,心中充满疑惑:植物发芽怎么还会有心情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摘收水蜜桃和水梨,那时候也已是冬天了。过了一个月后,果实摘完了,我却爱上了那里的风土,经过果园主人的许可,我可以在仓库里一直住到春天。摘完的果实还要剪枝,等到春天,我要离开了,可在走时却看见两棵果树没有发出新芽,枝丫枯干,它们已经死了。我觉得很疑惑,便问果园主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细细品读这篇文章,这一篇探索人生真谛的随笔。看看问题,再看看文章,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从年轻人的角度而言,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往往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而在挫折面前却经不起考验,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作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一个人取得成绩固然重要,或者说是一种财富,但在受到挫折时,就很少有人认为也是一种财富了。他认为:“一个人假如一生都没有成功过固然痛苦,假如不幸没有失败过也不开心。没有失败过和没有成功过,其实都一样,未能真正领会真实的人生。”于是作者把体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作为人生的重要经验。对于没有体验过失败的青年人,在某种程度上“求败”,迎接各种磨难,甚至比取得成功更重要。
只有失败之后才会有求得“发芽的心情”,求得将来的更好发展,这对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我想到,人世间的波折其实也和果树一样,有时候我们面临了冬天的肃杀,却还要剪去枝,甚至流下了心里的汁液。有那些懦弱的,他就不能等到春天,只有那些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繁叶满树,然后结出比剪枝前更好的果实。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的天空不可能永远的阳光灿烂。面对人生、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慎重,必须认真对待,充分考虑一切问题,认真做好工作的每一环节,周密细致地制定我们的计划,慎重确定我们的一切应对措施,预防任何坎坷的到来、任何挫折的降临。这样,事到临头,我们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茫然失措。
一旦真正的坎坷来了,挫折到了,我们大可不必以为天塌下来了,世界的末日到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笑迎一切挑战,面对一切挫折,将风浪与挫折抛在身后,闯过去,前面必定是阳光灿烂,前面必定是坦荡如砥。
我们若一直盯着坎坷、盯着挫折,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前途,走不出心里的阴影,那么,坎坷与挫折就会被放大,就会像山一样地压倒我们。
举轻若重,我们慎重地对待一切。
举重若轻,我们轻松地面对世界。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2宁静的夜晚,幕色渐深沉,泡一杯清茶,独坐在一盏散发温和光线的台灯下,和着淡淡墨香,静静地阅读着《林清玄散文集》。此时微风习习,四周一片安详与静谧,不知不觉我已经静下心来,走进了林清玄那淡雅清新的“禅语”天地。
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书的目录所吸引:《暖暖的歌》《发芽的心情》《黄昏菩提》……。迫不及待地欣赏完第一篇文章,我已深深地陶醉在林清玄散文中独有的清新气息中,品哲学之理,听禅经之音,感觉是那么美妙。他的文章犹如一道山泉缓缓流淌我的心中,他的文字犹如一股真淳的凉风慢慢安抚我浮躁的心灵。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安静与空灵转动,专注于字里行间的温柔,我仿佛听到一位禅师低低柔柔地说教着禅意,清淡而温婉,我的心里洒进了阳光的温暖。
我喜欢读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香,如一缕莲花般的沁香又如现代繁杂人世的净土,走进他的文字,豁然开朗,放下杂念,起伏跳跃的心儿也就此慢慢静下。正如《黄昏菩提》中写到:“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凡是人就会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感恩这人世的缺憾,让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温暖,让我们走出匆忙或无知,找到生命之泉。”林清玄用清雅真挚的文字普宁众生的心灵。他的文章似春风吹散人们心里的阴霾,乐观面对挫折,他让每天忙于生计的人们能放慢匆匆的步伐,细观花开静听雨声,体会人生的丰富多彩与不虚此行。他的笔风细腻与淡雅让我震惊,一个阳刚坚毅的男作家竟丝毫不逊色于当代女性作家的婉转与柔情。刚柔相济被他用文字诠释得恰到好处,宛如一片花瓣落在水面泛起微微涟漪,留下无尽的遐思。
