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脾命名为五脏之一,而西医可把脾割掉,人能活,为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中医把脾命名为五脏之一,而西医可把脾割掉,人能活,为什么?,第1张

中国人的老祖宗把一个器官和一类功能合称为脾,后来外国人把人体解剖了,把一个脏器叫做spleen,再后来这个叫spleen的词来到中国,要找一个中国的词相对应,就勉强把spleen翻译成脾,

请注意,在中国,是先有的脾这个词,有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在spleen被翻译成脾之后,就开始有人说中医乱说,说脾没有消化功能。

请重新捋一下这个 历史 顺序,很容易发现不是脾没有消化功能,,是spleen没有消化功能,中国人说的脾根本不完全等于spleen。

其实,还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不按照中医书的记载,脾的位置和spleen都不在一个位置,这能说明什么?说明各自定义的语义范围都不同。

反过来也一样,人家uncle指的就是包括叔叔和舅舅在内的这些人,我们给人家翻译成叔叔,之后就开始嘲笑人家没有舅舅,而这本来是他们的 历史 文化所形成的,从基因的角度而言,对于一个人来说,叔叔和舅舅的关系是无差别的,而我们中国的文化就有差别,所以就有叔叔和舅舅的区别。

很多时候不是什么对不对,而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 历史 ,嘲笑过去,这件事本来就很可笑,这更多是因为我们自己无知。

不搞清楚就带着偏见出来乱喷,没任何意义。话说回来,好多黑中医的人、黑中国一切的人,中医不是没有问题,西医也不是没有问题,各自有自己的局限性也有自己的优势,在搞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就乱黑,就算把中医黑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

我不反对任何人出来说问题,但至少要能懂一些,说清一些道理,如果只拿一个个例就想证明一切论证是不能成立的。

有人说一次什么病中医没看好,西医一看就好了,就说明中医没用西医有用,还有人说一个例子反过来证明中医有用西医没有,这根本就是乱说,论证不成立。

这就如同你在大街上遇到你老妈,喊了一声,她没理你,这能证明那就不是你老妈或者你不是你妈亲生的吗?反而言之,你在大街上碰到一只狗,你好奇喊了她一声妈,它回应了,这能证明这狗是你亲妈吗?显然这都不能。

论证是要有充分的证据,合理的过程,冲动没意义……

我讲的是一个逻辑过程,有道理就讲道理,没有道理就硬杠、凭感觉就定对错的,其实是不敢或者不会论证,只能歇斯底里的贴标签。

问题有层次之分,事物进展中的 探索 有对有错,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所以期其间的对错,真伪是为本学科发展有作用的,这都不是可以对整件事做出判定的理由,就比如天文学的地心说和日心说,哪个对呢?无论哪个对错,能证明天文学不对吗?

我在大学教授西医内科学14年,在临床工作中该用中医用中医,该用西医用西医,只要能帮助患者解决痛苦就好。而在我所诊疗的病人中很多都是使用中医方法得到改善的,所以谁说中医无效实在令人费解。

尽管如此,必须明白,这不代表中医处处有效,处处特效,如果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中医的作用的话,那就是刻意的刁难了。因为西医也做不到。

纵观一下,这很像我们的国家发展过程,很多崇洋派自认为西方什么都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认知什么都不对,但是在一次次 历史 实践中,这种错误认知被一次次打脸,但是那些崇洋派还是死不承认。

中医也一样,因为是国产的,被很多人认为不行,这些人不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不懂得古人在古代生产力和 科技 极低的情况下创造出当时的文化和医学的伟大,偏用今日的视角贬低过去。

中医也好,西医也好,都是人的认知,难免有局限性,相较于疾病的不受限制,人类的认知仍然浅薄的很,只有不断开阔认知的视野才有可能帮我们进步,而只是出于不了解的偏见就无止境的贬低和抬高任何一方都是对整个人类认知的损失。

相较于黑中医,还有一些人迷信中医,乱吹捧,其实也没什么好处,反而会招惹嘲笑。大大方方的把问题拿出来研究,批评的问题有的没道理,而有的也是有道理的,也可能就是需要改进的,共同去寻找出路,这没什么不好。

我不认同只会用中医语言解释和辩论问题,道理很简单,要用公共的语言讲大家都能明白的道理,如果始终自说自话,也是不是行业的人困扰听不懂,会让人觉得是不讲道理。而如果根本不会用公共语言讲述自己专业的东西,那在问题讨论时确实无法太多贡献,只有干着急使不上劲的份儿。你一肚子花,别人不懂,那真是白费。

