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郁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证因方论集要》卷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各家论述 3 《丹溪心法》卷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加减 35 附注 4 《准绳·类方》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热郁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热郁汤 1 拼音
rè yù tāng
2 《证因方论集要》卷二 21 方名热郁汤
22 组成熟地、麦冬、沙参、阿胶、五味子、胡桃。
23 主治阴人火灼肺金,气膹郁喘咳,壅塞而胀。
24 各家论述用熟地补益真阴;麦冬保肺;肺气散而不收,以五味敛之;沙参、阿胶以宣膹郁;胡桃定喘。
3 《丹溪心法》卷三 31 方名
热郁汤
32 组成山栀(炒)、青黛、香附、苍术、抚芎。
33 主治热郁。瞀闷,小便赤,脉沉数。
34 加减春,加芎;夏,加苦参;秋、冬,加吴茱萸。
35 附注本方为原书六郁汤之第四方。
4 《准绳·类方》卷二 41 方名热郁汤
42 组成连翘4钱,薄荷叶1钱5分,黄芩1钱5分,山栀仁2钱,麦门冬(去心)3钱,甘草5分,郁金1钱,瓜蒌皮瓤2钱,竹叶7片。
43 主治郁热,非阴虚、非阳陷,亦不发热,而常自蒸蒸不解者。肺因壅热生风,在外风适与之相袭,症见声重鼻塞,咳嗽咽干音哑。
44 热郁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热郁汤 《医灯续焰》:[卷四]六郁脉证第四十一宜丹溪保和丸。气宜准绳气郁汤。血宜血郁汤。火宜热郁汤。湿宜湿郁汤之类。)《医灯续焰》清潘楫公元16
《医门法律》:[卷四伤燥门]秋燥论衷杂证,为后代所宗,亦无一方一论及于肺燥。但于热郁汤下云∶有阴虚而得之者;有胃虚食冷物,抑遏阳气于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生白芍(三钱)麦冬(三钱)大麻仁(三钱)邵氏热郁汤苏薄荷(八分)青连翘(钱半)栝蒌皮(钱半)焦栀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开透法入内。此时仍以轻扬发表者解其外而外不闭,如邵氏热郁汤、五叶芦根汤之类,以撤热存阴者救其内而内不脱,
《幼科释谜》:[卷六]诸病应用方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食郁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食郁汤 1 拼音
shí yù tāng
2 处方苍术 厚朴 川芎 陈皮 神曲 山栀 枳壳 炙草 香附 砂仁
3 功能主治燥湿行气,消食导滞。治食郁证,腹满,不能食,嗳腐吞酸;又治黄疸,臌胀,痞块,脉紧实。
4 食郁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5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古籍中的食郁汤 《类证治裁》:[卷之三郁症论治]附方
〕泄郁汤紫菀贝母桔梗沙参香附砂仁白蒺藜〔治食〕食郁汤神曲枳壳香附砂仁栀朴芎陈草〔治水〕折郁汤白术茯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四吞酸门]治法酸证有火郁宿食痰饮,所因不同,故有吐酸吞酸之异。食郁有痰,二陈汤加南星、黄芩治之。《古今医统大全》明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四嘈杂门]病机丹溪云∶有食郁,有热郁,久热甚而致于嘈杂,乃火动其痰也。用二陈汤加姜汁炒黄连、炒栀子为必用之药,多加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嗳气(第五十二)石膏,或汤或丸服之。一方∶炒山栀。噫气吞酸,此系食郁有热,火气上冲动,以黄芩为君,南星、半夏为臣,橘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二·脾胃部呕吐膈气总论]嘈杂目录 1 拼音 2 《洞天奥旨》卷八:开郁散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开郁散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穷乡便方》:开郁散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开郁散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古方汇精》卷一 41 组成 42 主治 43 开郁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开郁散 开郁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kāi yù sǎn
2 《洞天奥旨》卷八:开郁散21 处方
白芍15克 当归6克 白芥子9克 柴胡3克 炙甘草24克 全蝎3个 白术9克 茯苓9克 郁金6克 香附9克 天葵草9克
22 功能主治治肝胆郁结之瘰疬。
23 开郁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24 摘录
《洞天奥旨》卷八
3 《穷乡便方》:开郁散31 处方
羌活、陈皮、半夏、木通、大腹皮、槟榔、茯苓、抚芎、连翘、甘草、栀子仁、香附米各等分。
32 功能主治火病。
33 开郁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34 摘录《穷乡便方》
4 《古方汇精》卷一 41 组成
真郁金3钱,生明矾1钱5分。
42 主治惊痰瘀血,流滞心窍,及忧郁气结,致成失心癫痫诸症。
43 开郁散的用法用量青竹叶汤调服。
44 制备方法上为末。
45 各家论述盖郁金入心去血,明矾能化顽痰也。
古籍中的开郁散 《顾松园医镜》:[卷二·礼集]木部最降逆气,其气芬芳,故能调中气。〕开郁气而散结气。〔辛香能开郁散结。〕止心腹疼痛,〔调中开郁散结之
《本草求真》:[上编卷三散剂]温散(芳草)入肝开郁散滞活血通经香附米(专入肝胆。兼入肺)。辛苦香燥。据书备极赞赏。能入肝胆二经开郁(
《本经逢原》:[卷一山草部]贝母便难,同青黛治人面恶疮,同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本经逢原》清张璐公元161
《本草从新》:[卷七木部]丁香单用柿蒂、取其苦温降气、济生加丁香生姜、以取其开郁散痰、亦尝收效、朱氏但执以寒治热、矫枉之过矣。)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浙贝郁李仁为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榆叶梅、长梗扁桃等的种仁。又名郁子(《医心方》),郁里仁(《珍珠囊》),李仁肉(《药材学》),小李仁(《全国中草药汇编》)。原植物郁李又名:常棣(《尔雅》),白棣(《说文》),爵李(《本经》),雀李、车下李(《吴普本草》),山李、爵梅(《广雅》),雀梅(《本草经集注》),棣梨、样藜(《滇南本草》),秧李、穿心梅(《植物名实图考》);榆叶梅又名:山樱桃、赤棣(《尔雅义疏》);长梗扁桃又名:长柄扁桃(《中国果树分类学》)。郁李仁采摘于夏秋两季,晒干而得。
