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余天成医药有限公司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余天成的中医药,被市政府于2009年6月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余天成堂创建伊始,创始人余游园提出“道地药材、修制务精、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名医坐堂、治病救人”24字办店方针。
余天成堂历代都请松江地区有名中医坐堂诊病,如遇穷苦人,施诊给药,分文不取,乐善好施。余修初当“阿大”时,就不惜工本搜集民间验方,研制丸散膏丹。因中成药疗效显著,成为市民日用补药或分赠亲友的珍贵礼品,名扬苏杭一带。余五卿当家时,就大量生产自己用独特秘方精制以“鹿鹤”浮图为标记的丸散膏丹。如全鹿丸、人参再造丸、行军散、脑砂膏、首乌延寿丹、辟瘟丹、补益杞园酒、驴皮胶……等等。其中又以全鹿丸、人参再造丸为许多老人和农家所喜爱,治疗脱力、腰酸背痛效果好;脑砂膏治疗疮疾有特疗。
1931年,经几代人的研究和积累,余天成堂校订成《丸散全集》三大本(分上、中、下三卷,现存区档案馆),及余天成堂的《丸散膏丹全集》一本,其中记载分内、妇、外、伤、儿、疯科等的中成药“丸、散、膏、丹、花露、药酒、曲、锭”等秘方488多方。配方和制作工艺。其中不仅有参考历代医书的固有成方,还收集了不少散落在民间的验方、秘方,凝结了百年余天成堂前辈的心血。
这些全集记录着余天成堂曾经的骄傲和辉煌。86岁的老药工严楚钰还记得,从前一到农忙时节,余天成堂的招牌药人参再造丸就特别畅销,“用于去痛活血,增强体质,因为效果明显,嘉善、青浦等地很多农民都特意来松江购买”。93岁的老药工李永庭说:“40年代余天成堂还当众宰鹿入药,制成的全鹿丸,连杭州人也闻讯来买。当时做出口药品‘富贵荣禄丸’的三友实业社,原料都从余天成堂进货”。
《上海医药志》里称,余天成堂“自设制药工场,研制丸散膏丹、花露药酒。主要产品有全鹿丸、人参再造丸、行军散、脑砂膏、首乌延寿丹、辟瘟丹、肥儿八珍糕、风湿药酒、驴皮胶以及防暑饮料金银花露、地骨皮露、荷叶露等”。余天成堂做药选料讲究,如辟瘟丹中的石龙子,非要选用端午节左右5天内从杭州灵隐寺后面竹园里捉到的不可,故疗效十分显著。89岁的老药工应人杰叙述:“1942年上海爆发霍乱瘟疫,松江也死了不少人,但400-500人及时服用了我堂的辟瘟丹就获得了新生,当时辟瘟丹来不及生产”。近80岁的原松江药材公司经理方良、郑汉毅回忆,“听前辈传说,在1880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坐镇甘肃酒泉,召集多路清军讨伐入侵新疆的阿古柏军队,但将士水土不服,病倒一大片。当时左宗棠向红顶商人胡雪岩求助。胡雪岩就把任务交给了胡庆余堂首任阿大余修初,余修初按余天成堂配方、工艺、选料加工成行军散、辟瘟丹、石斛夜光丸,将士服饮后祛除了山岚瘴气,士气大振。二次出兵,彻底击溃了阿古柏军队,收复了大片国土”。
再加上坐堂中医的的名气和精心诊病,余天成堂自制的膏散长盛不衰。解放前,松江市民流传这样一句话,即“余天成堂的丸药用烂泥做的也卖得脱”,这影射,余天成堂的丸散好卖,丸散的用料讲究,疗效显著,老百姓绝对相信。
解放前,上海的一些名中医曾在余天成店坐堂过,如内外科的张近三、内科的夏仲方(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戴达夫(后任上海中医学院教授)等,这些坐堂中医皆医德高尚,医技精湛。40年代松江知名人士柯德琼创办了德琼医院,但其儿子生病也请了余天成坐堂夏仲方医治,经二次配方服药后就痊愈。
1956年余天成堂公私合营期间,把所有中医从药店中剥离出来,组织他们成立联合诊所,实行医药分开。1958年1月,上海由童涵春、雷允上、蔡同德、胡庆余等中药店的成药工场合并成上海中药制药一、二、三厂,形成规模生产,当时余天成堂因生产设备简陋和人才的匮乏等原因,中成药生产逐步减少。到六十年代中期,市所有药店加工场都停止了中成药生产,余天成堂自制丸散膏丹也划上了句号。
八十年代初,经政府批准,余天成堂恢复了名医坐堂门诊业务。现余天成堂二楼设有名医门诊间7间,面积200多平方米,有杨桂生、徐佐刚、沈慈竹、堵继江、袁纪良、刘克定等15位松江名中医坐堂,其中有副主任医师7名,分内、外、妇、幼等专科,2008年全年门诊74276人次。坐堂女中医陈映珠在传承古方中进行创新,在医治不孕症方面有成效。
1994年,余天成堂结束了高家弄加工场历史,加工场迁址乐都路446号开办了中药饮片厂,厂占地7800平方米,引进了现代化生产设备,生产饮片品种达516种。现余天成中药饮片公司生产“余天成”牌的小包装虫草、党参、黄芪、太子参等精制饮片20多种,在余天成堂二楼设置了精制饮片专柜,满足市民消费。
