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典籍的一个问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关于历史典籍的一个问题,第1张

太多了,史记、山海经、管子都有,下面摘选自史记,注解中包含多个其他文献的记录。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①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②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③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④治五气,⑤蓺五种,⑥抚万民,度四方,⑦教熊罴貔貅貙虎,⑧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⑨三战,然后得其志。⑩蚩尤作乱,不用帝命。⑾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⑿遂禽杀蚩尤。⒀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⒁披山通道,⒂未尝宁居。

注①集解皇甫谧曰:“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班固曰:“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索隐世衰,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正义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注②索隐谓用干戈以征诸侯之不朝享者。本或作“亭”,亭训直,以征诸侯之不直者。

注③集解应劭曰:“蚩尤,古天子。”瓒曰:“孔子三朝纪曰‘蚩尤,庶人之贪者’。”索隐案:此纪云“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则蚩尤非为天子也。

又管子曰“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明非庶人,盖诸侯号也。刘向别录云“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故曰三朝。凡七篇,并入大戴记”。今此注见用兵篇也。正义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山海经云:“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 ‘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

注④正义振,整也。

注⑤集解王肃曰:“五行之气。”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

注⑥集解骃案:蓺,树也。诗云“蓺之荏菽”。周礼曰“榖宜五种”。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索隐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音朱用反。此注所引见诗大雅生民之篇。尔雅云“荏菽,戎菽”也,郭璞曰“今之胡豆”,郑氏曰“豆之大者”是也。正义蓺音鱼曳反。种音肿。

注⑦集解王肃曰:“度四方而安抚之。”正义度音徒洛反。

注⑧索隐书云“如虎如貔”,尔雅云“貔,白狐”,礼曰“前有挚兽,则载貔貅”是也。尔雅又曰“貙獌似狸”。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周礼有服不氏,掌教扰猛兽。即古服牛乘马,亦其类也。正义熊音雄。罴音碑。膍音毗。貅音休。

貙音丑于反。罴如熊,黄白色。郭璞云:“貔,执夷,虎属也。”案:言教士卒习战,以猛兽之名名之,用威敌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谧曰:“在上谷。”正义阪音白板反。

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案:阪泉之野则平野之地也。

注⑩正义谓黄帝克炎帝之后。

注⑾正义言蚩尤不用黄帝之命也。

注⑿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索隐或作“浊鹿”,古今字异耳。案:地理志上谷有涿鹿县,然则服虔云“在涿郡”者,误也。

注⒀集解皇览曰:“蚩尤頉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頉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頉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

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或曰,黄帝斩蚩尤于中冀,因名其地曰“绝辔之野。”注“皇览”,书名也。记先代頉墓之处,宜皇王之省览,故日皇览。是魏人王象、缪袭等所撰也。

注⒁正义平服者即去之。

注⒂集解徐广曰:“披,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诐,陂者旁其边之谓也。

披语诚合今世,然古今不必同也。”索隐披音如字,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信道也。徐广音诐,恐稍纡也。

