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莎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莎草简介,第1张

《辞典》:莎草出处《别录》拼音名SuōCǎo别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清异录》),香头草(《广州植物志》),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地韭姜(《浙江中药手册,),地沟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三棱、米珠子、绍缩草(《江苏植药志》),地贯草、猪鬃草、地糕草(《广西中药志》),吊马棕(《湖南药物志》),土香草(《泉州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茎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茎高15~95厘米,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宽2~5毫米;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辐射枝3~10: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小穗3~10,线形,长1~3厘米,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3毫米,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药线形;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5~11月。本植物的根茎(香附)亦供药用,另详专条。生境分布生于田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功能主治行气,开郁,祛风。治胸闷不舒,皮肤风痒,痈肿。①《履巉巖木草》:"治皮肤瘙痒,遍体生风。"②《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膈,降痰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附方①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泉州木草》)②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泉州本草》)摘录《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莎草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44:54 共68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少腹满为病证名,指小腹胀满。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亦称小腹满。小腹满指脐下部胀满,一名少腹满。《医宗必读》卷五:“小腹满,脐下满也。胸腹满为邪气,小腹满为有物。小腹满,小便利,蓄血也,重者桃红承气汤,轻者犀角地黄汤;小腹鞭满,小便自利,发狂者,抵当汤;腹满手足厥冷,真武汤;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冷结也,灸关元穴。”

详见百科词条:少腹满 [ 最后修订于2015/10/30 16:33:57 共16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一、泡什么茶喝可以补肾固精

1、菟丝子,将菟丝子和红茶一起碾碎之后加入开水进行冲泡,服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口味的不同加入少量的冰糖。

2、益智仁茶,将益智仁捣碎,然后和红茶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就可以取下盖子开始服用了。

3、人参姜茶,慢性心衰、心肾阳虚、下肢水肿的老人可以准备人参3克、生姜6克、鸡蛋1个。将人参和生姜切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到150毫升,去渣待沸腾时,将蛋清加入药液中,调匀、空腹饮用。人参大补元气,生姜温胃散寒,蛋清味甘又能中和人参、生姜的热性,对于缓解病情很有帮助。

4、沙苑子茶,先将沙苑子捣碎,然后与绿茶按4∶1比例一同放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此方具补益肝肾,涩精止遗之功效。适用于虚劳泄精,腰膝酸软等症。

二、补肾固精吃以下几种食物:

第一种,核桃,核桃具有补肾固精的功效,用来治疗腰痛脚软、阳痿遗精、肾虚造成的早白发,而且核桃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健骨的功效。

第二种,动物的肝脏,动物的肝脏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的维生素可以起到良好的补肾功效。

第三种,枸杞子,是强精固肾、固本培元、抗衰老的药食养用物品。

第四种,黑豆,具有补肾强身的功效。

但是这些食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想要补肾固精,还得从根本处调节,专家建议最好选择博启健,一周左右就会有变化,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上补充肾部营养,增强肾功能,从而起到补肾固精的作用。

关元在肚脐下三寸也就是自己的四指,但是很多人这样取是取不准的,最好的方法是把肚脐到耻骨联合的距离分成五份取五分之三处即是关元,还有就是你扎的时候感觉碰到骨头其实是肌肉,要先放松下来,然后再扎的话就不会觉得硬了。

1、艾灸

中医用艾灸来调理内分泌失调时主要会取关元穴,因为关元穴是任脉上的主穴,灸此穴可以有效地对身体进行祛湿,让身体内的毒素能够尽可能地排出,从而达到调节人体的效果。此外中脘、子宫、归来、气海、肾俞、命门、八髎、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也是治疗妇科疾病时必须用到的穴位,所以这些穴位也不能忽略。具体操作方法是:对腹部穴位进行艾灸时,可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来灸,一般需灸10~30分钟,对足三里和三阴交单独艾灸时需10分钟左右,头十天可以连续灸,每十天为一个疗程,见效后可隔日灸一次,效果较好时可改为每周灸2~3次。

2、按摩

按摩方法可分为四肢按摩、脐周按摩和穴位按摩,四肢按摩可促进淋巴和血液的流动,促进肌肉的新陈代谢,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燃烧脂肪,同时排出废气。具体做法是由四肢末端开始按摩,逐渐向心脏方向前进。脐周按摩主要是通过温热效应来调理气血。具体做法是将左手掌放在右手背上,然后将右手掌放在肚脐下,顺时针绕脐按摩腹部,每次1~3分钟。穴位是人体内脏、经络和气血运行的特殊部位,所以按摩穴位能够有效地达到调理内分泌和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按摩时需借助锤子工具,用于子午线,按摩关元穴可有助于调理月经不调、肾虚、腹痛和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按摩三阴交穴,可调理脾脏,以及与脾脏有关的病症,这也是滋阴的主要穴位;按摩三娇经穴,可调理内分泌、情绪和气血。