九十年代,余天成堂恢复了代煎中药业务。2000年开展坐堂医生免费开个人滋补膏方,代煎膏滋药服务。仅2008年,免费开个人冬令进补膏方5235料,代煎膏滋药3297料。
医生的字,一直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被称为是绝对的加密文件。
大家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最抓瞎的就是医生写的病例或者药方根本看不懂,简直就像天书一样。
总有很多人抱怨如“鬼画符”一般看不懂。
有趣的是,这种障碍在医生和药师之间却仿佛没有那么大。
当患者拿着龙飞凤舞的处方到药房或售药处取药时,药师们一般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这些药名并交付患者。
图|经过专业药师破译后的药方
人们不禁会问,古代中医药方手札是不是也这样让人难以辨认呢?
其实刨去千剂秘方的巨大医用价值,娟秀的手札本身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图|民国老中医手抄古籍
作为国粹的中医,与书法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
传统中国文人除了精于琴棋书画之外,都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
甚至有些病人,先看处方、病历写得好不好,来判断医生水平高不高。
书法家中的陆维钊、诸乐三、张宗祥,以及国学大师马一浮,也都旁通医术,他们亲手开的方子,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名家书写的方药字幅,很多都是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不信你看 ▼
图|王献之《鸭头丸帖》
图|苏东坡《覆盆子帖》局部
图|张旭《肚痛帖》
从前的中医药方,那么用心,有落款、有签署、有钤印,诚诚恳恳,认认真真
看看近代那些大名医家的药方字迹,从中也许会对这种书法有不一样的认识。
图|清或民国-老中医手稿本丸散膏丹药酒配方秘方
这些名医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字体多以行楷书为主,美观大方且清晰易读,因此也得以保存至今。
他们虽不以书法名世,但我们仍不禁对其“书作”肃然起敬。
图|陆维钊 药方
在这些药方的背后,他们不知写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
写得多了,修养到了,好的气息就跃然纸上了。
就如黄宾虹曾提出的“艺术是最高的 养生 法,不但足以养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
图| 张宗祥 药方
图|清代御医陈莲舫 药方
图|清名医陈大堃 药方
讲者介绍:沈谦益,民间中医昆仑派传人,又得到多位民间中医华佗派前辈的指点。临床上以三元色脉统御识证、遣药、用针,灵活运用简易、变易、不易之古法,以精简的中医治疗方法从事临床多年。
中医家推荐:“中医是一门人天之际的性命之学!”沈师师门对中医的理解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学中医、用中医可曾把中医树立到如此高度?中医仅仅是救病治人之术吗?医道何存?!我们对金元四大家又有多少误解? 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定见,随着沈师追溯古中医历史,一起探寻古中医源流吧···
讲稿实录:
各位好,今天我把曾经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些内容也是道听途说的,毕竟年代久远,不好考证,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这次主要是讲中医源流方面的内容,分为几块展开。
一、中医的概念
我们师门对中医的概念是这样阐述的:中医是一门人天之际的性命之学。它的运用环境、考虑范围是在人天之际,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性命。中医是在人天之际的自然环境下研究人体的性命之学,不止是肉体或者单纯的解剖。人之所以叫人,因为他还活着,活着的人和尸体有什么不同呢?在古人眼里,人体与尸体区别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体、活体有他的精气,精气运行是最基本的区别之处。人的精气运行正常,就是生命体正常的运行状态;运行出现问题,就是生病了;精气不再运行,那就是生命体终结了,变成了尸体。