你可以试下下面个网 有哂本书ge内容ga la fushantang/1012/1012d/j4062

参考: fushantang/1012/1012d/j4062

三洋指迷 象山图书 (PDF) 周景一先生者

明初台郡人也

善堪舆为予先世窀穸

计贻地理《山洋指迷》书四卷

珍为家藏

递传弗失

予同客四明见目讲师《地理索隐》即指迷也

有山法而无平洋

且删除殆半

无以发 一是书山法诸篇虽经坊刻尚未有未全

而平洋一卷更为世所罕见

标题《山洋指迷》者实与他本 mywebhi/home9/fankunglen/%A4s%ACv%AB%FC%B0 - 466k - 以格式检视 - 更多此站结果20384223237/srch/cacheei=UTF-8&p=%E5%B1%B1%E6%B4%8B%E6%8C%87%E8%BF%B7&fr=FP-tab-web-t&meta=rst%3D&u=mywebhi/home9/fankunglen/%25A4s%25ACv%25AB%25FC%25B0gpdf&w=%E5%B1%B1+%E6%B4%8B+%E6%8C%87%E8%BF%B7&d=bXfx0hIeOZEh&icp=1&intl= 三洋指迷 象山图书 1 山洋指迷原本(卷一) [清]周景一先生著 严陵张九仪先生增注 序一 地理指迷原本得行于世,岂偶然哉,如明初周景一先生,为州山吴氏卜葬多奇穴,更贻以指迷书, 厥后吴氏人文蔚起成巨族,其书遂见重于人,传抄几遍江浙,第自明迄今,相沿年遂抄录愈繁, 舛讹益甚,此原本固不可不刊行也,姑苏俞君归 K 同邑吴子卿瞻嗜青囊,学见指迷坊刻之讹, 即其注释亦未能阐发书意,因取旧藏原本疏注,为枕中秘,惟是俞吴二子向皆作客远方,天南地 北,萍合四明,讨论数载,惟成全集而先生传书四百余年,今始得人益,有数存非偶然也,宜为 同志者怂恿付梓,公之于世,问序于余。读之明晣畅达与大概流传者,独优所增注解,简明扼要, 亦与他本不同,是真得先生之心传者,予曾注星影二卷,发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义,是编有 之以地下山形合上天星象,可谓先得我心,二书兼备,则仰观俯察,于地学益臻微妙,比原本不 可不亟为刊行也,予喜其书成而为之序。 序二 地理由来尚矣,有传人必有传书,顾书不一,如周景一先生指迷者,盖寡先生为明初堪舆大家, 孤踪高蹈,不以术鸣先,是于李爻青岩公游于越,得其书不识为谁氏着撰,乡里荐绅家,偶有藏 本较之稍异,且多平洋一卷。尝曰:是析理昭畅,甲子峦理诸家学地理者,宜以此为宗,岁甲辰 予客涌江,晤山阴吴子卿瞻论堪舆学,述周景一先生巅末事,得闻其所传指迷原本与于旧帙吻合, 因以知显晦有时,向读其书,今悉其人,务实学而名必归之也,独惜其书较诸家且确而不盛传于 世,盖以其人不求名誉,遇知音而方馨所学,如吴子称述,明永乐时先生与其族祖友善,居停数 十年,发祥诸茔,悉由指示,濒行日始以箧书赠,其慎重也若是,此书之所以不甚传而独为吴氏 秘。及吴氏簪缨世显,好事者,仅以山法数卷辗转传抄,假名刊布,增损舛讹,岂知先壁固有在 一斑,未足以窥全豹,况更有毫厘千里之谬哉,今读全书,原本萃青囊之秘要,阐黄石之微言, 细若机丝,朗如金鉴,较传抄诸本,言辞阙失,阅未竟而厌倦者,不啻天壤,实为开凿混沌,昭 晰阴阳秘笈。得其旨者,何于望洋兴叹,迷于所视乎,及与吴子互相讨论,增注成编,质之同志 咸以为可天,求名师不得,读名师之书即得也。自应公之宇内使人操宝钥家奉南车,山川不能遁 其形,贤达不得专其美,先生之教庶与日月终古矣,因付梓人而述其大略如此。 时 乾隆丁未春日吴门俞归璞序 序三 周景一先生者,明初台郡人也,善堪舆为予先世窀穸,计贻地理《山洋指迷》书四卷,珍为家藏, 递传弗失,予同客四明见目讲师《地理索隐》即指迷也,有山法而无平洋,且删除殆半,无以发 明,更有以指迷为宋王伋撰或称元谭仲简书,镂板行世,书同名异,何以证之,尝读族祖环州公 序,先生本儒业而性耽山水,得青囊之秘,人以地仙称,前明永乐间游于越,与予三世伯祖裕庵 公深契,居停有年,家数善地,悉由指点,蛇山眠犬为最著,正统十四年先生辞归爰以箧书赠, 此书之由来也,其后予族丁齿日繁,簪缨继起,以忠孝文行武功著者,代不乏人,四百余年来, 子姓箕裘,仰承如昔食先生之德而扬其微者,迄今犹称道,弗衰书之传也,盖确有可证者,第先 生潜德高风深自韬晦,不著姓氏,于书传抄者或昧根荄,刊行者,借名炫世,或图简略率意删除 亥豖鲁鱼,殊失卢山面目,况少平洋一卷,犹非全壁,其称为目讲玉伋谭仲简者,即非漫无所据,

参考: 20384223237/srch/cacheei=UTF-8&p=%E5%B1%B1%E6%B4%8B%E6%8C%87%E8%BF%B7&fr=FP-tab-web-t&meta=rst%3D&u=mywebhi/home9/fankunglen/%25A4s%25ACv%25AB%25FC%25B0gpdf&w=%E5%B1%B1+%E6%B4%8B+%E6%8C%87%E8%BF%B7&d=bXfx0hIeOZEh&icp=1&intl=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孝景皇帝者,集解汉书音义曰:「讳启。」正义谥法曰:「繇义而济曰景。」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二年春,封故相国萧何孙系为武陵侯。集解徐广曰:汉书亦作「系」。邹诞生本作「傒」,音奚。又按:汉书功臣表及萧何传皆云孙嘉,疑其人有二名。索隐注同。男子二十而得傅。索隐音附。荀悦云:「傅,正卒也。」小颜云旧法二十三而傅,今改也。四月壬午,孝文太后崩。索隐薄太后也。亦葬芷阳西,曰少陵也。广川、长沙王皆之国。索隐广川王彭祖、长沙王发皆景帝子,遣就国也。丞相申屠嘉卒。八月,㠯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彗星出东北。秋,衡山雨雹,正义雨,于付反。大者五寸,深者二尺。荧惑逆行,守北辰。月出北辰间。岁星逆行天廷中。置南陵及内史、祋祤为县。集解徐广曰:「地理志云文帝七年置。」骃按:地理志、百官表南陵县文帝置也。分内史为左右,及祋祤为县,皆景帝二年,不得皆如徐所云。索隐邹诞生祋音都会反,又音丁活反。祤音羽,又音诩。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集解徐广曰:「汉志无。」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集解徐广曰:「雒,一作『淮』。」索隐雒阳汉书作「淮阳」。灾,故徙王于鲁也。吴王濞、正义音匹备反。高祖兄仲子,故汉高祖十二年封,三十三年反。年表云都吴,其实在江都也。楚王戊、正义高祖弟楚王交孙,嗣二十一年反,都彭城。赵王遂、正义高祖孙,幽王友子,嗣二十六年反,都邯郸。胶西王卬、正义卬,五郎反。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平昌侯,十年反,都密州高密县。济南王辟光、正义辟音壁。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扐侯,立十一年反。括地志云:「济南故城在淄川长山县西北三十里。」菑川王贤、正义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武城侯,立十一年反,都剧。括地志云:「菑州县也。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纪国。」胶东王雄渠反,正义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白石侯,立十一年反,都即墨。括地志云:「即墨故城在密州胶水县东南六十里,即胶东国也。」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正义梁孝王都睢阳,今宋州。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正义蓺,鱼曳反。字亦作「艺」,音同。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正义地理志云魏其属琅邪。立楚元王子平陆侯刘礼索隐韦昭云:「平陆,西河县。礼即向之从曾祖王父也。」正义应劭云:「平陆,西河县。」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正义济,子礼反。济北国今济州卢县,即济北王所都。为菑川王,淮阳王余正义淮阳国今陈州。为鲁王,正义鲁今兖州曲阜县。汝南王非正义汝南国今豫州。为江都王。正义江都国今扬州也。吴王濞所都,反,诛,景帝改为江都国,封皇子非也。齐王将庐、索隐悼惠王之孙,齐王襄之子。庐,汉书作「闾」。正义齐国,青州临淄也。将庐,齐悼惠王之孙,襄王之子,年表云。燕王嘉索隐刘泽之子。皆薨。集解徐广曰:「表云五年薨。」