所以我希望参与讨论的中医多学如何讨论问题,而非行业的人客观了解一些,这样大家讨论问题才更有意义。

我希望发表不同意见的人能最好把全文看完,如果那点耐心都没有,根本不了解你要反对的是什么,单凭感觉不讲道理那就没意思了,会显得自己很没逻辑……[捂脸][捂脸][捂脸]

举个例子, 汽车 助力坏了,请了两个修理工一个叫中医一个叫西医,西医说把助力去了一样能开,中医说我尽力给你修复,西医说我在外面看不见助力在哪,而且写过论文证明去掉助力能开,我的技术国际认可,你修复得先写论文经过双盲实验得有数据,否则不科学;中医说我不管能不能看见还有写不写论文数据国际认可,但是我有修复的经验,知道有修复的可能。去掉助力是能开,但是驾驶感受呢?

说到根上,这就是个话语权的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问篇第八,开头就写道,

“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看清楚了,这就是中医所使用的“十二脏”之名词的解释。

正本清源的话,这才是十二脏的“正规解读”!

现在把事情搞颠倒了。西医东来,借用了中医术语。现在一些人搞事,好似硬要把“小三”扶正,鸠占鹊巢,占了中医术语,占据了中医的话语权,然后再来排挤中医?也不知天下还有“廉耻”二字。

搞清楚了,真要拿这个词语说事,话语权是中医的!

想借此攻击中医的,对不起,重新造词吧,音译也行。中医的词语,自然以中医的解释为准。正本清源,这样才不会发生异议!

所以,既然你觉得西医的脾割了没事,那简单,试试呗。你割了西医脾器官,按西医的解释去说事,和中医没啥关系,别以此找中医的麻烦!

中医的称呼和西医的称呼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西医的肾,指的是一个单独的器官,中医的肾,指的是以肾为主的主持和调节水代谢的功能的系统(和西医解剖学划分的人体九大系统不同)的称谓(当然,肾是这个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

中医的理论是围绕在辩证统一性上的,说肾就是说这个系统的整体,不可以用西医的逻辑性单独拿出来解释。

中医把脾比作运化器官,免疫系统。西医把脾割掉确实也能活。就好比是车,有个油路过滤器,把过滤器摘掉来个直通,车照样走,但保证不了车走的过程途中停火、停车。

这是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识的进步,也是局限。脾切除了,暂时对生命和 健康 没有影响,所以外科医生看见脾大,就切了。切多了,现在外科医生也知道了,不能随便切!知道理由吗?第一,脾脏不会无缘无故的肿大,是身体其它地方发生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切脾(除极少数脾外伤破例大出血外)对治疗疾病没有意义,原发病还是在的,并没有除掉。第二,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切脾后,病人发生爆发性细菌性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所以,除外伤外,切脾都是要内科医生先会诊,内科医生同意后,才手术,比如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等。除外伤救命外,其它疾病随便切脾,当心吃官司。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静态的尸体解剖,发现脾脏没有作用,随着动态的不断认识,发现脾脏的其它重要功能。上帝或者自然造人,没有多余的,多余的自己会萎缩消化的。古人云,身体发肤,发自父母,不能轻易毁伤。有道理。

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讲,中医的“五脏”和现代医学的“五脏”名字虽然一样,但却不是一样东西……

但是,仙人在此必须申明,这种理论只是民国中医恽铁樵的一家之言!并非古籍!

而且恽铁樵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中医,即使是在民国时期,恽铁樵难以跻身“中医宗师”的行列……

凭心而论,仙人自小对中医和玄学感兴趣,不敢夸口读懂,但特别喜欢读《黄帝内经》《易经》之类的国学经典。

但是说句心里话,至少相当一部分,倘若以客观的心态真读了,却未必能增加敬畏。

题主所提这个“脾”,在中医“五脏”中属土,是重要的运化器官。

熟悉“五行”理论的朋友应该知道,五行中“土”的重要性。“脾”既然能够对应“土”,这个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坦白说,仙人对恽铁樵的理论很多地方不敢“敬同”,所以说对于中医之“脾”和现代解剖学之“脾”是不是一个东西,不敢妄言。

好,这问题提得好,我经常在临证给患者澄清这个问题,尽量避免误导患者。 中医脾脏与现代医学的脾,名同概念不同,内涵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脾是五脏的组成部分,但它是个虚脏,与现代医学的脾功能差别较大。其它四脏与现代医学名同,功能也有相似之处。中医的脾主运化,是消化吸收功能;脾主统血是心血管系统功能;思伤脾,又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等。综合的说,古人设置的脾脏,包括了人体多个系统及大脑的部分功能,主宰着人体生命运行。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脾健则体健;脾弱则体衰。现代医学的脾,是消化系统一个附属器官,它给消化提供一种消化酶,有酶能消化,没酶也消化,只不过对消化的质量产生影响,对人体的生命影响不大,有些消化酶药物还能补充。所以脾出现大的功能障碍,现代医学用手术把它摘掉,对人体 健康 影响不大。这是我的理解,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我见过3例被西医割掉脾的人,人是活着,但并不是 健康 地活着,吃东西慢慢的少了,人体慢慢的消瘦了,高度也慢慢的矮了。

