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神路起源于什么地方?无字碑中隐含着什么秘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定陵神路起源于什么地方?无字碑中隐含着什么秘密?,第1张

一提到无字碑,很多人会想起武则天,然而,在北京的明十三陵却有好几块没有任何字迹的无字碑。十三陵里躺着的可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除了长陵和思陵之外,其他十一陵虽然都是明朝时建造的,但是每一座都有一块无字碑。按常理来说,历代皇帝归天后,不管生前是好是坏,负责撰写碑文的文官哪怕是昧着良心也都要夸一番的,否则会掉脑袋。

明十三陵神路

关于十三陵中的十一陵都有无字碑的原因存在着好几种说法,有人说皇帝的功劳太大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这显然不太靠谱,比如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立业皇帝朱棣都是政绩累累,都刻有神功圣德碑,而后面一些碌碌无为的皇帝,功劳怎么就大到无法书写了呢?

清乾隆帝在《哀明陵三十韵》中就提出了质疑:“明诸陵,唯长陵有圣德神功碑文,余俱有碑无字,实不可解也。”

这个谜团一直吸引着无数人研究探秘,直到今天,相关研究明十三陵的专家解释,这可能要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朱元璋算是有勇有谋、战功赫赫,但是同样双手沾满了鲜血,尤其是在建国后,很多忠臣良将死于他手。

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人们常说“人之将死 其心也善”,朱元璋在临死之前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悔悟,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一个经验教训,便对身边的大臣们交代:“皇陵碑记一向都是大臣们的粉饰之文,根本不能表明历史,教育子孙。”暗示大臣们在自己离世后,能够给他一个比较公正、真实的评价。

这可为难了翰林院的学士们,如果不按照朱元璋的遗嘱办吧,犯了欺君之罪,如果按照旨意办吧,如实写出来那朱元璋的手上可是沾满了鲜血啊。最后他们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以太祖的“名训”做挡箭牌推给了嗣皇帝。所以孝陵(朱元璋的陵墓)的碑文是明成祖朱棣撰写的。而长陵(朱棣的陵墓)的碑文则是明仁宗朱高炽为其撰写的。因朱元璋的孝陵远在南京紫金山,所以明十三陵里只有长陵有碑文。

无字碑

从仁宗以后的皇帝,在陵门前都没有碑亭和碑。嘉靖十六年(1537年),大学士夏言建议为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立碑。根据朱元璋和朱棣的陵墓“帝陵功德碑文需出自嗣帝之笔” 这一碑文撰写原则,嘉庆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在碑亭立起来的时候,礼部尚书严蒿就上奏世宗,请他为六陵撰写碑文。可惜这位皇帝一心迷恋仙术,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哪有心思撰写那么多碑文呢?

因为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石碑都是无字的,所以后来的永、昭、定、庆、德五陵也沿用这个方法,都只在陵前建造了无字的神功圣德碑和碑亭。

到崇祯帝时,明朝灭亡,是清朝皇帝为他刻碑并撰写了碑文。所以,明十三陵中只有第一座长陵和最后一座思陵的神功圣德碑上有碑文,其它十一帝均为无字碑。

定陵即明朝万历皇帝与二位王后的同葬帝陵,因为定陵的考古挖掘时间比较早,那时候的考古学技术性和文化遗产保护核心理念都比较落伍,因此对出土的文物并没有产生立即合理的解决,而且在后来的特殊时期,万历帝与二位王后的尸骨还遭遇焚尽。因此定陵的基坑开挖变成在我国考古学家一个深入的记忆与巨大的损害。这是一座整个用块状青白石垒砌的皇陵地宫。城堡有三层楼高,长为80多米。

带上好奇心专家们进入了定陵秘境,而这一次的进到也让她们惊叹不已。此次定陵秘境一共发掘出各种各样珍贵文物3000多个,在其中金饰数百件,各种各样袍料、匹料、服装用具达600多个。看起来这种应有尽有,闪着光的宝贝儿的情况下,有谁不诧异,有谁不赞美。皇室便是皇室,真的是太有钱了。可是此次挖掘并非完美无瑕的,反过来它让一些珍贵文物只留到了考古学家的脑海里,而无法以本来面目言表。

这迫不得已是考古学家的一大损耗。定陵的发掘并没有弯道,很顺利,寻找珍贵文物3000多个,但因为缺少基础知识,对出土文物的宝贵纺织物医护储存不合理,造成变坏,硬底化,破裂。包含皇帝龙袍以内。恰逢文化大革命暴发,关于工作人员被批评,离去职位,开启的帝陵没有人照顾,里边的木质材料逐渐烂掉,万历帝的棺材(金丝楠)被丢到山上,农户拾起生火,