 四年夏,立太子。立皇子彻为胶东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后九月,更以弋阳为阳陵。正义括地志云:「汉景帝陵也,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按:豫作寿陵也。复置津关,用传出入。集解应劭曰:「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至此复置传,以七国新反,备非常也。」张晏曰:「传,信也,若今过所也。 」如淳曰:「传音『檄传』之『传』,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索隐传音丁恋反。如今之过所。冬,以赵国为邯郸郡。集解地理志赵国景帝以为邯郸郡。

 五年三月,作阳陵、索隐景帝豫作寿陵也。按:赵系家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后代遂因之也。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江都大暴风从西方来,坏城十二丈。丁卯,封长公主子蟜为隆虑侯。索隐音林闾。避殇帝讳改之。徙广川王为赵王。

 六年春,封中尉赵绾为建陵侯,正义括地志云:「建陵故县在沂州承县界。」江都丞相嘉集解徐广曰:「姓程。」为建平侯,陇西太守浑邪为平曲侯,正义括地志云:「平曲县故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赵丞相嘉集解徐广曰:「姓苏。」为江陵侯,故将军布为鄃侯。梁楚二王皆薨。后九月,伐驰道树,殖兰池。集解徐广曰:「殖,一作『填』。」正义按:驰道,天子道,秦始皇作之,三丈而树。

 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正义临江,忠州县。虽王临江而都江陵。十二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条侯正义条,田雕反。字亦作「蓧」,音同。周亚夫为丞相。四月乙巳,立胶东王太后为皇后。索隐按系家,太后槐里人,父仲。兄信,封盖侯。后故金氏妻女弟姁儿也。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

 中元年,封故御史大夫周苛索隐周昌之兄。孙平集解徐广曰:「一作『应』。」为绳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左车为安阳侯,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锢。地动。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亲。三月,召临江王来。即死中尉府中。夏,立皇子越为广川王,子寄为胶东王。封四侯。集解文颖曰:「楚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赵相建德,内史王悍。此四人各谏其王,无使反,不听,皆杀之,故封其子。」索隐韦昭云:「张尚子当居,赵夷吾子周,建德子横,王悍子弃也。」九月甲戌,日食。

 中三年冬,罢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来降,皆封为列侯。正义汉书表云中三年,安陵侯子军、桓侯赐、遒侯陆强、容城侯徐卢、易侯仆日、范阳侯代、翕侯邯郸七人,以匈奴王降,皆封为列侯。按:纪言二人者是匈奴二王为首降。立皇子方乘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亚夫免,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四月,地动。九月戊戌晦,日食。军东都门外。集解按:三辅黄图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外曰东都门。索隐按:三辅黄图云东出北第一门曰宣平门,外曰东都门。

 中四年三月,置德阳宫。集解瓒曰:「是景帝庙也,帝自作之,讳不言庙,故言宫。西京故事云景帝庙为德阳宫。」大蝗。秋,赦徒作阳陵者。

 中五年夏,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封十侯。正义惠景闲年表云亚谷侯卢他之、隆卢侯陈蟜、乘氏侯刘买、桓邑侯刘明、盖侯王信。按:其五人是中元五年封,余检不获。中元三年,匈奴王二人降,封为列侯。惠景闲表云匈奴王降为侯者有七人,疑其五人是十侯之数。六月丁巳,赦天下,赐爵一级。天下大潦。更命诸侯丞相曰相。秋,地动。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见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正义都睢阳,今宋州。城阳共王、正义城阳,今濮州雷泽县,古城阳也。共音恭。谥法「严敬故事曰恭」。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正义表云分梁置也。子彭离为济东王,正义表云分梁置也。子定为山阳王,正义地理志云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属兖州。子不识为济阴王。正义地理志云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属兖州。按:今曹州是也。梁分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集解汉书百官表曰:「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长信詹事集解汉书百官表曰:「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应劭曰:「詹,省也,给也。」瓒曰:「茂陵书詹事秩二千石。」为长信少府,集解张晏曰:「以太后所居宫为名。长信宫则曰长信少府,长乐宫则曰长乐少府。」将行为大长秋,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将行,秦官。」应劭曰:「长秋,皇后卿。」大行为行人,集解服虔曰:「天子死未有谥,称大行。」晋灼曰:「礼有大行、小行,主谥官,故以此名之。」如淳曰:「不反之辞也。」瓒曰:「大行是官名,掌九仪之制,以賔诸侯。」索隐按:郑玄曰「命者五,谓公、侯、伯、子、男,爵者四,孤、卿、大夫、士,是九也。 」奉常为太常,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典客为大行,索隐韦昭云:「大行,官名,秦时云典客,景帝初改云大行,后更名大鸿胪,武帝因而不改,故汉书景纪有大鸿胪。百官表又云武帝改名大鸿胪。鸿,声也。胪,附皮。以言其掌四夷賔客,若皮胪之在外附于身也。复有大行令,故诸侯薨,大鸿胪奏谥,列侯薨,则大行奏诔」。按:此大行令即鸿胪之属官也。治粟内史为大农。集解汉书百官表曰:「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也。」以大内为二千石,集解韦昭曰:「大内,京师府藏。」置左右内官,属大内。索隐主天子之私财物曰少内。少内属大内也。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后元年冬,更命中大夫为卫尉。正义汉书百官表云:「卫尉,秦官,掌宫闱门卫屯兵。景帝初,更命中大夫,分后元年,复为卫尉。」三月丁酉,赦天下,赐爵一级,中二千石、诸侯相爵右庶长。四月,大酺。五月丙戌,集解徐广曰:「丙,一作『甲』。」地动,其蚤食时复动。上庸地动二十二日,坏城垣。七月乙巳,日食。丞相刘舍免。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绾索隐姓卫也。为丞相,封为建陵侯。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正义郅,真栗反。郅都传云匈奴刻木为郅都而射,不中。酺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索隐七緵,盖今七升布,言其粗,故令衣之也。正义衣,于旣反。緵,祖工反。緵,八十缕也。与布相似。七升布用五百六十缕。止马舂。索隐止人为马舂粟,为岁不登故也。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集解晋灼曰:「文纪遣列侯之国,今又省之。」三月,匈奴入雁门。十月,租长陵田。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正义衡山国,今衡州。河东,今蒲州。云中郡,今胜州。民疫。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食赤五日。十二月晦,䨓。集解徐广曰:「一作『雷』字,又作『图』字,实所未详。」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庭中。索隐天庭即龙星右角也。按:石氏星传曰「龙在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廷」。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集解皇甫谧曰:「帝以孝惠七年生,年四十八。」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集解汉书云:「二月癸酉,帝葬阳陵。」皇甫谧曰:「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长安四十五里。」三月,封皇太后弟蚡集解苏林曰:「蚡音鼢。」索隐蚡音扶粉反。按:外戚世家皇太后母臧氏初嫔王氏,生子信而寡,更嫁长陵田氏,生蚡及胜也。为武安侯,弟胜为周阳侯。置阳陵。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索隐主父偃上言,今天子下推恩之令,令诸侯各得分邑其子弟,于是遂弱,卒以安也。安危之机,岂不以哉?

