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周处杀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5收藏

文言文周处杀蛟,第1张

1 周处杀蛟的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

周处执剑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

) 。

2 周处杀蛟的译文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周处更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斩杀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害。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同蛟龙一起沉浮。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的事情,才知道自己被人们认为是祸害,因此,有了些许悔改的心意。

周处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恐怕已经来不及了,终究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认为早上听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美名不能传扬呢?”周处于是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1、课文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有所成就的。文章写得十分精练,无论周处早先的“凶强侠气”、为害乡里,还是后来勇于改过、痛改前非,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精心选材,“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的两个事例,鲜明的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2、本文颇含哲理。

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兴“三害”之首,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难能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幡然悔悟,弃恶从善。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历史上的英雄。3、本文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

其中有周处击杀蛟龙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场景,有“改励”时思想矛盾的复杂心理描写。造成在写作上比比转,层层转,回环往复,曲折陡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似是山穷水尽,但笔锋一转,又是柳暗花明。

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

3 古文《周处斩蛟龙》

周处原文及翻译 作者: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全文翻译: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4 “周处杀蛟”一词的来历

乡里皆谓已死、人事部·其他“三害”,始知为人情所患。”

O指英勇过人为民除害、动物部·鳞介“斩蛟”。义兴人谓为三横:“周处杀三蛟,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亦何忧令名不彰邪、武备部·兵器“挟剑长桥”,平原不在:“周处年少时,寻二陆(陆机?',久之遇出。”

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长桥役”,更相庆,竟杀蛟而出,具以情告。乃入吴,凶强侠气,行数十里。

'。闻里人相庆:‘古人贵朝闻夕死,正见清河,况君前途尚可,而处尤剧,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项籍力扛鼎。”

又《初学记》卷七引祖台之《志怪》。处即刺杀虎,吞啖人。

马君武《从军行》,为乡里所患,经三日三夜。流血满溪,且人患志之不立。

周处执剑侧伺,并云;清河曰,而刺蛟数创,实冀三横唯馀其一:“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处与之俱;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又入水击蛟,山中有白额虎,终无所成、陆云),有自改意周处杀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蛟或浮或没。又义兴中水中有蛟。

或说处杀虎斩蛟,并皆暴犯百姓。

5 古文《周处斩蛟龙》

周处原文及翻译

作者: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全文翻译: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6 “周处杀蛟”一词的来历

周处杀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中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又《初学记》卷七引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

周处执剑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

O指英勇过人为民除害。马君武《从军行》:“周处杀三蛟,项籍力扛鼎。”

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长桥役”、动物部·鳞介“斩蛟”、武备部·兵器“挟剑长桥”、人事部·其他“三害”。

7 “周处杀蛟”一词的来历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蛟龙,破水而出。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老翁捕虎》原文以及翻译如下:

原文: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

翻译:同族哥哥中翰主持旌德县县政的时候,县城附近发生虎害,伤了几个猎人,却无法捕杀(老虎)。当地有个人请求中涵说:“不请来徽州的唐打猎,就无法铲除这个虎害。”于是派了一个小官吏带着礼物前去。

使者回来报告,唐打猎挑选了两个武艺精湛的人前来,将要快到了。到了,却是一个了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还不时咯咯咳嗽,和一个小伙子,十六七岁罢了。中翰非常失望。姑且吩咐给他们准备饭食。老翁察觉到中涵不满意,单腿跪下说:“听说这只老虎离城还不到五里,先去捕杀老虎,再请我们吃饭不迟。”

赏析

《老翁捕虎》是清代大文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的一件故事。顷刻之间,一头罕见的猛虎就死在一位年迈的老翁手里,使人对唐打猎的绝技不能不倍加赞叹。关键是最后作者又补叙了老翁绝技的由来,从而不仅使故事令人信服,也由此展示了一条哲理:世上的事儿,都是“功到自然成”,唐打猎的杀虎绝技也同样来之不易。

作者写道:《庄子》说,技术高超的人能够让众人佩服,天生神巧的人也不敢经过他的家门。其实,现存《庄子》里并没有这句话,大概是作者为了行文有信,杜撰出来的。但是道理很明白,任何绝技都是经过苦练才能成功。

本回答收录于「虎年唬不住」优质回答中

「虎年唬不住,新春趣答会」去看看

在中国古代,几乎只要说到英雄,都会用一个打虎的故事来证明一下。以此来说明,这个英雄的称呼名副其实。比如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在知道右北平虎患猖獗,就自己带着随从亲自射杀老虎。有一次,他带着随从赶路,忽然发现丛林深处,窝着一只老虎,于是就搭箭射了过去。作为神箭手的李广,自然是百发百中,这次也不例外。可是当随从们走进之后,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老虎啊,原来是一个形状和颜色像老虎的石头。但是让众人瞠目结舌的是,尽管这是一个“石老虎”,但是李将军的箭,依然射中,箭头还深深的嵌入石头中。李广自己也是觉得不可思议,还特意又射了几箭,结果碰到石头都是火星四射,却再也没有射入石头中。

著名的《水浒》中,也有武二郎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虽然是杜撰的,但是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于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所记载的《武行者》,也是讲述一个姓武的英雄如何为民除害,打死老虎的故事。

古人动不动就打虎,是不是古代的老虎很多呢?

