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皇帝对李世民有什么看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2收藏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李世民有什么看法?,第1张

唐太宗李世民在世上只活了五十年,对于后世如何评价自然不能亲眼目睹,也无法预知。不过,在当上皇帝后,李世民就曾对自己作出过评价。

虽说有花式贴金自我吹嘘的成份,至少在后世,多认为其评价大部分算是较为中肯。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世民在众大臣面前点评自己。

大概的意思是说,“朕发现,从古至今能在乱 世成就霸业的,全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大叔。 唯一的例外,是三十三岁起兵的东汉光武帝刘秀。

本人十八岁起兵,二十岁平定天下,二十九岁当皇帝。从武功方面来说,朕已胜过古人。”在评价自身武功时,李世民可说是毫不客气。是否言过其实或是黄婆卖瓜?后世的成吉思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讲话 中就说过,“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

武功上的自我评价不带矜持,李世民对文治上同样没有吝啬。“年轻的时候我带兵打仗,没时间去读书。登基后朕常常手不释卷,了解了教化的根本,政治的基础。行之数年,天下大治,移风易俗,子孝臣忠。所以,在文治方面朕也超过了古人。”

据《贞观政要》记载,太宗又曰: “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 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

整个唐朝,对李世民在文治武功及用人方面,亦多以唐太宗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基调。比如,《贞观政要》上记载的,唐中宗时期的授史馆修撰,谏议大夫吴竞就评价,“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亘古而来,未之有也”。

有说以唐朝的大臣来评价唐太宗,因所处时代的局限,客观性必然会大打折扣。诚然,唐太宗在执政期间也有过失。如征讨高句丽,劳民伤财还无功而返。

又如晚期在魏征、房玄龄等大臣相继去世后,听不进不同的意见,甚至迷恋上了金石丹药等。不过人非圣贤终究是瑕不掩瑜。不仅后世的史学家,就连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唐太宗李世民都有着极高的评价。

在《太祖高皇帝实录》中,就有朱元璋对李世民的评价: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另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皇帝认为,“朕观古来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听言纳谏,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谊浃洽,故能陈善闭邪,各尽所怀,登于至治。”

社会是复杂的,一个杰出历史人物所处的位置,往往是这种复杂关系的焦点。社会经济的好转,地主阶级的贪婪和享乐的欲望,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帝王生活,一部分朝臣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等,这是唐太宗必然要发生变化的原因。但是,由于他个人的经历、品质和最高统治集团的人员构成,特别是由于隋亡的教训在当时最高统治集团中记忆犹新,这使唐太宗的种种变化不能不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问群臣:“创业困难,还是守成困难?”房玄龄认为创业困难,魏征回答说守成困难。唐太宗概括得好:“创业之难,已经过去了;守成之难,我当想着与诸公一道谨慎地对待它。”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虽然平定天下,但守天下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魏征听了很高兴,认为这是“宗庙社稷之福”。

贞观后期的唐太宗并没有变成刚愎自用的拒谏者;纳谏精神虽不如贞观前期,但还是在纳谏。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读了魏征的《十渐疏》后,表示要“闻过能改”“克终善事”,并把此疏写在屏风上面,“朝夕瞻仰”,同时抄付史馆,让史官载入史册。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对于魏征的去世,十分悲痛,他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魏征是贞观朝敢于直言谏诤的第一人,唐太宗这样深切悼念魏征,说明他对于谏诤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始终是有明确的认识的。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教导太子李治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后期,唐太宗在滥用民力方面确有所发展,但他是以“水”不覆“舟”为前提的。他清楚地认识到,隋炀帝“过役人力”的历史教训是再深刻不过了。

唐太宗晚年也碰到太子废立的问题,但唐太宗终究有其英明之处,他在太子承乾谋反败露后,于魏王泰、晋王治二人的抉择中,最后选了晋王治为太子,并立下一条原则:“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在他看来,太子失道固不可取;然而诸王中有谋取皇位继承权的做法的,也是不可取的。他的这一决定,避免了最高统治集团可能出现的分裂以致倾轧,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谨慎和远见。

唐太宗的晚年是在许许多多的矛盾中度过的。他对各种事情的处理,有不少失误和错误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仍然保持着一代英主的风度。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作《帝范》十二篇(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赐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都写在这本书里了。”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值得后人效法的帝王。为了真正使他的继承人受到教育,唐太宗揭去了君父的威严的面纱,在儿子面前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和反省,他对李治说:“你应当从历史上寻找古代贤哲的帝王作为榜样,像我这样是不足以效法的……我即位以来,做了许多错事: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一种凶猛的鸟)无远不致,行游四方,劳民伤财。这都是我的大错,你不要以为这些都是正确的也跟着去做。”唐太宗的这一剖白,其言甚重,其情至深,反映了他晚年能够自省的可贵精神。——这种精神,在封建君主中是极少见的。

《帝范》,古代汉族论政著作。唐朝李世民撰。此书系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论述人君之道的一部政治文献,他在赐予子女时云,再三叮嘱,作为遗训:“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李世民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叔父,好父亲,好皇帝。他看到父亲李渊整日劳于政事,便揽下了父亲的工作,让父亲安享晚年。他唯恐大哥三弟被世俗所玷污,含泪把大哥三弟送到了西天极乐世界享福。他又怕大哥三弟寂寞,痛哭着让十个侄子去陪大哥三弟。之后,他怕嫂嫂和弟妹孤苦寂寞,便主动帮助他们生孩子。他的一切行动都给儿子们竖立了一个完美的榜样,使得儿子们有样学样。他手下大臣魏征去世后,他伤心的把魏征的墓碑都砸了,悲愤的也失去了理智,直接鞭尸魏征。他为了魏征儿子的未来,忍痛悔婚