 索隐述赞曰:景帝即位,因修静默。勉人于农,率下以德。制度斯创,礼法可则。一朝吴楚,乍起凶慝。提局成衅,拒轮致惑。晁错虽诛,梁城未克。条侯出将,追奔逐北。坐见枭剠,立翦牟贼。如何太尉,后卒下狱。惜哉明君,斯功不录!

索引: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正义:正义是注的注释,一般正义都有选定的注本,如清人焦循《孟子正义》是释赵氏《孟子注》而成。

解集:1亦作"雧解"。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2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

复制就复制 什么专业回答!

1、集解: 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史记》集解,为刘宋裴骃所攥,共八十卷。以徐广《史记音义》为本,兼采经、传、诸史及孔安国、郑玄、服虔、贾逵等人之说,增益而成。

2、索隐:探求隐微奥秘的道理;对古籍的注释考证。《史记索隐》是由唐代司马贞撰写,共三十卷。运用大量的文献作校勘材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献,使一些书目得以流传下来,便于后人辑佚,有功于目录学。

另外,《索隐》在文献考证上也取得丰硕成果,考证《史记》中的人名、史实、司马迁生平等等。现存于各大学术机构的版本为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3、正义:公正的、正当的道理;正确的含义。《史记正义》,是唐代张守节所撰。《史记正义》原为单行本,共30卷,按照条目加注释(正义)的形式进行注解。后来宋朝初年被有意拆散,附于《史记》有关正文下面,亡佚颇多,遂割裂散乱,非复旧本。

扩展资料

1、《史记》集解内容:

班固有言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亦其所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已勤矣。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执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骃以为固之所言,世称其当。

虽时有纰缪,实勒成一家。总其大较,信命世之宏才也。考较此书,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辩其实。而世之惑者,定彼从此,是非相贸,真伪舛杂。故中散大夫东莞徐广,研核众本,为作音义。具列异同,兼述训解,麤有所发明。而殊恨省略。聊以愚管,增演徐氏。

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豫是有益,悉皆抄内,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汉书音义,称臣瓒者,莫知氏姓。今直云瓒曰。又都无姓名者,但云汉书音义。时见微意,有所裨补。譬嘒星之继朝阳,飞尘之集华岳。以徐为本。号曰集解。未详则阙弗敢臆说。

人心不同,闻见异辞。班氏所谓疏略抵捂者,依违悉辩也。愧非胥臣之多闻,子产之博物。妄言末学,芜秽旧史。岂足以关诸畜德。庶贤无所用心而已。

2、索隐

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迁自以承五百之运、继春秋而纂是史。其裹贬覈实,颇亚于丘明之书。于是上始轩辕,下讫天汉,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系家、七十列传,凡一百三十篇。考证司马贞唐人,讳世作系,下文系本亦世本也,全文仿之。始变左氏之体。

而年载悠邈,简册阙遗,勒成一家,其勤至矣。又其属橐,先据左氏《国语》、《系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而后贯穿经传,驰骋古今,错综隐括,各使成一国一家之事。故其意难究详矣。

比于《班书》,微为古质,故汉晋名贤,未知见重,所以魏文侯听古乐,则唯恐卧,考证事见礼乐记,史记乐书。良有以也。逮至晋末,有中散大夫东莞徐广,始考异同,作《音义》十三卷。宋外兵参军裴骃,又取经传训释作集解,合为八十卷,虽麤见微意,而未穷讨论。

南齐轻车录事邹诞生,亦作《音义》三卷,音则微殊,义乃更略,而后其学中废。贞观中,谏议大夫崇贤馆学士刘伯庄,达学宏才,钩深探赜,又作《音义》二十卷,比于徐、邹,音则具矣,残文错节,异音微义,虽知独善,不见旁通。乾隆四年经史馆校刊本,音作旨。

欲使后人从何准的,贞謏闻陋识,颇事钻研。而家传是书,不敢失坠,初欲改更舛错,裨补疏遗,义有未通,兼重注述。然以此书残缺虽多,实为古史。忽加穿凿,难允物情。今止探求异闻,采摭典故,解其所示解,申其所未申者,释文演注,又重述赞。凡三十卷,号曰《史记索隐》。虽未敢藏之书府,亦欲以贻厥孙谋云。

3、正义

《史记正义》·一百三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唐张守节撰。守节始末未详。据此书所题,则其官为诸王侍读率府长史也。是书据《自序》三十卷,晁公武、陈振孙二家所录则作二十卷。盖其标字列注,亦必如《索隐》。后人散入句下,已非其旧。