中医对人体内脏系统有一个基于中医理论的认识,西医对人体内脏有一个基于人体解剖学的认识。

中医理论将内脏按功能归纳为五大系统,即肺肝肾心脾,对应金木水火土。它们既有各自独立的功能,也有互相协同影响的机制,这在中医理论中都有相对比较完整的认知。

解剖学意义上的人体脏器就多了去了,但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其协同工作机制目前还不够完善。比如解剖学有胃脏,大小肠,脾脏,胰脏,胆囊等等,构成一个消化系统。心脏、血管等等构成循环系统,脊柱、神经、大脑等等构成神经系统等等。

所以中医的脾指的是一个功能系统,而非一个解剖学意义下的脏器。你可以把中医的脾近似的理解为西医的消化系统,但把中医的脾直接对应西医的脾脏,那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注解脾积为古病名。五积之一。又名痞气。是指脾之积证。以胃脘部有块如覆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等为常见症。《难经·五十四难》:“脾之积,名曰痞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饥则减,饱则见,膜起与谷争减,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不能卧,是主肌肉损,其色黄。”王肯堂主张用七气汤下红丸子,兼吞痞气丸(见《证治准绳·杂病》)。《严氏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关于积聚积聚(abdominalmass、amas entandaccumulation)为病名。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症瘕为女子病者。又有从部位区分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症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故积聚痃癖痞,多生于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症瘕多生于女子,而男子偶患之。”详见积聚条。

详见百科词条:脾积 [ 最后修订于2016/9/28 17:28:09 共6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摘要1《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2《药品化义》:‘熟地,籍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人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血,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功效及作用1血虚诸症 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

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菱黄,昡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和剂局方》;若心血虚心悸征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金匮要略》。

2肝肾阴虚诸证 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云其“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本品益精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鸟、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

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也可以泡水,保健服用每天3-6g。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

上面是本人自己制作的九蒸九晒熟地黄的照片,大家在购买熟地黄时注意看是不是九蒸九晒。 鉴别特点:断面漆黑,味道甜而不苦。

《不居集》为内科著作。50卷。清代吴澄(师朗)撰于乾隆四年(1739)。全书分为上下两集。上集内虚以真阴真阳五脏内亏立论,阐述血症、热症、咳嗽、痰症、泄泻、怔忡、惊悸等40余种病证的理法方药,其中以嗽、热、痰、血为四大症,论之甚详。下集外损为作者之创见,将六*外感,由浅及深导致虚损诸病症分为风劳、风寒、风热、暑症、湿劳等20种,认为外损之症惟风劳最多。其体例,首列经旨,次脉法,次病机,次治法,次方药,次治案。采摭诸家论著,选集前贤方剂800余首,并有吴氏治血症方9首。现存版本有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及1935年上海中医书局排印本。

详见百科词条:不居集 [ 最后修订于2015/10/23 16:18:01 共28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五脏咳 5 病机·五脏咳 6 关于内伤咳嗽 61 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 62 内伤咳嗽的症状 63 内伤咳嗽的治疗 64 内伤咳嗽的分类 641 肺经咳嗽 642 脾经咳嗽 643 心经咳嗽 644 肝经咳嗽 645 肾经咳嗽 646 气虚咳嗽 647 血虚咳嗽 65 内伤咳嗽的辨证分型 651 内伤咳嗽·痰湿证 652 内伤咳嗽·肺热证 653 内伤咳嗽·痰热证 654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 655 内伤咳嗽·阴虚证 656 内伤咳嗽·阳虚证 657 内伤咳嗽·气虚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五脏咳的方剂 2 治疗五脏咳的穴位 3 治疗五脏咳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五脏咳 1 拼音

wǔ zàng ké

2 英文参考

five zangviscera coug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visceral cough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五脏咳:1病名;2病机。

4 病名·五脏咳

五脏咳(five zangviscera cough[1])是指除肺脏以外,其他脏病变在一定条件下累及于肺系,使肺气上逆而发生的内伤咳嗽[1]。

5 病机·五脏咳

五脏咳指五脏中,除肺以外,其他脏的病变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累及于肺系而发生咳证的病机[2]。借以说明各脏在病理上相互转移的联系[2]。《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示对咳嗽的辨证论治不能局限于肺系(呼吸系统),必须顾及从肺连系各脏腑以及他脏累及于肺的可能性[2]。