帝范 二卷 唐 李世民 撰

此书系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论述人君之道的一部政治文献,他在赐予子女时云,再三叮嘱,作为遗训:"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649)。全书12篇,分上、下两卷。言简意赅,论证有据,凡"帝王之细,安危兴废,咸在兹焉。"原书有贾行注与韦公肃注,均佚。本文宋时亦佚为6篇。今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文下有注,疑为元人文字。此书《四库全书总目》已著录,并刊聚珍版传世。按虞世南《至德论》称《金镜帝范》,已收入《全唐文》中,即为此书。日本传本有大正四年(1915)三色印本,有贾行注。

他最信任的大臣是长孙无忌,允许他出入卧内。不过这好像不足为怪,他和长孙无忌小时候就是死党,说不定他老早经常赖在人家无忌房间不走(当然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不得而知了),要不怎么让高士廉发现他李家二公子尤为不凡呢?李世民最终娶了长孙**为妻,不定人家长孙无忌帮了多大忙给俩人制造机会,所以怎好把这大舅子拒之门外呢?当了皇上,这个习惯自然就保留下来。

有一次,长孙无忌因为急事进宫,竟然浑然不知忘了解下佩剑,就进到了大殿,触犯了法律。因为他是国舅爷,事情很难办,一个官员就想出了主意:国舅爷罚50斤铜,把门的侍卫疏忽职守,处斩。李世民同学说,就这么办吧!(我的天,好像有点昏君作风!)幸好人家小李周围就是敢于直言的人多,名臣戴胄(这位大爷和魏征一样,没少跟小李“作对”)站了出来说“皇上你实在做的不对,犯法的长孙无忌,怎么处理的如此不当?”小李这才醒悟,承认自己是因为亲戚关系,才没有细思量。

大儿子李承乾的荒唐事不说了,毕竟老爸还是疼他的,和李佑、李元昌的结局不一样。

二儿子李泰是个小胖子,你说这当爹的,不劝他多骑骑马或者踢踢蹴鞠,加强锻炼、减减肥,反而赐他抬轿上殿!拜托,人家走不动或行将就木的功臣重臣才可以这样好不好?这个当老爸的实在是溺爱……

长乐公主出嫁,老爸一高兴就嫁妆加倍,要不是魏征“火眼金睛”,长孙皇后“明察秋毫”,估计将来公主们出嫁也要争个你多我少,不得安宁。即使不是这样,也会惹一些妃嫔和公主们暗自不爽吧?

最好笑的就是对待李治了,为了他当皇帝,这位驰骋沙场、所向披靡的大英雄,竟然在大臣面前声泪俱下演了一出“自杀”大戏,任性且可怜地说“我要立晋王为太子!”

李治当了太子可一点也不好玩,想当初他哥哥承乾作太子,小李也是为他配备了一批太子XX,进行教育,无奈太子压力太大,再加上足疾而自卑,后来完全成了神经病,毁掉了。这次李世民给李治也配备了一群老师,但还是不放心这个“独苗苗”,干脆带到身边,手把手进行接班人教育。让他住在自己的侧殿,不能回东宫。看到饭、看到马、看到船,甚至看到李治在一棵树下休息,都要给他讲一番大道理,更逗的是这个李治好像是个“一问三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李治不郁闷死才怪,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偶尔看到武媚娘对他抛个媚眼,不心旌神荡才怪!

对于最疼爱的晋阳公主,李世民生气发怒的时候只听她的话。一个是小公主会说话,另一方面何尝不是父爱之深,才能让他压下自己的脾气和怒气!晋阳公主早夭,估计又如长孙皇后去世一样,李世民又经历了一次切肤割骨之痛。几个月内都老泪纵横,有时候一天都要哭好上几次,别人劝,他就说“不是我非要悲伤,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呀!”

李世民临死前把新城公主嫁到了长孙无忌家,还专门写了《帝范》给李治,总算是没有什么可挂心的,安心去见皇后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是真是有趣的一对儿,老婆作了皇后指导手册《女则》,老公还要搞个皇帝指导手册,连这个都要唱和一番啊,呵呵)

在父母的角色中,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肯定是不得已扮严母,否则几个孩子不被李世民惯坏才怪?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任皇帝。出自陇西成纪,626年至649年在位。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

窦皇后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顺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吐火罗叶护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于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扩展资料:

李世民登基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其真迹今仅存晋祠之铭并序碑刻。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葬于昭陵。

-李世民

戒日王:“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这是印度的帝王)

柴荣:“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成吉思汗:“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朱棣:“若唐文皇帝,倡义靖难,定天下于一。躬擐甲胄,至履弘堂而登睿极。其思患也,不可谓不周,其虑后也,不可谓不远,作《帝范》十二篇以训其子,曰饬躬阐政之道在其中。”“昔唐太宗拨乱反正,贞观盛世,自古罕论,求其故,尽忠于国,虽仇必赏,心怀异谋,虽亲必诛。”

朱见深:“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太宗在唐为一代英明之君,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纯也。”

爱新觉罗·玄烨:“朕观古来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听言纳谏,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谊浃洽,故能陈善闭邪,各尽所怀,登于至治。”

毛泽东:“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这些都是我找到的历代帝王对李世民的评价,非常之高。最后用《剑桥中国史》里的评价作为收尾吧“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李世民有什么看法?

唐太宗李世民在世上只活了五十年,对于后世如何评价自然不能亲眼目睹,也无法预知。不过,在当上皇帝后,李世民就曾对自己作出过评价。虽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