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名人故事: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江西名人故事: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第1张

  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

 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晏殊则是真正的“伯乐”。

 他任职期间,发现和奖掖了不少精英。其中,有的后来居上,在当朝乃至后世,都远比晏殊更有影响:像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等;有的份量稍轻,却也“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如梅尧臣、富弼、宋祁、韩琦、孔道辅、张先、柳永等等。

 晏几道宋人笔记说他是晏殊的“暮子”。他自小即为贵介公子,又是名父之子,是当时认真写词的一大家,作为《花间》的嫡传,他的词胜过乃父。大概一经写出,即为汴梁的文士所传咏,如〔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连道学家程颐也“意亦赏之”(《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承认是好句。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小令,这也是《花间》词的特色之一。

 清代周济说:“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冯煦说:“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况周颐说:“小山词从《珠玉》出,而成就不同,体貌各异。”夏敬观结合他的身世以论其词,较为深刻:“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盖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丘,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

 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相信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对江南的古镇有着特殊的情节,它不同于三亚的大海,热烈而浪漫,虽同样让人着迷,但却散发出截然不同的韵味,相比之下,古镇就像是一位久在深闺人不识的姑娘,或已容颜不再,但那份从容的气质却让人沉迷,荣辱不惊,恬静美好。在江西仙女湖,就有这样一座千年古县城,还流淌着500年历史的万年桥,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耳闻?

提起江西,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早早便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诗句,使得庐山一举成名,无数游人慕名而去。其实江西山清水秀,美景远不止如此,位于新余的仙女湖,同样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旅游观光之地。

仙女湖,因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而得名,这里是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祥地,浪漫气息无处安放。景区内森林覆盖率极高,郁郁葱葱,清新之意扑面而来。景区岛屿星罗棋布,绿树掩映,湖水被划分为一块块碧玉的宝石,亦或是横卧在森林中的妙龄女子,婀娜多姿,尽显曲线美。湖面远看平静如止,近看波光粼粼,浅蓝色的涟漪里中光影斑驳,两侧青山倒映,相互依偎,空灵而美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恬静的湖面下,还沉睡一座千年古县,早在2018年,仙女湖水位下降至近些年最低点,一座面目全非的千年古县城遗址缓缓浮出水面,旧城墙、坍塌的房屋,这些被时光掩映的遗迹一时间引起轰动,吸引了无数考古学家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这座千年古县城叫做分宜古县城,除此之外,与其一同沉睡的还有500历史的万年桥,是江西现存最早的多孔石拱古桥,也是旧时分宜古县城通往南方的重要通道。这些遗址只有在水位较低的情况下才会露出真面目,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历史文化景观,景区在万年桥周边200米设立了禁航区,并定期对古县城、古桥进行巡查,防止意外发生。

除了拥有这些奇观,仙女湖还是一处休养生息之地,这里的七夕老街古朴幽静,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缓缓踱步,感受粉墙黛瓦的质朴,让人倍感岁月静好。不知道大家是否去过仙女湖?欢迎留言评论。

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 邓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父亲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 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 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 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佑三年 (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 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 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 朝廷的重视。

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出任江宁(今南京)知府, 旋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 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 市场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 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剥削,促进 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 到加强。但由于司马光等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新法在推行中屡 遭阻碍,宋神宗也时有动摇。熙宁七年,王安石被迫辞相,再任 江宁知府,次年二月复任宰相,不久又因维护新法得罪了神宗而 再次罢相,退居江宁半山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后人称其 王荆公。

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进步的哲学思 想支配,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还把“ 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变不 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这些进步思想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 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 横。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及《老子注》若干篇(条)

为纪念这位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人民政府 在临川区修建了王安石纪念馆,该馆于1986年冬建成之后,前往 参观、游览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