6 关于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endogenous cough[1][3])为病证名[4]。见《景岳全书·杂证谟》。

《中医药学名词》(2004):内伤咳嗽是指肺气虚弱或他脏累肺引起的咳嗽[3][4]。

《中医药学名词》(2010): 内伤咳嗽是指由于肺气虚弱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引起的咳嗽[1]。

61 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

《医宗必读·咳嗽》:“劳役情志伤其内,则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

62 内伤咳嗽的症状

其表现为起病缓慢,咳声轻微,并有脏腑虚损及气虚血亏等证,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4]。

63 内伤咳嗽的治疗

治疗宜调理脏腑为主[4]。《医门法律·咳嗽门》:“内伤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壮水,金虚崇土,郁甚舒肝,气逆理肺,食积和中,房劳补下,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内已先伤,药不宜峻。”

64 内伤咳嗽的分类

内伤咳嗽由于内伤性质和脏腑病变的不同,有肺经咳嗽、脾经咳嗽、心经咳嗽、肝经咳嗽、肾经咳嗽、气虚咳嗽、血虚咳嗽等[4]。

641 肺经咳嗽

肺经咳嗽为病证名[5]。又称肺咳[5]。指风寒束肺之实咳[5]。《不居集》卷十五:“肺经咳嗽。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麻黄汤主之。”

642 脾经咳嗽

脾经咳嗽为病证名[6]。又称脾咳[6]。指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或脾虚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6]。《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脾经咳嗽之症,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卧,面色萎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此脾咳嗽之症。”辨治:肺有热者,家秘泻白散;脾胃热积,栀连二陈汤;肺气不足,生脉散;土不生金,四君子汤;有痰,六君子汤,虚热,加丹皮、山栀,热甚加栀、连[6]。《不居集·脾经咳嗽》:“脾咳之状,咳则右胠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升麻汤主之。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小腹谓之脾咳。”

643 心经咳嗽

心经咳嗽为病证名[7]。指心火妄动,金被火灼或心血心气不足所致的咳嗽[7]。《症因脉治·内伤咳嗽》:“心经咳嗽之症,咳则心痛,喉中解解如梗状,甚则舌肿咽痛。”多因心火妄动,金被火囚,肺叶焦满,或心血不足,心气亏损所致[7]。治宜选用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家秘泻白散、人参平肺散等方[7]。《校注医醇賸义·咳嗽》:“心经之咳,痰少心烦,夜不成寐,玄妙散主之。”

644 肝经咳嗽

肝经咳嗽为病证名[8]。指肝病犯肺所致的咳嗽[8]。《症因脉治·咳嗽》:“肝经咳嗽之症,咳则两胁下痛,痛引小腹,或寒热往来,面青色,筋急,此肝经咳嗽。”多因肝气怫郁,木火刑金,或肝经少血,肝气亏损,木燥火生所致[8]。《校注医醇賸义·咳嗽》:“肝经之咳,痰少胁痛,易怒头眩,丹青饮主之。”《丹溪心法·咳嗽》:“嗽而胁下痛,宜疏肝气,以青皮夹痰药,实者白芥子之类,在后以二陈汤加南星、香附、青黛、青皮、姜汁。”亦可用泻青各半汤、柴胡饮子、加味逍遥散等方[8]。

645 肾经咳嗽

肾经咳嗽为病证名[9]。又称肾咳[9]。指肾虚引起的咳嗽[9]。《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肾经咳嗽之症,咳则腰痛,五心烦热,涌泉热,阴火上炎,时见干咳,痰味带咸,此肾经咳嗽也。多因劳伤肺气,金不生水, 过度,水虚火旺,肾火刑金,或真阳不足,水泛为痰所致。治疗如劳伤肺气,金不生水,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左尺滑数,知柏天地煎;真阴涸竭,人参固本丸、三才丹;右尺虚软,生脉散;真阳不足,八味丸主之。”亦有肾经受寒而致者[9]。《不居集·咳嗽》:“肾经咳嗽,肾咳之状,咳则腰脊相引而痛,甚则咳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646 气虚咳嗽

气虚咳嗽为病证名[10]。指气虚引起的咳嗽[10]。多因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所致[10]。《症因脉治》卷二:“气虚咳嗽之症,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治宜健脾益气补肺[10]。方用四君子汤、参术膏、补中益气汤、琼玉膏、生脉散等[10]。

