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古代中国人到过欧洲旅行的记载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有关于古代中国人到过欧洲旅行的记载吗,第1张

东汉的甘英和唐朝的杜环都到过西亚,但没有到欧洲。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到欧洲旅行的中国人是列班·扫马(1220-1294)全称列班·巴·扫马(Rabban Bar Sauma),元朝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士、外交家,畏兀儿(维吾尔)族人,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出生于元大都(今北京)。列班(Rabban),叙利亚语“教师”之意,聂思脱里派教士的称号;扫马(Sauma),他的本名。他出身于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的畏兀儿富家。父昔班,任教会视察员。扫马自幼受宗教教育,二十多岁时弃家修行,居于大都附近山中,成为著名教士。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汪古部景教徒马忽思(Marcus))来向他学习。约在至元十二年(1275),两人决意赴耶路撒冷朝圣,得到朝廷颁发的铺马圣旨,从大都出发,随商队西行。沿途经过东胜、宁夏(银川)、斡端(和田)、可失哈耳(喀什),答剌速河、徒思(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等地,抵伊利汗国蔑剌哈城(今伊朗马腊格),谒见了聂思脱里派教长马儿·腆合 (Mar Denha)。随后历访波斯西部、亚美尼亚、谷儿只(格鲁吉亚)等地,参观基督教遗迹,但因当时叙利亚北部常有战乱,去耶路撒冷朝圣的计划未能实现,便寓居毛夕里(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教堂。马儿·腆合召两人至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任命马忽思为大都和汪古部主教,改其名为雅八·阿罗诃;扫马为教会巡视总监,遣返东方,因伊利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在阿母河一带发生战争,道路不通,还居寓所。1281年,马儿·腆合去世,马忽思被选为新教长,称雅八·阿罗诃三世(Yahbh-Allaha Ⅲ)。1287年,伊利汗阿鲁浑欲联合基督教国家攻取耶路撒冷和叙利亚,遣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扫马使团经君士坦丁堡至罗马,恰遇教皇虚位,于是继续西行抵巴黎,向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呈交了阿鲁浑汗的信件和礼品,受到隆重接待。在巴黎逗留月余,又向西南到波尔多城(当时属于英国国王的领地,今属法国),会见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法、英两王都同意与伊利汗国建立联盟。1288年,扫马在回国途中,获悉新教皇尼古拉斯四世已即位,再至罗马呈交国书。教皇对阿鲁浑汗优待基督教表示感谢,厚赠使臣礼品遣归。扫马圆满完成出使任务,受到阿鲁浑汗的嘉奖,特许在都城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宫门旁兴建教堂一所,命他管领。后移居蔑剌哈(马腊格),又建一宏伟教堂。1293年去报达(巴格达)辅佐雅八·阿罗诃三世管理教务,直到去世。

我认为欧洲文明与古代中国有很大的关联性,因为中国古代就开启了中欧交流大路。我们都知道中国以前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中国也是形成了许多民族,但是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他们进了中原,都会被汉化,而后汉人又去攻打别的民族,这样一来,周边的民族都被汉化了,所以在古代中国的民族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在以前中国的北方是游牧民族,他们喜欢到处进行放牧来,以此生活。同时也有很多的军队,从此也产生了匈奴,而匈奴在汉朝时期对汉朝政权有很大的威胁,所以汉武帝当时执政时对匈奴打击十分严重,匈奴也从此分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而南匈奴却和北匈奴相反归顺了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到底,要和汉朝抗争到底。

到了东汉时期,汉军攻打北匈奴的次数越来越多,北匈奴招架不住只好迁移,他们只好向欧洲地方进行逃窜,首先他们来到了锡尔河流域,整顿的军队之后变向东哥特人发起了进攻,后来又将西哥特人灭族。由于他们的实力过于强大,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驱赶到了罗马帝国,甚至最后是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可见他们实力十分强大,也是因为这部分北匈奴,他们改变了欧洲的一些局势,从而改变了世界。