我喜欢林清玄的散文,平易近人中又有灵光在闪动。林先生是一个徜徉于文学海洋里的修行者,他的心境纯洁,他的文章就像一幅素描,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纷繁复杂的人的心底世界。我惊羡于他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几句平淡而隽永的话语,却是精灵在灵活的飞舞;几个简单朴实的生活小故事,却足以让人一遍遍反复拜读,去倾听林先生的心声,去寻找自己一路走来和他相似的身影。看《心里的百合花开》:“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林先生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篇散文所展现的也正是林先生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一株小小的野百合,一个小小的心愿,为了心中美好的心愿无比执着与坚韧,一朵小花演绎了一段美丽的感人故事,净化了无数颗澎拜的心。
夜色更深,轻轻将书合上拥在怀里,闭目凝神,空气中似乎也弥漫了禅的气息。“世事离戏一步远,人生离梦一步遥。”我们细细欣赏着林清玄散文的文字魅力,让这些素静充满禅意境的文字把我们的心灯点燃,将心底照亮。接受阳光的温暖穿透与微风的凉爽轻拂,让我们和《林清玄的散文集》一起静心听禅语,素心勇向上吧。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3“我们被外境的迁动就有如对着空中撒网,必然是空手而出,空手而归,只是感到人间徒然,空叹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罢了”,“这社会最缺从容与有情,由于缺少“从容”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见识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到乾坤朗朗、情趣盎然之人”,这皆是出自作者林清玄之口,他感叹人生,心忧世界,在他的眼中终究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林清玄在自序中写到作者的终极追求是向外不断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向内不断触及心灵更深的感动,作家因为留下了作品,保留了时光,镌刻了情感,才使这一切逸去的,留下了余音遗响,活色生香,而他固是亦然。
月光下的喇叭手,冬夜寒凉的街心,月亮很明,月茫冷溯,街道空旷,此时一位喇叭手用那生满斑锈的伸缩喇叭奏起了那故乡的歌。可越是思念就越是恐惧,时间在这似乎只是个数字,三十年戎马,故乡在枪眼里成为一个名词。平淡的话语,简单的勾勒,一个因思乡而夜吹喇叭的喇叭手跃然纸上,试问那深沉的乡愁无法说出口时该为之奈何?只有用一斟浓酒咽其下肚,最终还是归于平淡,作者视平淡为清欢,在清欢中又杂入些许深情,使其“有味”。作者擅长从平淡的生活体悟深沉的情感,从这深沉的情感中又折射出不平凡的人间。一篇篇散文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或大或小或深奥或浅显,无不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从而给我们以启迪,让人不由轻叹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此书中最令我感触深的便是他的《家家有明月清风》,在文中他提到幸福的深刻含义——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一线,彩虹当空,这种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东西,犹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或许幸福很难,因为它需要一颗在这繁杂的社会中仍坚守从容与有情的心,或许其实幸福也很简单,它存在于每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只待你去感悟,毕竟生活的本色不就是清欢吗?只看你如何将它烹得“有滋有味”。
难道这世间只有高洁之人才具有情与从容吗?不!这道理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非独贤者是有心也,贤者能勿丧耳。试问,在这繁杂世间有多少人因钱财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失去为人之本?又有多少人在权利的追逐中,失了那份应有的从容!每一次将那有情与从容的“暂且放下”都似给心灵蒙上一层灰纱,一层灰纱或许薄但一次次的放下足以让你的心暗无天日,让你无法去感悟那喇叭手心中的乡愁,更无法体会那平淡生活中的幸福。
手捧一本《林清玄散文集》,倚于阳台的栏杆,轻抚书面,一个个的字、一句句的话洗去了心灵的污垢,心中烦忧也渐渐消融。是的,这是一本能抚慰人心的书,恬淡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不经意间让人静心沉思,使原本浮躁不安的心旋即安定下来,解开心中的锁,卸下心上的负担。
