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人怎么读小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人怎么读小说?,第1张

中国古代是没有的,通常我们在看电视剧或**里的那都是骗人的。现代标点符号起源于西方。

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一般简约概括为“句读”。句,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句号,有大中小之分;读(音dòu),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逗号。实际上,在中国的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上,前人用过的标点符号绝不止于这两种,但终究没有循序积累发展为一个统一规范的体系,甚至连“句、读”两种符号的分工亦无定规,甚至未必使用。现代的中国人,如果未经专门训练,捧起未经现代标点的古籍时,即便能凭工具书去认字,也很难过“断句”这一关,问题就出在没有或太少标点符号上。

胡适在1916年发表的《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第一篇系统完整的科学论文,此文的主要历史贡献有:⑴提出了划分句读符号(点号)和文字符号(标号)两大系统的初步设想;⑵阐明了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的重要地位;⑶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符号系统;⑷条析各类标点的使用方法;⑸梳理了句、读、顿三者的关系。1919年以胡适为首的六位学者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第一部政府颁行的标点符号方案。

慢慢看,一般断句的地方大多出现语气词,古文能力可以的话,出声读读大体能判断出来。别着急,毕竟古书跟白话文不一样,耐心点。

如果看着眼花,可以那个长条东西遮盖一下,这样就不会读错行了,呵呵,一点小经验。。希望有点帮助~~~

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面是诏书的内容。

我们在看古装影视剧时,经常能看到一个太监装模作样地展开圣旨,扯着嗓子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是一个笑话,因为编剧导演不太懂如何正确断句。

很多人并不知道古代的文字资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如果你能接触原版古籍就可以发现整部书居然没有一个标点符号!但古人在读书时是要断句的,他们是靠“之、乎、者、也……”这类虚词来断句,标点符号又叫“句读”,是直到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时才出现的。

如果不是新文化运动,我们今天或许还在满口之乎者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什么要断句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一个典型的主谓结构句子,主语是皇帝,奉天承运是皇帝的修饰词,表示皇帝是秉承天意天命的皇帝;谓语是诏曰,是个动词,意思是“下诏说”。

综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秉承天意天命的皇帝下诏说:后面是诏书的具体内容。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无疑是错误的短句,贻笑大方。

古装影视剧还有一个错误,就是任何一个朝代的太监宣读圣旨都是这一套开头。

事实上,如果你能接触真正的皇帝圣旨就会发现,在明朝以前的圣旨诏书是不存在“奉天承运”这四个字的,只有“皇帝诏曰”,甚至直接就是“诏曰”。

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把“奉天殿”作为朝会大殿,为了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秉承天意、真命天子的身份,便在圣旨的“皇帝诏曰”前记上了“奉天承运”四个字,清朝著名学者俞樾曾在《茶香宝续钞》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并明确记载:“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

我们要首先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中文在头一开始就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籍没有标点符号。其实标点符号的流行,也就是近两三百年的事。

那么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在心头升起这样一种疑问,“没有标点符号,古人怎么读文章?”

古人采用“句读”的读书方法。

古人读书的时候,第一件要搞懂的事情就是“句读(judou)”。句读就是读古文的方式,俗称“断句”。在《三字经》里对学生就有明确的要求:“明句读”。《师说》里也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的句子。

就好像很多人一辈子都《红楼梦》每一次都能读到不一样的意思。古人反复读一本书,却每次都能读到同一个意思。这也就是因为他们长期接受”句读“读书法的锻炼结果。

”句读“的读书方法究竟为何物?

句读的断句方法在汉代以前的古书,多为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而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就交给了专属的语气词。比如“知”、“乎”、“者”、“也”、“焉”等。

汉代之后的古文,由于大量引用的句式减少,格式更加灵活。则通过“通读全文了解大概意思;抓住关键中心;理清脉络,点断句子;最后通读。”这种方法来读。

其实在活字印刷术出来之后,明清时期的古文刻本,开始用“句读”标注。也就是说一句话没有说完,那么在字的后面都要加上一个“、”。当一句话说完了之后,在旁边画上“。”。这就是我国最初标点符号的起源。

