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我国古代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的 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论语这书,我在学生时代也是读过的。当时读完一个感觉,这书不就是记录孔子这个老滑头的言行么。怎么就成经典了?今天看见你这问题,想必是遇到当年我类似的困惑了。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自认关于这书,也算有点体会了。少年大凡正常一点,脑子还能自行思考,应该大多都对这书挺反感的,里面的道理又大又空,对实际生活丝毫没有帮助不说,孔子这老人家很多时候还言行不一,简直就是为老不尊,教坏子孙的典型。
自认自己到了青年,对于其中所说的道理,还是很介怀的,是很痛恨的。这就要说我国典籍的一个特点了----文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其中的含义以学校那种求知解,求字面意思的学习是很难理解的。 举个例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真的是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有我学习的么?(中学标准答案似乎是这个)。易经里还说:三人行必损一人呢?按字面来理解,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个对,哪个错呢?孔子是研究易经的大师,怎么会说出和易经完全相反的话呢?
其实,两句话都对,但着重点是不一样的。孔子那话,说的是个气度,是个心态。易经那话说的是个常理。自己年轻时候,满脑子的争强好胜,就算按照字面理解了,但因为缺少那个气度,所以也做不来择其善而师之。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对这种很容易知道,却又很难做到的大道理很是痛恨(学校老师一般也不会刻意指出这里有个气度问题,就算有提到气度,又怎么培养这个气度呢,通常也不会讲)。
所以,学习我国典籍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先要有那个体会,看到典籍里那话,才会有所感触。这个感触很重要,在佛家,这感触就是悟道前的思想准备,有了这个,才能领会那个禅,才会自觉产生那种超越曾经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因为是自发产生的,所以会如孟子说的:沛然若决江河,不可御也。也就是说,就在你认识到的那一刻,你就会做到。
<论语>就是这么一本非要有点体会才看得明白的书。而且,论语说的是仁,是性善。这性善就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要知道,纯粹从生物角度着手,性恶才是站的住脚的,因为人是动物,有其动物的本能,这种生存竞争的天性,便是利己的,性恶的。孔子偏偏要说仁,这个境界是超越性恶的,因为他体会到了人不光是动物,人身上还有人性,这是其他动物不具备的,而纯粹的人性,我们亦可归结到神性。孔子光说仁这点,就很了不起,因为他肯定了人存在的意义。所以,无论是东方海书西方,无论是何种哲学流派,对孔子,对论语都是尊敬的。 而且,在论语中,怎样通过实践去体会那个仁,他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整部论语都在说仁,但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空泛的定义,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仁,来阐述这个人性,这就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实践的方向,这是孔子另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光凭以上所说两点,就奠定了<论语>的典籍地位。 以上所说,是我这些年的学习体会,不是很专业,如你有兴趣对这问题深入了解,推荐看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特质>,以及<中国哲学十九讲>。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些什么呢?今天,老魏就和大家聊聊《论语》这本影响深远的名家典籍吧。
其实,通过诵读《论语》,我悟出了很多的道理。首先便是学。《论语》教导我们首先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过后按照时间段复习,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嘛?就我而言,平常在学校学到知识后,不会去及时的温习,有空也是去打游戏、看电视。所以,作为学生,我们就算娱乐也要挑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看,多读书。这样才会觉得很充实,感觉很有收获。
《论语》不仅教导我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更告诫我们要注重人生学习。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生在世,反省是必须的事情。不管是帮助别人还是与朋友交往,亦或是老师教授的知识,我们都需要倾尽全力,认真面对。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最开始是丁原手下,在领略了吕布的勇猛后,董卓为了得到吕布这员猛将,寝食难安。这时,吕布的老乡李肃站出来献计,他要劝吕布杀害他的义父丁原,前来去投奔董卓。李肃这是“为人谋而不忠”啊,他没有忠于他的朋友。吕布也是见利忘义,不忠不孝,杀害自己的义父丁原,这也是“与人交而不信”哪!因此,虽然吕布是人中虎将,但是结局和人品都是令后世不屑的。
总之,《论语》对后人而言是一部很好的警示书,因为这本书让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自己的品行。德行,礼仪,如果人人都能够尊重他人和清楚自己的话,中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典籍里的中国包括的典籍如下:
1、《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华夏文明很多始创性的论述从《尚书》开始。流传了两千多年,无论是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还是夏商周民望兴替、礼仪之邦,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为何读《尚书》: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2、《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梳理了一百三十多种生产技术和工具,在对古代各项生产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中华元典。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一部典籍历经三位圣人、跨越三个时代。相传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后学注《易经》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4、《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兵书,被称为百代谈兵之祖,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本框架,也开创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先河。
5、《论语》是孔子思想的反应。今天读《论语》,实际上就是如何做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能够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典籍里的中国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的语录汇编: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论语》是我国古代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文2023-10-06 23:01: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