似水流年,总喜穿心而过,清浅岁月,在平淡岁月中日渐湿润。请相信,人间有味是清欢,愿你在繁杂社会中仍能从容而有情,淡然走过这有味的人间。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4题记:早晨的天空有着丰富的颜色,早晨的空气有着清爽的感觉,将那些潮湿的生活片段晾在最灿烂的阳光下,让那些不愉快的心情片片展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菩提是佛教当中的圣树,菩提的本意是一种领悟,一种生命的真谛。一颗柔软的心就是菩提,一片润土的落花就是菩提,一种真善美的感悟就是菩提。菩提树比我想像中的要坚强,纵然有着冬天萧条与空寂,但也未尝不是努力站立,长出干净的新绿,有着一种对新生无比追寻地力量,萌发的不只是绿芽的蓬勃生机,更有着芽儿那片片舒展的心情。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觉晓到有一种奉献叫无私;从“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来秋,误入藕花深处”觉晓到有一种快乐叫洒脱;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觉晓到有一种寂寞叫离愁;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觉晓到有一种仕途叫艳羡;从“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中觉晓到有一种爱恋叫凄厉。
一片叶子中的领悟就是一棵菩提,一首诗中的意境,就是一棵菩提。玟瑰固然娇媚,文竹固然高雅,但都躲不过时光的摧残;木槿固然精致,紫薇固然温美,但都经不起命运的玩弄。只有菩提,因突破了红尘中的一切欲念,方成为一块永恒的净土。除去杂草,种满菩提,每个人的心都应如此——种下一片菩提林。
三生石圆三生梦·轮回。
三生石——记录了前世,今生与来生的种种恩怨情愁。不管是否有着三生石,我们都可以把它当成自己对轮回的一种信念,一种对于生命永恒的诠释。
三生石,一个浪漫而又令人动容的传说,不管是否真实,许多朋友以三生石做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佛教里认为有情欲就有轮回。而林清玄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说:“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轮回的束缚。”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轮回。而我想轮回并不是一种堕落,而是一种新生的彼岸,轮回是一种新陈代谢,是一种念念相续循环往复,或许不只是人在轮回,世界也在轮回。我们看不见月亮,并不代表月亮没有了,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一片云从头顶掠过,不久逃出了我们的视线,这也不代表云儿消失了,而是它要向更远的目标航行,这都是轮回。
轮回并不可怕,只是人们习惯把它加上鬼怪的阴影,而蒙蔽了我们的心。
当我们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是否忘了自己的旧精魂,是否只是无知地追寻欲望?
有时候,一首诗,一位古人,感觉上竟像相识很久的知已;甚至有时候偏爱一种颜色,一种花香,一种声音,却完全说不出理由……或许这就是轮回的最好解释。
读着林清玄的散文,心境似乎也同时受到洗礼,说这是《林清玄散文精选》还不如叫它“清醒记”,边读,边整理自己零乱的心情。整本书扬溢着佛学的色彩,似乎也走入了佛教这块不可逾越的圣地。
阳光下,历史的长河泛着金光,生命的绿树萌发新芽……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5以前的我,认为散文只是一种无趣的文章。觉得它没有小说那样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剧本那样幽默搞笑的点子。 可是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在图书馆里我和一位同学在找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可就在一瞬间,在我身后的一本散文书掉在了地下,我想要捡起它,那位同学就说到:“咦,你平时不是不喜欢看散文的吗?你就换换胃口呗!”我只好点点头。
自从我看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散文书,就喜欢上了散文。其中散文中的许多语言,令我刮目相看。值得我去品味,值得我去欣赏。图书馆里读的最多的也是散文,其中最喜一爱一林清玄,钱钟书,朱自清,沈德鸿的文章。读林清玄的散文就像闻到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荡涤心灵。总能让你对人生有所感悟。喜欢林清玄的散文还 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喜欢他书中的淡雅与脱俗。读他的文章虽然有时会有淡淡的哀伤,但是,哀伤过后更是对人生深刻的认识和启迪。这世界虽然富贵短暂,但只要我们愿意坚持一些更恒久的价值,就会发现还 是有许多事物愈久愈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一浪一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有人常说,人生有三种美:人品美,心灵美,外表美。但是在我看来,外表美是最最没有价值的。自从读了《林清玄散文集》之后,我发现,只有人品美和心灵美同在,才是真正的美。这种美是一般人不能懂得的,只有深深地体会,才能发现一些人深处的美丽与善良。而这种美,只有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才能体会到。
