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什么 四书五经包括什么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五经------《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
鲁迅先生称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诗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孟子: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荀子在儒家著作中最先把诗三百首当作经。他在〈〈劝学>>篇中提出为学须“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两次提到《诗经》。一次是与上大夫壶遂讨论孔子续《春秋》之精神时:《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第二次就是很有影响的论“发愤著书”,这段文字相当经典,与《报任少卿书》中部分文字大同小异,这里只取论诗的一句:《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董仲舒:“诗无达诂”正是此人作为理论明确提出来的。原话是“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朱熹:他有两个观点最为有名,一是认为《诗经》:“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也就是说是他老夫子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经》是里巷歌谣(民歌)说;二是*诗说。特别是在谈及“郑风”时,他认为“郑风”十有八九都是*诗。 何休(东汉经学家):说《诗经》是“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胡适:“《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鲁迅: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的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明确说明:《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20世纪中期俄国费德林院士也称:“《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鲁迅对(史记)做出高度评价的两句话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可以说,鲁迅对《史记》的这两句评价是至高的。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之所以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是因为鲁迅认为《史记》收集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的史料,并且能够科学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编纂。尤其是《史记》的编纂,脱离了以往史书对史料的简单罗列,而是以生动的笔触塑造出丰富的历史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独创性地建立了纪传体这一文学体裁,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部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作。
鲁迅之所以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这是他在称赞《史记》在文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具体来说,《史记》独创了以描摹人物为中心的人物传记文体,这一点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传记文学写作的杰出贡献。
编辑于 2021-03-30
查看全部3个回答
京东图书优惠来袭!叠券满减享400-250!千万别错过!速抢!
京东广告
打开APP
京东图书优惠来袭!每满200减30!千万别错过!速抢!
京东广告
打开APP
更多专家
鲁迅是怎么评价史记的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鲁迅怎么评价史记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之所以这样评价《史记》,是因为: 首先是它的史书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按年代记载黄帝至汉武帝的帝王事迹。表,就是概括重要的时事、人物,按年代、国别用简明的表格排列表示。书,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及汉初诸侯王的事迹。列传,记载各个时期上层官僚、士大夫、名人以及一般市民的活动。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撰写史书的方法,成为后来许多史家效法的典范。 其次就是在古代史籍中,《史记》又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成就的文学优势。它继承了《诗经》、《离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继承了先秦散文语言生动准确、叙事简练明达的优秀传统,奠定了史传文学的坚实基础,在散文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司马迁具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形形色色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人各一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血肉丰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也使当时的历史得以生动地再现。司马迁还十分讲究文章的结构,使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生活图卷有层次地展开,引人入胜,有着高度的艺术魅力。这时,从《史记》中选出的人物及其故事,按原著的次第排列。这些章节,固然是《史记》的精华所在,但远不是它全部精华。比如说,《史记》中的《高祖本纪》及汉初某些人物传记,不乏精彩笔墨,然而考虑到《汉书》与《史记》的这些部分的内容有明显交叉重复,为便于体现汉书人物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 最后就是《史记》是在当时条件一部比较尊重历史的史书。汉代史学家班固指责司马迁的《史记》,“是非颇缪(谬)圣人”,也就是说《史记》中所反映出的史学观点,常常与儒家的封建正统思想相违背。其实,正因为司马迁不囿于圣人是非,十分尊重历史事实,所以在评价人物、论断史事方面比较高明,为其他封建史家所不及。比如,他充分肯定了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把陈胜写入世家。又如项羽,虽然他最终兵败身亡,并没有建国称帝,但是在秦、汉之际约有四五年的时间里,“政由羽出”,他的实际地位相当于皇帝。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从历史实际出发,专为他列了《项羽本纪》。至于社会的其他阶层中,那些在国家危险时挺身而出的人物,那些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尊严而视死如归的人物,虽然他们社会地位很低,司马迁照样为他们立传。司马迁不对一些统治者的昏庸暴虐,大胆圆心揭露和鞭挞学习《史记》不仅让懂得历史,明白事理;而且横溢的文才足以让你终身受用。闲时也许你还会翻开《史记》,慢慢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真正内涵