其性平,味苦、甘,有润肺滑肠,下气利水的功效,能治疗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等症状。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衍义补遗》:阴中之阳。破血润燥。
《本草纲目》:郁李仁甘苦而润,其性降,故能下气利水。《宋史·钱乙传》云:一乳妇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饮以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悠则气结,胆横不下。郁李能玄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则目能瞑也。此盖得肯綮之妙者也。
《景岳全书》:味苦辛,阴中有阳,性润而降。故能下气消食,利水道,消面目四肢大腹水气浮肿,开肠中结气滞气,关隔燥涩,大便不通,破血积食癖。凡妇人、小儿实热结燥者皆可用。
现代药理研究
1 所含郁李仁苷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能显著促进小肠的运动。
2 从郁李仁中提取的IR-A和IR-B蛋白成分有抗炎和明显的镇痛作用。
3 郁李仁中所含皂苷有祛痰作用,有机酸有镇咳祛痰功效。
4 郁李仁酊剂对实验动物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5 郁李仁所含尼克酸(维生素B族的一种)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并有扩张血管作用,可用于防治糙皮病及类似的维生素缺乏症。
6郁李仁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7 大量使用郁李仁皂苷能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苦杏仁苷大量使用可使延髓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8 郁李糖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1、《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蛊毒。
2、《本经逢原》:郁金辛香不烈,先升后降,入心及包络。治吐血、衄血、唾血血腥,破恶血。血淋,尿血,妇人经脉逆行,产后败血冲心,及宿血心痛,并宜郁金末加姜汁、童便同服,其血自清。
3、《本草求真》:其气先上行而微下达。凡有宿血凝积。及有恶血不堪之物。先于上处而行其气。若使其邪其气其痰其血在于膈上而难消者。须审宜温宜凉。同于他味。兼为调治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郁火的方剂 2 治疗郁火的中成药 3 郁火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郁火 1 拼音
yù huǒ
2 注解
郁火 病证名。 ①泛指阳气郁结化火的证候。症见头痛,目赤,口疮,身热,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实等。 ②指情志抑郁,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内热证。症见头痛,胁痛,失眠,易怒,舌尖红,口苦,脉弦数等。
治疗郁火的方剂 黛蝎煎1钱,全蝎3个。功能主治:肝经风热,挛搐惊悸,及郁火疹斑、疝瘕、疮症、厥阴风火之候。用法用量:水煎服
家秘胆星汤陈胆星、柴胡、黄芩、广皮、甘草、青黛、海石。功能主治:肝胆郁火成痰,胁肋作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朴附二陈汤
效:开郁行气,清痰降火。主治:脾胃虚弱,不能健运。膈有郁火,胃有稠痰,积滞蕴蓄,冲逆于心而嗳气嘈杂。
调经清郁丸。功能主治:滋阴散郁,调和冲任之气血,清散经脉之郁火。主热证初发,阴虚内蒸,月经不调。用法用量:每服
杭菊糖茶浸泡,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用法用量:代
更多治疗郁火的方剂治疗郁火的中成药 齿痛冰硼散
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功能与主治:散郁火,止牙痛。用于火热内闭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藿胆丸具有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的功效。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中华人民共
泻青丸,切,焙,秤)各等分。功效:清肝泻火。主治:肝经郁火,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
增光片.有外感发热、食滞胀满者不宜服用。2.有肝经湿热郁火、眼红、口臭、口舌生疮者慎用。3.本品宜饭后一小
速效心痛气雾剂行瘀;川芎活血化瘀,开郁止痛;冰片辛香微寒,清散郁火,通窍止痛。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凉血,活血止痛之功
更多治疗郁火的中成药郁火相关药物 复方益母养肾口服液
次10毫升,一日3次。不良反应禁忌妇女肝郁火盛者禁服。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少进油腻。2
藿胆片功能主治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规格用
藿胆丸功能主治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规格用
增光片.有外感发热、食滞胀满者不宜服用。2.有肝经湿热郁火、眼红、口臭、口舌生疮者慎用。3.本品宜饭后一小
增光片.有外感发热、食滞胀满者不宜服用。2.有肝经湿热郁火、眼红、口臭、口舌生疮者慎用。3.本品宜饭后一小
更多郁火相关药物古籍中的郁火 《续名医类案》:[卷十]郁症
生产状,坐卧不安。因痛而脉多不应指,孙曰∶此肝经郁火所致,法当通利。以杏仁、桃仁各三钱,树根皮、山栀
《花韵楼医案》:正文均匀适中。中气虽复。血虚犹少营养。血不养肝。肝经郁火。欲达未达。现值暑令。当于补剂之中。参入清畅之品
《张氏医通》:[卷二诸伤门]虚损(传尸)。误用凉药。伤犯肺胃自上而下之虚劳。若房劳伤精。郁火伤神。自下而上由中所发之证。咸非所宜。其立方全以
《顾松园医镜》:[卷七]火病。然亦有实火有虚火,有相火,有燥火,有湿火,有郁火,有猛烈之火,有无名之火,不可不知。‘常见焦思生
《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发热热郁汤简介
本文2023-10-06 22:00: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