其中,在《林清玄散文集》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它叫《生命的酸甜苦辣》。这篇文章虽然在这本书里面并不是特别的出色,但是这篇文章在我眼里十分深刻。每一种植物,都有它自己的特一性一。酸甜苦辣,就仿佛是人生中的四个调料,甘蔗头尾皆甜,柠檬里外皆酸,苦瓜连根都苦,辣椒则中边全辣。这四种植物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特一性一。有些植物是与生俱来的味道,即使放在水深火热的锅里炒煮都无法改变它自己本身的味道。人生中如果只有甜,没有苦,那也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记得有一天,我与好朋友走在路上,她一直嘱咐我不要在路上看书,可我不听她的嘱咐,一直看书。在路上就摔了一跤,幸亏没有摔出一血来,不然就惨了。想到了这件事,就仿佛自己遇到了人生中的苦,上天想让我嚼一嚼这苦的味道,所以才发生了这件事情。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一张画,一碗菜,一条路上,经历了酸甜苦辣这四种味道才能把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我一爱一它,这本从我二年级就开始有着印象不同的散文书;我一爱一它,这本令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的书;我一爱一它,是因为有着有趣故事的书。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6开始关注林清玄的作品,是从《有风格的小偷》一文开始,一篇文稿间出乎意料的善意的赞赏,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道,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个善良的灵魂。确实,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拿着显微镜去找一个劣迹斑斑的人身上的优点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但是,林清玄做到了。恬淡自然,字间总不自觉透出禅味,小小的故事折射大大的哲理,这就是林清玄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深思人生道理。读林清玄的文章,我那原本浮躁不安的心会旋即安定下来,解开心锁,放下心中的负担。
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遍遍地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细细地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的洗涤方可安静地睡去,一切禅理在梦中参透。
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能够蹲下来好好抱抱自己,但是,请不要放下,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情绪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
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但是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大学,就这么过了三个学期,我又做了什么呢当初的理想呢,我与它的距离又变小么我在思量着,也困惑着。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应对误解,请选取沉默;应对挫折,请选取沉默;应对辱骂,请选取沉默。有时候,解释是剩余的,那时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
他说:“‘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这个世界的水月不再光明剔透了,做为一个渺小的人,只有维持自心的清明,才能在这五浊的世间唱一首琉璃之歌吧!”还是那个淡水河口,但是周围的风景已经变了,不是以前那个美得单纯的河口,“少年时代的情怀与往事,都已经去远了,是镜花,也是水月,由于一条河的败坏,更感觉到那水月镜花是虚幻不实的”。然而,心若仍然是纯粹的,纯净如琉璃,这个世界的浑浊便不会将我们侵蚀,给自己的心留一片净土吧,哪怕你已经看过太多的黑暗!