647 血虚咳嗽

血虚咳嗽为病证名[11]。指血虚引起的咳嗽[11]。多因形役阳扰,阴血亏损,火旺克金所致[11]。《症因脉治》卷二:“血虚咳嗽之症,盗汗自汗,潮热骨蒸,下午嗽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治宜养阴补血,敛阴降火[11]。方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地煎、家秘肝肾丸合黄芩泻白散等[11]。

65 内伤咳嗽的辨证分型 651 内伤咳嗽·痰湿证

内伤咳嗽·痰湿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phlegmdamp syndrome[1])又称痰湿咳嗽,是指脾虚失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以咳嗽多痰,痰白而黏,胸脘作闷,食纳不佳,四肢乏力,苔白腻,脉濡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2 内伤咳嗽·肺热证

内伤咳嗽·肺热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lung heat syndrome[1])是指火热之邪,蕴结于肺,以咳嗽,咯痰,气粗而喘,发热,口渴,或胸痛咽痛,鼻煽气灼,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3 内伤咳嗽·痰热证

内伤咳嗽·痰热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phlegmheat syndrome[1])又称痰热咳嗽,是指痰热蕴肺,以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红,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4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syndrome of liver fire invading lung[1])是指肝郁化火,上逆犯肺,以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急躁易怒,头胀头晕,口苦口渴,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5 内伤咳嗽·阴虚证

内伤咳嗽·阴虚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阴虚咳嗽,是指阴虚内燥,肺失滋润,以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6 内伤咳嗽·阳虚证

内伤咳嗽·阳虚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阳虚咳嗽,是指脾肾阳虚,水气上泛,以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头眩,心悸,畏寒,肢体沉重,或小便不利,苔白润,脉沉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7 内伤咳嗽·气虚证

内伤咳嗽·气虚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气虚咳嗽,是指肺脾气虚,以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7

注解肝水为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为十水之一。关于十水十水为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历代说法不一:1《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关于水肿水肿(edema)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详见水肿条。

详见百科词条:肝水 [ 最后修订于2016/10/24 21:32:52 共7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心与小肠证治 41 心 411 虚证 4111 证型:心阳不足 4112 证型:心阴不足 412 实证 4121 证型:心血瘀阻 4122 证型:痰火扰心 4123 证型:心火上炎 42 小肠 421 小肠寒证 422 小肠热证 5 肝与胆证治 51 肝 511 证型:肝阴亏虚 512 证型:肝气郁结 513 证型:肝火上炎 514 证型:肝风内动 52 胆 521 证型:胆火亢盛 522 证型:胆气虚怯 6 脾与胃证治 61 脾 611 证型:脾寒证 612 证型:脾热证 613 证型:脾虚证 614 证型:脾实证 62 胃 621 证型:胃寒证 622 证型:胃热证 623 证型:胃虚证 624 证型:胃实证 7 肺与大肠证治 71 肺 711 实证 7111 证型:风寒束肺 7112 证型:邪热蕴肺 7113 证型:痰浊阻肺 712 虚证 7121 证型:肺阴虚 7122 证型:肺气虚 72 大肠 721 证型:大肠寒证 722 证型:大肠热证 723 证型:大肠虚证 724 证型:大肠实证 8 肾与膀胱证治 81 肾 811 证型:肾气不足 812 证型:肾不纳气 813 证型:肾阳不足 814 证型:肾阴亏虚 82 膀胱 821 证型:膀胱虚寒证 822 证型:膀胱湿热证 9 心包与三焦证治 91 心 911 虚证 9111 证型:心阳不足 9112 证型:心阴不足 912 实证 9121 证型:心血瘀阻 9122 证型:痰火扰心 9123 证型:心火上炎 92 三焦 921 证型:三焦虚证 922 证型:三焦实证 10 脏腑兼证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脏腑辨证 1 拼音

zàng fǔ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differentiation of Zang and Fu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zangfu viscer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脏腑辨证为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1]。是以脏象学说的理论为指导,分析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病位及其病因、病性及邪正盛衰情况等的辨证方法[2]。以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通过四诊八纲,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3]。一般各种辨证方法最后都要落实到脏腑辨证上,才能准确诊断,使治疗有的放矢[1]。

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核心。

4 心与小肠证治 41 心 411 虚证 4111 证型:心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滞黯,心胸闷或作痛

舌象、脉象:脉细弱或结代,舌淡或紫黯,胖嫩

治疗:益气助阳,温经复脉,取本脏背俞和手少阴经、任脉穴,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4112 证型:心阴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兼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健忘盗汗,口干舌燥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尖红或干红少苔

治疗:滋阴安神,调补心肾,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412 实证 4121 证型:心血瘀阻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刺痛,痛引肩臂,时作时止