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清运道人。明代杰出的 剧作家、文学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被誉 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家山(今临川区)。汤显祖 从小聪明好学,二十一岁时中举。由于不肯依附权贵,虽博学多 才、“名布天壤”,到三十四岁才中进士。后历任太常博士、詹 事房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 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并抨击 朝政,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 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 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少年时受学于泰州学派的主要人物罗汝芳,受到了反 正统宋学思想的熏陶。在南京为官时,又受到李贽、达观等人反 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加上他对当时腐败社会的深刻认识,使他 成为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文人,这也是他在文学事业上获得 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 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 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我国历 代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 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此外,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 庙记》也是我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 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 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 卷。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对汤显祖的作品进行了全面认真 的搜集整理,出版了《汤显祖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家、 文学家,人民政府在临川区修建了汤显祖墓园,玉茗堂影剧院, 影剧院内设有汤显祖纪念室。一九八二年十月,中央文化部、中 国戏剧家协会、江西省文化局和中国剧协江西分会在抚州玉茗堂 影剧院联合举行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大会。 人民政府修建 的汤显祖纪念馆已建成开放。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著名 词人。

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 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 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 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的地方长官,后升任兵部尚 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 元献。

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韩琦、 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他庭前“门前桃李重欧苏, 堂上葭莩推富范”的对联,是他选贤任能的真实写照。晏殊还很 注意培养人才,热心教育事业,1027年,他留守南京(今河南商 丘)时,“大兴学校,以教诸生”,使五代以来荒废了的教育事 业,很快由衰复兴,体现了他为国兴学,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和 实干精神。

晏殊善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宗“西 昆体”,以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 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 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无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 淡淡风”等佳句,为千古传颂。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 文》传世。

文天祥(1236—1282)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又名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二十岁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德佑二年(1276),元兵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文天祥赴元军议和,被扣留押送北方,行至镇江,得与战友等逃脱南归,至温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元兵南下时,一再起兵抗御,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囚于燕京(今北京)四年,不屈就义。年四十七。

文天祥的诗歌创作,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佳篇甚少。后期诗文,都是用血泪写成,情辞深沉而意气激昂,感染力极强。他的大部分抗战诗歌,都收集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中。这些诗,是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结晶,洋溢着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爱,体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气概。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诗句,在我国民族解放史上光彩照人。《正气歌》用五古的形式历数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不朽事迹,歌颂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显示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其他如《过淮》《有感》《金陵驿》《早秋》等诗,以及〔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满江红〕等词章,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法来塑造形象,并且把抒情、议论、叙事三者融押在一起,从具体的艺术境界中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1278年被押北上,路经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时所写的七律《早秋》,八句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具体的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悲秋情绪,最后以“六朝无限江山在,搔首斜阳独立时”两句诗来点明亡国的痛楚,鲜明地勾勒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人形象。他的诗歌,气势豪放,激昂慷慨,用语平易,继承和发扬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的诗句,既交代了《指南录》得名的由来,又集中概括了诗人的政治思想和诗文创作的倾向。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人。

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芦荻画地教其识字,发愤苦学,二十四岁时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副宰相等职,积极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同时,他又是北宋古文革新群体的领导者,文章和诗词创作都很出色。他积极奖掖后进,王安石、苏东坡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

欧阳修散文成就突出,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唐韩愈。政论文在欧阳修散文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类作品多是奏章,一般以说理见长,逻辑严密、中心突出,但也不乏委婉变化之妙。如著名作品有《朋党论》、《纵囚论》、《原弊》等。

欧阳修曾著《新五代史》,并与宋祁合编《新唐书》,对历史的精确了解,使欧阳修的史论文也极具特色。《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其史论的名篇。文章以后唐庄宗李存勖沉溺逸乐、宠信乐官而致亡国的历史事实,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普遍规律,见解深刻,令人深思。

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也极具特色。这类文章往往不是单纯记游、记事,而是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其人生感慨,寄托其人生理想。著名的如《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

