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以前叫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许昌以前叫什么?,第1张

古称许州。

许昌,古称许州,是河南省地级市,河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

简介

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米;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最低海拔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

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

-许昌

许昌是两朝古都,分别是东汉和曹魏。东汉时期,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汉朝末代都城。曹魏时期,许昌为魏五都之一。许昌,古称许州,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米;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最低海拔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

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

1、许昌是两朝古都,分别是东汉和曹魏。

2、东汉时期,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汉朝末代都城。曹魏时期,许昌为魏五都之一。

3、许昌,古称许州,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

灌夫:(?-前131)西汉颖阴(今许昌)人,字仲孺。吴楚七国之乱时,与父俱从军,以功任中郎将。建元元年(前140年),任太仆,次年徙为燕相,因事被免官。喜任侠,性刚直,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后因侮丞相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

灌孟:西汉颖阴(今许昌)人。原名张孟。曾为颖阴侯灌婴舍人,颇受赏识,受婴推荐,官至二千石,因以灌氏为姓。吴楚七国之乱时,孟为校尉,战死军中

韩非:(约前280-前234)战国时韩国(都城在今新郑)贵族,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法学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况的学生。口吃,不能说道,而善著述。多次以变法图强劝说韩王,不被采纳。于是发愤著述,作《说难》、《说林》、《孤愤》,十分赞赏,于是急功韩,迫使韩非入秦。不久,因被李斯、姚贾陷害而入狱,又在李斯所迫之下自杀。著有《韩非子》五十五篇。韩非主张用法、权、势,即修明法制、君主用集权,执势以御其臣下,并认为“儒者用文乱发,而侠者以武犯禁”,都是不能容许的 。他的散文逻辑严谨,结构严密,说理透彻,笔锋犀利。文中多用寓言,增加了形象与生动性。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颖川(今禹州市)人。少从张恢研究申不害、商鞅的学说,又从伏胜学《尚书》。汉文帝时为太子(景帝)家令,以善变深得赏识,称为“智囊”。后参加贤良对策获得高第,升中大夫。景帝即位,晁错上《说景帝削藩书》,力主强化中央集权,削除辖据势力,铲除诸侯跋扈对汉政权的严重威胁,确保封建的中央集权。吴王刘濞等十分忌恨,借口“请诛晁错,以请君侧”发动了七国之乱,朝中大臣袁盎等又趁机诬陷晁错谋反等,景帝屈服内外压力,将晁错斩首。晁错继承了先秦“重本抑末”思想,提出了重农集谷、重农抑商的主张和具体政策,强调用武力保卫国家的安全。所著政论又《守边劝农疏》、《轮贵粟疏》等,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禹县)大商人,家富千金。在赵都邯郸遇见为人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字楚),以为“奇货可居”,入秦游说华阳夫人(秦孝文王后),立子楚为太子,并以自己所宠爱的邯郸女子献给子楚,子楚立邯郸姬为夫人,生秦王政。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不韦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庄襄王死,秦王政年幼继位,不韦继任相国,被称为“仲父”。执政时攻取周、赵、魏土地,建三川、太原、东郡。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曾命宾客汇集先秦诸家之说,“兼儒墨,合名法”,编纂为《吕氏春秋》,被称为杂家。秦王政亲政后,他被免职,出居封地河南(今洛阳),仍与各国诸侯交往,秦王恐其为变,令与其家属迁蜀,不韦愁惧,饮酖自杀。

许昌,夏都夏邑,今许昌禹州。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族群生活之根,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和国都:

东汉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汉朝末代都城。魏国魏黄初二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许昌是中国最大的花木基地,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北方花都”,有一千多年的种花历史,曾是宋朝皇宫的后花园,自古就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盛誉。

小西湖 在许昌市。东汉末年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后导入水,汇聚成湖。北宋韩持国修展江亭,欧阳修建欧阁。文人学士如眉山苏氏、洛阳二程、朱熹、范仲淹等慕名云集。苏氏昆仲卜居于此,书酒自娱。文彦博治许时又建曲水园。屡经扩建,浚湖引水,亭台楼阁,石桥曲径,为历代诗人墨客咸集胜地。苏轼为官杭州时,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许州西湖更名为小西湖。

文明寺塔 在许昌市东南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相继修葺塔顶。平面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52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砖砌塔身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塔身各壁皆有门窗,由底层南塔门入内为八角形塔心室。塔内有盘旋梯道,可登塔顶。此塔造型优美,为河南省明代砖塔之冠。

春秋楼 在许昌市关帝庙内。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式,殿顶覆绿琉璃瓦。楼上楼下均带回廊。建筑雄伟,金碧辉煌。相传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俘关羽,拜关羽为偏将军,并以厚礼相待,赐关羽一府。关羽把一宅分两院,皇嫂住内院,自已住外院。春秋楼就是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地方。

灞陵桥 在许昌市西郊的石梁河上,距城4公里。传为关羽辞曹挑袍处。东汉末,关羽被曹操所获,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不忘旧主,思兄心切,欲往谷城寻找利备,曹操追羽至此,赠其锦袍,关羽恐有诈,立马以刀挑之而去。桥系青石栏杆,盘龙相交,镶有碑碣两方,一曰挑袍图,线刻图案,栩栩如生,传为唐呈道子所画;一曰辞曹书,清代书法家滕之湖楷书。桥西有关帝庙,古柏参天。桥旁立一碑刻,大书“汉寿亭侯挑袍处”,系明将左良玉手笔。

天宝宫 在许昌市区西北25公里。北有石梁河,河上有古石桥,“石梁皓月”号称“许昌十景”之一。面积约2万平方米。宫内,前有宋秦桧跪拜岳飞亭,后有吕祖大殿,中轴线上殿宇7座,和廊庑桥坊等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相传北宋太祖死后,长子赵德元未继位而生厌世之心,到此出家。宋苏轼游此,在吕祖殿书写对联云:“庙貌与天齐云来云去风不定无异空中楼阁,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景常新真乃蓬莱仙景。”吕祖殿高10米许,面阔11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绿琉璃瓦覆盖殿顶,檐下施七彩重昂斗拱。殿正面有11根浮雕滚龙石柱。宫内现存“大元宣谕圣旨碑”二通。

许昌以前叫什么?

古称许州。许昌,古称许州,是河南省地级市,河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先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