在古代有一部很著名的历史“巨著”,名字叫做《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的作者出生于西汉时期,用自己一生的精力写下了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国的历史开拓了先锋,是我国第一本关于历史的史书。文学家鲁迅给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鲁迅为什么会这么评价《史记》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为我国的纪传体开创了先河。《史记》这本书,采用的是以人为第一视角来编写历史学。这本书分别是:“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个为结构。其中“本纪”主要是按照历史顺序来写,每个年代君王所做的事情和所说的话;“表”以年为单位,记录每一年国家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情;“书”以每个王朝为单位,记录每个王朝的君王制定了什么样的规章制度;“世家”主要是记录每个王朝有哪些为国家呕心沥血的人物;“列传”记载的是每个王朝都会有一个代表性的人物,而这个人物为国家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虽然做这件事情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能够这么完整仔细记载的,到目前为止只有《史记》这一本书。这种体系也为后世提供了许多的帮助。
二、《史书》所记述的范围非常广泛。《史书》毫不夸张的说,是历史里的十万个为什么,你想要的史书里都能找到。比如:想要寻找关于司马迁的经济史书:“《平淮书》、《货殖列传》等篇”这些都可以在《史书》里面寻找到。
《史书》这部经典著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我国的历史著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后面的学者想要知道关于谁的历史遗迹,都可以翻看《史记》这部著作查找到。
儒林外传: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可以说,鲁迅对《史记》的这两句评价是至高的。
说明《史记》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首先是它的史书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按年代记载黄帝至汉武帝的帝王事迹。表,就是概括重要的时事、人物,按年代、国别用简明的表格排列表示。书,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及汉初诸侯王的事迹。列传,记载各个时期上层官僚、士大夫、名人以及一般市民的活动。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撰写史书的方法,成为后来许多史家效法的典范: kerning: 0pt">其次就是在古代史籍中,《史记》又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成就的文学优势。它继承了《诗经》、《离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继承了先秦散文语言生动准确、叙事简练明达的优秀传统,奠定了史传文学的坚实基础,在散文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司马迁具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形形色色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人各一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血肉丰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也使当时的历史得以生动地再现。司马迁还十分讲究文章的结构,使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生活图卷有层次地展开,引人入胜,有着高度的艺术魅力。这时,从《史记》中选出的人物及其故事,按原著的次第排列。这些章节,固然是《史记》的精华所在,但远不是它全部精华。比如说,《史记》中的《高祖本纪》及汉初某些人物传记,不乏精彩笔墨,然而考虑到《汉书》与《史记》的这些部分的内容有明显交叉重复,为便于体现汉书人物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SPAN><SPAN lang=EN-US 最后就是《史记》是在当时条件一部比较尊重历史的史书。汉代史学家班固指责司马迁的《史记》,“是非颇缪(谬)圣人”,也就是说《史记》中所反映出的史学观点,常常与儒家的封建正统思想相违背。其实,正因为司马迁不囿于圣人是非,十分尊重历史事实,所以在评价人物、论断史事方面比较高明,为其他封建史家所不及。比如,他充分肯定了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把陈胜写入世家。又如项羽,虽然他最终兵败身亡,并没有建国称帝,但是在秦、汉之际约有四五年的时间里,“政由羽出”,他的实际地位相当于皇帝。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从历史实际出发,专为他列了《项羽本纪》。至于社会的其他阶层中,那些在国家危险时挺身而出的人物,那些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尊严而视死如归的人物,虽然他们社会地位很低,司马迁照样为他们立传。司马迁不对一些统治者的昏庸暴虐,大胆圆心揭露和鞭挞学习《史记》不仅让懂得历史,明白事理;而且横溢的文才足以让你终身受用。闲时也许你还会翻开《史记》,慢慢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真正内涵。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什么 四书五经包括什么
本文2023-10-06 22:23: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