二、中医的起源问题
关于中医的起源问题有很多的说法。教科书上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慢慢发现出来的。有学者做了个统计的计算,如果中医学是一个又一个穴位、一味又一味药慢慢才形成体系的,别说形成像现在这样庞大而完美的体系,就算稍微形成有体系的东西至少需要二百万年时间。
1、巫师之说
在道门中有些传说,中医的起源至少要上推到上古十大巫师,也就是《山海经》中谈到的十大巫师。《说文解字》中有"巫咸初作医"的说法,《吕氏春秋》中也有"巫彭初作医"的记载。
2、三皇之说
经典中经常会提到,中医、中国文化多出自三皇之说,伏羲、神农和黄帝为三皇,为中华文化之祖,为中医之本源。张大昌先生传出的《辅行诀》中开篇就是三皇像。
《路史》中谈到医药的只有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在介绍伏羲氏中谈到"天出文章,河出马图,于是观象于天,效法于地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于是尝草,治砭,以治民疾,而人滋信。”在炎帝神农氏的介绍中,也提到"乃命司怪主卜,巫咸巫阳主筮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病正四百,药正三百六十有五。著其本草,过数乃乱"对黄帝的记载中提到:"至岐山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乃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极咨于歧、雷,而内经作。谨候其时,着之玉版,以藏灵兰之室"
从以上《路史》的记载可以看到,中医的起源确实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慢慢传承出来的。当然在道门里面还有这样的传说,《黄帝内经》里面的岐伯是巫彭的弟子,雷公、鬼臾蓲等都是他的同门师兄弟。
3、三干五支之说
道门中有传承说,过去的三皇五帝,五帝各有一部内外经存世。古之三皇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是伏羲、神农和黄帝,《三字经》中也是同样的说法。五帝传说为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和金天氏(少昊)和颛顼帝。古人以五帝配五行,伏羲为青帝,神农为赤帝,轩辕为黄帝,金天氏为白帝,颛顼帝为水帝黑帝。传说五帝各有一部内外经传出,只是大多已经散逸不存。在现存的《黄帝内经》之前,还有一些已经丢失散逸的经典存在过。《汉书》中记载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之说。
从三皇五帝的说法看,三皇即三干,五帝即五支。从医道式法来考虑,伏羲、黄帝和颛顼为三干,伏羲、炎帝(神农)、黄帝、金天氏(少昊)和颛顼帝五帝则为五支。三干之说,最典型的传承就是古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我们一直尊崇三皇五帝为中华文化之祖,中医之祖,它的学术体系就是以三易为指导的。按照式法三干说,伏羲帝的流传就是之后的天医,黄帝的流传是现在的中医,即过去所说的人医法,颛顼帝的流传应该就是水医法,而炎帝神农所传恰恰介于天医与人医之间,而白帝金天氏所传正好在人医和水医之间。按照三皇所传的学说,伏羲帝重神,黄帝重气,颛顼帝重精,恰恰完成人体三宝——精气神的论断。
然而就像马新童老师所说,现在的中医是残缺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存的《黄帝内经》,并非是三皇五帝时的《黄帝内经》,应该是其他五帝的内外经,或有散逸,经流传下来的汇集本,所以无法非常系统地揭示五帝的系统内涵。现存的《黄帝内经》重视气化,以气为核心,而对于精气神中神、精相关的东西涉及而不深说。
三、中医理论体系及其科学性
师门中经常谈到几个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基础教材中也谈到这些学说。一精气神学说,二阴阳学说,三五行学说,四藏象学说,五经络学说。从中医的流传来看,都没有离开五个基本的概念,只是不同的流派对于不同的概念重视比例不同而已。有人提出,中医没有生理学、病理学,所以没有西医直观、科学。其实五个概念就是真正中医的生理学、病理学,所有的生理病理离不开这五大概念。