在古代不明句读是要闹出笑话的。

古人因为不明句读的笑话,最常被引用的也就是“下雨天留客”了。

说的是有个人去朋友家玩儿,不巧下起了雨,客人回不去,那么就只能留在房子主人家。可是房子主人却不欢迎人留下,于是就写了“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这几个字。想让客人看到字知趣而退。

当然我们都知道,后来客人非常聪明,拿起笔在这句话上加了几个标点,改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就安心的留了下来。一句话因为拆解方式的不同,变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这句话也作为句读重要性的经典案例广为流传。

标点、段落、章节的出现:

说完了“句读”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再探求一下标点符号的推广。因为不光是中文,英文、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再头一开始也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标点符号的产生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的结果。在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这个时候书籍大量印刷,变成了一种商品。

但是很快问题出现了:书很难读,很难被大众轻松接受并广泛购买。为了使读书更简单,欧洲市场发明创造了标点,并在全球广泛应用。

演化到后来,分段和章节也出现了。这使得普罗大众读书效率倍增。因为在最开始,古人的书是没有分段的,也没有章节。虽然听起来骇人听闻,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本书,不光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段落,甚至章节也没有。那读起来想必是异常艰辛的。

标点在语文文字学科里基本上不会专门教。但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有时候会带来大麻烦。比如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的这个片段(此处放影片),略过。加不加标点,人的命运就会有相当大的差别。

我们在阅读古籍的时候碰到没有标点的白文怎么办?该怎么断句是个大问题,断错了照样会误解古人的意思,并且有可能以讹传讹。那么应该怎么正确地进行标点断句呢?

标点从来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这个马融已经是个经学大师了,但这个《汉书》出来之后很多人都读不懂,不知道怎么断句。这个马融,专门跟着班固的妹妹班昭来学习怎么样读汉书。鲁迅也有一段话。

说这个标点古文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非常困难的事。

鲁国的哀公问孔子:“我听说这个夔他一只脚,这个事可信吗?”孔子说:“夔是个人,为什么一只脚呢?他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异,只不过夔这个人他通晓音律。所以尧帝说有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让他做了乐正。”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夔有一,足。而不是说夔有一足。这个断句它是能够产生非常大的意思差异的。断不好,这个夔就成了残疾人士了。那么我们怎么样去标点古文呢?

一、识字辨意是前提

首先要识字辨意。在中华书局有这样一个本子是这样断的。

第一句话实际上是不通的。我们现在“作为”是一个词,但在古代它不是一个词。《说文》说:“作,起也。从人,从乍。”这个作就是起来站起来的意思。

《论语》里面有“舍瑟而作”,就是把这个瑟放在一边,然后站起来。

《礼记·曲礼》上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该什么呢?应该是:是故圣人作,为礼仪教人。就是圣人兴起了制作了礼这个制度,来教化人。

二、要熟悉文言语法

我们要知道这个断法,在语法上讲不讲得通。在《论语》里有句话,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断句法。

①《论语·乡党》

就是马着火了,孔子退朝之后就问伤人了没有?接着又问马。那么有人说这样断句体现了孔子的博爱精神,不仅关心人,还关心动物。

不,单独断句,是说有人回答了不。没有 没伤人。接着又问马。这也是体现了孔子很爱护动物。那么这两种断法行不行得通?

首先来说第一种,我们只要调查一下就会发现,没有这样的断法。这个乎,作为语气词,后面不会再跟一个否,不会再跟一个不,没有这样连用的。

第二种伤人乎,我们可以调查上古的文献,基本上后面也不会再跟这个否,从语意上也不是这样的。因为孔子他的思想是重视人,人是最重要的,是天地间最贵的。

③正确的断句结合语法,结合文意应该是:

伤人乎?不问马不关心马的事儿,只问这个人伤到了没有?