至明代监本,采附《集解》、《索隐》之后,更多所删节,失其本旨。如守节所长在於地理,故《自序》曰:“郡国城邑,委曲详明。”而监本於《周本纪》“子带立为王”句下,脱“《左传》云:周与郑人苏忿生十二邑,温其一也”十七字。

《秦本纪》“反秦於淮南”句下,脱“楚淮北之地尽入於秦”九字。《项羽本纪》“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句下,脱“孟康云: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十九字。《吕后本纪》“吕平为扶柳侯”句下,脱“汉扶柳县也有泽”七字。

《孝景本纪》“遂西围梁”句下,脱“梁孝王都睢阳,今宋州”九字。“立楚元王子平陆侯”句下,脱“应劭云:平陆西河县”八字。《孝武本纪》“见五畤”句下,脱“或曰在雍州雍县南。孟康曰:畤者神灵上帝也”十八字。

《晋世家》“是为晋侯”句下,脱“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为坊,城墙北半见在”十七字。《赵世家》“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句下,脱“案:安平县属定州也”八字。“饿死沙邱宫”句下,脱“《括地志》云:赵武灵王墓在蔚州灵邱县东三十里,应说是也”二十三字。

-史记集解

-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一〕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

〔一〕索隐按:举直谏,见左氏、楚系家。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一〕为少傅。无忌不忠於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於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一〕索隐按:左传作「费无极」。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也,无宠於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一〕备边兵。

〔一〕集解地理志颍川有城父县。索隐本陈邑,楚伐陈而有之。地理志颍川有城父县。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一〕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一〕索隐城父司马之姓名也。

无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 ,〔一〕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後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讎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讎,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二〕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一〕集解音火候反。索隐邹氏云:「一作『诟』,骂也,音逅。」刘氏音火候反。

〔二〕集解贯,乌还反。索隐刘氏音贯为弯,又音古患反。贯谓满张弓。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一〕乃与太子建俱奔於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於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二〕,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後。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三〕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一〕索隐春秋昭二十年,宋华亥、向宁、华定与君争而出奔是也。

〔二〕索隐其关在江西、乃吴楚之境也。

〔三〕集解张勃曰:「子胥乞食处在丹阳溧阳县。」索隐按:张勃,晋人,吴鸿胪严之子也,作吴录,裴氏注引之是也。溧音栗,水名也。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於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锺离、居巢而归。〔一〕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愿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於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讎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二〕於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於野。

〔一〕索隐二邑,楚县也。按:锺离县在六安,古锺离子之国,系本谓之「终犁」,嬴姓之国。居巢亦国也。桀奔南巢,其国盖远。尚书序「巢伯来朝」,盖因居之於淮南楚地也。

〔二〕索隐左传谓之「专设诸」。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後,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後,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楚诛其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一〕吴亦以嚭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二〕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後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一〕集解 徐广曰:「伯州犂者,晋伯宗之子也。伯州犂之子曰郤宛,郤宛之子曰伯嚭。宛亦姓伯,又别氏郤。楚世家云杀郤宛,宛之宗姓伯氏子曰嚭。吴世家云楚诛伯州犂,其孙伯嚭奔吴也。」

〔二〕索隐公子烛庸及盖馀也。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一〕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二〕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於豫章,〔三〕取楚之居巢。

〔一〕集解六,古国,皋陶之後所封。灊县有天柱山。索隐六,古国也,皋陶之後所封。灊县有天柱山。

〔二〕集解案:左传楚公子贞字子囊,其孙名瓦,字子常。此言公子,又兼称囊瓦,误也。索隐按:左氏楚公子贞字子囊,其孙名瓦,字子常。此言公子,又兼称囊瓦,盖误。

〔三〕集解豫章在江南。索隐按:杜预云「昔豫章在江北,盖分後徙之於江南也」。

九年,吴王阖庐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吴王之弟夫概〔一〕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楚将子常。〔二〕子常败走,奔郑。於是吴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二〕。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吴王入郢。

〔一〕索隐古赉反。

〔二〕集解子常,公孙瓦。索隐公孙瓦也。

〔三〕集解郢,楚都。索隐郢,楚都也。音以正反,又一音以井反。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一〕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二〕。吴兵围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随人欲杀王,王子綦匿王,己自为王以当之。随人卜与王於吴,不吉,乃谢吴不与王。

〔一〕集解音云,国名。索隐奏云二音。走,向也。郧,国名。

〔二〕正义今有楚昭王故城,昭王奔随之处,宫之北城即是。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申包胥亡於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讎,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一〕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二〕於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秦不许。包胥立於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六月,败吴兵於稷。〔三〕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庐弟夫概乃亡归,自立为王。阖庐闻之,乃释楚而归,击其弟夫概。夫概败走,遂奔楚。楚昭王见吴有内乱,乃复入郢。封夫概於堂溪,〔四〕为堂溪氏。楚复与吴战,败吴,吴王乃归。

〔一〕正义申包胥言闻人众者虽一时凶暴胜天,及天降其凶,亦破於彊暴之人。

〔二〕索隐按:倒音丁老反。施音如字。子胥言志在复讎,常恐且死,不遂本心,今幸而报,岂论理乎!譬如人行,前途尚远,而日势已莫,其在颠倒疾行,逆理施事,何得责吾顺理乎!