前些年,有朋友去参与了关于中医科不科学的争论,我就问,现在的所谓的西方的科学类,如果把所有这些学科中的数学内涵拿掉,会是怎么样。比如,传统的机械设计,或现在的电脑IT,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工具,是否可以真正地运行好?而把它们的学术概念用其他除数学以外的任何语言来描述,恐怕是很难的。
古中医中是有数学体系的,此体系在我们师门中被称为太易太玄体系。太易就是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学说,在这个学说中有一定的数量关系体现出来。而太玄就是我们要探讨研究的独立个体结构的数理关系。古传三皇所传出的式法中,伏羲帝所传以太玄体系数理关系所见长,颛顼帝所传以太易数理关系所见长,而黄帝传出正好兼顾太易太玄而居中的数理体系。
中国的传统数学中,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其经典位置一直是完全保留的。周髀算经侧重于体现事物间关系的数理关系,而九章算术更侧重于单独事物的内在结构数理关系,这正对应于古人所说的盖天法和浑天法。古人还有个宣夜说,其中一些说法很好地解释了中医气的内涵。最近有老师讲课,也谈到了中医"象"的概念。在古中医中,"形"和"象"是不能真正分离的,象往往需要用些外在数理关系来更好的解释,形恰恰是个体结构的数理关系才能更好的说明。也可以说,形和象就是一对阴阳的关系,是不能真正剥离的。
四、中医源流
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说过"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学界一直认为金元之前是经方的流传范围,从金元开始就是时方的范围。任应秋老先生创始的中医各家学说中有七大流派或八大流派的说法。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师门并不是非常认同。刘河间就是寒凉派么?张从正就是攻下派么?师门中把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人的一些著作也都称为是传统的经典著作,和《伤寒论》的位置是齐等的。
1、中医演变的三个阶段和医道
说到中医的源流变化,不能不谈中国社会的变化。隋唐之前,中医学的教育并不发达,公开培养的医生也不多。医家给人开方治病,大部分只能去自己采药,所以很多医家都喜用丸散膏丹。隋唐之后,中医所说的大方脉,即现在讲的大内科等方药派,越来越成为主流,丸散膏丹越来越萎缩,以致到现在几乎退出了医疗市场。我经常和中医界的朋友谈起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自古流传下来的丸散膏丹的用法。因为在任何式法中,丸散膏丹和大方脉,它们的机理是相同的,但丸散膏丹更全面些。所以说从丸散膏丹入手,是掌握一个医学流派的最佳入手方法。就像过去流传的卖药翁,只是身背一个葫芦,任何病都是用葫芦中的药丸治疗,就是说药丸涵盖的病种比一般的方脉方药要大的多,制药技巧也要完整的多。
从历史来讲,中医的演变规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唐宋之前,以道医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从宋到明清,以儒医占主流;第三阶段,西学东渐的民国初年以后,术医占领了医疗市场。
为什么这样划分呢?我们要从其基本的理论、内涵说起。道医,古中医的别称而已,为了区别后世的儒医、术医。道医的立足点是把人放在天地人三才之内来统筹考虑,涉及人精气神三宝。而儒医体系,只是精研人体精气的问题,研究范围变成了人体的上中下小三才。而术医基本上就是以病家的自述症状和借用西医的检查作为指导,为了缓解或者去除症状来进行的医术。
过去有说医道为险行,还有说医道为慈行,其实在古中医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仙行。通俗的说,医生过多地关注经济效益是危险的行当。更多地看到病人的疾苦,感同身受,以慈心佛心来对待,就是慈行。而仙行实际上是谈到了医生和病人关系的问题,比较难解释一些。借用庄子《齐物论》的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可以这样解释,作为医生,应诊的病人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说人世间的关系,而是冥冥中历劫而来的关系。古人认为仙凡之别,也就是这种纠结羁绊的有无而已。之所以称为凡人,就是历劫而来的各种羁绊把我们留在尘世中。而修仙求道,就是要了除这些羁绊。按仙行说,任何一个病人不是无缘无故的来找我看病的,都是因为和我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而感召而来的。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真正地解决,把历劫而来的羁绊都解决,那就能成仙得道了,所以称之为仙行。