欧阳修的辞赋类散文多为抒情小赋,如《鸣蝉赋》《秋声赋》等。与前此律赋不同,欧阳修这类抒情小赋,多以散文式笔调,融议论、写物,抒情于一炉,形式上更为灵活自由。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江西婺源人。

父朱松,进士出身,对二程理学窥研弥深,因不附和议,得罪秦桧,失官居家,以教书为业,恪守孔孟之道。其父对朱熹要求严格,不仅以儒家经书对他进行严格教导,而且对他讲授“古今成败兴亡大致”,教育他关心民族社稷安危和社会现实问题,树立抗金必胜思想和信念。朱熹严守父训,刻苦读书,青少年时代,精心研读儒家主要著作,广泛涉猎各家学说和各种格致之学,学业猛进,十九岁登进士第,赐同进士出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曾任南康军两年零一个月。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孝宗即位,准备启用张浚出兵抗金,并下诏征求内外朝臣陈述政见,朱熹立即上书陈事,在《壬午应诏封事 》中指出:“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攘夷狄而矣”,并向皇帝提出三项重大措施:“夫讲学所以明理而导之于前,定计所以养气而督于后,任贤所以修政而经纬乎其中。”第二年,孝宗在垂拱殿召见朱熹,朱熹面奏三扎:第一扎,建议皇帝博访真儒,讲明《大学》之道,以修身为本。第二扎,指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主张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应当“合战守之计以为一”第三扎,尖锐批评当时“谏诤之涂(途)尚壅(堵塞),幸(以诌媚而得宠幸)之势方张,爵赏易致而威罚不行,民力已殚(尽)而国用末节”,应当立即“修德业、正朝廷、立纪纲”。结果,皇帝不予采纳。朱熹上谏被拒,遂退居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授徒讲学,探求学问,著书立说,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的十五年间,他的学术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体系,初步实现了集理之大成宿愿,名声颇大。

朱熹在学术上的成就,使朝廷感到为难,若不任用,会招弃贤之嫌;如加任用,又恐其“干扰”朝政。经过一番研究,决定差遣他远知偏僻之地南康军。淳熙六年(1179)年三月,朱熹到任,治所在今星子县。他到任之初“考按图经,询究民间疾苦”,贴出《知南康榜文》:第一,为解决南康“民力日困,无复安土乐生之心”的社会问题,望士人、父老、僧道、民人有能知道利弊源者,悉具以陈。第二,请士民乡邻父老、每年集会,教戒子弟,使“修其孝弟忠信之行,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有无相通、患难相恤”,以成风俗之美。第三,乡党父老,推选子弟,入学读经。是年,朱熹又奏请免除赋税,并派司户参军与“逐县知县亲诣旱伤田段地头,对帐检视”。秋后又下发《劝农文》,劝农民“趁此天时多种荞麦及大小麦”度过灾荒。又极力推行王文林所作《耕田法》与《种桑法》。翌年九月,发起重修城南湖畔石堤,“允晦间亦躬行其上,劳苦勤恤者甚众”。

