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千年不朽的宣纸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工匠精神——千年不朽的宣纸,第1张

这门手艺里,

隐藏着一千年的时光。

他们不会忘,不敢忘

也不希望她被世人遗忘。

一纸虽薄,却重千钧,传千年

薄如蝉翼洁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均匀润墨分浓淡,纸寿千年熠熠馨。这是古人对「纸中之王」宣纸的美誉。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皆对宣纸情有独钟。

不敢想象,若没有宣纸,齐白石如何泼墨群虾?徐悲鸿又如何驰骋骏马?作为铺就中国书画最美底色的宣纸,到底是如何传承千年?

泾水流白云,青檀捧宣纸。

说的就是皖南山水中的一座小城——安徽泾县,从古至今,它都被视为宣纸之乡,成为全国唯一生产宣纸的地方。

皮草择时而取,水源择地而用。幸得天赐良材,这里独有的青檀皮、沙田稻草和山泉,使泾县成为孕育宣纸的摇篮,而宣纸也为泾县造就别具一格的光景。

晒滩是泾县独有的景观。数个山头,皆是铺满草料的「白山」。 不管三九寒天,抑或酷暑三伏,晒滩工人总是拄着手杖,挑着近200斤重的草料上山。

工人正挑担上山晾晒

看似与宣纸毫无联系的晾晒,却是宣纸能千年不朽的奥秘之一。 长时间的晾晒,使原料中的杂质被去除,制成的纸张才不被虫蛀,避免了「图书自毁」的现象,名书丹青才得以永垂千年。

造纸的草料需要运送至山坡,

历经三年以上的日晒雨淋

一纸虽薄,却重千钧,传千年。

然而一张宣纸的诞生,不仅仅需要历经长久的晾晒,必不可少的更是造纸匠人锲而不舍的淬炼。

历经清洗、蒸煮、晾晒等108道工序,上千个日夜,才能从原料造就一张张千年不朽的宣纸。

这份工作,会砸断手筋,会致聋

「工作11年了,就在这个地方。」

当曹康宝停下作业的手,说出这句话时,世界忽然变清净了。

他所说的「这个地方」,并非是一间简单地摆放着作业机器、堆放着草料的房子。

只要他开始作业,伴随着碓皮机器所产生的捶打声,立马就震入耳膜。

十多年前,当他第一次踏入这个车间,每一次落锤的声响,犹如千军万马踏过,仿佛大厦崩塌,穿透心脏。

他的双手还来不及捂住耳朵,心头早就掠过一丝恐惧:看着师傅的双手在机器起落的瞬间,迅速将燎皮(即用于制作宣纸的精选檀皮)来回移动和翻转。若是稍不留神,机器便会毫不迟疑地砸在手上。

他知道,曾有人被机器砸断了手筋。他想问师傅,不怕吗?

但师傅从来没有说过害怕。不仅如此,后来师傅还因长年累月的作业,巨大的捶打声导致他丧失了听力。

曹康宝是知道答案的。

但与此同时,他在师傅身上看到一种安之若素的坚持,似乎从事着的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本职工作—— 即使被剧烈的捶打声环绕,但师傅的心始终是沉静的。

这时,他终于明白,唯一能打败内心深处的恐惧,就是坚定的信念。

成千上万次的碓皮,换来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选宣纸原料,使其更加柔软。 这是宣纸皮料纤维最初分离的工序,是千万张宣纸诞生的开始。

每每想到此,曹康宝和师傅一样,只想一心一意地做好碓皮。

尽管震耳欲聋的声响从耳朵传入,直至心脏,但他还是心无旁骛地观察眼前的作业情况,谨慎又敏捷地移动着燎皮。

此时此地,即刻变得像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他,还有眼前的作业。

一声声的巨响,渐渐成为他最熟悉的节奏,是甘之如饴的乐章,也是坚持一生的信念。

  天生一双捞纸手

每日捞纸17小时

却连女儿都不让抱

「我的手,天生就是捞纸的。」

掐指一算,如今周东红捞纸也有三十个年头了。

他那一双手,因长期浸泡在纸浆中,布满褶皱,手指也染成了蜡**,手心满是厚厚的老茧,手腕上还有腐烂后刚刚长出的一点新肉。

就是这样一双手,每年捞出超过30万张宣纸。 在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拥有1000多人的造纸企业中,唯独周东红能够捞出最薄的纸,也能捞出最厚的纸。