刚才谈到十大巫师中的巫咸和巫彭。所谓巫咸,这个咸字是什么意思呢?周易下经的第一卦,咸卦,就是无心而感之意。失传的一些天医法的东西是否都离不开这种无心而感的状态呢?而巫彭之彭,彭有鼓之象,为胎息、龟息的意思。如果能进入胎息龟息之说,那么人体的经脉,那种关照应该是一目了然的。《淮南子》中谈到"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登保之山就是《山海经》中的灵山而已。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考证,保就是北斗的别名,登保之山就是登上了北斗。这样我们可以明白,天医法是怎么去修行、学习和操作的。
2、命门三焦体系
道门中有个道医流派供奉刘河间、李东垣为其共同的祖师。我们不能因为刘河间常用寒凉药,就命名为寒凉派,也不能因为朱丹溪多用熟地之类就称之为滋阴派。根据五运六气推演,刘河间生存的年代正好是少阴君火主令的时期,而晚年又是阳明燥金主令的时期。按以上说法,多用寒凉药是没错的,但是恐怕不止是因为当时五运六气时令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去深究刘河间用寒凉药时眼中所看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用这些药?
教科书里把朱丹溪称为滋阴派,但是朱丹溪完全就是刘河间一脉,朱丹溪的老师叫罗知悌,是刘河间的再传弟子。他们的学术传承本身是一体的,也可以说,朱丹溪和刘河间用药时所看的东西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药物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而已。
"外感宗仲景,杂病宗丹溪,内伤宗东垣",刘河间和朱丹溪一脉特别重视古中医中的一个学术体系——命门三焦体系。刘河间用寒凉药,朱丹溪用滋阴药都是着眼于命门三焦的结果。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扶阳派从刘止唐传出,实际上也是命门三焦体系。在命门三焦体系下,刘河间用寒凉,朱丹溪用滋阴,而扶阳派用附子,这里面有什么异同呢?
金元四大家中还有攻下派张子和,医史上明确记载张子和是刘河间的再传弟子,从学术体系上讲,应该和刘河间、朱丹溪完全相同的,但是张子和是怎么运用命门三焦体系的呢?他常用汗吐下的方法,因此被称为攻下派。理解张子和方药的应用并不难,真正的难还在识证的火候。现在所说的健康,“健“就是命门能量充足,“康”就是三焦通达通畅。张子和用汗吐下之法,很好地解决三焦元气通畅的问题,因为他把一些病理产物很快地去掉了,同时还能够保护命门能量,防止"健"更大的受损。
本身来讲,这三家都是古传的命门三焦体系的运用而已。命门三焦体系是扁鹊学派的古传正法,在古中医中一直有扁鹊学派的水火二法,说的就是命门三焦体系的运用。
3、四时五行体系
教科书中把李东垣定为“补土派”。师门中认为李东垣所用的理论体系就是四时五行体系,严格地说是以阴阳体系为背景地充分运用四时五行体系。后代的黄元御学术就应是直接来源于李东垣的四时五行体系,只不过他更多地发挥了五行体系,而比较忽略四时体系而已。
五、大医和病人四大类
所以我希望大家别被教材所局限,先辈们组建中医学时费心写出的教材的确非常好,但是从中医学,尤其是从古中医学体系来看,它是不完整的。作为学中医的学子,只是学教材是不够的,中医学院的毕业,应该是入中医行业的“入门”,深造要靠继续求学才能够得到。应该怎么去学中医,怎么学得更好更快更真呢?我建议好好地学中医学基础,不要放过任何的字句。比如常说的“肝藏血”、“肾藏精”,进一步深究肝是怎么藏血,肾又是怎么藏精。真正地弄懂了这些问题,那就真的是大医了。