万历帝以及二位王后的遗骨被一把火烤了个干净整洁。严禁发掘帝王陵悲剧性产生后,曾任文物局厅长、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优点郑振铎和副局长夏鼐老先生随后奏疏国务院令,要求立刻终止再准许挖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办理,周总理国家总理准许了这一提交申请。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此后变成考古学家的一个定规。从那以后,帝王陵就变成了考古学家的一个悲殇,定陵的亏损之惨痛,无法估算。是考古学家一个惨不忍睹的记忆力

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

定陵一般指明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明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明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

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明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一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为研究明代陵墓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参考。

定陵的墓主生平

1、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明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明隆庆六年六月十日即位,次年改元万历。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驾崩,享年58岁。九月上尊谥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十月三日葬明定陵,庙号“神宗”。明神宗是明朝享国最久的帝王。

2、孝端显皇后王氏

神宗元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明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册立为皇后。王氏性格宽厚温和,对神宗生母孝定皇太后侍奉特别用心;对光宗朱常洛也很爱护,调护备至。而对万历帝的宠妃郑氏的争宠,她也从不计较。所以,《明史·后妃传》中称其“性端谨”,“正位中宫者四十二年,以慈孝称”。

以上内容参考-定陵

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是解放后,考古专家有目的,有计划发掘的第一座帝王级别的陵墓。描写这座陵墓如何挖掘,文物如何出土的小说,在网上一搜一大堆,考古的资料,一找一大叠,可是关于万历皇帝定陵的七个小秘密,却少有人知道。

1、皇帝棺木上有四根大铁钉子

考古和盗墓绝对不是一回事,盗墓只是将棺内的宝贝取出来,而考古却是真实地记录棺内尸骨、文物的位置,并保护好棺椁等文物,再将棺材内的冥器提取出来。

考古专家打开了定陵的墓门,在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殿堂构成,总面积1195平方米的地宫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万历皇帝的棺椁。外面的椁为松木所制,而椁内的棺材为檀香木制成,考古工作人员用撬棍“咯吱咯吱”地启开棺材盖,发现万历的棺材盖子上,只有四根黑色的大铁钉。

2、锦被下面的道袍

打开棺材盖,下面就是一床锦被,揭开锦被,最先映入文物故宫中眼帘的是一件道袍。我们都知道,明朝皇帝都很信奉佛教,对于道教相对冷淡。

这件道袍为素黄绫制成,通体肥大,无内衬,开襟在右面。在道袍的底襟上,还绣着这样一行字:万历四十三年正月十八日造,长三尺九寸六分,绵九两。

3、万历皇帝的尸骨状况

万历皇帝已经腐为一具白骨,他右手里握着一个珠串,嘴巴附近,还有两撇**的胡须。他的身体呈现仰面朝天的姿态,我们知道,明代的帝王,喜欢用侧卧式的葬法,这侧卧式的葬法是典型的明代七星葬。

七星葬有助于万历皇帝早登“天界”,可是棺材中万历尸骸的卧姿,并不是标准的七星葬的葬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按照《泰昌实录》记载,当年给万历皇帝送殡的队伍走到巩华城时(今沙河),曾经发生棺材绳子断裂事件,估计落地的棺材一角,让万历皇帝的遗体呈现了仰卧状。

4、万历的龙袍的样式和袍料的名称

在万历皇帝的身上,覆盖着十多层锦被和衣料,其中就有一件缂丝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龙袍。这件龙袍上,有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和黻12中图案,每一种图案,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日、月、星辰象征光明;山意为镇;龙意义为变化无常;华虫代表华美;宗彝代表孝顺;藻代表文采;火代表温暖;粉米代表不忘子民;黼是斧头,代表果断;黻代表见善背恶。

有历史学家说,这十二章,万历皇帝就占了一章“黼”,但他不是果断,而是独断。

万历龙袍的面料的名字有点长,叫:孔雀羽,织金妆花,柿蒂过肩龙、直袖、膝栏、四合如意云纹纱、袍面料。

5、蜡炸木俑

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都要进行残忍的人殉,可是万历皇帝用得是“木俑殉”,因为地宫沁水的原因,万历皇帝殉葬的几箱子木偶,基本上都快腐烂成泥了,一些没有腐烂的木偶被挑了出来,这些木偶都是雕工精美的宫女、英俊的侍者和身材挺拔的太监。

为了长期保存的需要,一名考古技工就用了一个土办法,蜡汁油炸木俑,结果木俑迅速脱水,在沸腾的蜡汁中,由青年木俑全都变成了老年的木俑。(不带这么玩的)