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还是归顺于我国的,当时蒙古也是喜欢攻打欧洲等地方,当时蒙古在东欧和中亚建立了三个大汗国,也是打开了中西交流的通道,后来中国的四大发明和一些文化技术都传入给西方,这样一来,西方的文化和经济都受到了我国的影响,所以说中国在古代的时候两次改变了世界,与古代的欧洲都有交流发展。

为什么部分中国人怀疑欧洲古代历史的真实性?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汉语的文言文是官方书面语,但是,自从汉字诞生的那天开始,汉语的文言文就成为了官方书面语,从夏、商、周到元、明、清,汉语的文言文都是统一的书面语,今天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地,甚至也将汉语的文言文定为官方语言,因此,在古代的东亚世界,汉语的文言文就成为了东亚世界的通用语。

几千年以来,汉字只有字体、字形的变化,文言文只有语法规则的细微改变,因此,中国人现在也能看得懂秦汉时期司马迁所著之《史记》、班固所著之《汉书》,日本人、韩国人同样也要学习中国先秦、秦汉时期的文言文,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欧洲在古希腊时代的书面语是希腊文,古罗马时代的书面语是拉丁文,到了近现代社会,则是英文、法文、德文等不同的文字,今天的英语、法语和德语虽然有很多词汇来自希腊文和拉丁文,但是,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是无法直接阅读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著作的,古希腊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古罗马时代相当于中国的秦汉时期,这就相当于中国人无法直接阅读《论语》、《史记》、《汉书》一样。

可是,统一的文字和书面语,也让中华文明承担了一些风险,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计算机出现以前,人类文明的有形载体主要是纸质的书籍,珍藏历代典籍的皇家图书馆一旦失火,就相当于文明经历了一次浩劫。欧洲的语言和文字,具有多样性,一种文字的书籍毁于战火,另外一种文字的书籍若得以保留,同样可以复原历史,而中国古代的书籍一旦毁于战火,可能就意味着这本书永远消失了,日本、韩国现在虽然也保留了中国部分已经散佚的书籍,但是,古代日本和韩国的早期历史,都是中国人书写的,他们的历史都保留在中国的《史记》、《汉书》、《三国志》里,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汉字还未传入到日本和韩国,他们连自己的典籍都没有,又怎么会保存有中国先秦、秦汉时期的书籍呢?只能说现在的日本和韩国保留了中国宋、元、明、清时期已经散佚的著作。

因为中国古代的皇家图书馆遭遇了几次火灾,所以,西方人很早就开始怀疑中国历史的真实性,例如,他们认为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纯属无稽之谈;中国上古经典都是汉代的学者伪造的;夏朝和商朝的君主都是太甲、小乙这样的名字,如同星宿,显然是伪造的;亚历山大的军队东征到印度和中亚,居然没有提到中国,怀疑当时世界上有没有中国。

西方人怀疑中国历史的真实性,始于19世纪,而在此之前的16世纪、17世纪和18世纪,西方人则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非常的崇拜,认为中国历史悠久,社会稳定,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帝国,在当时的欧洲甚至掀起了一股“中国风”,欧洲的上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崇拜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公元1700年,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身穿中国服装,坐着中国皇帝和官员乘坐的八抬大轿出场时,法国的贵族们都惊呆了。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为什么会掀起“中国热”呢?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一直禁止民间私人所进行的海外贸易活动,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才开放部分通商口岸,承认私人海外贸易活动的合法性,史称“隆庆开关”,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欧洲的传教士开始来到中国游历,他们将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以及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著作介绍到欧洲,欧洲人开始直接了解到关于中国的信息,而在此之前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以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著作,间接得到的关于中国的信息。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介绍到欧洲的时候,中国正好是国力强盛之时,与西欧的混乱、贫穷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儒家文化里体现的理性与智慧,也正好与欧洲人的愚昧、落后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当时的启蒙思想家非常推崇中国文化,希望在欧洲走向理性主义的道路上,中国能够成为他们的榜样。