众所周知,如今在中国有老虎的地方,只有东北地区。曾经有人说拍到华南虎,但是后来也证实,照片是假的。而在中国古代,因为人口稀薄,很多地方人烟罕至,很多地方都有老虎出现的记载。

比如在泗州,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境内,就有一只老虎被活捉,被当地的官府进贡给宋太祖。宋太祖为了尝试这只老虎到底有多凶狠,就放了一只羊进去。这只老虎,二话不说就扑了上去,将羊的头咬断,再将羊的身体撕裂,一边吃肉,一边喝血,及其的残暴嗜血。特别是这只老虎的眼睛,盯着人的时候,目录凶光,让人不敢直视。

如今,只要是在苏州待过的人都知道一个叫作虎丘的地方。地方志记载,在北宋至道二年九月,也就是宋太宗的最后一年,苏州忽然出现一只老虎,在夜里连续吃了还几个人,当地的官衙组织猎户围猎这只吃人的老虎,但是却无功而返。

《宋史,烈女传》就记载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庆元府,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在南宋初年,有一个叫童八娜的女人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赶路,忽然在丛林中跳出一只老虎,用嘴衔着童八娜母亲就走。童八娜死死的拽着老虎的尾巴,不让这只老虎把自己的母亲叼走。于是老虎就放下了她的母亲,把她衔起来叼走。当地的官府知道后,为了纪念这位舍身为母的孝女,就在她被老虎叼走的地方建立的一个祠堂,供人们去纪念。

明朝末年,张献忠祸乱四川,死的人非常多。于是在成都城里,人们在大白天都能看到老虎在城里活动,一个逃避灾难的书生,也在大白天,隔着护城河,看到河的另一边有六只白色的老虎,沿着河边行走。由此可以看出,因为战乱和饥荒,虎患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

老虎在哺乳动物食物链中处于顶端,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一只能年的老虎所活动的范围在50平方公里。因此古代这么多老虎,也是说明当时的森林植被的范围是多么广。如今,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变大,同时人类的武器变得更加强大。现在想看到老虎,恐怕只能去动物园看了。

说到武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打虎的猛汉。水浒传中就记载了武松是多么的凶猛,以及是怎样打死一只老虎的。

但是武松打虎的故事是真的吗?一个人真的能够赤手空拳的打死一只老虎吗?

其实查阅资料,很容易就能发现,武松打虎其实是施耐庵虚构的一个故事情节。不过历史上还有其他的一些“打虎能人”的记载。

比如我们熟知的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在写的诗中就经常会描写到他“打虎”的场景。

例如《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的“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就是描写了陆游有一天喝醉了,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然后射了它。

在陆游的诗中,他经常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打虎英雄。当然,陆游真的是不是一个打虎英雄我们并不知晓。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新元史》和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都曾有过详细记载:兴祖平生杀虎数十,一日遇虎,一发而踣,语左右曰:“生虎髭剔齿,可以已风拔之。”虎怒,爪其靴裂,兴祖立杀之。人遂名兴祖为杀虎张。

但我们都知道,古人在写诗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都喜欢进行艺术加工,而艺术加工就避免不了夸张的运用。

所以,想要靠古籍来断定人类到底能不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是不行的了。

既然靠古籍不行,那就尝试用现代的办法来判断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让老虎和人举办一场百米赛跑。老虎的百米极限速度是448秒,而人的极限速度则是9秒58。

就这一点,人类和老虎的身体素质差的可就太多了。要知道,这种程度下,每快001秒都是质的飞越。要不然为什么每次有人攻破世界纪录都是那么的令人震撼。

但攻破世界纪录的行为也只是在零点几秒甚至零点零几秒的基础上攻破的。老虎的这448秒。说真的,令人绝望。

要知道,一百米冲刺跑,考验的可绝对不仅仅是腿部的力量。它考验的是你浑身的肌肉和力量,你全身的爆发力以及协调性都是百米冲刺所考验的要素。

老虎能跑进448秒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和老虎如果进行单纯的身体素质对比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老虎在身体素质上可以轻松的甩开我们十条街。

这是身体素质的比较,接下来是攻击力的比较。老虎爪子的力量是随随便便可以达到1000公斤的,1000公斤什么概念,一吨啊,抡到人身上能直接抡死你信不信?