朱熹在南康任职期间,曾亲至白鹿洞书院视察。眼见这座曾经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的遗址,栋宇不存,毁于兵火的一片废墟,感到极其伤心,然又为书院的优美自然环境赞不绝口。他说:“观其四壁,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因“念庐山一带,老(老子、道家)佛之居以百之计,其废坏无不兴葺。至于儒生旧馆只此一处,而一废累年不复振起,吾道之衰即可悼惧,而太宗皇帝敦化育才之意亦不著于此邦,以传后世”,“其庐山白鹿书院合行修立”,遂再三向朝廷请求,孝宗皇帝终于批准重兴白鹿书院。书院落成之日,他饮酒赋诗:“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三爵何妨莫萍澡,一编讵敢议明诚。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并作《白鹿洞成告先圣文》),还屡次请求孝宗皇帝为白鹿洞书院题匾、赐太上皇帝御书石经、监等九经流注疏。他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亲自制订了《白鹿洞书院教规》,即:1、教育目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愤窒欲,迁善改过。4、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5、接物之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熟读精思”的学习原则。这是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的典型的教育纲领。这个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这一,它不仅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模式图,而且为世界教育界所注目,国外很多教育家把它当作研究教育制度的课题,而且为世界教育界注目,国外有很多教育家把它当作研究教育制度的课题,他不只兴书院,订规章,经常亲自授课讲学,每逢休沐,即亲至书院与学生一起质疑问难。朱熹对教学要求十分严格,有一次,在赴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曾写过一首诗赠给学生:“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以告诫弟子精学儒家名教,因是白鹿洞书院规模和教学质量均为全国之冠,四方好学之士,负笈裹粮,前来求学。建昌人胡泳、李燔、吕炎和吕涛兄弟,都昌人黄灏、彭浔和彭方父子,彭蠡(今彭泽县)人冯琦,星子人周颖等,均学有专攻,后来都成为传播理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在南康任职期间,在推行教化、整顿吏治、兴利除弊等方面政声显著,于淳熙八年(1181年)任满,暂回崇安故里。光宗时,赵汝愚奏为侍制、侍讲。时韩胃擅权,排斥赵汝愚。庆元年(1195)年,赵汝愚罢相。朱熹、彭龟年指责过韩,均得罪。三年,将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著于“伪学逆党藉”,而朱熹被定为“伪学之首”史称“庆元党禁”。两年后,朱熹病逝,享年72岁。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从祀孔庙。

朱熹一生勤奋好学,关心国事民情,曾立志报效朝廷,献身国家民族。然而南宋王朝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不断争权夺利,使他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挫折,不能得志,终于绝意于官场,潜心学术,致力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成为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教育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思想上,他从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朱程学派、又称闽学、考亭学派。他认为“理在先,气在后”,但其宇宙形成说却能接受古代科学成果,主张阴阳二气的演化论,如从高山上残留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在人性论上,他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以缓和社会矛盾。其社会历史观,又主张恢复三代之治,愿“周孔之道常在”。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奉为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日本在德川时代,“朱子学”也颇流行。他进行学术研究和讲学紧密结合,师生共同研究著述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他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对后代书院的发展、自由讲学风气的提高、学术研究空气的浓厚都有影响。他的学术著作很多,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词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您好,关于江西的神话我想肯定有千千万万啦~您想,江西有那么多城市,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

我是江西九江人,知道一些我自己这个城市的故事~比如有锁江楼镇蛟龙的故事,老马渡的故事,还有岳飞母亲在江西九江县去世的故事~那里还有岳母墓~

1 江西民俗勤俭 译文

江西民俗勤俭,每事各有节制之法,然各有一名。

说江西民俗勤俭,每件事都各有节制的办法,然而各有一个名字。

如吃饭,先一碗不许吃菜,第二碗才以菜助之,名曰“斋打底”。

比如吃饭,头一碗吃淡饭不吃菜,第二碗才有和饭菜吃,叫“斋打底。”

馔品好买猪杂脏,名曰“狗静坐”,以其无骨可遗也。

开荤买带排骨的肉,恭候在桌子底下的狗,不见主人有吃剩骨头扔下,叫做“狗静坐。”

劝酒果品,以木雕刻,彩色饰之,中惟时果一品可食,曰“子孙果盒”。

喝酒的时候,水果是拿木雕的,当作摆饰,中间只有果一品可以吃,名叫“子孙果盒。”

献神牲品,赁于食店,献毕还之,名曰“人没份”。

祭神向饭店租(猪肉,牛肉)之类的祭牲品,祭祀完毕后再还给店家,叫“人没分。”

节俭至此,可谓极矣。

节俭到这样,可以说是到了极点。

学生读书,人各独坐一木榻,不许设长櫈,恐其睡也,名曰“没得睡”。

学生读书只能坐席子,不许设长凳,防止学生睡觉,叫“没得睡。”