孙真人的《千金方》里,在《大医精诚》之后,还有一篇叫《大医习业》。"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孙真人本是道门中人,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古中医,也就是现在称为道医的要求。如果想做业医的话,不用学那么多,“星象”、“八字”这类东西不一定必须要学。但如果想成为大医、明医的话,那就应该好好关注孙真人所说的东西。当然,也不必什么都从头学,这些都是传统的文化,比如“六爻八字”、“风水命理”,只要真正学通了一项,其他就能做到一通百通,都能够理解它的核心内涵。
在孙真人的说道里,把常见的病人分为四类人。第一类,病气侵蚀了身体发病,但是元气非常足,不需要治疗,会自愈的。第二类,病气侵蚀得更多一些,但是还没有真正地压倒体内的元气,病情会严重一些。第三类,病就更重了,元气的消耗也要更重一些,病情已经完全胜过了元气的承载力。第四类,就是元气几乎消亡了。
孙真人认为,第一类人不需要治疗,一般情况下只要几天时间便会自愈。第四类人也不需要治疗,元气亏虚到一定程度的人,针药已经没有办法调动他的元气来治疗疾病了。按照道门的传承来说,治疗分成四种。第一是服气,即练功,服气吐纳。第二是导引和按摩。第三是针灸。第四才是方药。所以当元气亏空到一定时,针药不应时,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用导引、服气、按摩来维持他残余的生命,如果没有奇迹,是不可能治好的,只能是延续他残余的生命而已。
针灸和方药要解决的是第二和第三类人。正邪相争,即使正气能够胜邪气,但是会很痛苦,如果有意外,可能会造成越来越重,这时候就需要针药的介入去帮他。第三类人,邪气已经胜过元气,这时必须要帮他保护元气,去除病气。
讲得比较凌乱,大家多谅解。谢谢大家。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后半句如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生命无价 良心无价。
这句话意思是,中药的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虽然没有人看见,但是要对病人负责,要对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为做的一切都上天都会知道。
这里的修合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是一个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修,指对未加工药材的炮制;合,指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
这就话最早出自北京同仁堂。同仁堂秉承"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理念。
扩展资料: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
同仁堂由乐氏创办于清康熙年间,乐氏总结前人制药经验,编写《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书中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训条,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理念。
这种理念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丸散膏丹的解释
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指圆粒状的药丸;“散”指研末的药粉;“膏”指外敷的 膏药 ,也指内服煎熬成粘稠的成药;“丹”原指 金石 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词语分解
丸散的解释 指中药的丸剂、粉散剂之属。 晋 葛洪 《 抱朴 子·极言》:“ 不知 过之在己,而反云道之无益;故捐丸散而罢吐纳矣。”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写着箇专治相思的圣惠方。” 丹的解释 丹 ā 红色:丹砂(朱砂)。 丹桂 (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 丹心 碧血( 赤诚 的忠心, 珍贵 的热血)。丹青。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姓。 部首 :丿。
中医赋 ——李丙阳
巍巍华夏,文明古邦。伏羲开天,八卦首创。俯察地理,仰观星象。近取诸物,远照八方。五行辩证,法乎阴阳。妙悟奥理,深思玄象。肃肃至阴,赫赫纯阳。大道中医,源远流长。