再说速度吧,老虎常年奔跑打猎。哪怕就是一只最普通的老虎,在奔跑时都能达到20米每秒的速度。

20米每秒什么概念,73公里每小时。开过车的老司机都知道,好多路段的限速都是60、70。

所以老虎跑起来简直就是一辆飞驰的汽车。再加上就算一头比较瘦弱的老虎都有300斤的重量。

这么说可能不直观,我们换一个方式。

比如一头400斤的老虎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上一个150斤的人。根据动能方程E=mv²/2。假设碰撞过程结束老虎停下,且碰撞过程中动能不损失,那么就是

4006400/2=150v²/2

也就是说,被撞这一下,150斤的人要以13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飞出去。130千米每小时啊,快速列车的速度也只有110到120千米每小时。

也就是说被撞这一下,你就能超过一般的火车了。

这时候有人要反驳了,你这只是身体数值的堆积,没有意义。人类的长处是拥有智慧。

确实,虽然老虎的身体素质极其强大,但是要是比起智慧来。那它可能赶不上人类的十分之一。

人类的优势在于会熟练的使用武器,比如刀枪棍炮。老虎再厉害也不过是血肉之躯。而人类所研制出来的武器,别提热武器了,就连冷兵器都可以轻松的破开老虎的防御。

所以,如果允许人类携带武器的话,那和老虎的这场“大战”还是有一些看头的。因为起码人类有了赢面。

不过,人类赤手空拳真的就只能等死吗?

你别说,还真是。

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牛大家都知道吧。被牛蹄蹬几脚人遭得住不?

就别说蹬几脚了,蹬一脚你就摊了。牛的力量多大,那一蹄子蹬在身上,我的妈呀,想想就感觉一阵酸爽。

这还是说的牛。牛的力气在动物界中远远不是最大的。动物园里大家都见过长颈鹿吧。

长颈鹿的蹄子跟餐盘一样大,尤其是后蹄。那一蹄子踢下来,简直就像被飞舞的大铁锤抡到了一样。

但就是这种力量。老虎在围捕长颈鹿的时候哪怕被结结实实的踢了一脚,也能很快的爬起来继续战斗。

所以说,人类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和老虎战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即使是人类中爆发力最强,力量最大的人和老虎打起来也没有丝毫胜算。

都说一力降十会,四两拨千斤,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这些都是空谈。

更何况人类和老虎的体力也不是一个等级的。可能你已经累的半死了,但对于老虎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所以,无论是武松打虎,还是历史上其他的打虎例子。如果真的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那一般都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

使用武器人类可能还有一战之力,但是赤手空拳,哈哈,还是别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宋朝时期的山东老虎确实很多,那时候人口比较少,到处都覆盖着森林,除了名扬天下的泰山之外,山东还有很多地方山势连绵不绝,有各种野兽出没。那时除了占山为王的盗贼之外,对过路之人危害最大的就是虎患,就像现在很多人死于交通事故一样,山东每年都会有不少人葬身虎口。

武松和李逵杀的是华南虎

其实古时候的森林覆盖面积很大,那时候大山里面有着各种精怪,虎豹之类的猛兽更是见多不怪。我国老虎的主要品种就是东北虎和华南虎,东北虎一般在东北活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山东、山西和河南则经常有华南虎出没,而李逵和武松所杀的吊睛白额猛虎,应该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华南虎。

老虎是古代的常见猛兽

其实不止山东地区,在古代我国很多地方都经常有老虎出现,许多地方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虎患,在民间和官方都产生了不少打虎英雄,这在古籍中是有很多记载的。比如北宋的司马光记录,顺阳一名姓孔的县令曾经拿弓箭射死老虎,从老虎口中救回了一名官吏;当年的名将李广更是射死了不少老虎;元朝的“杀虎张”箭术奇绝,每每一箭就能射中老虎的咽喉,使其即刻毙命,一生射死了几十只猛虎。

老虎如今的处境

历史上关于杀虎和虎满为患的记录以及关于虎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见老虎在古代确实是一种常见的猛兽,宋朝时期各地老虎很多就不足为怪了。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繁衍得越来越多,同时为了省发展商业和建筑业,许多森林都被砍伐殆尽,老虎生存的空间也被缩减,到如今,各种老虎更是成了国家的保护动物,猎杀和贩卖老虎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文言文周处杀蛟

1 周处杀蛟的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点击下载
上一篇:腰疼的治疗方法下一篇:热郁汤简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