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荆芥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荆芥汤简介,第1张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卷三○一:荆芥汤处方荆芥、黄柏。功能主治玉茎上生疮。用法用量先用上药煎汤,洗患处;后用黄白真蚌粉、荆芥、青黛为末,干掺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荆芥汤处方荆芥、好茶。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上为散。水煎,洗痔。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直指》卷二十一:荆芥汤处方荆芥、脑荷、升麻、细辛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热齿痛。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2钱,以沸汤点,漱口含咽,并擦牙。摘录《直指》卷二十一《圣济总录》卷一六二:荆芥汤处方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干姜(炮)1两,五味子1两,石膏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芍药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昏痛,咳嗽痰壅,肢节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荆芥汤处方荆芥不拘多少(生锉)。制法上为粗末,用水23碗,入瓶内。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先用枯药涂,再常常水煎,洗患处。如用了,依旧入瓶内用火煨之,可用35次。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三因》卷十六:荆芥汤别名甘桔汤、三神汤、荆芥散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2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风热壅肺,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喉中如有物哽,咽之则痛甚。用法用量甘桔汤(《易简方》)、三神汤(《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济生》)、荆芥散(《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澹寮方》。摘录《三因》卷十六《症因脉治》卷三:荆芥汤处方荆芥、防风、薄荷、地肤子。功能主治辛凉散表。主

详见百科词条:荆芥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07:08 共342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应验简便良方》卷下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万应剪金丸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万应剪金丸 1 拼音

wàn yìng jiǎn jīn wán

2 《应验简便良方》卷下 21 方名

万应剪金丸

22 组成

当门子3钱,香附(童便炒)4两,尖槟榔4两,沉水香5两,青皮(炒)4两,黑白丑8两,胡黄连(醋炒)5两,芜荑2两,建神曲(炒)3两,枳壳5两,三棱8两,桃仁2两,西大黄(半生半熟)8两,当归身4两,商陆(醋炒)5两,黄芩(酒炒)5两,莪术(醋炒)8两,草果3两,广藿香4两,金毛狗脊(去毛,炒)5两,广木香2两,青木香2两,苍术(米浸,炒)4两,川黄连2两。

23 功效

行气行血,散滞消虫。

24 主治

山岚瘴气,疟疾腹疼,食积停滞,九种胃气,心口痞块,五臌十膈,小水不利,大便秘结,跌打损伤,蓄血不止;小儿疳症,虫积腹胀;妇人七症八瘕,血块,产后气血走痛。

25 万应剪金丸的用法用量

量人虚实,约服23钱。

2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外用牙皂8两,茵陈1两,合前药为煎水,炼成膏丸如果大,外用明雄黄1两,朱砂2两为衣。

27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古籍中的万应剪金丸 《杂病广要》:[内因类]〔附〕黄胖

陈米汤亦可,忌糯米、面、生冷。(《乾坤生意》)《万应方》伐木丸,因脾土衰弱,只缘肝木气胜,能克脾土,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八诸虫门]药方

烘过食之,至巳时,虫下了乃进饮食。(《宝鉴》)补金散治诸般虫病。鹤虱(生用)雷丸淀粉锡灰上为末,每

《华氏中藏经》:[卷下]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男子妇人皆可服。涩精金锁丹韭子(一斤。洒浸三宿。滤出焙干。杵为末。)上

《张氏医通》:[卷十五痔门]目门

肾批开入药。湿纸裹煨熟。稍入盐花。细嚼温酒送下。万应蝉花散(局方名蝉花无比散)治奇经客邪目病。蝉蜕(

《儿科要略》:[第三章·儿科特征]第六节·疳证

必效方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

详见百科词条:必效方 [ 最后修订于2016/1/20 18:33:08 共14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必效方如下:

下一页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苍术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苍术芍药汤 1 拼音

cāng zhú sháo yào tāng

2 处方

苍术2两,芍药1两,黄芩半两。

3 制法

上锉。

4 功能主治

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腹痛甚者。痢疾痛甚者。

5 苍术芍药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两,加淡味桂半钱,水1盏半,煎至1盏,温服。

6 摘录

《保命集》卷中

古籍中的苍术芍药汤 《普济方》:[卷二百九泄痢门]濡泻

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如痛甚者。宜苍术芍药汤。苍术芍药汤(出保命集)苍术(一两)芍药(一

《玉机微义》:[卷五滞下治法]治热之剂

机要白术芍药汤治脾经受湿水泄注下苍术芍药汤同仲景五苓散宣明益元散(以上四方并见泄泻门)《玉机微义》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三·脾胃部]泄泻

一两,水二盏,煎至盏半,温服。如腹痛甚者,宜苍术芍药汤主之。苍术芍药(各一两)黄芩(半两)上锉。每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五泻泄门]药方