6、万历皇帝的血型

万历皇帝的一缕头发,被送到了人民公安大学,经过检查,竟是AB血型,而孝靖皇后为B血型。AB血型的人,是充满矛盾的自信家,性格复杂,而且多变。得过且过,从不勉强自己。

7、万历皇帝的骨头里,检查到了鸦、片的成分

《大明会典》中,暹罗、爪哇等国,向万历皇帝每年进贡乌香为200斤,乌香是什么东西,那是毒、品——鸦、片。经过公安大学的先进仪器的检查,发现万历皇帝的骨髓中,含有鸦、片的成分。万历皇帝吸、毒,已成不争的事实!

我国古代是一个盛行厚葬的封建社会,因此历代的许多陵墓都陪葬着数之不尽且价格不菲的陪葬品。这些珍贵物品引来无数盗墓贼的惦记,因此国家在合适的情况下不得不提早挖掘出来,以便及时进行文物保护。

当年因为保护技术问题,使得很多出土的文物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解放初期,考古人员从定陵挖出来的文物就是因为技术问题,从而痛失了不少珍贵物品,那当时到底损失了哪些宝贵文物呢?

自从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的领域得到较稳定发展,而国人也发现了大量古墓遗址,这些被发现的陵墓大多被国家保护起来,起初并没有去挖掘。到了1955年,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郭沫若先生,以需要勘察明朝历史为由,上报提议发掘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该消息被众多考古学者知道后,表示目前国内的挖掘跟文物保护技术尚未成熟,恐怕挖出来会“暴殄天物”因此不支持挖开定陵,可是当时63岁的郭沫若对挖掘定陵的态度异常坚决。

而最早提议挖明朝陵墓的是吴晗,据说他早在1934年的战乱时期就对考古专业的同学说过,自己将来一定要挖开明朝十三陵墓去研究明朝历史。后来吴晗在政治仕途十分畅顺,20多年后就升到了北京副市长,于是1955年他就给上峰写信,想极力促成挖永乐皇帝的长陵。而郭沫若等官员却认为挖定陵比较好,最终郭沫若一方胜出,于是就派遣考古队去挖开了定陵的地宫。

开挖之前,国内大部分人都抱着保护文物的心态,希望能把一批历史文物保护起来。可万万想不到,偏偏走上一条“弄巧成拙”的错误路线。当定陵的地宫石门被敲开之后,外面的空气快速而入地宫,把密封600多年的明朝陵墓一吹而朽。虽然考古人员在陵墓里发现了数不尽的金银珠宝、玉器、铜器、丝织品、还有皇后凤冠、金丝翼善冠等约近有三千多件器具,五千多粒珍珠,但是这些珍宝一经出土,就面临了一个重要的技术保护难题。

由于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落后,首先导致刚出土的明朝丝织锦布严重损坏,本来这些丝织物处在地宫密封空间里丝毫不动,一旦脱离这种环境,那么空气的水分跟氧分等化学元素就会入侵,使得文物迅速产生霉朽形成劣坏,甚至有的文物一遇空气就瞬间化为一滩灰尘。

据说当时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里,有明代皇帝跟两个皇后的随身服饰以及上百段罗纱锦织,约近600件,属于出土种类最高的文物。而考古队员没有充分掌握保护丝织的知识,仅采用普通的装裱手法进行防护,不料装裱完后,文学家沈从文过来一看,就看出这些明朝衣服被装反了,特别是工作人员在装裱过程,采用了一种未经专业考究的塑料软化剂,这些药剂在挥发掉水份后,直接就把出土的明朝皇族衣物给硬化了,最终让文物惨不忍睹。

除此之外,还有定陵出土的三具金丝楠木棺材,尺寸高而深,成年人弯腰伸手还摸不着底部。然而一些工作者把该棺材挖出来想存放到仓库的时候,由于仓库已满就干脆把这些棺材给丢在山脚了。数日后,考古专家得知此事,派人去寻回时,这三具金丝楠木棺材早已被山民们捡走了。

第一种是丝织品。这在定陵中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这里面包括了大量的龙袍凤衣,还有绵被等东西,因为长期埋在地下,颜色极为鲜艳,但这类东西也是最难保存的。因为一接触到空气就会发生氧化。

而当时的技术条件确实不成熟,也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去保存好,只是简单的加了一些防腐剂。定陵还没有发掘完,第一次起出的丝绵品已经出现了变硬、变脆、变色的现象,原本十分鲜艳的刺绣出现了黑斑,并且开始发霉。这些东西都是不可逆的损坏。

除了技术原因,也有一些是态度问题。

当时,沈从文想去看看这些织锦,去的时候,发现技术人员在装裱的时候,露出来的是反面。沈从文觉得奇怪,说不应该露出正面吗?