盖闻,天有好生之德,地载养物之本。药顺天理而诞,医遵人道而昌。人得中和之气,医存济世之方。
厥思黄帝素问,玄通妙识;神农百草,橘井充盈。扁鹊四诊,扶危拯难;华佗五禽,固本回阳。仲景金匮称经典;叔和寸关立脉经。千金翼方孙思邈;本草纲目李时珍。探源溯流,温热湿热含妙理;四诊巧用,玉函悬壶献青囊。
人者,集精气以成形,苞阴阳以结晶。观天象知风雨晦明,审地物识寒暑温凉。昼参日影,感悟子午流注,夜考极星,纵横参商列辰。五脏五气,潜于五声五味;七伤七害,附于七窍七情。
望闻问切,序阴阳之列候;理法象分,察死生之兆徵。精气元神,视神形于一体,奇经八脉,据有形断无形。杜未生之病疾,求勿药之验证。
人非生而无病也,病而不从医,终为病也。病者,六*作崇阴阳失衡也。外施金石剂,扫除*邪疠瘴。膏丹丸散,化险为夷;针灸吐纳,救死扶伤。辨证论治,解析生命之奥秘;明阴洞阳,破译精神之藏象。医易同理,震烁古今;天人合一,阅尽沧桑。
夫医,易也。易者,变也。医靠药而治,药靠医而用,医药巧结合,两间妙趣生。
大哉,医也!体仁德之绵绵,化天道之烝烝,怀菩提之普济,沾造化之长庚。宜开本经宝库,颐养炎黄儿女;且扬易医学理,造福世界大同。
对中医的敬畏和仰望,让我想写中医题材的念头一直搁置着,我始终找不到精确的表达方式起笔,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是我们国人独有的骄傲;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经历和上演着多少惊心动魄的进程与故事,我了解甚少。我从五月份连续追了七集“本草中国”,这是一部从配乐、文案、拍摄等等方面都渗透着中医文化的纪录片,在第一集“时间”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老药工王良春,把他最后一次手工炮制红曲的工具,捐给当地中药博物馆时的不舍和对手工业时代可能就这样消失的无奈,也许还有他对现代制药技术的希望。这是一部感动于我的片子,写一些单薄的文字,请一位学医的姑娘,把纪录片“本草中国”里的本草画出来,表达一份对中医文化和对中医人的敬重。
红花:菊科植物,夏季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最常见的药用方式为做成外敷用红花油,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产地:新疆塔城,裕民县
制作:采摘红花很有讲究,要在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采的早了花还未成熟采的晚了则花容憔悴。要求采花工人清晨采花,眼疾手快。
藏红花:鸢尾科植物,又名西红花、番红花。藏红花不产于西藏,源产于中东及欧洲地中海一带,明朝时途经西藏一带传入京城,才有了藏红花这个俗称
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活血化瘀、解郁安神
产地:上海崇明
制作:秋季早晨采收花朵,以花及柱头入药,平均80到100朵鲜花,仅能收获一克花丝,非常名贵。
红曲:曲是一种中药剂型,制曲,是中药炮制中耗时最久的方法。红曲以籼米为原料,用红曲霉菌发酵而成。
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消食活血、健脾燥胃,多用于食积饱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红曲可以分离出一种叫做洛伐他丁的元素,用来减低胆固醇。
产地:浙江 桐庐
制作:原材料为籼米,浸泡一整晚才能蒸饭,米饭蒸的恰到好处时,均匀摊开后加入红曲霉菌,观察、测温、洒水、晾晒等工序后,六七天左右,米饭蜕变成神奇的红曲。
红曲既可以入药,酿酒,还可以作为食品调色剂,至今桐庐莪山一带的人们,依然沿用红曲作为家常饭的调料。
本草有灵,果子成熟,鲜花盛开,清晨到黄昏,春暖到寒冬,那些太多我不认识的本草,在时间里从种植、采摘、储存、收获、炮制等工序,最终完成丸散膏丹的转化。如同人生,经历孕育、降生、成长、遭遇、最终蜕变成蝶,或心如止水、或轰轰烈烈,最终都如微尘般尘归尘、土归土,无论怎样一番经历,终将见证岁月的光辉。
文字:哲思想
绘图:刘凯茜
等待:霜桑叶、陈皮、天麻
专业:本草介绍来源于纪录片本草中国
用镜头记录身边|用文字感受温暖
我是哲思想
上海余天成医药有限公司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本文2023-10-06 20:52: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