捞纸的周东红

然而捞纸这项工序,看似简单,却是所有工序中最艰难的一道。 匠人将帘子捞起来的整个过程,不过数秒。但宣纸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路就全在这一「捞」上。

如果说把制作宣纸的108道工序的匠人,比作梁山上的108条好汉,那技艺高超的捞纸匠人绝对是统领80万兵力的林冲。

捞纸通常由两人完成,

一个掌帘,一个抬帘,分站纸槽两头。

捞纸讲究「一深二浅」,

即是一帘水深,二帘水浅,

借水力冲匀纸张。

在宣纸厂,周东红更是付出了令人咂舌的心力,每天凌晨1点半便起床,一天工作时长超过17小时,成为当时厂里产量最高的捞纸工。

这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不是为了显风头,而是作为一名父亲满满的担当。

彼时的周东红刚成为一名父亲,整个家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因为捞纸是按计件算的, 为了生计,他每天只睡5-6个小时,而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20年。

海清听到如此疯狂的工作状态,

吓得瞠目结舌,

不禁佩服一个父亲的担当。

数十年如一日,他捞的纸不仅产量高、而且几乎每张纸都如此工整。他的徒弟曾好奇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带着几分玩笑,又意味深长地说:「老天爷赏饭,我的手,天生就是捞纸的。」

说出这句话时,他忽然回想起,是往日每一次的起早贪黑,每一回的经验累积,才造就了他这一双巧手,才捞得出这一张张堪称完美的纸张。

看着依附在这双巧手上的老茧,犹如雕刻时光的年轮,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而这印记,却「意外地剥夺」了他作为一名父亲的权利。

那会儿,周东红的女儿刚出生不久,也不挑人抱。偏偏身为父亲的他,一抱就哭,不爱让他抱。 妻子后来才发现,是他手上的老茧,戳得女儿的皮肤发红。

作为父亲,这是对女儿的亏欠;作为匠人,却是对工作操守的最高造诣。

「疼,钻心的疼!一天最少2管华佗膏。」 华佗膏可谓是周东红的救手药,他调侃,每年6月份到9月份,只要不捞纸,五个手指都得始终保持着张开的姿势,让双手通风透气。

每到冬天,周冬红手上的冻疮

就长到手腕

捞了30年的纸,周东红压根没时间看自己的巧手。

可这一回,他看了。

但他看见的,不止是一层层的老茧,也不止是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还有他捞纸的一生。

海清体验一番捞纸工序后,

几乎被虐到腰要断了。

  50℃晒纸车间里的铁人

「头刷 」 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宣纸我们对它是真的有感情,我自己真的有一种自豪感。」

很难想象毛胜利对宣纸的热爱程度,以至于他被同事称为「晒纸车间的铁人。」

如果把捞纸比作水深,那么晒纸便是火热。 车间里常年50℃高温,在寒冬腊月还好说,若是到了炎夏,暴雨般的汗水不知道浸湿了多少件工服,分分钟热晕在工作岗位上。

晒纸车间的第一道工序是点拐,

将捞纸工序中堆叠的纸张进行分离,

用大拇指搓起纸张的一角,

使它跟下面的纸分开。

第二道工序是吊拐,将纸张定位,

将润湿后的纸用刷子上下一挥,

左右一抹放在「火墙」之上。

宣纸迅速烘干的同时,

也将捞纸中的猕猴桃藤汁蒸发,

以免纸张日后发黄。

尽管需要反复练习,连手腕都累肿了,他也从不偷懒,用加倍付出的努力来对待这份坚守一生的工作。

晒纸的这31年来,他的出勤率总是最高,完成工作任务达到180%,产品对路率高达95%以上,被同事们称为「铁人」 ,不少名家订制的特种宣纸都少不了他汗水。

宣纸于他是有生命的,他尤其喜欢点拐时,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完美地分离出一张成型的宣纸。 每一次从冒着热气的「火墙」,小心翼翼地捻开纸张,就像亲手迎接一个新的生灵来到世上。