等分,名白术散。为末,米汤调下。(《机要》)苍术芍药汤治前证。苍术芍药(二钱半)淡桂(五分)水煎服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六滞下门]药方

目录 1 拼音 2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各家论述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通幽散 通幽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tōng yōu sǎn

2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21 方名

通幽散

22 组成

升麻、木通、滑石、葵子、麻仁、苏子、陈皮、枳壳、甘草、川芎、赤芍、生地、当归、黄芩、葱白、淡竹叶、大黄、槟榔(2味酌用)。

23 功效

补阴血,滋肾水,抑阳清热。

24 主治

产后血去亡阴,津液内竭,肠胃枯燥,阳气独盛,热结大肠、膀胱、小肠,以致二便不通。

25 各家论述

是方木通、滑石、葵子、竹叶、甘草以通小肠之火,麻仁、苏子、枳壳以通大肠之火,而大黄、槟榔性猛,必宜酌用,恐不宜于产后、芎、归、芍、地四物养血滋阴,升麻引火上泄,黄芩引火下达,葱白滑窍,陈皮行气,皆可以通之也。

26 附注

大小便三日不通,方可用大黄以荡涤。

古籍中的通幽散 《医贯》:[卷之五·先天要论(下)]泻利并大便不通论

予尝体法东垣之论。不用东垣之方。如润肠丸润燥汤通幽散之类俱不用。惟用六味地黄丸料。煎服自愈。如热秘

《古今名医汇粹》:[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二便门

尝论治秘,予体之而不用其方,如润肠丸、润燥汤、通幽散之类,俱不用。惟用六味地黄丸料煎服,自愈,如热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列方]和方四十四

(炒)有痰,加姜汁、竹沥;大便闭,加麻仁。加味通幽散(四十一)川芎当归肉苁蓉(洗)炙甘草桃仁麻仁(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中产后]发热

倦伤脾,运化稽迟,血枯肠燥,虚症类实病也。加味通幽散。(和四十一)《盘珠集胎产症治》清单南山公元1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九秘结候]药方

目录 1 拼音 2 《红蓼山馆经效方》 21 组成 22 主治 23 五停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24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五停五积丸 1 拼音

wǔ tíng wǔ jī wán

2 《红蓼山馆经效方》 21 组成

甲先服方:使君子肉5枚,巴豆肉2枚半;乙接服方:老松香8斤,黄连2两,潮脑2两,朱砂(水飞)2两。

22 主治

远年近日丹停(人面青黄,肚腹胀痛,小便不利短少)、水停(面黄浮肿胀痛)、酒停、食停(心胸胀或干呕)、气停(胸前不利)、妇人瘀血停(面黄青肿,月经不调);妇女血疱、血块,气裹食积,干病潮热,或经水不通;及男妇血积、气积、酒积、食积、虫积膨胀。

23 五停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甲方:共捣成丸1枚,以此作为1剂,用红糖开水空腹送下。乙方:共为末,以开水调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5粒,用红糖开水空腹送下。服此药后约12小时即泻下,或23次,或67次不等,随以酸筋草煎浓水1碗服之,以止其泻;12日后再以猪蹄1对,炖桐子根、通花根、臭草根、棬子根、打碗子根、百节藕、见肿消等草药,稍入盐服之。

24 用药禁忌

忌食糯米、菜油1月,并忌房事4月,病即除根。

古籍中的五停五积丸 《女科经纶》:[卷八杂证门]瘕癖证

,而无有六聚。以聚为气病,积为血病也,故东垣有五积丸治法。若《巢氏病源论》载七八瘕,但有八瘕名证,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三积聚门]药方

药末食之。《肘后方》∶治腹中冷癖,水谷凝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揉之转逆,妨害饮食。取大蟾蛛一枚去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一积聚门]积聚心腹胀满(附论)

)当归(切焙)甘草(炙锉)木香芍药枳滓食后十味五积丸治五积气呕吐酸水。心腹胀闷。不思饮食。沉香(锉

《脉因证治》:[卷三]三十、积聚

行之;酒肉食等积,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五积丸治积块。黄连(肝肾五钱,心肺一两半,脾七钱)浓

《丹溪手镜》:[卷之下]积聚(六)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除湿胃苓汤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肉桂甘草(生)各1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外科正宗》卷四方名除湿胃苓汤组成防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1钱,木通1钱,泽泻1钱,滑石1钱,甘草3分,薄桂3分。主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用法用量水2钟,加灯心20根,煎8分,食前服。

详见百科词条:除湿胃苓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20:27 共31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妇科玉尺》卷一方名香附芎归汤组成川芎、当归、香附、白芍、蕲艾、熟地、麦冬、杜仲、橘红、甘草、青蒿。主治经行后期。加减半边头痛,加甘菊、藁本、荆芥、童便,去艾、杜仲、香附、橘红。

详见百科词条:香附芎归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27:22 共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荆芥汤简介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