此法可取。

这种方法倒也行得通。

2 江西民俗勤俭的译文

江 西 民 俗 勤 俭 , 每 事 皆 有 节 制 之 法 , 然 亦 各 有 一 名 。 如 吃 饭 先 一 碗 不 许 吃 菜 , 第 二 碗 才 以 菜 佐 之 , 名 曰 「 斋 打 底 」 。 馔 品 好 买 猪 杂 脏 , 名 曰 「 狗 静 坐 」 , 以 其 无 骨 可 遗 也 。 劝 酒 果 品 , 以 木 雕 刻 彩 色 饰 之 , 中 惟 时 果 一 品 可 食 , 名 曰 「 子 孙 果 盒 」 。 献 神 牲 品 , 赁 於 食 店 , 献 毕 还 之 , 曰 「 人 没 分 」 。 节 俭 至 此 , 可 谓 极 矣 。 学 生 读 书 , 人 各 独 坐 一 木 榻 , 不 许 设 长 凳 , 恐 其 睡 也 , 名 曰 「 没 得 睡 」 , 此 法 可 取 。

文 中 描 写 江 西 人 虽 贫 穷 , 却 能 以 勤 俭 应 之 , 而 勤 俭 之 间 , 又 杂 以 幽 默 , 常 作 自 我 调 侃 , 明 明 菜 少 只 能 多 食 白 饭 , 却 说 是 「 斋 打 底 」 , 明 明 无 骨 给 狗 啃 , 却 说 是 「 狗 静 坐 」 , 我 突 然 想 起 朱 子 训 练 学 生 , 教 人 半 日 静 坐 、半 日 读 书 , 江 西 人 开 玩 笑 , 也 不 失 理 学 家 的 味 道 。 这 种 调 侃 自 己 的 态 度 , 使 得 江 西 人 穷 而 不 困 , 这 是 一 种 智 慧 , 就 凭 这 种 智 慧 , 江 西 人 在 遭 遇 潦 倒 愁 苦 打 击 时 , 仍 能 保 持 悠 游 的 心 境 。 江 西 诗 人 陶 渊 明 诗 中 说 : 「 采 菊 东 篱 下 , 悠 然 见 南 山 。 」 悠 然 不 容 易 做 到 , 因 为 那 是 一 种 艺 术 化 的 生 活 态 度

3 江西过年习俗的中英翻译

江西过年的习俗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孩子们则会拿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薯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都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按风俗,女人们都走进厨房准备年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事。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对联的内容虽然年年都在变,但年年总是那些字,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联和下联,右为上左为下联,不然别人会笑话。再接着贴各房门,然后还要贴些竖条的“小签”:“出方大利、开门见喜”那是贴正屋门上的,“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正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那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小心火烛”贴厨房。大门或院门最后贴,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饭了。

家乡的年饭一般是中午吃的,讲的是辞旧岁,看谁先吃年饭,过早年,预示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换来好收成”。在十一点左右,村里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农村吃年饭放炮仗也有讲究,寓意是赶起灾难去除邪恶(事实上鞭炮产生的硝烟在农村阴湿的天气中能起到杀菌作用),所以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短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的年饭了。

但吃年饭的风俗也不尽相同,邻居有一家是从湖北搬来的,我们都叫他“尖蛮子”,大抵意思是不厚道,太懒,年饭和年夜饭一块吃。他们每年都是晚上过年,噼哩啪啦一通炮响,老远人都笑说:“蛮子家过‘晚年’了”。

吃完年饭,依然有分工。女人们仍然是要进厨房,和面、剁饺子馅、包饺子。男人们则要带上斧头、锯子、锄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当做守岁的“材火”,用这棵树点燃的火塘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那便是“火大财大”。辞岁后迎新前的这段时间便是小孩子们的开下,他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充裕的鞭炮,把整个村子炸的热热闹闹。