三、会利用文言虚词

例如像这个曹植的《与杨修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有这样的标点断句。

《与杨修书》

相与夫街谈巷说,这句话是不通的,因为这个夫一般是做发语词的,所以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把这个相与断在前边儿,这个夫它作为一个句子的开头,这样断: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我们看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左传》

这个断法也是犯了类似的错误,应该把这个夫和唯善连在一起。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其实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利用夫来断句的办法。他们总结的规律是什么呢?就像刘勰说的。

这个夫惟盖故,他们是放在句首的。乎哉矣也,他们是放在句末的。

四、要掌握行文特点

要熟悉这个文体。比如说有人把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进行了这样的断句。

好像有点楚辞的味道,但是楚辞有没有这样断句呢?是不是每句话都是兮结尾的呢?实际上不是的。楚辞的兮往往是在句中的,所以它的正确断句应该是这样的。

五、要了解古代的文化常识

比如《自治通鉴》标点本有这样一个断法。

这个郡国,每个地方都举一个孝廉,就是一个人。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

在汉代这个孝廉是分开的。

颜师古注:“孝为善事父母者,廉为清洁有廉隅者。”就是孝和廉,他是两个人。所以我们《资治通鉴》的这句话应该是断开的。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就是每个郡国要举两个人。

六、要考虑情理通顺

《资治通鉴》描写赤壁之战,有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华书局1956年版是这样标的。

好像是说这个土崩瓦解了,士兵都把这个盔甲武器扔掉了,大家争相投水去死。我们想一想,死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怎么还会争投水死呢?这个与情理不通。那么怎么断才通呢?

应该这么断,在水后面断开。

就是投到水里面,但是不会水的也很多。而且这个江流很急,那么会游泳的人,他可能在长江里面也会淹死,所以死者十余万。

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古人的离经办志的工作,就是要能把没有标点的经典文献,加上标点分开来读,把这个意思显现出来,这样的工作也是一项基本功。像章黄学派的大师黄季刚先生,就手批了很多白文经典,我们现在的这个《十三经》也是参考了黄侃先生的批注断的句。所以我们要想读懂古代文献,除了阅读其他人的标点,我们自己也应该掌握标点的基本功,同时还应该掌握基本的音韵知识。因为古代汉语说到底还是语言,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文字说到底,还是要传达古人用声音表达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古代的声母表三十六字母。

古人的书籍文章,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是有“句读”(jv do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用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一般有点文化的人,也逐渐适应了这种读法。就是这样,也没有影响古代文化的发展,但是不利于普及。 例如文章靠每句尾的文言虚词断句;骈文靠对仗断句;诗词格律靠韵脚和当时的曲谱断句。

之前看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和其他的古典名著,都存在不同的断句问题,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终于明白了——古文都是一文到底,不用标点符号,注意不是没有,而是不用,“没有”和“不用”是两回事。为什么不用?因为文章一经圈点,文气就断了,正如人的三焦之气本是通畅的,如被截断气机就滞涩不通一样。文章是有生命的,有眼有气,文气一断文意就僵了,文章就死了。一部《论语》一辈子都读不厌,每年读都有每年的理解,每次读都有每次的体会,句读一变,整个文意都大变,所以不能断死。

句读的基本原则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没有结束的文句叫做“读”,用点来标记,古人常用“可圈可点”一词,赞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业。

句读点错了,常常闹笑话、出歧义。例如当年批孔运动,常用《论语》里面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话来说事,说孔子为专制帝王帮忙,推行愚民政策。还将老子拉过来陪绑,因为《老子》中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知,强其骨”的话。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是他把教育从贵族的殿堂推向民间,才有后世的社会教育,这是孔子的伟大贡献。孔子是有教无类,要将所有人都教明白,如果要“愚民”,他又教道谁去呢?这从道理上都讲不通。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呢?断句断错了。孔子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懂道理,就随他们去,为政者不要没事找事;老百姓不懂道理,就要教育他们,这是为政者的责任。同理,孩子听话,父母就不要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挑剔;孩子不听话,父母就要好好地对他进行教育。

你说的“断文”就是“断句”。古籍没有标点符号,需要自己断句,而现代人读到的文言文,大多已经用标点符号断开了。你引用的这段文字,已经断句,标点符号处就是断句。

停顿指阅读时的节奏变化,即一个句子中的若干小停顿,也叫“划节奏”。基本方法是:将句首发语词分开;将主、谓、宾分开;将容易误解的单音节词分开;在省略成分处停顿;将意义独立的词语分开。此文可以这样划分: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卷皱)/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人怎么读小说?

中国古代是没有的,通常我们在看电视剧或**里的那都是骗人的。现代标点符号起源于西方。 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一般简约概括为“句读”。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