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都有哪些帝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洛阳都有哪些帝王,第1张

洛阳帝王有:刘秀、拓跋宏、曹丕、司马炎、杨广等。

1、刘秀,西汉建平元年,生于陈留郡济阳宫。

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

作为汉室宗亲,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号“舂陵军”。

更始三年(25年),公开决裂更始政权,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

2、拓跋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

3、魏文帝曹丕,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十二月十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

辛未,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4、晋武帝司马炎,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

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

5、隋炀帝杨广,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

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

-刘秀

-拓跋宏

-曹丕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都城,也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太康时迁都洛阳,今偃师二里头一带为其国都斟鄩所在。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都西亳,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则为其故址。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殷,命召公、周公在洛阳新建王都。周公在涧水东、瀍水西营建成周城,并迁九鼎于此。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居王城;周敬王时,因避王子朝之乱,于公元前510年在王城东20余里的狄(翟)泉另建成周城,洛阳作为东周国都长达500余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洛阳为三川郡郡治。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次年,刘邦入洛,置河南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公元25 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历时近200年。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436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在洛阳置洛州;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605年隋炀帝营建洛阳,改称“东都”;隋末,王世充于洛阳称帝,国号郑。618年,唐朝建立,以洛阳为陪都;657年,唐高宗移置洛阳,称东都。690年,武则天称帝,改东都为神都,其后中宗复立,改神都为东都。唐中叶,安禄山曾于洛阳称帝,建国号“燕”。907年,朱温废唐自立,都开封,后迁洛阳。923年,李存勖建后唐,以洛阳为“洛京”。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初都洛阳,后迁开封。960年,赵宋王朝建立,定都开封,以洛阳为西京,并置河南府。1217年,金升洛阳为中京,置金昌府。元时,洛阳为河南行省河南府治所。明时,在洛阳置河南府,是伊王和福王封国所在。清朝沿用明制,在洛阳置河南府,府治洛阳。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置河洛道,道尹公署设在洛阳,辖豫西19县。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1932年日军攻占上海,国民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阳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敌前哨,“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阳,洛阳又成为河南省会。1948年3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5年洛阳县并人洛阳市。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部分县改属洛阳市。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译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译文: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译文: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5、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唐代:李白《洛阳陌》

译文: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6、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译文: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

洛阳女儿行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乐府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注释

越女:指未入宫时的西施。

简析:

本诗是诗人十六岁时的作品。诗中的“女儿”似是一小家碧玉而骤名成为贵妇人,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除了陪丈夫玩乐之外,就只余下“妆成只是熏香坐”的空虚。和浣纱的越女究竟谁可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迥然不同的理解。诗的主旨是讽喻的,但也透出怜惜之情。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左思写的《三都赋》

今人傅璇琮考证,《三都赋》成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之前。姜亮夫认为《三都赋》作于291年。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见寄》:“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陆机原本打算写《三都赋》,因为左思已经写的很好了,就放弃这个念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齐都赋》是左思少年时代历时一年完成的处女作。左思的家乡临淄是古代齐国都城,曾是十分繁华的大城市。据《战国策·齐策一》记载,当年苏秦这样描述齐国都城:“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

左思对自己家乡的历史非常自豪,据说在《齐都赋》中描绘了齐都临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风光优美的景象,引人入胜。可惜,《齐都赋》全文已经散佚,未能流传于世,只有少数散文残章被收录在《水经注》与《太平御览》等古籍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