晚上吃年夜饭讲的是守岁迎新年,这个程序从晚上的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全家老少仍然是团座一起边吃团圆水饺,吃完水饺还要包饺子,那是准备着初一吃的,大家或看看电视,或打打小牌(麻将),耐心地等着12点钟声敲响。

离12点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村邻们就开始放些短鞭或者单响炮仗,预热气氛。男人们将各自准备接年的长鞭盘在竹杆上,等候点火信号,中央电视台每到这个时候会搞倒计时,大家就一起站起来大声和着:“5、4、3、2,点火!”这时整个村除了鞭炮声再听不到别的声音,大家比谁家的炮声长、炮声响。放完接年的长鞭,烟花和炮仗就开始登场了。这家放个“九珠团圆”,那家放个“大地春雷”,这家象流星一样的彩珠烟花斜斜的飞到别人家小院,那家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敬几个带响的冲天炮,斗起狠了,对射花炮要对上一个多小时,炮放完了的小孩子就爬上院子的墙头,隔院观火。

闹到快夜一点钟,炮声才会渐渐淡去。按当地的风俗,这大年三十的夜可不能黑,家家都得彻夜亮灯,并且所用房屋包括卧室都得亮着,要为过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同样也预示着来年前途光明,所以无论家里多么穷,这一晚上的电费可不能省。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人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英文用工具翻译把

4 江西过年习俗的中英翻译

江西过年的习俗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卤。”

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孩子们则会拿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薯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

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都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按风俗,女人们都走进厨房准备年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事。

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对联的内容虽然年年都在变,但年年总是那些字,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联和下联,右为上左为下联,不然别人会笑话。再接着贴各房门,然后还要贴些竖条的“小签”:“出方大利、开门见喜”那是贴正屋门上的,“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正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那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小心火烛”贴厨房。

大门或院门最后贴,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饭了。 家乡的年饭一般是中午吃的,讲的是辞旧岁,看谁先吃年饭,过早年,预示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换来好收成”。

在十一点左右,村里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农村吃年饭放炮仗也有讲究,寓意是赶起灾难去除邪恶(事实上鞭炮产生的硝烟在农村阴湿的天气中能起到杀菌作用),所以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短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的年饭了。

但吃年饭的风俗也不尽相同,邻居有一家是从湖北搬来的,我们都叫他“尖蛮子”,大抵意思是不厚道,太懒,年饭和年夜饭一块吃。他们每年都是晚上过年,噼哩啪啦一通炮响,老远人都笑说:“蛮子家过‘晚年’了”。

吃完年饭,依然有分工。女人们仍然是要进厨房,和面、剁饺子馅、包饺子。

男人们则要带上斧头、锯子、锄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当做守岁的“材火”,用这棵树点燃的火塘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那便是“火大财大”。辞岁后迎新前的这段时间便是小孩子们的开下,他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充裕的鞭炮,把整个村子炸的热热闹闹。

晚上吃年夜饭讲的是守岁迎新年,这个程序从晚上的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全家老少仍然是团座一起边吃团圆水饺,吃完水饺还要包饺子,那是准备着初一吃的,大家或看看电视,或打打小牌(麻将),耐心地等着12点钟声敲响。 离12点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村邻们就开始放些短鞭或者单响炮仗,预热气氛。

男人们将各自准备接年的长鞭盘在竹杆上,等候点火信号,中央电视台每到这个时候会搞倒计时,大家就一起站起来大声和着:“5、4、3、2,点火!”这时整个村除了鞭炮声再听不到别的声音,大家比谁家的炮声长、炮声响。放完接年的长鞭,烟花和炮仗就开始登场了。

这家放个“九珠团圆”,那家放个“大地春雷”,这家象流星一样的彩珠烟花斜斜的飞到别人家小院,那家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敬几个带响的冲天炮,斗起狠了,对射花炮要对上一个多小时,炮放完了的小孩子就爬上院子的墙头,隔院观火。 闹到快夜一点钟,炮声才会渐渐淡去。

