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世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国画是谁的什么作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6收藏

我国存世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国画是谁的什么作品?,第1张

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顾恺之创作的《女史箴图》,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所采用的游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

扩展资料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女史箴图》是集教化与审美于一身的成功典范,并预示着中国绘画由重教化到重审美的转型,由此而言,《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女史箴图》在结构与空间处理上,都已经非常成熟。画面每一段都相对独立,且又前后照应。在空间处理基本上是按主要人物、尊贵人物大而次要人物、卑微人物小的原则,显得稚拙而饶有画意,体现了早期人物画的风貌。

主题人物的塑造,也都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赋予各种不同的动作,人物的动态神情呼之欲出。通过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无疑将两汉以来的人物画创作水平向前推进一大步。

-女史箴图

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称为绢本。绘在宣纸上的字画,称为纸本。

1,绢本画和纸本画主要是看时期区分的。唐五代以前的绘画,就流传下来的作品来看,几乎完全是

绢本的。宋代以后由于开创和发展了水墨写意画,纸本就逐渐多起来了。

2,还有就是看画的内容。一般说来,设色工笔画用绢的较多,水墨写意画用纸的较多。

3,古代国画有纸本也有绢本。绢在纸的前面发明,在没有纸的时候,古人都是使用绢或者丝绸,麻

一类的东西。在纸发明之后,还有一段技术不成熟的时间,纸走向成熟和普及比绢晚很多。所以现

在我们看到的古代国画大多是绢本。

4,绢本画的特点:用绢画时,错了的话可以洗掉重画,不浪费。绢的画出来效果比较好,保存时

间长。但是装裱的时候要找好装裱店,不然裱出来会皱。在明清时期,纸本比绢本要多很多。

5,纸本画的特点:纸张在不断完善之后,质地匀细,外观洁整平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达到

较高的水平。不论作书或绘画,都能表现出作品的神采。

扩展资料:

绢:史游《急就篇》“绢,生白缯也。大丝曰绢。”这就说明绢是生丝织物,蚕丝缫成后即织而为

绢,性坚挺而有毛,不吸色墨,必加汁液米浆方吸色墨,但仍为生丝织物。熟绢必经煮练尽去纤维什杂

以及蚕的液体。其软如绵,吸没便化。我国的丝织业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远在皇帝时期。

绢本画:中国画用绢有生绢和熟绢两种。生绢功能像生宣纸,色或墨画上去简单渗化。熟绢上

过胶矾水,像熟宣纸,运用起来比熟宣纸感受细腻润泽。保管时要密封好,避免漏矾与虫蛀。

中国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是《五牛图》,其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

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参考资料:

-绸绢画

-国画

《浴马图》绢本设色画,纵281cm,横1555cm,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赵孟頫画马始学韩干,后学李公麟。他曾在《人骑图》题跋中写道:“吾自小年便爱画马,尔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赵孟頫画马取得登峰造极的境界完全靠天分加上勤奋,他在《人骑图》的题跋中写道:“画固难,识画尤难。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故颇尽其能事,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世有识者,许渠具眼。”可见一斑。

《浴马图》描写的是在盛夏的郊外,一泓宽阔的溪水,潺潺流淌,清澈透底,溪边河岸上梧桐垂柳,茂密成荫,有骏马十四匹,奚官九人。画面色彩丰富且明快,生活气息浓郁,马的花色、姿态各异,奚官穿戴和行为不同。

1、人物、马匹采用唐代画法。画中人物的幞头、服饰的圆领窄袖都是唐人的装扮,人物丰腴不臃肿,设色匀厚而不粉腻,这是唐代人物画的特点。

而马匹结合了韩干和李公麟的画法,兼而有之。比如:马的鬃毛与尾巴画法就是采用了唐代画马技法,利用近似平行的曲线按照一定排列顺序画之,然后用色渲染,极具装饰性,这是唐代画马明显特点。

2、山石和草木融入宋代的画法。既有写实成分,也有较强的宋人绘画风格。能做到在大处洒脱的放笔,又能在精微处一丝不苟,所谓收放自如便是善于取法之写照。比如:山石笔法沿用了北宋风格,而在渲染上则又有唐代风格,山石质感坚实且平滑,用淡墨线勾画轮廓,用稍浓的墨色强调突出结构。皴檫不多,用法比较灵活,既有董巨画派的皴法,又有李郭画派笔法等等。

近处水草画法源自宋代花卉技法,多用双钩法,设色细腻饱满。远处水草则以中侧锋直接画出。

柳树用双勾并设色,渲染时分阴阳向背,纹理组织细腻,有宋代画风格意趣。

丹青雅绘慕南山

张有先生年逾古稀而精神矍烁,长发阃于脑后,亮额隆鼻,浓眉垂耳,目端而淡,凡事不喜与人争,丹青妙笔,国学精深,有古人遗风。观之有似曾相识之感,遍思不得其解,偶观先生近作,始悟先生所似何人也。