然而,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欧洲人就不再崇拜中国文化了,甚至怀疑中国历史的真实性,认为中国的古籍存在造假行为。

欧洲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我们一般称之为“汉学”或“中国学”,而他们对近东与远东的研究,则称之为东方学,欧洲地理学家以自身为中心,称呼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埃及、土耳其、希腊等地)为近东,称呼亚洲东部地区(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为远东,所以有的时候,汉学也是东方学的一部分,在明清时期,中国学者则称呼欧美国家为“泰西”,泰就“太”的意思,泰西就是“远西”。但是,进入到近代社会,中国人、日本人在世界文化领域并无多少话语权,东亚国家接受了欧洲人的“远东”概念,欧洲人却并未接受中国学者的“泰西”概念,今天,“泰西”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所以,仅仅从“远东”、“泰西”的概念来解析,我们也可以看得出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古史的存疑实际上也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体现。

欧洲汉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往往也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解读,欧洲汉学最早可追溯至马可·波罗时代,但是在宋元之际,欧洲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往往是间接的、零星的,到了明末清初,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后,欧洲才有了系统的汉学,这一时期欧洲的汉学主要是试图将中国上古历史与基督教《圣经》所记载的民族世系联系在一起,将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与《圣经》的记载调和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中国人种西来说”的观点,比如南怀仁认为伏羲是亚当的“第十三代子孙”;李祖白则认为“中国之初人实如德亚之苗裔”,如德亚就是犹太人,李祖白的观点承自汤若望。

欧洲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即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在这期间中国处于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十国,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朝初期。

1、三国两晋南北朝

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2、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

3、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4、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5、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6、明朝

明朝(1368年 [1]  ―1644年 [2]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扩展资料:

”黑暗的中世纪“,这是西方人对他们历史,对其中约1000年历史时期的评价。而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是中国人对自己3000年历史的评价。一个是黑暗,一个是灿烂辉煌,很显然西方人对自己历史的评价更低,因为它采用了更苛刻的标准。

中世纪被评价为黑暗的一个主要的指标,就在于宗教裁判所杀了一些人。据统计,在1000年的黑暗时期里,宗教裁判所大概处死了几千人。其中,大部分是神职人员,因为他不符合教会的规范,可能其中真的是做了一些欺男霸女的事,神职人员性侵案件现代社会都是不少的。而处死的科学家、学者,可能也就几十个。

参考资料:

-中世纪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版本的:

1、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

  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

 而在印度语中,“丝”被称为“CINA”,即“丝国”之义,后来口译成“zhi na”(拼音啊,不是拼音发不了)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国”的翻译“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2、中国古代景德镇地区叫做昌南,因景德镇瓷器远销海内外,所以人们将当地话昌南读作China源头是景德镇的瓷器

而我最近看到的一个帖子是这样解释的:景德镇瓷器出名于北宋时期,而“CHINA”最早见于古印度的一些典籍,如公元前10世纪初的《摩诃婆罗多》,公元前4世纪的《摩奴法典》及公元前3世纪的《罗摩衍那》等,这些古籍流行之时,何来秦始皇更谈不上茶叶、瓷器和北宋时期的昌南镇了中国最早的名声是从南方丝绸之路传到印度,再辗转传到包括希腊、罗马在内的西土各国的,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有“CHINA”和“CINA”二词,而“CINA”比“CHINA”出现得更早“CHINA”这个读音传至古波斯为“CHINISTAN”,古叙利亚称为“TZINISTHAN”,其字根均源自“CHI”、“CHINA”和“CINA”,即“丝国”之义

不论是“瓷器”还是“丝绸”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代表、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龙的传人更应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有关于古代中国人到过欧洲旅行的记载吗

东汉的甘英和唐朝的杜环都到过西亚,但没有到欧洲。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到欧洲旅行的中国人是列班·扫马(1220-1294)全称列班·巴·扫马(R...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