〔三〕集解稷丘,地名,在郊外。索隐按:左传作「稷丘」。杜预云「稷丘,地名,在郊外」。

〔四〕集解徐广曰:「在慎县。」駰案:地理志汝南有吴房县。应劭曰「夫概奔楚,封於堂溪,本房子国,以封吴,故曰吴房」,然则不得在慎县也。正义案:今豫州吴房县在州西北九十里。

後二岁,阖庐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一〕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於鄀。〔二〕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一〕集解音普寒反,又音婆。索隐音普寒反,又音婆。盖鄱阳也。

〔二〕集解楚地,音若。索隐音若。鄀,楚地,今阙。

其後四年,孔子相鲁。

後五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败吴於姑蘇,伤阖庐指,〔一〕军却。阖庐病创〔二〕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後伐越,败越於夫湫。〔三〕越王句践乃以馀兵五千人栖於会稽之上,〔四〕使大夫种〔五〕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後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一〕正义姑蘇当作「檇李」,乃文误也。左传云「战檇李,伤将指,卒於陉」是也。解在吴世家。

〔二〕集解楚良反。索隐音疮。

〔三〕集解音椒。索隐音椒,又如字。正义太湖中椒山也。解在吴世家。

〔四〕正义土地名,在越州会稽县东南十二里。

〔五〕索隐刘氏云「大夫姓,种名」,非也。按:今吴南有文种埭,则种姓文,为大夫官也。正义高诱云:「大夫种,姓文氏,字子禽,楚之郢人。」

其後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句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於艾陵,〔一〕遂威邹鲁之君以归。〔二〕益疏子胥之谋。

〔一〕正义括地志云:「艾山在兖州博城县南百六十里,本齐博邑。」

〔二〕正义邹君居兖州邹县。鲁,曲阜县。

其後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句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於吴王。吴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且盤庚之诰曰:『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邑。』此商之所以兴。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後将悔之无及。」而吴王不听,使子胥於齐。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乃属其子於齐鲍牧,而还报吴。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一〕彊谏,沮〔二〕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齐也,乃属其子於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三〕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於先王,几不得立。〔四〕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五〕而抉〔六〕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七〕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八〕浮之江中。〔九〕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一〇〕因命曰胥山。〔一一〕

〔一〕索隐皮逼反。

〔二〕集解自吕反。

〔三〕集解录于反。

〔四〕正义几音祈。

〔五〕正义器谓棺也,以吴必亡也。左传云:「树吾墓檟,檟可材也,吴其亡乎!」

〔六〕索隐乌穴反。抉亦决也。

〔七〕正义东门,〈鱼普〉门,谓〈鱼孚〉门也,今名葑门。〈鱼普〉音普姑反。〈鱼孚〉音覆浮反。越军开示浦,子胥涛汤罗城,开此门,有〈鱼普〉〈鱼普〉随涛入,故以名门。顾野王云「〈鱼孚〉鱼一名江豚,欲风则涌」也。

〔八〕集解应劭曰:「取马革为鸱夷,鸱夷,榼形。」正义盛音成。榼,古曷反。

〔九〕集解徐广曰:「鲁哀公十一年。」正义案:年表云吴王夫差十一年也。

〔一〇〕正义吴地记曰:「越军於蘇州东南三十里三江口,又向下三里,临江北岸立坛,杀白马祭子胥,杯动酒尽,後因立庙於此江上。今其侧有浦名上坛浦。至晋会稽太守麋豹,移庙吴郭东门内道南,今庙见在。」

〔一一〕集解张晏曰:「胥山在太湖边,去江不远百里,故云江上。」正义吴地记云:「胥山,太湖边胥湖东岸山,西临胥湖,山有古丞胥二王庙。」按:其庙不干子胥事,太史误矣,张注又非。

吴王既诛伍子胥,遂伐齐。齐鲍氏杀其君悼公而立阳生。吴王欲讨其贼,不胜而去。其後二年,吴王召鲁卫之君会之橐皋。〔一〕其明年,因北大会诸侯於黄池,〔二〕以令周室。越王句践袭杀吴太子,〔三〕破吴兵。吴王闻之,乃归,使使厚币与越平。後九年,越王句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而诛太宰嚭,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四〕周也。

〔一〕索隐音拓皋二音。杜预云:「地名,在淮南逡遒县东南。」正义橐皋故县在庐州巢县西北五十六里。

〔二〕正义在汴州封丘县南七里。

〔三〕索隐左传太子名友。

〔四〕正义纪鼻二音。

伍子胥初所与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胜者,在於吴。吴王夫差之时,楚惠王欲召胜归楚。叶公〔一〕谏曰:「胜好勇而阴求死士,殆有私乎!」惠王不听。遂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二〕号为白公〔三〕。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

〔一〕正义上式涉反。杜预云:「子高,沈诸梁。」

〔二〕集解徐广曰:「颍川鄢陵是。」正义鄢音偃。括地志云:「故郾城在豫州郾城县南五里,与褒信白亭相近。」

〔三〕集解徐广曰:「汝南褒信县有白亭。」正义括地志云:「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又有白公故城。又许州扶沟县北四十五里北又有白亭也。」

白公胜既归楚,怨郑之杀其父,乃阴养死士求报郑。归楚五年,请伐郑,楚令尹子西许之。兵未发而晋伐郑,郑请救於楚。楚使子西往救,与盟而还。白公胜怒曰:「非郑之仇,乃子西也。」胜自砺剑,人问曰:〔一〕「何以为?」胜曰:「欲以杀子西。」子西闻之,笑曰:「胜如卵耳,何能为也。」

〔一〕索隐左传作「子期之子平见曰『王孙何自砺也』」。

其後四岁,白公胜与石乞袭杀楚令尹子西、司马子綦〔一〕於朝。石乞曰:「不杀王,不可。」乃劫(之)王如高府。〔二〕石乞从者屈固〔三〕负楚惠王亡走昭夫人之宫。〔四〕叶公闻白公为乱,率其国人攻白公。白公之徒败,亡走山中,自杀。〔五〕而虏石乞,而问白公尸处,不言将亨。石乞曰:「事成为卿,不成而亨,固其职也。」终不肯告其尸处。遂亨石乞,而求惠王复立之。