靠着这份汩汩热爱,毛胜利从一个学徒蜕变成一名晒纸大师。

两三年前,他还参加「三丈三超级宣纸」抄制, 49岁的他成为这款长11米,宽36米巨型宣纸的「头刷」,刷新世界吉尼斯纪录。

然而不论晒多年的纸,掌握了多少经验,他从不马虎对待。当一张张宣纸点拐、吊拐后,完美地落定到纸架上,毛胜利心里终于安定了。

因为每一张宣纸在毛胜利的心里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张宣纸都有生命。

她代表着尺度,代表着真正的大国工匠

一张宣纸,若要修成正果,难度堪比西天取经。而检纸,就是取经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每张宣纸「定生死」的时刻。

作为检纸员,张晓霞向来铁面无私,就算是丈夫周东红的纸,她也绝不手下留情。

然而说起他俩的「情」,也恰巧因宣纸而结。

当年同村的张晓霞听闻周东红要拜师学捞纸,她便开完笑地对他说,待他学成而归,自己也要拜他为师。

可这一等,让张晓霞爱慕的心,也随周东红而去。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既然小周有敢拼的劲,自己也不能原地踏步。

于是在送别周东红后,她找了另一家宣纸厂学习检纸工艺。

学检纸的第一天就要站8个小时,每天给500张宣纸「找茬」。因业务不熟练,她只能加夜班赶进度。

但勤能补拙,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让质量参差不齐的宣纸难逃一劫。

张晓霞犀利独到的眼力,

一眼就认出不合格宣纸的瑕疵

两人的爱情在最后也喜结连理,随后,她便跟随丈夫来到了宣纸厂,负责检纸。

作为宣纸品质的把关人,她不得不细心和严格。即使是身为捞纸大师的周东红,也被她当着30多位工人的面挑毛病,甚至拿着有瑕疵的宣纸满工厂追着周东红跑,周东红觉得特没面子,两人差点为此闹到离婚,连厂里的领导都去劝他们。

面对不合格的纸,绝不心软

把海清给「撕哭了」

张晓霞就是这样,对于微小的水皱、水泡和水洞,她毫不犹豫立马撕毁。而这些不合格的宣纸,就会被打回纸浆原形,回炉重造,再度经历108道磨难。

撕纸虽无情,但容忍瑕疵的滥情,她无法做到。

眼观千张纸,她代表着尺度,代表着真正的大国工匠。

而那些从她手中顺利通关的宣纸,才能被称得上是大国宣纸。

对抗时间的手

小小的一张宣纸,穿越在坚守于这108道造纸工序的匠人手里。

在流传千年的光影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曹康宝、周东红、毛胜利、张晓霞,还有数之不尽的工匠,付出平凡的一生,只为了让一张宣纸能在时光里流光溢彩。

在碓皮中拣择,在捞纸中沉淀,在晒纸中成型,在检纸中获得认可……对于世世代代造纸的匠人们来说,每一张宣纸历经的工序,都是他们对抗时间的方式。

即使风过无痕、水漾无迹,但只要他们在时光中留下了一张张宣纸,那便是岁月的意义。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工匠精神古文名句)。

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很多大国工匠来说,极致就是和机器拼精度,和时间拼速度,和标准拼态度,让“细”更细一些。

4、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就应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5、(1)屈原《离骚》中“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两句,说诗人的芳香和光泽错杂在一起,所以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

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钻研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间又像在后面。

(2)在《赤壁赋》中,客人描写自己与苏子一起在扁舟之中,举杯劝酒共饮的两句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6、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反思反省,实务精进。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

中国古代工匠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倾注着他们毕生精力,大到一项工程,小至一个工具的发明,不仅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有着奉献精神与济世情怀。他们热爱自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所带来的金钱。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了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被称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划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机构、轮轴齿轮机构、链轮调节机构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 “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 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 “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 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我们在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引入科学研究范畴,拓宽中国工匠精神与人文研究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中国工匠精神在企业文化中不可替代性以及提高员工地位的再认识。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不甘落后的民族,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要呼唤中国古代工匠那种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以此为企业铸魂。企业更要为冲锋陷阵者、为敢于亮剑者、为勇于改革者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让人人敢担当、个个能出彩,使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制造大国。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了这种精神,定能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我国历史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不少,以鲁班和墨子为例:

一、建筑鼻祖木匠鼻祖鲁班

1、木工工具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

2、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3、农业机具

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二、墨子的机械制造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风筝、纸鸢),成为中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

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

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

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

扩展资料

其他杰出工匠:

1、新式织绫机

他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马钧将踏具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