3、刮痧

刮痧能够使人体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强汗腺的分泌,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变得畅通无阻,所以能够对内分泌失调起到很好的调治作用。刮痧时背部穴位为肝俞、脾俞至肾俞;腹部穴位为:气海、关元、归来;下肢穴位为:血海、三阴交、中都、太冲、交信、太溪;有月经推迟症状的患者要重点刮血海和归来。

4、内服中药

内服中药是中医用来调理内分泌失调常用的方法,经过合理配伍过的中药不但不会产生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而且还可以对人体进行全面的调理,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根据中医理论武汉李小平中医认为调理内分泌失调主要要从调理气血、化瘀散结和补益冲任这几个方面来着手,通过调理女性各脏腑器官的功能,以达到调节内分泌、消除体内瘀积,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均衡的状态。而临床上能够满足以上中医治疗原则的药物当属由李小平中医在古籍经方四物汤合左归丸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所发明出来的中药育宫培麟丸,此中药的治疗效果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疗效非常显著。

以上就是对中医调理内分泌失调的方法的介绍,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治疗,但患者若想更快地恢复健康,可以在内服中药的同时使用其他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休息痢的定义 5 休息痢的病因 6 休息痢的症状 7 证候分析 8 休息痢的发展阶段 81 休息痢·发作期 82 休息痢·缓解期 9 休息痢的辨证分型 91 休息痢·脾气虚证 92 休息痢·脾阳虚证 93 休息痢·寒热错杂证 94 休息痢·瘀血内阻证 10 休息痢的治疗 101 治法 102 休息痢的方药治疗 103 休息痢的针灸治疗 1031 方一 1032 方二 1033 方三 1034 关于痢疾 11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休息痢的方剂 2 治疗休息痢的中成药 3 休息痢相关药物 4 治疗休息痢的穴位 5 古籍中的休息痢 1 拼音

xiū xī lì

2 英文参考

recurrent dysenter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termittent dysenter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recurrent dysenter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休息痢(recurrent dysentery[1]、intermittent dysentery[2])为病名[3][4]。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症因脉治》卷四有外感休息痢,内伤休息痢之别[3]。本病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3]。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及局限性肠炎等疾患[3]。

4 休息痢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休息痢为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痢疾[1]。

《中医药学名词》(2010):休息痢是指时止时发,久久不愈的慢性痢疾[3][2]。

5 休息痢的病因

休息痢多因治疗失宜,或气血虚弱,脾肾不足,以致正虚邪恋,湿热积滞伏于肠胃而成[3]。

6 休息痢的症状

特征为时止时发,久久不愈[3]。饮食减少,倦怠怯冷,嗜卧,临厕腹痛里急,发时大便赤白粘冻或呈果酱样,腹痛后重,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5]。

7 证候分析

下痢日久,正虚邪恋,寒热夹杂,肠胃传导失司,故缠绵难愈,时发时止。脾胃虚弱,中阳健运失常,故纳减嗜卧,倦怠怯冷。湿热留连不去,病根未除,故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发则腹痛里急,大便夹粘液或见赤色。苔腻不化,脉濡软虚数,乃湿热未尽正气虚弱之征。本证以时发时止,经年不愈为辨证重点。并宜详问是否有痢疾史。[5]

8 休息痢的发展阶段 81 休息痢·发作期

休息痢·发作期(attacking stage of intermittent dysentery[2])是指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脓血,兼倦怠怕冷,嗜卧,食少,舌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等为常见症的休息痢[6]。

82 休息痢·缓解期

休息痢·缓解期(remittent stage of intermittent dysentery[2])是指缓解期的休息痢,常见脾气虚弱证、脾阳虚衰证、寒热错杂证、瘀血内阻证等[6]。

9 休息痢的辨证分型 91 休息痢·脾气虚证

休息痢·脾气虚证(intermittent dysentery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qi deficiency[2])是指痢疾日久,脾气虚弱,以腹胀食少,大便溏薄或夹少量黏液,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脱肛,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等为常见症的休息痢缓解期证候[6]。

92 休息痢·脾阳虚证

休息痢·脾阳虚证(intermittent dysentery with syndrome of exhaustion of spleen yang[2])是指痢疾日久,脾阳虚衰,以腹痛绵绵,喜按喜温,大便稀溏,夹有少许黏液白冻,形寒气怯,四肢不温,纳少,面白不华,口淡不渴,或肢体浮肿,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休息痢缓解期证候[6]。

