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外袭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风邪外袭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邪外袭的方剂 2 治疗风邪外袭的穴位 3 治疗风邪外袭的中成药 4 风邪外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风邪外袭 1 拼音

fēng xié wài xí

2 注解

风邪外袭为证候名[1]。风邪侵袭肌表,卫外功能失常,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或皮肤瘙痒、水肿,或咳嗽、咽喉痛、头身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1]。

参见伤风:伤风为指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类外感热病[2]。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载六经皆有伤风:太阳伤风,症见发热,恶风,自汗,头项强,腰脊痛,脉浮等[2]。宜桂枝汤。阳明伤风,症见发热,腹满,烦渴,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脉浮弦长而数等[2]。宜杏子汤。少阳伤风,症见身热,恶风,自汗,颈项强,胁满,口苦而渴,脉浮弦等[2]。宜柴胡加桂汤[2]。太阴伤风,症见自汗,胸满,腹痛,自利,咽于,脉弦大而缓等[2]。宜桂枝芍药汤。少阴伤风,症见口燥,舌干,咽痛,心烦,自汗,腰痛连胻骨酸痛,脉沉弦等[2]。宜桂枝汤[2]。厥阴伤风,症见恶风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脉微而迟等[2]。宜八物汤[2]。

3

太阳病为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出《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 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人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参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伤寒蓄水证、伤寒蓄血证:太阳中风为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㖞斜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注解伤寒论》卷二:“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溯源集·中风正治》:“中风,风伤卫也。……感之则为中风矣。然非独春令为然也,四时皆有之,唯春时为当令耳。发热者,风邪客于卫而郁蒸也,汗出恶风者,风邪袭于毛孔,卫气不能司其开阖之常,玄府不闭,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风寒,故恶风也。”太阳伤寒为病证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实证。由外感寒邪所致。太阳伤寒的特征是发热,恶寒,无汗,脉紧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

详见百科词条:太阳病 [ 最后修订于2015/10/26 15:41:19 共130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摄生众妙方》卷八:荆防败毒散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防风荆芥桔梗川芎各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回春》卷八:荆防败毒散处方防风、荆芥、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薄荷、连翘、桔梗、枳壳、川芎、茯苓、金银花、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散毒。主痈疽疔肿,发背乳痈,憎寒壮热,甚者头痛拘急,状以伤寒,12日至45日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大便不通,加大黄、芒消;热甚痛急,加黄芩、黄连。摘录《回春》卷八《医统》卷九十一:荆防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桔梗、枳壳、天麻、地骨皮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始终热毒之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微汗热退为佳。初出不快,加紫草、紫苏、姜蚕、葱白;泄泻、加猪苓、泽泻,去紫草;热胜谵语,烦渴,加辰砂六一散调服。摘录《医统》卷九十一《外科心法》卷七:荆防败毒散处方芎藭1钱,茯苓1钱,枳壳1钱,前胡1钱,柴胡1钱,羌活1钱,独活1钱,荆芥1钱,防风1钱。功能主治小儿黄水疮,瘭疮。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临床应用1黄水疮:一小儿头面患疮数枚,作痒,出水,水到处皆溃成疮,用绿豆粉、松香为末,香油调敷,饮以荆防败毒散而愈。2瘭疮:一小儿头面胸腹患水泡数枚,溃而成疮。此因风邪乘于皮肤而然。饮荆防败毒散,更以牛粪烧存性为末敷之而愈。摘录《外科心法》卷七《医学正传》卷八:荆防败毒散别名消风败毒散处方柴胡4分,甘草4分,人参4分,桔梗4分,川芎4分,茯苓4分,枳壳4分,前胡4分,羌活4分,独活4分,荆芥穗4分,防风4分。制法上细切,作1服。功能主治发散痘疹,疏解寒热。主痈疽疮疡初起,发热,脉浮数,及水肿邪在表者;伤寒温春发斑重者;痘疹,及时气风

详见百科词条:荆防败毒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06:30 共302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白癜风为病名。为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失。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又名白驳风。多因风湿搏于肌肤,气血失和,血不荣肤而成。本病发无定处,初起皮肤出现边缘清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可以单发,亦可泛发。周围皮色较深,斑内毛发亦变白,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经过缓慢,偶有自行消退者。多见于青壮年,亦可发于儿童及老年人。治宜祛风胜湿、活血理气。可服乌蛇散、浮萍丸或白驳丸。外用海螵蛸、密陀僧、硫黄各等分共研细末,以鲜姜片蘸药末外搽,或用补骨脂酊外搽。

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的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是一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 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白癜风是上种色素代谢异常的常见皮肤病,无明显诱因,西医认为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内分泌及精神等因素有关。由于病因不明,治疗也无理想的办法。

白癜风相当于中医白癜、白驳风。如《诸病源候论》白癜记载:“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示》白驳风记载:“白驳风生面颈间,风邪相搏白点斑,甚至遍身无痛痒,治宜消风涂脂痊。”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很早,《五十二病方》中已有治疗“白处”的记载,并有二则方剂。隋唐时代的《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始称“白癜”、“白癜风”或“白疙”,并指出其病机为“风邪博于皮肤,血气不和”。在治法上,则以祛风为主。后世医家及医籍中还有“白驳风”之名,对本病观察、描述更为详细,治疗大致从风、湿、热几个方面人手,主张“施治宜早”(《医宗金鉴》)。