〔一〕索隐左传作「子期」也。

〔二〕索隐杜预云:「楚之别府也。」

〔三〕集解徐广曰:「一作『惠王从者屈固』。楚世家亦云『王从者』。」索隐按:徐广曰一作「惠王从者屈固」,盖此本为得。而左传云「石乞尹门,圉公阳穴宫,负王以如昭夫人之宫」,则公阳是楚之大夫,王之从者也。

〔四〕索隐昭王夫人即惠王母,越女也。

〔五〕正义左传云白公奔而缢。

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一〕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一〕索隐窘音求殒反。

索隐述赞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嗟彼伍氏,被兹凶慝!员独忍诟,志复冤毒。霸吴起师,伐楚逐北。鞭尸雪耻,抉眼弃德。

集解: jí jiě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

《<史记集解>序》:“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豫是有益,悉皆抄内。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以 徐 为本,号曰《集解》。” 张守节 正义:“ 裴駰 采‘九经’诸史并《汉书音义》及众书之目而解《史记》,故题《<史记集解>序》。” 刘文典 《<淮南鸿烈集解>序》:“名为‘雧解’,合二十一卷。”

索隐: suǒ yǐn 1探求隐微奥秘的道理。2对古籍的注释考证。

索隐,即索引,对古籍的注释考证。它将图书或报刊中的字、词、句、人名、地名、书名、主题等著录成简括的条目,注明其出处和卷次页码,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成册。我们从一套大部头的书中找一名一事,要从头翻到尾,耗时又费力;成千上万种报刊,要从中寻找某个专题的资料,也好比大海捞针。假如利用索引,就可按图书索骥,二索即得。

正义:zhèng yì 1公正的、正当的道理。2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如《五经正义》

3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1) :公正的、正当的道理主持正义 (2) ∶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如《五经正义》(3) ∶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正义的战争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本文摘自《百度汉语》)

  索隐: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此之八书,记国家大体。班氏谓之志,志,记也。正义:天地位,日月明,四时序,阴阳和,风雨节,群品滋茂,万物宰制,君臣朝廷尊卑贵贱有序,咸谓之礼。五经六籍,咸谓之书。故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云云。

 太史公曰:洋洋索隐:音羊。洋洋,美盛貌。邹诞生音翔。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正义:言天地宰制万物,役使群品,顺四时而动,咸有成功,岂藉人力营为哉,是美善盛大众多之德也。故孔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余至大行礼官,索隐:大行,秦官,主礼仪。汉景帝改曰大鸿胪。鸿胪,掌九宾之仪也。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

 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人体安驾乘,正义:时证反。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集解:周礼王之五路有金路。郑玄曰:“以金饰诸末。”索隐:错镂衡扼为文饰也。诗曰“约軧错衡”,毛传云“错衡,文衡也。”正义:为,于伪反。错作“■”,七公反。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集解:周礼曰:“羞用百有二十品。”郑玄曰:“羞出于牲及禽兽,以备其滋味,谓之庶羞。”郑众曰:“羞者,进也。”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故大路越席,集解服虔曰:“大路,祀天车也。越席,结括草以为席也。”王肃曰:“不缘也。”正义:按:括草,蒲草。越,户括反。皮弁布裳,集解:周礼曰:“王视朝则皮弁之服。”郑玄曰:“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积素为裳也。”正义:以鹿子皮为弁也。按:襞积素布而为裳也。朱弦洞越,集解:郑玄曰:“朱弦,练朱丝弦也。越,瑟底孔。”大羹玄酒,集解:郑玄曰:“大羹,肉湆不调以盐菜也。玄酒,水也。”所以防其*侈,救其雕敝。索隐:雕谓雕饰也。言雕饰是奢侈之弊也。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集解:孔安国曰:“禘祫之礼,为序昭穆也,故毁庙之主及群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灌者,酌郁鬯,灌于太祖,以降神也。既灌之後,列尊卑,序昭穆。而鲁逆祀,跻僖公,乱昭穆,故不欲观之。”

 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备三归。集解:包氏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索隐:言子夏是孔子门人之中高弟者,谓才优而品第高也,故论语四科有“文学子游、子夏”是。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於卫所居不合。集解:论语曰:“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马融曰:“正百事之名。”仲尼没後,受业之徒沈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正义:论语云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鼓方叔入于河,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鲁哀公时,礼坏乐崩,人皆去也。岂不痛哉!

 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正义:秦采择六国礼仪,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典法行之。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集解:应劭曰:“抵,至也。”瓒曰:“抵,归也。”索隐:按:大抵犹大略也。臣瓒以抵训为归,则是大略大归,其义通也。自天子称号正义:称,尺证反。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孝文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正义:孝文本纪云上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令衣不曳地,帏帐不得文绣,治霸陵皆以瓦器。是躬化节俭,谓何嫌耳,不须繁礼饰貌也。故罢去之。孝景时,御史大夫晁错明於世务刑名,数干谏孝景曰:“诸侯籓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今大国专治异政,不禀京师,恐不可传後。”孝景用其计,而六国畔逆,正义:吴、楚、赵、菑川、济南、胶西为六国也。齐孝王狐疑城守,三国兵围齐,齐使路中大夫告天子,故不言七国也。以错首名,天子诛错以解难。正义:上纪买反,下乃惮反。事在袁盎语中。是後官者养交安禄而已,莫敢复议。