那一切的水月河歌,虽曾真实存在过,却已默默流失,这就是无常。
是的,也许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
如果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个时候不是最好的春天呢
如果我们有着怜爱、珍惜、欣赏的心,即使在人生的无寸草处行走,也会看见那美丽神奇的一瞥。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7暑假里,我读了《林清玄散文集》。这本书主要写了林清玄在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和林清玄对某些事的看法从而引出的道理。一翻开这本书,逐字逐句地读,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细腻、柔软的感觉。据我所知,林清玄是一位男作家,男作家的作文应该是充满阳刚之气的,但林清玄不同,他的文章格外婉转,丝毫不逊于女作家。这种阳刚与阴柔结合为一体的写作方法,令我难以忘怀。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的文笔多么优美,语言多么华丽,而是这本书的前言,也就是写作目的。前言一共分为五个小故事:“还好,掉下来的不是西瓜”、“酸甜苦辣,各安其位”、“小小的心,大大的世界”和“在挫折中,学习智慧”。这五个小故事都在写各种各样的儿童,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事,其中“小小的心,大大的世界”最令我影响深刻。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外国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许多的愿望,无论愿望多么渺小或者可笑,他们的父母都会选择尊重。而中国的孩子却不同,他们的愿望会在一片指责声中慢慢消亡,非常地保守遵循父母设定好的人生轨迹规规矩矩地前行。
林清玄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认识幸福,比认识世界更重要;关照自己,比关心国际紧迫得多。
林清玄的这番话让我想到了几天前的报纸上写的一则新闻:据一份调查显示,从小就确立志向的孩子长大了有75%几率圆了自己的愿望,甚至有10%的几率被提拔,职位更高,受到了重用,但是从小没有确立志向的人,只有5%的几率获得成功。这则新闻无疑是林清玄这个观点最好的佐证,它告诉了我们,“每个人只有在小的时候确定志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长大了,才会有所收获,有所回报”。
报纸上也曾经报道过,每年面临选科的学生都会很困惑,应该选理科班还是应该选文科班或者去上美术班等等。往往到了最后决定方向的是以后的钱途,而非自己是否喜欢那个科目或者是自己的理想。
为什么有些人学钢琴学得很快乐,有些人很用心学却很痛苦,之间的差异在于你喜欢与否。当你很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算过程是很艰辛的,你也会觉得很快乐,觉得很幸福,因为你在做着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你在做着一件你不喜欢的事情时,就算只是一件芝麻绿豆的小事,你也会觉得很麻烦。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从小喜欢画画,所以我的理想是将来能做一个小小的服装设计师,这个理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是我心里的一个宝贝,一旦碰触到就会觉得暖洋洋的。我想我会坚守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幸福的人。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8故 乡
文中他写到一个浴着光辉的母亲,虽然不是他的母亲,但天下的母亲一般的爱子心。就是一句宝贝不怕,便透露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怀。某些感动就是从这些细枝末节衍生出来的,不必轰轰烈烈,就是那么一句话,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句话更简短粗略,但却实实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真实的触动。父母包容着我们的放纵、任性、坏脾气,也许我们应该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意,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我没有感慨,和父母整天如影随形更没有独自出过远门,没有体会过思乡的离愁别绪。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我忽然就觉得,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意义的多。作者说,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因为那里面承载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不就是如此么?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城市,故乡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久远的记忆,故乡的沦陷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隐痛。难怪古人把“乡愁”唱成了绝响。
书中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阳光,也总让人心安,舒适。那些是字里行间的温柔,那些阳光是作者想要给予读者的最神圣的礼物。那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人世多少凄凉,即使你到了边疆,阳光也会洒在边疆”总是让人莫名地感动。阳光何处不在,如心里的念想一般,去往何处都不会消逝。匆匆流年有爱的阳光到处温暖。
电视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白须飘飘的高僧,静静端坐在蒲团上,说话不急不躁,像一缕青烟。
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许是有流水的声音,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着你浮躁的心。不知不觉间心绪便游走在这字里行间的温柔,穿梭在作者编织着的文字这张网里。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在心灵的湖底里听到了石子入水的轻响。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
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那一亩心田里种一点梦的花。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
你有多久没有开怀大笑过了?
快乐离你远吗?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让我们不快乐的,往往不是什么大事,而是生活中那些细碎的杂念。”
杂念多了,快乐就少了。
余生想要远离烦恼,就需要及时清除心里的杂念。心里清静,才能快乐生活。
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之所以过得不好,不是生活本来就不好,而是心里的杂念太多。
佛说:人生有八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当你身心受苦时,其实是上天在善意地提醒我们:要修心,戒贪,戒惧,戒怨。
你若醒悟,自会云淡风轻,渐生欢喜。
你若执迷,终将身处炼狱,咎由自取。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平和之心不可无,贪欲之念不可有。
放下杂念吧,在干净纯粹的生活里,才能看清命运洒向你的每一道光。
本文2023-08-04 12:30: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