现代中医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报道始于50年代初。但50~60年代有关资料不多,且大多是个案。至70年代,报道量稍有增加,内容亦较以前更为深入细致,多为多病例的集中观察,甚至有上千例的大样本病例文献。治疗方法以单方或复方中药制剂较多;如补骨脂酊、野茴香注射液、白蒺藜子丸、制斑素(为补骨脂提取物)、香豆素类中药浸出液等,且往往是内外综合治疗'70年代后期,在病因病机和治法上的认识不囿于前人旧说,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气滞血瘀和肝肾不足是本病的两大主要病机,运用活血祛瘀和滋补肝肾治疗本病,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980年代有关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文献量骤增,约为前30年的4倍,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除中药内服、外搽之外,还有不少针灸内容,如体针、耳针、隔药灸、艾条熏灸、穴位埋植等。此外,还有少量的气功、推拿、食疗等方面的报道。至1991年底为止,已报道的文献总数为102篇,积累的病例总数近9千例,有效率一般在90%左右,若是病程短的散发型患者,则有效率可更高一些。目前,各地中医界对白癜风的研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治疗逐渐趋向于包括中药内服、外用、日光照射、针灸及西药等在内的综合疗法。此外,考虑到本病易发生暴晒伤,故主张在行日光浴时宜避免烈日。

虽然用中医药治疗白癜风已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目前还存在着治愈率低和疗程长的问题。机理研究尚未很好地开展,药理研究主要重单味药,而对复方的研究则较少。今后若能从这几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则可望能进一步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详见百科词条:白癜风 [ 最后修订于2016/1/10 18:29:37 共147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症状 5 证候分析 6 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的治疗 61 治法 62 方药治疗 7 关于风牵偏视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的穴位 2 治疗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的方剂 3 治疗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 1 拼音

fēng qiān piān shì ·fēng xié zhōng luò zhèng

2 英文参考

windinducedsquint with pattern of wind striking collatera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windinducedsquint with pattern of wind striking collateral)是指风邪中络,以发病急骤,可见目偏斜,眼珠转动失灵,倾头瞻视,视物昏花,视一为二,兼见头晕目眩,步态不稳,舌淡,脉浮数为常见症的风牵偏视证候[1]。

4 症状

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患者发病急骤,黑睛猝然偏斜,转动受限,倾头瞻视,视物昏花,视一为二,起病多有恶寒发热、兼见头晕目眩,步态不稳,舌淡,苔薄白、脉浮等表证[2][1]。

5 证候分析

由于卫外失固,风邪乘虚入中,邪滞经络,则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于濡养而弛缓不用,故致黑睛猝然偏斜。风邪外袭,先伤肌表,因而初起常有恶寒发热等表证。[2]

6 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的治疗 61 治法

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治宜疏风通络,扶正祛邪[2]。

62 方药治疗

风牵偏视·风邪中络证可用小续命汤[备注]小续命汤(《备急千金要方》):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芎䓖、杏仁、附子、防风、生姜。加减治疗:原方用麻黄、防风、防己、杏仁、生姜辛温发散,祛风通络;人参、附子、桂心、川芎、芍药、甘草益气助阳,调理气血,匡扶正气;黄芩苦寒,监制风药辛燥动火之弊,并防止风邪入里化热。若系风热为患,于方中去姜、桂、附,酌加生石膏、生地、秦艽、桑枝等,即成辛凉疏风,清热通络之剂。[2]

7 关于风牵偏视

风牵偏视(windinduced squint paralytic strabi us)为病证名[2]。《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之为神珠将反,并将其中眼珠偏斜严重,黑睛几乎不可见者,称为瞳神反背[2]。是指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主要表现的眼病[1]。主要由风中经络所致[2]。

风牵偏视相当于西医学之麻痹性斜视[2]。若伴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不利,甚至猝然昏仆者,属内科中风病[2]。

详见风牵偏视条。

8

鬼饭疙瘩为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即㾦㿔。㾦㿔即瘾疹。

瘾疹(hidden rashes;urticaria)为病名。又称风㾦㿔、㾦㿔,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是指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瘙痒时隐时现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办,堆累成片,日痒甚者,宜服秦艽牛蒂汤,夜痒重者,宜当归饮子服之。”

鬼饭疙瘩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

详见百科词条:鬼饭疙瘩 [ 最后修订于2017/8/16 0:28:43 共384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感冒(mon cold)为病名。是指感受外邪,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感冒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为多见。因春冬两季气候多变,春为风令,风为六*之首,善行数变,故极易犯人;冬为寒水司令,朔风凛冽,风寒相合,更易伤人。

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一般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感冒为流行性者,称时行感冒,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感冒,肺病也……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归于肺,其症或头疼、身热,轻则否,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恶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合口不开,咳嗽、咽干、自汗、脉浮而缓,此外感也。”

《七松巖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提示医生和患者对此病不容轻视。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提出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疗四时感冒、伤风、症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等症;如兼见咳嗽涕唾稠粘,可选用桑菊饮、银翘散、杏苏散等方。如见恶寒甚而口渴、心烦、便秘、脉洪数者,可用清凉饮加减。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一般来说,感冒很少有发生传变的情况,病程短而易愈,但时感重证,老人、婴幼、体弱患者,有时亦可变生他病。因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易感季节发病率很高,对人民健康和劳动生产往往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治疗时应加以鉴别。

针灸对感冒疗效较好。

详见百科词条:感冒 [ 最后修订于2018/6/25 11:37:27 共128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风邪外袭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邪外袭的方剂 2 治疗风邪外袭的穴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