《采菊东篱下》乃张有先生又一佳作。画中陶渊明宽额袒腹,悠然回望,荷锄负箕,采菊而归,简劲笔墨绘出陶公流风余韵,而泼墨如烟,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营造出南山妙景,面面生动,凸显流风余韵,整幅小帧汇情与鸟树山林,融心与天地自然。先生自得之情横溢,菊香绕膝芬馥或似可闻,南山清幽高远或似可见,先生超俗淡泊或似可感,斗方之中尽抒其意,闭目静听,犹随之入超然之境,离世脱俗,再无欲无求也。

陶翁绝世佳句流传千古,却不敢妄断世人皆明其中意。今视张有先生画作,再吟陶潜《饮酒》诗,其中真意豁然可得一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浮于闹市,无视嘈杂,心境纯捻竟无车马之喧。黄昏之时,得采菊望山之乐,于晚霞普照之中观倦鸟归巢,此情此景充于胸臆,或可载千万长卷亦不为过,唯心远始见地偏之意,唯淡泊名利方得精神平和。舍得舍得,舍即是得,非舍难得。舍功名之追逐,得布衣之闲适;舍利益之执着,得素心之淡泊;舍污浊之企欲得闲和之气象。大隐隐于市,无非心无旁骛,清静自得。于诗者,描写易,言情难;于画者,形似易,神似难。陶元亮公淡泊功名,只求遗世独立;张有先生不重物利,只求心之安乐。二者诗画皆由心生,乃为空明无碍本真意境之投射!诗如人品画亦如人品,于诗于画可明作者之心、之情。虽形式各异,然精神归于大同,追逐虚灵胸襟,超然玄境!置身心于自然,汲天地之灵气,悟宇宙至理,发生命之真性情。诗者画者心处一境,虽届时空弥远,然心亦相通!

魏晋风流,源自老庄,清谈固其志,酒药冶其趣,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纷纷华丽登场又黯然而退,历经百载而已,却以颖悟、旷达、真率留下百世欣羡。期间豁达者惟推陶公一人耳。晋人简淡玄远,“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且不为外物所累,率性而为,历代难与其相提并论。此情此境于陶诗亦可见一斑。先生谥号靖节,并非标榜逃离闹市以求耳清目明,而是身处闹市却不夺其心之高洁。晋人之美,于生活讲求自然随性,于人格讲求静虚淡泊,于山水讲求潇洒心境,于诗文讲求造诣脱俗,于绘画讲求神韵自由,于道德礼法讲求真情真意。七贤之首的嵇康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句,超然玄远之意趣令人叹为观止。画绝、才绝、痴绝的顾恺之论画时却叹曰:“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一语道破绘事圭臬。郭静纯有诗句曰:“林无静树,川无停流”,王羲之曰:“从山荫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空灵心境中折射着自然之玄妙,缘有热爱自然之高洁胸襟,始得山水之乐。晋人不滞于物,其不拘一格之个性更显风神潇洒。王子猷雪夜兴来,剡溪访戴,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大司马恒温尝谓谢尚“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天际真人为晋人之理想人格,亦为理想之美。晋人之艺术境界基于其意趣超然,生机活泼,尊重个性,更在于自然、哲理之不倦追求。虽超然物外,却未能忘情。”

古人游山乐水,为真性情所向。当年王右军去官后,与东土人士营山水弋钓之乐。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陶公亦有诗云:“少无失俗韵,性本爱丘山。”重点就在于一个“本”上。古人不爱名利,随性退隐避世,今人多为世事牵绊,难逃浮世之嘈杂。况今人嗜财如命,唯利是图,为蝇头小利辗转难眠,更无提心之淡远,情之空静。因而世人叹心之疲惫、念之污浊。吾曾于黉夜独自漫步,月凉如水,万籁俱静,独立于旷地,仰苍穹之辽寂,闻呼吸之律动,渐入佳境,觉心神空灵,通宇宙之万象,念常时之奔波劳碌,方觉此境难求。吾因此感曰:佳境常在,然非人皆可得。尝谋划古稀之年得一依山傍水之所,安享天年。然知事实难料,怎可期晚年遥远之事。或曰:“怎可得清净之身?”却忘记陶公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恰如张有先生云:“绘者,吾之快事也,何来寸长尺短之争?名利,身外之物也,不屑蝇头斗米折腰,但求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也。”世人皆向往心安乐之生活,奈何于身外找寻超脱之法,若心难安,则置于穷乡僻壤亦难舍于物利追逐。唯舍觊觎执着,方得安乐快活!

如此心境显于外物,则外物之韵调尤其隽秀深长。陶潜随心而动,于农舍古刹寻找心神之契合;随情而动,于归鸟夕阳处得宁静之慰藉;陶潜爱酒,便倾其所有换酒酣饮,好不自在!如此随性之生活为世人所慕,如此自由之精神为世人所向往。然视前人之潇洒,对比今人之矛盾,并非人人皆可至如此境界。万念由心生,淡泊方得大自在!理虽明,道难至。混迹于浮世,万事皆有为,劳心劳身至身心俱疲。吾亦心向桃源乐、田园居,奈何难脱于世,且心亦难明,今观张有先生画作良久,退而思之再三,嗟叹张有先生之明志淡泊,境界非凡。至于南山采菊之境虽难得,吾亦思而慕之,心向往之,恨不一遇也。

我国存世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国画是谁的什么作品?

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顾恺之创作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