舌象、脉象:脉细涩或结代,舌紫黯或有瘀斑

治疗:通阳逐瘀,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4122 证型:痰火扰心

主要临床表现:神志昏蒙,喜怒无常,面赤气粗,不寐,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滑实,舌红苔滑腻

治疗:清心豁痰,取手少阴、厥阴经穴,并用手足阳明、督脉及十二井穴,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4123 证型:心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小便赤少

舌象、脉象:脉数,舌尖红赤,苔红

治疗:清心泻火,取手少阴、太阳、厥阴经穴为主,手阳明经穴为辅,针用泻法

42 小肠 421 小肠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泄泻,小便频数短少

舌象、脉象:脉迟缓,苔白

治疗:温运小肠,取俞、募、下合穴为主,足阳明经穴为辅,针灸并用

422 小肠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小便热赤涩痛,或见尿血,心烦口渴,咽痛

舌象、脉象:脉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利小肠,取手太阳、少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①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以心悸为主症,伴有气虚证候为“心气虚”;伴有阳虚证为“心阳虚”;伴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为“心阳虚脱”。

②心血虚、心阴虚: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为主症,伴有血虚证为“心血虚”;伴有阴虚证症候为“心阴虚”。

③心血瘀阻:以心悸,心前区痛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主症,并伴瘀血证候。

④痰迷心窍:以神志错乱、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为主症,并可见苔腻脉滑的痰浊体征。

⑤痰火扰心:以心悸、失眠、语无伦次、狂躁妄动为主症,常伴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火症状。

⑥心火上炎、心移热于小肠:以舌尖红,口舌生疮为主症,常伴有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炎热症状为“心火上炎”,如兼见小便短赤或涩热疼痛为“心移热于小肠”。

5 肝与胆证治 51 肝 511 证型:肝阴亏虚

主要临床表现:头目昏眩,少寐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量少

舌象、脉象:脉弦细,舌淡红苔白少津

治疗:滋补肝之阴血,取本脏俞与足厥阴、太阴、少阴经穴,针以补法

512 证型:肝气郁结

主要临床表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纳呆嗳气,大便失调,精神抑郁,或咽有阻塞感,妇女月经不调

舌象、脉象:脉弦,舌苔薄白

治疗:疏肝解郁,取本经腧穴为主,兼取足少阳、太阴经穴,针以平补平泻

513 证型:肝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头目胀痛,眩晕,面红目赤,心烦不寐,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或吐血,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数有力,舌红苔黄

治疗:清肝泻火,取本经腧穴为主,针泻不灸

514 证型:肝风内动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肢体麻木,手足蠕动,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赛涩

舌象、脉象:脉弦,舌红苔腻

治疗:平肝熄风,取足厥阴、督脉经穴及十二井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52 胆 521 证型:胆火亢盛

主要临床表现: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痛,呕吐苦水;若湿热蕴结,导致胆液分泌不循常道,则可出现往来寒热,黄疸

舌象、脉象:舌红起刺,脉弦数;湿热则见舌红,苔黄腻

治疗:取足少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湿热则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522 证型:胆气虚怯

主要临床表现:易惊善恐,胆怯,善叹息或夜寐不安,视物不清,头晕欲呕

舌象、脉象:苔薄滑,脉弦细

治疗:取本腑背俞和足少阳、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①肝阴(血)虚:以头痛绵绵、两目干涩或昏花、夜盲,或两胁隐痛、失眠等为主症,伴有阴(血)虚证象。

②肝气郁结:以抑郁易怒、胸胁或 部位胀痛为主症,妇女或有月经不调、痛经,病情每与情志变动有关。

③肝阳上亢:以头目胀痛、眩晕且时重时轻,或有耳鸣耳聋为主症,并常伴有阴虚证候。

④肝火上炎:以头痛剧烈、眩晕、耳鸣隆隆或耳聋为主症,并伴有面红目赤,甚至咯血、吐血、衄血等火证表现。

⑤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或口眼歪斜等动风的症候为主要临床表现。若高热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热极生风”;若阴虚阳亢的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阳亢化风”;若血虚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血虚生风”。

⑥寒滞肝脉:少腹胀痛,牵引睾丸,或睾丸胀大下坠,或阴囊冷缩,舌润苔白,脉沉弦。

⑦肝胆湿热:以胁痛或黄疸为主症,伴有腹胀、厌食、呕恶等,或有发热不扬,渴不欲饮,头晕身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候。

6 脾与胃证治 61 脾 611 证型:脾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隐隐,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四肢清冷,或便血久延,或月经漏下,或带下绵绵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任脉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612 证型:脾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痞满或疼痛,口腻而粘,不思饮食,肢体困重乏力,或头重如裹,身热不扬,或面色黄而溺赤