93 休息痢·寒热错杂证

休息痢·寒热错杂证(intermittent dysentery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heat and cold[2])是指痢疾日久,寒热错杂,以胃脘灼热,烦渴,腹痛绵绵,下痢稀溏,时夹少量黏冻,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四肢不温,舌红,苔黄厚腻,脉沉缓等为常见症的休息痢缓解期证候[6]。

94 休息痢·瘀血内阻证

休息痢·瘀血内阻证(intermittent dysentery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2])是指痢疾日久,瘀血内阻,以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兼腹部刺痛固定不移,常在夜间加重,面色晦暗,或腹部结块,推之不移,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休息痢缓解期证候[6]。

10 休息痢的治疗 101 治法

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5]。

102 休息痢的方药治疗

休息痢发作时,治宜清热化湿为主[3]。或兼补气血,或兼补脾肾,可选用香连丸、驻车丸、倪氏补理煎方等[3]。

缓解期,可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等症,治宜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方;属肾亏者,四神丸[3]。《类证治裁》以屡发屡止,经久不愈,用诃黎勒散,因固涩太早,积滞未清,用香连丸加茯苓,枳实;因饮食失节,用香连丸加楂肉、神曲;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因脏寒虚滑,用大断下丸[3]。《医贯》载有一种休息痢,系寒积大肠,独用一味巴豆炒研,蜡丸吞服[3]。

连理汤[备注]连理汤(《张氏医通》):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茯苓加味。方中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湿热余邪。可加槟榔、木香、枳实等以调气行滞。[5]

如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可用《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备注]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附子、人参、大黄、甘草、干姜以温中散寒,消积导滞。此方为脾胃阳气不足,而积滞未尽之证而设,如单纯温补脾阳,则积滞不去,贸然予以通导,又更伤中阳,法宜兼顾两全,故于温补之中,佐以导下去积,实属扶正与驱邪兼顾的方法。但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若久痢不愈,势必累及于肾,如下痢兼见肾虚证候者,宜于补脾化滞中加入补肾之品。或久痢顽固不愈,证见寒热错杂者,可服《伤寒论》之乌梅丸[备注]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桂枝、蜀椒、干姜、细辛。[5]

休息痢还可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天服3次,每次15粒,胶囊分装,饭后服用,连服7~10天,可单独服用或配合上述方药使用。[5]

103 休息痢的针灸治疗 1031 方一

以天枢、上巨虚等穴为主[7]。休息痢加灸脾俞、胃俞、关元、肾俞[7]。呕恶加内关;里急后重加中膂俞、长强;发热加曲池;脱肛灸百会、长强[7]。

1032 方二

治则:清热利湿,通肠导滞,久痢则兼补益脾肾

处方:天枢 上巨虚 三阴交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是大肠腑气汇聚之处,调理胃肠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三阴交乃是足三阴经脉交会,可健脾化湿。诸穴相合,可以调肠胃气血,气调则湿化滞行,血调则血行痢除。

随证配穴:休息痢加脾俞、肾俞、关元,久痢脱肛加百会。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对寒湿痢、休息痢可配合艾灸。

1033 方三

[8]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穴、背俞穴为主。取合谷、天枢、上巨虚、脾俞、胃俞、肾俞、关元穴。

随证配穴:大便粘滞带血、午后低热、心烦口干者,加照海、血海。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加灸。

方义:合谷、天枢、上巨虚三穴为治痢的基本方。加脾俞、胃俞,调补中气,以资化源。肾俞、关元培补肾气,以扶正祛邪。针后加灸,可温中祛邪。

1034 关于痢疾

痢疾(dysentery[2][1])为病名[9]。见《严氏济生方》。《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9]。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5]。发病骤急,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8]。多发于夏秋季节[7]。痢疾的治疗宜分辨虚实[9]。实证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9]。虚证用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等法[9]。邪盛正虚者,宜扶正与祛邪法[9]。亦可兼用行血调气,前人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说[9]。

针灸治疗痢疾效果较好,不但能迅速控制症状,而且能消灭痢疾的病原体[8]。但中毒性痢疾,病情险恶,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8]。

痢疾发病期间,应控制饮食或禁食,并实行床边隔离。平素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8]。

本病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食物中毒及肠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9]。

详见痢疾条。

11

古籍中的莎草简介

《辞典》:莎草出处《别录》拼音名SuōCǎo别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