按当地的风俗,这大年三十的夜可不能黑,家家都得彻夜亮灯,并且所用房屋包括卧室都得亮着,要为过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同样也预示着来年前途光明,所以无论家里多么穷,这一晚上的电费可不能省。 一年又一年。

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人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英文用工具翻译把。

5 作家汪曾祺的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先做简要回答 也有具体的能帮助你了解他的特点 特点是: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 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 ——浅谈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 详细的 内容提要: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作品的语言特色。

笔者认为,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吸取古典文学的营养。

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康的人性。

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对于打破“文革”后那段冰冻期特有的话语禁忌,功不可没。

这决定了汪曾祺作品无可置疑的文体学意义。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散文、语言 许多人喜欢汪曾祺,有的甚至是疯狂地喜欢。

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他承继了乃师沈从文之风,而又以白描见长,别成一家。

他的小说、散文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这种语言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

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豪华落尽见真淳。

轻盈流丽,小巧精致,如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滑而不腻。令人一读之下而悠然神往。

汪曾祺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有初发芙蓉之美,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 汪曾祺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风行现代派的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对母语的重新的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是流行翻译文体的年代,一些作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前卫,大量模仿和照搬翻译小说的文体,以为翻译家的文体就是现代派的文体。

我们现在从当时的一些著作的作品就可以看到这种幼稚的模仿。汪曾祺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且显得特别“新潮”,让年轻人重新树立了对汉语的信心。

本文即尝试从语言的角度对汪曾祺作品进行分析。 一、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 王安忆说“汪曾祺老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

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 (1)确实如此。

王安忆又说:“汪曾祺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 (2)我认为汪曾祺小说散文的语言特色重要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

举个例子,“我家后园有一棵紫薇。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

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紫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

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

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囔囔。”

(《紫薇》)汪曾祺的白话文给人一种解放感——原来白话文可以这么写!又如他的《虎头鲨、昂嗤鱼、阵鳌、螺蛳、蚬子》这篇专讲吃的散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

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瞎!”一声“瞎”韵味无穷,意境高远。

自五四以来,尝试把口语溶入写作的人当然绝不只是汪曾祺一个。老舍也热中于此。

但是倘若拿这两个人相比,我认为汪曾祺更胜一筹。这是因为老舍的口语因素多半构成一定的语言特色,小说的总体框架还是相当欧化的。

汪曾祺与此不同,他的小说往往在大的叙述框架上,就有意顺从现代汉语中口语叙事的规则。王安忆说“汪曾祺的小说写得很天真,很古老很愚钝地讲一个闲来无事的故事,从头说起地,‘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地开了头。

比如‘西南联大有个文嫂’(《鸡毛》);比如‘北门有一条承志河’(《故里杂记》);比如‘全县第一个大画家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鉴赏家》)然后顺着开头徐徐往下说,从不虚晃一枪,弄的扑朔迷离。他很负责地说完一件事,在由一件事引出另一件事来”(3)我认为王安忆对汪曾祺的小说的叙述和语言的特征,描写得相当准确。

读汪曾祺的小说确乎如此,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读完之后,你却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隐隐地激动。 汪曾祺小说散文中大量采用了地道的方言,文章读来琅琅上口,倍感亲切。

汪曾祺对吴语非常稔熟,颇知其传神妙处。他在小说《星期天》、散文《安乐居》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上海方言。

如“操那起来”、“斜其盎赛”等,既有地方色彩,又写活了人物,吴地读者赏来自有动人情趣。在上海,卖糖炒热白果的小贩在街头吆喝道:“阿要吃糖炒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那句中的“糯”字,使汪曾祺竟“嚼”出细腻柔软而有弹性的韵味来,他在形容女作家 的小说《孕妇和牛》的语言风格时,便油然想起吴语里的这个字:糯。

