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唐纪》的翻译
释义: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瑀说:“我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我就问他原因。
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我靠着弓箭平定四方,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况且天下事物,岂能全都知道?”
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政治上的得与失。
原文: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字词解释:
(1)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
(2)谓:对说,告诉。
(3)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老师。
(4)朕:皇上的自称,我。
(5)好:爱好。
(6)矢:箭。
(7)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弓工:造弓的工匠。
(8)皆:全、都。
出处: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司马光原先就编过一本史书《通志》,献给宋英宗,英宗看后大为赞赏,要求司马光接着《通志》往下编修,并决定设立书局,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助手。
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着手编纂。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66岁,《资治通鉴》全部修完,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图章,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
随后又下诏奖谕司马光,擢升司马光资政殿学士。这些都充分说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这本书寄予了厚望,这是《资治通鉴》成书的基本条件。
文中有好几处:"而谓之揽权",意思都是一样:才叫做加强中央集权
臣劝陛下加强中央集权这件事,不是想让陛下像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那样的做法,(我没说)那样才叫加强集权;也不是想让陛下像隋文帝那样吃着饭也来处理政务,(我也没说)那样才叫加强中央集权,也不是要皇上您像唐德宗一样什么事都亲自过问,连宰相都不用。也不是要您像精通治理官吏、把什么事都查明、总施仁恩的唐宣宗。我觉得皇上您应该通过处理过去的事(指坏事),而防止没有发生的坏事,使奖罚之权收归皇上一人手中,不到于把这种权利移到下面的人的手中。臣希望陛下以正身(既行事作别人的表率)为集权的根本,而又把重用有才之士作为集权的辅助,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把加强中央集权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那么我所求的都得到,所希望的都如意了,即使是国家大政方针,天下大事,都可以不用声色地处理了。
完了,希望能成为最佳答案。
出自资治通鉴第七十卷。
原文
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可不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卒,亮垂泣三日。
译文
诸葛亮曾经亲自校对公文,主簿杨径直入内劝他说:“治理国家是有制度的,上司和下级做的工作不能混淆。请您允许我以治家作比喻:现在有一个人,命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所晓,狗咬盗贼,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中事务无一旷废,要求的东西都可得到满足,优闲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饮酒而已。忽然有一天,对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去做,不用奴婢、鸡狗、牛马,结果劳累了自己的身体,陷身琐碎事务之中,弄得疲惫不堪,精神萎靡,却一事无成。难道他的才能不及奴婢和鸡狗吗?不是,而是因为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所以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作出决定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亲身去做事情的人,称作士大夫’。因此,丙吉不过问路上杀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因天热而喘;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这些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都真正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您管理全国政务,却亲自校改公文,终日汗流浃背,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深深表示感谢。杨去世,诸葛亮哭泣了三天。
《资治通鉴·唐纪》的翻译
本文2023-10-06 19:36: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