2、指南车

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

3、龙骨水车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马钧创造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工匠精神在中国历经超越五千年的发展,所累积的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国工艺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最具国家文化意义的特征与代表。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设通天大道。工匠精神,是敬业、精神、精益、创新的精神,是时代需要的精神。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劳动光荣的原色,高树质量至上的风尚,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少年强则中国强,工匠精神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了工匠精神的印记,孩子们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打磨、锻造自己的人生,为民族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活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求同存异、文以载道、俭约自守等人文精神。自古以来,这些文化精髓就展现着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谓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回顾华夏大地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风霜而不败,其根本原因正是贯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持久涵养。

解析:

第一处,根据后文列举的三种精神和标点,可填“工匠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二处,根据“古代的工匠们由于特殊的工作、学习方式,养成了他们‘尊师’的美德”语意,可知填“还体现在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上”;

第三处,根据“不只是”和“鲁班就因为发明不少木工工具器械而被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句式语境,可知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艺,还要有创造性,所以填“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创造性品质”;

答案:

①工匠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

②还体现在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上;

③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创造性品质;

1、郢匠挥斤:

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出自战国庄子的《庄子·徐无鬼》。典故:

庄子送葬,去惠子墓地的路上,他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人把白色粘土涂抹在他的鼻尖上,(粘土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于是他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听他的话挥动斧子,快得像一阵风,很快地砍过去,削去鼻尖上的白泥,并且没有伤到鼻子。

郢地的人站在那里脸色毫无改变。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尽管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也没有搭档了,没有与我争辩的人了。"

2、神工意匠: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出自近代赵朴初《平等院》。典故:

赵朴初赞美平等院的建造工艺说,真的是叹为观止,平等院中的凤凰堂,站在那里仿佛经历了千年。不只是象教庄严继承了盛唐时期,更别有神工意匠。

3、庖丁解牛: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出自战国庄子的《庄子·养生主》。典故:

古时候,有一个叫庖丁的人,他非常擅长宰牛。一天,庖丁被文惠君请去宰牛。开始宰牛了,只见庖丁一只手按着牛,另一只手拿着屠刀在牛身上利落地划切着,动作非常熟练。骨肉剥离的声音配合庖丁的动作,像奏乐一样有节奏。

文惠君看呆了,大声赞叹:“真了不起啊!你宰牛的技术怎么这么高超呢?”

庖丁对魏惠王说:“我刚刚开始解剖牛的时候,只知道用刀乱砍,结果砍出来的牛肉很稀烂。后来,我解剖牛多了,渐渐明白牛骨骼的结构,就开始试着透过牛的皮肉去看它里面的骨骼,然后找出容易切的部位,这样切出来的肉就不会烂掉了。”魏惠王听了,点了点头,说:“真是了不起啊!”

4、精益求精:

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出于先秦·孔子《论语·学而》。典故:

有一次, 孔子和子贡谈论做学问要由浅入深的问题。子贡问道:“一个贫穷的人,见了富贵的人并不谄媚; 或者, 一个富贵的人, 见了贫穷的人并不骄矜。这两种人的态度, 可算好了吧”孔子说:“可以是可以了, 但还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这意思是说,好了不能满足, 要努力好上加好。对不对呢。”孔子说:“我说了前句,你就能说出后句来。你有这一基础,就可以和你讲《诗经》了。你已有由浅入深的本领了。”

5、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 ,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出自战国庄子的《庄子·达生》。典故:

梓庆用木头削雕成一个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到它的人都特别惊奇,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而好像出于鬼神之手。见到这个鐻后,鲁侯问梓庆:"你是用什么法术制作它的"

梓庆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哪里有什么法术。在制作时,我聚精会神,心中没有杂念,并不想借此获得什么赏赐,封官等等,而是忘掉名利,集中心思考虑怎么才能制作好它。

自己四肢的形态都忘了。然后在到山林去仔细观察,找到合适的木材。与此同时,心目中有了鐻,然后用手雕刻出来;不用加修饰就已经做成了。作品和天一致,鐻之所以像是鬼神所做就是因为这个。"

工匠精神——千年不朽的宣纸

这门手艺里, 隐藏着一千年的时光。 他们不会忘,不敢忘 也不希望她被世人遗忘。 一纸虽薄,却重千钧,传千年 薄如蝉翼洁如雪,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