 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馀年不就。或言古者太平,万民和喜,瑞应辨至,正义:辨音遍。乃采风俗,定制作。上闻之,制诏御史曰:“盖受命而王,各有所由兴,殊路而同归,谓因民而作,追俗为制也。议者咸称太古,百姓何望汉亦一家之事,典法不传,谓子孙何化隆者闳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集解:应劭曰:“初用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改年为太初。”易服色,封太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於後云。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正义:音诤。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於物,物不屈於欲,正义:屈,群物反。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茝,索隐:音止,又昌改反。所以养鼻也;钟鼓管弦,所以养耳也;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集解服虔曰:“箦谓之笫。”索隐:疏谓窗也。正义:疏谓窗也。笫,侧里反。故礼者养也。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所谓辨者,贵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正义:谓蒲草为席,既絜且柔,絜可以祀神,柔可以养体也。侧载臭茝,所以养鼻也;索隐:刘氏云:“侧,特也。臭,香也。茝,香草也。言天子行,特得以香草自随也,其馀则否。”臭为香者,山海经云“臭如蘼芜”,易曰“其臭如兰”,是臭为草之香也。今以侧为边侧,载者置也,言天子之侧常置芳香於左右。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集解:诗云:“约軧错衡。”毛传云:“错衡,文衡也。”和鸾之声,集解:郑玄曰:“和,鸾,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也。韩诗内传曰鸾在衡,和在轼前,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服虔曰:“鸾在镳,和在衡。续汉书舆服志曰鸾雀衡也。”正义:皇偘云:“鸾,以金为鸾,悬铃其中,於衡上,以为迟疾之节,所以正威仪行舒疾也。”步中武象,骤中韶濩,所以养耳也;集解:郑玄曰:“武,武王乐也。象,武舞也。韶,舜乐也。濩,汤乐也。”正义:步犹缓。缓车则和鸾之音中於武象,骤车中於韶濩也。龙旂九斿,所以养信也;集解:周礼曰:“交龙为旂。”正义:斿音旒。寝兕索隐:按:以兕牛皮为席。正义:兕音似。尔雅云兕似牛。持虎,索隐:持虎者,以猛兽皮文饰倚较及伏轼,故云持虎。刘氏云“画之於旍竿及楯仗等”,以今所见为说也。鲛韅集解:徐广曰:“鲛鱼皮可以饰服器,音交。韅者,当马腋之革,音呼见反。”索隐:以鲛鱼皮饰韅。韅,马腹带也。弥龙,集解:徐广曰:“乘舆车金薄璆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索隐:弥亦音弭,谓金饰衡枙为龙。此皆王者服御崇饰,所以示威武,故云“所以养威”也。此文皆出大戴礼,盖是荀卿所说。刘氏云:“薄犹饰也。璆然,龙貌。璆音虬。”所以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索隐:言人谁知夫志士推诚守死,要立名节。仍是养生安身之本,故下云“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是解上意,言人苟以贪生之为见,不能见危致命,若者必死。若犹如也,言执心为见,如此者必刑戮及身,故云“必死”。下文皆放此也。正义:夫音扶。要音腰。孰知犹审知也。出死犹处死也。审知志士推诚处死,要立名节,若曹沬、茅焦,所以养生命也。孰知夫轻费用之所以养财也,正义:费音芳味反。轻犹薄。言审知尟薄费用则能畜聚,所以养财货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正义:言审知恭敬辞让所以养体安身。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正义:言审知礼义文章道理所以养其情性。此四科,是儒者有礼义,故两得之也。

 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正义:苟,且;若,如此也。言平凡好生之人,且见操节之士,以礼义处死,养得其生有效,如此者必死也。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正义:言平凡好利之人,且见利义之士,以轻省费用,养得其财有效,如此者必害身也。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正义:惰,徒卧反。言平凡怠惰之人,且见有礼之士,以恭敬礼让,养得安乐有效,如此者必危亡也。情胜之为安,若者必灭。索隐:覆解上“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正义:胜音叔证反。言平凡好胜之人,且见利义之士,礼义文理,养得其情性有效,如此者必灭亡也。此四科,是墨者无礼义,故两失之也。故圣人一之於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则两失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失之者也。索隐墨者不尚礼义而任俭啬,无仁恩,故使人两失之。易曰“悦以使人,人忘其死”是也。是儒墨之分。正义:分,扶问反。分犹等也。若儒等者是治辨之极,彊固之本,威行之道,功名之总,则天下归之矣。

 治辨之极也,彊固之本也,索隐:自此已下,皆是儒分之功也。正义:固,坚固也。言国以礼义,四方钦仰,无有攻伐,故为彊而且坚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正义:以礼义导天下,天下伏而归之,故为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正义:以礼义率天下,天下咸遵之,故为功名之总。总,合也,聚也。王公由之,正义:言由礼义也。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索隐:覆上“功名之总也”。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楚人鲛革犀兕,所以为甲,坚如金石;宛之钜铁集解:徐广曰:“大刚曰钜。”正义:宛城,今邓州南阳县城是也。音於元反。钜,刚铁也。施,钻如蜂虿,索隐:钻谓矛刃及矢镞也。轻利剽,正义:上匹妙反,下音速。剽,疾也。卒如熛风。正义:卒,村忽反。熛,必遥反。熛风,疾也。然而兵殆於垂涉,唐昧死焉;集解:许慎曰:“垂涉,地名也。”庄蹻起,楚分而为四索隐:乔音其略反,楚将之名。言其起兵乱後楚遂分为四。按汉志,滇王,庄蹻之後也。正义:以“起”字为绝句。或曰楚庄王苗裔也。按:括地志云“师州、黎州在京西南五千六百七十里。战国楚威王时,庄蹻王滇,则为滇国之地”。楚昭王徙都鄀,楚襄王徙都陈,楚考烈王徙都寿春,咸被秦逼,乃四分也。然昭王虽在庄蹻之前,故荀卿兼言之也。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参者,验也。言验是,楚岂无利兵哉。正义:参,七含反。言蹻、楚国岂无坚甲利兵哉,为其不由礼义,故众分也。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以为险,正义:括地志云:“汝水源出汝州鲁山县西伏牛山,亦名猛山。汝水至豫州郾城县名濆水。尔雅云‘河有澭,汝有濆’,亦汝之别名。颍水源出洛州嵩高县东南三十五里阳乾山

关于历史典籍的一个问题

太多了,史记、山海经、管子都有,下面摘选自史记,注解中包含多个其他文献的记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①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