他怕这位北方作家不能体会这种语感,就说:“什么时候我。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忧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古诗今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名句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因为“江西老表”这种说法是为了表示对江西人的亲切称呼,拉近彼此距离。起源于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湖南人认为自己祖上与江西人祖上是表亲戚关系,因此就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还有一种说法是赣地的先人们很相信风水,另外在迁移的途中也便于掌握方向,老是爱带着一个表(古时的罗盘),因此外省人称江西人为“老表”。

江西老表的称呼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之时,湖南多地战乱荒芜,许多江西人迁入湖南,后来那些迁入户的的后代回到江西扫祖陵,就和江西人互称老表。

以及湖北、广东、都有江西人迁入的历史,所以周边省份多称江西人为老表。所以后来就演变为江西人对同省老乡的称呼,带有一定的亲昵性或成为外省人对江西人的一种较亲切的称呼。

至于其来源,现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说法:

1、元末明初之际,湖南湘东许多地区因战乱而一片荒芜,大批江西人迁入湖南。后来在明清之际又有大批江西人迁入,甚至有些地方十户之八九来自江西。

而这些迁入湖南的江西人后代回到江西祭扫祖陵时,喜以老表称呼当地的江西族人,意为表兄堂亲。此即江西填湖广的相关传说,也是关于老表一词起源最为流行的说法。

2、相传元末时期,朱元璋未当皇帝时在江西遇难获救,为了报答当年江西人的恩情,曾许诺若得天下,江西人如遇事可以老表名义直接找他。

3、源于赣南客家地区,从粤东迁来的广东人称当地人为“老表”(因为两地人同是客家人),后来流传到江西全境,成为“老乡”的别称。

4、江西自古盛行道教和风水之术,附近省份的人看风水喜欢请江西的风水先生,作为风水术士,表盘是必带之物,外省人便以老表称呼这些江西风水师。久而久之,也就用来称呼所有江西人。

5、江西原多以姓命名的村庄,如:“王家村、李家村”村中男丁多为一个姓氏一个宗族,村中建有宗亲祠堂,而女性有不远嫁的习俗,导致邻村远房表兄弟姐妹较多,外地人戏称:“江西老表”,关系较为复杂越理越亲。

扩展资料:

1、陈毅元帅与江西老表的故事

驰名中外的陈毅元帅,当初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时,同样与赣南老表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结下了没齿难忘的深情厚谊。

全国胜利后,陈毅当上了元帅、副总理,当年和他在赣粤山区风餐野露、同床共眠的游击队员朱赞珍进京拜访陈老总。电话打进去工作人员不明来者身份不予通报。

朱赞珍的犟脾气来了,怒发冲冠地大喊:“岂有此理!就说我是信丰的朱老表!”陈毅一听,赶紧吩咐秘书派专车迎接。

两人相见,朱赞珍热泪盈眶,抬手捶陈毅一拳,亲昵道:“崽古头(方言,称呼口头语,平辈叫崽古头,对下辈叫崽得恁),我还以为你忘了我们作田老表呢!”

陈毅抱着他的肩膀说:“哪里哪里,苟富贵,毋相忘。老表同志哥,你瞧我陈毅是那号角色吗?赣南老表与我陈毅情同手足,恩胜父母,我岂敢忘怀!”

2、毛主席与江西老表的故事

60年代初,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的刘俊秀进京汇报工作,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道:“这位就是江西老表刘俊秀。”毛泽东呵呵笑道:“稀客稀客!呵,江西老表出了名哩。” 

江西人喜欢自诩“老表”,外乡人也以“老表”表达他们对江西人的亲热和欢迎。也正因此,江西人对表亲自然而然地怀着一种潜意识的眷恋情感,尤其表至今对舅舅的尊重程度上,更是外地人无法比拟的。

—江西老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