舌象、脉象:苔厚腻而黄,脉濡数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613 证型:脾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肌肉消瘦,呕吐纳呆,腹胀便溏,甚则四肢不温,足跗浮肿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濡数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以重灸

614 证型:脾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部胀满,或有疼痛;若因湿热蕴蒸,则见肤黄溺赤;若由湿阻而脾阳不振,则见脘闷而腹满,大小便不利,甚至形成肿块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62 胃 621 证型:胃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泛吐清涎,喜热饮,或伴呕吐,呃逆

舌象、脉象:苔白滑,脉沉迟或弦紧

治疗:取足阳明、足太阴、手厥阴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622 证型:胃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口渴引饮,善饥嘈杂,或食入即吐,喜冷恶热,易惊,谵妄,狂,或大便燥结

舌象、脉象: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治疗: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623 证型:胃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隐痛,痛不喜按,得食痛减,旋即微痞,噫气不除,气馁无力,面色少华

舌象、脉象:舌淡红,脉缓细弱

治疗: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灸

624 证型:胃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火炽盛,则见消谷善饥,口渴欲饮;食滞留阻,则见脘腹胀闷,甚至疼痛拒按

舌象、脉象:舌红苔黄,脉滑实

治疗: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①脾胃气虚:以纳食减少、食后腹胀、胃痛喜按等为主症,并伴有气虚证候。

②脾不统血:以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皮肤紫癜等出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纳食减少、气短无力、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等脾气虚证候。

③脾气下陷:常见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久泻等病证,并伴有脾气虚证候。

④脾胃虚寒:有脾胃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尚伴见畏寒喜热、口吐清水、便溏、苔白、脉迟等虚寒证候。

⑤脾虚湿困:有脾胃阳虚或气虚的证候,尚有头重身困、白带多,或有水肿、苔白厚腻、脉濡缓等湿证表现。

⑥脾胃湿热:以脘腹痞满、不思饮食、恶心为主症,并伴有口渴不欲饮、大便臭秽不爽,或暴注下泻、 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证候。

⑦胃实热:以胃脘灼痛、呕恶吐酸,或消谷善饥、口臭、或齿龈红肿、溃烂出血为主症,常伴有烦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数等证候。

⑧胃阴虚:脘腹灼痛,食少或知饥不食,甚则噎膈或反胃,并见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证候。

7 肺与大肠证治 71 肺 711 实证 7111 证型:风寒束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酸痛

舌象、脉象: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疗:宣肺散寒,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可施灸

7112 证型:邪热蕴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发热胸痛,咽痛口渴

舌象、脉象:脉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宣肺热,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放血,禁灸

7113 证型:痰浊阻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稠量多易咯出,胸部满闷,不得安卧

舌象、脉象:脉弦滑,舌淡苔白腻

治疗:燥湿化痰,取手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712 虚证 7121 证型:肺阴虚

主要临床表现:干咳少痰,痰粘不易咯出,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红少津

治疗:滋阴润肺降火,取本脏背俞、手太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7122 证型:肺气虚

主要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呼吸气短,动则气促,语音低怯,少气懒言,面色白,畏寒自汗,痰液清稀

舌象、脉象:脉虚弱,舌淡苔白

治疗:补肺益气,取本脏背俞和手太阴经穴为主,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72 大肠 721 证型:大肠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肠鸣,大便泄泻

舌象、脉象:脉沉迟,舌苔白滑

治疗:散寒止泻,取本腑募穴、下合穴,针灸并用

722 证型:大肠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胀急,甚则里急后重,便泻黄糜,或有粘液,身热口渴

舌象、脉象:脉滑数,苔黄

治疗:清利湿热,取本腑募穴、下合穴、手足阳明经穴,针以泻法,不灸

723 证型:大肠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久泻不止,大便不禁, 滑脱,食少神疲

舌象、脉象:脉细弱,舌淡苔薄白

治疗:补益大肠,涩肠固脱,取足太阴、阳明及任脉经穴为主,针以补法,重灸

724 证型:大肠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腹痛拒按

舌象、脉象:脉沉实有力,苔黄厚

治疗:行气通腑,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①肺气虚:以咳嗽气短、咯痰清稀为主症,伴有卫气不固证候(畏寒自汗、易感冒)及气虚证候。

②肺阴虚:以咳嗽或音哑,痰少而粘,有时带血为主症,并伴有阴虚证候。

③风寒束肺:以咳嗽或喘,咯痰清稀,色白带泡沫为主症,并伴有风寒表证。

④肺热咳嗽:以咳嗽或喘,咯痰稠浊色黄,或咳唾脓血而臭为主症,严重者高热、烦躁、鼻翼煽动。

⑤痰浊阻肺:以胸闷咳喘,痰白量多,易咯出为主症。

⑥大肠湿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⑦大肠液亏:常见习惯性、老年性、热症后、血虚、产后的便秘。多伴有形瘦、咽干、头晕头痛、舌红少津、苔黄干、脉细或涩等液亏证候。