技术人员答:研究结构不也应该看反面吗?

沈从文当场指出,要研究反面,也不需要全部露点出反面,只需要露点出数公分不贴就好了。

这其实就是装裱的错误,可见技术人员也是不懂装懂。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织锦当然被破坏得很严重。

现在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了。

第二种东西就是万历包括两位皇后的大棺材。这三口大棺材是用金丝楠木做的,一个人伸腰进去,根本摸不到底。

当时清理好棺椁后,定陵做了一个水泥复制品。那真的呢?真的太大了,仓库放不下,就直接给扔到山下了。

数天跑,专家到山下去找,结果也没有找到,被山下的群众给捡走了,捡走后也倒了大霉,一对老夫妇捡了些,给自己做出两口棺材,棺材做好就去世了。另一家更惨,用这些金丝楠木做大棺子,结果家里的四个孩子跑到里面玩,被扣在柜子里活活闷死了。

这些大棺材都是不可多见的帝王棺材,就算不要,车成珠子也比扔了强啊。

现在摆的就是新做的。

第三类就是尸体。当时起出了万历皇帝以及两位皇后的尸体,初步研究了后就放到了仓库里,后面,小兵们冲进仓库,把这些尸体拖出来,坐了一把飞机之后用石头砸、大火烧,把这些尸体烧成了灰。

那这个尸体有什么用呢?他有很大的史料研究价值,可以查出很多万历年间的事情,比如万历不上朝,是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比如有人说万历曾经抽过鸦片,但从史料中无法证实,如果尸体在,化验一下就知道了。

中国古代是一个厚葬盛行的封建社会。因此,历代的墓葬中,埋藏着数量众多、价格昂贵的物品。这些珍贵的文物引起了无数盗墓贼的注意,国家不得不在适当的情况下提前挖掘,以便及时保护文物。

当时,由于保护技术问题,许多出土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在解放初期,考古学家因为技术问题丢失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当时丢失了哪些珍贵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掘出大量古墓葬,大部分古墓葬未得到保护。1955年,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郭沫若先生以调查明代历史的需要为理由,提出了发掘明朝十三帝朱义军定陵的建议。许多考古学家了解到这一点后,纷纷表示,目前我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技术还不成熟,担心发掘会“破坏自然”。因此,当时他并不支持挖掘定陵,63岁的郭沫若极其坚决地挖掘定陵。

吴晗最早提出挖掘明朝陵墓,据说他在1934年战争期间曾告诉他的考古学家,他将挖掘13座明代墓葬,以研究明代历史。后来,吴晗的政治生涯非常顺利。20多年后,他被提拔为北京市副市长。1955年,他写信给尚丰,尽全力帮助挖掘永乐皇帝的陵墓。不过,郭沫若等官员认为,最好还是发掘定陵。最后,郭沫若获胜,于是他们派出考古队对定陵地下宫殿进行了发掘。

在发掘之前,中国大多数人都有保护文物的心情,希望能保护一批历史文物。想不到,却走上了一条“弄巧成拙”的错误路线。当丁玲地宫的石门被敲开时,外面的空气迅速进入地宫,把封了600多年的明陵吹走。尽管考古人员发现了无数金银首饰、玉器、青铜、丝绸,以及皇后凤冠、金丝翅冠等,但仍有约3000件器物和5000多颗珍珠。然而,这些宝藏一旦出土,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技术保护问题。

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技术落后,新出土的明代丝绸锦布破损严重。原来,这些丝织物还在地下宫殿的密封空间里。一旦脱离这一环境,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化学元素就会侵入,使文物迅速发霉变质,甚至有些文物一旦遇到空气粉尘,会瞬间变成一滩灰烬。

据说,当时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有明朝皇帝和两位皇后的个人衣裳,还有数百段罗沙织锦,约600件,属于出土文物中最高的一种。然而,考古学家并没有完全掌握丝织知识,只是用普通的装裱技术加以保护。不料,装裱后,作家沈从文来看,这些明朝的衣服是颠倒过来的。特别是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了一种没有经过专业研究的塑料软化剂。水挥发后,这些化学物质直接从皇室的衣服中出土

定陵神路起源于什么地方?无字碑中隐含着什么秘密?

一提到无字碑,很多人会想起武则天,然而,在北京的明十三陵却有好几块没有任何字迹的无字碑。十三陵里躺着的可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但是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