8 肾与膀胱证治 81 肾 811 证型:肾气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阳痿早泄 ,溺多或遗尿,头晕耳鸣,或听力减退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治疗:取本脏俞穴、募穴和任、督、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用灸法

812 证型:肾不纳气

主要临床表现:气短喘逆,呼吸不续,动则尤甚,头晕畏寒,两足逆冷,自汗懒言

舌象、脉象:脉弱或浮而无力,舌淡

治疗:温肾益气,引气归元,取背俞及任督经穴为主,针补多灸

813 证型:肾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白,精神不振,阳痿滑精早泄,尿频遗溺,或不孕,带下清冷

舌象、脉象:脉沉弱,舌淡苔白

治疗:温补肾阳,取背俞与任督经穴,以灸为主,针补为辅

814 证型:肾阴亏虚

主要临床表现:头晕耳鸣健忘,少寐多梦,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不育,崩漏经闭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红苔少而干

治疗:滋补肾阴,取背俞、足少阴经穴为主,兼取足厥阴、手太阴经穴,针用补法,不灸

82 膀胱 821 证型:膀胱虚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排尿异常,或尿频,或尿少浮肿,或小便失禁,或尿后余沥不尽

舌象、脉象:脉沉迟,舌淡苔白

治疗:振奋膀胱约束机能,取本腑俞、募及有关背俞、任脉穴,针补并灸

822 证型:膀胱湿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涩不利,尿道有灼热感,尿黄赤混浊,或淋漓不畅,兼夹脓血砂石,或发热腰痛

舌象、脉象:脉数,舌红苔黄腻

治疗:清热利湿通淋,取本腑俞、募及任脉、足三阴经穴,针泻不灸

①肾阴虚:以腰膝酸软,发脱齿摇,足跟痛,耳鸣耳聋,梦遗多尿为主症,伴有阴虚阳亢证候。

②肾阳虚:以腰膝酸软,阳萎,五更泄,夜尿多,尿频或尿少,浮肿为主症,伴有阳虚证候。

③肾不纳气:以咳喘日久不愈,呼多吸少,张口抬肩,活动加重为主症,伴有阳虚证候。

④肾气不固: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或滑精早泄,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⑤肾虚水泛:以腰脊酸痛,尿少为主症,伴有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等水泛证候及脾阳虚或心肺气虚的证候。

⑥膀胱湿热:小便不利,尿痛,尿急,尿频,或尿色混浊,或尿血,或尿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 心包与三焦证治 91 心 911 虚证 9111 证型:心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滞黯,心胸闷或作痛

舌象、脉象:脉细弱或结代,舌淡或紫黯,胖嫩

治疗:益气助阳,温经复脉,取本脏背俞和手少阴经、任脉穴,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9112 证型:心阴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兼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健忘盗汗,口干舌燥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尖红或干红少苔

治疗:滋阴安神,调补心肾,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912 实证 9121 证型:心血瘀阻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刺痛,痛引肩臂,时作时止

舌象、脉象:脉细涩或结代,舌紫黯或有瘀斑

治疗:通阳逐瘀,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9122 证型:痰火扰心

主要临床表现:神志昏蒙,喜怒无常,面赤气粗,不寐,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滑实,舌红苔滑腻

治疗:清心豁痰,取手少阴、厥阴经穴,并用手足阳明、督脉及十二井穴,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9123 证型:心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小便赤少

舌象、脉象:脉数,舌尖红赤,苔红

治疗:清心泻火,取手少阴、太阳、厥阴经穴为主,手阳明经穴为辅,针用泻法

92 三焦 921 证型:三焦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肌肤肿胀,腹中胀满,气逆肤冷,或遗尿,或小便失禁

舌象、脉象:脉沉细或沉弱,舌苔多白滑

治疗:温通经气,扶助肾阳,取俞、募及下合穴,兼取任脉经穴,针灸并用

922 证型:三焦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气逆,肌肤肿胀,小便不通

舌象、脉象:脉多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泄三焦之热,取俞、募及下合穴,针泻不灸

10 脏腑兼证

中医把脾命名为五脏之一,而西医可把脾割掉,人能活,为什么?

中国人的老祖宗把一个器官和一类功能合称为脾,后来外国人把人体解剖了,把一个脏器叫做spleen,再后来这个叫spleen的词来到中国,要找一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